《跨过鸭绿江》中,两位著名演员的表演让观众吐槽

《跨过鸭绿江》中,两位著名演员的表演让观众吐槽,第1张

《跨过鸭绿江》中,两位著名演员的表演让观众吐槽

《跨过鸭绿江》人物刻画很认真,战争场景气氛都好,就是在具体战术和战斗细节上瑕疵多点。比如杨成武安排好的打坦克战术配合,到时候根本没表现,只是注重表现本方的惨烈牺牲,为了表现牺牲让很多战士直挺挺地迎着子弹冲,轰炸机到头顶投下炸弹才隐蔽卧倒,显得我战士毫无战斗素养。为了表现牺牲而牺牲,矫枉过正。还有狙击卧倒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好战术细节,模仿苏联**也行啊,真着急。战术战斗细节的逻辑性合理性太差,有时像纪录片,这么好题材的电视剧,出现这些瑕疵,太遗憾了。希望再重拍或者拍**来弥补。

这部剧里的铁源阻击战拍得就不咋地。铁源阻击战打得非常的惨烈,面对美军的强势进攻志愿军采取了小股多群的战术,众多的志愿军如水银泻地般的隐藏在阵地的各个地方,沉着冷静的等待着美军的进攻,出其不意的给进攻的美军以沉重的打击。虽然打的惨烈无比,但也把美军打得胆寒无比。在强大的空中和地面炮火的攻击下,美军认为阵地上不会有生命的存在了,每当美军攻到志愿军防守的阵地上总有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响起,给美军重大的杀伤。沉着冷静,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战胜美军的法宝。 而剧里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迎着美军的坦克机枪冲锋,这不是送死吗。靠这样的战术是守不住阵地的。

艺术当然讲究夸张,但是不能什么时候都讲夸张,**电视剧中的两个人恋爱也夸张,就应该分清时代背景了。我们60年代恋人一起走路还是马路左右一边一个呐,即使是这样,当时还被人见笑呐,两个人还觉得非常的不自在。拍**电视剧中,我看50年代前还有搂搂抱抱,这就不属于夸张范畴里的了,而是离奇了。解放前后,恋人都是瞄看对方眼睛互相对视一下都会脸红的,这就算是火花了。那么说男女之间在工作中就没有对视的时候吗?有,当然了,如果互相没有内在的爱情,在生活和工作中互相对视一下,也是正常的,也是无意中的事情。

抗美援朝战争本是中国军人在世界战争史上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也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伟大战争。它的胜利使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一雪前耻。但《跨过鸭绿江》整个剧情的演绎太让人失望!没有表现出中国军人的智慧和豪气。尤其是战争第二阶段美军换将后突出表现了美军司令李奇微的睿智和嚣张,而我军处处都被动,看得心情都十分沉重,丝毫激发不出抗美援朝胜利的自豪感。本剧的艺术感染力比《亮剑》差得太远。

不是不能加进一些感情戏,但不能加过了,可以通过一些眼神或者含蓄的表露就行了,当观众们自己去感觉这种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样才能丰满一些角色,更能体现先烈们舍小家尽忠报国的伟大情怀,你赤裸裸的演感情戏就有点不负责任了,弄得像偶像剧一样,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了。长津湖的事中美双方都极力回避,志愿军真实的状况大概没有谁能还原:一是太惨不忍睹,二是他们太强悍。美国人也不是白给的,在那么强大的虎口中脱身,也是非常惨烈,惨烈到不敢回望。所以他们也很少提起。

朝鲜战场的惨烈程度是超出现在人们想象的。我八十年代中学时代,校长是上海人,在朝鲜战场上的翻译。当时讲在朝鲜从军多,战死得多。找女人结婚的条件是一条毛巾,一个脸盆。 中国军人是不可以和朝鲜当地人结婚的。我的一位战友的父亲是入朝 汽车 兵。其父是把他朝鲜的母亲装在汽油桶里拉回来的。八几年时,她母亲也只会简单的汉语对话。 听一位山西大同的入朝老兵讲,太惨了!战争中的惨烈是超乎和平时期人想象的。美方飞机的轰炸飞机飞临上空,当地老百姓四处躲避。大都认为铁路桥架下的桥墩处最结实,其实正好正反。飞机轰炸目标就是后方补给线的桥梁。结果被压在废墟下。晚上就会有军列通过,是救压在下面有生命者还是抢通桥梁?军令如山!

兵败朝鲜

在美军取得仁川登陆成功并夺占汉城之后,1950年9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麦克阿瑟现在计划在东海岸元山进行另一次两栖攻击,但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乘船抵达元山之前,它就落入了韩国军队手中。10月,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议上会见了杜鲁门,总统试图效仿罗斯福在夏威夷与麦克阿瑟的战时会晤。总统授予麦克阿瑟第五枚杰出服役勋章。当被问及对中国威胁的短暂质疑时,麦克阿瑟予以否认,称他希望能够在圣诞节前将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并在第二年一月份派遣一个师去欧洲。他认为苏联干预的可能性是一个更严重的威胁。

一个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0月下旬,联合国部队与敌军交战,这表明中国已出兵朝鲜,给美国和其他联合国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然而,麦克阿瑟淡化了中国介入战争的证据。他估计有71000名中国士兵驻扎在这个国家,而实际人数接近30万,他不是持这种观点的唯一人士。11月24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杜鲁门报告说,虽然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可能多达20万人,“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计划进行重大进攻行动。”

那天,麦克阿瑟飞往沃克的总部,他后来写道:“我在前线巡查了五个小时。在与一群军官交谈时,我告诉他们布拉德利将军希望在圣诞节前有两个师回家。。。我在前线看到的情况使我非常担心。韩国部队的状态还不好,整条战线的人数少得可怜。如果中国人真的很强大的话,我决定撤军,放弃任何北上的企图。我决定去侦察,试着用我自己的眼睛去看,用我自己的长期经验来解释发生了什么…

麦克阿瑟本人亲自乘坐道格拉斯C-54“空中飞人”飞越前线,但看不到中国集结的迹象,因此决定先等一等,然后再下令是前进或是撤退。中国军队的活动是隐蔽的:他们在夜间行进,白天隐藏起来。由于他的侦察工作,麦克阿瑟仍然被授予杰出的飞行十字勋章和荣誉战斗飞行员之翼。

第二天,1950年11月25日,沃克的第八集团军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联合国部队很快溃退了。麦克阿瑟向参谋长J劳顿·柯林斯将军提供了连续九条撤离线。12月23日,沃克的吉普车与卡车相撞身亡,由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李奇微指出,麦克阿瑟的“威望在仁川之后获得了非凡的光彩,但现在已经严重受损。在11月进攻的意外结果中,他的信誉受到损害……”

羞辱性质的解职

在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数周内,麦克阿瑟被迫从朝鲜撤退。首尔1951年1月被中朝联军收复,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完全放弃朝鲜的前景。欧洲国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相信他的判断,担心麦克阿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力重新把美国政策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重大战争,战争可能涉及核武器。自1950年2月以来,苏联和中国签署了一个防御联盟,承诺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将给予援助,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击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当时是很真实的。1950年12月,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特利在访问美国时,表达英国和欧洲其他政府的担忧,“麦克阿瑟将军正在操纵这一切。”

在李奇微的指挥下,第八集团军在一月份再次向北发动进攻。1951年3月,在军事形势改善的情况下,杜鲁门又看到了提供谈判和平的机会,但3月24日,麦克阿瑟呼吁中国承认被击败,他的这一声明同时挑战了中国人和自己的上级杜鲁门总统,杜鲁门的提议因此被搁置。

4月5日,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小约瑟夫·威廉·马丁(JosephWilliamMartin Jr)在众议院发言时大声宣读麦克阿瑟的一封信,批评杜鲁门的欧洲第一政策和有限战争战略。信的结尾是:“有些人似乎很难认识到,在亚洲,共产主义者选择在这里为全球征服发挥作用。这很奇怪。我们加入了战场上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是在用武器来打欧洲战争,而欧洲的外交官们仍然用言语来战斗;如果我们输给亚洲的共产主义战争,欧洲的垮台是不可避免的,赢得它,欧洲最有可能避免战争,自由得以保留。正如你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赢。胜利是没有替代品的。”

1951年3月,美国秘密截获的外交文件披露了麦克阿瑟的秘密谈话,麦克阿瑟将军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东京大使馆表示,他将成功地将朝鲜战争扩大为与中国的全面冲突。当截获事件引起杜鲁门总统的注意时,他得知。麦克阿瑟不仅试图增加公众对他指挥战争的立场的支持,而且还秘密地通知外国政府,他计划采取违反美国政策的行动。总统无法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无法透露拦截外交文件的存在,而且由于麦克阿瑟在公众和国会中的支持率很高。然而,在众议员马丁于4月5日公布麦克阿瑟的信后,杜鲁门得出结论,他可以下达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命令,这不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政治损害。

1973年12月3日《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援引杜鲁门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话说:“ 我解除他的职务是因为他不尊重总统的权威。我解除他的职务不是因为他是个 蠢货 ,虽然他确实是那样的一个蠢货,但这对将军来说并不违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中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人将会坐牢 。”

杜鲁门这位不受欢迎的政治家因与麦克阿瑟与国会沟通而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这导致了一场宪法危机和一场公众争议。民调显示,大多数公众不赞成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决定。到1952年2月,也就是近9个月后,杜鲁门的支持率已降至22%。截至2014年,这仍然是历任总统盖洛普民调支持率最低的记录。随着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朝鲜战争的拖延,杜鲁门政府被一系列腐败丑闻所困扰,他最终决定从1951年5月3日开始不再竞选连任,由民主党人小理查德·罗素主持的参议院联合委员会调查了麦克阿瑟的下台。它的结论是, “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是在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范围内,但当时的情况对民族自豪感是一种冲击。”

解职后的岁月

1951年4月18日,麦克阿瑟抵达旧金山的第二天,他和家人飞往华盛顿特区,他将在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这是他和琼自1937年结婚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大陆;亚瑟四世现年13岁,从未去过美国。4月19日,麦克阿瑟在美国国会的告别演说中最后一次正式露面,向美国国会陈述了他与杜鲁门在行为问题上的分歧,并为其在朝鲜战争中的行为进行辩护。麦克阿瑟在演讲五十次被掌声打断。

他说:“我即将结束我52年的服役生涯。当我参军时,甚至在世纪之交之前,那是我所有孩子气的希望和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平原上宣誓以来,世界已经翻天覆地,希望和梦想早已烟消云散,但我仍然记得那首当时最流行的军营民谣中最自豪地宣告“老兵不死,只是消逝”。就像那首民谣中的老兵一样,我现在结束了我的军事生涯,然后就消失了,一个老战士,他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上帝给了他光明,让他看到了责任。再见。”

麦克阿瑟受到公众的追捧,这激起了人们对他将竞选总统的期望,但他不是一位候选人。麦克阿瑟在1951-52年进行了一次巡回演讲,抨击杜鲁门政府的“亚洲绥靖政策”和对经济管理不善,到1952年初,麦克阿瑟的演讲吸引了越来越少的人,因为许多人抱怨说,麦克阿瑟似乎更感兴趣的是与杜鲁门进行个人争ufq,而不是为国家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构想。麦克阿瑟在竞选共和党提名时感到不安,他希望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参议员罗伯特·塔夫特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之间出现僵局,最终共和党提名他为最佳妥协人选。麦克阿瑟不愿进行竞选活动,这严重损害了他赢得提名的能力。最后,麦克阿瑟支持参议员罗伯特·塔夫特,并在1952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塔夫特在提名战中输给了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最终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1952年的大选。在当选,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就结束朝鲜战争进行了磋商。

道格拉斯和让·麦克阿瑟在华尔道夫大厦的顶楼度过了他们的最后几年,这是华尔道夫阿斯托利亚酒店的一部分。他被选为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会主席。在那一年,他获得了68000美元的工资(相当于2016年的612万美元),以及2万美元的军饷和津贴。1月26日,华尔道夫成为将军的前副总工程师莱夫·J·斯维德鲁普少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生日聚会的场地。在1960年麦克阿瑟80岁生日庆典上,他的许多朋友对将军明显恶化的 健康 状况感到震惊。第二天,他昏倒,并被送往圣卢克医院。他在那里接受外科手术,以控制严重肿胀的前列腺。

康复后,麦克阿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幕。他访问了白宫,与艾森豪威尔进行最后一次团聚。1961年,他前往菲律宾进行了一次“感伤之旅”,在那里他被卡洛斯·P·加西亚总统授予菲律宾荣誉军团勋章。麦克阿瑟还接受了亨利·卢斯(Henry Luce)90万美元(相当于2016年725万美元)的回忆录版权预付款,他撰写了这本书,最终将作为回忆录出版。部分开始以连载形式出现在《生活》杂志上,时间是他去世前的几个月。

1961年,肯尼迪总统曾征求麦克阿瑟的意见。两次会议的第一次会议是在猪湾入侵后不久举行的。麦克阿瑟对肯尼迪得到的军事建议极为批评,并告诫这位年轻的总统避免美国在越南的军事集结,指出国内问题应该得到更大的优先考虑。在肯尼迪去世后,麦克阿瑟向约翰逊总统给出了类似的建议。

1962年,西点军校授予日益虚弱的麦克阿瑟“西尔瓦努斯·塞耶奖”,以表彰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这一奖项在一年前颁给了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在接受该奖项时对学员们的演讲以“责任、荣誉、国家”为主题。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汁性肝硬化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去世。肯尼迪在1963年去世前曾批准对麦克阿瑟举行国葬,约翰逊确认了这一指示,下令将麦克阿瑟“以一个感恩的国家所能给予逝去的英雄的所有荣誉”安葬。他的遗体在纽约市第七兵团军械库的一个敞开的棺材里躺了大约12个小时。当晚,它被送上殡仪列车送到联合车站,然后由送葬队伍运送到国会大厦,在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里,它被安放在那里。据估计,有15万人向他告别。

麦克阿瑟要求安葬在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他的母亲在那里出生,也是其父母的结婚地。因此,4月11日,他的葬礼在诺福克的圣保罗圣公会教堂举行,他的遗体最终安葬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纪念堂的圆形大厅(前诺福克市政厅和后来的法院)。

1960年,诺福克市市长提议用公共捐款筹集的资金来改造旧的诺福克市政厅,作为麦克阿瑟将军的纪念物和他接受的文件、装饰品和纪念品的存放处。经过修复和改造,麦克阿瑟纪念馆包含九个博物馆画廊,其内容反映了麦克阿瑟将军50年的兵役生涯。纪念馆的中心是一个圆形大厅。中心是一个凹陷的圆形地窖,里面有两个大理石石棺,一个是麦克阿瑟的,另一个是给琼的,她一直住在华尔道夫大厦,直到2000年去世。

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其父老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将军,他可谓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麦克阿瑟晚年曾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给我的。我的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的一生的职业道路。”1912年9月5日,老麦克阿瑟因心肌梗塞去世。为了纪念父亲,麦克阿瑟还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名为阿瑟,并且把父亲的照片带在身上,半个世纪没离身。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但反对这个国家的总统(杜鲁门)。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一个普通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麦克阿瑟以西点军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超过98分。以较好成绩被任命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参谋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7年,从军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1944年,因为战功卓著,晋升为五星上将。

编辑本段军人履历

年表

  1899年,进入美国军事学院学习(纽约的西点军校)。 1903年6月11日,以全班第一名毕业,然后被委任为工程技术兵团少尉。 1904年4月23日,晋升为中尉。 1905年—1906年,在远东作为副官追随其父。 1907年,任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 1911年2月27日,晋升为上尉。 1914年,被部队派遣到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 1917年—1919年,进入有“彩虹师”的美誉的第42步兵师,先后出任过参谋长,84步兵旅旅长,42师师长。 1918年6月26日,晋升为准将。 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 1922年2月,与路易丝·布鲁克斯结婚 1922年—1930年,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和23旅的指挥官。 1925年1月17日,晋升为少将(正规军)。 1925年1月,返回美国任军长。 1928年,率领美国队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运会,然后返回马尼拉任菲律宾地区总指挥。 1930年10月,第九军团指挥官。 1930年11月1日—1935年,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1935年,出任菲律宾共和国政府的军事顾问。 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12月31日,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 1937年4月,与琼妮·费尔克洛思结婚。 1938年2月21日,其子亚瑟·麦克阿瑟出生。

麦克阿瑟照片(11张)  1941年7月26日,重新返回以少将军衔负责USAFFE计划(United States Army Forces –Far East),即美国在远东的军队部署。 7月27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1年12月18日,晋升为陆军上将。 1942年2月2日,日本空军空袭菲律宾,麦克阿瑟被迫组织民兵抵抗。 1942年2月22日,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他发誓:“我将会回来的”。 1943年,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1945年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光复马尼拉。 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12日,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被日本人视为太上皇。 1950年7月8日,出任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0年7月31日,访问台湾,并与蒋介石达成同美国与台湾外交关系。 1950年9月15日,策划仁川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1950年10月15日,由于麦克阿瑟告知白宫自己太忙不能回华盛顿之后,他在威克岛会见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经过入朝后的三次战役,彭德怀(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元帅军衔)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攻克汉城。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主张对中国在东北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必要时动用核武器;杜鲁门恐此举会导致苏联参战而不同意,在麦克阿瑟公开指责白宫政策后,杜鲁门解除其一切职务。 1951年4月19日,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了著名演说—— 《老兵永不死》。 1951年,以五星上将军衔从美国陆军卸任。 1952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破例通过一个决议,批准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 澳大利亚的保卫者 菲律宾的解放者 日本的征服者 朝鲜的捍卫者 他是美国奖章获得最多的一位军官,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

军校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4年之后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该军校25年的分数记录;破格晋升上尉后赴菲律宾任美军第3工兵营上尉。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05年,麦克阿瑟追随其父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成为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负责与新闻界的联络事务。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各州国民警卫队抽调人员组成第42步兵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加世界大战。他声称该师人员来自美国各地,犹如跨越长空的彩虹,故该师亦称“彩虹师”。1918年,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数次获得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同年11月,在大战结束之后担任彩虹师代师长。战争时期,他与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结有怨恨。

最年轻校长

西点校长

  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该校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他时刻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治校的座右铭。学校体育馆的上方,放着一块匾,上面镌刻着他的一句话:今天,在友好场地上撒播下的种子,明天,在战场上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1922年2月,与路易丝·布鲁克斯结婚,但因妻子威胁到麦克阿瑟钟爱的军事事业,所以,他毅然离婚。年底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 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同年,麦克阿瑟在米切尔准将(主张建立独立的空军)案件中奉命担任审判官,以至后来不得不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解。 麦克阿瑟于1927年秋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队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冠军。陆军参谋长为此

致电祝贺:“你不仅获得了美国人决不撤退的美誉,而且获得了美国人深知如何获胜的光荣。”此后,麦克阿瑟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1930年8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来电,得知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军费开支必将缩减,惟恐出力不讨好,遂有推辞之意。其母则力劝他接受该职,声称“如果你表现出怯懦,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于1932年不惜亲自披挂出马镇压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退伍金进军”。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

成为元帅

  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4月,与琼妮·费尔克洛思在美国结婚。 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国陆军退役,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1941年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开始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 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

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但是,罗斯福在1942年2月8日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无奈撤离。于是所有部队则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就在1941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 3月11日夜,麦克阿瑟在从科雷吉多尔登上鱼雷艇离开菲律宾之前,发誓“我还要回来”。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 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抵达澳大利亚之后,麦克阿瑟率参谋长萨瑟兰先将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后又前移至莫尔斯比港,旨在稳住莫尔斯比,与日军在欧文·斯坦尼山那边决战。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司令为布莱梅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士,空军司令先为布雷特,后为肯尼(所辖空中力量后来改编为美国陆军第5航空队),海军司令为利里。后来隶属麦克阿瑟指挥的还有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军部队先后有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1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和巴克纳的第10集团军(后由史迪威指挥)。鉴于另没有以海军的尼米兹为司令的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认为:“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陈兵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通过侧翼运动而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作有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麦克阿瑟的1943年最后进攻计划,设想从瓜达卡纳尔和巴布亚同时发动进攻,保卫新几内亚东北部和所罗门群岛,集中力量收复拉包尔。盟军采用麦克阿瑟的越岛战术,基本实现上述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称越岛战术“这种战争方式的实际应用,就是避免以大量的伤亡进行正面的攻击,就是避开日军据点;切断补给线,使他们无所作为;就是孤立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在战场上饿死。。。。。。这就是我调动部队与拟定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1944年春夏,盟军已经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一哈尔马赫拉一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攻台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表示支持前者。 菲律宾群岛战役是以麦克阿瑟所部盟军1944年9月的摩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登陆作战为先导的。10月,盟军以登陆莱特岛开始从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并始终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最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他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光,他号召大家为了神圣的死者,为了子孙后代,继续战斗,夺取正义的胜利!

五星上将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巴丹半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部。直到3月,盟军才经激战而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3月2日,麦克阿瑟.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山下奉文顽抗至9月才率部投降。 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日本无条件降书上麦帅的签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次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亦先后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特意安排太平洋战争初期即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珀西瓦尔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很有意思的是,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干涉。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在美国第24步兵师被歼之后,麦克阿瑟组织指挥仁川登陆获得成功,进而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鸭绿江推进。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 麦克阿瑟曾广泛涉猎历史,人物传记,哲学,法律和自然科学,具有惊人的记忆力。麦克阿瑟在非正式场合的谈话绘声绘色,扼要而中肯,从不停顿以选择词句或组织思路,但是在公开场合的讲话,则总是要精心撰稿,格外冗长,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语句结构复杂而显得杂乱无章,单调乏味而枯燥无趣,给人以没有幽默感,缺乏想象力的印象。麦克阿瑟高傲自大,渴望别人对他的赞誉崇拜,在某些场合伸手索要荣誉或贪人之功据为已有。麦克阿瑟总部发布的消息提及他时直呼其名,但他总是要用“我的陆军”,“我的海军”或“我的空军”之类的词语。麦克阿瑟感情容易冲动,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好打心理战,自以为一贯正确,往往忽略或轻视参谋人员符合实际的批评建议。麦克阿瑟一经定下作战决心,就不愿再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的话,因而精悍干练的参谋人员被拒之门外,独有唯唯诺诺或阿谈奉承之辈留在身边。麦克阿瑟绝对不能容忍批评或承认错误,惯于竭力掩饰错误或大言不惭地撒谎。 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曾在国会发表演讲,继续主张扩大侵略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等政策。美国国会亦曾举行麦克阿瑟听证会。1952年,麦克阿瑟企图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后任兰德打字机公司董事长,著有回忆录《往事的回忆》。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病死去

冷战期间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发动解放朝鲜全境的战争,南朝鲜首府汉城(首尔)在6月28日被攻陷,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军参加朝鲜半岛作战,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由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韩战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毛泽东接受金日成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此时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秘密进入朝鲜,阻击联合国军队。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威克岛接见麦克阿瑟,只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往后期间,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飞机飞入中国领空。志愿军入朝后的前三次战役,联合国军都遭到失败,第四次战役旗鼓相当;麦克阿瑟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在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由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接任,当麦克阿瑟知道这件事时,悄悄的跟妻子说:“琼,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讲。 “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他从未指挥过任何战斗,但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士兵。一位以决策战闻名的战略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并不英俊,但他经常吸引女士们,被誉为完美男人。

编组的

这是马歇尔将军,美国历史上最大军队的缔造者,罗斯福总统和杜鲁门总统的首席战略家。然而,马劳是美国历史上的超级巨星。美国人说他的能力和品德只能和他们国家历史上只有一个人相比。这个人就是“国父”华盛顿。和“国父”平起平坐,说明老马真的不错!

马歇尔小时候是个又穷又倒霉的孩子。他因为成绩不好,被人戏称为“大傻瓜、小懒汉、癞皮狗”,所以经常被哥哥姐姐们鄙视嘲笑。更糟糕的是,他的父亲是公司的老板,对他感到厌烦,经常用鞭子和棍子打他的屁股。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马歇尔还是被欺负。他曾经被高年级学生逼着玩“坐在刺刀上的老鼠”的暴力游戏。他的屁股经常被父亲用棍子打,被刺刀捅出血来。马歇尔毕业后成为少尉。没想到军官也会被士兵欺负。有一次,他被一大群顽固的士兵踩在烂泥里半天没起来。

可能是受到歧视和压迫,马歇尔立志要比别人强,于是在部队里努力工作,锲而不舍,任劳任怨,很快得到了当时美军头号“黑杰克”潘兴将军的赏识,仕途开始发展。后来,潘兴的老部下克雷格成为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被提拔成为陆军总参谋部的一名官员。为了扩大美国陆军和空军的实力,马歇尔到处游说,为此他还在公开场合与罗斯福总统发生矛盾。当很多人都以为马歇尔前途未卜的时候,罗斯福却意外看中了这个表面温和实则刚毅的军人。1939年9月1日,马歇尔被罗斯福任命为陆军参谋长。就在马歇尔宣誓就职前几个小时,希特勒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马歇尔有很多事要做。

当陆军参谋长难,战时当陆军参谋长更难,世界大战期间当主要国家的陆军参谋长更难。在二战期间,马歇尔有很多事情要做。在美国,除了罗斯福,他是最累的。首先,军事扩张。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很多美国人对欧洲的战争毫无兴趣,只想躲在两大洋中间看热闹。马歇尔一眼就看出,美国逃不掉,迟早要被卷入战争,所以必须积累更多更强的军事力量。于是马歇尔每天跑到国会去要钱扩军。那些不想打仗的国会议员见了他很恼火,骂他是罗斯福的走狗。他不在乎这个,骂着骂着,但罗斯福本人并不在乎军队的扩张,这让他很生气。马劳还不是陆军参谋长时就敢顶撞总统,现在他更加害怕了。他再一次和总统站在了一起,说如果总统不立即采取行动,美国将来就完了。罗斯福深受感动,很快在国会向马歇尔要求9亿美元。有了钱,马歇尔感觉很棒,立即扩充了军队。几年之内,他将美国陆军扩充至近540万人,有167个战斗机旅。1941年12月美国参战后,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奔赴北非、欧洲、中国和太平洋,与德意日轴心国浴血奋战,直至胜利。

编组的

部队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带兵将军的问题。美国二战出名,大部分都是马歇尔的手下。马歇尔在成为陆军参谋长之前有一个“小黑本”。他认为有才能的士兵会在笔记本上写下他们的名字。进入这个“黑名单”的士兵是幸运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名人。马歇尔钦点的美国名人包括:指挥诺曼底登陆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被誉为“现代美国空军之父”的阿诺德、欧洲无敌勇者巴顿、在中缅痛打日本鬼子的史迪威、攻占罗马的克拉克、空降专家李奇微等等。看到这里,你不会认为马歇尔是那种因为任人唯亲而喜欢搞小帮派的人吧。事实上,他不是。别人提拔的军事人才都是优秀的。他看不上那些没用的傻子,再亲近也不会升职。

除了扩军和选拔将领,马歇尔还有很多任务。战时,他要陪总统参加无数次联大会议,包括国内的、国际的、军事的、政治的。他要和与他共事的文职官员和海军***打交道,还要和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等国际名人打交道。他要参与欧洲德意作战计划的策划,还要负责对日太平洋作战计划的制定其实马歇尔作为一名战争中的军人,很想像他提拔的战争将领一样去前线打仗,但罗斯福离不开他,说老马不在身边,他连觉都睡不好。没办法,老马只能留在华盛顿掌控大局,而不是体验上战场打仗的感觉。

1944年,由于他的努力和巨大的威望,马歇尔被授予美国士兵的最高荣誉,陆军——五星上将军衔。次年,罗斯福总统去世,马歇尔开始协助杜鲁门总统继续指挥美军在二战中的重大军事行动。1945年8月,马歇尔向日本“赠送”了两颗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歇尔曾说过一句名言:“无论环境多么艰苦,真正的将军都能大显身手,转败为胜!”其实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将军。他不顾无数人的反对,冲破各种障碍,创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军队,为这支最大的军队挑选了最优秀的将军,并带领这些将军赢得了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他在二战美军中的作用和影响仅次于罗斯福总统,他的“全球军事战略”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战后提出的“马歇尔计划”重建了满目疮痍的西欧,直接影响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可以说马歇尔的工作对美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对全球政治、军事、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职业军人。马歇尔的公正、朴实无华的品质和他迷人的魅力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名人之一。

乔治?猫猫?马歇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尤宁顿。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莱恩陆军学校和指挥与参谋学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担任美国师和军的作战部长。1938年任陆军作战计划处处长。1938年,他成为陆军副参谋长。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任陆军参谋长,主持扩军工作。战时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参与制定了美英全球军事战略。1940年,他首次提出“先败德国”的主张,被称为先欧后亚战略的开始。作为罗斯福总统和杜鲁门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他先后出席了卡萨布兰卡、德黑兰、开罗、雅尔塔和波茨坦的一系列盟国首脑会议。1944年获得五星上将军衔。1945年退役。同年被任命为特使,来华斡旋国共谈判,失败后回国。从1947年到1950年,他担任国务卿。他在任期间提出了帮助欧洲经济复苏的马歇尔计划,后来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50年至1951年任国防部长,参与朝鲜战争中美国军事战略的规划和制定。1951年退役。死于1959年10月16日。

二战终于结束了,很多二战名将都轻松了,但马歇尔还是很忙。虽然辞去了陆军参谋长的职务,但杜鲁门不肯放他走,派他到中国调解国共关系。他没想到,中国问题简直比他处理德日问题还要复杂。最终调解失败,他真的很郁闷。1947年,杜鲁门任命马劳为国务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军人担任国务卿。马歇尔在担任国务卿的两年时间里,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就是提出了帮助欧洲快速摆脱贫困的马歇尔计划,这也让他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职业军人。辞去国务卿后,杜鲁门还是饶了他,让他再当两年国防部长,参与制定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但他对这场灰暗的战争并没有太大的兴趣。1951年,马歇尔正式退役,终于得到了休息。1959年10月16日,这位献身美国的战士因病去世,享年79岁。根据他的遗嘱,他的葬礼非常简单,几乎和普通人一样

前面说的都是马歇尔作为军人的魅力,最后说马歇尔作为男人的魅力。马歇尔的第一任妻子莉莉也是他的初恋情人。可惜莉莉的美貌昙花一现,病逝了。马歇尔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她差点死掉。50岁时,老马心中的爱情之花再次绽放,她爱上了寡妇凯瑟琳,并结婚了。两个人都很幸福,在一起生活了很久。也许马歇尔生来就有吸引女人的魔力,他和许多美女有过非常亲密的关系,比如希腊皇后弗雷德里卡,中国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他们都是他的心腹,他们经常写信,倾诉衷肠。

临近春节,“吃喝”这个中国人节日生活中最大的主题突然被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审视。反对浪费,这场自上而下的整治让曾经无所忌惮的公务宴请不得不收敛,同时,这股反对浪费的清新之风也吹向了普通市民阶层的餐桌。据了解,目前兰州市颇具规模的餐厅就有3000多家,如果按平均每天一个饭店节约80公斤剩菜计算,全兰州市一天就要节约24万公斤饭菜。按照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用菜1公斤计算,节约的饭菜可供72万人吃一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抵制浪费”,形成餐桌文明显得尤其重要。

1 那些我们经历过的浪费

这是一间VIP包厢,下午6时刚过,做东的主人就来了,一行三人拎着一箱白酒和一箱红酒。夏蓉把客人引进了包厢,双手奉上精美的菜谱,客人显然深谙点菜之道,凉热、荤素、海鲜搭配得恰到好处,夏蓉熟练地在点菜器上输入菜品名称。夏蓉说,这样的客人一看就是经常光顾高档餐饮场所的,所以她也不会主动提醒客人按需点菜,那样容易引起客人的反感。作为一名餐厅的服务员,夏蓉见过各种各样的饭局,每次饭局结束后满桌狼藉让这位农村来的小姑娘触目惊心:“一桌菜能吃掉一半就不错了;一条几百元的鱼没动几筷子,看上去还像条整鱼,就倒掉了。”

“这样的场合会有人打包吗?”夏蓉有点吃惊地看着记者反问,“你会打包带走吗!”记者也是一时语塞。夏蓉说不管是动了筷子的还是压根就没动筷子的菜品,在他们眼里都是剩餐,它们的去处只有一个地方泔水桶。夏蓉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可惜。

胡泉在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甘肃分公司担任办公室负责人,说到吃饭时的浪费现象,他比喻说:“吃饭其实就是中药里面的药引子,关键是喝酒,酒喝酣了,谁还顾得上吃。”在胡泉看来,吃饭如果不喝酒,饭局就很没气氛,没气氛事情就不好谈。

除了公务消费,夏蓉说,一些普通消费的浪费现象其实也并不鲜见,最多的就是各类宴席,像结婚宴、满月宴、升学宴等。这样的场合有个特殊现象,大部分客人同桌而坐却无人介绍,相互陌生,都不好意思给陌生人留下一个“吃货”的印象,所以动起筷子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一桌子菜大部分就剩下了。

颇受食客欢迎的自助餐厅,虽然都标明按需取餐,但是“花一样的钱,就一定要吃撑”,相信是许多食客的潜意识,这其实让自助餐厅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一位朋友就说:“虽然店家标明了剩余食物超过一定分量就要多收一半的自助餐费,但服务员很少真的去称量。”他对付的招数就是,将食物倒进火锅里,甚至有人故意将食物扔到地上。

2 那些我们知道的浪费理由

有个曾经很火的段子是这样说的:“等我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对于段子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有一针见血地评价,“近年来,人们富裕起来,社会转型加快,消费主义观念泛滥,浪费的背后其实是代表了"成功"和"地位"。”

万炎非常赞同教授的判断,经历过一次颇为狼狈的饭局之后,万炎痛心疾首地说:“面子害死人。”万炎26岁,大学毕业即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收入虽不算丰裕,但是在老家村子里已算是有脸面的人物了。一天,老家来客,老乡是一乡村学区校长,在村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论辈分又是万炎的叔伯级别,且平素又好论人长短。万炎回忆说,他接到电话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断不可在此人面前输了面子。最终,万炎费劲周折在甘南路找了一个既有面子又不费银两的吃饭好去处,并请了几名同乡坐陪一同就餐。五人席散,杯盘狼藉,结账竟花去近千元。当然,万炎收获的不光是账单,再回到老家,万炎敏锐地发觉,与以前相比,老家人觉得他混得更好了。

在市民刘然然看来,其实餐桌剩菜太多与商家也不无关系,像结婚宴等大型宴席,商家一般都会推出各类套菜,消费者又不能调换菜品,不管是否对味只好全盘接受,选择价格较低的,怕请的客人有意见,“不能让人觉得请客的人小气”。选择价格高点的,菜品一丰富,浪费在所难免。再说这种地方吃剩的菜,人多嘴杂,谁又愿意去打包?

尽管有关部门要求餐饮行业不准设立最低消费标准,但是在一些中高档餐厅包厢设立最低消费标准的依然不在少数。一家餐饮企业的大堂经理说,他们的包厢很抢手,如果不限定最低消费,一些消费者也许因为好面子就进包厢消费,对餐厅的包厢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这位经理承认,包厢最低消费限价的确会在客观上造成超量点餐或者点价格更高的菜品的趋向。

与饭店比起来,个人家庭的食物浪费则属于“细水长流”型的,很多人对此毫无察觉。单恩买食品有个习惯,什么都要两份,为此他没少挨妻子的数落,但就是改不掉。一次单位过元旦发了购物卡,单恩想着儿子每天要吃鸡蛋,就去超市挑了最贵的散养鸡蛋,先拿了两盒,看到货架上还剩两盒,就把四盒都拿了。可是,鲜鸡蛋常温保质期也就一个月左右。最终,有一盒鸡蛋还是进了垃圾桶。单恩说每次清理冰箱时,会发现很多已经过期的食品,只能扔掉。

单恩来自农村,他说老家就是这样,待人吃饭的标准还没有从“吃饱”升级到“吃好”。即使升级了,检验的标准还是直到你吃不下为准。单恩说,他母亲至今依然保留这样的习惯:每次做饭都会剩一些,单恩也提醒过母亲,但是母亲总是一句“总怕你们没吃饱”。单恩觉得,在母亲看来,剩下的半碗饭最后喂了家里的鸡或猪,也不算是浪费。

3 浪费,还有我们不知道的

据兰州市统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前7月,兰州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176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15亿元。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居民外出就餐、亲友团聚次数逐渐增加,假日消费、婚庆消费成为促进兰州餐饮业消费快速增长的拉动点。

据媒体报道,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几乎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按保守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饭菜的浪费,更是对资源的浪费。有资料显示,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曾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

浪费粮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制造的食物中,1/3(约13亿吨)都被浪费;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费95-115公斤食物,亚洲和非洲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费6-11公斤食物。虽然中国不是浪费最多的,但是中国向来有着节俭的传统,这种浪费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深思。

4 那些我们该有的餐桌文明行为

为抵制餐桌浪费,倡导文明、节约、健康的饮食习惯,兰州市城关区自2012年5月提出了文明餐桌行动,在试点餐饮单位和食堂的入口摆设文明餐桌行动告示牌,在大厅悬挂“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标语,餐厅内挂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内容的标语牌,餐桌上统一摆放《文明餐桌公约》和“健康饮食”等宣传资料,提醒消费者注意节俭,讲究卫生。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和倡导,树立新的饮食观念,由“爱面子”向“重实情”转变,由“讲排场”向“求健康”转变,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节俭风尚。

2013年1月25日,城关区文明办再发“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以星级饭店、城市餐馆、学校(单位)食堂等餐饮单位为重点,积极宣传餐桌文明知识,倡导餐桌文明行为,大力倡导“合理点餐,不剩饭不剩菜”的良好风气,培育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净化良好社会环境。

除宣传之外,城关区文明办还大力提倡顾客将未用完的餐点打包,酒店、食堂应免费提供环保打包餐盒,开展“打包有礼”活动。据了解,自“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文明餐桌行动在城关区开展后,全区共有30家重点餐饮企业、26万名服务员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自活动开展以来,向全区1177户餐饮企业、3742户个体餐饮业主以及广大市民朋友们发放题为《餐桌文明从你我做起》的倡议书、温馨提示等宣传品共计12万余份,全区餐馆共减少泔水约200吨,打包顾客增加了55%。

一些受访餐厅已明确要求服务员主动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一些餐馆也开始改变销售方式,推出半份或小份食物供顾客挑选,这样既有利于节约,也给了顾客更多的选择。

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不能只囿于形式,只有大家行动起来改变那些就餐陋习,文明餐桌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抗战时期我国共两军官兵食不果腹(国军五大主力粮饷充足除外),

瘦小的身材在战场上往往两三个士兵拼不过一个日寇,

何也?吃不饱!!!

国军在不打仗时尚且两顿饭,

没有政府供给的共军更糟糕,有时连稀粥都喝不上!

吃不饱饥肠辘辘如何训练?

训练不足必定导致战斗力就弱。

国军与日寇的拼杀死伤对比是25比1!

这是何等惨烈的战争!

蒋介石在重庆都为这死伤悬殊的战争跺脚催泪。

抗战最惨烈的当属抗联,

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中残酷的战斗

常常吃不上一顿饱饭。

让人永难忘怀的杨靖宇将军

在正月十六这天——中国人传统的元宵节,

当大家围坐热炕吃元宵吃饺子时

当年的杨靖宇将军已经半个多月没吃上一口粮食,

仅靠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坚定信念

嚼着树皮草根棉絮依靠神枪弹无虚发与六百多敌寇周旋,

这个虚弱的身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击毙了数十个敌伪

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在沙场!

敌酋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支撑着杨靖宇将军如此奋勇杀敌?

解剖的结果令在场的日寇和医生莫不落泪!

将军的肠胃里只有寥寥无几的枯树皮、草棒子、破棉絮!!

敌人不得不集体向伟大的杨靖宇将军俯首致敬!

正是这样的中国人才使得日寇无法战胜而最终失败。

在向部队宣传节俭的时候应该以杨靖宇将军为典范,

号召战士们节省每一粒粮食每一颗蔬菜,

让军粮发挥到最大值。

我们夺取了政权新中国冉冉升起,

接踵而来的抗美援朝战争,

把超过二战更剧烈残忍的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

由于没有空军,丧失制空权的一方是何等的被动?何等的饥寒交迫——

我九兵团将士在长津湖设伏伏击霉军王牌

可是由于缺粮少棉衣

还没战斗就冻死冻残冻伤近五万抗战时期走过来的老兵!

一个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是谁——长津湖畔宁可冻死也不后退的那十几万老兵!

在随后李奇微发动的绞杀战中

志愿军后勤供应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我军将士连炒面供应都极其困难,遑论吃上新鲜蔬菜?!

由于长期连续疲劳作战,长期缺乏蔬菜水果维生素,

更由于不能休息喘息,我军将士患上了可怕的夜盲症!

苏俄专家用尽了西医的方法,补充维生素片,可是无济于事。

这对于一支没有制空权,经常要靠夜战近战肉搏来夺取胜利的军队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后来我国中医问彭总:朝鲜前线阵地上什么最多?

彭总略一思索曰:松树!

中医说,就用松树皮、松树叶、松树的一切熬水喝。

当天战士们把霉菌炸倒的巨大松树锯成小块熬水,奇迹出现了——

夜间,志愿军一个个又生龙活虎般地插进美军阵地进行生死的搏斗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

民间浪费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4] 舌尖上的浪费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官场浪费

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部小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2桌酒席,赴宴者多是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不少公帑被浪费。[5]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极易陷入狄更斯悖论中,明明知道公款吃喝不对却不得不顺从。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款吃喝就具备某种正当性,恰恰相反,这种“明知不当为而非为之不可”的风气,比公款吃喝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正是一些干部走向腐败的渊薮。

应对民间浪费

餐饮业人员建议,节庆时节亲朋聚会多,希望市民能依就餐人数及需求量而点餐,不要碍于“面子”而造成太多浪费。这些餐厨垃圾中有三分之二是剩饭剩菜,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去处理,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很大。[4]

许多市民认为,绝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点菜单都没有注明饭菜数量,顾客点菜时没有参照,加上餐饮企业为了更多赢利很少阻止,超量点菜在所难免。“请客者迫于面子,往往几个人三四个菜就够了,却点了一大桌,酒席结束后,很多菜连动都没动。如果饭店有专门的点菜提醒服务,客人点菜就会理性得多。”“灵活经营也很重要,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4]

 同时希望餐饮企业务必提供免费餐盒、打包袋等,方便市民打包。

应对官场浪费

要在规则的坚决落实中遏制奢侈。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刚性的制度兜底,只有对制度的令行禁止,只有“一把手带头”,只有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吃喝请送之风才能刹住。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出台后,许多地方出现年会退订潮就是证明。一个有效杜绝奢侈的规则,就是不对公款吃喝过度宽容,不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该处理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处理。[5]

要让厉行节俭固化为行政伦理。节俭是美德,奢侈是恶行,公权力的运行尤其应该这样。既然是公共行为,就应时刻自警自醒,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酒桌上谈工作,吃喝中建立联系,都是试图“不走正道而走小路”的官场恶习,发展下去,损害的是公平,丧失的是原则。对这种恶习的清醒认知和坚决反对,要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共识,成为整个行政系统中不可移易的风气。

美国对待浪费

美国是食品浪费大国,根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2年8月份一份统计显示,每个月3亿1100万民众每人都会浪费20英镑的食品,四口之家每年浪费粮食总额会达2275美元,美国家庭25%的食品和饮料都是会被丢掉的,餐馆和学校食堂也几乎有一半的食品被扔掉,消费者往往在购买大批量折扣促销的方式超额购入食品,吃不了就全丢掉,统计显示浪费现象不光在消费者方面,从农场装箱运输到零售超市销售都会造成大量浪费,超级市场将坏损新鲜蔬果看成是正常的运营成本,是保证质量的表现,统计机构表示浪费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的充足廉价,导致人们为了方便和随意而不认为浪费粮食是一种浪费的行为,这种大量对粮食的浪费既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加工的污染,也损失了不少财富,也没有着手设法解决这个浪费现象。

在德国,政府不能随便请客吃饭。政府的财务制度卡得很严,报销手续复杂。即便是普通宴请,也要首先填写请客申请表,详细说明请什么人,大概价格、请客目的,然后交给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

最后 ,自己总结一下,说什么传统美德啊,等等 就ok了。

在朝鲜战争正酣之际,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突然袭击且不顾任何体面的方式,解除了麦克阿瑟的包括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 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军司令等各项指挥权。

杜鲁门为何要解除麦克阿瑟的指挥权?有人认为麦克阿瑟无视美国文职人员领导军人的传统;也有人认为他指挥失误必须要为战争糜烂的局面负责,这都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对待朝鲜战争的态度上,杜鲁门与麦克阿瑟有着严重的分歧与冲突。即:

杜鲁门只想打一场有限战争,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麦克阿瑟却希望扩大战争范围,在远东打一场全面战争;杜鲁门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麦克阿瑟则希望通过战争解决。

01 朝鲜战争的范围之争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在朝鲜中部西海岸仁川港登陆成功之后,杜鲁门曾指望凭借美国的军事优势,采用闪电战术,下令美军越过三八线,一举击溃北朝鲜的武装力量,把南朝鲜李承晚政权扩大到整个朝鲜。但到1950年冬,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和美国军事上的严重失利,其政策又转向把美国的目标限制在恢复战前南朝鲜的边界而进行一场有限战争。

这一则是为了避免和中国全面作战而耗尽美国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资源,使美国不可能在欧洲建立强大的军事防务。二则不想在远东卷入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从而招致苏联对西欧的袭击。

杜鲁门认为,如果将战争扩大到中国,美国就必须防备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在条约上、都是同盟者。一旦美国进攻中国,那么就必须预防俄国出面干涉。所以,他不希望发生任何规模的战争。三则是美国的主要西欧盟国都毫无例外地反对扩大侵朝战争。英法不愿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本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为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而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1950年12月,英美首脑在华盛顿会谈时,英国首相艾德礼直言不讳地告诫杜鲁门说,不要轰炸中国,要设法避免和中国进行大战,扩大战争对西方国家来说等于自杀。他主张分化中苏关系,利用中国在远东抗衡俄国。这样,如果美国单方面决定把战火烧到中国,就会破坏西方联盟的团结,便自己陷于孤立。

基于上述理由,杜普门政府不敢冒险在远东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只愿打一场有限战争,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保持对海空力量的限制,不再派任何增援部队,稳定三八线附近的战线,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使朝鲜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原状。

然而,麦克阿瑟完全不理会有限战争的概念和杜鲁门政府全球战略的意图。他认为,美国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拥有战略空军和原子武器的优势,可以威胁苏联,使其不敢发动全面战争。

他指责杜鲁门禁止袭炸鸭绿江桥的这个命令,并认为这算是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强加于战地指挥官的一个最为无法辩护的和不明智的决定。他争辩说,苏联拥有的报复力量远远不如美国,为什么让她束缚自己的手脚呢?美国拥有原子优势,为什么不利用这一优势呢?力量较强的一方,居然害怕攻击力量较弱的一方,实属荒谬。

1950年12月30日,麦克阿瑟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封锁中国海岸,废除“台湾中立化”政策,最大限度地在朝鲜利用国民党军队,支持蒋介石军队侵犯华南,将侵朝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他还建议应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地带。

但杜鲁门认为,麦克阿瑟所鼓吹的方案,很可能意味着要冒险发动一场甚至包括使用核武器在内的世界大战。他发觉麦克阿瑟将军的看法同自己的看法距离那么远时,惴惴不安。他只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麦克阿瑟准备冒险发动一次大战。

于是乎,1951年1月13日,杜鲁门给麦克阿瑟写了一封长信,断然拒绝批准麦克阿瑟所提出的扩大战争的方案,强调当时美国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团结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凡是涉及扩大战区的问题,行动得十分谨慎,并应经常考虑来自苏联的威胁。

02 朝鲜问题究竟是寻求和平解决,还是依靠战争解决

朝鲜问题的解决方式,是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争吵最激烈的一个问题。到1951年春夏,朝鲜战争逐渐将战线固定在三八线一带,双方都很难向对方作较大的推进,战争处于僵持状态。

美军如果继续北征,将会延长补给运输线并加宽战线,付出更大的代价。加之美国海外驻军遍布全球,战线太长,兵力分散。1950年12月9日,麦克阿瑟曾要求派兵增援日本(驻日美军已调往朝鲜),参谋长联席会议召开一连串会议,想不出办法来应付这一问题,认为美国国内简直就没有现成的增援部队。至于南朝鲜伪军更是腐败无能,不堪一击。自战争以来,不到10个月时间,已经损失超过十个师所必须的武器装备。

朝鲜战争名义上有个联合国军司令部,实际上美国承担着战争费用的最大份额,提供了全部侵朝陆军的5033%、海军的8589%、空军的9338%。杜鲁门呼吁拉美各国为朝鲜战争分担重担,但只有哥伦比亚作了响应,派出了象征性的地面部队到朝鲜,其他拉美国家都认为朝鲜战争与自身利害无任何关系,不愿为美国提供炮灰,在加上世界舆论也强烈要求停止朝鲜战争。

1951年l月17日,中国向联合国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远东问题的四项建议。接着,1月24日,印度、阿富汗等12个亚洲和阿拉伯国家提出尽快举行中、苏、美、英、法、印度和埃及七国会议以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远东问题的提案,表示了亚非人民真诚的和平愿望。

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正在兴起。美国人民自发地建立起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组织。他们举行集会示戚,强烈要求和平解决朝鲜冲突,迅速结束美国历史上这一场极不得人心的侵朝战争。国际国内要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呼声很高,对杜鲁门政府的压力很大。

1951年3月,杜鲁门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冲突。3月20日,参谋长联席会议通知麦克阿瑟,说国务院正在草拟一项准备由总统发表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声明,要他提出建议。麦克阿瑟则竭力破坏杜鲁门政府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任何努力。

3月21日,麦克阿瑟在他的回电中建议,对他的指挥权不能再有更多的限制。3月24日,麦克阿瑟抢先发表一个旨在阻止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公开声明,大肆鼓吹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强调制海权和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决定,再次鼓吹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

这一声明传到华盛顿时,杜鲁门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他认为,麦克阿瑟发表的声明与自己准备发表的声明完全背道而驰,使政府经过详尽讨论的和谈计划全部付诸流水。它直接违反了参谋长联席会议颁布的、未经五角大楼事先批准不得公开发表任何有关外交政策声明的命令,是对宪法赋予总统权力的挑战,是对杜鲁门总统本人的侮辱。杜鲁门气愤地说:

“麦克阿瑟已使我投有选择的余地,我再也不能容忍他的这种不服从领导的行为了”。“除了解除这位国家高级战地司令官的职权以外,我没有别的办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杜鲁门在等待和谈时机到来之际,麦克阿瑟又和国会反对派联合策划了一个新的反对政府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行动,投下了另一枚政治炸弹。

1951年4月5日,杜鲁门的政敌、众议院少数党共和党领袖、众议员小约瑟夫·W·马丁在众议院宣读了麦克阿瑟将军给他的一封信,信中攻击杜鲁门不在朝鲜利用国民党军队的政策“是不符合逻辑和违背传统的”,再次要求在远东进行一场打败共产主义的全面战争,甚至断言:“我们必须取得胜利。除了胜利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但杜鲁门谨慎地表示,麦克阿瑟心目中的胜利是把冲突扩大到整个中国而取得的胜利,这必然是错误的胜利。

而且,麦克阿瑟这封信已构成对现行国策的挑战。美国宪法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文职控制军人。政策是由民选的政治官员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军事将领来决定的。然而,麦克阿瑟却一再表示他不愿接受政府的政策。杜甫们如果容忍他用这种方式来反对文职当局,他自己就会违背要坚持和保卫宪法的誓言,他已经不可不能让麦克阿瑟主动辞职,而必须要把他开除。

至此,麦克阿瑟被解职,已成定局。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指示新闻秘书举行紧急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

“我深感遗憾地得出结论,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有关正式职守的问题上不能够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和联合国的政策……因此我免去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并已任命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总的来说,杜鲁门罢免麦克阿瑟的决定是一个大胆而果断的决定,表明美国政府在侵朝战争遭到失败后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和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使主张在远东推行一种鲁莽而更富侵略性政策的麦克阿瑟遭到可悲的下场,使中美两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避免了一场全面战争,为和平解决朝鲜冲突扫清了一大障碍。

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其父老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将军,他可谓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麦克阿瑟晚年曾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给我的。我的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的一生的职业道路。”1912年9月5日,老麦克阿瑟因心肌梗塞去世。为了纪念父亲,麦克阿瑟还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名为阿瑟,并且把父亲的照片带在身上,半个世纪没离身。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但反对这个国家的总统(杜鲁门)。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一个普通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麦克阿瑟以西点军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超过98分。以较好成绩被任命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参谋长,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7年,从军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被征召回到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1944年,因为战功卓著,晋升为五星上将。

编辑本段军人履历

年表

  1899年,进入美国军事学院学习(纽约的西点军校)。 1903年6月11日,以全班第一名毕业,然后被委任为工程技术兵团少尉。 1904年4月23日,晋升为中尉。 1905年—1906年,在远东作为副官追随其父。 1907年,任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 1911年2月27日,晋升为上尉。 1914年,被部队派遣到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 1917年—1919年,进入有“彩虹师”的美誉的第42步兵师,先后出任过参谋长,84步兵旅旅长,42师师长。 1918年6月26日,晋升为准将。 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校长。 1922年2月,与路易丝·布鲁克斯结婚 1922年—1930年,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和23旅的指挥官。 1925年1月17日,晋升为少将(正规军)。 1925年1月,返回美国任军长。 1928年,率领美国队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运会,然后返回马尼拉任菲律宾地区总指挥。 1930年10月,第九军团指挥官。 1930年11月1日—1935年,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1935年,出任菲律宾共和国政府的军事顾问。 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12月31日,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 1937年4月,与琼妮·费尔克洛思结婚。 1938年2月21日,其子亚瑟·麦克阿瑟出生。

麦克阿瑟照片(11张)  1941年7月26日,重新返回以少将军衔负责USAFFE计划(United States Army Forces –Far East),即美国在远东的军队部署。 7月27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1年12月18日,晋升为陆军上将。 1942年2月2日,日本空军空袭菲律宾,麦克阿瑟被迫组织民兵抵抗。 1942年2月22日,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他发誓:“我将会回来的”。 1943年,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1945年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光复马尼拉。 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12日,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被日本人视为太上皇。 1950年7月8日,出任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0年7月31日,访问台湾,并与蒋介石达成同美国与台湾外交关系。 1950年9月15日,策划仁川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1950年10月15日,由于麦克阿瑟告知白宫自己太忙不能回华盛顿之后,他在威克岛会见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经过入朝后的三次战役,彭德怀(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元帅军衔)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攻克汉城。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主张对中国在东北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必要时动用核武器;杜鲁门恐此举会导致苏联参战而不同意,在麦克阿瑟公开指责白宫政策后,杜鲁门解除其一切职务。 1951年4月19日,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了著名演说—— 《老兵永不死》。 1951年,以五星上将军衔从美国陆军卸任。 1952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破例通过一个决议,批准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 澳大利亚的保卫者 菲律宾的解放者 日本的征服者 朝鲜的捍卫者 他是美国奖章获得最多的一位军官,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

军校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4年之后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该军校25年的分数记录;破格晋升上尉后赴菲律宾任美军第3工兵营上尉。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05年,麦克阿瑟追随其父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成为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负责与新闻界的联络事务。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各州国民警卫队抽调人员组成第42步兵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加世界大战。他声称该师人员来自美国各地,犹如跨越长空的彩虹,故该师亦称“彩虹师”。1918年,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数次获得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同年11月,在大战结束之后担任彩虹师代师长。战争时期,他与远征军总司令部人员结有怨恨。

最年轻校长

西点校长

  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该校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他时刻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治校的座右铭。学校体育馆的上方,放着一块匾,上面镌刻着他的一句话:今天,在友好场地上撒播下的种子,明天,在战场上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1922年2月,与路易丝·布鲁克斯结婚,但因妻子威胁到麦克阿瑟钟爱的军事事业,所以,他毅然离婚。年底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 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同年,麦克阿瑟在米切尔准将(主张建立独立的空军)案件中奉命担任审判官,以至后来不得不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解。 麦克阿瑟于1927年秋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队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冠军。陆军参谋长为此

致电祝贺:“你不仅获得了美国人决不撤退的美誉,而且获得了美国人深知如何获胜的光荣。”此后,麦克阿瑟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1930年8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来电,得知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军费开支必将缩减,惟恐出力不讨好,遂有推辞之意。其母则力劝他接受该职,声称“如果你表现出怯懦,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于1932年不惜亲自披挂出马镇压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退伍金进军”。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

成为元帅

  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 1937年4月,与琼妮·费尔克洛思在美国结婚。 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国陆军退役,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1941年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开始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 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

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但是,罗斯福在1942年2月8日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无奈撤离。于是所有部队则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就在1941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 3月11日夜,麦克阿瑟在从科雷吉多尔登上鱼雷艇离开菲律宾之前,发誓“我还要回来”。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 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抵达澳大利亚之后,麦克阿瑟率参谋长萨瑟兰先将司令部设在布里斯班,后又前移至莫尔斯比港,旨在稳住莫尔斯比,与日军在欧文·斯坦尼山那边决战。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司令为布莱梅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士,空军司令先为布雷特,后为肯尼(所辖空中力量后来改编为美国陆军第5航空队),海军司令为利里。后来隶属麦克阿瑟指挥的还有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军部队先后有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1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和巴克纳的第10集团军(后由史迪威指挥)。鉴于另没有以海军的尼米兹为司令的太平洋战区,麦克阿瑟认为:“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陈兵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通过侧翼运动而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作有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麦克阿瑟的1943年最后进攻计划,设想从瓜达卡纳尔和巴布亚同时发动进攻,保卫新几内亚东北部和所罗门群岛,集中力量收复拉包尔。盟军采用麦克阿瑟的越岛战术,基本实现上述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称越岛战术“这种战争方式的实际应用,就是避免以大量的伤亡进行正面的攻击,就是避开日军据点;切断补给线,使他们无所作为;就是孤立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在战场上饿死。。。。。。这就是我调动部队与拟定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 1943年,共和党政客有意让麦克阿瑟成为1944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是,1944年某些州的预选表明麦克阿瑟得票并不多。因而,麦克阿瑟只好声明无意参加总统竞选。 1944年春夏,盟军已经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前者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一哈尔马赫拉一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后者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攻台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表示支持前者。 菲律宾群岛战役是以麦克阿瑟所部盟军1944年9月的摩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登陆作战为先导的。10月,盟军以登陆莱特岛开始从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并始终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之后,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最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他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光,他号召大家为了神圣的死者,为了子孙后代,继续战斗,夺取正义的胜利!

五星上将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巴丹半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部。直到3月,盟军才经激战而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3月2日,麦克阿瑟.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山下奉文顽抗至9月才率部投降。 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日本无条件降书上麦帅的签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次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中美英苏等盟国代表亦先后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特意安排太平洋战争初期即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将军温赖特和英国将军珀西瓦尔站在身后的荣誉位置,很有意思的是,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干涉。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在美国第24步兵师被歼之后,麦克阿瑟组织指挥仁川登陆获得成功,进而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鸭绿江推进。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 麦克阿瑟曾广泛涉猎历史,人物传记,哲学,法律和自然科学,具有惊人的记忆力。麦克阿瑟在非正式场合的谈话绘声绘色,扼要而中肯,从不停顿以选择词句或组织思路,但是在公开场合的讲话,则总是要精心撰稿,格外冗长,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语句结构复杂而显得杂乱无章,单调乏味而枯燥无趣,给人以没有幽默感,缺乏想象力的印象。麦克阿瑟高傲自大,渴望别人对他的赞誉崇拜,在某些场合伸手索要荣誉或贪人之功据为已有。麦克阿瑟总部发布的消息提及他时直呼其名,但他总是要用“我的陆军”,“我的海军”或“我的空军”之类的词语。麦克阿瑟感情容易冲动,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好打心理战,自以为一贯正确,往往忽略或轻视参谋人员符合实际的批评建议。麦克阿瑟一经定下作战决心,就不愿再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的话,因而精悍干练的参谋人员被拒之门外,独有唯唯诺诺或阿谈奉承之辈留在身边。麦克阿瑟绝对不能容忍批评或承认错误,惯于竭力掩饰错误或大言不惭地撒谎。 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曾在国会发表演讲,继续主张扩大侵略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等政策。美国国会亦曾举行麦克阿瑟听证会。1952年,麦克阿瑟企图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后任兰德打字机公司董事长,著有回忆录《往事的回忆》。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病死去

冷战期间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发动解放朝鲜全境的战争,南朝鲜首府汉城(首尔)在6月28日被攻陷,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军参加朝鲜半岛作战,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由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韩战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毛泽东接受金日成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此时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秘密进入朝鲜,阻击联合国军队。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威克岛接见麦克阿瑟,只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往后期间,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飞机飞入中国领空。志愿军入朝后的前三次战役,联合国军都遭到失败,第四次战役旗鼓相当;麦克阿瑟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在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由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接任,当麦克阿瑟知道这件事时,悄悄的跟妻子说:“琼,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讲。 “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黄维曾叫嚷“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投降的将军”,他吞安眠药未成,跳河徒添身难堪乱泥。二战德军集团军级将领中投降被俘者众,更有布达佩斯战役中绝无仅有向苏军投降的党卫军第9山地军军长普菲费尔·维尔登布鲁赫,但自杀身死者却仅莫德尔一人。

1945年4月1日,美霍奇斯的第一集团军第3装甲师和辛普森的第九集团军第2装甲师在利普施塔特会师,达成对鲁尔地区的德“B”集团军群的合围。14日美军南北对进攻克哈根,把“B”集团军群一分为二。

4月16日美第18空降军军长李奇微派人送来一封信,要求莫德尔效仿阿波马托克斯的罗伯特·E·李将军“80年前的4月,他率领的军队兵员锐减,无法进行有效战斗,最终被几只强大的军队完全包围。于是他选择了有尊严的缴械投降,现在你也应该选择这样做。”

莫德尔问他的参谋:“战败的将领该怎么做?”,参谋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他自言自语道:“在古时候,他们会服毒自尽。”

莫斯科指控莫德尔是战争早期拉脱维亚50万人死亡的帮凶,他可不愿站在审判席上听由苏联人的裁决,“元帅决不当俘虏,这种事想都别想!”他派一名副官悄悄穿过封锁线帮助莫德尔家族从德累斯顿逃亡西边,并把自己的私人文件资料付之一炬。

17日莫德尔下令解散“B”集团军群,他认为军队即不存在,也就免去他率军投降的耻辱。“用 历史 的眼光来看,我们是不是已经竭尽所能证明我们的忠诚?”莫德尔问他的参谋长。

他带着三名随从东躲西藏,21日决定选取一隐秘的伐木道逃往杜塞尔多夫,坐在欧宝闪电轻型车里,他们收听到柏林广播里戈培尔严厉的谴责“鲁尔背信弃义的军队”

莫德尔沉痛的说:“我从心底认为我一直在为一名罪犯效忠。我凭着良知率领部下作战……却是在为一个罪犯政府效忠。”他拿下手指上的结婚戒指和一封写给妻子的信一起装入信封,走到一株老橡树下,对下属说:“把我埋在这里”,对着自己的脑袋扣下瓦尔特配枪的板机。

鲁尔合围圈德军至4月18日被俘317万(24名将军),最终数字为325万(30名将军),美军死亡928人,莫德尔的停止抵抗解散军队之举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204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