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腊月里的年终祭祀风俗世代相传。过年是新旧交接的重大时刻,古人在腊月里处于冬闲时期,所以会有很充裕的时间来隆重庆祝这一重要节日,由此形成了很多传统习俗,并流传至今。
除了时间比较早的腊八节喝腊八粥之外,往后越靠近除夕,相关的系列活动越多。流传至今影响力大且参与度高的有大寒迎年、纵饮、食糯、尾牙祭、赶婚、赶集、扫尘、糊窗、洗浴、供灶王爷过小年等,直至除夕夜守岁。基本覆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为了庆祝这一年的丰收,告慰先祖,祈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福气满满。
古时有“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的说法,说的是大寒时节天气严寒,需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大寒迎年的风俗,是在大寒到农历新年这段时间里,集中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后历经发展演变,很多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更加灵活。
纵饮风俗,最早见文字于东汉蔡邕的《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因为天寒地冻,又是年底丰收时刻,所以形成了要在年前开怀畅饮几次的习惯。到今天,其实我们也一样,年底会参加各种年会、聚餐、总结活动,高兴之余也总不免觥筹交错,喝上几杯。
食糯,顾名思义就是要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糯米温和滋补,具有暖胃健脾的作用,同时因其黏性大,是制作黏性甜品最主要的原料,如粽子、年糕、糍粑、汤圆、醪糟等。这些传承千百年的特色美食,至今仍备受欢迎,甚至成了我们记忆深处真正的年味。
尾牙的时间在腊月十六,尾牙祭的习俗源于古时南方沿海一带的商人,可以看作是开年会的历史由来,今天福建地区开年会亦叫尾牙。雇主会在尾牙这天举办尾牙宴,犒赏辛苦一年的雇工伙计。同时这天也会祭祀土地公公。后流传开来,民间也会在这天全家一起美餐一顿。尾牙要吃春饼,南方有些地区叫润饼,尾牙宴上白斩鸡也是必不可少的。
赶婚是因为传说在年底时诸神都要上天述职,老百姓认为此时人间便无需恪守那么多繁复的礼仪,婚嫁也不用择日子,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习俗:赶乱婚。这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年底密集相亲、扎堆结婚的现象何其相似。
年底急着结婚脱单这事,看来不仅困扰着今天的我们,原来自古如此啊
是的,是传统,但也有看自己经济能力情况和老人看法情况,也可以顺其自然吧!
端午节送粽子鸭蛋和红包、中秋节送月饼和红包、春节送饮料、鸡鸭鱼肉,坚果和红包!每次都少不了红包!人家把女儿辛辛苦苦养那么大!一嫁过来都是替婆家干事!这些节礼是要有的。
扩展资料:
一年三节端午、中秋、春节。
(1)端午节,为每du年农历五月初zhi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dao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2)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3)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
我们都知道到了过年的时候,孩子给长辈拜年的时候,长辈通常会给孩子一定数量的红包,你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也是对孩子的希望,希望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过得开心幸福快乐,同时也象征着我们老人对孩子的一个祝福,祝孩子将来长大了有钱花。
但有些地区新结婚的人,他们第1年去给长辈拜年的时候,长辈通常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个丰厚的大红包红包里的数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主要就是看每个家庭条件的好坏来决定红包的多少。
这个红包寓意着长辈,希望小两口能够和和美美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希望以后他来的日子能够越来越红火,能够越来越有钱,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
无论红包的多少,这只是老人对新人的一种祝福,一种愿望,所以不必介意数额的大小,只要拿到一份红包就应该感到开心,感到快乐,因为这是老人对我们的祝福,是对新人的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当信任,拿到红包的时候一定要谢谢给予自己红包的人多多的祝福,他们也能够希望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甜甜蜜蜜,身体健健康康。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