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小说《三体》?

怎么评价小说《三体》?,第1张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

《三体》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说刘慈欣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其实却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的宏大世界,明确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的道德追问之上。

更具体地说,《三体》中描绘了两个层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文明从此灭亡;但刘慈欣着力去写的还有“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种假想条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却深深地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

《三体》中多次写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刻,关系到文明的兴亡,人性的存灭。这些时刻映现出与作者和读者都面对的现实历史息息相关的道德困境。由此,刘慈欣的情节构思纠结在两个向度的道德上:一切为了生存的零道德,与有善恶之分的道德。他铺陈的宏伟叙述,最终展现的情节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或任何生命)无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

《三体》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是人类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身作出努力,最终“歌者”来临,黑暗森林打击到来。但刘慈欣让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为三体和地球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之一。这个存亡攸关的宇宙史诗之中,整个物种和世界的灭亡,与一个人的保存构成了平衡。

《三体》系列以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情结,描绘出宇宙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自身对于道德的选择困境。刘慈欣对所有这些如那种不同维度的世界看似无法言传的景观,毫无保留地以全景细密的“写实”方式加以刻画,他的文字精准而结实,使幻想变得栩栩如生。面对这些壮丽的宇宙景观和精妙的物理设想,那种感觉就像离开池塘见到了大海。另一方面,刘慈欣创造的世界有着读者可以认同的鲜活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验”。

《三体》第一部中地球上的三体组织设计出一套网络游戏,借用地球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构三体文明的样貌。在这套游戏中一上来就遇到周文王,他正走在去朝歌的路上,自信已经获得三体恒星运行的规律,乱纪元快要结束,恒纪元马上就要来了。这个在小说中具有功能意义的隐喻性情节,在指向“差异”的同时,却是使用了人们熟悉的历史材料。“差异”点在于,三体世界有三颗恒星,运行没有规律,随时会使这个星系中的文明遭遇灭顶之灾。但此处表达“差异”的喻体,却是借用读者熟悉的中国商周历史,由此与现实世界之间发生另一种更直接的关系:“乱纪元”的意象借自史书记载的生灵涂炭的纣王时代,对“恒纪元”的预测脱胎于周文王倾心向往的太平世。在接下来另一层游戏之中,秦始皇时代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游戏的隐喻指向三体文明对恒星运行规则的大规模科学运算。但秦始皇的集权统治,是这台计算机能够运行的前提条件。这里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三体》叙述语法的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方面。情节层面对“三体世界”的隐喻表达,以历史(或现实)为材料,而在这之后,这些材料引向更为直接的现实感  。

1、这部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2、创作背景

工程师刘慈欣在山西附近的一座发电站工作(为减少空气污染,该站已经暂时关闭),他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爱好,当上了中国科幻小说作家。

3、作者简介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极富有创造力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推荐于 2017-09-04

查看全部5个回答

学生直言:语文成绩从班级垫底,直接挑战130分,仅用这个方法

00:53

有道精品课-语文课程

广告

一句话概括小说三体主要内容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1条评论

day稀客赞

这还真是语文化概括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三体一讲了什么,梗概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天文学家叶文洁在期间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 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地球的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纳米科学家汪淼进入神秘的网络游戏《三体》,开始逐步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汪淼参加一次玩家聚会时,接触到了地球上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一个秘密组织(ETO)。 地球防卫组织中国区作战中心通过“古筝计划”,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拯救派和降临派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思想的图谋,获悉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稳定生存的世界决定入侵地球。 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扩展资料:

《三体》创作背景 作者刘慈欣是在正职工程师的业余进行写作,工作不忙的时候一天写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约一年的时间完成 ;第一部《三体》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取得反响较好于是出了单行本 (连载删改了少量内容、在单行本中章节顺序有一定的调整)。 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标题名称取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句流行语“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 刘慈欣原本计划用四五个月完成,因单位工作时间不稳定写了九个月 。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后,该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为“三体三部曲” 。 《三体》作者简介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三体 —刘慈欣

185赞·14,905浏览2019-02-10

三体1主要内容

7赞·1播放

三体主要内容讲什么?

三体有多种含义,可以用作天体力学名词、文学名词、书法名词、模拟软件名、生物名,小说名称等等。 三体(three-body problem),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

70浏览2019-03-02

三体小说主要内容

这一既幻想又现实还科学,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3赞·380浏览2018-08-09

《三体》故事简介!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以气势宏大的故事架构、瑰丽新奇的科学想象、浓郁朴素的人文反思,写成了一部带有崇高意蕴的太空史诗,征服了广大读者。 作为一个技术狂的刘慈欣,在小说中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 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 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 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三体》所体现的,是高级别、高水平的想象力。个中关键,在于幻想的自洽。刘慈欣提供的,是一部纯粹的“硬科幻”作品,是一个与科学理论、逻辑推演都自洽的世界。 诚如他曾写道,“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为达到这种真实,自然不能免除种种束缚。 进行“自我约束”的写作,要比童话式的不羁想象难出许多;也正是这种难度,和因之而成的周密、完备、自成体系,让三体世界免于坠入虚无,最终获得成功。 Facebook创始人扎尔伯格在社交网络上称自己正在读刘慈欣的《三体》,还简单介绍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原因:“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甚至现在好莱坞都将它作为剧本来拍摄**。

刘慈欣承认,作为一个技术狂,他的内心必然产生一些冷酷的东西。因此,在小说中,他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三体》就像一种极限运动,或者巅峰体验,让人窒息,同时也让人产生迷幻般的欣快感。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到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当人们为刘慈欣空前的想象力而迷醉时,又会被他锐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刘慈欣仍然属于那个心系现实的伟大传统,甚至连“文革”这样沉重的话题都可以从宇宙的视角来展开。刘慈欣痴迷于世界的构筑,但他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而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刘慈欣看似极端的“科学至上”和“唯物技术主义”其实已经旧瓶子里面装了新酒,也正折射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精神、人性、道德、信仰,这些原先是哲学家、伦理学家、神学家专属的论题,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而刘慈欣恰好站在一个难得的位置上,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超越了传统的道德主义,以惊人的冷静描写人类可能面临的空前的危机和灾难,提出了会被认为是极其残忍的各种解决方案,但是他对人性的终极信念将被人们理解。在这样一个终极的高度,刘慈欣涉及了信仰的问题。未来、理想、乌托邦,这些人类永恒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宇宙大爆炸和坍缩的背景下,光年和基本粒子的尺度上,他探讨了信仰会采取的形式,与科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阅读《三体》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体味到一些传统的科幻作品的风格之外,又可以带来一种像阅读那些出色的商业通俗小说时会感受到的快感。而且,会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象力而叫绝,也很欣赏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这个小说系列的可读性,就其情节展开的精彩度来说,作为其基础的,恰恰是作者惊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在这个小说系列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于多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利用与合乎科幻逻辑的外推幻想。在整个系列中贯穿的哲学思考,与其用作者所说的“宇宙社会学”这一概念,倒不如用“宇宙伦理学”更为合适。正是作者超越常轨的思考,扩展到以存在外星文明为前提的整个宇宙,在这种最大的范围内,又以地球人可以理解的伦理,论证构建其理论基础,才使得整个系列小说具有一种真正的宇宙视野。不过,在其中还是有一种隐约的内在矛盾存在着,这就是对于科学技术手段之价值的评价,与作为其叙事和情节构想基础的带有人文意味的宇宙伦理前提之间的某种冲突。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预设了一个残酷的宇宙规模的黑暗前提,这也是他的“宇宙社会学”的核心所在,其第一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很有些哲学意味,这里面价值判断被取消了;其第二条,颇有些把地球上有限资源的环保理念扩展到整个宇宙的意味,说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也很有点像人们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只不过暗中又把文明的增长和扩张(即“发展”)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先天地联系在一起。在《三体》系列中,作者突破了硬科幻的传统模式,让其故事更好看,与此同时,在其哲学基础上,还是沿用了地球思维的某种框架 。(刘兵部分)

刘慈欣的每一部小说都包含着精心构思的完整世界景观,同时又兼有切肤的现实感。刘慈欣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图做到的,正是写出人面对强大未知的惊异和敬畏。特别是阅读《三体Ⅲ:死神永生》带来的那种无边无际、浩瀚恢宏的体验,如同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在进入四维空间之后突然看到无穷的感觉。刘慈欣采取的描写方式具有技术主义的特点,这会使他在惊叹“方寸之间,深不见底”之后,进一步带读者深入宇宙(比如奇异的“四维空间”)中去认知它的“尺寸”。在描写的链条上,这样的层层递进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他在与无形无限搏斗,试图把一切都写“尽”。或者说,他不遗余力地运用理性来编织情节,让他的描写抵达所能想象的时空尽头。用刘慈欣自己的文学形象来打个比方:他让“崇高”跌落到二维,在平面世界中巨细靡遗地展开。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包容着全景式的世界图像,至于有多少维度甚至时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巨大无边,同时又精细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辉煌、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有着在逻辑和细节上的认真。它的壮观、崇高、奇异,建立在复杂、精密、逼真的细节之上,可以说宇宙大尺度和基本粒子尺度互为表里,前者的震撼人心,正如后者的令人目眩。刘慈欣的小说以激进的科学推理为支撑,甚至在《三体》这样的长篇巨制里,宇宙规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撑其情节的最主要支点 。

《三体》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说刘慈欣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其实却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的宏大世界,明确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的道德追问之上。更具体地说,《三体》中描绘了两个层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文明从此灭亡;但刘慈欣着力去写的还有“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种假想条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却深深地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三体》中多次写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刻,关系到文明的兴亡,人性的存灭。这些时刻映现出与作者和读者都面对的现实历史息息相关的道德困境。由此,刘慈欣的情节构思纠结在两个向度的道德上:一切为了生存的零道德,与有善恶之分的道德。他铺陈的宏伟叙述,最终展现的情节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或任何生命)无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三体》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是人类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身作出努力,最终“歌者”来临,黑暗森林打击到来。但刘慈欣让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为三体和地球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之一。这个存亡攸关的宇宙史诗之中,整个物种和世界的灭亡,与一个人的保存构成了平衡 。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2015年2月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2014年度星云奖长篇小说类(提名 )《The Three-Body Problem》(《三体》英文版)2015年4月2015年度普罗米修斯奖最佳小说(提名)2015年5月轨迹奖科幻小说类(提名 )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提名)2015年8月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获奖 )

1、《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2、《三体》里面的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

3、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里的经典和奇葩,《三体》是少数让我看到怀疑人生的一本书。我欣赏刘慈欣写小说的吸引人的手法——悬疑和细节;我叹服于他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这么多的故事;这部小说里面诠述的真理,则更是触动到了我,给我无限回味,彻夜难眠。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在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地方。

一是关于未来科技的无限创新。里面出现了至少七个文明,七种高科技武器,地球的七个时代,十一维度的空间。像地下城、太空城这些未来化设计的城市我也有点没有想到。更多的科技包涵了质子的展开、黑域、田园时代、无限光速、归零者、创造小宇宙等等。这些精彩的设计当中,每一个科技都可以激发出无限的想象,都有自己的历史,甚至都可以再出一本书,就像《球形闪电》。

二是里面一环扣一环的逻辑链条,以及各处的隐喻。比如三体游戏,通过一层又一层地尝试解开里面太阳运转的奥秘。章北海的父亲与他的谈话看似简单,里面却隐藏着非常深的意思——你就是面壁者。那三个童话故事更是通过类似儿戏的情节推理,道出了当时最惊人的高科技秘密。而最后的未解之谜,也就成了人类死亡的原因。

三是故事的跌宕起伏。一开始受到三体人侵略信号,地球立刻恐慌起来,使用面壁计划尝试反击。时间一转,地球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超越三体的地步了,面壁者都成为了笑话——直到末日之战。后面还不断地出现人类一会绝望,一会重拾希望的故事,直到最后人类几乎灭绝。呵呵,不作死就不会死。

然而,这本书最核心的东西是宇宙真理——黑暗森林法则。这个法则基于两条定律和两个生命概念:

定律1: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存是生物的第一需求。

定律2:生物呈指数级增长,但宇宙质量不变。

概念1:猜疑链。在双方无法互相近距离沟通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出对方是否善意,对方认为我是否善意,对方认为我是否认为他善意,等等。无限循环,无法摆脱。

概念2:技术爆炸。一个文明,一开始可能看上去很原始,但是一旦出现生命,科技可能会出现指数级提升,尤其是当收到外部刺激时,比如外星人入侵。

根据这个推断出来的定律被比喻成一座黑暗森林,因此得名。在一个猎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的黑暗森林里,当一个猎人知道了另外一个的存在,由于对方大概率会对自己开枪(因为资源稀缺),所以最好的选择不是跟对方交流,而是立刻对对方开枪,并掠夺他的资源。立刻是为了防止对方技术爆炸。而自己则随时要做好藏身,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其他猎人发现。

在宇宙的尺度上,一种生物最好的做法就是歌者的名言:藏好自己,做好清理。把发现的所有生命消灭,这样他们就不会先把自己消灭。

我对这本书有哪些收获?

一、宇宙的真相——黑暗森林法则

放在宇宙上的角度,当一个星球上的生命发现其他生命时,他们无法确认对方是否有善意。对方也是一样。这样,彼此会互相形成猜疑链(谁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消灭自己)。跟真实的黑暗森林不一样的是,对方随时有可能技术爆炸,在几百年、几十年里就超越自己的技术,所以他们必须用最快速度将对方解决掉。

仔细思考一下,这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非常类似的,只有一个区别:在高级生命的角度,达尔文所谓的“天”是可以被他们自己改造的,所以宇宙进化论就是“物竞物择,强者生存。”

在这样的标准下,现在人类的道德标准都不适用了。越理性的文明越占优势。这就是为什么三体文明比太阳系文明发展更快。

地球上的人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四点:1)由于所有人都知道对方在哪,可以互相交流(通过互联网、朋友联系等),所以不会产生猜疑链。2)法律。这个世界有警察、军队维持秩序,所以没有人敢随意消灭别人违反法律。3)为什么警察、军队不会违法呢?因为最强的那些人都希望世界保持和平。这样,大家才可以往建设地球这一个目标上努力。4)为什么领导愿意合作呢?最重要的,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资源是非常充足的。衣食住行工业科技等等的资源都用不完,新资源还在不断被发现。

正是这个基础条件下,地球没有成为黑暗森林。而宇宙则不一样,因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生命的发展需要基于其他生命的资源减少。正是从这个角度,更加理性的生命都“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从这个方面,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团队感。在家里的时候,由于都是自家人,互相关照,所以我有时就会利用这个为所欲为,就像地球人没有遭受外星文明威胁前,人人想着吃喝玩乐、躺平。而如果想要承受未来可能的危机,我们家里面的人就需要一起经营家庭,而不出产消费者,就像三体文明那样,人人都尽力提高科技。这样当未来出现危机,比如AI时代、全球变暖、通货膨胀,我们家族就能够应变。而地球是只有在遭受攻击之前才开始团结起来,并且危机稍微减少就开始消费,最终导致太阳系文明几乎完全毁灭。

二、认知扩展——真实的宇宙

《三体1》里面的故事情节基本发生在三体和地球这两个世界中间,是三体人和地球人的思维上的对峙。不管是ETO、红岸基地、古筝行动,都是在地球这个纬度上面发生的。而到了《三体2》,范围扩大了很多,从仅仅在地球上的大脑拉扯扩大到了太阳系范围的科技战争。这本书的一个突破点就在黑暗森林法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球和三体两个孤独的文明之外,看到整个宇宙的角度。《三体3》则范围更大,令人毁三观的技术也是随处可见,从四维空间到光粒,再到黑洞。人类的活动范围也直接扩大到了整个宇宙。除了黑暗森林的基础理论以外,各种宇宙的真相,比如高级武器、降维打击、黑洞防御、归零者都渐渐明了。就在这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百页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最大的。

在最一开始时,人类的大部分发展仅仅围绕地球这个星球,比如化学、物理学、心理学、地质学、新能源等等。而受到三体人的威胁以后,人类就开始转向了外太空的研究,比如核动力、外太空生态系统、太空燃料基地、恒星级氢弹等等。这个的原因是人类的视野被扩展了,所以战略发生了变化,从仅仅守护各个国家变成守护太阳系文明,所以科技进展到了太阳系这个纬度。

当地球人间接通过三体了解到了黑暗森林法则,并发出三体星系的坐标,随时可能受到来自宇宙任意地方的打击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把科技发展到太阳系之外,具体就是三个生存计划。

这一方面就是我看到怀疑人生的地方:超前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我刚开始有点接受不了。但是一旦当我们吸收了这些内容,自己的视野就扩大了很多。当然,我们不能随便看各种天花乱坠的科幻小说增长眼光,因为不管内容感觉再怎么真实,我们也无法确定是否为真。我们可以多看的是历史书、人物传记、科学书籍、经典。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能扩展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成为增援未来的成功人士。

高质量书籍:历史类——《人类简史》、《鸦片战争》、《日本四书》、《中国人史纲》、《中国人的气质》等;人物传记——《原则》、《马云传》、《穷查理宝典》、《洛克菲勒自传》、《知行合一王阳明》等;科学书籍——各种数学、天文、地理、地质、大脑、心理学等书籍;经典——《庄子》、《易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光看这些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带有自己的思考,比如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就像这篇《三体》的读后感。

还有另一种方法开阔眼界,就是我们亲身去经历这些事情,就像程心一样。这样也能够获得相同的视野,但是使用的资源要多很多。所以,这个可以作为阅读之外的一种辅助方法,学以致用,不然光会做读书笔记也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

三、程心的计划——地球人和宇宙的区别

开一个玩笑,我怀疑第三本书里面所谓的死神就是程心,因为她既像一个死神,两次几乎毁灭太阳系文明;又几乎永生,活过了接下来宇宙寿命的十分之三再加上2千万年。

程心无疑是整部三体里面最大的罪人。她一当上执剑人,就立刻被三体人抓住时机毁掉引力波发射台,无数地球人差点饿死在澳大利亚。而第二次,当她阻止维德为研究光速飞船,所以几乎全人类都没有逃脱二向箔的黑暗森林打击。

她是这本书中最大的bug。为什么程心不发射坐标信号?为什么她最后阻止了光速飞船的研究?

这就要涉及到两个词,分别是大局观和人文微观。这两个词是相对应的。大局观就是指使用很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从而得到最佳的执行方法。而人文微观则是找感觉,通过自己的潜意识、联想、情绪来做决定。

程心就是典型的人文微观太多,而大局观太少的人。当她面临全人类的生存危机时,她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人类的未来,而是无数人之中的一个小婴儿,为此做出错误的决定。第二次当她面临光速飞船计划可能会死一些人时,她的完美主义又犯了,以为每个人都能够保得住。

程心在书里面的意思很清晰:一个控制重要资源的人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人,懂得用大局观思考,懂得“两权相害取其轻”。这样,他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一时的情绪做出错误的决策,用自己的感觉代替了其他无数人的选择权。

是的,管理者必须做到理性。现在的我是一个受情绪束缚的完美主义者,遇到不理想的事情时容易发怒,做出一些我事后会后悔的决定。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不是为自己,而是整个团队做决定。这时我必须以团队的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就会被撤掉。所以进入团队管理可以很好地提升我的大局观。这也是我们都很值得尝试的事。

另外一点,为什么程心会被推选为执剑人?因为当时地球的主流风气就是人文微观。大家都在通过大吃大喝、玩、追求刺激等方式找感觉,所以他们自然会推选一个找感觉的人,而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因为理性在他们眼里非常地冷酷无情。这就是为什么维德不会当选的原因。

所以说,人类的末日,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其实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所以,从整个宇宙的角度上说,太阳系文明是一个非常弱小的文明,并不是弱小在智力和科技上,因为随时可以发生技术爆炸,而是人类的心很弱小。光速飞船被国际禁止是因为老百姓不想自己死而精英能够保存下来,要死大家一起死。殊不知,这违反了进化论。

如果我不想卷入这种局面,就必须脱离底层,成为理性思考的人,这样更有几率在危机中生存下来。《三体》里面其实也是这样。最后只有艾AA和程心两人得以做上光速飞船,而她们都是顶层人物。现在我能做什么呢?就是积累知识(认知和经验),积累自己的资本(金钱和大脑)。

四、罗辑、章北海和维德——救世主是怎么炼成的

即使遭遇了很多高科技文明的打击,地球最后还是留下了火种——两艘飞船和三个人。为什么太阳系文明最后还是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因为这个世界还有真正的英雄的存在。在这本书里面,最突出的救世主有罗辑、维德和云天明。里面也隐藏了很多用一些小步骤决定成果的人,比如汪淼、叶文洁、史强、章北海家族、丁仪、褚岩、艾AA等等。

这些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救世主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理性的人。他们都和周围的人不太一样,并且越不一样,功劳就越大,比如罗辑、章北海、维德和史强。

他们的眼光也都不一样。罗辑通过叶文洁的提示,推论出了黑暗森林法则,而章北海坚信太阳系很危险。维德则愿意通过牺牲一些人换得总计划的成功。他们都把目光看向宇宙,而不局限在个人、地球甚至太阳系上面,所以才会成为真正的救世主。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就是作为强者,他肯定和周围的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弱者。为什么他会与众不同呢?因为他看的比周围的人更远,所以做出的事是通向未来的。这些与现在感觉不相符的事让大部分人感到奇怪,甚至认为他是疯子。

所以,当我做的事情有很多人反对时,我就要思考了:到底是我做错了,还是大家都错了?通过尽量往远处想,仔细推理,我仍然坚信自己的想法,那么就不用管周围人的反对,毕竟真理更有可能就在自己这里。

我对这本书有什么延伸思考?

《三体》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所以,我们在阅读《三体》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动接受里面的内容,而是带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即便刘慈欣的逻辑非常严密,有很多地方还是会有可以改进的点的。找到这些并且破解,我们的思维和眼界就提升了。

一、对于刘慈欣写作的感悟

1、切换场景。作为小说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这种写法可以不断地激起读者的兴趣,从来不过于无聊。在《三体2》当中切换场景使用得最多,太空军、面壁计划和老百姓三个场景交替出现。后来每一个面壁者的场景都交替展现在读者的大脑里。

2、细节的描述。这也是小说里面经常用到用来提高观众的互动感的手法。在这本书中,刘慈欣细致地描写了章北海、庄严的人的内心对话,高科技世界的各处的细节,甚至描绘了三体人和歌者的思维。

3、悬疑和一步一步的解答。三体星球的历史是通过解开游戏里面一种又一种探索太阳的方法来展开的。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悬疑故事通常用于推理小说,但是被刘慈欣很好地展现到了科幻小说中。

4、创造新天地。刚才都只是写作手法而已,而更重要的则是故事内容本身。刘慈欣的创造力无疑是一流的:真实一点的有古筝计划、三体文明、红岸基地等等,疯狂一点的有降维打击、曲率驱动、四维空间等等。真实与不真实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贴近生活的神秘感。

5、最重要的是小说的故事背后表达的真实思想。这个就是小说的灵魂,也是让我看到怀疑人生的地方。而刘慈欣以非常严密的逻辑推断出的黑暗森林法则是这部小说的画龙点睛之笔,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思考。

二、关于《三体》的联想

1、整个故事的起因。最一开始让三体人得知地球存在的是叶文洁。在经过父亲被杀、母亲出走、妹妹自杀后,她对人类失去了所有希望,所以在红岸基地发出向三体人请求的信号,希望能够改变人类。

后来的伊文斯更是因为看到人类不断伤害生命和大自然,尽全力创造了第二红岸基地,迎接三体人的到来并让他们毁灭地球人。

而后来,越来越多的上层人士逐渐加入,向往三体人的到来。里面的降临派大多数人应该是环保界的人物、领导者、作家、哲学家等人,他们经常遇上普通人的丑恶,不对世界抱有任何希望。而拯救派主要应该是文化圈和工作压力较大的人,因为他们喜欢幻想美好的世界,向往即将到来的变化。幸存派则主要是底层人。

从三体叛军一下子就变得壮大可以看出达尔文的物种演化论。在精英一个一个得知外星人入侵的时候,大部分人仍然处于无知的状态。如果古筝行动没有成功,那么最后可能只有精英能够活下来。最有趣的是,这是人们自己选择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入三体游戏了解外星人。

2、全球全面防御。全球在得知三体即将入侵的信息之后,就立刻通告了所有人,并且开始实施防御和反攻计划。所以这个时代,国家的首领已经知道,保持秘密进行虽然更加保险,但是只能结合少数人的力量,并且容易泄露。面壁者计划当中,虽然大家都认为这四位面壁者可能会万无一失,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承压能力,也没有为他们请心理医生,导致两位面壁者失控。

透过整个小说,以上帝的视角来看,我觉得四位面壁者应该是罗辑、史强、章北海和维德。尤其是史强。作为最聪明的特警,他即使对科技不了解,设计出来的计划肯定是非常难以破解的,并且他甚至有可能找到破壁者并解决他。而维德是毅力最强大的。即使他被破壁出来,他仍然可以杀掉破壁者,转身投入新的计划。我觉得最好的想法是想一个容易被识破的计划,被破壁后把破壁者杀掉,然后进行真实的计划。

3、罗辑的改变。即使作为宇宙社会学的唯一知情人,罗辑一开始天天泡妞。当他当上面壁者之后,他当即利用他无限的资源吃喝玩乐周游世界。为什么当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被强制冬眠之后,他却开始履行面壁者的职责了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并不是他被逼迫的,而是他自己想做的。在经过几年仙界般的生活,他已经享受过了人间美妙的事。这时候,他会对一切享受开始产生厌倦,并且希望寻找成就感。而当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迫冬眠时,他突然发现面壁计划对他来讲有了一种神秘的魅力,所以他是自愿走上冰面思考的。

4、奇怪的疾病。《三体》的情节当中,有很多人得了比较奇怪的疾病。这些都是有原因可溯的。

雷迪亚兹的恐日症是因为他的计划是将水星炸进太阳,用太阳来毁灭地球作为对三体人的威胁。所以,太阳在他眼里就多了一丝恐怖。他能够想象出来当太阳被撞击以后螺旋云直接接触到地球上的死亡景象。

罗辑的恐星症是因为他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之后,从此看到天上的那些恒星不再是浪漫美丽的星星,而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恐怖的猎人。他突然感觉,头顶上的那一片星空随时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

程心的失明是因为她的良心受到了打击。她认为世界是有爱的,但是看到智子对人类采取的行动,以及人类人性真正暴露出来的反应,她的伟大的母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

三、《三体》思维盲区

1、古筝计划

古筝计划是地球对三体危机最初的全面认识。这个计划能够成功是因为三体人通过了解地球人有隐藏的思维世界后不再信任伊文斯。但是当后来面壁计划出现之后,他们仍然信任ETO,即使原来的伊文斯就是ETO的最高统帅。这个之间有矛盾。

另外,在“审判日”号被切断以后分裂成40块的中间肯定有地方仅以柱子作为支撑。这些地方的船体会直接坍塌,从而压坏或者摔坏储存文件的计算机。即使没有,船冲上岸的时候资料也应该随惯性飞到水里。

即使文件保存完好,伊文斯的尸体也已经不知道滑到什么地方了,不可能仍然停留在他死掉的位置。

2、 刺杀罗辑

三体人未来防止罗辑通过叶文洁的提示悟出黑暗森林法则,再次启用ETO尝试杀死罗辑。但是同时他们希望这件事要伪装得像一场意外事故。这样做其实并不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方法,因为罗辑还没有成名,直接枪杀显然最保险。由于意外事故的不成功,三体人给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最后毁灭了自己。

后来ETO仍然非常有可能刺杀罗辑,尤其是在他在冰湖上面踱步时他们有机会打破冰面、枪杀罗辑等等。作为对于三体世界最大的威胁,三体人应该会特别强调。

3、面壁计划

在面壁计划里面,出现了不太合理的现象。泰勒作为首先被猜测的人,还是受到大家信任的,大家并不确定这是不是他的真实计划。而泰勒因为这个,没有承受住压力,直接自杀了,也导致后面的面壁者一个比一个不受到大家的信任。作为一个反恐专家,他的承受能力应该极强,不会因为被破壁一次而放弃努力,间接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其次,联合国对于所有面壁者的计划都采取非常极端的态度,要在执行计划的同时还保证所有人的安全。比较英明的领导都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自己都完全想不出来什么方案,能指望面壁者想出完美方案来吗?他们更不应该内斗。

4、黑暗森林法则

黑暗森林法则是《三体》里面最大的设想。但是它真实存在吗?假设宇宙有十万个猎人。其中有五万个选择相信黑暗森林法则,互相争斗。一万个选择躲进黑域里面。而另外四万猎人中,总会有些选择互相合作,组成联盟;也有些会选择成为“宇宙警察”,制止降维打击和光速减速;还会有些选择尝试管理宇宙的领导者。

就像1379号三体人所说的那样:“三体人也是有爱的,只是被压抑着。”人类的兽性是地球文明46亿年进化而来的,而宇宙那么大,不是所有文明都像地球人这样思考问题。很多文明,像三体文明,肯定可以直接进行思维交流。这样,猜疑链就不可能发生。

总结一下,黑暗森林法则的前提条件扩大到整个宇宙可能会失效,因为并非每一个文明都有和地球类似的条件。所以,逻辑辛辛苦苦推论出来的法则可能只在某些地方适用。

5、高层的决定

程心当选执剑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大家已经知道执剑人的威慑度要在80%以上,也分析了罗辑的威慑度,得出结论在90%左右。既然如此,挑选下一任执剑人时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分析每一位执剑候选人,哪一位的威慑度最高。

即使不是如此,国家的领导者也很清楚大众都被女性化了,完全不可信,不可能把执剑人的选择权轻易交到他们手里。候选人也几乎肯定是从高层选出来的,而非愿意参加的人就行。简单说,这么复杂的事不可能搞得这么简单。

6、关于逃亡主义

在整本书里面,政府都是反对逃亡主义的,甚至消灭一切希望发展逃亡主义的团队,比如自然选择号、蓝色空间号、星环城等等。这并不符合正常逻辑。作为高层的管理者,他们应该跟叶文洁一样看到这些百姓中人性的丑恶,并且刻意使用各种高科技的刺激(奶头乐)迷惑住这些人,让他们不闹。

而这些领导者自己,从来都会给自己留下后路(**《2012》),因为他们带着人类文明精英的种子。即使他们在明面上阻止光速飞船的研究,在背后肯定会给相当大的支持,并且完全保密,保证即使遇到黑暗森林打击,他们还有机会为人类留下更多火种。而像围攻星环城的事件,完全属于没有眼光的表现,是老百姓而不是领导可能做出来的事。

最后,我想说一下,大部分科幻小说都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外。这本是一个真正的例外。不得不承认,它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漏洞,但是总体而言,《三体》是一本经典。它用精彩的故事呈现出了一些世界的真理,并且给我们带来了警醒:以后这种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所以在赞叹故事的精彩时,我们同时也能够做好对于未来的准备。除此以外,这本书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任何一个细节,我们都有可能推论出不少信息。我们越深地分析这本经典,得到的收获就越大。

思想主题

作为一个技术狂的刘慈欣,在小说中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到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

刘慈欣仍然属于那个心系现实的伟大传统,甚至连“文革”这样沉重的话题都可以从宇宙的视角来展开。刘慈欣痴迷于世界的构筑,但他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而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当人们为刘慈欣空前的想象力而迷醉时,又会被他锐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刘慈欣看似极端的“科学至上”和“唯物技术主义”其实已经旧瓶子里面装了新酒,也正折射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精神、人性、道德、信仰,这些原先是哲学家、伦理学家、神学家专属的论题,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而刘慈欣恰好站在一个难得的位置上,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超越了传统的道德主义,以惊人的冷静描写人类可能面临的空前的危机和灾难,提出了会被认为是极其残忍的各种解决方案,但是他对人性的终极信念将被人们理解。在这样一个终极的高度,刘慈欣涉及了信仰的问题。未来、理想、乌托邦,这些人类永恒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宇宙大爆炸和坍缩的背景下,光年和基本粒子的尺度上,他探讨了信仰会采取的形式,与科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三体》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说刘慈欣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其实却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的宏大世界,明确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的道德追问之上。更具体地说,《三体》中描绘了两个层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文明从此灭亡;但刘慈欣着力去写的还有“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种假想条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却深深地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三体》中多次写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刻,关系到文明的兴亡,人性的存灭。这些时刻映现出与作者和读者都面对的现实历史息息相关的道德困境。由此,刘慈欣的情节构思纠结在两个向度的道德上:一切为了生存的零道德,与有善恶之分的道德。他铺陈的宏伟叙述,最终展现的情节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或任何生命)无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三体》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是人类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身作出努力,最终“歌者”来临,黑暗森林打击到来。但刘慈欣让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为三体和地球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之一。这个存亡攸关的宇宙史诗之中,整个物种和世界的灭亡,与一个人的保存构成了平衡。

刘慈欣执着地用惊人丰富的技术细节描写一种大尺度、大视野的宏大视阀,他偏爱巨大的物体、复杂的结构、全息的层次、大跨度的时间,落实到人物身上,就是以舍己而救苍生的姿态出现,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最终改写历史的英雄群像。刘氏在华丽的细节和繁复的铺陈造成的厚重感之上,依然有着精确、冷静与超然的叙事。他的冷静更多地来自一种技术化的倾向,当与热烈的人文关怀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相互激荡,形成更为丰厚的复调之声。刘慈欣几乎是“残忍”地把作品中的英雄推到那些极端的场景,让他们面对世界的终极困境。从《三体1》中叶文洁面临的难题开始,刘慈欣已经走向黑暗的宇宙之心。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他设想的“宇宙社会学”两条公理可以视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宇宙版本,在更加宏观的尺度上,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就其淘汰的规模而言远比达尔文版更加惊心动魄。当宇宙在这些英雄面前徐徐展开,人类一下子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的悲欢离合那么地微不足道。文明层次高于人类的“神”那种“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漫不经心的态度,直刺建立在长期的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自恋情绪,也呼应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东方世界观。刘慈欣并没有简单地把爱、善、责任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将内在的超越视为一个艰难曲折、甚至是充满失败的过程。《三体3·死神永生》中还有一种信仰的隐秘形象,那就是人类自己,人是人自身的救主。在这里,流浪是向外寻找宇宙,从中发现与拓展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核心象征 。

艺术手法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

阅读《三体》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体味到一些传统的科幻作品的风格之外,又可以带来一种像阅读那些出色的商业通俗小说时会感受到的快感。而且,会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象力而叫绝,也很欣赏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这个小说系列的可读性,就其情节展开的精彩度来说,作为其基础的,恰恰是作者惊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在这个小说系列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于多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利用与合乎科幻逻辑的外推幻想。在整个系列中贯穿的哲学思考,与其用作者所说的“宇宙社会学”这一概念,倒不如用“宇宙伦理学”更为合适。正是作者超越常轨的思考,扩展到以存在外星文明为前提的整个宇宙,在这种最大的范围内,又以地球人可以理解的伦理,论证构建其理论基础,才使得整个系列小说具有一种真正的宇宙视野。不过,在其中还是有一种隐约的内在矛盾存在着,这就是对于科学技术手段之价值的评价,与作为其叙事和情节构想基础的带有人文意味的宇宙伦理前提之间的某种冲突。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预设了一个残酷的宇宙规模的黑暗前提,这也是他的“宇宙社会学”的核心所在,其第一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很有些哲学意味,这里面价值判断被取消了;其第二条,颇有些把地球上有限资源的环保理念扩展到整个宇宙的意味,说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也很有点像人们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只不过暗中又把文明的增长和扩张(即“发展”)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先天地联系在一起。在《三体》系列中,作者突破了硬科幻的传统模式,让其故事更好看,与此同时,在其哲学基础上,还是沿用了地球思维的某种框架[29] 。

刘慈欣的每一部小说都包含着精心构思的完整世界景观,同时又兼有切肤的现实感。刘慈欣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图做到的,正是写出人面对强大未知的惊异和敬畏。特别是阅读《三体Ⅲ:死神永生》带来的那种无边无际、浩瀚恢宏的体验,如同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在进入四维空间之后突然看到无穷的感觉。刘慈欣采取的描写方式具有技术主义的特点,这会使他在惊叹“方寸之间,深不见底”之后,进一步带读者深入宇宙(比如奇异的“四维空间”)中去认知它的“尺寸”。在描写的链条上,这样的层层递进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他在与无形无限搏斗,试图把一切都写“尽”。或者说,他不遗余力地运用理性来编织情节,让他的描写抵达所能想象的时空尽头。用刘慈欣自己的文学形象来打个比方:他让“崇高”跌落到二维,在平面世界中巨细靡遗地展开。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包容着全景式的世界图像,至于有多少维度甚至时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巨大无边,同时又精细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辉煌、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有着在逻辑和细节上的认真。它的壮观、崇高、奇异,建立在复杂、精密、逼真的细节之上,可以说宇宙大尺度和基本粒子尺度互为表里,前者的震撼人心,正如后者的令人目眩。刘慈欣的小说以激进的科学推理为支撑,甚至在《三体》这样的长篇巨制里,宇宙规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撑其情节的最主要支点 。

《三体》系列以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情结,描绘出宇宙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自身对于道德的选择困境。刘慈欣对所有这些如那种不同维度的世界看似无法言传的景观,毫无保留地以全景细密的“写实”方式加以刻画,他的文字精准而结实,使幻想变得栩栩如生。面对这些壮丽的宇宙景观和精妙的物理设想,那种感觉就像离开池塘见到了大海。另一方面,刘慈欣创造的世界有着读者可以认同的鲜活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验”。《三体》第一部中地球上的三体组织设计出一套网络游戏,借用地球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构三体文明的样貌。在这套游戏中一上来就遇到周文王,他正走在去朝歌的路上,自信已经获得三体恒星运行的规律,乱纪元快要结束,恒纪元马上就要来了。这个在小说中具有功能意义的隐喻性情节,在指向“差异”的同时,却是使用了人们熟悉的历史材料。“差异”点在于,三体世界有三颗恒星,运行没有规律,随时会使这个星系中的文明遭遇灭顶之灾。但此处表达“差异”的喻体,却是借用读者熟悉的中国商周历史,由此与现实世界之间发生另一种更直接的关系:“乱纪元”的意象借自史书记载的生灵涂炭的纣王时代,对“恒纪元”的预测脱胎于周文王倾心向往的太平世。在接下来另一层游戏之中,秦始皇时代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游戏的隐喻指向三体文明对恒星运行规则的大规模科学运算。但秦始皇的集权统治,是这台计算机能够运行的前提条件。这里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三体》叙述语法的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方面。情节层面对“三体世界”的隐喻表达,以历史(或现实)为材料,而在这之后,这些材料引向更为直接的现实感

《三体》令我受到了深深地震撼,给我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就不写感受了,聊一聊这部科幻小说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吧,顺便发表一下小小评论。

1首先《三体》中的三体世界在现实宇宙中的原型是距地球42光年的半人马座α星所在的三星系统(就是有三颗太阳),三体世界水深火热,当三体人发现地球这颗永远处于恒纪元的行星后,便开始向地球进军。我突然想到《流浪地球》描述的是太阳内核极速老化,人类倾尽全力将地球迁到42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星。于是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笑话:

2《三体》游戏里有个场景:金字塔上,牛顿和莱布尼茨在斗剑,冯·诺依曼在塔下试图劝止这场格斗,但双方那呼啸的剑使他不敢向前。后来,莱布尼茨因胳膊中剑,逃离了现场,牛顿便向着莱布尼茨骂去,“呸,无耻之徒!”原来他们俩正在争微积分是谁发明的,这正是改编自历史:1667年牛顿手稿完成了代表了微积分发明的《流数法》,1674年莱布尼茨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学,从手稿完成的时间看,牛顿确是比莱布尼茨早了七年,但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明比牛氏的更完善,且莱布尼茨完全是独立发明微积分的。而最后英国皇家学会发布公告,牛顿是微积分的“第一发明人”。

3上面讲到冯·诺依曼,众所周知他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奠基者,提出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而三体人创造的第一代“计算机”就是采用二进制,但是!!!三体人的第一代“计算机”并不是用各种材料创建的,而是由三千万人排列而成的,他们左手举白旗代表二进制0(否),右手举黑旗代表二进制1(是),由此构成与门、或门、非门,再到复杂一点的加法器、寄存器、堆栈等等。当最高统治者喊到:“计算机启动!系统自检!”下面一排排旗手用旗语发出指令,无数面的旗子构成的进度条在延伸,标示自检进度,自检完成后便开始用于计算……

4智子:大家都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的核心部分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三体人就是从原子核里取出一个质子,然后把这个质子改造成一台超级智能计算机,改造出来后的玩意儿就叫作智子。质子是如此之小,而三体人科技着实发达,它们将质子维度展开成二维,展开后质子能占据三分之一的天空(三体星球的天空),再向二维质子平面蚀刻集成电路,完成后的智子将维度收缩至十一维,便能在地球上无孔不入,监视地球人的一举一动了。

5史强:出场形象是五大三粗,一脸横肉,浑身烟味,粗声大嗓,典型的中年油腻男,搁谁谁反感,但他却是《三体》第一、二部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慢慢读下去你就会发现,油腻只是他的表象,牛逼才是他的本质。《三体》第一部中,作战中心研究三体世界的信息时,作战中心所有人的视网膜都显现出了五个字(字是智子弄出来的)——你们是虫子!(之前三体人把地球科学家称之为虫子科学家。)就在所有认为三体人不可战胜时,大史(史强)带着汪淼和丁仪参观闹蝗灾的麦田,告诉他们:人类用尽办法消灭虫子,引进天敌,使用毒剂,毁掉虫卵,基因改造,火烧水淹等等之类,然而虫子并未灭绝。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令这两位科学家振聋发聩。以及大史在《三体》第二部中的表现,平淡无奇却又波澜壮阔,他简直就是地球的无名守护神。

6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需要;第二,文明不断扩张和增长,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其中这两个重要概念挺有趣的。猜疑链就是文明与文明之间,你不知道我是善是恶,我不知道你是善是恶,你不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的,就是你猜我猜你猜我猜不猜的意思,逻辑一直向前延伸,没完没了。而说到技术爆炸,就要先谈一下地球与三体两个文明的科技发展,三体文明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都是匀速甚至减速的,而地球文明中的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年,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时代到原子时代,只用了二百年,之后仅用了几十年,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地球文明的科技发展就是技术爆炸的体现,所以三体人才会派智子前往地球,锁死地球的科技发展。

7水滴:水滴是三体部队派往地球的探测器,体积与卡车大小差不多,因形状酷似一滴水而得名。当第一颗水滴到达太阳系时,人类出动所有恒星级战舰进行拦截(两千多艘,其中不少是百万吨级的,目的是装逼)。结果是,水滴瞬间加速到超过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167km/s),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贯穿了一百艘战舰,那场面就跟《复联4》中惊奇队长贯穿灭霸的宇宙战舰一样(如图二)。然后水滴又开始进行

骚操作,做出了那个人类宇航动力学无法解释的锐角转向(大幅度转弯不带减速),继续做贯穿运动,直至人类战舰全军覆没。水滴的锐角转向又和惊奇队长的飞行模式(图三)如出一辙(估计复联4导演也看了《三体》,将惊队打造成“水滴”一般的存在)。

8黑暗森林法则:地球人类向往光明,而宇宙却是通行黑暗森林法则;人类认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而宇宙中传来的回复却是: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关?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然而有一个叫人类的傻孩子却在这片黑暗森林中点燃了一把篝火,并大声呼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有人听到了吗?”有一天,猎人的子弹呼啸而过,小孩子终于发现了危险,迅速将篝火扑灭,不留一丁点火星,躲在黑暗的角落瑟瑟发抖。此时,猎人正往这边赶来……

9云天明:癌症晚期后,家庭拮据的云天明决定安乐死,却意外收到大学同学三百万元的感谢金,但是钱已经救不了他自己的命,他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女神——程心。仰望星空后,他决定用这三百万买一颗星星(一颗离地球286光年的恒星)送给自己的女神(浪漫啊)。安乐死之前,程心及时前来拦住了他,程心需要他的大脑,原来航天局需要一颗大脑发送到太空,让三体人截获,作为间谍打入三体人内部。云天明看着自己心爱的女神,同意了。到后来,成功打入三体人内部的云天明又送给程心一个小宇宙(三体人制作的宇宙空间,在里面可以躲过坍缩)。送完星星送宇宙,可以说云天明绝对是宇宙中最浪漫的男人了,这也反映出作者刘慈欣非常浪漫呀!

10二向箔:歌者文明随手向着弹星者(地球)方向掷了一片二向箔,人类科学家称这玩意儿为小纸条,的确像一张小纸条,这纸条朝太阳系飘去,噩梦开始了!整个太阳系随着二向箔的延伸进行二维化,当程心和艾AA在星际飞船上看到太阳系绝大部分已经二维化的画面时惊呆了!这画面和梵高的《星空》(图四)几乎一模一样。程心想,梵高

是怎么画出来的?难道精神奔溃的梵高真的用分裂的意识看到了五个多世纪后时空?或者反过来,他早就看到了未来,这最后审判日的景象才是他精神奔溃和自杀的原因?!最后,整个太阳系只有程心和艾AA乘坐光速飞船逃脱了被二维化的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5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