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手作文

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手作文,第1张

最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拍摄了一部短片,报道了河北两位残疾老人贾海霞和贾文其相依相助在荒滩植树的故事,感动了众多网友。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河北井陉,来到两位老人种树的荒滩。

   5月31日,天刚放亮,在井陉县冶里村外的一条小路上,有两个身影结伴向冶河边的一片树林走去。只见二人相扶相帮,步履蹒跚。他们一位是盲人,一位是无手残疾人。这样一条路,他们已经相伴着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整整走了14年。他们在砂石密布的50亩河滩地上,种起了1万多棵白杨树。在这个共同的事业中,两人早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

   手眼互助绿化荒滩

   每天清晨两人碰面时,无手的贾文其总是用嘴叼起放有铁锤、水桶的筐,架到右肩膀上,用脚趾夹住鸡蛋粗细的铁锹把交给失明的贾海霞,然后是钢钎、水桶钩……一切准备妥当,贾文其总会吆喝一声:“咱走哇?”贾海霞则信手抓住贾文其的空袖,两人便有说有笑地向树林走去……

   从村里到滩边,路不难走,只是快到荒滩时,有一条五六米宽的小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老伙计上来吧。”贾文其半蹲下身子,背起贾海霞蹚水过去。一年四季,贾文其都要蹚水过河,多年下来,脚掌周边全是疤痕,“都是冻的,冻裂了再长,长上再裂,几年下来就这样了”。

   他们所种的树,绝大多数都是速生杨。没有资金,他们只能采取树生树的办法,从大树上砍树枝做树苗。砍树枝要上树,两个人有手的看不见,不知道树枝在哪,能看见的没有手,上不了树。两人一合计,互为手眼,“一起”爬树。

   贾文其把贾海霞带到树下,待其爬树离地几十公分后,便蹲下身去,用肩膀将贾海霞向上扛去够树枝。贾海霞说,“虽然文其一直在下面说,上面就是树枝,没多远了。但我看不见啊,只能一边爬一边摸”。从摸着树枝到坐稳,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之前是摸不着树枝,心里空。这会儿又是树枝太多,心里乱得慌,不知该坐哪根。这时,他就要完全听贾文其的指挥了。“右边点,那根枝子粗,能坐下。左边有一根能当树苗的。”贾文其指挥着双眼看不见的贾海霞。贾海霞小心地摸索着,确定位置后拽出插在后腰的镰刀砍树枝。上树容易下树难,下树时,手脚打滑是常有的事,但很少会摔倒。“虽然看不见,但我并不担心自己会蹬空,因为文其就在下面,他会及时用肩膀接住我。”贾海霞说。

   “起初要挖沟引水。现在沟里都种满了树,这里的植被和地表水存量都丰富了,用桶浇就行了。”贾文其说,“就为在沟里种还是在沟边种,我们还吵过架。海霞大哥说要在边上种,理由是我们开条沟太难了,直接种在沟里,等树长大了,沟就废了。我则认为在沟里种存活率高”。但吵归吵,树还是在一天天增多。

   让艰难变成坚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01年,两人刚产生种树念头时,村里人并不看好他们:“缺胳膊少眼的,还想种树?”“那块地,不是沙子就是石头。沙子不存水,石头难生根,怎么种树?”

   虽然村里人并不看好,但村委会在征得村民同意后,还是将村里冶河边50多亩荒滩无偿承包给他们,并签订了正式合同。

   快要动手种树了,他们却还没有树苗。“想起上学时老师教我们‘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就开始四处找柳树。把砍下的柳枝打好捆后,扛回荒滩上种。”贾海霞说。2002年2月至4月,哥俩栽下了800余根柳枝。但到了秋天,却发现只有两棵树存活,这个打击几乎让贾海霞绝望,“当时我真不想再干下去了,多亏文其安慰我,他总结了一大堆我俩做得不对的地方,并说‘来年改进,肯定能行’。正是抱着‘来年肯定行’的希望,我才又坚持了下来”。

   2003年,两人种植速生杨取得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就这样,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在争执中升华友情,在一次次失利、一声声讥讽中,两人默默地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14年。

   14年来,树木越长越多,村民的讥讽也越来越少。现在再提起两人,村里人个个竖起大拇指。70多岁的贾石锁是看着两人成长的,他说:“他俩干得不错,村里人教育孩子都拿他俩做榜样。”

   点亮生活的希望

   今年54岁的贾海霞,3岁时左眼因眼疾失明。虽然只有一只眼,但贾海霞仍求学至高中毕业,并结婚生子,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3口也算幸福。

   2000年,年近4旬的贾海霞因事故导致右眼失明,这个打击几乎将其击垮。那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他绝望到了极点:一天,贾海霞年幼的儿子回到家对他说:“爸爸,今天我吃了个橘子。”询问之后,贾海霞得知孩子在街上捡了块儿别人扔下的橘子皮闻了闻,就当是自己吃到了橘子。“我当时觉得连个橘子都让孩子吃不上,还怎么让孩子上学、结婚?那时,我都想过轻生。”贾海霞说。

   贾文其3岁时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但他从没当自己是残疾人。贾海霞这样介绍自己的老友:“我与文其年纪相当,小时候玩什么我们都是一起玩,好多时候,我们都忘了文其是个残疾人。”贾文其虽然失去了双臂,但他从不自卑、更不自弃。见小伙伴们都下河游泳,贾文其也苦练水性。如今,他水性很好,还曾两次救起落水儿童。“一次是用嘴叼上来的,一次是用脖子和肩膀夹上来的。”贾文其轻描淡写地说,就像在说着别人的事情。

   得知贾海霞一度沮丧得想要轻生,贾文其便对他说:“我从小就没了胳膊,还不是活得好好的?以后不许再有这样的想法,要坚强地活下去。”

   贾文其一直未婚,在村里林业队当过护林员,还在残疾人艺术团工作过7年。面对命运的不幸,他一直选择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

   待贾海霞状态好转,两人便聊起如何更好地生活。一日,贾文其萌生一个想法,“你有手,我有眼,咱们可以合伙儿种树。现在种下树,等老了就能用来养老”。这句话,给贾海霞的内心照进了一缕阳光。“与其说种树是为了养老,倒不如说,是这个主意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让我觉得自己还有用。”贾海霞说。

   只为了享受过程

   有人伴,有事干。多年来,两人共种树上万棵,但当年为了挣“养老钱”种下的树,却一棵也没卖过。“小树是我摸着一天天长大的,舍不得卖啊。”贾海霞说。

   曾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些树值七八十万元,但二人并不动心。“就作为公益林留下吧:一来绿化环境、保护水土;二来能教育我们村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残疾人都能做成一件事,他们应该能做更多!”

   站在村边举目望去,50亩河滩已经绿树成荫。

   去年年底,村里又把170多亩荒山租给了他们。前些天,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还捐钱为他们在山上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蓄水池。除了捐钱、捐物,还有人来到村里为他们检查身体,研究实施装假肢、治眼睛的医疗救助。“县里也承诺想办法给我们安上水泵,好从河里抽水。等这些弄好后,我们就又能开始种啦!”两人对未来满怀希望。说起曾经的苦痛,贾文其仍乐呵呵的,“我们每天说说笑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荣誉和金钱只给两人平静的生活带来些许涟漪,属于他们的生活仍在继续——春天栽新树,夏季锄草,秋季赶走牛羊,冬天巡查防范火灾。每天往返在家和树林之间,贾海霞、贾文其过得快乐而充实。

冶里村位于冶河下游、孙庄乡西部,背靠太行山,有马背峰、猫头寨、龙头寨等山峰。据记载冶里村名由汉代刘秀路过时起名,历史久远。传说有“贾半仙祭神鬼搬巨石垒石_”“自古老张不进村”等。老红军邵老先生去世前曾给乡亲讲述红军战争故事。我村共有30多名烈士为祖国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其中贾良田、贾良图兄弟就是红旗谱电视剧里贾祥农的原形,现有纪念亭、纪念馆、纪念碑等建筑

全村共484户,1880人,党员54名。全村耕地面积1785亩其中水浇地1488亩。村集体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冶里村与曹麻村、西元村、南防口村、东元村、北防口村、东白花村、洛阳村、北白花村、南白花村、北王庄村、孙庄村相邻。

冶里村附近有华北育才小学旧址、仙台山、于家石头村、井陉天长古镇、井陉龙窝寺石窟等旅游景点,有圆景苹果、井陉沙锅、井陉核桃、白节枣、苍岩山核桃等特产。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围绕“人生之舟"这一主题选文,重在彰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凸现人性的光辉。加之本文课后练习拓展延伸部分就有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类似感人事迹的练笔,于是在公开课上就布置了收集中国版牧羊人贾文其、贾海霞的事迹并试着写点感想的小练笔。

孩子们有了如下呈现:

舒丽琦:贾文其、贾海霞,六个神奇的字,这两位老人都是残疾人。两个人我以你为手,你以为我为眼。把五十多亩的荒滩,变成现在茂密的树林。他们说过,最初只是想维持生计罢了,可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和树产生了感情,再也不忍心卖了。

两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在一起种了十多年的树。期间有想过放弃,有过颓废,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十年,一段漫长的时光。让你吃十年饭,玩十年游戏,你可能会觉得很轻松。可让你栽十年的树,你会怎么想呢?你说,他们图什么?最初是为了钱,可现在只是为了老百姓,能呼吸到一口良好的空气,只是为了美化环境。他们的身体里有一股力量支撑着他们的信仰,那就是爱。对百姓的爱,对祖国的爱。现在他们名扬世界,可他们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仍是踏踏实实种树,老老实实做人。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我们身体健全,有温暖的家,不愁吃穿,这么好的环境还不好好读书,只能说是不懂得珍惜了。我想,我们应该向两位老人致敬,向他们的行为,更向他们的精神。即使有一天,他们会衰老。可我相信,那片绿树和他们的心,是永远不会老的。

寇芯瑜:  贾文其,贾海霞,两位平凡的老人,却又是那么不平凡。

   仅因当年的想种树换点钱花,却变成了后来跟树有了感情, 渐渐地,50多亩荒滩变成了绿洲。坐在滩上,高大的杨树、婆娑的柳树遮住了蓝天,微风送爽,和着流水和鸟鸣,令人不胜惬意。

而俩人当初种树卖钱的想法也彻底改变了。

一个没有双臂,一个双目失明,怎么砍树枝?怎么扦插?

“我做他的眼,他做我的手。”

每年的深秋和初春时节,为了让树木及时“喝”上水,贾文其都要在冰冷的河里蹚上几个来回,致使两腿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夹滩多石,树坑难挖。因此,他俩选择的工具不是镐和铁锹,而是钢钎和铁锤。

两位残疾的老人,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将荒滩变成一片树林。 他们成了典型,植树造林,净化环境,造福后代。

秦诗雨:    本周我读了关于贾文其和贾海霞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浅。

贾海霞从小失明,贾文其失去双臂,但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给河边荒地种树。哥俩克服困难,用俩人的优点互补,十分艰难,终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片河边荒地长出了树木,成为了森林。

这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所学的《植树的牧羊人》中的那位牧羊人的精神吗?他们都有不求回报,自发的为大众造福的高尚情操。通过他们的行为再看看当今社会的人们个个拈轻怕重,虽然有些嘴上在说,可谁又能像他们一样这么做呢?所以我们应像他们三位一样,不求回报地为世界做贡献,尽自己的微薄的力量与精神,让世界变得和平美好。

郭晟辉:      植树,对于我们来讲也只不过是在“植树节”去仪式性的种几棵罢了,或许还会落空。即便对于健康健全的正常人,光腿过河上山种树的事情也是极其耗费体力的,而对于两位重度残疾的老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做到了亲密无间的配合。这两位老人来自石家庄井陉县冶里村,贾海霞的左眼是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失明,右眼又在打工时落下残疾。贾文其则是小时候触电,丢失了双臂。

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促使着他们植树呢?原来在2001年的一天,贾文其找到贾海霞说,“俺看上咱村冶河那两片夹滩了,想把那儿都栽成树,大的说咱是响应国家植树造林号召,小的说咱俩将来多少也能有点收入,好养活自己。你有手,俺有眼,咱俩合伙干吧!”俩人一拍即合。他们的想法儿也得到村干部的支持,经村民同意,把那两片面积大约有50多亩的冶河夹滩无偿包给了他们,并立了正式合同。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了绿化荒滩的植树人生。他们一天天,一颗颗植着,这一干,就是14年,将50多亩荒滩种了100000多棵树。这庞大的数目,是两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都无法坚持完成的事,即使每天种树,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并且两位老人一年也只有2000元钱,生活压力巨大,可他们一棵树也没砍过。

“我们现在舍不得砍了,树苗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们摸着它的头长大。”

 “为了环境为了后代,虽然我们生活上、经济上困难了些,但是精神上很欣慰。”

 两位老人说,我们不会砍一棵树,要把它们留给子孙后代。

看到这儿,这样两位十几年如一日种树的残疾老人,我为之动容了。对啊,一个失去双臂,一个失去双眼,可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的面对现实,坚强地种树。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愿我们的世界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关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257378720@qqcom  :    狄更斯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贾海霞和贾文其凭的就是好的心态和不怕输不怕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劲儿,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无限的放大,也让更多拥有完整身体却自怨自艾的人们受到了鞭策。

两位老人的行为,让我觉得自己才是一个残疾人。我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与两位老人比起来不知好了多少倍。而我们呢?我们一天只会待在家里,自怨自艾,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有可能会站在与两位老人的相反方向----去砍树,烧树。我们会越来越不懂得珍惜现在,心灵将会千仓百孔。二老的事迹让我意识到:少年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像二老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会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并为周边,世界带来贡献,即使只有那么一点儿。

李果蔚:   今天,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贾文其和贾海霞的事迹,深受感动。

这是两位植树老人,他们都是普通农民,贾海霞左眼患有严重白内障,右眼在打工时落残,以至于双目失明,而贾文其则是3岁就不幸失去了双臂,因此哥俩有了共同的话题,2002年为了找点事做,哥俩便承包了50多亩的河滩植树造林,十多年的艰辛付出总算没有白费,硬是把一片荒滩变成了绿洲!这其间受过的苦,受过的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就这样两位了不起的老人以他们坚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如果是我,恐怕只有用哭来填满自己的内心,连自己的事都做不好,何谈为世间植树造林做点什么!可这两位老人却完成了这艰巨的任务,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从未放弃,这样可贵的品质令我感动,令我敬佩!

伟大莫过于此,坚强,乐观,勇敢这便是我们要学的,学习更是这样,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付出!

王鹏蛟:“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这浪漫的句子并非是歌词,而是一个故事。

居住在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里的两位老人——贾文其和贾海霞,已经年过七旬了,但他们却完成了一件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把一片荒地变成了绿洲。

他们一开始的动机很单纯,只是植树卖钱然后靠这些钱来养老,但就是这个念头,让他们奋斗了十五年。十五年啊!在这十五年里,他们从早奋斗到晚,一刻也没停过。终于这一壮举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们被各个网站,各大中外媒体所关注。也有不少人来帮他们,但他们最终还是希望志愿者们能多带点小树苗给他们。

赵建强:今日,老师在ppt上投的那副,给了我极深的震撼。

 在河北井陉县治里村,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没有双臂的贾文其相互扶持,15年种树上万棵,硬是把昔日荒凉的荒滩变成了一片密密丛林。

 他们没有任何文化,更没有先进的技术,有的只是认真,为心中的梦想而付出努力。他们用辛勤努力为子孙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是我们所没有的。

 在此,我提倡人人保护生态环境,让绿色布满全球!

蔡伶柯:   在河北省井陉具冶里村,有这样的两位老人,他们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坚持不懈,他们将荒漠变成绿洲,他们凭借自己微薄的努力再为世界做着改变。他们就是——贾文其和贾海霞。

      其中,贾海霞双目失明,贾文其还双臂瘫痪。并且,他们还十分贫穷。但是生活的贫困和身体的残疾并没有使他们放弃植树。没有人能想到他们当初简简单单的想法,竟然成为了十多年的坚持。

     最令我感动的是贾文其的一句话 : “ 我们哪里伟大了,只是种好自己的树,干事该讲究尽力而为。”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将汗水撒在那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树苗连同希望一起生根发芽。他们的乐观,坚持,勤恳,阳光,默默无闻。就是这样,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他们拖着残疾的身体创造了这片绿洲。

    既然不能改变世界,就从改变自己做起吧!将一件平凡的事融入自己的生命,这就变得不再平凡。

    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 尽管曾经失败,有梦就要坚持,趁着我们还年轻,将一件平凡的事坚持做下去,就叫做伟大……

刘一湘:   读完贾文其和贾海霞的故事,让我深受感触。

   贾文其和贾海霞,一个从小失明,另一个3岁时意外失去双臂,那时他们生活困难,连买树苗的钱都没有,只能靠到处砍树枝扦插植树。十四个年头,他们累计扦插的树枝超过几万棵,成活的树也已经超过一万棵,昔日荒凉的河滩如今变成了一片茂密的丛林。

      他们感人的事迹,14年间的不懈努力,将荒滩地变为绿洲 ,遇到困难,永不言败,面对自己自身的缺陷,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百倍于常人的毅力做出了诸多让正常人都为之感叹的事。不得不为他们坚持不懈,积极上进的精神而感动!

胡晴:   今天在老师的提议下,我搜寻了贾文其与贾海霞的事迹。贾海霞从小没有光明,贾文其幼时失去了双臂,他们都是55岁,互相搀扶,十五年的时光全部献给了植树造林,硬是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广袤的丛林。他们的坚持,换来了这里的欢声笑语,换来了这里的安居乐业。

 两个人的种树过程十分艰辛,期间经历过嘲笑、失败、难过,但是两人最终坚持了下来。一步一步,让这儿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让我十分感动,冬天,他们必须塘过冰冷的河水;两人必须密切的配合,才能好好修剪树枝;买树种的钱,对兄弟俩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我由衷的敬佩他们,希望我们都能像他们一样多为世界做点贡献。

李欣怡: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贾海霞、贾文其的事迹,回来之后我又查了一下资料了解到贾海霞、贾文其是井陉县冶里村的两位普通农民。贾海霞左眼患有严重白内障,右眼在2000年打工时落残,导致双目失明。贾文其3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双臂。但是,他们并没有意志消沉,从2002年起,二人互相扶持、克服困难,14年种活一万多棵树,让昔日碎石遍地、寸草不生的冶河河滩披上了绿装、变成了绿洲。

      他们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善生态。两个残疾人都能如此,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多植树,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王一恬:    

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双臂截肢的贾文其是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人。从小失去双臂的贾文其并没有因自己是残疾人而自暴自弃。2002年3月,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找回生活的勇气,当过护林员,有过植树经历的贾文其找到贾海霞,想和他一起在村东河边那片无人问津、杂草乱生的荒滩地上种树。从此,因为这片荒滩地而结缘,他们二人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因为植树的河滩在河的对面,贾文其先要蹚过水底布满鹅卵石的齐膝河水,把工具和捆好的树枝运到对岸,再回来背上贾海霞过河。

这条河他们不知一起趟过了多少趟,也不知有多少次一起摔倒在河中央。就这样,他们俩你借我双手,我借你双眼,残残相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两人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

2002年的春天,他们在河滩种上了自己砍来的800棵树枝,希望它们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可是他们种下的800棵树却仅仅成活了两棵,这无疑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他们却没有因此放弃,经过短暂的失落之后,他们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挖出一条通往河里的沟渠,将河水引上了河滩。

功夫不负有心人,引来了水,树枝也开始慢慢发芽了。就这样,两人互助在这片荒滩奋战,树苗死了就再补种,十四个年头,他们累计扦插的树枝超过几万棵,成活的树也已经超过一万棵,昔日荒凉的河滩如今变成了一片茂密的丛林。

贾文其、贾海霞两人残残相助在荒滩奋战了十四个年头,亲手种下的小树一天天长大,是对辛苦付出最好的回报。虽然他们二人现在都靠低保生活,虽然最初种树只是为了补贴家用,但时间长了,他们摸着自己种下的树像孩子一样慢慢长大,已经跟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改变了最初种树补贴家用的决定,并表示不会卖掉种下的每一棵树,今后将继续为生态和绿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尹馨梅:他们不好高骛远,即使身上有残缺,也会用自己健康的肢体,互帮互助,把时光投入到种树这件事情中。尽管开始只是为了养老,只是为了生存,可后来却成了行动的方向。这些树改变了环境、改变了生活,影响了中国人。而这影响,足以让我们震撼和感动。相信最终,他们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又改变了环境、改造了人性。

   yjy1254518683: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手”,这是大家耳濡目染的歌词,却也真实地发生在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主人公一位是双目失明的贾海霞,一位是失去双臂的贾文其。每天在村东头河边一片寸草不生、无人问津的荒滩地上,都能看见他们辛苦的身影――他们在种树。很难想象两位身体残疾的人能种岀树,可是他们创造了奇迹。

由于贾海霞看不见,无法单独行走,每天都是由贾文其背着,贾海霞抱着铁锹铁钎、水桶和树苗,贾文其肩膀挂着的大竹篓里还有其他工具,俩人艰难的到达了荒滩。给树苗选好了落脚地方,贾文其会用脚指头夹着铁锹递给贾海霞,自己用特制的钩子去河边打水。有石块的地方,贾海霞得用锤子和铁钎凿出一个洞。树苗埋进坑里,贾海霞还会小心翼翼用手把坑边刨一刨。就这样,十几年一晃而过,如今河边的五十亩荒滩,已被贾海霞和贾文其“联手”变成了绿洲。

曾钰函:  贾文其在三岁那年意外截肢,53岁的贾海霞左眼因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失明,他们都是残疾人,但在他们的手中却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神话。

他们用十年的时间,把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一大片浓密的森林。他们坚信自己不是一个残疾人,这种心态更值得我们学习。种树只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在十年的坚持后,成了一件上帝都无法做到的事。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只需要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来,就已经很伟大了。”我们也要学习那种精神,每天记一个单词、积累一个词语句子、做一道数学题,三年后,就是一件伟大的事。这样怎么不会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呢?

人生,贵在坚持。困难时、想放弃时,咬咬牙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时候,总有胜利的时候。

付玥晴:    贾海霞和贾文其两位残疾老人,用十年时间,将五十亩荒滩变成绿洲,两人你以我为眼,我以你为手,在没有任何经济和人力的支持下,坚持种树。

别人都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只会无止境地索取。而他们,尽管身体有残缺,但是,意志却比任何人都坚定,他们用别人无法想象的坚毅证明了——

人类不仅仅会毁灭,还会创造。

吴佩蓉   :我们有健全的身体,却总在抱怨,相反有的人肢体不健全,却没有半句怨言,他们就是贾文其和贾海霞。他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先天失去了双臂,就这样,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这个做那个的眼睛,那个做这个的手臂,两人就这样承包了全村的绿化工作。他们用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着生活,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面对老天对他们的不公平,他们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让我们对残疾人刮目相看。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姚欣鹏:    当初的愿望只是为了以后养老,却无意间为大自然献上了一片美丽而又珍贵的风景。他们是残疾人,是康巢老人,更是伟大的树林奉献着。他们都已经年过半百,却仍执行着大自然的使命。这种坚持,这种不懈,这种努力,着实令人敬佩。

他们通过了自己的努力,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风光,为人们增添了一片绿洲,为世界增添了更多的新鲜空气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这两兄弟,一个没有胳膊,一个没有眼睛,可是他们坚持种树14年,让家乡的50亩荒滩变成绿树环绕,做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感动全世界。如下细说:

一、两兄弟“手眼相助” 坚持种树14年,让50亩荒滩变成了绿林,网友:太伟大了!

在河北井陉县冶里村有两位传奇的老人贾海霞和贾文其 ,一个没有胳膊,一个没有眼睛,可是愣是做出震惊全世界的事儿,让50亩荒滩变成了绿林,被全世界人民亲切的称呼“植树老人” 。

这件事要从2002年开始说,有一天,两个老人觉得自己要为家乡做点事,想到家乡50多亩河滩就这样浪费,怪可惜的,从而突发奇想,想要跟村里承包来种树,给后人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方。两个老人跟对方分享了一下自己想法之后,双方一拍即合,马上就找村委折腾承包合同。而村委得知他们用途之后,大力支持二人的想法,分文不收把50多亩河滩租给贾海霞和贾文其。

之后在冶里村每天都上演这一幕,贾海霞(失明)抓着贾文其(失了双臂 )的手袖,就这样“手眼相助”去50多亩河滩上种树。遇到河流贾海霞先帮贾文其把裤腿卷起来,接着贾文其再把贾海霞背着过河。

到了河滩贾海霞慢慢用手感知小树苗生长情况,有没有阵亡,有没有倒了,而贾文其也不闲着,使出独门绝技用脚趾头固定水桶,从而给小树苗浇水。

还有两兄弟没有钱,为了省树苗钱,想到用插秧方式,而上树对两个老人家来说麻烦有点大,但是两兄弟想到不够高,就人为垫高,贾文其让贾海霞踩着他的肩头,这样贾海霞可以把大树的分支砍下来,变成新的小树苗。

(小声BB:要知道种一棵树不难,难在是坚持,他们不是坚持一天、两天、或者是一年,而是整整坚持了14年,用自己的行动折腾出了一片茂密树林,这绝对是为后代留下最宝贵的财富,试问能不感动世界吗?)

二、树养活之后的经济价值值50万,植树老人:多少钱都不买!

两个老人开始折腾这件事儿的时候,得到是大家的嘲笑,说什么自己都顾不好自己还种树,简直胡闹。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真给他们种出来了,从人人都不愿意去的河滩,变成大家都爱去乘凉的好去处,因此有人特意帮他们出主意,说:“他们算是苦尽甘来,把这些树都卖了,妥妥的50万入口袋”

但是两个老人不忘初心,一直都坚守心中的信念:“多少钱都不买,这些树都是给子孙后代留着,跟钱没有关系,虽然我们的生活困难了点 ”

实在是太感动,一个健全的人儿都未必可以做到如此高尚,就不要说两个老人身有残疾,还折腾出一片森林。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后代留着,试问谁不感动呢?

最后:

这是妥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真实写照。也许他们不是最厉害的人,但是他们绝对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只要自己心中有爱,万事都可成! 

结婚5年没有孩子,感觉丢人,却没有什么可丢人的,这是两个人的事情,该回家回家,如果父母问了,把具体的原因跟父母讲。如果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你们压力大,忙于工作没有怀孩子,那么可以过后工作稳定后,要孩子,如果要是一直没有避孕,但没有孩子的话,那么过后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双方,看看具体是谁有问题,在慢慢调理治疗后,就会怀上孩子的,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心情要放松,千万不要给自己压力。

与女神结婚有荣誉感啊。

要和女神结婚除了和一般MM的结婚条件,还更苛刻:

结婚附加条件;

全部作物出荷;

请所有小精灵帮忙过 (这条就要求救出全部101精灵);

4个矿场全部发现;

瀑布后洞穴已发现;

大床购入;

游戏5年以上;

但加女神的爱情度是很容易, 一天就满了。

女神的恭贺发生条件:

1、万步计达到1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10亿步

2、同种类出荷物达到1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10亿个

3、同种类的鱼钓得1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10亿条

4、到达4个矿场的底部(次数不限)

5、达到矿场的100、200、300、4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层

6、所有物品收集完毕

女神的爱情度可谓最容易增加的,她每向主角恭贺一次,爱情度均+3000,一天之内下矿场数次,说不定就可以迅速加满。

确实看不到女神的实际爱情度,但可以看到女神的心色,开启这个小游戏后就可以看到女神的心色。

扩展资料:

《gba牧场物语》结婚教程:

激发全部的爱情事件1

时间:三、五 AM10:00至PM6:00

地点:养鸡场(从锻冶屋走出来后会发生)

选择:选“喜欢”,珀布利的爱情度+3000,选“不喜欢”,珀布利的爱情度-2000

2 时间:一至六 AM6:00至PM1:00

地点:自己的牧场

选择:选“好啊”,珀布利的爱情度+3000,选“很忙,没空”,珀布利的爱情度-2000

3 时间:一至六 AM6:00至PM1:00

地点:自己的牧场

选择:选“一起玩”,珀布利的爱情度+3000,优好感度-10,梅和卡特好感度+20,背包有空格可得到「珀布利的小泥团」,选“有点事”,珀布利的爱情度不变,优和卡特好感度-10,梅好感度+20

4 时间:夏天以外、二、日以外

地点:养鸡场

选择:选“珀布利说的没错”,珀布利的爱情度+3000,里克好感度-10,莉莉雅好感度+20;选“ 里克说的没错”,珀布利的爱情度-2000,里克好感度+20,莉莉雅好感度-10;选“莉莉雅很为难啊”,珀布利的爱情度+3000,里克和莉莉雅好感度+20 好像要拿定情信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98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