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滴定NaOH,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是刚好红色褪去,此时不是ph8.2左右吗,还有碱啊,就这样

盐酸滴定NaOH,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是刚好红色褪去,此时不是ph8.2左右吗,还有碱啊,就这样,第1张

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在快要到达滴定终点时,每一滴盐酸能够使PH变化几个单位,你看下滴定曲线就知道了,所以这个时候所消耗的HCl和PH=7时消耗的盐酸几乎相等,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要二至三个PH单位才行,如果太窄了,就没有办法滴了

这题的确是选D

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g/mol

我们假定04g全是NaOH,那么盐酸用量应该也是20ML

但现在比20ML要小,说明杂质部分消耗盐酸相对NaOH要少

但你看,同质量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NaHCO3大于

NaOH,也就是说,NaHCO3消耗盐酸比NaOH少,但是Ca(OH)2

消耗盐酸比NaOH多

所以选D

若样品中不含杂质,4g为01mol,取出20ml,则含烧碱01X20/1000=0002mol用01mol/L的盐酸则需20ml而实际上用了19,这说明若杂质与烧碱的质量相同,杂质所消耗的盐酸量要少于烧碱的。若都为1g,则消耗的盐酸量为,对于A:1/84mol B:1/106X2=1/53,C:1/74X2=1/37,D不消耗盐酸。对于烧碱消耗1/40mol盐酸。相比较可知不可能为C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变粉红时溶液的pH在8左右,这是碳酸钠会变成碳酸氢钠,但是没有进一步分解。

甲基橙本色是橙色,ph<31时显红色:31<ph<44时是橙色:ph>44时是**。当变橙色时,31<ph<44在这种pH条件下,碳酸钠已经反应生成CO2了

这主要是因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

原理:

氢氧化钠

可以和盐酸产生

中和反应

,会使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到达反应终点的时候就正好是中性了。这样根据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以根据用去的氢氧化钠的量来推断盐酸的浓度了。

氢氧化钠含有的杂质通常有铁、氯化钠、硅酸盐、碳酸盐等。取100g工业氢氧化钠溶于1L

无水乙醇

(不含

乙醛

)中,在不含二氧化碳、湿气的干燥空气中过滤,去除氯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杂质,浓缩滤液去除乙醇,随着浓缩分离掉生成的固体

乙醇钠

用纯无水乙醇洗涤数次,长时间减压加热去除残留的乙醇,则得到纯度为998%左右的氢氧化钠。

扩展资料:

取干净的已知重量的

称量瓶

,加入20g左右的固体氢氧化钠,将盖盖紧称重;再用

量筒

量取40mL左右的

氢氧化钠溶液

倒入称量瓶。然后将试样移入

500mL

锥形瓶

中,用蒸馏水冲洗称量瓶3~4次,再加100mL左右蒸馏水,慢慢摇动至全部溶解,稀释至

400mL

左右,冷却到室温后,充分混合。

移液管

吸取试液50mL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

酚酞

指示剂

5滴,以1mol/L盐酸溶液滴定到恰好红色消失,记录耗用盐酸的体积,然后再加入

甲基橙

指示液两滴,继续用1mol/L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变为橙色,记录这时共耗用盐酸的体积。

恩,这里是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和两份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个碳酸钠,盐酸滴定时,消耗两个盐酸,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就相当于两个氢氧化钠与两个盐酸反应,所以参与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自然不变喽,这种反应要抓住反应的过程中反应物之间系数的关系,即可很快得到答案,呵呵,采纳一下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3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