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十三章的内容

谁有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十三章的内容,第1张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大多数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太多的快乐,反而感受了不少压力,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前必要的训练过程。

西方学者以三种职业,就是农夫、医生、教师,来说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种“需要合作才能产生效果”的工作。

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

教育的三阶段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教育”。他进而指出,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一) 浪漫期

小学阶段称为浪漫期,此期的心态充满想象力与好奇心,并且要求对任何事件都比较完整的叙述,借此对无法理解的现实世界保持距离。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片片断断的,每天都会出现一些不完整的信息,最后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四分五裂。小孩子能够把握的,是比较完整、有开头也有结局的故事,譬如:漫画、童话、卡通等。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了此一阶段的需要,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二) 精密期

初中、高中的六年称作精密期,在这个阶段要奠下知识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基础知识,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好,可能从此一生都讨厌某一门学科,甚至从此不喜欢学习,结果损失最大的是自己。由此可见,这个时期是相当重要的,丝毫不能松懈,必须像装配机械零件一样,严格要求精确。

最这个阶段中的学生而言,感觉辛苦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因此就给他们松懈的理由,而要设法让他们知道这种辛苦到最后是值得的,会有丰富的回馈和收获。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力了。

(三) 展望期

上了大学以后则进入展望期,这个阶段要开始学习高瞻远瞩,去发现自己同社会、群体、整个人类、历史,甚至宇宙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展望是要敞开自己的心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与意义。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上大学以前不会想到这么多问题,即使想到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中学生应该专心学业,努力把考试的科目念好,准备升大学。他们的人际关系也相当单纯,所面对的不过就是家人、同学、朋友而已。不过,如果上了大学之后还保持中学生的心态,满脑子只有考试、得高分、毕业之后顺利就业等目标,那是不够的。大学生之所以被称为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展望,可以高瞻远瞩,让自己的生命与其他所有的重要领域连上线。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教育就是风格的培养,在此“风格”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表现出来就有一定的水准。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不屑于做”就是一种风格,是人受教育以后首先应该有的自我要求。

孔子说过,交朋友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中行”,若中行不可得,则要选择“狂者”或“狷者”。狷者就是“有所不为”,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就应该表现出如此的风格。一个人能够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换言之,因为有所放弃,才能有所坚持。狂者则是志向比较高远的人,就算是一般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他还是同样努力以赴。

最理想的则是中行,亦即言行适中、恰到好处。基本上,任何一种想法都可以用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一个人如果能把握“适当”这两个字,就能确定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不会有后遗症。相反的,若一开始没有掌握到适当的言词,那么往往就会造成误会,还可能与别人产生各种复杂、麻烦的关系,进而必须承担许多后遗症。

当然,人的表达不是只有言语的问题,还包括态度,也就是肢体语言。如果我们对这些都能掌握,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行动,也就是我们与别人相处时的应对之道。事实上,“中行”这两个字有点像“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并不是问问吞吞,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能秉持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教育培养风格,要从狷开始,我们交朋友也是一样。交朋友时首先要问:“什么事情是你不屑于做的?”如果对方没有任何事情不屑于做,那么就不必深交,因为这种人可以无所不为。其次,我们要看对方是不是狂者,狂者的志向很高,虽然有时候无法达到目标,但依然努力奋斗,因此会显示出一种非常高昂的斗志,亦即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人或让人觉得生命是难得的机缘,一个好好珍惜,不断努力向上。

中行则代表一个人在各方面的修养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应该要借这个机会自我反省。如果有一天,你对别人的批评不但不会生气,反而很高兴,那就证明教育在你身上已经展现成果。反之,如果你听到别人的批评就不高兴,那代表还有很长的一段修行路要走。事实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生的功课。

人生四大领域

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明白,人生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范围。如果没有全盘了解这些领域,很容易执着于某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部分。

人生有四大领域,就是: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进入社会以后的教育,应该根据这四个领域来思考。

群体

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从家庭到社会到一生,我们在群体中可以取得成就,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我们在群体中生活,相对的,群体也会带来各种压力。

群体有优点也有缺点,一般人常常注意到它的缺点,但是此处则要谈到群体的优点。群体的优点是,储存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所生产的文化成果与资源,譬如好的音乐、**、小说及诗词等。这些资源提供人类自由使用,如果不懂得如何享用,无异于自己放弃了这个可贵的权利。

如果对生活感到厌烦,觉得电视和报纸充斥着无聊的内容,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得去调适,不必怨怪别人。社会风气固然有它负面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各种艺文产品,如果懂得去欣赏、去享用,人生其实可以变得更美好。我们在学习进入文化领域上所花的时间太少了,而花太多精力在准备如何接触现实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原本就充满生存竞争的压力,也难怪大部分人总是看到群体的缺点。

一旦对社会群体有了基本了解,就可以尽量避开它的缺点而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必须约束自己每天看电视、看报纸的时间。自我约束成了习惯之后,多出来的时间与力量将可以用来欣赏人类文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多接触它们,会比较容易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对人生的信心与希望。

人要活得快乐,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忍受一些缺憾、困难、不便,如果不了解自己“为了什么”而活,那么这种忍受就显得毫无意义。

自我

自我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人的一生无论主动或被动、清醒或模糊,都是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希望自己与社会之间能保持平衡关系——一方面保有属于自己的内涵及观念,不要完全被社会同化;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排斥社会,否则人生会很寂寞。人必须设法开发自我的潜能,因为潜能得以开展,自己内在的条件就会越来越充实,人生也会因此更丰富。

自我潜能有三:知、情、意。

(一) 知

知就是求知,人的求知过程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要肯定所谓的“三受主义”:忍受、接受、享受。

(二) 情

人的情感有两方面,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另一方面是审美的情操。亲情、友情与爱情听起来相当温暖,但是世间许多困难也是从这些情感而来,因为这一类情感有一个特色,就是不能谈条件,也不能要求公平。

情感一方面带给人无穷的活力,产生多彩多姿、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挣扎、痛苦与烦恼。

遇上这些困境时,可以转到情感的另外一面——培养审美的情操。因为受到美的感动,就会觉得自己无论再怎么苦都值得,随之化解生命中的困境。然而,我们不可因而沉溺在眼前的欢娱中,因为沉溺只会让人逃避,带来更大的痛苦。换言之,审美可以作为一种调解,但不能用来替代现实生活。

(三) 意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而培养风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立志”。现代人听到“志向”这两个字,通常会联想到具体的、外在的、社会化的成就,譬如要赚多少钱、从事什么行业等。在此所谓的志向应该要回到内在特质的培养。

自我培养及充实知、情、意潜能的内涵,就可以与群体分庭抗礼。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从对抗变为相辅相成,亦即处身于群体中,却不受群体局限,无论动静出处都可以自在从容。

如果只注意群体,自我将缺乏自信,甚至随俗浮沉,一旦遇到挫折立刻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反之,如果在群体和自我的关系上能够维持均衡,那么基本上,你的人生已取得稳固的出发点。

自然界

如果有人觉得活着很辛苦,面对自己又感觉无聊乏味,那么他应该多接触自然界。

自然界是公平的,当你觉得在群体和自我两方面面临很大压力的时,不妨和大自然多接触,譬如养宠物、种盆栽,假日到山上、公园走走,甚至街边的路树与小草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苏东坡说:“凡物皆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即使路边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都有美妙迷人之处,并非只有风景名胜才值得造访。

我们对自然界要采取四种态度:竞争、利用、保护、欣赏。

超越界

人活在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经验所不能接触、理性所不能回答,但又必须面对的,那就是有关超越界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认识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认识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者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衍,最后总是会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再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等)。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向内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更高的、圆满的境界。

人的生命由身、心、灵三个部分所构成,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身与心的部分,这是不够的,真正伟大的哲学与宗教,一定会谈到灵。

灵的题材不必然与宗教有关,它是一种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能力。换言之,灵是一种力量,使人进行从自觉到赋予意义的整个过程。这种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如果不加以开发,那么生命就好像在薄冰上,基底薄弱不易站稳;反之,如果能逐步开发灵的力量,他就可以承受身心的各种考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虽然身体受伤、心智也失常,但是却能因为灵的力量而安定;相反的,有些人虽然身体健康、心智也正常,却不想活了,这代表他的灵陷于困境,漂浮无依。

此外,灵也是一种整合的能力,能够把人的分裂状况统合起来,让自己肯定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要做“一个人”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重角色,这种多元化会使得一个人的生命分散、内心挣扎,因此特别需要统合。如果无法做到这一步,内在就会有一种撕裂的痛苦。

既然统合的力量是灵,那么如何让灵发挥作用?第一步要定期沉思冥想,定期回归内心、回归原点。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强调静思和反省,因为如此才能稳定心情,让生命恢复完整。人如果没有定期回到原点,很容易感到疲倦与乏味,需要借由各种外在刺激让自己继续奋斗,最后恐怕将忘记自己原本的面貌。

许多宗教规定信徒定期回到教堂(会堂、祈祷所、寺庙等),就是一种回到原点的方式。如此一来,信徒的生命密度将会提高,也能有更深的自我了解。由此可知,让自己定期离开群众、离开世间的联系,回归超越界的向往,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安排。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

自我在一生中,有四项任务需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一件难事,却非常重要,因此希腊人会在戴尔神殿刻上“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

自我认识可以从心理测验、性向测验,或者星座、八字着手,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关键在于:要把生命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个问题:“什么事情使我感动?”、“什么人的作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吗?”当看到一件事情而觉得感动时,立刻把它记下来,因为这是内心的召唤,代表内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样的事。同理,如果羡慕某个人,代表这个人的作为与成就引发自己内心向他学习的愿望。

然后问:“我对自己满意吗?”一般而言,人对自己都不太满意,如果试着了解不满意的理由是什么,就能由此找到奋斗的方向。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譬如透过自由想像法,用各种价值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对哪些价值最为珍惜。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是最妥当的,其中涵盖了生命的动态开展,因为了解自己的志向何在,就知道未来应该往哪里发展。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精灵,它像是上天为人注定的一种天命,让人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我们每作一个抉择,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图,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无法看到全貌的。一个人如果想将人生拼成美好的图案,一定要有愿景。如果没有愿景,拿到什么拼什么,最后的成果可能令人难以辨认,有的地方灿烂、有的地方晦涩,整体看来不成一个构图。

现代人强调生涯规划,正是因为人生需要一个构思或蓝图。不过,一般人往往将生涯规划局限于事业规划。但是,不论经营任何事业,最后仍然要退休交棒,又怎么算是全部的生涯?有些人的生涯规划则是在规划子女的生涯,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发展,这也会造成各种问题。真正的生涯规划,要由开发自己的潜能着手。

自我定位

“定位”指涉“位置”和“方向”的双重意思。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未来往哪里走,因为生命是动态而不是静止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定点。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亦即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一想:“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现在位于什么处境?”

人生难免遭逢困境,困境之中,不应该一味抱怨或自责,而要问自己:“我在哪里?接着应该往哪里走?”理清思路之后,总会发现还有些微希望,于是又能继续奋斗下去。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由别人给你希望,只要自己还怀抱一丝希望,就应该继续奋斗,即使无法感动别人,你的斗志也会赢得敬畏。

通常人在进入社会、找到工作,并且安定下来之后,会开始思考“自我定位”的问题。自我定位需要定期做反省,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往往从中年开始。年轻时的自我成长是具体明确、可以被测量的,譬如:每天念书,知识就会增加。至于从事其他方面的修行,年轻人的生活经验恐怕还不足以配合。换言之,年轻时所面对的世界比较单纯,自我成长还无法全面展开。

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念书时被迫的,是为了考试、为了学分,学习的心态也就比较被动。相反的,许多中年朋友,他们在社会上已经贡献了心力,却能够保持求知的渴望,主动来上课学习。看到他们时我就会想到,他们的生命经验以及相当丰富了,而这正是走向自我成长的最好机会。

许多人强调全方位的教育,因为人生的经验原本是全方位的,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一个人的教育可能离开学校后就停止了,只接受了部分的教育。事实上,进入社会之后,人生许多问题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成长不是被动的、被安排的,或无意识发生的,这些只是“灌输”而已,真正的成长一定出于自己的意愿,并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再进修、再充实。

自我超越

之前提过的超越界不是一般生命经验能够轻易掌握的,而自我超越则是要化解自我的执著。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因为他永远都会有新的追求。

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著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

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以描写这种境界: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拿着网去捕它,它会飞得更快;如果你不理它,它反而会飞来停在你的肩膀上。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因为追求本身就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如果不去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沉湎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一个人若是提升到一种无私无我的境界,就是自我超越。通常老年人比较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经过人生的历练,拥有比较丰富的见识,对任何事都观察得比较透彻。

结论: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

生活是丰富的,但是对每个人而言,都只能活在当下,过去种种美妙的经验永远只能留在记忆之中。即使舍不得过去努力奋斗的成果,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在现今这一刹那,只能看到当前的要求。

人活在世界上,如何把当下这一刹那的压力变成快乐,是一个制胜的关键。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述的“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当这种经验出现的时候,要加倍珍惜,因为它不会随时出现,也无法事先安排。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惊奇,我们身处这个充满惊奇的世界之中,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回头看看过去,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从出生到现在,历经各种精彩的转变,以至于现在的自我可以思考、可以作合理的推论、与别人有情感交流、对整个宇宙有个人欣赏的角度、对人生有自己的品味,这不是一件很值得惊讶的事吗?

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目标去奋斗、选择一种理想去坚持,然后以有限的生命展现出无穷的力量!

一个人在社会上所接触到的事情,其实都包含在这三个关系当中。

之所以要把人与自己的关系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老祖宗就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事情,首先要正心诚意,摆正一个态度,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做事都想着偷懒,那么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也有一些人会说,偷懒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比如说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现,就是因为当时的工作者想偷懒。

抱有这样思想的人只能说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蒸汽机的发明真的能够说明偷懒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吗?并不是如此, 在发明蒸汽机之前,这个工作者已经手工布置工作了多少个小时,才最终发现有这么一个技巧。这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所发生的质变,也就是古人们所讲的熟能生巧。

在这个发明之前,有多少人已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劳动上面,即便是发明者自身,也同样在这一件事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发现了这么一个技巧。

之所以说偷懒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不过是人们股民钓鱼的一个说法而已,或者说是一种打趣的说法,如果把别人开玩笑的话当成真的话,那真是不知道要闹出多少笑话了。

轻则闹笑话,重则影响个人的人生发展。

因为我们如果真的认为偷懒就可以成功的话,我们会一直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一直就偷懒,最终我们会发现,被生活欺骗了,最终也没有成功,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想要在某一科学方面有所推动,或者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非得在这些方面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可能有所获。

人与自身的关系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思想的飞跃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阻挡,也正是因为没有阻挡,所以常常我们的思绪纷飞,如果白天我们的工作忙一点,可能我们想的少一点,但是在夜晚静下来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此时,是思绪最不受控制的时候。

思绪飞扬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由,也会让我们产生焦虑。

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说法,如果要说的具体一点的话,也可以说是正心诚意,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 以实际的名词来举例,这样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范畴,往小了的理解可以说是自己的工作,也可以是自己做的事情,往大了理解就是整个人群与整个自然的关系。

就比如说,以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这么多人数,但是我们的物质并不够丰富,如今我们的人数比以前更多了,但是每一个人拥有的物质却更多了,并不因为人多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物质少了。这就在于人群从整个大自然中所攫取的东西更多了。

在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因为工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到自然更加的容易了,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体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变得非常的丰富。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人们获取了更多的物质,但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我们取得了胜利,但这胜利并非绝对的,也不是全面的胜利,我们只是改变了一部分,只不过相对来说这一部分增加了,但绝没有强大到可以任意改变自然的地步,因为我们知道,自然发起威来,我们人们是阻挡不了的,比如飓风,比如地震,比如环境的恶劣变化。

在这样的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处在灾难当中的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完全没有一丁点抵抗的能力。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之所以放到后面来说,是因为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一个最根本的内容,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否则我们连饭都吃不饱,而人与人的关系,有太大的活动空间。

放在最后说,并不是不重要,其实非常重要,所以要慎重对待。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很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获得丰富的物质。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难点就在于,人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而且思绪的变化非常的跳跃,常常是思绪万千,而且不停的变动,很难琢磨透,也没有一个定论,所有的思绪都是在一念之间,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善恶的综合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会让人感觉非常的融洽,而且可以从这种关系当中获得丰厚的物质,这些可以从政治当中看得出来,如果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导致一无所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相同阶级的人之间的关系,有不同阶级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处理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但很多人更加喜欢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后就不用做事情,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但是拥逬着众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想着去考取公务员。

考取了公务员之后,就不用担心做太多的事情,也不用担心做太多重体力活,更不用担心遭受风吹雨打,更多的时候是可以坐在办公室当中,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而且工作稳定,离家又比较近,可以照顾到自己的家庭,福利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众多人眼羡。

这三种关系没有说重要不重要,或者说哪个更重要,没有这样的区分,只不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一个,导致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搞得乱七八糟,别把自己搞得浑浑噩噩。

正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宣扬人与人的关系,好比宣传公务员有多么的好,说体力劳动多么的不好,这就导致了人们鄙夷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很多人不想做事情,还想获得更多好处,导致了人们有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

这都是扭曲的观念对我们的严重影响。

观念对人们的影响最大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更多的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

因为年轻人对整个社会不了解,更多是因为他们身在学校当中,相对来说这是一片净土,在象牙塔之中可以安安静静的学习,但是他们所学到的内容都是别人告诉他们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别人看来是经过实践获得的,而在于他们来讲,是没有经过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其实在于一个个体来看,这就好像是窃取了别人的劳动果实,只不过在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对于整个群体是有好处的,不用自己再花费时间精力去获取这些经验,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了,进一步可以更快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人们更好的生存。

之所以学生可以安安静静的在象牙塔里面学习,而不受他人的干扰,就在于此,若非对整个人类有益,他们则很难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虽然学业是非常繁重的,但是如果能够在学业之余参加一些实践,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否则的话,更多的时候,会在内心形成一种飘飘然的优越感。

这些优越感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的。

因为没有实践,不了解整个社会的运作,再加上观念的影响,就会以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自己应得的,而且没有社会的实践,更加不懂得自己所学的内容的重要性,所以就会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教育乱象。

比如读书不认真,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在高中及以前的时候,我们还知道用心,在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人都放松了,男生玩游戏,女生刷电视剧,这已经变得见怪不怪了,好像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拿着父母给的钱,轻轻松松的坐在学校里面,学习前人通过付出巨大的劳动所获得的经验。这个学生或者说这个人,在这一时期并没有付出等价的劳动,他对自己所拥有的,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吗?

之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多说了关于学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感到非常的痛心。

一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前,可以说自己所拥有的大于自己所贡献的,在这之前,几乎是免费获得了大量的其他人的贡献,所以在自己大学毕业之后,就该自己去做贡献了,该去付出自己的劳动了,而有一些人竟然并未有这样的思想,竟然还有在家啃老的,还有不想付出劳动的,也有想不劳而获的,也有想投机取巧的。

我不知道你们在学校里面学到了什么,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你们的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

以这种状态来混日子的人,是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没有作为人的自觉性。

巨婴,一方面因为社会的竞争太激烈,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弄清楚这些关系。

总以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自己应得的。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没有等价的付出,什么是你应得的呢?

人类所有的生存选择指向只是求存,不论道德层面批判的贪婪,恐惧,暴力,嫉妒,嗔恨等等,还是内在生物激素层面都对这个求存指向做注角。

原本为了生存所有心智模式线性外推,无限的物质需要成为追求目标,然而自然界已经被这种发展方式产生了反馈,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了,更不利于生存。

但这样的心智模式不会突然间改变,这样使得人类被不得不得捆绑在生产大军的队伍中不得离开。因为人类是社会性生物,随着社会发展自然界已经不具备延续生存条件了。

在叠加上面说的心智模式的行为动因,人类已经没有选择,不得不参与自我疯狂的追求循环。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推进,效率工具的使用及其人类内部的分配方式使得更剧烈的极端思维方式得以出现。例如战争种族灭绝,都是这些极端思想心智模式的体现。

另外人类为了生存的组织追求,个体心智模式因为竞争分工的出现,一切向效率看齐。人类理性的心智模式终于开始演化。这也是现在社会动不动就开始提多角度思考,多原思维的理由了。人们都开始追求智慧,其实也不过为了竞争中胜出而已。

但这不断推进的竞争,却没人问为什么需要追求效率,以及追求效率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虽然人类个体在追求效率的路上不断狂奔,但原始的心智模式是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匹配身体内部的激素和心理表征。无法在短时间没变化。外在演化出来的理性,与内在心智模式的矛盾开始出现。

所以现在的人心理疾病才会爆发式的增长,心理疾病表征开始出现—个体抑郁,情绪化,压力大,个体意义感缺失,极端思想泛滥,都与上面提到的效率追求的环境产生的演化心智模型与原有的演化心智模式不匹配到来的滞后产物。

能否跳出这个困境呢?很难,第一个体很难跳出环境独立生存。第二个体生存所必须的生存资料还需要参与社会分工,无法不参与。

那难道没有办法了吗?也不是没有只是很难,要在芸芸众生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觉悟,不被外部环境裹挟,看透世界运形的本质,及其人类自身不断推进物质追求的无意义。

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跳脱现实舆论的独立精神世界。了然外部与内部世界运行的规律,并且能时刻清醒生活。对于人这种社会性的生物真的太难了。我想到了两句话可能能够形容这种状态。1佛教所说的不住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活在当下。2以及用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可以想见这有多难,每天出离一段时间的冥想巨大多少人都无法做到。

个人理解就是无我之心,活自我之命。既不被外界环境束缚,也不被内心束缚。

但这已经是理性思考后的选择,难道没有什么办法让整个人类社会反思群体生存的现状吗?

有一定概率但更难。可能说不上第几次世界大战后,外部环境以及人类的科技环境发展到一定瓶颈了,人类不得不平心静气,只求能够存活,到那时已经不是人类自主选择生命的存在方式,而且不得不选择的原因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91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