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生活了10多年,对当地的一些习俗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个人对这边的槟榔文化还挺感兴趣的,有听过一些有关槟榔的习俗,小小青果,是很多海南人的婚姻、社交、祭 祀和拜 年习 俗中必备单品。
那说说槟榔在婚姻里充当什么角色吧!槟榔是海南黎族人恋爱结婚中的重要信物,从恋爱到订婚、纳聘、结婚等全程都离不开槟榔。有首民间情歌唱得好:“送口槟榔试哥心,一口槟榔一口香,二口槟榔暖心房,三口槟榔来做媒。”槟榔成为了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信物。
确定了关系后,男方小伙子去女方姑娘家提亲时,会带一盒槟榔上门,如果姑娘的父母开盒取出一枚槟榔吃,就意味着这门亲事定了;没吃的话,那八成是没戏了。顺利提亲之后,等到婚礼当天,新婚夫妇还要散发槟榔给前来道贺的亲友们,以表谢意。我描述的可能有点简单,实际过程要比这复杂一点,也更有趣一些。有机会的话,真的可以来感受一下。
在现代中国人的印象中,吃新鲜槟榔似乎是海南人才有的习惯。不过至少在明末清初,广东人仍然嗜好槟榔。
据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所载:“广人喜食槟榔。富者以金银,贫者以锡为小合(盒)中分二隔,上贮灰脐、蒌须、槟榔,下贮蒌叶。食时先取槟榔,次蒌须,次蒌叶,次灰,凡四物各有其序。蒌须或用或不用,然必以灰为主,有灰而槟榔、蒌叶乃回甘。灰之于槟榔、蒌叶,犹甘草之于百药也。灰有石灰、蚬灰,以乌侈泥制之作汁益红。”
如今广东人似乎已不再吃槟榔,只留下“年三十晚吃槟榔”的儿歌,还有以新郎用槟榔做结婚聘礼的婚俗,但这种婚俗也在消失,至少笔者是不曾见过的。吃槟榔的正统习惯只有海南人保留下来。
笔者去过海口,看到当地人是将槟榔果切成片,用蘸上蛎灰的蒌叶包裹住,然后放进嘴里慢嚼,嚼完的渣滓被随意吐在地上,留下一坨红色的东西。可见现代吃槟榔的方法跟屈大均那时的没多大区别。蒌叶是一种多年生藤蔓植物,而槟榔只有跟蛎灰(实质上即石灰)混合才会变红。
越南人也爱吃槟榔,在其汉文小说《岭南摭怪》中有一篇名为《槟榔传》的神话:
上古时有姓高的两兄弟,长男曰槟,次男日榔,“二人相似不辨之,兄弟年方十七八,父母俱亡,相与寻师学道,师事道士刘。”刘家有一女嫁与其兄,夫妇情谊浓浓,形影不离。此时,弟弟大为嫉妒,认为哥哥待己“或不如初”(PS:这到底是基情还是单身狗的怒火 -_-!),“谓兄爱妻而忘弟,乃不告兄而去”。弟弟行至野外,忽遇深泉,无船可渡,独坐恸哭而死,化为一树,生于河口。哥哥独自寻找弟弟,知其化作该树,“亦投身死于树边,成一块石”。哥哥的爱妻寻夫到此,“又投身抱石而死,化一藤,旋绕树、石上,叶味芳辛。”
一天雄王(这个人大概可视为越南人的黄帝之类的人物,被写作神农氏的后代)巡行到此,“命人将树果、采藤叶,亲咬之,唾于石上,其色生红,气芬芳。乃烧石灰合一而食,最为佳味。唇颊红色,知为物重。乃取而归,令各将种植, 今槟榔、芙蒥叶及石灰是也 。后凡南国嫁娶会同大小之礼,以此为先。此槟榔所由始也。”文中芙蒥叶可能就是蒌叶,可见越南人吃槟榔的习惯与中国人无异。
“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古代南方地区有以槟榔代茶的特殊待客习俗,所以槟榔又有“仁频”、“宾门”之雅称。直到现在,广西、海南等地区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
槟榔甚至还被广泛地运用到岭南各地婚姻缔结的各个环节中。从明代起,海南地区就有将槟榔用于婚姻礼仪的习俗。《琼台志》称海南“俗重此物,凡交接以为先客, 婚姻以为定礼,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至婚礼,媒, 妁通问之初,其槟榔富者盛以银盒。至女家,非许亲不开盒,但于盒中手占一枚,即为定礼。凡女子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此俗延及闽广”。这可能是因为槟榔嚼出的汁水是赤红的,红色在传统观念是表示喜庆的;槟榔子实繁盛,又象征着“多 子 多 福”。
按照习俗,订婚吉日大都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伙子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携带聘金、面条、槟榔、手镯一对以及糕点等礼品前往姑娘家,并由姑娘亲自接待和接受礼品。这就标志着男女双方情愿结为终身伴侣。除此之外,回族人民结婚还有很多风俗讲究,下面也一起来看一下。
1、下茶
如果一个男孩看中了一个女孩子,要先请亲友中的一位长辈或德高望重、能言善辩者,携带茯茶、四色包包、衣料去女家提亲,俗称“下茶”或“送问包”、“送说茶”。
经过商议,女家若同意这门亲事,即留下礼物,否则当即退还。有时女家无法当场给话,双方就商定延期回答,男家定亲心切而久等无音时,再次请人携带礼物上门催问,叫“送催包”。
2、下定茶
等到女方家同意后,双方共同协商选定媒人各一人,并言定具体日期,准备订婚仪式,俗称“下占茶”或“下定茶”。
这个时候,男方送女方茯茶、肉方、衣料等物和脑粉花儿、红绿头绳等化妆品,女方回敬以鞋、绣花袜子等。男方家会将馈赠的茯茶分成小块,分赠亲戚,寓意为将儿子定亲的消息告知于亲戚。
3、送礼
订婚以后,双方协商具体日期送彩礼,俗称“送礼”。届时,男方邀请媒人及家下成年男人若干名到家,稍事招待,即带彩礼去女家送礼。彩礼的轻重,一般按女方的意愿和男方的财力多寡磋商而定。
男方送礼毕,女方派人回以获茶、四色包包及专为女婿做的衣帽、鞋或腰带、兜肚等物。男家接到回赠的茯茶后,同样分成小块,分送亲戚共享。
4、婚礼
婚前两天,新人必须全身沐浴,俗称“大、小净”;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礼,女方要给男方回礼。出于宗教的原因,婚礼当天男方家堂屋正中要挂阿拉伯文写的古兰经选段,祈求真主赐福;新娘则要在喜轿上吃象征多子多福的红饭;进门前则要一手提古兰经,一手提前,象征财源滚滚流入男方家。
马来西亚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持续一周的时间,包括新郎带聘礼到新娘家接亲、教长为一对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都在晚上进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到自己的家。 迎亲时,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绅士像高官贵人一样,打着伞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娘;与新郎相反,因为要离开亲朋好友,新娘则要显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亲朋好友等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抛撒五谷,并且要将象征身体健康的青草或茶叶泡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外,过路的人也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要回送亲朋好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扩展资料
槟榔叶的奇用
马来西亚人对槟榔叶的感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受割礼、结婚、逝世,无不和摈榔叶结下不解之缘。马来族的妇女,在怀孕七个月后,便不时送一束槟榔叶给接生婆,作为预约她在临盆日帮忙的"定金"。男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时,要进行"割礼"。在接受手术时,便咀嚼槟榔叶来减轻痛苦,因为槟榔叶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
在马来族的婚礼中,槟榔叶更是必备的礼品。人们在谈论婚嫁之前,先有一个求婚的仪式:由男方的家人和亲属组成求婚队伍,捧着一个由槟榔叶扎成的彩环,到女方家去拜访。如果女方有意缔结良缘,就会收下彩环。否则,便把彩环推倒,暗示谈不拢,男方代表便应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双方便要进行纳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礼物中,必定要包括一个扎成王冠模样的槟榔叶的供盘。下聘的当天,未来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头,手捧槟榔叶供盘,后面才是长长的送礼队伍,分别拿着银纸摺成的亭台楼阁、各式鲜果礼盒、银器、订婚戒指等等聘礼。
到了正式举行婚礼时,槟榔叶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对新人面前,象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新人端坐矮台上,接受宾客们的祝福。
-马来西亚民族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