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需要知道吉祥三宝当中的“女儿”其实只是爸爸妈妈的侄女,他们只是叔侄女关系,而并非真正的父女、母子关系。关于他们三人之间关系的揭秘,只是为了让大家对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一些,吉祥三宝之后,似乎大江南北便再也没有了他们的消息。但其实在那晚央视春晚之后,吉祥三宝他们三人各自回归到了平静的生活,但在2018年却迎来了一个噩耗。
怀念吉祥三宝的读者们,可以跟我一起回想了一下当时那首风靡全中国的歌谣。
女儿:“爸爸。”爸爸:“哎”
女儿:“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爸爸:“对啦。”
女儿:“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
爸爸:“在天上。”
女儿:“我怎么找也找也找不到啦?”
爸爸:“他回家啦。”
爸爸妈妈女儿:“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再次回忆起这首歌谣的时候,不知道大家脑海当中有没有再次浮现出他们三口之家当时的幸福模样?2006年的央视春晚,《吉祥三宝》被搬上了春晚舞台,简简单单的几句歌谣,被少数民族的三口之家用最真挚的情感唱了出来,顷刻间便受到了来自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一夜之间,“吉祥三宝”便被顶上了国人心底的热潮,让全国人民都不由得对这样的三口之家展开了了解和寻觅。
01吉祥三宝中“爸爸妈妈”的因趣生爱上边我们提到了,演唱《吉祥三宝》的三个人并不是真的一家三口,其中“女儿”的扮演者英格玛是“爸爸妈妈”的侄女,在现实生活当中,“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这首吉祥三宝被搬上春晚舞台之前,因为女儿已经成长,嗓音没有童声般稚嫩,所以只能把歌曲当中的“女儿”换成了年岁较小的侄女儿英格玛。
吉祥三宝当中的爸爸真实名字叫做布仁巴雅尔,妈妈叫做乌日娜。夫妻二人都出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布仁巴雅尔从小就热爱音乐,6岁的他就曾登台演出,当他进入呼和浩特艺校学习的时候,好奇妙般的遇上了同样热爱音乐的乌日娜。
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在学校当中的特长都是长调歌曲和马头琴演奏,所以说二人之间的爱情也算是一种“因趣生爱”吧!值得提起的一点是,两人之间的这段爱情是男方追求女方开始的,在校的几年时间,两人便恋爱在了一起。毕业那年,两人在父母同意之下就结婚了。
02《吉祥三宝》曲谱的由来“吉祥三宝”的创作背景原型就是布仁巴雅尔和妻子乌日娜以及两人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原本应该站在2006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是真实的三口之家,但就我上面所言,因为女儿诺尔曼嗓音不适合演唱,所以才搬出了两人的侄女英格玛。
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在毕业结婚之后,两人也只是短暂的生活了一段时间,随后在1984年,乌日娜便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而布仁巴雅尔没有再继续考下去的念头,只是留在了本县继续担任领唱员和独唱演员,刚结婚就开始异地恋,这样的生活还是很煎熬的。
乌日娜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之后,夫妻二人很快就迎来了女儿诺尔曼的诞生。
只不过为了不影响妻子乌日娜的工作,布仁巴雅尔只能一人承担起养育女儿的任务,与此同时他仍要继续工作谋生。因为妻子终年忙碌,让女儿诺尔曼从小就感到很缺少母爱,不得不说,布仁巴雅尔是一位很称职的父亲。他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情感补偿,在女儿两岁生日上,他和妻子乌日娜一同演唱了这首《吉祥三宝》。
03吉祥三宝将流失何方?《吉祥三宝》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先后被全国各地的优秀音乐资源盛情相邀,只不过夫妻二人对这些东西都很淡漠,他们想过平凡的生活,乌仁娜继续担任大学教授,布仁巴雅尔继续回到县城当独唱演员,三口之家继续回归平凡而又幸福的小家生活。
如果时光就这样慢慢流逝而去,而不对人造成影响的话,那该多好啊!可是噩耗终究还会来到,2018年,爸爸布仁巴雅尔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妈妈乌日娜实在是难以忍受丈夫的离去,只是选择带着女儿默默隐退,从2018年到2020年,我们已经很少再能听到乌日娜母女的消息了。
再看那个吉祥三宝中的“女儿”英格玛,一炮走红之后,让英格玛对音乐产生了兴趣。长大之后的她也如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还在**《乌兰巴托不眠夜》中担任女主角,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如今再次回想起,风靡2006年央视春晚舞台的吉祥三宝,依旧会有很多人深有感触,尤其是在得知布仁巴雅尔离世的消息之后。虽然我们再也不可能看到“母女三人”同时登台演出,但是女儿诺尔曼和侄女英格玛如今却各有事业,希望“妈妈”乌日娜能够坚强乐观地继续下去生活。
前段时间,《说唱听我的》的舞台上,龚琳娜跨界带来的一首《飞升》燃炸了全场。
超凡脱俗的5人飞升意境,又是龚琳娜拿手的神话题材,作为一名不走寻常路的实力派民歌选手,如今涉足说唱领域,无缝拼贴的质感居然也不遑多让。
先前有很多质疑声,诸如“ 你一个唱歌的,跑来搞说唱,是不是来错舞台了 。”事实证明他们被狠狠打脸,龚琳娜纯正的说唱味,跳动的旋律,走心的演绎,让人震撼。
但要说起龚琳娜,第一印象必然是《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神曲。
正所谓听者伤心,闻者落泪,用来形容龚琳娜以往那些神曲的听感再合适不过了。
挤眉弄眼夸张的表情,好像跳大神一般的浮夸动作,伴着龚琳娜直入云霄的嗓音,让人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一面是不俗的唱功,一面是搞怪的表演,这是龚琳娜对艺术的理解,是她另辟蹊径的艺术之路,但回顾龚琳娜前40余年的人生,我们其实还是低估她了。
1975年龚琳娜出生于贵州贵阳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没有人搞音乐,但父母都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耳濡目染之下,龚琳娜打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岁的时候,便登台演出,一首《有首歌儿就是我》获得了满堂彩。从那以后,在父母的期待和栽培之下,小小的龚琳娜更加努力学习唱歌。
10岁的时候,龚琳娜拿下了“民族杯”比赛少儿组的一等奖,12岁的时候,小小年纪的她更是获得了去法国表演的机会,音乐无国界,让外国人也惊叹于这个小女孩的歌艺。
天赋异禀,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龚琳娜的求学之路是那么的顺风顺水。
20岁那年,龚琳娜被保送至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声乐。
大好的前程之下,龚琳娜不走寻常路,她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在大学时代多少有些不合群,加上她的曲风十分小众,更是不招人待见,但龚琳娜并没有放弃,反而是更加的一往无前。
她坚信她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而此时此刻,在大洋彼岸的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也正踌躇满志为事业奔波,这个人就是龚琳娜后来的一生挚爱——老锣 。
刚毕业的老锣还找不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次他向自己的中国留学生同学倾诉,对方给了他一盘古筝演奏的带子,老锣听完之后顿生兴趣,觉得这就是想要寻找那种淳朴而又动人的声音,于是立马决定去中国学习。
1993年,老锣到达上海学习古筝演奏, 与此同时,与他相距1236公里的龚琳娜正准备报考青歌赛 。
对于欠缺资源和人脉的龚琳娜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参加青歌赛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了。大一的时候,龚琳娜体会到的是重在参与,大三的时候,也就是2000年,龚琳娜再次报名,这次距离决赛仅仅差了两寸。
大四的时候,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机会,龚琳娜再接再厉,终于 斩获了当年青歌赛的银奖,还获得了文化部认定的“民歌状元”荣誉 。
至此,龚琳娜给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毕业之后,她被中央民族乐团正式录用,开始进入稳定的体制内工作,之后开始为一些电视剧献唱插曲,或者去一些文艺晚会献唱,生活安安稳稳,人气不温不火。
直到在27岁那年,遇到了德国人老锣,龚琳娜的人生才迎来了翻天巨变。
其实在遇到龚琳娜之前,老锣是有过一段婚姻的。
1993年,老锣来中国后的一个月,便与朋友组建了一个中西合璧的乐队,并结识了中国蒙古族歌手乌仁娜。
神秘的蒙古音乐和神秘的蒙古姑娘,让老锣一下子无法自拔,火速热恋之后, 两个人从灵魂伴侣直接直接升级到了户口本上的关系 。
1995年,老锣与他的乐队回到德国,向德国观众展现了德国音乐和蒙古音乐的完美融合,这期间老锣为乌仁娜编了20余首曲子,全都是充满东方弦乐与西方管乐的杰作。
遗憾的是,两个人终究还是没熬过7年之痒。离婚后,乌仁娜继续选择留在德国,而 老锣则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中国采风之旅 。
2002年,27岁的龚琳娜的遇到了老锣,正值自己的大好年华的龚琳娜,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和老锣的相遇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龚琳娜发现老锣对于音乐的理解居然与自己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这在自己前20多年的人生中可以说是头一遭。
更重要的是,老锣欣赏十分看好龚琳娜对于音乐的认真和她的特立独行。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合作。
龚琳娜后来回忆:“ 第一次听到老锣的琴声,自己就知道怎么演唱了,仿佛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 。”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左家庄一间简陋的小录音棚里,作为一场即兴演出,他们合作了两三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言语上的沟通交流,只有人声与琴声的合鸣。
应当是自己的一见钟情,只是当时的龚琳娜尚不自知,只是觉得对方给了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可以无拘无束地徜徉其中。
用音乐来诉说爱情,这应当是很多人都羡慕的状态。
两个人恋爱,一开始遭到了龚琳娜的母亲的强烈反对 。
理由很简单,不是因为老锣是异国人,而是 老锣情商不够,经常说话把人气得半死 。
丈母娘第一次邀请老锣来家吃饭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饭前,龚琳娜的母亲当着老锣的面,播放了自己宝贝女儿的所有视频,本希望得到未来女婿的大肆夸赞,没料到对方居然来了一句“太恶心”,直接让现场气氛直接降到了冰点。
不喜欢之前的演出,大可以委婉地说下,如此直接的观点表达,着实是一般人也接受不了的。
于是龚琳娜的母亲就跟老锣争吵了起来,两个人针锋相对,互不退让,最终这次聚餐不欢而散。
但龚琳娜却没有因为这件事与老锣分手,反而是更胜从前。也许在她的心里,老锣对音乐的理解,对自己的帮助,真的是难以找到第二个人来替代的。
两个的感情越来越好,但母亲与老锣的关系却没有丝毫的缓解。阻止不了自己的女儿,她只能抱怨,为什么老锣总要跟自己作对。
而且在看到女儿不再参加晚会,也不给电视剧演唱插曲的时候,她觉得女儿被老锣带偏了,她再次找到老锣,痛斥为什么破坏女儿的前程。
这一次老锣的依旧是那么直接,“ 为什么你总是在说你希望你的女儿什么样,而不问问她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一句话堵的丈母娘无话可说。
从那以后,龚琳娜的母亲也就不再干预二人的事情,让他们潜心去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事业。
2004年,与老锣认识两年后,两个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个的婚礼也很简单,没有婚纱没有戒指,没有请多少亲朋好友,也没有大肆搞排场,有的只是两个人在现场唱了一首歌,大家吃吃饭便草草结束了。
婚后的老锣对龚琳娜也是疼爱有加,做饭带孩子绝不含糊。事业上, 老锣 为龚琳娜写歌,做爱妻背后的那个好男人。
结婚以后,龚琳娜的事业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2006年,龚琳娜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个人音乐会。同年,又在荷兰现代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如此级别的音乐会,离不开贤内助老锣的助力。事业如火如荼,一切都朝着自己最期待的方向前进着。
2010年,龚琳娜的人生迎来巅峰,因为在这一年,老锣为他打造的神曲《忐忑》诞生了。
那种表情过度丰富的演绎,加上中国民歌的韵味,瞬间在网络引爆,35岁的龚琳娜彻底飘红。时至今日,这首歌还时常被音乐爱好者拿来模仿,可见其洗脑程度。
龚琳娜自诉,第一次拿到这首歌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拒绝啊。她说:“ 这是什么啊,而且这玩意也太难了吧 。”而且在她的内心也压根不认为这首歌会火。
可凭借对老锣的信任,她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试上一试。
正因为龚琳娜扎实的唱功,这首歌几乎成了另一种风格的天籁 ,朗朗上口,洗脑循环,歌词简单,演唱难度却极高,但它就是红了,红的理所当然,红的实至名归。
找到了成功窍门之后,老锣为龚琳娜又创作了《法海不懂爱》、《自由鸟》、《金箍棒》等神曲,均取得了不俗的反响。
尽管洪琳娜火了,神曲也火了,但很多人还是觉得龚琳娜得了一种疯癫病,但龚琳娜从来没把这些当回事,她觉得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而且之后更加变本加厉,诸如在服装上更大胆,说是奇装异服丝毫不为过,首首歌曲也是离不开神话人物,什么法海、孙悟空等等。
她的始终让别人无法下嘴,自己却能游刃有余。 就连天后王菲都说自己搞不定《忐忑》,那首歌太难太难 。
当然这些神曲成功的背后必然是龚琳娜扎实唱功的支撑。
看过龚琳娜演绎的《小桥流水》live版的人绝对会对她的唱功赞不绝口,此外对于《很久以前》、《楚辞·九歌·山鬼》以及《千秋梦》等歌曲,龚琳娜的演唱都十分沁人心脾。
今年46岁的龚琳娜已经很少在露面商演,更多的是在一些综艺作为评委嘉宾出现。
她称自己的演唱为“ 中国新艺术音乐 ”,希望自己开辟的这条道路可以有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
如今她与老锣已经走过19个年头,却依旧恩爱有加。
龚琳娜与老锣育有两个孩子,十分的甜蜜幸福。
她说:“ 无论工作多忙,生活都是第一,我一定挤出时间陪伴两个孩子,和老锣在一起时,我们依旧是那么幸福,那么快乐 。
龚琳娜曾发微博:“你说这太阳,怎么就能这么让人暖?还有这艺术,怎么能如此让人痴迷?”
可见龚琳娜的内心,对艺术的向往,对生活的虔诚,简直就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2021年,龚琳娜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她参加了湖南卫视的新说唱节目,对于说唱门外汉的她,所展现出来的巨大能量,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观众就没这么想了,很多人说龚琳娜压根不懂说唱,却硬要乱吼乱叫,整得整个乐队都跟着她遭殃。压力太大的时候,龚琳娜也有过动摇,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无论怎么样,龚琳娜有过自己疯狂的年代,并且在持续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不能否认的是,她的这种个性,的确受到部分粉丝的疯狂喜爱。
倘若没有认可, 一味地进行审丑试验,她也是不会走到今天的 。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龚琳娜的不懈努力,还有她的好丈夫老锣的加持。
别人认为她哗众取宠、或是挑梁小丑,她都不在乎,她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哪怕只有一个听众喜欢她,她也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龚琳娜应当是可以被定性为一名歌唱家的,相信也有朋友有同样的感觉。
作者/季风**
2010年,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龚琳娜受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唱《忐忑》。
随后,王菲在微博中说,《忐忑》激起了她强烈的翻唱欲。
次日,天后称“难度”太高,决意放弃。
天后差点眼珠子都转丢了,最终也没有找到龚琳娜的“忐忑劲儿”。
在王菲及其他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忐忑》迅速火遍全网。
“啊啊啊哦,啊啊啊哦唉……”,这首没有一句歌词的歌曲,也被人称为极具魔性的“神曲”。
而跟着火爆的,还有原唱龚琳娜。
她穿着夸张的服饰、顶着雷人的发型,用夸张的表情唱腔唱着不知所谓的歌曲。
极具话题性的曲风,也让龚琳娜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
随后,她又推出《法海不懂爱》、《金箍棒》等神曲,更加坐实了龚琳娜“奇腔怪调”的标签。
或许是人红是非多,在《法海不懂爱》推出后,她遭到了炮轰。
这首“恶搞”法海的神曲,引发了千万佛教网友的抗议。
他们骂她,“对佛教文化不尊重、毁三观”,也由此引发了文化界对“ 娱乐 底线问题”的讨论。
这首歌,更是将龚琳娜推向了风口浪尖,被人狠贬,风评一度跌落谷底。
后来,她又因手撕天后王菲,公开diss王菲唱功,遭到菲迷的炮轰。
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年底,王菲在自己的世纪演唱会上,严重走音跑调。
演唱会结束后,龚琳娜直接发文称:“王菲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
龚琳娜说,“唱歌好不好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今天的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地专注和努力有关。”
她是在抨击王菲,作为音乐人的懈怠。
龚琳娜的“敢说”,也遭到菲迷集体骂:“一个唱神曲的人,也好意思评论天后”;
更有人指出,龚琳娜无非是想蹭天后的热点,想红想疯了,和哗众取宠的小丑无异。
就是这样一位,被戏谑为“小丑”、备受争议的歌手,除了《忐忑》令人过耳不忘;
近几年,在热门音乐综艺上,她演唱的《小河淌水》《自由鸟》《静夜思》等曲目,让观众对她彻底改观。
早期,龚琳娜在很多人心中,是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网红”;
近些年来,她凭借很多“中国新艺术音乐”让人不禁惊叹,“国宝级的歌唱大师”。
尤其她演唱的那首《小河淌水》,极具唱功和技巧,开腔简直是惊艳全场,打动无数人,让人听着“想流泪”。
其实深扒她的背景,我们会发现,曾让全网“忐忑”的龚琳娜,远不止你看到的那样。
01
1975年,龚琳娜出生在贵州省贵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她的父母不是什么音乐家,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单位的小干部。
但父母都是文艺爱好者。
当年,因为龚妈在舞台上拉得一手好手风琴,让龚爸一见钟情。
龚爸平时也很爱唱歌,早上起床开始他会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唱各种各样的老民歌。
在父母的影响下,龚琳娜从小也爱唱歌,尤其在独唱时,更有表现欲望。
5岁那年, 她参加了每年一度的《花溪之夏》音乐会,演唱了一首《有首歌儿就是我》;
10岁的时候,她就获得了上海民族杯小歌手一等奖。
1987年,12岁的龚丽娜就跟随“中国儿童中心少儿艺术团”到法国演出;
她在舞台上,穿着民族服装唱着贵州的民族歌曲。
那次表演,让小小的她也收获了粉丝,也让龚琳娜明白了一件事:
“音乐可以打破隔膜、冲破语言,音乐无国界”。
从那时起,她就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1992年,当时还在贵阳艺校读书的龚琳娜,认为贵阳太小,限制发展。
于是,她写了一封2500字的自荐信给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随后她被录取。
不得不说,龚琳娜年纪虽小,却胆识非凡。
被录取后,母亲不同意她去,因为2500元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犯难。
龚琳娜哭着对母亲说,一定会拿到优秀学生的免费名额,这才让母亲勉强同意。
北上之后的龚琳娜,学业并不是那么顺畅。
她因为水土不服,半年内长了一身红疙瘩,被休学一年。
再回来之后,在众多音乐才子之间,龚琳娜显得天赋平平。
在老师眼中,龚琳娜虽然天赋平常,但很刻苦;懂得钻营,知道自己要什么。
从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到中央音乐学院,她一读就读了7年。
她也拜在声歌系教授邹文琴的门下。
邹文琴的得意门生,除了龚琳娜,还有韩红和梦鸽等著名人士。
邹文琴让龚琳娜保持真声,学习戏曲的唱腔,龚琳娜也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
02
正如教过她的老师所说,龚琳娜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一毕业,龚琳娜就以青歌赛的银奖,来奠定圈子里最初的名气。
随后,她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
进入乐团,她才发现唱歌原来是件体力活。
她跟着乐团,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城市,穿着华丽的舞台服,游走在不同的晚会舞台。
别人安排她唱什么就唱什么,用她的话说,就像提线木偶。
她看到了乐团中的歌手,数十年还在唱着同一首歌,每天争着“谁是一级二级”。
唱腔流于“千人一声”,生活一眼望到头,这种情况让她心生厌倦。
因假唱,让她更加质疑自己职业音乐人的身份。
有次,龚琳娜受邀去江苏卫视,去到一个城市表演。
表演的前一天,她被通知在录影棚录音。
录音的目的,就是配合假唱。
第二天,在万人现场,巨型的舞台上,龚琳娜脚踩恨天高,身着如婚纱般的礼服,嘴巴一张一合,顾盼生姿地假唱。
观众的热情,让她突然心生羞耻:“这是在骗观众啊。”
她也开始真正反思,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03
老锣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老锣曾带着他的乐队,到北京的一个剧院演出。
龚琳娜和同伴在现场观看后,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好奇。
于是,她们去了后台,与老锣交谈。
在交谈中,同伴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龚琳娜却对老锣更感兴趣。
知道她也是搞音乐的,于是老锣和龚琳娜互相交换了****。
一次短暂的邂逅,龚琳娜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眼前的男人,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音乐合作伙伴,以及人生伴侣。
老锣何许人也?他是一个来自德国的老外。
和龚琳娜一样,他也从小学习音乐,科班出身。
他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传统乐器巴伐利亚筝,1988年的时候考入了柏林音乐学院。
出于对中国音乐的 探索 ,老锣来到中国,在上海音乐学院学古琴,拜在大师龚一的门下。
他来到中国的第六周,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高山流水”。
这是一个扬琴、笙、贝斯、打击乐和一个蒙古族歌手的组合。
他们录了《高山流水》专辑,还参加了北京爵士节的演出。
在这期间,他也与乐队成员乌仁娜相恋结婚。
他先后和乌仁娜十多次去蒙古采风,将她送进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为她做了二十多首歌,让乌仁娜在德国音乐圈中名声大噪。
但这段因音乐结缘的感情,之后也因“音乐合作”终止而结束。
老锣结束第一段婚姻之后,又回到了中国,继续 探索 中国音乐。
05
有天,老锣约龚琳娜在三里屯的景约酒吧,见面。
那天,酒吧里只有他们二人。
音响里放着音乐,老锣投入地伴奏。
他拿起话筒,对龚琳娜说:“你想唱什么,就自由地唱,我来为你伴奏。”
龚琳娜随意地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而老锣随意地伴奏,让她觉得轻松。
这才是她想要的音乐啊,充满着自由和快乐。
二人也相见如故,谈音乐、玩音乐。
曲终之后,老锣向她表达了喜爱。
老锣对音乐的见解鞭辟入里,与龚琳娜对音乐的理念不谋而合。
对于迷茫期的龚琳娜而言,老锣无疑是照亮她的光。
自从那次在酒吧相约表白之后,老锣又邀请龚琳娜去参加德国音乐节。
到了音乐节现场,龚琳娜才知道,老锣是音乐节的主席,在德国音乐圈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此,龚琳娜对老锣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那年冬天,老锣向龚琳娜求婚:
“我们在一起吧,虽然我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很富有,我很自由,可以让你跟我一起快乐。”
正是希翼音乐的快乐和自由,龚琳娜于2004年在贵州,和老锣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礼现场,龚琳娜穿着民族服装、一脸素颜、戴着锣妈妈给她编的花环,嫁给了老锣。
这一结婚,却让她和自己的妈妈十年未通电话,一直没有来往。
06
龚妈妈不喜欢老锣,不仅因为他是个老外,还是个二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初次的家长见面,老锣竟然当着龚妈妈的面,说龚琳娜的打扮和唱歌“很恶心”。
在老锣看来,那个被框束在中国表演程序里的龚琳娜,失去了歌手的真实性,他不喜欢。
而龚妈妈却一直引以为傲,她骄傲女儿龚琳娜穿着华服,在各个晚会舞台上的表现。
第一次见面,龚妈妈就和老锣结下了梁子。
让龚妈妈觉得最过分的是,龚琳娜听了老锣的“诱骗”,竟然辞去了中央民族乐团的铁饭碗。
龚妈妈无法接受女儿的新音乐。
她也不看好龚琳娜的婚姻,甚至骂她:“你们是不会有幸福的。”
龚琳娜与妈妈的这一僵持,就是十年。
十年间,她们互相不通电话,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07
与老锣结婚后,2005年,龚琳娜与老公回德国定居。
她也开启了,她的中国新音乐的艺术 探索 之旅。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德国巴伐利亚森林里,老锣写歌,她唱。
她也如《自由鸟》中一样,“跳过了山顶跑进森林去逍遥”。
在这些隐居的时光里,她早起练声,对着所有生灵唱歌。
她模仿邻居家的牛马羊猫鸡的叫声,变换各种声音角色。
这时,她才明白,她的歌唱,是为了所有的生灵;她的歌声可以让奄奄一息的生命重焕生机。
她和老锣还经常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声歌唱,路过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对疯子。
她在这里一待,就待了五年,也为老锣生下了两个儿子。
老锣试图将中国的文学编进曲里,龚琳娜也从 楚辞的神话故事,唱到诗经,唐诗宋词。
而让她从德国转战回中国的神曲《忐忑》,其实是老锣特意写来给龚琳娜练声的。
《忐忑》对于音准和节奏把握要求都很高,龚琳娜甚至曾建议可以用来作为专业音乐学院的练声曲。
在北京居住的日子里,她常参加节目、到处演出,感觉缺了山与水,作品找不到出口了。
于是,龚琳娜又把家,从北京搬到了云南大理,归隐山林。
因为,她觉得,音乐本来就是给人能量的。
她得像一株植物那样茁壮地向上长,才能唱出好歌声。
在云南,她每天爬到家后面的山上唱歌,几乎把云南红河州文山州,彝族、纳西族、白族走了遍,专心采风。
在这里,她也遇到了很多人,旅居大理不同经历的人,还组建了邻居歌唱团。
有人因为跟着龚琳娜唱歌,抑郁症也治愈了。
而老锣也在大理为龚琳娜创作了《24节气歌》,将“春分的花开满古城,夏至的雨飘零洱海,中秋的月高挂苍山”写进歌里。
如今的龚琳娜,被德国老公宠溺了17年,他们夫妻二人不止是音乐上的珠联璧合,更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在老公的帮助下,她的唱功和作品,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有人评论她,“这样一位国宝级的歌唱家,竟然要靠神曲来走红,太可悲了。”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她,她一直都是那个潜心做音乐的龚琳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