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出版社 赫曼·赫塞作品出版了哪些?

志文出版社 赫曼·赫塞作品出版了哪些?,第1张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编辑本段]主要生平及创作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与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朝圣者之歌》([德] 赫尔曼·黑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DUIFG3jIdV-SDPI8jMhPQ

提取码:w80t

书名:朝圣者之歌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谢莹莹 欧凡 胡祖庶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

页数:225

内容简介:★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任何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会为黑塞作品中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以及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青年没能在青年时代阅读黑塞,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尽管成年之后,重读时,会感受到这种懊悔,这就是一位只要有过阅读,就一定会喜欢上的作家,一个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

★《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以及《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在《朝圣者之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的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后者在市面上已长期缺失。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阅读黑塞,与黑塞做伴,会多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怀疑的勇气。

《朝圣者之歌》是译者谢莹莹从黑塞全集中精选出的散文篇章,有其儿时回忆,有对战争的思考,有致亲友的信,有迁居杂谈,还有对故地、对老的追忆,所有都离不开对人生的感悟。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了黑塞其人,更是从展露出他的心灵、思索、喜乐悲愁乃至愤慨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作者简介: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黑塞就成为美国大众的最爱,他出现在《史努比》系列漫画中,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黑塞崇拜还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一亿四千万册。

黑塞在文景:

《悉达多》《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黑塞画传》

《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

赫尔曼·黑塞 经典语录

  1如今我不再如醉如痴,也不再想将远方的美丽及自己的快乐和爱的人分享。我的心已不再是春天,我的心已是夏天。我比当年更优雅,更内敛,更深刻,更洗练,也更心存感激。我孤独,但不为寂寞所苦,我别无所求。我乐于让阳光晒熟。我的眼光满足于所见事物,我学会了看,世界变美了。《堤契诺之歌》

  2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德米安》

  3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我的目标,迂回曲折的路才是我想走的路,而每次的歇息,总是带来新的向往。等走过更多迂回曲折的路,等无数的美梦成真后,我才会感觉失望,才会明白其中的真义。所有的极端与对立都告消失之处,即是涅槃。堤契诺之歌》

  4你不是 爱情 的终点,只是爱情的原动力。我将这爱情献给路旁的花朵,献给玻璃酒杯里摇晃着的晶亮阳光,献给教堂的红色圆顶。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个世界。《堤契诺之歌》

  5现在我明白了歌德的笑,这是不朽者的笑。这种笑没有对象,它只是光,只是明亮,那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人类的苦难,罪孽,差错,热情和误解,进入永恒,进入宇宙后留下的东西。而永恒不是别的,正是对时间的超脱,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到无辜中去,重又转变为空间。《荒原狼》

  6天才经常孤立地降生,有着孤独的命运。天才是不可能遗传的,天才经常有着自我摒弃的倾向。

  7严肃认真是由于过高估计时间的价值而产生的。我也曾过高估计时间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我想活一百岁,而在永恒之中,你要知道,是没有时间的,永恒只是一瞬间,刚好开一个玩笑。《荒原狼》

  8真诚是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什么?你仔细看看动物,一只猫,一只狗,一只鸟都行,或者动物园里哪个庞然大物,如美洲狮或长颈鹿!你一定会看到,它们一个个都那样自然,没有一个动物发窘,它们都不会手足无措,它们不想奉承你,吸引你,它们不做戏。它们显露的是本来面貌,就像草木山石,日月星辰,你懂吗?《荒原狼》

  9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摈弃一切目标。《悉达多》

  10如同白昼在早晨与夜晚之间出现一样,我的生命就在流浪的冲动与对家的渴望中度过。也许,有朝一日我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将流浪与异乡藏诸于心,将景致留驻于心,毋需只为了亲自体验而流浪。也许,我能把家乡藏在心中,不再眷顾红屋与花园,心中自有故乡。如果真能如此,生命将截然不同!生命若有重心,所有的力量将从中散发。

  11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作出判断。 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悉达多》

  12聪明话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让人远离自己的内心。而远离自己是一种罪过。人必须像乌龟一样,能完全蜷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

  13在极深禅定之中,人可以除灭时间并同时经历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一切皆善,一切完美,一切即梵。因此,我认为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悉达多》

  14我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德米安》

  15您心里不知不觉产生一种幻觉,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没有人与你相干,没有人理解你。是不是这样?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绝对孤独中漫游,不可能让别人真正理解自己,不能与他人分享或共同拥有什么。你应该首先去尝试理解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适应他人。为别 人生 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盖特露德》

  16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17哪怕最不幸的人生也会有阳光明媚的时光,也会在沙砾石缝中长出小小的幸福之花。

  18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德米安》

  19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20如果有一天,我明白了什么是爱情,那一定是因为你。

  21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而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的最深处才能有如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悉达多》

  22凡是竭尽全力趋向中心的人,凡是 努力 趋向真实的存在、趋向完善境界的人,外表看来总比热情者要平静得多,因为人们并不总能看见他们灼热的火焰。《玻璃球游戏》

  23幸运既不能从理性,也不能从道德伦理进行解释,幸运在本质上与魔术相近似,是人性阶梯中比较原始和年轻的部分。傻人傻福,这是上天的恩赐和诸神的眷爱,非理性所能分析,当然也不是传记可研究的材料,这是上天的一种象征,越出了研究个人和研究历史的范围。《玻璃球游戏》

  24人生苦短,我们却费尽思量,无所不用其极地丑化生命,让生命更为复杂。仅有的好时光,仅有的温暖夏日与夏夜,我们当尽情享受。玫瑰花及紫藤已开开落落了两回;白日渐短,每个树林、每片叶子都带着惆怅,轻叹着美景易逝。晚风徐徐,拂过窗前树梢,月光洒落在屋内的红色石板上。故乡友人别来无恙?你们手中握着的是玫瑰或是枪弹?你们是否依然安好?你们写给我的,是友善的信,抑或是谩骂我的文章?亲爱的朋友们,一切悉听尊便,但无论如何,请切记:人生苦短。《堤契诺之歌》

  25“你想要从教义和教师那里学到,而尽管他们教给你许多,却无法传授与你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呢?”他接着想:“那就是自我,我希望学到有关自我的意义与本质。过去我一直想要摆脱自我并征服自我,然而我从未能够征服自我,我只是在欺骗它,逃离它,躲避它。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如自我那样占据我全部的思绪。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我存在,而且我是惟一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个体。《悉达多》

  26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 语言 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和救赎。……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悉达多》

  27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 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自我折磨和恐惧不都是存在于时间之中吗?一旦征服并除灭了时间,不就可以征服世上所有的苦难与邪恶吗?《悉达多》

  28大部分人在学会游泳之前都不想游泳,这话听起来是否有点滑稽?当然他们不想游泳,他们是在陆地生活,不是水生动物。他们当然也不愿思考,上帝造人是叫他生活,不是叫他思考,因为,谁思考,谁把思考当做首要大事,他固然能在思考方面有所建树,然而他却颠倒了陆地与水域的关系,所以他总有一天会被淹死。

  29他不再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阳光的照射焕然一新,树阴的凉爽焕然一新,溪流与蓄水池的气味焕然一新,南瓜与香蕉的滋味也焕然一新。

  30然而,我的生命正是缺乏重心,因而在一连串的极端之间摇摆、晃荡,一会儿渴望安定的家,一会儿渴望漂泊;忽而希冀寂寞与修道院,忽而渴望爱情与人群;曾收集无数 书 画,却又一一送出;曾纵情放浪,但又转为禁欲修行;曾信仰生命、崇尚生命为一切之本,但又看穿所谓生命,不过是为了满足肉欲享受而存在罢了。《堤契诺之歌》

  31这个古老的世界终将落幕,不久,机器将战胜双手,金钱将战胜道德,理性经济将战胜田园之乐,没有人知道究竟谁对谁错。 像我这样的古文明崇拜者将因而感伤,但不论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无人能反对我们的意见。我们明白,无论凭借理性或感性,我们的想法与进步或浪漫、前进或落伍无关,而是与事情的表象或实际内容有关。我们明白,我们厌恶的不是铁路与汽车、金钱与理性,我们讨厌的是遗忘上帝,是心灵的浅薄。我们更明白,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真理凌驾于对立的概念之上,例如金钱与信仰、机械与心灵、理性与虔诚。《堤契诺之歌》

  32真正厌恶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堤契诺之歌》

  33他不再去分辨不同的音声——诸如愉悦之声与哀泣之声,童稚之声与雄浑之声;所有私募这的哀叹,智者的欢笑,愤怒者的叫喊,濒死者的呻吟都融入彼此,互为纠结与交织,以千万种方式纠缠在一起,而所有的音声,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渴望,所有的善与恶,哀伤与欢乐,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世界,所有这一切共同交融成万物奔流不息的进程,所有这一切共同谱成了生命永恒的旋律。《悉达多》

  34然而他却仍然羡慕世人,他越是变得与世人相似,他就愈加羡慕他们。他尤其羡慕常人具足而他所缺少的那一点:世人对自己的生活所持的那种重大感,他们深刻的欢乐与忧伤,以及那种永恒推动他们去爱的力量所带给他们的焦虑而甜美的幸福。《悉达多》

  35Happiness is a how, not a what A talent, not an object

  幸福是一种方法,不是一样东西。是一种才能,不是一个目标。

  36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伪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悉达多》

  37流浪者天生如此。流浪的冲动和浪迹天涯本身就是一种爱情、一种情欲。旅行的浪漫,一方面无非来自于对冒险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潜意识里的冲动,想将官能上的欲望升华,任其化为烟云消失无踪。身为流浪者,我们这样的人总爱将爱情深藏,只因爱情无法实现。《堤契诺之歌》

  38我的生活确实古怪,他想,走过了奇怪的弯路。少年时,我只知道敬神和祭祀。青年时,我只知道苦行、思考和潜行,探索婆罗门,崇拜阿特曼之中的永恒。作为青年人,我效仿那些忏悔者,生活在森林里,忍受酷暑与严寒,学会挨饿,教自己的身体麻木。接着,那位活佛的教诲又奇妙地启迪了我,我感到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认识又在我体内犹如自身的血液一样循环不已。可是,后来我又不得不离开了活佛以及他那伟大的真知。《悉达多》

  39我们既已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因而我对你也就没什么可奉献的,我双手空空,没有忠言,没有抚慰,没有友谊,我伸出援助之手,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我坦白承认吧,你当年掩藏在轻松快活表面之后的不安与不幸感,颇令我反感和烦恼,它们向我提出给予你关注和同情的要求,而你的轻快态度又恰恰提出了相反要求。当时你让我觉得有些烦人而且幼稚,此外多少还有点寒心之感。《玻璃球游戏》

  40“如果一株植物被折断或枯萎”同一个月,他写给姐姐阿德勒的信中说,“那么它会赶紧结出种子,因为这正是它生存的意义。所以,当生活敏锐度受到伤害时,我会抽身回到 工作 ,回到思考及 艺术 ,因为那是我生命及存在的目的。”《堤契诺之歌》

  41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的渴望太多了,这个世界把你吐了出来,因为你与众不同。在当今世界上,谁要活着并且一辈子十分快活,不要低级娱乐而要真正的欢乐,不要钱而要灵魂,不要忙碌钻营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场作戏而要真正的激情,那么,这个漂亮的世界可不是这种人的家乡。《荒原狼》

  42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看出另一个,每一个都很孤独。《雾中》

  43从古以来就是如此,科学的东西往往是为了找新瓶反耽误了装陈酒那样,不能两全其美,而艺术家们则在无忧无虑地坚持着不少表面错误的同时,给人以慰藉和欢乐。这是批评与创造,科学与艺术之间久已存在的力量悬殊的斗争,在这方面批评和科学总是有理的,却未能讨好于人,而创造和艺术却不断在散播信仰、爱情、慰藉、美梦和永生感的种子,而且不断能找到肥沃的土壤。《在轮下》

  44当初,要是你没有走向世界,而是做了思想家,你就酿成不幸。因为你会变成神秘学家。神秘学家,说的简单和粗暴些,就是那种没有摆脱想象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根本不是思想家。他们是一些隐秘的艺术家,是不吟诗的诗人,不挥笔的作家,不作曲的音乐家。他们中间有极富有才华和心灵崇高的人们,但毫无例外,全都是些不幸的人。你本来也会变成这样子的。感谢上帝,你并未如此,而是成了一位艺术家,掌握了形象世界,成为了它的创造者和主宰,没有作为思想家而陷入无可用武的窘境。《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45真实而活跃的只有他的内心生活,只有不安的心悸,焦灼的渴慕,梦境中的苦和乐,只有在梦中,他才感到踏实,于是便全心全意地去做梦。在读书或 学习 的当儿,在同学中间坐着的当儿,他会突然神不守舍,忘记一切,完全沉湎在内心的激流和声浪中,任其将自己卷入一道道深不可测、色彩缤纷、充满了神秘音乐和奇妙景象的峡谷里;在那儿,所有音响都美如他母亲的歌喉,万千种景物都亲切得像他母亲的明眸一样。《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46地平线上那一丝特别的色彩,屋里,花园里或者森林里那一种极细微的声音,一只蝴蝶的美丽外表或者不知何处飘来的香味,这些常常在瞬间引起我对早年的全部回忆。《童年轶事》

  47真理是有的,我的孩子。但是你所渴望的'学说',那种绝对的、完善的、让人充满智慧的学说却是没有的。我的朋友,你也不应该去渴求一种完善的学说,而应该渴求让你自己完美无瑕。神性在你自己心中,而不在任何概念和书本里。真理是体验而得的,真理无法传授。《玻璃球游戏》

《朝圣者之歌》([德] 赫尔曼·黑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xj46    

书名:朝圣者之歌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谢莹莹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06-01

页数:512

内容简介:

黑塞的一切作品都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对个体的关怀上。他的作品总是捍卫着个体和人性和人格,为之呐喊、为之请命。在他看来,个体面对的是力量强大的群体,各种权威在限制着个体的发展。

    黑塞的主要作品是小说,他以小说闻名于世,不过,他同时也是出色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主要记录了他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和洞见,散文则更多记录了他对历史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但愿这本文集里的诗能够如

黑塞生平及创作年表

1877  7月2日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的卡尔夫。父亲约翰内斯·黑塞(1847—1916)是传教士,后来担任“卡尔夫出版联合会”主席。母亲玛丽(1842—1902)是著名印度学家赫尔曼·贡德特的长女。父母在印度传教多年。黑塞家中,开放的世界性和宗教教育并存。  赫尔曼·黑塞有姐姐阿德蕾、妹妹玛丽、弟弟汉斯。

1881  举家迁居瑞士巴塞尔。黑塞在教会的男童学校上学,只能在星期日回家。1883年,其父取得瑞士国籍(之前是俄国国籍)。

1886  迁回卡尔夫,住在外祖父家。这栋老宅以及卡尔夫周围的景色多次出现在黑塞的小说中。

1890  在哥平根的拉丁文学校学习,准备参加符腾堡州的考试,以求能在“图宾根教会学校”接受免费的神学教育。作为公立学校的学生,黑塞必须放弃瑞士国籍,因此他的父亲在1890年11月在符腾堡为他申请到德国国籍。

1892  3月7日逃离茅尔布隆学校,因为少年黑塞只想成为诗人。外祖父戏称这是一次天才之旅。逃离后第二天被送回学校,可是强烈的内心矛盾使少年黑塞不断生病,情况严重,5月终至退学;6月黑塞试图自杀;6月到8月进斯特藤的精神病院疗养;之后在坎施塔特高级文理中学学习。

1893  4月外祖父去世。黑塞的学校生活虽不平静,但他还是于7月份通过了一年志愿考试。不过无法继续学业,只得再次辍学。    10月在一家书店当了三天学徒工,后来便留在家中。

1894  从6月到次年9月在卡尔夫的塔楼钟表厂当学徒工;计划移居巴西。

1895在图宾根一家书店当学徒,一做三年。

1896  在《德国诗人之家》(Das deutsche Dichterheim)上首次发表诗歌。

1898  结束书店学徒生活。10月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出版。

1899  6月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Eine Stunde hinter Mitternacht)出版;    移居巴塞尔,直到1901年1月都在书店做助手。

1900  为《瑞士汇报》(Allgemeine Schweizer Zeitung)撰写文章和文艺评论,开始赢得一定声誉。

1901  3月到5月第一次意大利之行;    从1901年8月到1903年春季在巴塞尔的一家旧书店卖书;《赫尔曼·劳歇尔遗留的文稿和诗歌》(Die Hinterlassenen Schriften und Gedichte von Hermann Lauscher)出版。

1902  献给母亲的《诗集》(Gedichte)出版,可惜母亲未能亲见儿子的新书。

1903  放弃书店工作之后第二次去意大利旅行,同行的还有玛丽亚·贝尔努利,她与黑塞在3月订婚;    《卡门钦得》(Camenzind)的手稿完成,受菲舍尔出版社(SFischer Verlag)的邀请寄到了柏林;    10月开始撰写《在轮下》(Unterm Rad)。

1904  《彼得·卡门钦得》(Peter Camenzind)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黑塞一举成名;    与玛丽亚·贝尔努利结婚,搬进波登湖畔的一家农舍;成为职业作家,为许多报纸和杂志撰写文章;    传记研究《薄伽丘》(Boccacio)和《弗兰茨·冯·阿西斯》(Franz von Assisi)出版。

1905  12月儿子布鲁诺出生。

1906  小说《在轮下》(写于1903—1904年)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成立反对威廉二世专制统治、宣传自由思想的杂志《三月》(Mrz),黑塞担任编委之一直至1912年。

1907  短篇小说集《此岸》(Diesseits)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08  短篇小说集《邻居》(Nachbarn)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09  3月二儿子海纳出生;黑塞进行了第一次巡回德国的作品朗诵会。

1910  小说《盖特露德》(Gertrud)出版。

1911  7月三儿子马丁出生;诗集《途中》(Unterwegs)出版;9月到12月与画家好友汉斯·施图尔策内格(Hans Sturzenegger)一起到印度旅行。

1912  短篇小说集《弯路》(Umweg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前往维也纳、布拉格、布尔诺和德累斯顿巡回作品朗诵;全家迁居伯尔尼,住在已故好友画家阿尔伯特·维尔提(Albert Welti)的房子里。

1913  《印度札记》(Aus Indien)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14  小说《罗斯哈尔德》(Rohald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儿子马丁患神经方面的疾病;

    11月3日,《朋友们,换个调子唱吧!》(O Freunde,nicht diese Tne)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招来德国民族主义者的仇视与谩骂。也因为这篇文章罗曼·罗兰开始与黑塞通信,并结下深厚的友谊。

1915  《克努尔普》(Knulp)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诗集《孤独者的音乐》(Musik des Einsamen)出版;短篇小说集《路边》(Am Weg)出版;短篇小说集《美妙少年时》(Schn ist die Jugend)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16  父亲去世,妻子开始出现精神分裂,加上小儿子的病痛让黑塞精神崩溃;首次接受心理治疗,医师是荣格的学生JB朗格。

1917别人建议黑塞停止写批评时事的文章;首次匿名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笔名为“埃米尔·辛克莱”(Emil Sinclair);开始写《德米安》(Demian)。

1919  匿名出版政治宣传册《查拉图斯特拉归来》(Zarathustras Wiederkehr);家庭破碎,与在精神病院的妻子分居,孩子托友人和亲戚照顾;离开伯尔尼,迁往位于瑞士蒙塔涅拉/提契诺的卡木齐居,开始长年的独居生活;随笔和诗歌集《小花园》(Kleiner Garten)出版;小说《德米安》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采用笔名埃米尔·辛克莱;文集《童话》(Mrchen)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创建并主编出版杂志《我向活人召唤》(Vivos voco)。

1920  《画家的诗》(Gedichte des Malers)出版,收录了十首附有水彩画的诗;陀思妥耶夫斯基评论集《窥探混沌》(Blick ins Chaos)出版;小说集《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Klingsors letzter Sommer)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1  《诗选》(Ausgewhlte Gedicht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创作《悉达多》(Siddhartha)的过程中经历创作危机;由荣格给他作心理分析。

1922《悉达多》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3  《辛克莱的笔记》(Sinclairs Notizbuch)出版;6月与玛丽亚·贝尔努利离婚。

1924放弃德国国籍,重新成为瑞士公民;与女作家莉萨·温格(Lisa Wenger)的女儿露特·温格(Ruth Wenger)结婚。

1925  《温泉疗养客》(Kurgast)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半真实半虚构的自传体散文,可以说是黑塞最幽默的作品;到乌尔姆、慕尼黑、奥格斯堡和纽伦堡举办朗诵会。

1926  散文集《图画集》(Bilderbuch)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当选为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结识妮侬·多尔宾(Ninon Dolbin)。

1927  《纽伦堡之旅》(Die Nürnberger Reise)和《荒原狼》(Steppenwulf)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黑塞50岁生日,首部黑塞传记出版,作者为胡戈·巴尔(Hugo Ball);与露特·温格离婚。

1928  散文集《沉思录》(Betrachtungen)和诗集《危机》(Krisis)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9  诗集《夜的慰藉》(Trost der Nacht)和《世界文学文库》(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tur)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30  小说《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Nazi und Goldmund)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退出普鲁士艺术学院,托马斯·曼挽留未果。

1931 11月与妮侬·多尔宾结婚。

1932  小说《东方之旅》(Die Morgenlandfahrt)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开始写作《玻璃球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这部小说从初稿到成书用了12年的时间。

1933  短篇小说集《小世界》(Kleine Welt)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34  当选瑞士作家协会会员,该协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抵制纳粹的文化政策,为流亡同人提供更有效的可能帮助;诗选《生命之树》(Vom Baum des Lebens)出版。

1935  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书》(Fabulierbuch)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由于政治原因菲舍尔出版社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德国境内,由彼得·苏尔坎普领导,另一部分则是由戈特弗里德·贝尔曼·菲舍尔率领的流亡出版社,位于维也纳;纳粹有关当局不允许流亡出版社将黑塞作品的版权带到国外。

1936  3月获凯勒文学奖;六音步诗《花园里的时光》(Stunden im Garten)仍由维也纳的戈特弗里德·贝尔曼·菲舍尔出版社(Bermann Fischers Exil-Verlag)出版;9月与彼得·苏尔坎普第一次接触。

1937  《纪念册》(Gedenkbltter)和《新诗集》(Neue Gedichte)由柏林的苏尔坎普·菲舍尔出版社(SFischer Verlag Berlin)出版;《跛脚少年》(Der lahme Knabe)在苏黎世作为内部出版物出版,由画家阿尔弗莱德·库宾配以插图。

1939—1945黑塞的作品在德国遭禁,《在轮下》、《荒原狼》、《沉思录》、《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和《世界文学文库》均不得再版;苏尔坎普·菲舍尔出版社已经着手的《黑塞文集》不得不转到瑞士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Fretz & Wasmuth Verlag)。

1942  位于柏林的苏尔坎普·菲舍尔出版社出版《玻璃球游戏》的申请被拒绝;黑塞的第一部诗歌全集《诗集》(Die Gedichte)由苏黎世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3  《玻璃球游戏》由苏黎世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4  黑塞的出版人苏尔坎普被盖世太保逮捕。

1945  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贝特霍尔德》(Berthold)以及新小说和童话集《梦之旅》(Traumfhrte)由苏黎世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6  评论集《战争与和平》(Krieg und Frieden)由苏黎世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集子中收录了自1914年以来对战争和政治的沉思;之后,黑塞的作品在德国可以再次出版;获歌德文学奖;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7被伯尔尼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1950  鼓励并促成彼得·苏尔坎普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1951  《晚年散文集》(Spte Prosa)和《书信集》(Briefe)由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出版。

1954  童话《皮克多变形记》(Piktors Verwandlungen)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黑塞—罗曼·罗兰书信集》(Der Briefwechsel:Hermann Hesse-Romain Rolland)由苏黎世的弗莱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57  《黑塞文集》(Gesammelte Schriften)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共七卷。

1961  旧诗和新诗选集《阶段》(Stufen)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

1962  《纪念册》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相较于1937年的版本多收集了15篇文章;7月2日85岁生日;8月9日在蒙塔涅拉去世。

Stufen 阶段          

Wie jede Blüte welkt und jede Jugend

Dem Alter weicht, blüht jede Lebensstufe,

Blüht jede Weisheit auch und jede Tugend

Zu ihrer Zeit und darf nicht ewig dauern

Es muß das Herz bei jedem Lebensrufe

Bereit zum Abschied sein und Neubeginne,

Um sich in Tapferkeit und ohne Trauern

In and're, neue Bindungen zu geben

Und jedem Anfang wohnt ein Zauber inne,

Der uns beschützt und der uns hilft, zu leben

正像花儿会枯萎

青春终将让位老年

一生各阶段,智慧德行诸种万般

虽有盛时,却不能相保到永远

我们的心准备好,应对任何生活召唤

准备好向过去告别

迎接新的开始,以便

勇敢愉快地屈从另一种新的约束

新开端具有一种魅力

保护我们,帮我们活下去

Wir sollen heiter Raum um Raum durchschreiten,

An keinem wie an einer Heimat hängen,

Der Weltgeist will nicht fesseln uns und engen,

Er will uns Stuf' und Stufe heben, weiten

我们应该欣穿越片片空间

对任何地方,不似故乡那般留恋

世界之神从不束缚我们

它只要我们一阶一阶向上伸展

Kaum sind wir heimisch einem Lebenskreise

Und traulich eingewohnt, so droht Erschlaffen,

Nur wer bereit zu Aufbruch ist und Reise,

Mag lähmender Gewöhnung sich entraffen

Es wird vielleicht auch noch die Todesstunde

Uns neuen Räumen jung entgegen senden,

Des Lebens Ruf an uns wird niemals enden

Wohlan denn, Herz, nimm Abschied und gesunde!

生命之轮永无轮回

顺境让人沉醉

过得安逸,就有松劲之虞

只有有心的人随时做好准备

才能摆脱沉溺其中麻木不仁

哪怕死亡此刻就要来临

生命即将进入另一时空

生活永不停息向我们召唤……

来吧,心儿,告别过往永葆康健!

(根据黑塞德文内容及钱春绮中文翻译,调整中文诗歌中语句用词,重新调整成文。)

德国诗人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第一个创作阶段从早期浪漫主义诗歌至一系列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重要作品有:诗集《浪漫主义之歌》(1898),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短篇小说集《今生今世》(1907),长篇小说《盖特露德》(1910),散文、诗歌集《印度游记》(1911-1913),长篇小说《罗斯哈尔特》(1914),长篇小说《克努尔普》(1915),以及诗集《孤独者的音乐》(1915)等。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赶上、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他早期的小说也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与其中后期的作品有显著差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在黑塞的思想上引起了幻灭的痛苦。他的中期著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德米尔》(1919),短篇集《克林格梭尔的最后一个夏天》(1920),《席特哈尔塔》(1922),游记《纽伦堡之歌》(1927),长篇小说《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这一时期黑塞的作品一改前期那种富于柔和旋律的风格,而充满了心灵分裂的苦恼和迷茫、彷徨的气息。直至1930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问世,才结束了作者苦恼的内心自我追寻,而开始了致力于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创作。

黑塞的晚期著作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中篇小说《东方之旅》(1932)。晚年的黑塞和他的家庭隐居在瑞士南部的一个名叫蒙塔娜拉的小村庄中。法西斯在德国的猖獗,使墨塞对社会前途和现代文明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黑塞这一时期的著作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1943),此后断断续续地出版了一些诗歌、散文、评论和回忆等,比较重要的有:短篇小说集《寓言集》(1935),诗集《花枝集》(1945),散文、回忆集《梦之旅》(1945),论文集《战争与和平》(1946)和《书信集》(1951)等。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战之后,黑塞已逾七十高龄,迄至1962年逝世,黑塞主要是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出版了多种诗集、小说集、散文集以及书信集。

此篇诗歌应该写于黑塞写作后期,诗歌中有彷徨,犹豫,苦闷,末句想要找寻阴翳下的阳光出路。诗歌是伤痛上的精灵之舞,唯有此,才可打动人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6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