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羁绊
宁夏中卫二中初二(4)班 孔德蓉 755000
有人说,打开你喜爱的书,就走进了心灵,开始了对话与交流。我要说,交流如一杯香茗,悠然而淡远,对话如两人对酌,会心的微笑与眼神的灵犀,冲淡了一天的劳累与紧张。
灯火阑珊的夜晚,细细品读一本好书,好似一根火柴点燃,擦出智慧的火花。时而潜沉于水底,心静如明潭,没有波澜起伏,时而翱翔于天空,内心如咆哮的大海,情感泛滥,一泻千里。人们在心灵碰撞的同时,怀着美好的情愫,宛如亲吻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在书中品到芬芳。
蓦然回首,我与书结下的羁绊,今生今世,无法舍弃。
儿时的我性格内向,只因一本童话书,在我灰色的天空下,架起一道绚烂的彩虹。当我怯怯地拿起书,走进那不属于我的世界,豌豆公主的美好的梦想,漂亮的公主裙象征着一个小女孩粉红色的梦啊!我的心田,溢满了幸福。一种化为爱的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飞进了我的心里。那一刻,我入沐春风,羁绊的纽带将我的命运扭转。我从此渴望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
小学时期,我偏爱小说。对其它类型的书关注极少,往往沉溺于惊险的故事情节不能自拔,我还不懂什么叫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而今我俨然成为一名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为了读书,我的眼镜度数逐年递增,零花钱一笔笔走失。我如痴如醉地读着读着……庄子的超脱,陶潜的隐逸,岳飞的壮怀,路遥的奋斗,带给我一颗充沛之心,向上之心;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放,易安的清婉,让我与这些诗人惺惺相惜;出神入化的西游,剑戟惊天的'三国,满腔豪情的水浒,情诗千载的红楼……只是一句“冰天梦如幻,冷月葬花魂”都使我黯然神伤,为黛玉的薄命清傲,潸然泪下。而贝多芬的坚强,海伦的奇迹,居里夫人的宁静,让我感悟人生。
把书比作营养品,它丰富了精神食粮;比作一剂良药,愈合我们心灵的创伤。在书的世界中,我们学会了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学会了拥抱与品味。没有了书,便没有了睿智,没有了深邃,没有了长袖阔带的文气,没有风流倜傥的洒脱。
书,就是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快乐;
书就是关照生命,爱怜自然,走进心灵;
书就是走进历史,期盼幸福,收藏阳光。
假如让我闯荡天涯海角,纵使一匹马,两袖清风,我也会带一本书。
前世今生无法舍去的羁绊,仍是书。
(指导老师:杨素凤)
人物:小华、哥哥、班长、老师
时间:开学时
地点:小华家里
哥哥:(收拾行李,往旅行包里装衣服及洗刷用具,叹息)哎--妈妈还在医院里治病,医院里给停了药,(对观众)你问我啥原因?交的住院费用完了呗!(自豪地)弟弟小华今年初三了,学习挺不错的,去年考试在班级里第一名呢!哎--可是他竟然说要辍学,不念书了。一直闹活着要和我出去打工,今天早上,我把他撵到学校报名去了。安顿好他们,我也要去南方打工了。
(小华怯生生地上)。
哥哥:小华,你报名了?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华:(脸红,殷勤地帮哥哥整理物品,一边求告)哥,你还是带我去打工吧。
哥哥:(坚决地)不行!你到学校读书去!
小华:(拉着哥哥的手,摇着)哥--你就答应吧,我能吃苦的,咱妈的身体不好,屋里欠了一屁股账,我也无法安心读书了。我们哥俩一起打工,挣钱给妈妈治病。
哥哥:小华,不是哥不答应你。你年龄还小,就是出去了,也没有人敢用你!再说了,哥没有学到知识,在外边只能干一些体力活,还没有几个工钱。没有知识,不好混啊!你要多读书,上高中,上大学……
小华:(噘嘴)初中都念不起了!还上高中、大学呢!妈妈要看病都没有钱,那还有钱念书啊!
哥哥:你瞎操什么心!(从口袋里摸出一百多块钱,都是零票子,数了一百,递给小华)这是哥给你准备的生活费,妈住院的钱,我叫二叔去信用社贷款。等哥发了工钱再还上。
小华:不,我不要!把钱留给妈妈看病吧。
哥哥:(吼)小华!
小华:哼,你不带我,我就一个人去西安。(掇个凳子,坐在一边)
哥哥:(生气,转,指着小华),哎--你叫我咋说你这个榆木疙瘩脑子呢!
(老师、班长上)
班长:(揉着腿,指着前边)哎哟,走了20多里山路,终于到小华家了!老师,这就是小华的家。
老师:小华--
班长:小华--小华同学--
小华:(开门,只看到班长)喊什么喊?
班长:哟,小华,你咋不去学校哩?
小华:去什么去!老子不念书了!
班长:(恼怒)你给谁充老子呢?!好心没好报!(委屈地转向老师),老师,您看--
老师:(严厉地)小华同学!
小华:(这才发现站在班长旁边的老师,慌乱,低头扯着衣角)老师……我……
哥哥:哎呀,老师来了,快进屋里吧,小华,还不去给老师沏茶!
(老师,班长进屋坐下,小华倒茶水,递给老师、班长)
老师:(接过茶水)谢谢。开学三天了,你咋没有去学校呢?
小华:没有钱报名。
老师:你没有看电视,今年政府有好政策……
小华:我家没有电视!
哥哥:(对小华)你吃呛药了!(转向老师)老师,您别生气,他刚才还在闹活着要和我出去打工呢。
老师:打工?小华,你的成绩不错,应该读高中、大学啊。今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免去了学生的学费、杂费,还义务提供课本,对一些困难的学生还补贴生活费呢!
哥哥:(惊疑)真的?小华也能免?
老师:能。我们调查了你家的情况,知道你妈常年有病,按照政策,小华的学费、杂费全免了!,他不但不用交费上学,还可以得到120元的生活补贴呢!(递给小华两免一补宣传单)你看看这个。
小华:(念传单)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了!这是真的吗?
班长: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的你也不相信?这几天你没有到学校去,当然不知道了!
小华: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班长!刚才我是想把你们气跑,和哥哥一起去深圳打工呢。
老师:(笑)我说呢,一向文明有礼貌的小华怎么说话忽然就粗鲁起来了。
班长:(调侃)小华同学,还真有个大馅饼让你给逮着了!
小华:什么馅饼?(揉着肚子,伸手)说得我肚子都有些饿了。拿来我尝尝……
班长:(打小华的手)你想的美!
老师:(郑重)昨天下午,班长班会上说了你的困难,同学们才你妈妈在镇医院里住院,没有钱买药,你也因为没有报名费不敢到学校去。大家都要帮助你,于是纷纷把零花钱拿出来,你一块他两块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同学知道了,也来捐款,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响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班长:(取出钱,放在小华手上)这是老师和同学的捐款,总共8669元,呶--拿去给伯母把住院费交上,赶快治病吧!
小华:(激动地)老师、班长……(深深鞠躬)
哥哥:(鞠躬)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感谢政府!(对小华)小华,你要好好读书,别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啊!
小华:(含泪,点头)恩……恩……
老师:(抚摩着小华的肩膀)小华同学,大家都在等着你回去,一起学习,一起考高中、大学,一起建设美好的未来呢!
班长:小华,老师都来接你了,我们一起去学校吧!
哥哥:(取出书包,给小华背上)你和老师一起去学校上学吧。我挣钱给妈妈看病,供你上大学。你要好好学习,多掌握知识,报答政府,报答老师同学们!
小华:恩--哥,我知道,我一定好好学习!老师,我们去学校吧。
老师:好!小华,我们上学去(和班长、小华一起下)
哥哥:哎,小华真有福气,赶上这样的好时代!(数来宝)
国家政策实在好,
义务教育出真招!
免学费,免杂费,
补助贫困生活费。
惠民政策暖人心,
1、中学生必读书目包括:《繁星春水》、《爱的教育》、《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红楼梦》、《论语》、《鲁滨孙漂流记》等等。
2、《西游记》该书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现将它改编成连环画,以供各位连环画收藏爱好者阅读、收藏。
3、《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4、《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历史必修三复习要点(文化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P课文第2-3页)
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
“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P课文第5-6页)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P课文第7页)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P课文第4页)
②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P课文第8-9页)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法家:韩非: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P课文第9-10页)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P课文第7-8页)
评价:①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P课文第11页)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5)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 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 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汉代儒学:——(P课文第13-14页)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评价(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 :——(P课文第18页)
历史作用: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课文第20-22页)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P课文第21-22页)
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的概况:
(1)造纸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 ①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印刷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①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②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③ 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评价: 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P课文第28页)
概况:①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指南针——(P课文第29页)
概况:① 战国——司南 ②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③ 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汉字与书法——(P课文第32-33页)
(1)文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书)
(2)书法: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P课文第33-35页)
朝代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艺术特色
魏晋南
北朝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文具改进 王羲之 虚玄灵动
隋 唐 盛世气象 张旭、怀素 狂放不羁
颜真卿、柳公权 注重规范法度
宋 代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宋四家、赵佶 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明 代 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祝枝山、文徵明 强调个性化
清 代 世运转衰
士人趋时应度 刘墉、翁方刚 馆阁体精润美媚,了无生气
包世臣、康有为 力挽颓风、矫枉过正
2、绘画:——(P课文第37-39页)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帛画——魏晋: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唐:雍容华贵(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宋元: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明清:风格奇特(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动荡)
②民间绘画:a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b代表: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
③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P课文第40-43页)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贵族平民的生活。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
3、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唐诗:(1)繁荣原因:①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李、杜、白见课本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代表人物 时代特点 作品风格 代表作 流派
李白 (诗仙) 盛唐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浪漫主义
杜甫(诗圣)
其诗称为“诗史” 唐由盛转衰时 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 “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
白居易
晚唐 讽喻诗: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叙事诗:韵味绵长 《秦中吟》、《新乐府》
《长恨歌》、《琵琶行》
5、宋词:——(P课文第42页)
(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3)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见课本42页)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陆游
6、元散曲:——(P课文第43页)
(1)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2)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 ——(P课文第45页)
(1)社会背景: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成就:①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②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③ 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P课文第88页)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
②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④意义: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P课文第88-89页)
背景:① 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③ 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
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维新变法思想及作用:——(P课文第89-90页)
1)早期维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人物,随着中法战争的失败,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还主张发展工商业。这些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统和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
①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③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内容包括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P课文第92页)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P课文第92页)
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维新变法思想及作用:——(P课文第89-90页)
1)早期维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人物,随着中法战争的失败,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还主张发展工商业。这些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统和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
①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③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内容包括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P课文第92页)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P课文第92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发表的意义见课本93页)
3、主要内容:——(P课文第93页)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P课文第94页)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c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学的典范——(P课文第96页)
④ 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思想影响:——(P课文第97页)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P课文第103页)
①开始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系统介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P课文第103-104页)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郑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未完详情看我的文档
中学生必读什么书
2003年09月17日 16:11 深圳晚报
中学生必读什么书
由阿来小说《尘埃落定》入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说起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入选中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该书中涉及到一些关于性的情节,引起了人们的讨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当中学生必读范本?本期约请三名评论员对此评说。——编者
中篇小说《芙蓉镇》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芙蓉镇》以“芙蓉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三十年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乡土浓厚的爱恋情怀。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扩容”成为必然
以往推荐进入“必读丛书”的作品中,忽略了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这显然不符合时代的开放性要求,而且经典的涵义总要随着时代在变化,因此“扩容”成为必然。而“扩容”的具体对象,还是要从严肃文学的最高奖项获奖者中产生——《尘埃落定》和《芙蓉镇》就是这样被指定的。
面对面
你有我有全都有
胡坚(评论员)
在我们的教育事业这块,有一个很伟大的传统,那就是勇猛精进,摸着石头过河,胆大心细,不怕交学费。举个例子,当年有江湖传闻称当下学生阅读不够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很及时地出版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当时我还是该套书籍扫盲范围内的中学生,也算是文学副业搞得比较好的优秀文学青年了,可就是那样,这堆书我还是没看过。更郁闷的是,后来侥幸混进了大学学中文,前几天对着该丛书书单一看,我基本上一年白学了,一直就徘徊在半文盲的境界,少有进步。
我现在还记得,高中时代有一个成绩非常不好的同学喜欢看科幻杂志,那时他鉴于我文学青年的身份,很喜欢指着某科幻杂志的版权页给我说该刊主编阿来是个搞文学的作家,写了一个《尘埃落定》得了N个大奖。那会我视野狭小,不知道《尘埃落定》为何物,一时就郁闷了,不理解茅盾文学奖为什么会发给科幻小说。
前几天,听说《尘埃落定》要入选新一批的“必读作品”了,报上还说该书关于性的情节引起了争议,这个争议显然多余了,用阿来本人的话说:“如今的孩子,获得性方面咨询的途径太多了”,鉴于这个状况,在生理卫生课,非法出版的小黄书,色情网站,激情**的传统渠道之外加上“必读作品”来疏导疏导,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在这里,我惊奇的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关方面坚持给学生朋友规划必读作品的凌云壮志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王小波先生在雄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说他活了四十岁,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这个事情让他很郁闷。幸好后来他心脏病发作死了,否则他可能会给气死。
曾经有过一个大学生阅读调查,说有近一半受调查大学生自称爱好文学,在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红楼梦》和《平凡的世界》,面对这个状况,年轻的许知远总结说:这两本书,对于相当多的选择者来讲,只是因为他们容易找到,而非真正喜欢。
也许,这个忧伤的年轻人在作结论时忽略掉了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可能因素:那就是这两本书是很容易被有关方面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推荐的趣味,代替了群体的。这个事情的结果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了土匪气息的歌,如您明鉴,那就是我雄伟的标题。
侧击
必读性与不必写
沈胜衣(专栏作者)
朋友约稿,要求就一则“新闻”写个评论,说说什么样的名著可入选中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但读了那“新闻”,我想得首次拒绝稿约了。
“新闻”是这样的:有个记者看到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入选该中学生“必读丛书”,而小说中涉及一些性的情节。于是这记者出于道德的敏感或者抨击虚伪道德的正义感,在没有谁对此有异议、投诉的情况下(起码他未举例),设定这为一个问题。随即去采访作者,得到的自然是义正词严的回答(都什么年代了!);又采访出版社,可人家说:在推荐此书入选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顾虑!记者便介绍了此书的内容,以及“必读丛书”的情况;最后认为,根据“时代的开放性要求”,“必读丛书”是应该“扩容”,接纳《尘埃落定》这样“从严肃文学的最高奖项获奖者中产生”的“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了。
不写的理由是:
一、“必读书”有什么“必读性”?我小时候努力做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但青春激素又自然而然地催生着叛逆。有了这样的经历,到今天我还一看到“必读书”之类就烦。语文无非是教人读和写,在“必学书”之外的文学阅读却居然还有“必”的紧箍咒?身为过来人,将心比心、以己度人,我可不想“屁股指挥脑袋”,给今天的孩子的课外书目提什么意见,甚至也给他们开书目来过过瘾。
二、比“必读书”更重要的是“必读性”。如果《尘埃落定》因为这方面内容而不能入选中学生的“必读丛书”,那就算现在已入选的名著都得撤掉一大批:《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子夜》、《雷雨》以及一大堆外国小说,都有性的情节或意识。其实照我看,教育界与其指定课外的必读,还不如指定课内的必学——中学生看不看《尘埃落定》无所谓,但性知识是一定要学的。
三、对这话题展开评论,则要么我和那记者一样傻,要么我比他更傻!但我并不相信那记者真的幼稚到会产生这样的忧虑:或是担心中学生被有性情节的小说污染,或是担心类似作品会因这种因素而不被“必读丛书”接纳。因此,以小人之心说一句吧:我上面特别引用的报道最后内容(当然还有对阿来的访谈),恐怕才是虚设这不存在的问题(看看出版社的反应便可知)的根本用意。我要跟着作什么评论,就等于是帮着炒一下那本在“必读丛书”中最弱的小说了——《尘埃落定》的入选,果然是“必读丛书“扩容”的标志,因为有它为参照标准,丛书是得大大增加了。芝麻开门,造福无量。
但我说是不写,却又把这一通理由公诸于众,不就同样起到协助宣传的作用了吗?所以,也许这已经可以抵消我对记者、作者、“必读丛书”主事者的冒犯了。
声音广泛阅读
是硬道理
古清生(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实际上出了许多好作品,长篇小说中有阿来的《尘埃落定》、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散文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周晓枫的《种粒》等,我认为今天的中学生加大对当代作品阅读十分必要,其意义在于中学生的文学认知及情感视野对当代的有效进入。而过去,教育体系太偏重对古典名著及现代名著的推介,导致了中学生文学养分的时代性缺失。因此,我认为将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选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很有必要,而由此引发的一场不必要的争论是一个多余的错误,这是将一场学术探讨转移为道德裁判,亦是中国文化史中较典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式争讨。
我们已经是局限阅读的一代,为历史上的局限阅读支付沉重代价的我们心灵仍余有创痛,人为制造的文化偏食而导致的文化素养不良及对世界认知的片面,我们已经尝尽苦难。因此,为中学生源源筛选和推荐有多元价值的高水准文学作品是太有必要了。十分讨厌一种如影随形的吸附性思维,这种思维就反映在这次关于《尘埃落定》入选的讨论上,即《尘埃落定》好是好但里面有性问题。这里我要问,是小说有性问题还是生物有性问题?如果是生物有性问题,而小说绕过了它,那是小说的不对,小的说是小说不足全局,大的说是虚伪,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片面史观。如果是生物没有性问题,而小说创作了性问题,那这个小说毫无疑问就是该死!
文学肯定是一种脱离于社会现实的艺术品,创作的过程调动大量的艺术手段使文学作品脱离对生活的照相式写作,但是它并不可以虚拟一个“非人类”和“非世界”,而我们有些先生就想打造这样一个“非人类”和“非世界”,以烘托自己的“崇高思想与清洁境界”,实际这是缺德的乌托邦,当你将地球上的水都做成纯净水的时候,这个地球的生态也就宣告终结。好在技术上,人根本没有能力将地球的水都造成纯净水,故此生态还能保持下去。
健康的性思维,比不健康的性思维远远重要,那种认定小说中有性不宜推介阅读的先生,不健康性思维成分占多,一部公认的严肃作品,想来这性问题不会超过大众接受底线,这就对了。有个底线没有逾越,就没有必要在此无端耗费生命,以耗费生命为目的的文化讨论,我们要蔑视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