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躯庞大的大象给人一种憨厚稳重的印象,是吉祥的象征。逢结婚或庆典,很多地方的人们会用到充气大象,寓意吉“祥”如意,万象更新。
上古时期我国先民就开始利用大象耕田。五帝之一的舜,传说就将大象驯服用于农耕,在他死后陵墓前出现大象刨土、彩雀衔泥等所谓的瑞兆。皇甫谧的《帝王世纪》 记载 : “ 舜葬苍梧下 , 有群象常为之耕 , 禹葬会稽祠下, 群象耕田。 ”
大象曾经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广泛分布,随着气候的变化与人为的过度猎杀,大象的活动区域逐渐缩小,向长江流域、岭南地区、云南地区迁移。
除了舜驯养大象耕田的传说,《吕氏春秋·古乐篇》还提到了大象作用于战争,“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表明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开始驯养大象作战了。
在古代,大象除了用于战争、日常役使,或是从事表演活动,乃至用其象牙制作装饰品外,还经常作为古代宫廷朝仪的仪象。大象作为一种瑞兽,一种特殊的仪仗兵,在朝仪中的使用可追溯至汉朝。
盘点大象用于朝仪的历史,它们是如何做好宫廷仪仗排头兵的?
《周礼》记载:“巾车掌王五路:玉路以祀,不赐诸侯;金路以宾,同姓以封;象路以朝,异姓以封” 。《周礼》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或两汉之间,说明中国至少从汉代开始,就使用驯养的大象用于朝仪活动了。舜作为上古时期卓越的君王,圣德贤明,为后世所尊崇,舜驭象耕田的传说,让大象成为吉祥的瑞兽,于是中国很多王朝都将大象用于朝廷礼仪活动。
《三传折诸》中称“汉魏以下,皆有驯象之司,列于卤簿”,可见从汉魏以来就将驯象作为仪仗排头兵,用于帝王的大驾卤簿,以示帝王的正统身份。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卤簿是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使用的场合包括祭祀、朝会、外出和行幸等。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庞大的身躯,如墙一般的雄壮,用于皇家威仪再合适不过了。《晋书·舆服志》有关于晋武帝将大象用于礼仪的记载:“象车,汉卤簿最在前。武帝太康中平吴后,南越献驯象,诏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可见晋朝时大象已经担当仪仗兵的色彩了。
后来因为有的大象脾气暴躁,用鼻子击人,晋朝廷觉得大象太危险,也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还耗费物资喂养,就将南越进贡的大象退了回去。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使用大象作为仪象的礼仪制度日趋完善。《唐会要》卷明堂制度记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铸九州铜鼎,置于明堂之庭,“仍令宰相诸王,率南北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元武门外曳入”。可见唐朝的重大礼仪活动中,大象的角色至关重要。
宋朝之前,尤其是唐朝后期到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已、礼崩乐坏,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非常重视礼仪的重建,出于对古礼和传统的尊崇以及巩固政权并树立个人威严的需要,宋代完全恢复了之前的仪象传统。
如大象在宋朝皇帝南郊祭祀时担当仪卫,宋史有这样的描述,《宋史志第一百一仪卫六 》:“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木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檐络脑,当胸、后鳅并设铜铃杏叶,红斧牛毛拂,跋尘。每象,南越军一人跨其上,四人引,并花脚蹼头、排绣窄衣、银带。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两庄养象所奏诏以象十于南郊引驾,开宝九年南郊时,其象止在六引前排列。”
对于大驾卤簿,《宋史·志·卷九十九》载:“政和大驾卤簿。象六,分左右。次六引:开封令、开封牧、大司乐、少傅、御史大夫、兵部尚书。”
从以上两段文献中,我们看到开宝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太平兴国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年号,政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也就是说从北宋初年到北宋末年,朝仪制度中的仪象传统一直传承。宋朝皇帝们不仅生前用驯象做仪卫,死后还将大象制作成石像守卫皇陵,保身后太平有象。
在元代,仪象也是皇帝出巡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大件”。皇帝出猎, 来往于两都,或是在沿线的“纳钵”、“行宫”均乘象舆 。不过这些礼仪象虽然平时温和,但如果受惊也会难以控制。
《元史· 贺胜传》 云 :“帝一日猎还,胜参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舆象惊,奔逸不可制,胜投身当象前,后至者断靷纵象,乘舆乃安。”可见即使大象身躯庞大,也本能地害怕狮子,即使是假狮子也不例外。
明朝时期,仪象的使用更加广泛和频繁。史料记载,朝廷每举行朝会,仪仗中用仪象陈列,承担祭祀礼仪以及驾辇驮宝之用。《明史》卷六四《仪卫志》载皇帝仪仗“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
明朝的一系列礼仪制度,其中涉及使用象辂的礼仪场合,有登极仪、大朝仪等数种。皇帝卤簿的御车总称“辂车”。辂车之中又分大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八载: “时朝廷大辂用象挽之,凡朝会亦用象陈列殿陛两墀及阙门之外”。其中大辂,就是皇帝所乘之象车,形制 高大,大象两只驾驭,往返于寝宫与大殿之间,大辂车厢还绘有金云龙、鹰、飞禽、海兽等图案,饰以 铜龙头、铜鳞片等,各个部件用料做工考究,豪华大气,彰显皇权威严。
皇帝举行登基大典,遇有重大节庆,如正旦、冬至、圣节三大朝会,都要举行庆典活动,以接受文武百官和 “四夷”使臣的朝贺。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三记载,举行朝贺时,“典牧官陈仗马犀象于文武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司晨郎报时位于内道东、近北立”。
永乐八年十一月初十日,帖木儿王朝使者觐见明朝永乐帝, 他们徒步走到路的另一头,抵达宫门。十头大象站在宫门的尽头,左边五头,右边也是五头, 象鼻伸向路上。使臣们穿过象鼻,进入皇宫。可见明永乐帝朱棣非常重视仪象的仪卫作用。
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对仪象的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今朝廷午门立仗及乘舆卤簿皆用象,不独取以壮观,以其性亦驯警,不类它兽也。象以先后为序,皆有位号,食几品料。每朝则立午门之左右,驾未出时纵游龁草,及钟鸣鞭响,则肃然翼待,俟百官入毕,则以鼻相交而立,无一人敢越而进矣。朝毕则复如常。有疾不能立仗,则象奴牵诣它象之所面求代行,而后它象肯行,不然终不往也。有过或伤人,则宣敕杖之,二象以鼻绞其足踣地,杖毕始起谢恩,一如人意。或贬秩,则立仗必居所贬之位,不敢仍常立,甚可怪也。”
以上说的是仪象的工作被称为“立仗”,朝贺钟声一响,这些宝象便按照次序凛然而立,迎接百官进入午门,都进入后这些宝象左右交鼻戒严,不准任何人进入,看到大象这般的铜墙铁壁,便没有人敢冒险逾越的了,等朝毕后,仪象撤走,恢复如常。
同样是仪仗大兵,仪象也是分等级的,等级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站立的位置不同,吃得喝得也有差异。再就是如果某只象生病了,那么,就要象奴(训练大象的人)将病象牵到其它健康的大象面前,告诉它,今天你的哥们病了,需要你替班,如果健康的大象走出来就表明同意替班,那生病的大象才可以休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大象的智力相当于人类四、五岁的孩子。仪象犯了错或伤了人,轻则贬秩,就是降低仪象的位次和待遇,将其“立仗”时站立的次序调整。如果犯的错比较大,就要挨板子,可这样的庞然大物谁敢打呢?这个也有办法,训象的人命令其他两头象,用长鼻子将犯错者绞倒在地,人上去杖刑,打完后还要大象服气,要谢主隆恩。
另外,明朝举行享太庙、郊祀等活动时也要使用仪象,史载 “朝廷有事于南北郊及祈谷雩祭大典,必使象驮祭器驾辂车以出”。
到了清朝,朝仪制度更加完善,在继承明朝的礼仪制度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满族的特色。仪象地位同样很高,仅在皇帝卤簿专用的“大驾卤簿”与“法驾卤簿”中使用。
《清史稿·舆服志四》: “皇帝大驾卤簿: 圜丘、祈谷、常雩3大祀用之。大阅时诣行宫,礼成还宫,亦用之。其制,前列导象四,次宝象五,次静鞭四”。法驾卤簿是除三大祭之外的一般祭祀活动和朝会两种场合下使用的礼仪规格。
清朝大驾卤簿
“大驾卤簿”与“法驾卤簿”中的仪象有什么不同吗《清礼器图志》给出了答案:“乾隆十三年钦定皇帝卤簿宝象,络首、钩膺、秋攀皆编黄绒紃为之,杂饰诸宝。前后各缀朱缨二,后络珠网流苏,膺悬朱缨铜铃各三,白革为鞯,绘金龙采云,周为花文,借以朱氎。鞍髤朱饰金,上载宝瓶,铜质鋄金,亦饰诸宝。 深一尺六寸五分,口径八寸六分,腹围五尺七寸六分。 镂垂珠文,底径一尺一寸三分,足径一尺七寸,镂朵云文。 盖径一尺三寸,冠火燄顶。 座高一尺三寸。 凡大朝会设卤簿则立于午门外,法驾卤簿宝象同。皇帝卤簿导象披蓝屉,不加羁饰。凡大朝会设卤簿则立于天安门外,法驾卤簿导象同”。
从上可以看出大驾卤簿与法驾卤簿中仪象的打扮和装饰是相同,不同的是仪象按照礼仪功能分为宝象与导象二种,导象四只不驮宝瓶,宝象五只要驮宝瓶。导象顾名思义起前导作用,好比仪仗队的排头兵,仪象体型高大,尽显威仪,可以远远地观察路况,并及时报告给皇帝,保障皇帝的安全。导象的打扮得相对简单,只身披蓝毯;而宝象就不一样了,周身都显得色彩艳丽、庄重威严,彰显出皇室华贵的身份。
宝象的头部、胸部、臀部均用黄绒细绳连接各种珠宝装饰,而且背上还驮着宝瓶。这宝瓶有讲究,除了镀金还镶嵌珠宝,大小高度都有明确要求。宝瓶里装的东西有满族特色,瓶内置有火绒、火石、火镰,为满洲旧俗,以示不忘祖先的传统风俗。另外瓶的谐音为“平”,象的谐音“祥”,象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太平吉祥”。
法驾卤簿主要是在一般祭祀活动和朝会时使用。一般祭祀场合下的法驾卤簿,陈设在路边,“皇帝乘金辇,前列导象,次宝象。”
朝会场合下的法驾卤簿,玉辇、金辇 设在太和门外,五辂设在午门外。宝象则被安排在五辂之南。而那四只朝象,也就是导象,在旭日东升之际,被安置在天安门外,意寓皇朝的蓬勃之气,也代表了太平有象之意。
举行登极仪时也离不开仪象的参与,《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载:“嘉庆元年春正月,率皇太子诣、奉先殿行礼,上御太和殿。亲授皇帝之宝于皇太子。皇太子受宝。即皇帝位。尊上为太上皇帝。 是日。銮仪卫陈卤簿于太和殿前。步辇于太和门外。五辂、及驯象、仗马、黄盖、云盘、均于午门外。”驯象即仪象,清廷朝仪用仪象借以宣扬君威、粉饰太平气象。
既然大象在仪仗队伍中有这样显要的地位,担负着朝廷仪仗的庄严职责,这些大象享有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不仅是普通大象所不及的,而且还超过多数的朝廷命官。统治者将这些经过驯养通人性的大象视为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国宝,让其享受国家俸禄,有的大象历经数朝,还得到大将军一级的一品爵禄,让那些朝廷命官羡慕嫉妒恨。不光是朝廷珍爱大象这种瑞兽,普通老百姓也将大象视为吉祥物,在朝廷举行的世俗表演中,一睹大象真容。
康熙南巡图:永定门外卤簿仪仗
比如明清时期农历的六月六都是法定“洗象日”,明万历年间六月洗象民俗形成,清朝也沿袭六月六洗象的风俗,如珍宝一般的仪象百姓平时是看不到的,在这天百姓便可一睹这一太平瑞兽的风采,为京城增添了一幅欢快的节日场景。
清朝这些从事朝仪工作的大象,多数都是外籍户口,因为本土进贡的象只、在体高与技能方面都不及外邦大象,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暹罗、缅甸和南掌成为向清廷进献驯象的主要国家,这些外籍的大象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来到新家的,一路翻山越岭,涉川过河,途中还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进京,就算这样,途中也有大象死亡,负责伴送的官员也要受到降级的处罚。
随着清朝藩国进贡大象的增多,象房都无法容纳了,同时大象食物需求量的增多,也增加了清王朝的财政经济负担。这些大象食量惊人,一天的食料配量是官仓老米 3 斗、稻草 160 斤,小象则减半。为了节省开支,清廷不得不一度令东南亚属国停止进贡大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承担礼仪功能的大象也有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光绪甲申(1884)春,一头仪象突然发疯,将玉辂抛掷空中摔碎,从西长安门逃逸后,一路伤人,竟将一阉人抛到了皇城墙上。这可把西城区居民吓坏了,都不敢出门了,一直到晚上才将疯象捕获。从此之后,朝班再无仪象的身影,残存的大象也逐渐老死,礼仪制度中大象的角色也废弃了。
大象,这种在我国上古时期就驯养用来耕田的“瑞兽”,曾经遍布于黄河流域及中国很多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如今却只能偏安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而整个亚洲,野生象群的数量也仅存5万头左右。非洲象的数量是亚洲象的10倍,有50万头左右。看起来不少,但与2个世纪前比起来这个数量极为凄凉。
据统计,公元1800 年,也就是清朝中后期,仅仅非洲地区,大象的总数就有2600 万头,亚洲象大约为1000 万头,仅仅过了两个世纪大象的命运就遭如此变故,令人唏嘘悲叹。由于盗猎和象牙贸易,以及人类的活动导致大象栖息地大量被破坏,大象的活动范围在逐渐缩小,艰难生存。
从中国汉代开始使用仪象,再到清光绪1884年仪象制度的废弃,作为宫廷朝仪仪仗排头兵的仪象曾经风光一时,给封建王朝带来荣耀和太平气象,同时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兴亡。几千年来大象就是人类的朋友,而如今大象这一瑞兽面临着种群危机,人类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这一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同时大象也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人类文明,我们的文明因大象而精彩,单从这一角度,我们就应该保护好这一人类文明的目击者,而不是博物馆里死气沉沉的大象标本。
非驻港部队,驻澳部队,两团一队(军乐团,文工团,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士官和义务兵有没有礼服发放的,只有军官(含文职军官)、驻港部队,驻澳部队,两团一队(军乐团,文工团,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士官和义务兵发礼服,其他部队的士兵除常规情况外不发礼服。
依据总参总后联合下发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服装着装暂行规定》规定:
一、礼服包括军官礼服和仪仗队、军乐团、文工团礼服。
军官礼服,通常在重大节日、重大庆典、重大集会、授衔仪式和外事活动等礼仪场合穿着,其他场合需穿着礼服时,由师以上单位首长确定。着军官礼服时,佩带松枝叶领花、礼服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姓名牌和绶带,内着礼服衬衣,系领带,穿制式袜子(海军穿白色制式袜子)和礼服皮鞋,戴礼服大檐帽(女军人戴卷檐帽,下同)。
二、士官和义务兵有没有礼服发放的(见下图前排军官穿着礼服、后排士兵穿着常服列队)
三、 仪仗队礼宾服,通常在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穿着。着仪仗队礼宾服时,春、夏、秋季穿春秋礼服,冬季穿冬礼服,天气寒冷时可穿礼服大衣,统一戴礼服大檐帽(水兵帽),内着军种衬衣(针织长袖衫),系领带(着水兵服除外),戴白手套,穿马靴,执行队长和军种分队长扎武装带,士兵扎外腰带。军官佩带松枝叶领花、常服硬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仪仗队臂章、姓名牌和绶带;士兵佩带松枝叶领花(着水兵服除外)、仪仗队士兵肩章、胸标、仪仗队臂章、国防服役章和绶带。穿礼服大衣时,扎武装带(士兵扎外腰带),佩带松枝叶领花、常服硬肩章、仪仗队臂章。
四、军乐团礼宾服,通常在执行司礼演奏任务时穿着。着军乐团礼宾服时,春、夏、秋季穿春秋礼服,冬季穿冬礼服,天气寒冷时可穿礼服大衣,统一戴礼服大檐帽(卷檐帽),内着礼服衬衣,系领带,戴白手套,穿制式袜子和皮鞋,佩带松枝叶领花、军乐团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军乐团臂章、姓名牌和绶带。穿礼服大衣时,佩带松枝叶领花、军乐团肩章、军乐团臂章。军队业余军乐团(队)和非现役军人不得仿制、借穿军乐团礼宾服。
五、文工团演出服,通常在执行上级下达的演出任务时穿着。着演出服时,春、夏、秋季通常穿春秋服,冬季穿冬服。通常戴大檐帽(卷檐帽),内着礼服衬衣,系领带,穿文工团皮鞋,佩带松枝叶领花、文工团肩章、胸标、级别资历章、文工团臂章、姓名牌和绶带。炎热天气执行室外演出任务时,着短袖夏常服上衣,男演员穿文工团夏裤,女演员穿文工团西服裙,佩带橄榄枝领花、文工团软肩章、软胸标、文工团臂章、姓名牌和绶带,穿制式袜子(女演员穿肉色丝袜)和文工团皮鞋(靴)。军队业余文工团(队)和非现役军人不得仿制、借穿文工团演出服。
石虎组建的千人女兵仪仗队,确实是史上最惊艳的,因为这些女兵都是经过挑选的美女,个个都是略有姿色。
石虎称帝后,为了增加女官的数量,他下令要从民间找到3万多个13岁到20岁的美丽女子,然后把她们分成三等,分配给各诸侯国和后宫、东宫。每个群县的官吏为了尽快交差,居然公开地抢夺了九千多个长相漂亮的有夫之妇,那些不能忍受自己妻子被抢的男人都被杀死,也有三千多个女子不能忍受屈辱而自尽,导致当时民间的很多家庭家破人亡。
石虎的儿子石宣及其公侯还擅自下令强抢民间女子,又抢走了一万多个民间美女。这4万多个美女被运送到邺城,石虎非常高兴地亲自挑选,让所有的美女站得整整齐齐接受他的审视。他在这四万多个美女中挑出了一千多各擅长骑马的女子,然后组建成一支女子仪仗队,担任自己车驾的随从。
史书中对这支女子仪仗队的描述是她们都佩戴了紫色的锦纶头巾,穿着用熟绵做成的棉裤,系着金银腰带,脚上穿着五彩的靴子,手里拿着美丽的羽毛做成的依仗,一路上演奏着军乐,跟着石虎这个暴君一起游历四方,浩浩荡荡的十分有排场。
石虎除了好色之外还很喜欢打猎,并且是没有节制地打猎,通常都是一大早出门打猎,一直到晚上才尽兴而归。路上就有这支貌美的女子仪仗队跟随,成为了沿途百姓们驻足观望的一道风景线。
女兵仪仗队穿靴子是为了获得更好地仪态、更好地彰显气质,仪仗队礼服的选择是代表中国特色的服饰,是时代的选择。
仪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某一军种人员单独组成,执行任务时,配有军乐队,象征着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
仪仗队只有操行良好、仪态端正,并表现出对仪式责任感者才被认为是合格人选。仪仗女兵需要形象气质佳。
女仪仗兵们身着裙装礼宾服,系着金色腰带,头戴卷檐帽,脚蹬长筒皮靴,上佳的气质形象更能展现女兵面貌。
扩展资料:
由于仪仗队的特殊机构性质,礼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中国军队的发展,仪仗队的礼服经过了5次变革。
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礼服上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章,第二次是1955年,礼服上佩戴着军衔,第三次是1965年,礼服上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第四次是1985年,为过渡时期的礼服,第五次,1988礼服作了较大的变革,它是目前最具中国特色的礼服。
女兵的长筒靴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
-仪仗队
具体的仪式尚未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大致的婚礼习俗还是有一些零碎的记录的。
首先是结婚前夕(仅限正室如皇后,太子妃),夫妻双方要斋戒三日、七日(不同朝代不同讲究)。
国师在婚礼前一天宰乌牛白马设坛焚香祭天。
婚礼当天,京城内所有人包括百姓的服装同样有讲究,不得穿一身白(白衣、白裤、白鞋、白帽、白腰带同时)
由宣旨太监率领仪仗队按照指定路线抬花轿进王宫。
花轿在祭天台停下,新郎用弓及雕翎箭对天射一箭,寓意是向天传信,因为皇帝是天子,意思就是上苍的儿子(上苍才是最大的神,玉皇大帝只是天界的头,上苍同时掌管天地人三界,具体人物乃鸿钧道祖。后来民间逐渐衍变为射三箭)
之后新人拜完天地,要移驾到皇帝的起居所(**中或者婚礼行业所谓的汉唐婚礼,在王宫宣政殿举行仪式是不对的),跨马鞍和过火盆主要是明朝时期兴起的,之前并没有提及。
之后新人入门前要先共品龙凤饼,这个在唐朝和宋朝最为盛行。
之后入皇帝寝宫,皇帝和皇后高坐,如果是年轻皇帝结婚,那么就是皇帝的母亲高坐,之后给皇帝先行君臣大礼,之后再行父子之礼。同时皇帝也要赠与新娘一件如意。
之后鼓乐齐鸣,仪式完成。
因为你的问题比较笼统,在汉代,唐代,宋代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明代基本是沿袭了汉,唐,宋的许多内容,包括借鉴了元朝的迈火盆和跨马鞍,同时把皇室的婚礼逐渐开始百姓化。
婚礼用高档轿车以及车队其意义跟古代的花轿仪仗队一样的,表示隆重,重视与尊重,是我们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的变体。而且这种变化还没有停止,随着汽车的普及,一方面对车队的规格追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奥迪奔驰宝马到宾利玛莎拉蒂迈巴赫兰博基尼。
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一、传统中式婚礼特点
人们喜欢传统中式婚礼的古朴,礼数,喜庆。尤其是许多外国的新人,格外钟情于这种形式。花轿可谓是传统中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轿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四人抬,八人抬二种。且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还有笙锣,伞,扇等。轿队的数量庞大,尤其壮观热闹。现如今已经很少看得见花轿了。因此如果要举行这种形式的婚礼,一定要提前找人预定。婚庆公司一般会有花轿这类服务,举行花轿仪式时一般选在公园或者人较少的场所,因为花轿的场面十分热闹,围观者众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披上红盖头的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新郎用红绸带牵着新娘登上花轿。
二、婚礼的筹备过程
婚前一个月:与策划人商量婚礼形式和内容。确认花轿,服装,场景装饰等细节
提前二周:通知宾客,并传达婚礼形式。希望他们着中式服装出场,融合婚礼的形式
提前一周:准备好化妆,布置场地等事宜,以及结婚所需物品等细节,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与轿夫,司仪,摄像等一起到婚宴地点进行彩排。
婚礼当天流程
婚礼当天流程:(仅供参考)
7:00新娘开始化妆,新郎更衣;
8:00新郎迎接新娘,准备好花轿等事宜;
9:00新郎到达新娘家,新娘蒙上红盖头,开始接亲活动,最后跟随伴娘,由新郎手中的红绸带带着走,登上花车;
10: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新人改乘花轿,轿夫起轿。在音乐的伴随下,向婚礼地点前进,来宾可以向新人喷放礼花弹,沿途装饰欢乐球或彩带横幅,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
11:00新人下轿迈火盆,跨马鞍,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婚礼现场;
11:20婚礼开始;
12:30婚礼仪式结束,新娘更换旗袍,向宾客敬酒。
三、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习俗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新娘由兄弟背上轿子。但是现代多为独生子女,可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背也多改为抱了。花轿基本上是一种形式,因此通常为了节省时间只走一小段路程。除非新娘家离新郎家确实近,不然整个婚礼的时间都花在花轿上了。一般来说新人要给轿夫准备红包,否则新娘就要遭罪了。
跨火盆和射箭:古代的新娘需要跨火盆,现在却都是媒人搀扶着新娘直接跨了。在下轿之前,新郎还要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驱除新娘在路途中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跨马鞍,征兆着新人婚后合家平安;接下来由新郎用缠着红布的秤杆掀开新娘头上的盖头,紧接着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一是喝交杯酒,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这时新娘一般眼睛红润,新郎表情严肃,场面十分感人。在喜庆的氛围中夹杂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一般都是将洞房里的事展示出来。比如说结发,本应该是新人在洞房时相互剪掉对方的一些头发,作为彼此的信物留作纪念,现在已经演变成当众展示了。最后由双方的母亲一起点燃龙凤烛,新人交换信物,媒人赠送蹄膀,礼成。
四、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元素
服装选择凤冠霞帔是必需的,大红衣服穿在身上充满喜气,尤其是顶带花翎,新郎倌身着蟒袍玉带,相比黑西装而言,透露出一种富贵气。在古代,新娘拜堂完送入洞房后,揭开红盖头,才知道自己丈夫的模样。当时的那种紧张,好奇,忐忑心情,现代人肯定是无法体会的。各类小道具一共有火盆、马鞍、弓箭、喜烛、金秤、喜帕、剪刀、麦斗、尺子、果盘、茶杯、交杯酒、双方信物等十几样东西。
五、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九要素
1、传统中式婚礼充满了喜庆色彩,红色桌布实乃点睛之笔。
2、新人一起点燃象征爱情的红烛把婚礼气氛引上了高潮。
3、身着凤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给婚礼带来活泼的气氛。
4、为了使宴会的布置更有层次感可以加上一些红色的浆果作为点缀。
5、中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因此鲜花的首选最好是玫瑰。
6、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用鲜花装点的迎接牌。
7、婚礼蛋糕上可撒些红色玫瑰花瓣进行点缀,衬托主题
8、为了表示诚意,可以在重要宾客面前放置小桌花。
9、喜糖可根据包装选择,送给宾客一款具有浓浓中国风的喜糖,给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礼仪
六、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礼仪
新郎在新娘吃完午饭后,派轿子到新娘家接新娘。一般两三点到夫家。
新娘梳妆完毕后,头戴凤冠,披上盖头,让媒人领着上轿。上轿之后,新娘暂时不能开口说话。
新娘坐的花轿十分别致,外面是看不到新娘的,而新娘可以透过薄纱看到外面。花轿一般由两人抬,花轿前头是乐队。清末,迎亲的队伍一路还有笙、鼓的乐队一起前行;到了民初,就改用洋号、洋鼓了。
在花轿的后面是新娘的嫁妆,共有“八扛”、“八担”。“八扛”是两人扛箱,因为箱子里都是瓷器等易碎品,必须靠两人扛着。“八担”是一人为一担,挑的是木桶、木盆之类的木制品及被褥。被褥一般为八件套,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到新郎家后,开始婚礼仪式—拜天地。
拜完天地之后,新郎新娘休息一会儿,接着开始敬酒,新人要一一向长辈敬酒。完毕后,新人回到新房。宴会结束后,由新郎父母送客,发还部分礼金并送上红鸡蛋。
晚上八九点,新人的朋友要开始闹洞房了。傧相会在一个小时以后宣布闹新房结束,让大家离开新房。
婚后第一天,新娘要早起向父母敬茶,父母则会送新人红包。
婚后第三天,也叫望日。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新郎要拜访岳父岳母。新娘告知母亲婚后的情况。这一天,新人早去晚回。
过了这三天,新人就开始步入正常的生活。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编制700人左右,它与军乐队、礼炮队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并不是所有官兵都有机会执行任务,仪仗队内部实行竞争机制,对训练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依此确定执行任务的名单。
仪仗规格
第一种规格:由151人组成,用来迎接外国首脑;
第二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
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的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
此外,仪仗队还担负着外国***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重大活动升旗的仪仗任务。
不同区别
所属不同: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是独立编制,可以自主征召士兵;国旗护卫队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
责任不同:三军仪仗队担负着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的重大国事活动和仪仗司礼任务;国旗护卫队担负天安门每日升降国旗任务。
编制不同:三军仪仗队分为三种规格:151名、127名、101名;国旗护卫队人数为36人,每月1日和重大节日,62名武警军乐团队员在现场演奏国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