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慈欣的小说,和他改编的电影?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小说,和他改编的电影?,第1张

开篇我说两点,其一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和西方尤其是好莱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流浪地球》是个很好的开端。其二我们的审查制度,到底对创作者的自由有无限制,这个目前没有定论,留给大家讨论。2010到2020年十年,华语**十佳送上。让子弹飞 2010年>距离上一部神片《太阳照常升起》之后三年,姜文开启了他的民国三部曲。野性、想象力和浪漫主义,在这三部**里随处可见。我倾向于把三部**连在一起看待,它们代表了一个男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代入。姜文的**总是在刻意隐去某些东西,将说未说,欲说还休。给人留下巨大的解读空间。这就和他整天挂在嘴上的那句,人和人之间其实有很多的误读。他喜欢这种,甚至是享受来自于各类观众对他**的误读。然后笑嘻嘻的躲在暗处看着大家,心里不由得泛起一句,怎么样,老子就是牛逼吧。如果是别人拍这样一部**,大家可能全当爽片看了。但出自姜文之手,大家总觉得不那么简单。他一定是想通过这事说点什么。鹅城这个小地方的几方势力争夺,是不是也有点以小见大的意思呢。这三部曲是姜文在**上全新的尝试,和他之前的三部有很大区别,是他在**市场环境变化后,对于艺术和商业平衡的探索。《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依然都是上乘水准的作品。也许在商业上没有《子弹》成功,但在个人的表达上,姜文又向前进了一大步。钢的琴 2011年2011年上映,2017年重映。导演张猛之前的《耳朵大有福》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的《钢的琴》可以说是一次爆发,无论在题材角度的选择,以及对整部**节奏的把控,完全趋于成熟。另外把这样一部基调悲凉的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处理。既能在商业上降低观影门槛,同时又是一种很高级的讽刺方式。很多人戏称这部**还可以叫做《杀死那个东北人》。影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一位钢厂工人在下岗后,面对离家出走的妻子再度回来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展开。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的男主,为了把女儿留住,联合厂里的其他工人,准备用钢厂的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台钢琴供女儿练习。导演把东北旧工业基地那种破败感捕捉的十分到位,在让人窒息的环境里,底层人民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产生各种荒诞想法,并付诸于实践。这样的反差让《钢的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明显的戏剧冲突。小人物在大环境中无力的挣扎是这部**的底色。这和我们后面要说的《大佛普拉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好在导演给了它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影片停在了女儿用这台做出来的钢琴演奏的片段,让人在最后产生了一丝欣慰。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国产现实主义力作。万箭穿心 2012年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导演在13年的作品《大明劫》,而《万箭穿心》这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导演王竞在创作上的最高峰。我经常说,我们其实有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商业上的失败而被埋没。这个时代大家更愿意把**看作一种娱乐化的商品,而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影片讲述了一个苦命女人半生的故事,把生活强加给她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剥离给观众看,既心碎又心疼。导演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了极大冷静与克制。并没有主观的判断谁是谁非。而是把生活中的命运和无力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客观的展示出女主在半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她认知范围内的自我反抗。生活强加于每个人的劫数,一个也不会少。而你面对这些劫数的方式,其实就组成了你的一生。颜丙燕用她极其出彩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完全融入了角色。让观众在共情上更上一个台阶。直到大家明白那句:“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的意思。狗十三‎ 2013年>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和《李米的猜想》都是上乘佳作,尤其前者在15年赚足了口碑。但这个十佳里我仍然愿意给这部13年的作品《狗十三》,它一直被禁到18年才上映。影片的故事围绕着13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爱犬爱因斯坦展开,再放大到女孩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单纯与执拗,在面对成人世界时所产生的各种摩擦,成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伤痛。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导演把这个问题赤裸裸的揭示给众人。就像影片中的两场饭局,是导演给所有成年人的一记耳光。没有真诚,只有丑陋。拍的实在太过精彩。片尾,一直执着于寻找狗狗的女孩,却对于爱因斯坦视而不见。这样莫大的反讽最终成为女孩长大成熟的标志。这是一部青春片,但又不全是。影片以小见大,把孩子与父辈之间的关系,放大到整个成人世界的规则,那里有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肮脏的潜规则。远不如人和狗的关系那么简单。狗十三一语双关,如此深刻。一代宗师 2013年>王家卫这十年间唯一的长篇作品,精致如油画般的质感。一以贯之的摄影风格。它很王家卫,但又与以往的王家卫有所不同。相比之前的作品,尤其是同类型的《东邪西毒》,《一代宗师》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故事张力更胜一筹,更加贴近主流化的叙事模式。影片场景的搭建十分考究,服化道做到了高度统一与还原。片中的几场打戏,在剪接上快慢结合。运动转场使用快速灵动的剪切,凸显比武的激烈。特写处运用慢镜,拳拳到肉打击感十足。《一代宗师》并不是关于叶问个人的传记片,更像是对曾经辉煌而又逝去的武林平添的一份追忆。这些追忆包括了名利,意气以及情愫。人呐最怕的就是重温旧梦。若近若离的情感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哲学。武侠片的文脉不能断,它是最能代表东方文化和美学特征的表现形式,从徐克到王家卫,从《卧虎藏龙》到《刺客聂隐娘》。再到后面要说的徐浩峰。武侠片不仅仅是古装片,更重要的是对于“武侠”两个字的开掘,其中所包含的逻辑与智慧是我们独有的,它涵盖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流浪地球》我们固然要做,但武侠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更要香火延续,生生不息。最后墨镜王《繁花》搞快点。

1求刘慈欣小说中2018几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记得不是很清楚,供参考

2018:讲基因延长和冬眠

赡养人类:另一个文明要来占领地球,然后给人类每人的资源以社会最低水平为主 于是几个富翁拿着钱发给穷人,然后有些人不愿意收钱就被主角杀手杀掉的事情,有很多人性的大道理= =

诗云:上帝用太阳系和计算机做出了存储着所有汉字组合成诗的诗文的存储器 反正因为大得像一片云一样就叫诗云

地火:煤矿开采失火了

混沌蝴蝶是讲一个人利用蝴蝶效应制造阴天来阻挡外界攻击自己祖国的

光荣与梦想。。忘了 好像很恶心

2刘慈欣的乡村教师的好词好句

《乡村教师》2001年1月发表于《科幻世界》的小说,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主要讲述了作者刘慈欣对广大教师的敬佩之心,以及对教育事业本身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主要讲述了一位偏僻山村的乡村教师,在临终前,将力学三大定律教给了四个学生。而正是这一举动,在外星高级文明的战争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乃至整个太阳系。

经典内容选段:

当娃们造好那座新坟时,东方已经放亮了。老师是放在从教室拆下来的一块门板上下葬的,陪他入土的是两盒粉笔和一套已翻破的小学课本。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只要一场雨,石板上那稚拙的字迹就会消失;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座坟和长眠在里面的人就会被外面的世界忘得干干净净。

太阳从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晖投进仍沉睡着的山村;在仍处于阴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在闪着晶莹的光,可听到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

娃们沿着小路向村里走去,那一群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中淡蓝色的晨雾中。

他们将活下去,以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的希望。

3隋唐生活掠影名言佳句

《东城老父传》中的贾昌,在少年时代就是因为善于驯养斗鸡,得到了玄宗的宠信,身价骤增,人呼“神鸡童”。

时人歌咏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东城老父传》虽是传奇小说,发映的却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真实。杜甫《斗鸡》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李白《古风》诗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于虹霓,行人皆怵惕。”都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对斗鸡之戏的沉湎。

4《诗云》讲的是什么

《诗云》(又名《李白》)是一篇科幻小说,由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发表于2003年3月份的《科幻世界》上,是刘慈欣“大艺术系列”之二 ,荣获当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全文一万八千余字。

伊依一行三人乘坐一艘游艇在南太平洋上做吟诗航行,他们的目的地是南极,如果几天后能顺利到达那里,他们将钻出地壳去看诗云。

今天,天空和海水都很清澈,对于做诗来说,世界显得太透明了。抬头望去,平时难得一见的美洲大陆清晰地显示在天空中,在东半球构成的覆盖世界的巨大穹顶上,大陆好像是墙皮脱落的区域……

哦,现在人类生活在地球里面,更准确地说,人类生活在气球里面,哦,地球已变成了气球。地球被掏空了,只剩下厚约一百公里的一层薄壳,但大陆和海洋还原封不动地存在着,只不过都跑到里面了,球壳的里面。大气层也还存在,也跑到球壳里面了,所以地球变成了气球,一个内壁贴着海洋和大陆的气球。空心地球仍在自转,但自转的意义与以前已大不相同:它产生重力,构成薄薄地壳的那点质量产生的引力是微不足道的,地球重力现在主要由自转的离心力来产生。但这样的重力在世界各个区域是不平均的:赤道上最强,约为15个原地球重力,随着纬度增高,重力也渐渐减小,两极地区的重力为零。现在吟诗游艇航行的纬度正好是原地球的标准重力,但很难令伊依找到已经消失的实心地球上旧世界的感觉。

空心地球的球心悬浮着一个小太阳,现在正以正午的阳光照耀着世界。这个太阳的光度在二十四小时内不停地变化,由最亮渐变至熄灭,给空心地球里面带来昼夜更替。在适当的夜里,它还会发出月亮的冷光,但只是从一点发出的,看不到满月。

游艇上的三人中有两个其实不是人,他们中的一个是一头名叫大牙的恐龙,它高达十米的身躯一移动,游艇就跟着摇晃倾斜,这令站在船头的吟诗者很烦。吟诗者是一个干瘦老头儿,同样雪白的长发和胡须混在一起飘动,他身着唐朝的宽大古装,仙风道骨,仿佛是海天之间挥洒写就的一个狂草字。

这就是新世界的制造者,伟大的——李白。

礼物

事情是从十年前开始的……

5请把刘慈欣的所有作品的名称给我 如有连接更好

“作品年表”(刘慈欣本人整理 ,宇慧补充)

以下创作年表仅是第一稿的写作时间,有些作品在发表前作了较大的修改和扩充。

1985年 《宇宙坍缩》

1987年 《微观尽头》

1989年 《中国2185》(长篇、未发表)

1991年 《超新星纪元》(长篇,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997年 大艺术三部曲:《梦之海》、《诗云》(又名《李白》)、《欢乐颂》(未发表)、

1998年 《西洋》、《微纪元》、《天使时代》(又名《波斯湾飞马》)、《光荣与梦想》、《地球大炮》(又名《深井》)

1999年 《鲸歌》、《带上她的眼睛》、《信使》、《混沌蝴蝶》

2000年 《地火》、《流浪地球》、《乡村教师》、《魔鬼积木》(长篇)

2001年 《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朝闻道》、《吞食者》、《纤维》、《球状闪电》(长篇、未发表)

2002年 《吞食者》、《命运》、《思想者》(倪匡科幻奖征文)

2003年 《白垩纪往事》(长篇、未发表)

科幻小说:(本目录按作品首创时间排序)

坍缩 1985年

微观尽头 1987年

中国2185 1989年

超新星纪元 (讨论版) 长篇1991年(2003年1月出版)

“大艺术系列”之——梦之海 1997年

“大艺术系列”之——诗云 1997年(又名《李白》)

《欢乐颂》(未发表 缺)

西洋 1998年

微纪元 1998年

地球大炮 1998年

天使时代 1998年 (又名《波斯湾飞马》)

光荣与梦想 1998年

带上她的眼睛 1999年

鲸歌 1999年

混沌蝴蝶 1999年

信使 1999年

地火 2000年

流浪地球 2000年

乡村教师 2000年

魔鬼积木 2000年

纤维 2001年

中国太阳 2001年

朝闻道 2001年

吞食者 2001年

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版) 2001年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版)

命运 2001年

球状闪电 长篇2001年(2004年6月出版)

白垩纪往事(中篇,2003年以《当恐龙遇见蚂蚁》之名发表)NEW!

人生

圆圆的肥皂泡 2004年

镜子 2004年12月发表

赡养上帝--刘慈欣 2005年1月发表

随笔文论: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 NEW!

被忘却的佳作NEW!

远航!远航!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我们是科幻迷

文明的反向扩张

从双奖看当代美国科幻

混沌中的科幻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快乐的科幻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被忘却的佳作

初学者如何写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给《星云》的文章——关于科幻的一些思考(9908)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越小越好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由银河奖想到的

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刘慈欣关于“星云奖”的一些介绍

掐头去尾看雨果奖

近期在美国主流科幻中常出现一些的奇特作品

珊瑚岛上的死光

6关于现代的诗云八句

《山上有一朵白云》

傍晚,山上有一朵白云

披着夕阳的金纱

在山间轻舞

远处,吹来几丝微风

是否带着你的多情?

傍晚,山上有一朵白云

飘下山谷,飘进树林

悄然

你隐去了身影

山巅,空留下我一腔痴情

《云》

云,描绘蓝天

潇洒、徜徉、安然

随着长风的指点

把天涯海角慰问遍

云,缠绕青山

妩媚、飘逸、连绵

蘸着花草的香甜

卷走苍松巨浪的慨叹

云,倒映水面

纯洁、明丽、翩跹

睨着柳枝的欢颜

悄悄录下世间的爱与幻

云,钻进眼帘

如痴、如梦、如烟

激起心底的波澜

《你像一片薄云》

你像一片薄云

偶然投影在我的生命领空

在我的心口写下了最美丽的奇迹

当你飘然远去

走出我的世界

带走我的灵魂

我仓惶失措

只能忘空呐喊

云且留住

云且留住

伴我同行

伴我同住

《云的爱情》

我本是远方的一片云

寂寞的飘在高空

地上留下轻轻淡淡的影子

万古无情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

你寂寞的挂在枝头

一颗露珠能有多长的生命?

不禁为你忧愁

错过的永远错过

得到的可能失去

万里高空外

期盼与你相逢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水乳交融

从此是长长的生活啊

长长的生活没有结局

在希望与绝望中凝结

又在你深切的仰望里跌落

却成了

青青的一方土

7谁有刘慈欣至今完整的作品表

坍缩 1985

微观尽头 1987

中国2185(长篇未发表)1989

超新星纪元(长篇)1991

大艺术系列 梦之海 1997

大艺术系列 诗云 1997

大艺术系列 欢乐颂(未发表)

西洋 1998

微纪元 1998

地球大炮 1998

天使时代 1998

光荣与梦想1998

带上她的眼睛1999

鲸歌 1999

混沌蝴蝶 1999

信使 1999

地火 2000

流浪地球 2000

乡村教师2000

魔鬼积木(长篇)2000

纤维 2001

中国太阳2001

朝闻道 2001

全频带阻塞干扰 2001

命运 2002

吞食者2002

思想者2002

白垩纪往事(长篇)2003

后来的我不太清楚时间了大概有

圆圆的肥皂泡

赡养上帝

赡养人类

镜子

最新一篇应该是 太原之恋

当然还有 球状闪电 三体(三部曲) 两部经典长篇

基本全了

第一回打这么字啊,呵呵,希望你满意

贺岁片《流浪地球》频繁登上热搜,而这部大火的**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

今天我们选取了该小说集中的另一篇短篇——《带上她的眼睛》,以探寻爱在科幻世界里的奇特表达。文中描述了在未来世界里爱情的模式:人们虽然可以通过科技传递感官体验,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却永远无法战胜空间隔离带来的孤独,与面对死亡时的绝望和无助。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我实在累了,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再带一双眼睛去,我也答应了,于是他带我去拿眼睛。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里,现在还剩下十几双。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呆呆地看着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显得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显然刚刚体会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学图书馆中想像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

“麻烦您了,真不好意思。”她连连向我鞠躬,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轻柔的声音,我想像着这声音从外太空飘来,像一阵微风吹过轨道上那些庞大粗陋的钢结构,使它们立刻变得像橡皮泥一样软。

“一点都不,我很高兴有个伴儿的。你想去那儿?”我豪爽地说。

“什么?您自己还没决定去哪儿?”她看上去很高兴。但我立刻感到两个异样的地方,其一,地面与外太空通讯都有延时,即使在月球,延时也有两秒钟,小行星带延时更长,但她的回答几乎感觉不到延时,这就是说,她现在在近地轨道,那里回地面不用中转,费用和时间都不需多少,没必要托别人带眼睛去渡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做为航天个人装备工程师,我觉得这种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装上看不到防辐射系统,放在她旁边的头盔的面罩上也没有强光防护系统;我还注意到,这套服装的隔热和冷却系统异常发达。

“她在哪个空间站?”我扭头问主任。

“先别问这个吧。”主任的脸色很阴沉。

“别问好吗?”屏幕上的她也说,还是那副让人心软的小可怜样儿。

“你不会是被关禁闭吧?”我开玩笑说,因为她所在的舱室十分窄小,显然是一个航行体的驾驶舱,各种复杂的导航系统此起彼伏地闪烁着,但没有窗子,也没有观察屏幕,只有一支在她头顶打转的失重的铅笔说明她是在太空中。听了我的话,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赶紧说:“好,我不问自己不该知道的事了,你还是决定我们去哪儿吧。”

这个决定对她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是在决定生存还是死亡,或者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哦,这对我来说不容易,您要是看过海伦.凯勒的《三天所见》的话,就能明白这多难了!”

“我们没有三天,只有两天。在时间上,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穷光蛋。但比那个二十世纪盲人的幸运的是,我和你的眼睛在三小时内可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告诉了我那个地方,于是我带着她的眼睛去了。

/ 草原 /

这是高山与平原,草原与森林的交接处,距我工作的航天中心有两千多公里,乘电离层飞机用了十五分钟就到了这儿。面前的塔克拉布布玛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变成了草原,又经过几代强有力的人口控制,这儿再次变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付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现在,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万,他们回地球度假的费用是惊人的,于是吝啬的宇航局就设计了这玩艺儿,于是每个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这个小玩艺开始被当做笑柄,但后来由于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观的补助,竟流行开来。最尖端的技术被采用,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致,现在,它竟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他(她)的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多带一双眼睛去度假成了宇航系统地面工作人员从事的一项公益活动,由于度假中的隐私等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再带双眼睛,但我这次无所谓。

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

“上次离开后,我常梦到这里,现在回到梦里来了!”她细细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啊,当然,太空中的人还是封闭的,二十世纪的一个叫耶格尔的飞行员曾有一句话,是描述飞船中的宇航员的,说他们像……”

“罐头中的肉。”

我们都笑了起来。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笑着摇摇头,这是一个闪电变幻疯狂追逐的时代,女孩子们都浮躁到了极点,像这样的见花落泪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们给这朵小花起个名字好吗?嗯……叫她梦梦吧。我们再看看那一朵好吗?他该叫什么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儿去,啊,谢谢,看她的淡蓝色,她的名字应该是月光……”

我们就这样一朵朵地看花,闻花,然后再给它起名字。她陶醉于其中,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忘记了一切。我对这套小女孩的游戏实在厌烦了,到我坚持停止时,我们已给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头,我发现已走出了好远,便回去拿丢在后面的背包,当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时,又听到了她的惊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觉得很可笑,就用两只手各捂住一朵小花,问她:“她们都叫什么?什么样儿?”

“左边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茎上有分开的三片叶儿;右边那朵叫火苗,粉红色,茎上有四片叶子,上面两片是单的,下面两片连在一起。”

她说的都对,我有些感动了。

“你看,我和她们都互相认识了,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我会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们每一个的样儿,像背一本美丽的童话书。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这儿的世界?要是你再这么孩子气地多愁善感下去,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医生会让你永远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我迈过去继续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不,别动,这是真是天国的风呀!”

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然后应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湿,再举到风中把天国的感觉传给她。我们就这样又消磨了很长时间。

再次上路后,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轻轻地说:“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说:“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觉都磨钝了。”

“怎么会呢?!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谁要能说清这些感觉,就如同说清大雷雨有多少雨点一样。看天边那大团的白云,银白银白的,我这时觉得它们好像是固态的,像发光玉石构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这时倒像是气态的,好像所有的绿草都飞离了大地,成了一片绿色的云海。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礴啊!看看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吗?”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病态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伶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似乎好久没人光顾了,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我又累又饿,可晚饭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议我们立刻去看日落。

“看着晚霞渐渐消失,夜幕慢慢降临森林,就像在听一首宇宙间最美的交响曲。”她陶醉地说。我暗暗叫苦,但还是拖着沉重的双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确实很美,但她对这种美倾泻的情感使这一切有了一种异样的色彩。

“你很珍视这些平凡的东西。”回去的路上我对她说,这时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现。

“你为什么不呢,这才像在生活。”她说。

“我,还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这样。在这个时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质的东西自不必说,蓝天绿水的优美环境、乡村和孤岛的宁静等等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们认为最难寻觅的爱情,在虚拟现实网上至少也可以暂时体会到。所以人们不再珍视什么了,面对着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们把拿起的每一个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没有这些水果。”她低声说。

我感觉自己刺痛了她,但不知为什么。回去的路上,我们都没再说话。

这天夜里的梦境中,我看到了她,穿着太空服在那间小控制舱中,眼里含泪,向我伸出手来喊:“快带我出去,我怕封闭!”我惊醒了,发现她真在喊我,我是戴着她的眼睛仰躺着睡的。

“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脑袋发沉,迷迷煳煳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草原上的夜雾使它有些发红。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无数点萤火虫的幽光在朦朦胧胧的草海上浮动,仿佛是草原的梦在显形。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喂,你是不是从轨道上看到月光照到这里?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轨道上。”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过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着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从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像着太空中的那个娇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银色的月球,下面是蓝色的地球,小小的她从中间飞过,把音乐溶入月光……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变成了呼唤,她又叫醒了我,还要出去。

“你不是看过月亮了吗?!”我生气地说。

“可现在不一样了,记得吗,刚才西边有云的,现在那些云可能飘过来了,现在月亮正在云中时隐时现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种音乐了,求你带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恼火,但还是出去了。云真的飘过来了,月亮在云中穿行,草原上大块的光斑在缓缓浮动,如同大地深处浮现的远古的记忆。

“你像是来自十八世纪的多愁善感的诗人,完全不适合这个时代,更不适合当宇航员。”我对着夜空说,然后摘下她的眼睛,挂到旁边一棵红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觉去了,明天还要赶回航天中心,继续我那毫无诗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传出了她细细的声音,我听不清说什么,径自回去了。

我醒来时天已大亮,阴云已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濛濛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挂在红柳枝上,镜片上蒙上了一层水雾。我小心地擦干镜片,戴上它。原以为她看了一夜月亮,现在还在睡觉,却从眼睛中听到了她低低的抽泣声,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

“真对不起,我昨天晚上实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为你,呜呜,天从三点半就阴了,五点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没睡?!”

“……呜呜,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呜呜,好想看的,呜……”

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溶化了,脑海中出现她眼泪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样儿,眼睛竟有些湿润。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一天一夜里,她教会了我某种东西,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样朦胧,由于它,以后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会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总还会有日出的,以后我一定会再带你的眼睛来,或者,带你本人来看,好吗?”

她不哭了,突然,她低声说:

“听……”

我没听见什么,但紧张起来。

“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她激动地说,那口气如同听到世纪钟声一样庄严。

/ 落日六号 /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很长时间后,当我想起洗那些那次旅行时穿的衣服时,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同时,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地,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着夜幕降临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当这种变化发展到让我觉察出来时,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无意识地,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只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终于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只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我发疯似地跑上楼,勐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是为了她来的吧。”主任说,眼睛还看着屏幕。

“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计划发射十艘飞船,它们是“落日一号”到“落日十号”,但计划由于“落日六号”的失事而中断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标准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四年前,我在电视中看到过“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太阳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云层变成了绚丽的朝霞。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大地被烧红了一大片,这片圆形的发着红光的区域中央,是一个岩浆的湖泊,白热化的岩浆沸腾着,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远至乌鲁木奇,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号”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在地层中航行深度的记录:海平面下三千一百公里。“落日六号”不打算突破这个记录。因为据地球物理学家的结论,在地层三千四百─三千五百公里深处,存在着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学术上把它叫做“古腾堡不连续面”,一旦通过这个交界面,便进入地球的液态铁镍核心,那里物质密度骤然增大,“落日六号”的设计强度是不允许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飞船只用了两个小时便穿过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连续面,并在大陆板块漂移的滑动面上停留了五个小时,然后开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长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凭感觉触摸飞船周围不断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质。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能看到这样的情景: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磙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有一名地航员回忆:他们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了飞快合拢并压下来的岩浆,这个幻象使航行者意识到压在他们上方那巨量的并不断增厚的物质,一种地面上的人难以理解的压抑感折磨着地航飞船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受到这种封闭恐惧症的袭击。

“落日六号”出色地完成着航行中的各项研究工作。飞船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十五公里,飞船需要航行二十小时才能到达预定深度。但在飞船航行十五小时四十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由每立方厘米六点三克勐增到九点五克,物质成份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尽管“落日六号”当时只到达了二千五百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迹象却冷酷地表明,他们闯入了地核!后来得知,这是地幔中一条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压液态铁镍充满了这条裂隙,使得在“落日六号”的航线上,古腾堡不连续面向上延伸了近一千公里!飞船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条裂隙,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由中子材料制造的船体顶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厘米一千六百吨的巨大压力,但是,飞船分为前部烧熔发动机、中部主舱和后部推进发动机三大部分,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烧熔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从“落日六号”用中微子通讯发回的画面中我们看到,已与船体分离的烧熔发动机在一瞬间被发着暗红光的液态铁镍吞没了。地层飞船的烧熔发动机用超高温射流为飞船切开航行方向的物质,没有它,只剩下一台推进发动机的“落日六号”在地层中是寸步难行的。地核的密度很惊人,但构成飞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态铁镍对飞船产生的浮力小于它的自重,于是,“落日六号”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类登月后,用了一个半世纪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层探险方面,人类也要用同样的时间才有能力从地幔航行到地核。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讯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完好的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了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他们被裹在几千公里厚的物质中,这里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五千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钢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神曲》中的《地狱篇》像是在描写天堂了;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

沉重的心理压力像毒蛇一样撕裂着“落日六号”地航员们的神经。一天,船上的地质工程师从睡梦中突然跃起,竟打开了他所在的密封舱的绝热门!虽然这只是四道绝热门中的第一道,但瞬间涌入的热浪立刻把他烧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长在一个密封舱飞快地关上了绝热门,避免了“落日六号”的彻底毁灭。他自己被严重烧伤,在写完最后一页航行日志后死去了。

从那以后,在这个星球的最深处,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六千八百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十平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很快就要耗尽,现有的能量已不能维持传感眼镜的超高速数据传输,这种联系在三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飞机上,当时我已把她的眼睛摘下来放到旅行包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濛濛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后来“落日六号”同地面只能保持着语音和数据通讯,而这个联系也在一天深夜中断了,她被永远孤独地封闭于地心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将在这不到十平方米的地心世界里渡过自己的余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后告别的情形,但主任让我听的录音出乎我的意料。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你们发来的最后一份补充建议已经收到,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可能是几代人以后吧,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有人会再次进入这里,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会在这里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见。”

/ 透明地球 /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泊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

“……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编辑丨坏坏

来自《地心抢险记》

为什么我如此痛惜希恩斯夫妇的爱情?

1

关于希恩斯在《三体2》中的出场,刘慈欣在书中写到:“一位温文尔雅的英国人走上主席台,与泰勒的冷漠和雷迪亚兹的倔强相比,他显得彬彬有礼,很有风度地向会场致意。这也是这个世界所熟悉的人,但没有前两者身上那种光环。”从对希恩斯的出场的描写可以轻易的看出,刘慈欣在特意强调希恩斯与前面两位面壁者的不同, 希恩斯身上散发的精英感的绅士风度突出了一个隐藏的观点: 希恩斯看似谦逊随和,实则不可忽视。

而希恩斯的妻子山杉惠子,在我个人看来,算是《三体2》中塑造比较成功的女性角色,这也导致她后期的变动让我不免觉得有些牵强。刘慈欣毫不掩饰的将山杉惠子写为一个传统的日本式女人,她的很多特点与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略有相似,她像是灿烂的樱花,绚丽夺目而璀璨,纵是离技飘落,似乎失落孤寂又虚无,却持有好似本质的纯洁,毫无杂质。又像是一壶散发清香的樱花酒,迷人又醉心。

在我看来,两人在出场开端就点明夫妻关系是意料之中的。两人的爱情也在刘慈欣的后期描写中,显得那么完美无瑕。

她会在他竞选面壁人时在台下含情脉脉地注视他;她会对他说,这是我想念你时大脑神经元的排列,以宽慰他流浪了八年的心灵;她愿在月光下的竹林中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甚至更早,她会在科研室中哭着答应他的求婚;他们会在每一次研究得到突破时激动地接吻;他们会在东京中被竹林掩着的小屋中相拥而眠。

但我忘了,在《三体2》中的现在正是战时,希恩斯是身有保护地球文明责任的面壁者,而他所要提防的敌人随时潜伏在他身边。

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人会顾及一对夫妻的私人感情。

我唯独忘了一点:美好的往往是易碎的。

2

当山杉惠子面无表情地说出这句话时,正要起身离开会议的希恩斯双腿一软,继而又跌回椅子上,他的脸渐渐变得苍白,让他显得那么无力。不同于泰勒的冷漠和雷迪亚兹的激进,通过刘慈欣的描写,此时的希恩斯再无半分温文而雅的气质,更多的是虚弱的苍白无力。

我想不应该在他身上捕捉到一丝一毫的震惊,因为他身为一个面壁者所要做的就是靠现实掩遮一切诡计,并且在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双重监视下,完成所有行动。所以他应该知道,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他的至亲之人。这就是面壁计划的工作性质,是铁一般的规则。

希恩斯错就错在:他依赖于爱情,所以妄想改变残酷的规则。面壁计划就像是一场赌局,希恩斯自认为没有抛出赌注,孰不知他的心早已困于赌局,这或许就是他的原则:破壁人无论是谁,都不能是山杉惠子。

在《三体》游戏中山杉惠子以亚里士多德的身份,初次接受了做希恩斯破壁人的任务。刘慈欣的书中写到:亚里士多德也没有跪下,他抖了抖长袍,若有所思道:“他的破壁人也只有我了。”现在看来,当时山杉惠子说的这句话是一个明显的线索,但我左思右想觉得这句话不仅是行文线索,更是对最后山杉惠子成功破壁的原因,因为这句话应该还有后半句,“因为我是他唯一的弱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希恩斯与前两位面壁者相比是较为出色的。想想吧,一台思想钢印机造就出的并不是一群钢印族,而是千千万万个章北海。在水滴入侵时,两千艘航舰会同时驶向浩瀚的宇宙。成立无数个星舰地球,为地球文明延续命脉。

可几近完美的计划,仅仅是因为希恩斯结束了八年的冬眠在妻子面前的一次真情流露。就使完美的计划换了一句“我成长了八年,而你,还是冬眠前的你”。

从希恩斯将命题为:“我在面壁计划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的思想钢印印入脑中,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对所坚信的答案深信不疑,而我想或许在希恩斯心中,山杉惠子已经成为了象征美好的符号,让他如飞蛾一般扑向明火,一厢情愿的选择相信山杉惠子。

所以当山杉惠子十分冷静地说出那句“作为地球三体组织最后的成员,我将为主尽自己的责任。”使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对面疯狂的女人是一个同伊文斯一样坚定的降临派,在此之前谁也没有一想到这个,如布伦奇诺画中人物的女人所展现给世人的纯良无害下,隐藏的是对人类根深蒂固的憎恶。

这也同时证明,希恩斯赌输了,输的彻彻底底,一厢情愿就得愿赌服输。

还有一个细节,即使在山杉惠子陈述希恩斯的面壁计划时, 希恩斯仍一遍一遍如往日一般称她为亲爱的,他说这是他把计划执行下去的精神力量。

你看,相信你是一种思想钢印,而此时我只能用如此卑微的方式苟延残喘。

可能最令人痛惜的并不是你制造一切幻象,最终背叛于我。而是我明知道你会背叛,却选择一厢情愿的相信你。

3

《三体2》中出现两条爱情线。一条属于罗辑与庄颜,一条属于希恩斯和山杉惠子,而这两对恋人的爱情就书中的描写的而言,有着根本上的差异。

当世界看似即将毁灭,全世界人心惶惶时,突然出现一对恋人,他们不会相互揣测猜疑,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纯粹的,甚至童话的。他们如1379号监听员一样,轻轻地拨开了黑暗森林的一角,并且毫无猜疑的并肩跨过这些坎坷,追求属于他们的永昼。这是我所理解的罗辑与庄颜的爱情。

而希恩斯与山杉惠子,他们也曾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他们也曾经有着共同的志向,勃勃的野心。可战争打响,再美的爱情也经不过人性的考验,在心中积淀的对人类的厌恶终会随成战火的硝烟一起纷飞。

如此很显然可以看出,罗辑与庄颜的爱情是作者对后期的铺垫,以及对危机纪年的鲜明对比。而希恩斯与山杉惠子的爱情则真实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在此处提到人性二字会让我不禁质疑山杉惠子对希恩斯的爱,她真的爱他吗?

最后剖腹自杀是忠于自己的组织吗?还是对他最后的忏悔?

我也会幻想,如果在书中,这对恋人出生于和平时代,没有战争与立场纠纷,他们或许会携手为他们热爱的脑科学事业奋斗,他们会组建一个家庭,和天下所有的情侣一样终成眷属,白头偕老。

多希望,与你相遇,恰逢盛世。

他们是同志吗?不是。

他们是敌人吗?不是。

他们只是一对爱人。

一部伟大的作品,犹如一本百科全书,蕴含着文学价值、社会图景、人文内涵等等信息,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诞生了“红学”。《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呈现了诸多信息。我曾有幸拜读詹琰、路姜波的《三体导读》,对《三体》其书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今天,我将文学意思部分摘录一二,与书友们分享。本文会从东方与西方、精英与庸众、人物与叙事、宏观与微观、冷酷与诗意、崇高与优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帮助书友们更全面地读懂《三体》。

一、东方与西方

《三体》使用了大量的属于不同文明尤其是东方和西方文明的文化符号。比如在《三体游戏》中的人物与情景:周文王、墨子、秦始皇、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沙漏、青铜鼎、金字塔……这一名单串起了简易的人类科技史,也展示了三体人对自己所处世界的艰难探索。密集使用文化符号的还有地球联合舰队的命名。

文化元素符号是一种鲜明、直接的媒介传播工具,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迅速激起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感知与把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刘慈欣似乎很懂得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不过,刘慈欣对文化符号的征用还是极其表面的,更何况,刘慈欣有着强烈的技术主义倾向(技术主义至少与西方文化更接近),这使得他的小说中难以出现更深刻的文化碰撞,人物谱系中也只可能有周文王与墨子,而很难出现孔孟。

《三体》中也有尝试表达文化内核的地方,比如魏成在一座深山寺庙里研究“三体问题”时,长老为他解释“空”的状态“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这种存在填满自己。这是典型的禅宗风格,已经触及了文化内核,但这样的论述太少了。

有人从章北海和维德身上也读出了不同的东西,章北海虽然和维德一样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但他并非“无所谓”。维德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坚决不与庸众为伍,而章北海则没有那么洒脱,他承受着激烈的价值冲突和良心拷问,一方面坚信自己的选择,一方面又清楚这是对普遍道德的背叛,他有着超越善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比维德的形象更为立体和饱满。对待庸众的态度,是评判精英的试金石,维德是西方式的强者,章北海是东方式的仁者。

二、精英与庸众

刘慈欣是英雄主义倾向。在他的笔下的英雄,比古典主义的英雄更具层次感,或者成为非典型精英。

第一类精英是作为殉道者形象出现的,比如叶哲泰、杨冬、汪淼、丁仪等。叶哲泰因坚持真理被批斗、被活活打死,杨冬等人因“物理学不存在了”而选择了自杀。

第二类精英是作为冷酷英雄出现的,比如罗辑、章北海、维德等。他们有成为正统精英的所有条件(聪明、果敢、坚强、目标远大、忍辱负重、不择手段等),但偏偏在终极抉择上又大逆不道。在面对“吃还是不吃”的问题,他们选择“吃”。与正统精英相比,他们存在某种道德瑕疵,不过刘慈欣并不是在指责他们,而是借由这种冲突来映照世俗道德的迂腐、可笑。

第三类精英是史强这样的非知识分子精英。这样一个劣迹斑斑、有道德缺陷、从未仰望星空,也未思考过终极问题的角色,却有着基于生活阅历的超强敏感性和朴素的乐观主义。比如在所有知识精英都在为三体危机绝望时,他是唯一一个没感到绝望和无助的人,他带汪淼和丁仪去看蝗虫,并告诉他们,人类与三体文明的差距,恰如蝗虫与人类的差距,但蝗虫从没被真正消灭过。

而大众的面目,在刘慈欣笔下并不讨喜。

首先,大众对英雄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他们骨子里不相信英雄们的担当,并以势利的态度来对待英雄。当英雄能够引导光明的未来时,将其奉为救世主;而当其行为不可理喻时,将其视为全民公敌。

其次,大众没有远见,且充满了非理性。他们不知道,宇宙不是童话,而是充满了残酷的杀戮。他们把罗辑、维德这样的人视为“狂人”、“野心家”,却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才是人类唯一出路。另外为了“逃亡面前人人平等”,又无端禁止光速飞船的研制。

三、人物与叙事

在刘慈欣笔下,人物只是一个符号,比如程心是“圣母”、维德是“暴君”、章北海是“城府很深”、云天明是“孤僻敏感”。在文学家看来,这只是用一个个现成的符号,来填满早已完成的剧情。不过,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中,人物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

在叙事上,也会让读者有一种跳跃感和拼贴感。吴岩把它称为“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前者,是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后者,就是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小说在强烈的情感叙事中突然中断,直接进入遥远的未来。

也有人把这种手法称为“叙事块”,每个“叙事块”内部节奏非常快,思想密度非常大,比如古筝行动、智子工程、水滴攻击等,刘慈欣都毫不吝啬地展示其奇瑰想象,把逼真的细节和高密度的思想注入文本,对读者的心灵进行狂轰滥炸。而在两个“叙事块”之间,又存在明显的空白与断层。这种断层有时候会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比如,对比强烈的时间迁移会让人有沧海桑田的历史感,而大尺度的空间转换同样让人惊叹于宇宙的深邃与广漠。不过,“叙事快”之间的断裂感,也会影响叙事的流畅性。

四、宏观与微观

刘慈欣个小说之所以构思宏大、立意高超、气势磅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非常善于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延伸。

他一落笔就是亿万年的时光流逝和百亿光年的宇宙尺度,同时还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宏大场景,努力引导读者去想象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

他还善于将宏观描写寓于微观描写之中。歌者出场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同时喜欢用微观和宏观的巨大反差来形成令人震撼的效果。比如智子,本来只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质子,但在二维展开后,居然遮天蔽日,包裹了整个星球。“二向箔”是一个长八点五厘米、宽五点二厘米的长方形膜状物,看上去就是一张“小纸条”,但却在短时间内把太阳系拍成了一个平面。

这种手法被称为“宏细节”,是为了形成宏观与微观的巨大反差。它不仅是刘慈欣自觉的美学追求,也为他的终极之问搭建了宏阔的舞台:在观念与微观粒子的尺度上,人类又会面临哪些道德困境,人性又会演绎出哪些全新的故事。

在物理学上,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探索都能接近终极奥秘。在美学上,宏观与微观的辩证与转化同样能制造极致的美感。

刘慈欣对宏观与微观的这种辩证转化是有意识的,他在小说《微观尽头》中探讨过这个问题。当夸克被击中后,宇宙发生了反转,也就是说,极微观的改变引起了最宏观的改变。“地球是圆的,从其表面任一点一直向前走,就会回到原点。现在,我们知道了宇宙的时空形状,很类似。我们一直向微观的深层走,就回到了整个宏观。”

五、冷酷与诗意

幽冷的技术在刘慈欣笔下散发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在《三体》中,刘慈欣是这样描写“水滴”的:

刘慈欣运用他工程师的敏感,对先进技术进行了近乎诗意的描写。

不过,当这种令人赞叹的力与美属于异己力量时,就会让人不寒而栗。果不其然,当人类还没有从美的享受中缓过神来时,“水滴”就展示出了恐怖的毁灭性力量。

不仅在技术描写上存在着冷酷与诗意的张力,在非技术描写上同样存在。《三体Ⅲ》明明是一幅末世画卷,却又处处展现着诗意。歌者在对太阳系完成清理的过程中,一直在悠闲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太阳系被二维化之后,展现的是梵高的《星空》一样的绚丽。

云天明对程心的爱,同样渗透着冷酷与诗意。

生命终结前,我买下天上的一颗星星送给你,宇宙毁灭时,我亲手制造一个世外桃源(“小宇宙”)送给你。

所谓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也不过如此。而且,是真正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彼时,你、我、他、所有的见证人,都已经湮灭在了降为二维的太阳系中。爱,因为世界的毁灭而永恒,残忍到让人窒息,美好到让人窒息。

刘慈欣完成了美与善的剥离:美不必然导致善,甚至极致之美往往是善的反面。

六、崇高与优美

崇高与优美是美学上经常论及的一对审美范畴。崇高又称壮美,是指人在面对审美对象那雄壮的形态和雄伟的气势时,所产生的震撼、敬仰、畏惧之感;优美,是指人在面对审美对象时,与之完全融合为一体的愉悦、轻快、沉浸与迷醉。显然,前者是壮阔的、刚强的、昂扬的、恢弘的,后者是纯净的、纤丽的、阴柔的、典雅的,前者是威严的,后者是秀美的,前者是男性的,后者是女性的。

刘慈欣作品的崇高感不仅体现在他对大尺度时空和高端科技的“宏细节”铺陈上,还体现在他一直尝试为自己的想象世界建立的基本框架和准则上。科幻文学上最成功的准则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创造了“知识密封准则”(用来封锁低级文明获得宇宙终极真理的可能),在《三体》中,创建了“黑暗森林法则”。

其崇高感还体现在对男性角色的人物塑造上。罗辑、维德、章北海等英雄人物无一例外地果决勇敢、富有远见、敢于牺牲,让人敬佩、敬仰、敬畏,甚至想敬而远之,这就是崇高感的典型特征。

《三体》中的女性角色,唯有庄颜称得上优美。

她相信这个世界,对它没有一点戒心,是的,整个世界到处都潜伏着对她的伤害,只有这里没有,她需要这里的呵护,这是她的城堡。

那眼神中略带好奇,但更多的是清纯的善意。

女孩儿的眼睛是天的天堂,那清澈的目光中,丝毫没有其他人看面壁者时的那种眼神;她的微笑也是她的天堂,那不是对面壁者的笑,那纯真的微笑像浸透阳光的露珠,轻轻地滴到他心灵中最干涸的部分。

单纯、善良、柔弱、敏感、美丽的面容、明亮的眼神、素雅的衣服、纤细的身形、长发飘飘。

康德说,崇高使人感动,优美使人迷恋。按照这一标准,刘慈欣笔下只有成功的崇高感,没有成功的优美感,只有深邃的宇宙、高超的科技和令人感动到落泪的男性角色,没有令人深刻且讨喜的女性角色。

《三体》结局是开放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结局。

作者给读者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书中作者在结局问到回归运动本身究竟是高级文明发自本意的呼吁还是欺骗打击式的清理,高级文明有没有能力攻入各残余文明的小宇宙之内进行清理或夺取物质。

除了地球文明之外的其他各残余文明是否还会保留自己的小宇宙。保留的小宇宙是否会影响到大宇宙的重生。大宇宙最终是会死寂、崩塌还是会重生。

地球文明最终又是否留下了曾经存在过的蛛丝马迹,可能的选择太多。

读者可以从自己乐观或悲观、浪漫或现实的视角出发去选择自认为合理的结局。

《三体》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科幻创作的条件  ;同时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创作队伍逐渐更新  ,一些从科幻迷中分离出的精英化读者也成长为作家  。

刘慈欣1999年起在杂志《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  ,此后接连创作了多个中短篇小说。在2006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山》时,许多读者去信说希望他写成长篇。

于是刘慈欣就决定不再写中短篇了  。“有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这个构思他最初打算用来写短篇,后来发现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于是把这和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们不顾一切地探索太空的历史相结合,设定以“文革”时期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与外星力量间的接触、以及华约和北约的冷战。

在一位出版人的影响下,他对原来的构思做了较大的变化   ,改为一个长篇的三部曲系列,叙述从20世纪60年代到五百年后人类的一段特殊历程。

刘慈欣是在正职工程师的业余进行写作,工作不忙的时候一天写三千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约一年的时间完成  。

第一部《三体》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取得反响较好,于是出了单行本。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标题名称取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句流行语:“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

刘慈欣原本计划用四五个月完成,因单位工作时间不稳定写了九个月  。

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后,该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为“三体三部曲”。

刘慈欣的小说中有不少还是有关联的

——————————————————————

作者自己在论坛发布过写作计划

《地球纪事》系列:

1。《地火》;——就是后来的短篇小说《地火》

2。《大遂道》,描写台湾海峡海底遂道;——后来作者宣布放弃

3。《带上她的眼睛》——就是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4。《飞天时代》,描写利用地磁和超导体进行飞行。——目前好像还没有

5。《地球电梯》,描写建造一条贯穿地球的洞;——应该就是后来的小说《地球大炮》

6。《分割大陆》,描写用分割大陆的方法改善气候;——目前好像还没有

7。《非欧几何》,最后一篇,有些疯狂,描写把地球改造成一个大空心球。——好像《诗云》中用了这个大空心球的想法

所以《地火》《带上她的眼睛》《地球大炮》可以看做地心三部曲

————————

《末日》系列:原本都是作者构思的长篇小说系列

第一部《补天》——作者宣布放弃

第二部《微纪元》——最后成了短篇《微纪元》

第三部《流浪地球》——最后成了短篇《流浪地球》(还有**)

第四部《星船纪元》——作者宣布放弃

第五部《游魂》——目前好像还没有

——————————————————————

以前看到过有类似的网友整理

比如说恐龙系列:

网友整理出了“恐龙系列”《白垩纪往事》《人类与吞食者》《诗云》《命运》

《白垩纪往事》《人类与吞噬者》《诗云》可以看做是龙蚁文明三部曲吧,是连续的——《命运》虽然也有恐龙,但是不是这个系列,与《白垩纪往事》是矛盾的,相当于就是《白垩纪往事》的另一个平行宇宙

————————

《赡养上帝》和《赡养人类》是连续的

《天使时代》和《魔鬼积木》有关,据说《魔鬼积木》就是《天使时代》扩写而成的我没看过《天使时代》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两部有没有关联

《超新星纪元》中的人物和《鲸歌》中的角色有关联(应该是养父子关系)

————————

最后说说“六分仪”系列

刘慈欣作品中的丁仪被网友戏称为六分仪,因为他出现在六个小说中

我个人觉得,作者想创作一个“中国的霍金”,所以在不同的小说中,霍金有不同的命运,那么霍金还是同一个霍金,只是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同一个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球状闪电》《三体1》《三体2》这三部中的丁仪可以看做同一时空下,连续的故事

《微观尽头》中的丁仪,其实就是《三体1》的时间轴上的(“撞击试验”没有受到三体的干扰)平行宇宙A

《朝闻道》中的丁仪,也许就是《球状闪电》的时间轴上的另一个平行宇宙B(丁仪死于真理祭坛)

《宇宙坍缩》中的丁仪,应该是《三体1》的时间轴上,没有三体入侵,没有真理祭坛的另一种结局方式,平行宇宙C

————————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就当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吧,也许以后的作品还会有更多的关联

1、我们每个人都是蝴蝶,每只蝴蝶都是蝴蝶,每粒沙子和每滴雨水都是蝴蝶,所以世界才不可预测。

2、 历史 是顺一条小溪而下的一根小树枝,可能在一个小旋涡中回旋半天,也可能被一块露出水面的小石头绊住,有着无穷多种可能。

4、中微子,这种不和任何物质发生作用的幽灵般的粒子。

3、整个人类 历史 就是一部战争史,据统计,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真正和平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一百零七年。

5、孩子,记住:战争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英雄。

6、 历史 无所谓可怕与不可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历史 对于政治家,就像油彩对于画家,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你如何驾驭它,没有糟糕的 历史 ,只有糟糕的政治家。

7、总统先生,您要做的,是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按美国的玩法玩儿。

8、《蝇王》是本好书,戈尔丁是少数真正认识孩子的大人。

9、您是个典型的美国人,干什么都以投入大于产出为铁的原则,这是您本质的弱点。

10、天下英雄唯你我。

11、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它能让我们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

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科幻小说的目标与上帝一样:创造各种各样的新世界。

12、--那么总统阁下,您明白美国的力在哪里吗?

--开发新世界的欲望是他们力量的源泉。这些西部骑士才是真正的美国人,他们的精神是美国的灵魂,我们的力就源于此。

13、GOD,DOG(上帝是条狗)的缩写。

14、科幻小说为我们创造了种种不同于现实的文明历程,通过对这些虚拟 历史 的感受,我们能跳出现实而体会到许多深藏在现实之中的东西。科幻文学是惟一现实的文学。

15、从科幻的想象世界中看现实,能使我们对现实有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美国科幻研究者冈恩曾说过:“科幻小说所描写的灾难,往往是整个人类种族的灾难。”

16、当未来人类的科学发展到极限,宇宙的一切毫发毕现之日,也就是科幻消亡之时。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一个追梦的旅程,与其他虚幻的梦不同,科幻创造的梦就像那道彩虹,是连接着大地的真实存在,是太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尽管它终将消失,但我们会发现自己已在追梦的路上前进了不少,长大了不少。

17、我们的力来自于古老的故土,你们的力来自于新的疆域。

18、美国孩子的血管里毕竟流着开拓者的血,他们是世界上最有好奇心的孩子,也是世界上成功欲望最强的孩子。

19、(仰韶陶罐)这是故宫中最古老的文物,是从中华文明的婴儿时代留下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0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