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镟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镟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写人 , 生活 , 抒怀写狗古诗18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镟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元代·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写雨 , 追忆相思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艳不胜春,晚妆匀。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一枝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唐代·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一枝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 写人 , 女子忧愁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唐代·王勃《铜雀妓二首》

铜雀妓二首

唐代 : 王勃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写人 , 同情怀古

题解《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晋末南宋初的文学家。生在晋末战乱的年代,陶渊明不但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而且以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节,树立了一位洁身自好的诗人的形象,被后人称为“靖节先生”。陶渊明青年时代,家境贫困,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官场的腐败黑暗。在他做彭泽县令时,那里派一个督邮到县,县里的小吏叫陶渊明“束带相见”,表示尊迎。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职,写下的《归去来兮辞》,以示和污浊的官场决裂。

陶渊明向往着大自然,喜爱农村田园躬耕的生活。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生产,接近普通的农民,写出大量诗歌所映农耕生活、描绘田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的第一位田园诗人。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有不少描写淳朴的农村景物、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的作品。《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注译桃花源记〔桃花源:地名,作者虚构的理想化佳境,据说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记:游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太元中:晋代太元年间(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武陵人: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带)人。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作为职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yuán):沿着。溪:溪流。行:划行。忘路之远近:忘掉了路程的远近(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逢:遇见。夹岸:夹溪两岸。数百步:几百步。中无杂树:当中没有别的树(只有桃树)。芳草鲜美: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杂错。〕渔人甚异之。〔甚:副词,非常。异:奇怪。形容词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异”,意思是“认为(它)奇异”。之:代词,这些,代指”桃林美景”。〕复前行,欲穷其林。〔复:又。前:往前,名词作状语。行:行走。欲:想要。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其:代词,这(片)。林:桃林〕

〔小结〕以偶逢桃花林作为文章的开端,记述武陵人无意中发现桃林的奇丽景色,引起了他探寻桃林尽头的兴趣。本段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渔人驾船驶向桃花源的经过。文章着眼于一个“异”字,而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驾船沿着溪流向上划去,竟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树林,夹着溪水的两岸有好几百步,里面没有一棵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嫩美丽,散落的桃花铺了一地。打鱼的人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行走,想探寻那片桃树林到哪里为止。

注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尽:尽头(“尽”后省略介词“于”。水源:溪水源水。便得:就见。一山:一座山(本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口:洞口。仿佛:隐约。若:像。光:光亮。〕便舍船,从口入。〔便:就。舍:舍弃。从:介词,自。入:进去。〕初极狭,才通人。〔初:起初。极:非常。狭:狭窄。才:副词。仅仅。通:通过。人:一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又走几十步。豁(huò)然:一下子。开朗:开阔明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平:平整。旷:空旷。屋舍:房舍。俨(yǎn):整齐状。良田:肥活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水池。桑竹:桑树竹子。属:类。阡(qiān)陌(mò):田间小路(阡:田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交通:

交错相通。鸡犬:指鸡、狗的叫声。相:副词,彼此。闻:听见。〕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代词,那(代指“口内”)。中:里面。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悉:副词,都。如:动词,象。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黄发:老人(旧说为“长寿的特征”,此指上年纪的人)。垂髻(tiáo)即小孩子垂下来的头发,此指未成年的孩子。并:一并、都。怡(yí)然:和悦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

〔小结〕:此段写桃花源境况,主要讲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渔人眼中的桃花源呈现一片和平富庶的景象,人们安居乐业。,家畜兴旺,这里暗暗反衬出现实社会的黑暗。

〔译文〕桃花林一直延到溪水的源头,在那里发现一座山,山有小洞口,好象里面有亮光。打鱼的人就丢下船,从小洞口走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刚好能通过一个人。又往前走几十步,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开阔起来。土地平整空旷,房屋也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水池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叫声到处都能听到。里面的人来来往往种田做活,男男女女穿的戴的,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和悦地自得其乐。  

注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见渔人:见到渔人(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乃:副词,就。大:副词,非常。惊:惊异。所从来:从什么地方来(所从来,即“从所来”,所字结构)。〕具答之。〔具:详尽,同“俱”。答:回答。之:代词,他们,代“村中人”。“具答之”这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于是,就。要(yāo):邀请,同“邀”。还家:回家,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设:摆。作食:备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闻:听说。有此人:有这人,指“渔人”。咸(xián):副词,都。讯:消息,名词。〕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自述。先世:祖先。避:逃避。秦时乱:秦时战乱。率:带领。子:妻子和子女。邑人:乡亲。邑(yì):古时地方的区域设置。绝境:与世隔绝的境地。不复出焉:不再出去了。焉:语助词,表陈述。遂:于是。与外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们。间隔:间离断绝(往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如今。何世:什么时代。乃:副词,竟。有汉:有过(经历过)汉朝。无论:不要说。魏晋:指汉以后的朝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这个渔人。一一:一件一件地。为:介词,给(后省略代词“之”,代“桃花源的人”)。具:同“俱”。详尽。言:讲。所闻:所听到的(世事)。皆叹惋:都惊叹惋惜(省略主语“源中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余人:其他的人。各:各自。复:又。延:邀请。至:到。其:代词,他们的(源中人的)。皆出酒食:全都拿出美酒和饭食。〕停数日:辞去。〔停:停留。数日:几天(此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辞:辞别。去:离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这里面(指桃花源里)。语(yù):动词,告诉。云:说。不足:不值得、不足以。为:介词,向。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道:说。也:语助词,表祈使。〕

〔小结〕此段写渔人作客桃花源中,受到热情款待的动人情景,从而显示出源中人的淳朴真诚,和他们生活的富庶安宁。作者用“先世避秦时乱”来影射当时的现实;用“绝境”、“间隔”和“不足为个人道”,为渔人后来“迷”而“不复得路”,而桃花源终不可寻的结局暗伏一笔。

〔译文〕这些人见到打鱼的人,非常吃惊,问他从哪儿而来。打鱼的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渔人。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我介绍说,当年我们的祖先因为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孩子和乡亲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从此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起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甭说魏、晋了。这个渔人把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都一件一件地对他们详细讲了,大家都叹息不止。村中其他人又分别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招待他。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走了。这里面的人对他说:我们的情况不要对外面的人说。”  

注译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既出:已经出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得:寻得。其:那(只)。便:就。扶:沿、顺着。向:原来的。志:动词,作标志。之:助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及:到了。郡下:郡里(指“武陵郡”)。诣(yì):本义为“到……去”此处意为“拜见”。如此: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郡的地方长官(官名)。即:就。遣人:派人。随:跟随。其:代词,他(指“渔人”)。往:去。寻:找。向:先前、原来。所志:所标志的记号。遂:副词,竟。迷:迷失。不:没有。复:再。得路:找到通路。〕

〔小结〕此段写渔人重访桃花源,未能如愿。虽然上次做下标志,但终于迷失不能寻得路径,从而渲染了这个“世外桃源”的神秘。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路回返,处处标上记号,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就派人跟着渔人同去,寻找先前留下的标志,结果迷失了方向,再没有找到原来的路。  

注译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地名。高尚:有道德修养。士:读书人,也指名士。也:语助词,表判断。闻之:听说它(代探寻桃花源之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名词用为动词,计划。往:前去。〕未果,寻病终。〔未:没有。果:实现,名词作动词。寻:副词,不久。病终:病死(此句句首省略主语“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后:后来。遂:就。无:没有。津:本义“渡口”,此指“路”。无问津者: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者:的人。〕

〔小结〕以历实有的人物刘子骥欲访桃花源未成,后无人问津作结。照应了文章开端扑朔迷离(如“忘路之远近”等)的“入境”之路,又渲染了似有若无、如真似幻的气氛,引起读者的向往与遐思,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

〔译文〕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是个高尚有为的读书人,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去成,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寻找这条路的人了。

简析这是一篇内容新奇、文学优美的散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写起,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着重写渔人看到的景象,后写渔人了解到的内情。最后两段写桃花源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奇特情况,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真实又虚幻。同是桃花源,真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如现目前,且充满人情味;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现若隐,无法追寻。这两方面的结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文章描写景物,能够用很少笔墨做到生动逼真优美。例如写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内,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读了,会感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竟境之中了。

作者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饰,简洁平易,淳朴自然。用这种风格的语言记事写景,使得整个桃花源的理想境界亲切而真实,给人以美的陶冶。

桃花源记的由来

本文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分析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把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的。

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美好境界。这是一个环境优美,无战乱,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原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武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诗词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

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

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

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

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完这片桃树林子。

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遥。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这是作者所写《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序。

文章描绘了一个既无剥削、又无压迫、人人劳动、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理想社会。通过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本文语言质朴简练,笔调细致流利,描绘逼真,令人如同身历其境,艺术上的成就很高,不愧是一篇传诵至今的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7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