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会。
因为婚礼应该是让人感受到幸福的东西,我只会为了我的家人亲戚朋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激动开心,并且衷心的祝愿他们,我不会因此而流泪。结婚又不是分手,有什么好哭的呢?新娘子哭还有情可原,毕竟她从此就要离开自己熟悉了一辈子的家,到一个新的家庭中区,新娘子的父母哭也还有情可原,因为他们的亲爱的,疼爱的女儿从此就要离开自己的,新娘子的兄弟姐妹们哭也还有情可原,毕竟他们从此以后可能和自己的亲人,嫁出去的姐姐或者妹妹相见的机会就少了。
他们都是因为一次婚姻而面临与亲人的长久别离的人,所以他们哭是正常的,是有情可原的。但是别人有什么好哭的呢~
作为参加者和非当事人,很显而易见的,结婚这件事,婚姻这种事,这是一件喜事,别人能邀请你来参加是因为你们之间的情义,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用祝福的心态去看待新娘子新郎官,并且衷心的祝愿他们能过得好。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所以我参加别人的婚礼从没有哭过,我在参加不熟悉的亲友的婚礼的时候不会哭,我在参加自己表姐的婚礼的时候也没有哭,我在参加我舅舅的婚礼的时候更没有哭。
只是如果亲人即将远离,大概会有些惆怅罢了。
也许也是因为那都是和我亲缘关系不那么接近,不会让我和对方产生亲人分别的感觉的人的原因吧。只是不知道我未来在自己的婚礼上,会不会因为伤感或者别离而哭泣。我希望不会,因为这代表着我还可以和我的亲人在一起。
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们参加子女的婚礼到了,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也比较复杂。因为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女儿在结婚这件事情上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是儿子都希望能娶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反之就像现实生活能看到的一些家庭情况。
如果是女儿,结婚对象各方面条件都好,父母就会很放心,反之父母内心是担心的。
其实还是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希望天下良人都能遇到真爱,希望烦恼忧愁都被风吹散,也希望我们的感情一直不变。
另外就是儿子结婚往往作为父母都非常的开心。因为结婚是一个人的人生大事。完成了结婚这件事情,人生也就完美了,一些而女儿出嫁的话,父母就会心中有千般的不舍,就好像属于自己的一份爱被别人剥夺了。将自己亲手养大的女儿送给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这是很多父亲很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同样作为。母亲的话对自己儿子。找了媳妇儿也是会有心有不甘耿耿于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母亲在自己儿子的婚礼上会非常难受,父亲在自己女儿的婚礼上非常难受的原因。
都说结婚是一个人“大喜的日子”,婚礼上总是喜气洋洋,可是,有些地方的新娘结婚时反而要掩面而泣,甚至放声大哭,哭声越大越好,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旧时在汉族和土家族、藏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很常见,人们称为“哭嫁”。“哭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子舍不得与父母分离而哭。
在民间,哭嫁往往从婚礼的前几天就开始了。只要亲戚朋友前来探望送礼,新娘就哭泣,作为一种道谢的礼节。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了高潮,这段时间里,新娘的哭嫁很有讲究,不能随便哭,要按礼节进行,更不能不哭,谁要是不哭,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人,受到别人的嘲笑甚至歧视。
新娘的哭嫁,不止是单纯的哭泣,长久以来,民间形成了独特的哭嫁文化,一般要边唱边哭,就内容而言,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媒人、哭祖宗、哭上轿,等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表达的是对嫁入夫家、骨肉分离的依依不舍之情,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后就意味着不能再长住娘家与父母姐妹团聚,因此新娘要为之一哭,哭得越厉害,表明新娘越孝顺。哭媒人、哭上轿则是对从此以后受到婚姻的束缚而感到痛苦与恐惧。旧时婚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女方家长听信了媒人的一面之词就将女儿嫁过去,新人自己并没有自主权,这种包办婚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姑娘一生的悲剧,因此新娘的哭嫁,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哀,也是对旧制度的一种不满。
哭嫁是土家族人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哭得动听感人的姑娘才会是聪明伶俐的好媳妇。亲朋好友前来送别时,哭是一种友好,更是一种礼貌。
不仅如此,对娘家的眷恋,对婆家的恐惧,这些纠结的情绪不时煎熬着新娘的内心,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身份,新娘的放声大哭既是一种宣泄压力的方式,更是对自己告别过去、走入新生活的一种宣告。
哭嫁并不是只有新娘一个人哭,一般而言,家里的女亲眷,特别是祖母、母亲、姐妹等都要陪着新娘一起边说边哭。时间久了,这种哭诉的内容逐渐带上了固定的格式和韵律,形成了哭嫁歌,民间现今还有各种哭嫁的唱词流传。
在各地的哭嫁风俗中,土家族的哭嫁礼仪最具有代表性,土家新娘的哭嫁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甚至在结婚前能哭一个多月,就算哭得嗓子嘶哑也要不停地哭。并且土家族的姑娘从十二三岁就要学习哭嫁,哭嫁也成了一种传统技艺,人们还把待嫁新娘能否会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志。土家族哭嫁的形式也比较多样,主要分为一人哭唱、二人哭唱、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是待嫁新娘一个人哭诉自己的命运、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对家人的不舍之情等。二人哭唱又称为“姊妹哭”,是待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边劝慰哭唱,二人一应一和,相对哭唱。而哭团圆又称为“陪十姊妹”,新娘在出嫁的前一晚,新娘父母邀请九个未婚的姑娘和新娘一起通宵哭唱。土家族的哭唱词内容极为丰富,语言也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并且形成了固定的曲牌,是比较独特的民俗现象。
如今,在我国其他地方虽也有哭嫁的习俗,不过哭嫁的礼仪远没有土家族这么讲究。但相同的一点是,待嫁新娘的伤心落泪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过往生活与家庭的不舍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