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结婚有彩礼就应该有嫁妆的,彩礼和嫁妆,都是上一辈对 下一辈 的帮助。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女方家庭 用彩礼来“敲诈”对方,补贴自己的家里;一些男方家庭,用嫁妆来衡量女方家的态度。这两种做法都偏离了嫁妆和彩礼的本来方向,也违背来了这种习俗最初的美好愿望。嫁妆和彩礼,其实是长辈帮助下一辈的一种方式。那么处理嫁妆和彩 礼问题,自然是需要在双方的共同意愿下完成。
第一点,情出自愿跟爱情一样,情出自愿,事过无悔。彩礼和嫁妆之所以矛盾和纠纷多,因为很多时候都不是双方自愿。“不给这么多彩礼,就别结婚”“给了那么多彩礼,结果不陪嫁妆要不要脸”这都不是情出自愿。这样带着矛盾和争吵的婚姻,很难保证婚后生活幸福。还有这种婚前心理上的不平等,自然而然也会被带到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去。
第二点,尽力而为双方家庭的条件不一样,完全等价是不现实的。有些家庭的条件好,可以多为子女付出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条件差的家庭在物质上为子女付出少,那行动上就要为子女多付出一些。像生孩子的时候多照顾一些,孩子小的时候多带一下等等,都是可以弥补物质上对孩子的付出不足。
第三点,都是为这个家好结婚了就是一家人,再多的争吵,最后也是需要这个家庭来承受。家和才能万事兴,所以一切的出发点都要从家庭出发。在彩礼和嫁妆问题上,双方家庭都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子女争取利益,但结了婚就都是彼此的子女了。争过来争过去到最后发现都是自己跟自己争,没有必要。
最后,不管是嫁妆还是彩礼,其实都是为两位新人的将来着想,为了两位新人好。不能还没有结婚,就想着谁占谁的便宜。婚姻是两个家庭的共同付出,是整个大家庭的喜事。对于家人,吃得了亏才能享得了福。
法律主观:
“彩礼”,是男方基于结婚,给予女方(家庭)的财产。彩礼的给予实际上系法律上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应属于女方个人财产。 “嫁妆”,是女方家庭对新娘的赠与行为,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为登记结婚前陪送的;二为登记结婚后陪送的。在婚姻登记前陪送的嫁妆应当认定为对新娘的赠与,属于新娘婚前的个人财产。婚姻登记后陪送的嫁妆除女方家人明确表示赠与给某一方或者双方对此有特别约定外,一般应认定为 夫妻共同财产 。
法律客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自古以来彩礼与陪嫁就是结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结婚风俗不同,彩礼与陪嫁的金额也自然不同,所以具体金额是多少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是要双方共同协商,协商一致以后在婚礼前正式交付彼此次啊是最合适的。那彩礼与陪嫁到底什么比例才适合呢?首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的是婚礼的彩礼与陪嫁的比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看新郎和新娘双方家庭情况来决定,没有要求说彩礼一定要高于嫁妆,或者嫁妆一定要高于彩礼,当然在一些地区在嫁女儿的时候陪嫁最起码是不会少于彩礼的,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穿金戴银的“土豪嫁女”,基本上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新娘了。虽然说嫁妆与彩礼没有明确的比例,但是也有一些具体的情况是可以考虑的。第一种情况就是男方只给彩礼,女方不给嫁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一般情况下女方都会带一些嫁妆,可以是自己家里准备的,也可以是从男方给的彩礼中拿出一般或者三分之二当作彩礼带到婆家去,如果女方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话,留下一部分彩礼当作娘家的家用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不给嫁妆还是比较少见的。第二种情况是既不给彩礼,也不给嫁妆。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说没有给彩礼和嫁妆的过程,一帮情况下都是男方给彩礼,然后女方把全部彩礼都当作是嫁妆带到婆家,供小两口以后的生活使用,双方家长并不参与彩礼和嫁妆的使用,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嫁妆大于彩礼。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如果女方家庭的经济情况更好,或者在两个人定居的地方有更好更方便的条件的话,女方会在准备房子和车子,男方带一些现金即可,具体多少要看男方的经济条件,一般在20万-30万之间不等,虽然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相对于女方提供的房子和车子,这笔钱已经少了很多了。这笔钱是两个人共同使用还是由女方自由支配,还是要看双方商议的结果。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结婚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人生大事,新人结婚前都需要对传统的婚嫁习俗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不会犯了相关的禁忌,下面为大家分享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1一、新娘结婚嫁妆准备清单
新娘的嫁妆根据自己当地的风俗习惯都会有不一样的嫁妆清单,但大体上还是比较相似的。
1、珠宝首饰
新娘的嫁妆中珠宝首饰是无论哪个地区都会准备的物品之一。女儿出嫁时,父母总是希望能够风风光光的,所以会给女儿准备好珠宝首饰,比如龙凤镯。以前的婚礼会把珠宝首饰放在陪嫁箱里,但现在一般都会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尤其是闽南一带,显示自己的贵气和娘家对新娘的重视。
2、床上用品
新人的床上用品也是由女方准备的,包括枕头、四件套等等。新婚被子会准备4—8床,双数为好。婚被呈现的多数是龙凤呈祥,并蒂莲花等富有寓意的图案,以求新人未来生活能够和和美美,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3、家电/汽车
家电是嫁妆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等。不过现在新人在结婚前就会装修自己的新房,所以家电提前都已经买好了。因此现在有经济条件的家庭会准备一辆汽车作为陪嫁,男方出房子。
4、现金/存折
陪嫁箱中都会有一些压箱钱,是父母私下给女儿作为依靠的。不过现在直接给现金的比较少,且携带也不方便,所以也会有给女儿存折或是银行卡。
二、结婚嫁妆的讲究与忌讳
1、有些地区的嫁妆是在结婚前一天送往新房,但在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的大人是不可以见面的,所以在运送嫁妆时不可派自己的直系亲属到男方家。
2、所有的嫁妆都需要用红布遮盖住,连运送嫁妆的车辆也需要系上红绸布,表示喜庆热闹。
3、送嫁妆的人数和车辆都需要是双数,意为和和美美。
4、将嫁妆送到男方家中时,新郎需要准备好给送嫁人员的喜烟、喜糖和红包。
5、陪嫁不可以是钟、锅、床。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2一、陪嫁清单
1、被子。
(1)在多数的婚嫁习俗当中,一定会放被子。因为被子有着比较美好的谐音,那就是“辈子”。寓意着新婚夫妻能够一辈子都幸福美满。
(2)被子的数量是双数。结婚都讲究吉利,所以被子要放双数,而且是越多越好。所以,千万不能够在陪嫁品里面放单数的礼品。
2、箱子。
(1)陪嫁品里面,嫁妆箱也应该是必需的,被称之为“嫁妆箱”。一般来说,这个箱子会放一些新娘自己的金银首饰,或者一些其他随身用品。
(2)箱子里面除了一些婚后的日用品之外,也会放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比如嫁妆画,压箱底钱,精美嫁衣等等。
3、子孙桶。
(1)子孙桶是南方旧婚俗之一,寓意着保佑子孙后代万福。和子孙对碗,嫁妆箱,一起被誉为“嫁妆三宝”。当然它就是陪嫁品的必需品了。
(2)子孙桶一般有三样东西,脚盆,马桶,水桶。脚盆寓意着聚富宝盆,富贵吉祥;马桶寓意着早生贵子,福泰金安;水桶寓意着招财进宝,事业有成。
4、子孙对碗。
(1)子孙对碗是结婚当天,用来存放一些甜点食物的。寓意着早生贵子,丰衣足食,大富大贵,五子登科等美好寓意。
(2)放一些吉利的东西。比如:早生贵子(枣子、花生、桂圆、莲子),一些干果(荔枝,百合,核桃,杏仁等),另外还有麻线,五只红鸡蛋等。
二、送嫁妆的原因
1、为了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有经济实力(尽管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东拼西凑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如手镯、玉器等。以上两点是符合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或效用最大化的。
三、陪嫁讲究
1、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所以送嫁妆时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亲属相随。
2、女方得派一近亲男童(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4、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5、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6、忌陪送床、锅、钟。
7、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为双数。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3嫁妆一般都有什么
1、喜庆的床上用品,一般准备两套
2、寓意新人和谐美满一辈子的龙凤喜被,一般是准备8条左右。
3、脸盆、梳子、牙刷、牙杯、镜子、拖鞋、毛巾、肥皂盒等生活八件套。
4、拖鞋、睡衣、袜子、内衣裤等各两套
5、各种家电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等
6、电饭煲、烤箱、餐具等等,寓意娘家希望女儿上的厅堂,下得厨房。
嫁妆有什么讲究
1、女方可以让自己的侄子(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2、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3、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4、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5、忌陪送床、锅、钟。
6、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最好是一个双数。
婚礼有哪些禁忌
1、传统习俗有哭嫁是一个好的表现,有人说哭的越厉害,将来越发达,但是,到了男方婆家之后,就绝对不能在哭了哦,无论你是感动还是太激动,就是不能再哭了,这样会有点晦气
2、三朝回门不能忘,新娘的三朝回门不能被遗忘,要提早准备好礼品,在早上抵达女方娘家完成回门仪式,也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回到自己的房间。
建国前,济南民间的婚姻嫁娶,多是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女子出嫁后,必须“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能改嫁,称“守志”、“守寡”。如若改嫁,则被歧视,称“二婚头”、“过门坎儿的”等。男子则可以纳妾,称“二房”、“三房”;丧妻后可再娶,称“续弦”、“填房”。婚礼程序因家境贫富不同而简繁不一。清末民初,一般婚姻习俗要经过:议婚、定亲、迎娶、上拜、回门、拜亲、祭祖等程序,称之为“大娶”;贫穷人家的婚姻程序则极为简化,有的定亲后只是拜天地、祭祖了事,俗称“小娶”。
一、议婚
男十五六岁,女十七八岁,即有媒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男女通婚讲求“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双方均很重视对方的品貌和仪表。年龄以女大为贵,忌女方大一岁,有“女大一,不成妻;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之说。经媒人说合(俗称“说媒”),双方父母有意即互换庚帖,亦称“换小柬”,庚帖上书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干支所纪的年月日和时辰),两家均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是“福命”,婚事就基本定下。也有的在互换小柬前先相亲,即女方家长先相看男方,男方家长再相看女方,双方家长中意后,再换小柬。旧时,男女双方多有属相忌讳,如“白马怕青牛,鸡猴不到头,蛇鼠如刀锉,虎羊一旦休,龙猪难为配,最怕犯兔狗”等封建迷信之说。
二、定亲
男女两家的婚事议定后,即行换大柬、下定礼,举行较隆重的定亲礼仪。换柬所用的印有金色龙凤和双喜字的大红书帖称龙凤柬。男家在书帖上书写着“敬求金诺” 和“天作之合、福禄鸳鸯、天配良缘、百年好合”等四句吉语;女家在回柬上书写“谨遵玉音”和四句吉言为允婚。男方随同龙凤柬一起送去定礼,亦称“下聘礼”。定礼有首饰、衣物和喜点等,有4色礼或8色礼,通常备有礼单,均要雇人用抬盒抬着,由媒人带领送往女家,少数富有官商人家,有的送12台至48台各色定礼。女家的回礼有靴、帽、衣料和文房四宝等。换柬后,两家婚姻即正式订立,双方皆不能悔约。
三、迎娶
定婚后,选定吉日,俗称“看日子”,准备迎娶。迎娶前,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和亲友发出喜柬。接到喜柬的亲友都要带贺礼前来贺喜。迎娶前一天,女方家长雇人用抬盒抬嫁妆送到男方家中,视家庭贫富,有4抬、8抬、16抬,富有的官商人家多的有32抬、64抬的,一般人家多送衣服被褥、家用器具,富有的官商人家则是送锦衾罗帐、金银首饰、雕屏彩瓶等贵重物品。迎娶日,男方大门贴喜字和对联,挂彩绸,大门顶上要放一对扎着筷子和用红纸包着的砖。富有的官商之家还要在院内扎彩棚,大宴亲友。院内设花堂,花堂供桌上设天地诸神位,福禄寿三星瓷像和花瓶香烛,桌前设红毡拜垫。女方家中也悬灯结彩,招待亲友。男方要请一位迎亲女客,女方要请一位送亲女客,迎亲和送亲女客均要选择盛年仪容好的,而且父母公婆儿女俱全的“全奂人”充当。上午10时,新郎穿马褂,十字披红绸,骑马或乘轿和迎亲女客引导鼓乐队和花轿到女家迎娶。女家在花轿到达前要关闭大门,等花轿来到。新郎在乐队鼓乐的伴奏下,下轿叩门递名帖(名帖是用大红纸正楷书写“御轮甥某某谨拜”)后,方开门引新郎入堂屋。新郎要向女方祖宗神位行一跪三叩礼,再向岳父母行一跪三叩礼,岳父母旁立作揖以答。礼宾再引新郎到新娘门口,新郎向屋门拱揖。请新娘后,再至客房,岳家设茶点酒菜款待新郎,当上大件菜时,新郎告辞,此时吹鼓手乐声大作,新娘由送亲女客相扶登坐花轿,一路唢呐乐声不停。花轿到男家,送亲女客和迎亲女客扶新娘下轿时,燃放鞭炮,新郎亲自挑开轿帘。新娘头蒙红布,右手抱一如意,被搀扶下轿。一人高举明镜,从对面照到新娘,新娘踩着红毡走向花堂,众亲友纷纷向新娘抛撒谷粒和麸子等物,后演变为撒彩纸屑,称“撒谷豆”,俗称撒穗的谐音“祟”,示将“邪祟”撒出之意。并设粘糕包和马鞍让新娘迈过去,并随着喊出“步步高升”,“岁岁平安”等吉语。新郎新娘在陪伴人搀扶下北面站立后,由赞礼人高声唱念“祥年瑞月,吉日良辰,授室成礼”等喜歌祝词。(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里挂红灯外挂绸,今日大喜吉星照,花轿抬到大门口。大门口,铺红毡,又吹喇叭又放鞭,亲朋好友两边站,新娘下轿贵人搀。顶红袱,穿红袄,柽子酒壶拿两边,贵人搀着新娘走,迈过火盆迈马鞍。进大门,喜气添,进二门,保平安,一走走到当院里,八仙桌上摆的全。一斗粮,一杆称,三支箭,一张弓,又烧高香又摆供,敬着天地老祖宗。新娘来到当院里,叫来新郎拜天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公婆都满意,四拜四季大发财,五拜五福临门第,六拜六六大顺利,七拜七星大紫气,八拜八仙来贺喜,九拜九赐大加官,十拜事事都如意。)尔后,新郎新娘行三跪九叩礼,称“拜天地”。新郎新娘再相向对立三拜,称“交拜礼”。拜天地礼后,新郎用红绸牵引新娘步入洞房,新郎手执红筷(章丘习用擀面杖),挑去新娘蒙头红布,然后与新娘对坐吃交杯酒,酒中掺蜜,要有人在旁问“甜不甜”,新娘要答“甜!”,因谐音为“添”(即生育)。然后端上水饺,新郎新娘吃的第一对水饺,用红丝线拴着,以示 “好姻缘一线红线牵”,吃时要问新娘“生不生”回答要说“生”,以示能生育儿女。此称“合卺礼”。农村多有吃下轿面之俗。长清县还有将吃剩的面条倒入床席后,以示留给未来的儿女们吃的习俗。合卺礼毕再行“撒帐”和“坐帐”,将花生、红枣、栗子、莲子撒在新娘床上,取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连生贵子等吉祥之意。撒后,新郎新娘并肩坐在床沿上。坐帐后由一女“全奂人”给新娘绞脸(即用线绞去脸上汗毛)、梳头、插戴头饰,此称“开脸”。随后,即开始“闹房”。闹房时由迎亲女客护劝。是夜,友人、弟侄等要在窗外“听房”,并有“无人听房,后嗣不旺”之说。
四、上拜
婚后第二天,新娘要叩拜祖宗神位,再叩拜公婆、伯、叔等长辈,称“拜见礼”,俗称“上拜”。公婆及长辈亲属要赠给新娘钱币、首饰或衣料等礼品,有“新人不磕空头”之说。
五、送小饭
婚后第二天清晨,女方家长差新娘之弟或侄,携食品到男方家中,先向男方家长道喜,再去新娘房内送食品,称“送小饭”。目的是娘家人来看望新娘婚后情况。
六、回门
婚后第三天清晨,新娘先去厨房祭灶并做饭菜侍奉公婆。而后,新娘和新郎同去娘家。新郎在岳家被称为“贵客”,新郎要去岳家祖先的神位前行叩头礼,再向岳家长辈们行礼,岳家设酒宴招待。当天日未落即回,谓之“躲瞌睡”。此称“三日回门”。婚后第六天,新郎新娘同去岳家,俗称“六日遛腿”。第九天和第十二天, 再去岳家,新娘1人可以在娘家住1夜,也有的人家,必须1个月后,新娘方可1人回娘家“住对月”,并有“一月不空房”之说。婚后第七天,新娘开始做衣服、鞋袜等针线活。住对月时,要把裁好的衣料带回娘家去做,其中必须要给新郎做裤子1条。
婚后第四五天,新娘由婆母带领,前往曾来贺喜的各亲友家回谢和认亲,各亲友赠给新娘见面礼,称“拜亲”。再选一好天气的日子,领新娘到婆家的祖坟莹地祭祖,在坟头上压以粉红色的坟头纸,称“上喜坟”。
40年代,繁琐的婚嫁礼俗渐少,济南市区的中上层人家,多举行“文明结婚”。迎娶时,租用汽车或马车迎娶新娘,小汽车和马车车前挂大红彩绸,车身上挂满各色绢花,鼓号队(民间称“洋鼓洋号”)吹打相随车后。举行婚礼时,新郎西服革履,新娘着白色或粉红色西式纱衣裙,头披一薄纱拖至地面,戴墨镜,有女傧相 (亦称伴娘)陪伴,女童为其牵纱。有主婚人、证婚人参加,新郎新娘行三鞠躬礼。但仍有闹房、听房、回门、拜亲等新旧掺半的一些礼俗。
建国后,50年代,崇尚婚事从简。多是自由恋爱或经介绍人介绍相识,各自同意后,男女同去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即为正式结婚。再利用节假日举行婚礼, 男女均在胸前戴大红花,在毛泽东像前行鞠躬礼,备喜糖、喜烟招待亲友,即完成婚礼。70年代,结婚讲阔气、讲排场之风渐长。男方家长初次与未婚的儿媳见面,要赠见面礼,多是赠钱。婚前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要带丰盛的礼品,以多为好。结婚时,亲友们赠送钱物。女方家长购置嫁妆,男方购置家具衣物。有的女方在婚前向男方索要财物,农村更甚。城市人家,多是索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俗称“三转一提溜”。在农村,有的直接索要金钱若干。80年代,结婚时,男女双方家长都要为子女购置较高档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结婚前一天,女方送去嫁妆。结婚时,新娘着艳装,男方用小汽车迎接新娘,新娘下汽车时,燃鞭炮,办酒席若干桌宴请亲友。婚后三日回门,女方家长设宴款待。有的结婚时外出旅游,称“旅游结婚”。近年来,政府及有关社会团体倡导节俭办婚事,并组织集体婚礼仪式,但社会上大操大办婚礼之风,仍盛行不衰。
建国前,济南城乡有招赘、童养媳、冥婚等特殊婚俗,建国后均已绝迹。
七、招赘
旧时,有女无子的富裕人家,为了养老送终和传宗接代,有招女婿到女家成亲的习俗,称“招赘”,俗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等。行此俗者多为农村人家。被招赘者多是较贫穷家庭中的男子。结婚后,男方要改为女方的姓氏,并立有招赘字据。
八、童养媳
旧时,贫穷家庭未成年之女,被父母送至夫家生活,多受虐待,俗称“团圆媳妇”。到成年后为其“圆房”,即为结婚。
九、冥婚
俗称“招阴亲”。旧时,未婚的男女青年死后,其家长要为其找一个已死的未婚异性青年结亲,举行结阴亲仪式,男女两家各设灵牌,上搭红绸,用轿抬女方灵牌至男家,供祭3日后烧掉,破坟将女方棺木与男方棺木合葬。即日起,两家为亲家来往。
在我们家乡,结婚陪嫁习俗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新娘家对新郎家的支持和祝福,也是两个家庭的交流和融合。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结婚陪嫁习俗
首先,我们这里有名的结婚陪嫁习俗就是“嫁妆”。
嫁妆是指新娘家为了嫁女儿而准备的一些物品和财产。在我们这里,嫁妆通常包括一些家具、家电、衣服、首饰、钱财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新娘家里最好的,也是新娘家对新郎家的一种支持和祝福。在结婚当天,新娘会把这些嫁妆带到新郎家,象征着新娘已经成为了新郎家的一份子。
除了嫁妆之外,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叫做“猪婆”的结婚陪嫁习俗。
猪婆是指新娘家要陪嫁一头猪给新郎家。这头猪通常是新娘家里最好的一头猪,也是新娘家对新郎家的一种支持和祝福。在我们这里,猪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猪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畜牧业,也是我们这里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
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结婚陪嫁习俗叫做“鸡婆”。
鸡婆是指新娘家要陪嫁一些鸡和鸭之类的家禽给新郎家。这些家禽通常是新娘家里最好的一些,也是新娘家对新郎家的一种支持和祝福。在我们这里,鸡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鸡和鸭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禽类,也是我们这里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
最后,我们这里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结婚陪嫁习俗叫做“马婆”。
马婆是指新娘家要陪嫁一匹马给新郎家。这匹马通常是新娘家里最好的一匹,也是新娘家对新郎家的一种支持和祝福。在我们这里,马婆虽然不是很常见,但是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婚陪嫁习俗。
总的来说,我们这里的结婚陪嫁习俗非常有趣,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虽然陪嫁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它们都代表着新娘家的实力和财富,也象征着新娘家对新郎家的支持和祝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