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罗伯特·舒曼、弗里德里克·肖邦、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
一、贝多芬
1、人物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2、代表作介绍
①、《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伟壮阔。
②、《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
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
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二、罗伯特·舒曼
1、人物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
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2、代表作介绍
①、《蝴蝶》
《蝴蝶》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
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每段的标题是:《化装舞会》、《巴尔特》、《布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
《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装》、《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②、《维也纳狂欢节》
《维也纳狂欢节》是舒曼所做的钢琴套曲作品号为Op26,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舒曼最后将Op26题献给莫南德·席勒,他描绘它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
三、弗里德里克·肖邦
1、人物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2、代表作介绍
①、《c小调革命练习曲》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的悲愤欲绝。
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②、《降E大调辉煌大圆舞曲》
降E大调大圆舞曲(Valse Brilliante, op18)是肖邦献给罗拉·波斯沃德**(Laura Horsford)的一首圆舞曲,是肖邦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此曲旋律轻快欢乐,颇受大众喜爱。
四、约翰·施特劳斯
1、人物简介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与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故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Vater)或约翰施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I)以区别。
他的祖父名叫约翰·迈克尔·施特劳斯(1727 - 1800),是一名皈依了天主教的犹太人,原来住在利俄波德斯塔特(Leopoldstadt),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博尔加斯·施特劳斯(Franz Borgias Strauss, 1764年10月10日——1816年4月5日),会拉小提琴。
母亲叫芭芭拉·多曼(Barbara Dollmann, 1770年12月3日——1811年8月28日),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
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了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2、代表作介绍
①、《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五、柴可夫斯基
1、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2、代表作介绍
①、《悲怆交响曲》
《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另有一说为柴科夫斯基因同性恋被判死刑,服毒自杀),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浪漫主义音乐
我去东欧之前比较忙,没有做攻略,在波兰华沙参观圣十字教堂时,赫然在教堂的一根柱子标注:“这里埋葬着音乐家肖邦的心脏”,充满疑惑,赶紧了解了一下。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祖国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肖邦在2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祖国波兰,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波兰确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虽然肖邦在巴黎逝世,但是他嘱托姐姐把他的心脏安葬在波兰。肖邦的墓志铭上写着,“你最珍视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他也不止一次在音乐中抒发对祖国的思念。
《E大调练习曲》(Op10 No3),这首作品创作于波兰,肖邦一直没有跟别人提起为什么写这首作品。直到一次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他听到学生弹奏的很抒情,不由地感叹:“这里面就是我的祖国。”后来大家给它加了一个名字《别离曲》。
当肖邦走进巴黎金碧辉煌的贵族沙龙的时候,正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一遇的黄金时代。
人们在沙龙里可以看到巴尔扎克、雨果、缪塞、海涅、大仲马、司汤达和乔治·桑在高谈阔论,可以欣赏安格尔、德拉克洛瓦、鲁索等的旷世画作,还可以聆听李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舒曼的演奏,而肖邦这个异乡人初来乍到,才华被李斯特的慧眼发现,他把肖邦引荐给巴黎的沙龙,也把他介绍给一个女人认识,这个女人是乔治·桑。那时的肖邦年轻英俊、气质优雅,人称"肖邦**"。而乔治·桑则是矮个子,粗壮结实,因此也有人戏称她是"乔治·桑先生"。这位行止奇特的女人,喜欢女扮男装,起初肖邦对她无甚好感,但慢慢震慑于她的魅力,最后与她同居了九年之久。九年中,肖邦为她谱写出许多名曲。
乔治·桑这样评价肖邦:性格比巴赫更精致,比贝多芬更有力,比韦伯更有戏剧性。他集三者于一身,然而他还是他,在挖掘情趣时比他们更微妙,在表现宏伟壮丽时更朴实无华,在倾诉悲痛时更能催人泪下。
说起来,“钢琴诗人”的诞生也有外部环境的特殊原因。在肖邦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金属框架的钢琴取代了木架钢琴。琴的尺寸大了,声音更为洪亮,让钢琴更有表现力。非常适合在音乐厅演奏。但肖邦发现了钢琴所包含了人类内心最柔软、脆弱的一面,英语Piano有钢琴的含义,也代表强弱的“弱”,所以他在创作和演奏中不但可以逞强,还可以示弱。同时在审美的维度里,把情感和声音里不同的“弱”表现的更细腻。
肖邦在波兰时,他写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展示出19岁的他出众的才华,心灵和外表都具有了诗人气质,这个美妙的夜曲般的乐章,显然受到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启发,肖邦用惊人的手法让钢琴像歌者那样自如地歌唱。
肖邦一生创作了很多钢琴曲,玛祖卡,夜曲,波罗乃兹,叙事曲,还有前奏曲。德国作曲家舒曼说,他的前奏曲是素描,或者可以说是废墟,但每一首都以精美地笔法写成。傅聪先生也说,假如肖邦所有的作品都没了,就留下一部,那非前奏曲莫属。因为它空前绝后,评价非常高。在肖邦的前奏曲中,每一首都能感受到某种意象,一幅图画,一个幻象,但又不止于此。受一个法国钢琴厂商普雷耶尔邀约,肖邦在马略卡岛完成了大部分的前奏曲。这些前奏曲大多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但乐思并不只是做单纯的反复,或者技巧的展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脉络,天马行空,给人非常高的想象空间,虽然短,但有些曲子也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
“雨滴”前奏曲是其中的第十五曲,虽然不是最有代表性的,但却是最出名的。作曲家在谱子上注明,是持续如歌的行板。乐曲开始,伴奏声部听上去的确有模仿雨滴的单调声。旋律部分有如人声“歌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表达,明显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东西。诗意与戏剧性的对比,耐人寻味。 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轻轻的节奏,仿佛是雨夜里的一首无词歌,充满着浪漫气息。乐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奇特的段落,似乎把人们引入神秘的境界。低声部缓缓行进的旋律伴随着单调而神奇的音型,显得十分深沉、威严。再现部分比较简练,只有一个乐句。尾声比较完整,并且意味深长:音乐渐渐远去,“雨滴”声慢慢消失,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
这首曲子初听纯净明朗,如赞美诗般清新宁静。若是仔细聆听,还可以发现作曲家内心的冲突和对孤独自我的思考。还得说乔治·桑了解他,“他的天才充满了神秘的自然声音,但在音乐思想中转变为崇高的对等物,而不是通过对实际外部声音的盲目模仿。那天晚上,他的作品肯定充满了雨滴,在修道院的瓷砖上清晰地响起,雨滴在他的想象和他的歌曲中变成了泪水,从天而降的泪水。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
1、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从而被称为“钢琴诗人”。
2、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3、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4、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