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姓氏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第1张

姓氏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中国姓氏表明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问祖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姓氏文化是传统大家族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标志,血缘是任何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都无法阻隔的纽带。中国人的寻根意识和对自身归属感的强烈需求,推动着海内外华人对中国这个“家”和“根”的眷恋和认同。千千万万的游子身在异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姓氏谱系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是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见证,是他们心的归属。

中国的姓氏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姓氏延续至今,早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人们热心修谱是源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祭祀祖宗、不断香火,被认为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修谱联宗,其目的和重心已不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主要是为了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从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中华姓氏是传统文化中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的人文情结,是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基石。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炎黄子孙,即以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是一种对同一文化渊源的认同意识与寻根情结。在今天华人使用的几千个汉姓中,都能从古姓中找到它的渊薮。司马迁著《史记》,认为天下同姓,天下一家。无论华夏族,还是东、南、西、北的夷、蛮、狄(即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根同一系,本出一源。这虽然是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无疑也说明了整个中华民族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都认同这种关系。

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每一姓氏都有自己专门的家族生命史。中国的家谱,导源于上古,延续于当代,上至帝系,下至百姓,各有谱牒。背井离乡的千千万万的游子正是靠着姓氏谱系连通他们与同宗族人的血脉,找到自己的生命本源和文化之根。在海外,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同姓宗亲会”,他们不分贫富,不问亲疏,旨在体恤互助,共同发展,这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他们还连属大陆同姓宗族,认祖归宗,捐资助学,共办实业,造福桑梓,这对于民族统一大业,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都是起促进作用的。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华人的姓与氏来源于5000年前原始时代氏族与部落用的图腾物。随着发展,才形成今日的姓氏。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敛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如今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

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一般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递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征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性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代上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中族的起源和进代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Totem)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于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种图腾崇拜其特点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普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383页)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的姓氏同样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中。

第二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

姓氏表示血缘关系的世系群的称号,它起源于母系氏族。从“姓”的本身可以看出,它有“女”和“生”两个字构成。中国最早的姓大多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如“姬、姚、姒、妫、姜、嬴”等。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源于父系社会,也就是族号。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

第三阶段:姓氏合一阶段。

战国时期,由于旧的宗法制度的瓦解,人们的个性意识有了提高,出现了姓氏逐渐合一的现象。上指君主,下至平头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

第四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

之所以说是充分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姓氏的数量超大规模的增长。根据黄帝和炎帝的传说,皇帝之子十二姓,炎帝之子四姓。从那时起,到唐太宗诗高士廉重修、李义府修改的《氏族志》录有235姓,到了宋初,广为传诵的《百家姓》录有503个姓。明代人吴沉编的《皇明百家姓》共收有1968个姓。清代则更多。

其二: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

之所以姓氏大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魏晋到明清,是少数民族大规模融入汉族的过程,汉族统治者通过赐姓、改姓或其他行政手段使得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也有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主动改姓;另有少数民族为适应时代和环境改从汉姓。

其三:等级制在姓氏中逐渐占重要地位。

魏晋之后,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人们把姓氏的高贵、血缘的纯正作为选官授职和联姻缔亲的重要标志。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在坚持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在这一项改姓运动中,他把汉族中的卢、崔、郑、王定为一等姓氏。唐初时,唐太宗将崔、卢、李、郑作为高等姓氏。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经唐太宗批准的《氏族志》把293个姓评为九等。这种将姓氏划分等级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

第五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

如果说,姓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社会生活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当社会出现了具体情况,譬如,清代统治者制造的“文字狱”;明代统治者为了镇压不同政见者而进行的特务统治(“东厂”)。一部分政治家、文化人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虚名抨击时政。这种虚名包括笔名、化名等等。现代社会使用的网名,也属虚名之列,当然其原因与明清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纵观中国姓氏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姓氏发展如同咆哮奔腾的长江,由涓涓细流形成的壮丽宏大的巨澜汇聚到浩瀚的大海;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中国姓氏犹如一株巨大无比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其根如须,盘根错节。梳理以下中国姓氏的发展,人们可以发现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姓氏外延的扩大以及名字系统内涵的完备和丰富。由于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的融合进程中,姓的数量几乎是跳跃式地增长。炎黄时期为16姓,唐代姓的数量是293个,宋初的姓是503个,明代的姓最多达2635个。到了现代,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的姓共有11969个(其中有些姓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少消亡的)。其中单字姓是5233个,双字姓为4329个,三字姓为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为96个,六字姓为22个,七字姓为7个,八字姓为3个,九字姓为1个。

开放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名字系统的日趋完备和内涵的渐趋丰富。姓和氏在上古社会就产生了,为了区别社会成员,作为标志,名也就随之产生了。《仪礼•丧服传》记载:“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仪礼•檀弓》曰:“人女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古人对人的称谓,除名字之外,还有号,大致可分为自号、别号、法号、室号、绰号、谥号等。姓氏和名字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作用,姓用来明血缘,氏则别贵贱;字的作用是正体,“字以表德,号以美称”。这种名字系统最早形成于商和西周时期。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有明确的论述。

第二,等级性。

最早给姓氏打上人为印记的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拓拔(元)宏用强制的手段使自己的鲜卑族兄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至少表面汉化的过程。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项是姓氏改革,拓氏(元)宏将天下的姓氏分成三、六、九等。并且给每个等级制定了标准。在拓拔(元)宏开了先河的情况下,以后,谁掌握政权,谁的身份就高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唐代,李世民直接下诏,将原本第二等级的李姓,提升为第一等级,把王姓挤入第二等级。以后历朝君主基本如此。这种姓氏的等级制,造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譬如改姓、赐姓、讳姓等。这些所涉及到的姓氏绝对不在少数,拓拔(元)宏的姓氏改革就牵涉到一百多姓氏。

第三,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全民族的范围内,姓氏往往按地域分布。例如,唐代形成的“五家七姓”,即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人类学家、文化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文中,曾经引用过他的朋友罗伯特•哈特给他的信说:“在中国许多地方遇到很大的村庄,全村只有一个姓。比方说,在一个地区见到三个村庄,每一个村住三千人。第一个村庄全姓马,第二个村庄全姓杨,第三个村庄全姓牛。”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普遍,这种自称村落的姓氏带有排他性。

第四,多源性。

所谓多源性,是指在中国的常见姓氏中(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研究划定:人口占01%的姓氏称为常见姓氏,现有129个。占人口总数87%),大多数有多个源头。为了便于说明起见,用列图表的方式,借以表达。

第二大姓“王”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灵王太子姬晋——宗敬

周文王 “王”

周考王

帝王赐姓

少数民族汉化

第十二大姓“孙”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文王——惠孙

孙叔敖 “孙”

田完后裔(由齐景公赐姓)

第二十三大姓“郑”姓来源是这样的:

后稷(神农氏) 姬友(郑桓公)

帝喾 “郑”

郑公子鲁

第九十五大姓“武”姓来源是这样的:

夏朝大臣武罗

商朝武丁后裔 “武”

周平王后裔(姬姓)

春秋时宋国宋武公

第一百大姓“文”姓来源是这样的:

姬昌(周文王)后裔

炎帝后裔(姜姓)封地许国国君许文叔 “文”

舜的后裔(妫姓)

五代时因讳姓石敬塘而改姓

这种多源性,既说明中华民族姓氏的丰富多彩,又给梳理姓氏的源流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更加证明我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五,时代性。

在人的名字中往往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是时代光芒的折射。汉代人的名字多用勇、超、雄、固等,反映大汉雄豪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塘人喜欢排行相称,就是当代皇上唐太宗,可称之为二郎,这种习俗表现唐代是一个豁达宽容、自由宽松的社会风气;宋人多山用老、叟、翁,这同当时社会对老人优厚有关;现代人则更为明显,子女的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理想和希望。

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具体意义是:

首先,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

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比如屈原再其抒情长诗《离骚》开篇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说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先祖叫伯庸。这就是一种认祖行为。于是产生了不能将祖国当旅舍、不能视国君为路人的爱国情感。鲁迅在年轻时,写过一首《自题小像》,其中有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就是黄帝。鲁迅表示愿意为社稷江山、祖国之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其次,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弘扬中国文化也应当包括中国的姓氏文化。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岳家军”、“杨家将”,则是在民族危机时抵御外族入侵的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象征;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则是中华文明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人们口耳相传的、融入姓氏文化的、能表现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成语典故何止千百!其中有表现人们谋略智慧的“田忌赛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又表现“无为”而治思想的“庄周梦蝶”;又表现鞠躬尽瘁、敬业尽职的“周公吐哺”;有赞扬为救国难挺身而出的“毛遂自荐”;有赞颂朋友之间忠实守信、相知相交的“管鲍之谊”、“范张鸡黍”;有赞扬人各有所长的“马工枚速”、“孟诗韩笔”等。真是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此外,与姓氏有关的“堂联”、“堂号”,特别是“堂联”,它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某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其作用除了光宗耀祖外,实际上还有提倡一种“家风”、“族风”的作用。这种民间的“家风”和“族风”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例如:林姓的堂联为“励志禁烟,御夷留根”;毛姓的堂联为“捧檄而往,脱颖而来”;于姓得堂联为“当代清官,救时宰相”。以上的堂联分别提倡爱国御敌、为国挺身、清廉救时的风尚,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具体写照吗?

再次,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诗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说的是,青山和白骨,一个有幸,一个无辜。土地江海也是,中国历史上,地因人姓而得名的十分普遍,因此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亘古沉默的土地,因某个名人的驻足而顿时喧嚣起来,引得无数慕名而来的人士或把酒临风,或扼腕痛心,或按动快门。根据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书中共有6885条词目,其中涉及到姓名的,包括本身就是姓氏名胜的,有866条,占全书所收录的名胜125%。

岂但地名如此!日常生活中如“孔府家酒”、“贵妃酒”、“东坡肉”、“李锦记”等等以姓氏命名的商品比比皆是。

另外,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一门科学。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尤其是中国人前300个常见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区对于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分布、汉民族的源和流以及其他学科领域,都有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广州中山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姓氏与某些疾病有着相应的对应关系,某些姓氏与长寿与否有必然的联系。所谓染色体是细胞在丝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它由核酸和蛋白体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如人体细胞有四十六个染色体,其中四十四个是常染色体,两个是性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和一个Y性染色体,女性则有两个X性染色体。中国人传统是父性子传。那么。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姓氏中,携带有鲜明的遗传密码。如果依据Y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必能找到人们某些家族史病的基因乃至长寿的奥秘。这将是中国人甚至是全人类的福祉所在。当然,这需要姓氏学、家谱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诸多学科艰苦合力攻关。尽管如此,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关于中国人的姓氏,很多姓氏在过去几千年里代代相传,文献中记载的姓氏也有5600多个,中国人的姓氏主要体现在当代和古代文化中。我们来看看中国姓氏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姓和姓不一样。它们是姓氏的一个分支,产生于姓氏之后,起源于宗法社会。最初,姓氏是代表母系氏族的氏族名称,是同一女性祖先的后代共同拥有的象征。作为姓氏的一个分支,是后代繁衍后每个分支独有的符号标记。755-79000年有记载:“太古里无君,民共居,牧之不知其父。”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群婚制,子女与父亲的关系无法确定。人的血缘身份和宗族归属只能根据母系血统来确定。不同的姓氏表示不同的女性祖先。古代文献中最古老的“姓”,大多都有“女”字。《吕氏春秋恃君览》年记载:“少女为姓氏,故姓氏多出自女性,如姬、姜、赢、斯、女、剑等。”姓氏是由母系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其作用是为了方便通婚和确定后代的归属,即姓氏具有典型的“显示血缘”的功能。

中国姓氏文化的发展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载:“三朝以前,姓氏一分为二。男人叫姓,女人叫姓。所以不要贵的有姓,便宜的没姓所以不要跟一个姓结婚,所以有不同的姓,不同的姓和普通的姓。不同姓的可以结婚,不同姓的不能结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所以都选择不结婚,而是显得高贵而卑微。”在氏族社会,同姓不婚,姓氏具有血缘和其他婚姻的功能,即“姓氏与婚姻如此不同”;姓氏主要来源于国名、谥号、官衔、居住城市等。天子赐的,代表着男权的地位和贵族男性的地位。地位低的人根本没有姓,姓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贵人有姓,贱人无姓”,即“姓与贵人如此不同”。

“男的叫姓,女的叫姓”。先秦时期,男人的名不是姓而是姓,如屈原、商安等。他们不姓屈、商,屈、商只是他们的姓。实际上,屈原是楚人,姓颜,商安是卫国人,姓姬。在中国传统中,男性主宰家庭,而女性主宰家庭。女人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他们有明确的姓氏,以免触犯同姓通婚的禁忌。战国时期,封建宗法制度崩溃,氏族贵族逐渐瓦解,姓氏制度衰落。姓氏不再作为贵族身份的象征,逐渐失去了“区分贵贱”的作用。姓与姓的区别逐渐消失,普通人开始有自己的姓。随着世代的不断传递和人口的激增,同姓的人所共有的血缘成分越来越少,同姓不婚的规定也不再重要,姓氏“显血缘,嫁他人”的作用逐渐消失。从汉代开始,姓和姓就混在一起了,在意义上没有区别。秦汉以后,中国的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在汉代,一般称之为姓。我们现在的姓氏是从那个时候继承下来的,主要来源是先秦的姓氏。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中国人的姓氏一直在不断地传承

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在古代,大部分生活资料是从采集或狩猎中获得的。人类的社会生活能够抵御凶猛动物的攻击,繁衍成为古代人们的重要任务。掌握生育权力的女性处于“氏族首领”的崇高地位,形成了女性掌权的母系氏族社会。从“女”字到“姓”字以及古代姓氏中大量的“女”,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至上的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活状态也逐渐趋于稳定。生活资料不再仅仅从采集和狩猎中获得。随着土地等经营方式,男性逐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母系社会解体,父权制形成。

人的姓氏,人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人的名字,也伴随着人的一生。在这些名字中,也是代代相传的时候,但也有人民的姓氏,属于分支,同宗,但也来自同一个祖先的姓氏。

作用和意义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姓氏这种东西,自夏商周起,从秦朝开始混为一谈,其历史渊源之久是不可小觑的。而且姓氏对于国人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字而已,它其中包含着宗族关系、血缘亲情甚至于包含着家国情怀,所以说它是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存在也不为过。

一、宗族关系

我们都知道,我国自古以来恪守礼仪,遵从宗法制度。那么这个宗法制度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宗族,一个家。所有同姓的,有着相同的血脉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宗族,先把宗族里细化的大小宗抛弃不谈,光是讲宗族就足够让人敬仰。从古时候起,古人就对于自己的宗族极为重视,否则就犯不上犯了大罪后,动不动就要诛九族了。

二、血缘亲情

我们也知道,中国是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的。古时候有二十四孝故事,不仅仅代表着至孝,还深刻地阐述了什么叫做血缘亲情。而同姓的人,大部分体内都流着同样的血脉,自然是重视的了。

三、家国情怀

有国才有家,虽然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但是很明显,如果家不合,那么也会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孟子》曾经记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当国人将“家”和“国”连在了一起,就会形成以“家国”为中心的体系。围绕着这个体系,才会发展出一系列的爱国情怀。而“家”的主题在“姓氏”,从这里就能看出姓氏的重要性了。

综上所诉,国人之所以重视自己的姓氏,就是跟这些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2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