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标准的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共11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进攻。 比赛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多的一队则胜出。如果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签、加时再赛或互射点球(十二码)等形式比赛分高下。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
古代足球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蹴鞠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同时蹴鞠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语及韩语中仍可见称足球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却走入了衰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玩一种足球游戏。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文/鄢卫华
古典境界,这是一个什么定义?优雅?还是闲庭信步般缓慢的节奏?这都不关键,重要的是骨子里对足球本真的执着,超然的气质,奔放的想象力以及成为一支球队灵魂和枢纽并最终决定一场比赛结果的能力,那种惊鸿一瞥灵光一闪就足以改变比赛的走向。
从普拉蒂尼、济科到齐达内、里克尔梅、鲁伊·科斯塔,他们千人有千相,但骨子里的共同点让他们同时成为了这个专题的主角——古典主义的唯美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与浪漫情怀。他们不似小罗,属于魔幻,斑斓绚烂地左右着比赛结果;他们也不似亨利,属于精致,拥有着令人艳羡的现代化身体素质。他们只做一件事,将比赛带入自己的节奏,且行且慢,且行且快,一切的快慢变化、对大局的掌控都在自己的脚下。他们以大师般的优雅在球场上自信而娴熟地盘带,看似闲庭信步,却随时都可能迸发出火花点燃球场,只需要一次天外飞仙般的美妙,就足够成为经典。他们演绎着美仑美奂,在一击得手后,轻摇羽扇下,露出难以察觉的笑容。这种境界,是一种内省、一种风致,是高手中的高手、极品中的极品。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这是杜甫当年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不禁发出的由衷赞叹。如果诗圣活到现在,再如果恰恰还是个球迷,说不定就会奋笔疾书为几位古典境界的艺术大师题上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他们将足球升华为艺术,他们是上帝宠爱的舞者。遗憾的是,他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稀少。是的,古典境界的足球,现实存在的生存空间并不广阔,它依然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不世出的自我表达。幸运毕竟只是浪漫的偶然,正所谓驴饮非品,古典也不可能量贩。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他们为足球历史留下的经典,为所有球迷制造的欢乐,都不会被我们遗忘……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九歌-东君》
普拉蒂尼
阳光的微笑、微卷的头发、风流儒雅的外型,这位身披法国队10号、长得有点像拿破仑的传奇球星是法国浪漫足球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他气定神闲的指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一针见血的穿针引线、一招致命的任意球和凌波微步似的过人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艺术足球的魅力。
我国战国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在他的作品《九歌-东君》中写道:“青云衣兮白霓裳……”这与普拉蒂尼是那样的相似。穿上法国队的蓝白色战袍,他就是浪漫优雅的化身,他在球场上总是那么从容不迫。皮球在他脚下时,球场中嘈杂的呐喊声安静了,然后就看他翩翩起舞。这种舞蹈有别于南美球员那种节奏明快、充满了狂放野性的桑巴或是探戈舞步,普拉蒂尼式的舞蹈是一种充满了贵族气质的浪漫而抒情的华尔兹,一种宫廷舞步。凝眸、微笑、旋转,潇洒而又飘逸,似乎在不经意间,他已经轻易躲过了对手一次又一次的疯狂逼抢与围追堵截。几乎已经到了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收发自如的境界。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普拉蒂尼的功力实在是太过深厚!足球场上的普拉蒂尼就好比是一位中国历史中唐伯虎式的大才子,才高八斗,冠绝天下。对手的任何刁难与考验都只当是小菜一碟,轻描淡写地就化解于无形。
作为一代大师级人物,在球场上错综复杂的局势下,普拉蒂尼总是能够迅速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勾画出一条致命的攻击线路。有时,甚至是用自己超人的能力去创造出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空当,开辟出一条原本并不存在的进攻通道。而其他球员往往要在他的精彩表演已经完成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在刚才那样的情形下,还可以作出这样的处理。当场上两军交战,局面不定的时候,他就会出现灵性的一脚,改变局面,这就是帅才。才华横溢的艺术气质和争强好胜的战斗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普拉蒂尼享有“任意球之王”的美誉。每次比赛前,对方的教练都会叮嘱队员千万注意普拉蒂尼的任意球,不要在禁区前20米到30米的地方犯规,否则意味着给普拉蒂尼送分,当他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时,球就会从他的脚下向着既定的目标准确前进,“举长矢兮射天狼”正是他定位球能力突出特点的写照。
从足球美学的角度来看,普拉蒂尼在球场上的演出非常富于观赏性,带给了球迷们极大的视觉享受,另外,他还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在关键时刻往往会爆发出一种惊人的能量,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就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4年欧洲杯,这届杯赛是普拉蒂尼一个人的天下,从小组赛到决赛,每场比赛他都有进球,最终他在五场比赛中攻入破纪录的9球,包括两个帽子戏法,法国队也气势如虹地轻松夺冠。直到今天,在任何一届大赛上,都不曾出现过像普拉蒂尼那样,以个人气魄,每场比赛都彻底震慑对手,并最终主宰整个赛事的情景。 然而有时失败远比胜利动人,1986年世界杯与西德队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后,他高举双手向伤心的球迷们鼓掌示意,泪水在蓝色的眸子中闪烁的长镜头,给人留下了最强烈的震撼。那双眼,如海水般湛蓝深邃,让人想起了泰坦尼克号催人泪下的绝响。虽然普拉蒂尼将法国人夺取世界杯的悬念一直留给了12年后的齐达内,但他史无前例地连续三次夺得欧洲足球先生以及荣膺欧洲杯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的殊荣都足以证明他无愧为法国最传奇的10号。
最经典进球:1984年欧洲杯决赛对西班牙,下半场57分钟,普拉蒂尼在禁区前沿左侧主罚任意球,一脚强劲的下旋球划过一道弧线飞向远门柱,西班牙门将阿科纳达原本已经抓住了球,但急速旋转的球还是从掌中滑脱,缓缓滚过了球门线。
最得意射门:1985年丰田杯上,当时他在对方两名后卫的夹击下,用右脚将球挑起,然后身体横卧在空中用左脚将球打入球门。只可惜裁判认定此球无效。
“我之所以踢球,是因为我对足球的热爱。不过,从某个时期起,我对四处奔波打比赛感到厌倦。”--普拉蒂尼
“他是个了不起的对手和人物。不过,他给我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他踢起球来并不感到快乐,他太冷冰冰了。”--马拉多纳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济科
足球,是职业还是娱乐?一个桑巴舞者的回答是:“艺术!”
他叫济科,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狂。
足球有胜负、有成绩、有策略、有计谋。而桑塔纳则诠释为足球是表演,是展示。桑巴学校出身的济科是他精心雕琢的璞玉。
很少有人知道亚瑟·安图内斯·科因布拉是谁。但是说起有“白贝利”美誉的济科,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他的名字这么冗长拗口。济科是他的昵称,含有敢斗常胜的“小公鸡”的意思,久而久之,济科就成了他最为人知的大名。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巴西队3∶1胜玻利维亚一战,世界杯前曾先后在中国各地播放。济科以一个点球,一记凌空补射和一脚直接任意球上演帽子戏法,确定了他在中国球迷心目中的地位。为中国球迷献上首粒美妙的倒勾进球的球员也是济科,在中国球迷最早接触的1982年世界杯赛第一阶段4∶0胜新西兰的小组赛中,第28分钟巴西队后卫莱昂德罗沿边路突破后在右侧起脚传中,球落在门前8米处,济科背向球门跃起后漂亮的凌空倒勾,将球打入左侧网底。看台上一片沸腾,瞬间成了**的海洋。中国球迷从那一刻开始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美妙的射门方式。
看济科踢球绝对是一种享受,他技术出类拔萃,走位飘忽,视野开阔,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他足智多谋,可踢多个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他轻盈灵巧,左右开弓的射门脚法神鬼难测,尤其是香蕉球和凌空反弹球令人叫绝,从后场带球砍瓜切菜般过人破门,与地面平行飞身横扫破门,脚后跟挑球过人后破门,连续颠球后转身破门……同济科相比,现在的巴西队除了小罗,其他所谓的一些“技术流球星”应该感到汗颜,罗纳尔多和里瓦尔多们的技术似乎并不敢言精湛,而德尼尔森夸张而不实用的假动作则更像是街头马戏班子走江湖的把式。当时,全世界球迷都被他的轻灵优雅的艺术足球所倾倒,人们认为巴西足球的复兴重任将由他来完成。
遗憾的是,虽然才华出众,球技超群,但济科的足球生涯充满了痛苦与辛酸,充满伤感。最经典的1986之痛成为了这种遗憾与伤感的缩影,在1986年世界杯前,巴西人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足球需要有什么变化,防守不佳只是注意力的问题,因此提高了注意力的巴西人在1986年世界杯上5场比赛里只丢了1个球(即便是和1994和2002年的冠军队比,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但是世界杯仍然离他们远去了。小组赛和1/8决赛,巴西队虽然一路顺风,四战全胜一球不失,但实际上只是没有碰上强手,问题才没暴露。接下来的1/4决赛大家都知道了,巴西队与法国队进行了一场世界杯战史上最壮美,最富有魅力的激战,最终在互射点球中败下阵来。世纪大战最考验人的精神意志,而济科,苏格拉底,普拉蒂尼这些古典艺术大师们都先后垮了下来,还有吉雷瑟被卡洛斯禁区外拉倒的单刀,佩龙击中右柱再弹卡洛斯后脑进的点球,塞萨尔又一次中框,和费尔南德斯的最后一射。这些音符,让这场比赛成为了史诗般的乐章。济科赛后泪水涟涟,连他的宝贝儿子也劝不住。是的,他的失败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世界杯悲剧,同时也是他那一代巴西艺术足球大师包括法尔考、苏格拉底、儒尼奥尔等人的世界杯悲剧。尽管济科曾经为弗拉门戈队夺取过南美解放者杯和丰田杯,并且当选过1981年世界足球先生,但是世界杯的经历将是他胸口永远的伤痛。
济科的风度已不再,他知道自己的足球生涯已经结束,他不需要听人说什么安慰的话,身披10号球衣的他却总是被不幸缠绕,他率领的巴西队总是在最后的时刻与胜利擦肩而过,他的痛苦是那样深刻,世界上本没有一种痛苦可以比这更深刻!
多年以后,当你目睹许多丑陋的比赛和跌跌撞撞的进球时,你无法不怀念济科时代。不管足球走到多远,在灵魂深处,都跃动着一个足球的通灵者,我们无须呼唤一个新球王,但却必须时时重温那原初的灵性——那种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阐释的单纯快乐。如同苏轼词中写道,在一场夜雨后,落花的痕迹都已经不复存在,那柳絮也都已经落成了满池的漂萍。春色难留,且随时光逝去,荣誉亦难强求,到头来那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凡物什。
“第一眼看见济科,我就意识到这是个旷世奇才。他凭直觉踢球,控球精准,有一种动力驱使他前进。他是个100%的足球艺术家。”--前巴西队主帅桑塔纳
“普拉蒂尼是伟大的球星,但我更愿意与济科相比,对我来说,济科是历史上最佳的球员,我乐意模仿他在球场的每一种动作。”--罗伯托·巴乔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齐达内
50年代斯蒂法诺,60年代贝利,70年代克鲁伊夫,80年代马拉多纳,这不是什么评选,已经是历史常识。90年代呢,齐达内!过去10年里,齐达内得到了足球运动中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世界杯、欧洲杯、联合会杯、欧洲冠军杯、意甲和西甲等等比赛的冠军。
不是谁都能起舞的,如果没有舞技。即便有舞技,也不是谁都能如李白诗中那样畅快着起舞的,如果没有那些辉煌的成就,如何能这样傲然张狂而尽兴舞之?齐祖舞时,如酣酒之后的太白,和着古韵,在法兰西或是伯纳乌的月光下腾转挪移,身影四周留下对手呆若木鸡的尴尬。
翻着他的传奇就如同连绵的夏日一般,悄悄地却是火热般渗透到了心里来。你要寻他?那可难找!在场上,他犹如灵动的白狐,策划进攻时在禁区前沿一直徘徊,一时没留神,就被他连球带人滑了过去,醒过神来想要截球,人虽然好好在你跟前站着,球却早已一溜烟到了最适合的位置上去了。他仿佛有着白狐特有的生存嗅觉,控制比赛的欲望让他在赛场上更加傲然,有时真不禁纳闷,这个头顶微秃的男人哪里来的一身浑然天成的好球技呢?看着他,不用大起大落,也没有剑拔弩张,就是微微的一动,对了,就好似被微风吹起的水晶帘,还没等落下,已经被满架的蔷薇熏着陶陶然了。
他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温文尔雅,与世无争。一边在球场上踢着自己的艺术足球,一边享受着皇马的高薪,实在没有必要和别人计较些什么。法国人浅浅的微笑是他平和心态最完美的体现。作为一名古典艺术足球大师,齐达内的综合素质近乎完美。他的双脚能够在任何位置、任何情况下,采用任何一种方式控球。当然,再全面的人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齐达内的拿手好戏就是“马赛回旋”。这是一个华美而又实用的摆脱技巧,是指正向带球过程中踩球后紧接着360度旋转顺势转身摆脱防守者,再或传或射,一气呵成。齐达内的“马赛回旋”屡屡在实战中绽放光芒,尤其在双方看似均等得球机会的情况下,能出其不意地占据主动。
即使在他最安静最黯淡的时刻,他在技术上的才华也永远不能低估。最好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冠军杯决赛。当时他刚结束停赛,并且还在1997年、1998年在尤文图斯连续两次决赛失利的阴影下挣扎,然而正是他在中场哨声即将响起之际,以一记超自然般的左脚凌空抽射攻破勒沃库森大门,带领皇马在百年大庆之际夺得了第九座冠军杯。从此后,即便是那些最吹毛求疵的皇马球迷,那些斯蒂法诺时代的死忠崇拜者也只能拜伏于齐达内面前了。
一种谦逊的大气,一种内敛的霸道,一种纯真的深邃,一种瞬间的永恒,一个法兰西的齐达内,一个逐渐远去的经典。在世界足球日益功利化的今天,在粗野与粗糙泛滥赛场的今天,他的纯粹是否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成为我们的回忆?那份属于齐达内的优雅与伟大,那种依附于齐达内的从容与潇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我们的身边。
有3场法国队的比赛注定成为齐达内的传世经典——因为在这些重大而又群星汇萃的巨献中,齐达内一个人发出的光芒却让整个苍穹为之黯淡!一场本来应该是针尖对麦芒的对抗,但一个人发出的能量却制约了整场战役的走势。
1)1998年7月12日 法国3:0巴西(1998世界杯决赛)
在经历了那张郁闷的红牌之后,齐达内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在90分钟内完成了从罪人向英雄的转变,也将法国的名字第一次镌刻在了大力神杯之上。两粒头球谱写了法国足球最辉煌的篇章,香榭丽舍大街上空飘扬着的“齐祖,齐祖”的欢呼声为齐达内的功勋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2)2000年6月28日 法国2:1葡萄牙(2000欧洲杯半决赛)
法国队在90分钟内起死回生般地逼平葡萄牙队,加时赛第117分钟,法国队获得点球,齐达内用他那静若止水的心态和无所不能的右脚将球送入网底,率领法国队杀入决赛并一举夺取德劳内杯。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曼妙的舞步也许能够被模仿,洒脱的技术也许能够被超越,坚强的意志也许能够被复制,但将这些素质完美地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却是极其难得的,而齐达内做到了这一点。
3)2004年6月13日 法国2:1英格兰(2004欧洲杯小组赛)
齐达内的领袖气质又一次在危难时刻被激发出来,卫冕冠军法国队首场比赛中便遭到了来自于英格兰队的有力挑战。比赛在邻近尾声的时刻法国队仍然一球落后,但齐达内一个精彩绝伦的任意球将卫冕冠军从失败的悬崖边拉了回来。3分钟后他又顶住压力打入决定胜负的一个点球,帮助法国队完成了一次经典的绝地反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人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齐祖,即使在你足球生涯倒计时的日子里,请继续为我们制造经典!
“你永远指望得上的家伙,真正控制局面的人。”--亨利评价齐达内
“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2003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临伯纳乌观看了冠军杯皇马迎战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的比赛后,如此评价齐达内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里克尔梅
有一种人,他天生就是归属于绿茵场的精灵,哪怕只有邮票大小的一方舞台,他也可以随意地驻足其上悠然舞蹈。如果要为小罗在2006年世界杯的舞台上,寻找一位对手上演足球版的《绝代双骄》,里克尔梅一定会当之无愧地被推上PK台。即使是在2005年小罗几乎遮蔽一切的光芒下,罗米的魅力还是能够穿透比利亚雷尔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照耀到世界各地崇尚艺术足球的球迷心中。
情歌球场因为他的到来而繁茂异常。这是个有些尴尬的事实,尽管拥趸者甚众,但里克尔梅的成功之路一直有些荒凉,曾被巴萨发配的伤痛让这个阿根廷人总有些不甘。但那段经历其实不是失败,因为足球之于罗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张狂,是征服世界拜倒在自己脚下,是特立、坚持以及偏执。
他的球风一直以和缓见长,这好似春日的明丽。曾有人赞他说:“他保持了20世纪70年代球星的那种令人沉醉的风格,尤其是令人拍案的低弧度传中球”。他的华美让他的脚法无人匹敌,他的天生直觉让他的视野贯穿整个球场。
而欣赏这一切的代价只需要一个:缓慢的节奏。几乎有他在的每一场比赛都显得诡异,合了他的节奏,你能被眼花缭乱的短传与中路争抢的繁花似锦而迷惑;不合他的节奏,你又仿佛陷入时间与空间的错乱,一个人在场上闲庭信步,而周围却兵荒马乱。时而无措,时而狂放,这两种尴尬的特质奇异地结合在他的身上。无怪乎他就如一泓涧水一般,从东到西寻寻觅觅的,不仅在找伯乐,还需要配合他的队友与对手们。贝尔萨放弃了里克尔梅,同时也放弃了传统的阿根廷足球,四年前的世界杯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停在场边烦躁地踱步,小组赛后便踱回了老家。巴塞罗那也不欣赏罗米,因为小罗来到了诺坎普,然而魔幻到了情歌球场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那里是里克尔梅的领地。罗米不是张狂的人,但李白诗中弃其之人与乱其之人却是真没有理解他是如何在控制比赛的,某一天明白了,那已经晚了。
阿根廷媒体早已指出,里克尔梅的所谓慢其实是一种节奏的掌握,看似迟缓,但是实际上它的每次分球都恰到好处,妙到巅毫,“慢”是在为“快”做准备。当里克尔梅选择“快”的时候,这也就是阿根廷的刀出鞘的时候。2000年的丰田杯,里克尔梅两次由慢转快的变化让帕勒莫攻进了两球,博卡青年也因此2∶1力克当时如日中天的皇马。2005年11月阿根廷对英格兰的热身比赛里克尔梅两次由慢转快的变化也带来两个进球,尽管最终输掉了比赛,但里克尔梅个人是胜利的,因为在他下场之前,英格兰一直都被他玩于股掌之中。快慢之间转变的奥妙实际上也就是对节奏的把握,里克尔梅无疑是当今世界上节奏感最好的球员。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天赋在踢球,他的动作从来不会花哨,只有实用,无论是个人控球还是控制比赛,里克尔梅的节奏感都美妙绝伦。去年那场对英格兰热身赛后,英格兰队主力中后卫里奥·费迪南德就由衷地赞叹说:“和他交手时,我看到的比我听到的和想象到的还要好,在欧洲很少有球员具有他这样的特点,现在能够经常看到他比赛也可以让我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他的个人技术无可挑剔,同时他还能够非常聪明地为队友做球。尤其喜欢他在进攻中展现的速度,还有大局观,他是一名具有决定比赛能力的球员。”
里克尔梅是一个性格极其独特的人。独特的性格,独特的技艺,让他只能成为一支球队的领袖,而不能充当配角。巴萨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至于贝尔萨时代的阿根廷国家队不用他,也是战术上不相吻合的结果。起用里克尔梅是佩克曼与贝尔萨最大的不同点,从而也使球队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佩克曼选择了里克尔梅的才华,其他位置的安排则是为了协助里克尔梅发挥,比如双后腰。“罗米不是一种依赖,而是一种需要。”很显然,在盛产前腰天才的阿根廷国家队,佩克曼是铁了心要将“罗米路线”进行到底了。
里克尔梅与佩克曼之间的惺惺相惜,不像是一般教练和球星之间的关系,却总是让人嗅那么一股子高山流水的气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就好比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
齐达内和巴乔,此外还有皮耶罗,劳尔,欧文,卡卡,托雷斯
齐达内篇:腼腆,忠诚,单纯,固执,在这个英雄身边美女云集的时代,齐达内属于世上越来越少的那个品种的男人。遍阅他的爱情世界,我们只看到一个名字——维罗妮克。他们16年如一日的爱情那么平凡,却平凡得让人感动。
当木讷小子遭遇美丽姑娘
故事要追溯到16年前,当时的齐达内从马赛郊区的乡村小球会塞普戴姆队,被慧眼识珠的球探瓦罗德带到了戛纳队,17岁时他首次代表戛纳队打职业联赛,并拿到了5000法郎的出场费———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笔收入。
在戛纳,他遇到了维罗妮克。
维罗妮克是个漂亮的西班牙姑娘,其父是一家屠宰场的管理人员。西班牙是欧洲歌舞剧的发祥地,而法国人最崇尚和欣赏歌舞剧,18岁的维罗妮克那时在法国做舞蹈演员兼教练,因有姣好的面容、迷人的身段,她常常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受到许多男孩爱慕的注视和表白,但是骄傲的姑娘拒绝了他们。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等到让我真正倾心的人出现,我将为他保留所有的热情。
齐达内和维罗妮克的相识是在那个舞蹈学校的操场边。
齐达内生性腼腆,在交女朋友一事上更是如此。由于齐达内训练的操场是维罗妮克下课离校的必经之地,包括齐达内在内的一大批男孩早就注意到这个漂亮女孩,但是齐达内始终鼓不起勇气对姑娘示爱,特别是当看到身边的兄弟们一个个败下阵来后,他对自己就更没信心了。他害怕自己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个,以后再见到她时恐怕只得落荒而逃了。
就这样,我们可怜的老实人忍受了几个月单相思的煎熬,几近崩溃。就在他以为没有希望准备放弃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齐达内像往常一样守在维罗妮克即将出现的地方,姑娘的倩影翩然而至,他慌张地移开目光以免被姑娘发现,但是,他忽然看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实——姑娘竟然对他微微一笑,满眼妩媚与羞涩。他惊呆了,等他回过神来,姑娘已飘然而去了。
一个微笑终于拉开了两人交往的序幕,在姑娘再三的暗示下,齐达内终于在第二天鼓起勇气对维罗妮克说:“我,我很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么?”维罗妮克轻松地笑起来:“我等你这句话等好久了。”
原来,细心的维罗妮克早在男孩之间相中了这个总是低着头不敢正眼瞧她、不敢像其他男孩一样见到她就主动搭讪的男孩,她着实为他好奇起来,每次经过他的训练场时,她总能有意无意接触到这个男孩慌乱的目光和羞涩的表情。“也许他是喜欢我的。”维罗妮克猜测着,心中涌起甜蜜的感觉。她知道自己其实已经爱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男子。她拒绝了齐达内身边一个又一个男孩,忐忑地想着,下一个,会是他么?可是,她却一直没有等到他的告白。维罗妮克又好气又好笑,真是天底下最笨的男人!怎么办?这样等下去可能幸福就溜走了,那么,我来主动出击吧。于是,下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姑娘放下羞涩,给默默等待她的男孩一个迷人的笑容。
两人熟悉之后,齐达内不好意思地问维罗妮克:“当时我那么不开窍,你是否想过要放弃我?”“当然不!我认为只有你才是最适合我的那个人,我相信自己的直觉。”维罗妮克口气里有毋庸置疑的肯定。齐达内握紧了她的手,握紧了自己的幸福。
那是1990年下半年,齐达内终于成了戛纳队主力球员,戛纳体育场梯形的看台上也多了一张漂亮的面孔。齐达内进了一线队,收入也高了,他的房间多了一部直线电话,一个美式厨房和一个小电冰箱,虽然还很简朴,但足够两个人偶尔一起做顿美食过瘾了。
1991年2月,在对南特的比赛中齐达内打进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进球,俱乐部老板珀德勒蒂举行了全队参加的庆功晚会,并兑现许诺,当众奖励给齐达内一辆红色的雷诺克利欧牌汽车。当晚,齐达内开着自己平生的第一部汽车,载着平生的第一个女孩驶回公寓,两个年轻人回到房间还是那么兴奋和激动。直到那时,两个年轻人一直都规规矩矩地住在各自的房间里,但是那一晚,年龄稍长一点的维罗妮克敲响了齐达内的房门。
开始得很慢的爱情发展得常常很快,4个月后她干脆搬进了齐达内的房间,两个人的世界就在这一年开始了。
齐达内后来回忆说,他有一种直觉,维罗妮克就是他一生中的那个女人。一开始他就告诉维罗妮克自己不是那种浪漫的男人,不喜欢热闹和出风头,只想平静地守着一个女人,生几个孩子,过那种最平凡的生活。维罗妮克想的也是一样的事,她做得也很坚决。1992年,她放弃了自己充满希望的舞蹈事业跟随齐达内从地中海沿岸的戛纳来到了大西洋边的波尔多。1994年5月28日,他们在波尔多举行了婚礼,感谢生活,这对满脑子农民念头的人终于凑到了一起!齐达内也开始了他辉煌的足球生涯。
在波尔多,齐达内引起了足球界的关注。1994年,他在对捷克的比赛中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队,并且攻入了决定性的两球,从此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而在波尔多队,1996年,主帅库比斯带领他、杜加里和利扎拉祖当年的一班新人,一举击败了强大的AC米兰队,打入了联盟杯决赛,令人刮目相看。
齐达内成了各路欧洲豪门争抢的宝贝,同年加入了斑马军尤文图斯,之后又以五亿法朗的转会费加盟皇家马德里,这位世界冠军兼欧洲冠军,世界足球先生暨欧洲足球先生成了历史上最贵的球星。
那个表情呆板的家伙原来如此浪漫
齐达内在足球场上和别人不一样,他出神入化的球技不出其二,他的传球富有想象力,控球从容不迫,盘带让人心醉,突破更是令人难以忘记,“我看见他向我冲过来,一眨眼他就不见了”,这就是拉科鲁尼亚队后卫对齐达内的评价。罗纳尔多参加世界足球先生领奖时,主持人建议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球技,罗纳尔多却说:“有齐达内在这里我不敢表现,因为他才是球技最好的人。”
在生活中,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球星像齐达内那样被老婆和孩子充满了内心。在这个男人的心里,家庭是他的全部和存在的意义。事实证明,维罗妮克是有眼光的,她选中的是一个稳重、痴情、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
维罗妮克是个深谙韬光养晦之术的女子,她逃开镁光灯回到自己的世界,他和她的世界。令人料想不到的是,这个表情木讷呆板的家伙,在维罗妮克的世界里竟然可以那么浪漫和生动起来!他常常手持大束鲜花藏在身后,然后一本正经地按门铃,在妻子开门之后,绅士地献上自己的爱意,拥抱并在维罗妮克的耳边细说想念。看起来就像言情片里追求女孩的典型镜头,但是这样的方式却进行了十几年,送花的始终是一个叫齐达内的男人,送花的对象始终是一个叫维罗妮克的女子,这恐怕在最罗曼蒂克的**里都找不到吧。在家里,齐达内也绝对是个活跃气氛的能手,他总是充满主意,比如去哪家餐馆,去看什么**,总是将全家安排得非常尽兴。
尽管名声越来越大,齐达内夫妇却始终按照他们的方式过着平常人的生活,杜加里当年就慨叹说:“齐达内从不和我们一起去夜总会,他是个好丈夫,每个晚上都要回去陪他的维罗妮克和孩子。”维罗妮克则满意地总结道,他始终是当年的那个好男孩,丝毫都没有改变,无论是得了世界冠军还是成了身价最高的球星。铁哥们杜加里早上有睡懒觉的习惯,女友起床后准备早餐要蹑手蹑脚,窗帘也不准露一丝缝。齐达内正好相反,每天7点半就要起床给一家人准备早餐,吃过早餐他要亲自送大儿子恩佐去上学,然后回家和妻子一起照顾小鲁卡。
齐达内以和维罗妮克一起分担日常家务为乐,在没有训练和比赛的时候,夫妇俩常常一起在公园里忙里偷闲地享受一下漫步的情调,然后去超市采买。晚上,他一般在19点左右回家,这是给孩子们洗澡的时间,如果来得及,一定是由他亲自动手。
注意,齐达内不但是个懂行的吃家,还是一个颇有一手好厨艺的业余厨师呢,他的拿手菜是土豆海鲜和煎牛排,连米兰著名餐馆安格里诺的大厨师罗博托都对齐氏赞不绝口地说:“那是世界冠军的手艺!”
“真是个相当温情的男子,对生活投入而且敏感,对孩子他就像妈妈一样,喜欢给他们洗澡,吹干头发,在睡觉前为他们讲故事……他已经拥有许多的荣誉了,如果需要再给他加一个光环的话,那就是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和最好的丈夫。”维罗妮克幸福而满足。可齐达内却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他多次歉疚地说:“我最爱的是妻子、孩子,还有马赛的一大家子亲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他们。”可惜,对于他这个大球星来说,最缺的恰好就是时间。
他们是彼此的幸福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齐达内也是如此。
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齐达内是一个“妻管严”,维罗妮克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当年齐达内为什么离开了尤文图斯?老阿涅利曾经透露:“齐达内自己并不想去马德里,是他的妻子想让他转会。”这种情况与贝克汉姆转会皇马多少有点相似。齐达内自己也对此“供认不讳”:“在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一切就由她作主了。”
与处处抢尽风头的维多利亚不同,维罗妮克格外低调,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世界足球先生齐达内的背后,有个女人名叫维罗妮克。对于妻子,齐达内有着如下的评价:“她不大爱说话,就和我一样,但这正是我爱上她的原因。我们在一起生活14年了,我认为我是一个幸福的人,甚至有些太幸运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很好,因为我如果一个人时,总会干出一些傻事。”
我们可以说维罗妮克“控制”着齐达内,也可以理解为她改变了齐达内,但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位贤内助的帮助下,齐达内的事业一路顺风,三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事业达到巅峰。毋庸置疑,他们是彼此的幸福,除了彼此,一切繁华只是背景。
巴乔说:“妻子和家庭就是我的一切。我要与安德蕾娜白头到老。”
巴乔篇:
玛丽-安德蕾娜是巴乔儿时的邻居,他们15岁时便相爱了。一天晚上舞会结束后,巴乔送玛丽回家,小玛丽吻了巴乔,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异性之吻。这个吻,他至今记忆犹新。
1982年7月24日的晚上,巴乔和朋友踢球一直踢到晚上9点半。安德蕾娜骑着摩托车3次经过球场,第3次她准备离去的时候,巴乔终于鼓起勇气取下她戴的一只戒指对她说:“我要3个星期后才从维琴察回来,我戴上这只戒指,这样你不得不想我。”
从此,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当巴乔来到维琴察训练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安德蕾娜的爱是如此的深,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陷入深深的思念中无法自拔。一个月后,当他回到家乡卡尔多尼奥时,发现自己的心上人也是如此。于是两人迫不及待地订婚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球技和外表同样出众的巴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其中不乏许多年轻漂亮的女球迷,有人甚至直接来到训练场献上大把的玫瑰,向自己的偶像表达爱意。但她们大胆而热烈的求爱却从来没有令巴乔的心有所动摇。每次训练,比赛一结束,他就马上飞奔回到宿舍,给未婚妻安德蕾娜打电话,两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训练中的艰苦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种幸福。
1989年7月2日,两人经历了7年漫长的恋爱后,终于步入了结婚礼堂。巴乔在自己的书《天堂之门》里回忆说:“7月1日,我为佛罗伦萨踢了对罗马的联盟杯资格附加赛,比赛结束后,我返回佛罗伦萨拿了一些东西,然后回到卡尔多尼奥。晚上,我和一个弹吉它的朋友到安德蕾娜卧室的窗下唱了一晚的小夜曲,直到凌晨7点才睡觉。3个小时后,我们举行婚礼。我困极了,喜筵吃到一半,我已经闭上眼睛呼呼大睡。”
婚礼是在一个天主教堂举行的,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批评巴乔作为佛教徒,不该这样做。巴乔事后解释说:“我知道这是个矛盾,但为了安德蕾娜和我的父母,我愿意这么做。他们很在乎这个。”爱家之情溢于言表。
这天,整个镇子都在为这场完美的婚礼举杯庆祝,王子终于握住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所有的球迷都在为偶像的美梦成真而默默祈福。一向腼腆的巴乔此刻却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我狂热地爱足球,但也有时,足球并不能给我带来快乐,一年到头的比赛,我们必须时刻为了胜利而竭尽全力。在这紧张的生活中,家庭无疑是最令我感到安全和舒服的地方。现在,足球之外,我有了另外一些愿意关注的事了,家庭、住房、汽车等等,似乎足球已不再是我的唯一。有时我感到,跟其他人相比,我的天赋不如人,我不上夜总会,一年中十一个月都拒绝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地踢球,很少有机会跟家人团聚,这让我问心有愧……”
为了自己的家人,他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心爱的足球,90年是巴乔从佛洛伦萨转会后,来到尤文图斯的第一个赛季,在面对老东家的比赛中,巴乔的发挥不尽如人意,很多球迷认为这是他对旧主的忠诚,可事实上,当时令他揪心的却是躺在医院里临产的妻子:“到尤文图斯后第一个赛季对佛罗伦萨的两场比赛,我的运气都不好。主场是在1990年12月2日,那天正好我女儿出生,我根本不想踢这场比赛,我只想立即和妻子在一起。我带着高烧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匆忙回家。”
他总是抓紧一切机会跟家人团聚,为了节省时间,巴乔甚至在家里建了一个训练房。而与其他球员的明星老婆或者女友不一样的是,安德蕾娜从来不喜欢张扬,也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她默默地在家里照料着一切,每次巴乔训练比赛归来,总是和孩们一起用手抓着妻子刚刚做好的饭菜,这一刻他的脸写满了温馨:“在女儿出生后,我更是训练一结束就回家。我经常在下午5点就穿上睡衣和女儿玩耍。没有任何东西比家庭更重要,我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94年年初,巴乔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期,这一年,他被选为了世界足球先生。他带着可爱的女儿来到巴黎领奖,对他而言,“足球先生”的光环竟然顶不上女儿一次会心的微笑:“1994年1月29日,我去巴黎领了奖。但是,说实话,巴黎之行最让我感动的不是领奖仪式,而是我带女儿去迪斯尼乐园时她欢快的神情。”
而随后,就在他为即将开始的美国世界杯紧张忙碌时,他和安德蕾娜的第二个爱情结晶诞生了,这也给了当时每天承受着枯燥训练和夺冠压力的巴乔莫大的欢乐:“94年世界杯,是我视之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当时27岁,正是球员的最佳年龄。但这个阶段最美好的事情是我的儿子马蒂亚出生了。我第二次做了父亲,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但是,随后开始的世界杯却将巴乔带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决赛中重压之下踢失点球,令他一下子从民族英雄变成了千古罪人,这件事在他心灵中留下的创伤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愈合。
在巴乔最黑暗的时刻,安德蕾娜一直在他身边,陪伴着他。当伤心欲绝的巴乔走出球场,看到妻子的那一刻,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委屈的泪水,两人不禁相拥而泣。安德蕾娜后来回忆说:“当其他队员和家人去吃晚餐时,我和罗比呆在宾馆的房间里。他痛苦极了。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简直糟透了,但我们都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
是的,家庭成了巴乔心里永远的港湾,尽管在事业上一直起起落落,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他对妻子和孩子的爱却从来没有改变过,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依恋那个温馨的角落。
一直以来,巴乔在度假时很喜欢到阿根廷打猎,2000年后他开始带着妻子和两个已经开始懂事的孩子一起来到这里打猎,他甚至在那里的一个乡村买下了一所房子,他喜欢看着自己的儿女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玩耍,他们的一个惊喜,一次哭泣都能让巴乔回味无穷:“在那里,马蒂亚首次见到矮种马,他每天和附近的孩子一同骑马,等我们要回意大利时,他抱着马大哭,舍不得离开。”这一刻,让巴乔心中充满了感动。回到亚平宁半岛,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瓦伦丁娜和马蒂亚的名字写在球鞋上,他说“感觉中他是和孩子们一同上场的”。
很多看到巴乔小儿子的人,都觉得小家伙跟父亲简直是像极了,但在儿子面前,巴乔永远都把自己当成一位普通的父亲,而不是什么足球巨星:“马蒂亚一刻也闲不住,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现在已开始踢球,在家里也踢。我没有催他踢球,是他自己从踢球中得到乐趣的。他已经以行家自居,看比赛实况时发高论,和我小时候一样废话连篇。”想起家,谈到儿子的巴乔的言语中总是充满了温暖。
十几年间,球场上的巴乔起起伏伏,经历了波折无数。他从佛洛伦萨辗转来到了布雷西亚,他距自己在意甲的第200个进球仅一步之遥,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甚至提起了退役,但不变的是他对妻子的爱,对家的眷恋。
“对我来说,家庭是第一位的。我是个幸运的丈夫,我和安德蕾娜结婚后一直在一起,特别是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站在我身边。有个调查说,现在我还是意大利女人最喜欢的球员之一。说实话,每当听到赞美我漂亮时,我总感到好笑。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性感偶像,也不觉得生活中有什么抵挡不住的诱惑。原因很简单:当你爱一个女人时,只存在那个女人。我爱安德蕾娜,我们结婚快20年了,感情一直没变。当然生活中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分手,但这是我现在最不愿做的事。”
也许正因为这份对于爱情近乎固执的忠诚,才令他成为了万千球迷心中那个永远的唯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