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详细资料大全

邺城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 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建设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1979年,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北吴庄发现佛造像埋藏坑,挖掘出土2895件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是目前所知建国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邺城遗址也是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邺城 简称 :邺 位置 :华北 地位 :中国古代五都之一 基本简介,历史沿革,城市沿革,殷邺一体,文献记载,南北二城,北方佛都,城市规划,相关保护,遗址保护,建博物馆,埋藏发掘,文化产业, 基本简介 古邺城遗址主体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营乡邺镇村、习文乡一带,南距安阳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 邺南城与邺北城均在临漳县 邺本有二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三台村以东邺城遗址。邺南城兴建于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两岸(今临漳县境内,右侧地图虚线范围为邺北城与邺南城遗址均在临漳县)。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足见邺之重要。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历史沿革 公元580年以前的邺城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临漳县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 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属魏,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 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 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汉魏南北朝时期都设定有邺县,而且治所一直在邺城。两汉三国时期的邺县含今临漳县南部和安阳县北半部。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时,邺县曾扩大至今河北省磁县。北魏中期,邺县又扩大到今林州市。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荡阴、安阳划入邺县,治所在邺城(北周治所东迁)。这时的邺城两县都很大。北齐的设定与前朝相同,《北齐书·路去病传》曾有“邺、临漳、成安三县同治邺城”的记载。 东汉末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临漳县邺北城),建设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所以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后北魏重新置邺县,属相州魏郡(隋之前相州治所均在古邺城)。东魏又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今临漳县境内邺北城),改太守为魏尹。 此后汉人冉闵建立魏国,亦都于此。前燕慕容灭冉魏,初都于蓟(今北京),后亦迁都于邺。前秦苻坚曾以王猛为冀州牧,居邺。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邺为州治。东魏天平元年(534),高欢入洛阳,立孝敬帝,迁都于邺,并荡阴入邺县,长乐入临漳县。北齐亦建都于此,改魏尹为清都尹。 昔日邺城铜雀台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改邺为相州魏郡治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杨坚企图代周之际,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讨伐,失败,于是杨坚下令拆毁古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下令所有邺城百姓连同相州、魏郡、邺县三级 一律迁到18公里外的安阳城,而那些曾经参与修建古邺城的匠人,则被抓去修建长安城,安阳亦称邺。 从东汉末年起,邺城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建都达126年。是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 公元580年以后的邺城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于邺城旧址置灵芝县。此时安阳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邺与安阳各复旧名(《隋书》卷30《地理志》中记载)。邺县治故邺都(今河北临漳境内)大慈寺。 唐贞观八年(634年)筑小城,为邺县治所(《旧唐书》卷39《地理志》)。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县名迄今未变。邺县终于废为邺镇(今临漳县邺镇)。 邺的相州地位被安阳所取代,邺县地位被临漳县所取代。 邺镇和临漳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县治所历史上在崇义村,崇义村位于安阳古城的东北隅,洹河南岸。在1954年之前,原为邺县 所在地,1954年,邺县合并到安阳县之后,隶属于安阳县的白壁镇,现区划为安阳新区管辖。 因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认识,即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又因古邺城已不复存在,特别是邺县移治安阳后,安阳城自然就成了新的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又史载称,安阳是邺城的后身和继承者,杨坚毁邺城,不仅移相州,邺县的州县治所于安阳,且移其人民于安阳,故邺之后身乃安阳而非临漳;若以地名沿袭而言,唐宋人所谓邺,辄指安阳。安阳于唐宋时,或为相州州治,或为邺郡郡治。古邺城隋以后至宋熙宁以前为邺县县治,而邺县乃相州邺郡属县。宋熙宁中废邺县入临漳,然临漳仍为相州属县:金升相州为彰德府,元、明、清因之,民国仍隶属河南,临漳之改隶河北在解放后,为时不长。 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城市沿革 临漳和安阳均古属邺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安阳早期的另一个称谓是“邺”或“邺下”,“邺”或“邺下”出现的时间比“安阳”之名还早。安阳与邺城,是安阳不同时期的两个称谓,实指同一处地方。自公元前11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1500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东汉末年算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旧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包括当地居民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曹魏时建北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魏建南邺城,东西长6里,南北长8里18步。增修了许多奢华建筑,如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 那个唱着“天苍苍、野茫茫”的东魏主高欢,不仅在这里兴建楼台庙宇,还在这里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乐的机器人,留下不朽的美谈。这一时期,统治者特别崇尚佛教,不惜动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物名胜,如灵泉寺、万佛沟、北齐石窟、响堂山石窟、洪谷寺风景区等,其中一些景点与著名的少林寺有着千丝万屡的因缘。 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招揽文士。汉末建安年间,天下的权柄已操在曹操手中。曹氏父子喜好文学,奖励风雅。凭借著优胜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那些因社会动乱而被迫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学士,先后游息于曹氏的根据地邺城铜雀台,环绕于曹氏周围,连舆游宴,吟咏诗文,抒写悯时伤乱、救世济民的悠悠心曲和烈烈壮怀,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 ,形成一个彬彬之盛的邺下文人集团。所以临漳县与安阳也称为邺下。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 据临漳县志记载,今临漳一带,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邺城。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汉高祖始置邺县,魏郡理于此。东汉至三国时期仍属魏郡,郡治理于邺县。西晋属魏郡,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这是命临漳县为县名之始。 北魏置邺县,属相州魏郡。东魏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属于相州(今安阳市)管辖。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下是如今安阳市的代称。这缘于从北周末与隋初以来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 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认识,认为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于是安阳始称为邺。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至民国, 在如今的安阳城内,仍有一个名叫“古邺斋”的老字号文具店,从其店名上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邺城与安阳偶称两名、实属一地的关系。 隋开皇三年(583年)相州改称魏郡,至隋末又改魏郡为邺郡。邺郡治所在安阳,更增强了安阳称邺的力度。宋代相州又称为邺郡,相州是正名,邺郡是赐名,那时每个府州都有一个赐名,以备封爵。宋以后,安阳没有了赐名,但邺、邺城、邺郡已成了安阳城或彰德府的别名或雅称,这是一种习惯上的称谓。加之古邺县已废,安阳已完全继承了邺这个名称。例如,明代崔铣著《彰德府志》又别称为《邺乘》,这里的邺即指彰德府。明谢榛有《邺下秋怀》诗,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自民国,安阳仍以邺相称。清末至民国初年安阳有《邺华日报》(安阳人王幼侨创于宣统三年),后有《邺声报》。民国7年(1918年)安阳鼓楼上题有“邺下壮观”匾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安阳城内东设新邺镇,西设古相镇;城外东设邺东乡,西设邺西乡。 1947年四月中旬,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 决定,以平汉铁路以东、漳河之南、洹河南流线以西,设立邺县。当时所以取邺县这个名字,就是考虑到安阳一带本称邺,是古邺地。直到1949年3月,第四野战军南下路过安阳时,邺县驻地才向安阳城边移动。后平原省撤销 ,原邺县随之撤销,属地划给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京广铁路以东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邺县 迁至崇义,1953年又迁驻白璧集。1954年9月,安阳、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县 迁驻安阳市城区二道街,后移今解放大道。从以上邺城、邺县、邺郡的设定和沿革可以清晰地了解安阳称邺的历史。 殷邺一体 对于历史上两古邺城(河北省临漳县的旧邺城和河南省今安阳旧城,即新邺城)的关系,学者认为二者具有延续性与继承性。其地缘因素为殷邺一体或者说殷邺不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 殷与邺,同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洹冲积扇上,地域紧密相连。历史上,曾长期处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它们的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讲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和邺的历史。 殷商时期,殷墟为国都(约公元前1378~前1106年)。至帝辛(纣王)时,疆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南至长江以南,东北到辽宁,已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邺地,相去殷都(今安阳市区小屯)20公里,为殷商王朝都畿地。武王灭纣,封武庚守殷祀,邺处武庚之殷地。 学者陈梦家曾指出: “邺上司马。《路史》以为上甲居, 今河南汤阴境。但所谓上司马和商之墓地似乎即今安阳小屯, 今小屯对岸有大小司空村⋯⋯邺若为大甲所居, 则邺即殷。” 至战国,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曾一度定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迄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省安阳县入汤阴县。时汤阴县属魏郡(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治邺县。从魏文侯七年至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439年至公元前195年),邺领殷(安阳)。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铜雀台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至黄初元年(220年),曹魏曾定都邺。十六国时期 (335年至370年),后赵、冉魏、前燕,定都于邺。北朝,从534年至577年,东魏、北齐,定都于邺。 在邺为都城时期,殷地(安阳)均属魏郡、邺县管辖,实际上,是邺含殷。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徙相州、魏郡、邺县于邺南20公里之安阳城,邺失去当年的领导地位,政治中心移至安阳(殷)。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魏郡,邺县为相州附廓。隋开皇十年(590年),邺县迁回故邺城。唐贞观八年(634年)在故邺城西50步,筑小城为邺县治,结束了杨坚焚邺城后,邺县长期无固定治所的局面,然自此以后,相州治安阳(殷),邺为其属县。此为唐一代常制。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天章阁待制曾孝宽,察访(黄)河北,奏废邺县为镇,从此邺县降为镇。邺县西部、中部、南部入安阳,唯东部古邺城及其近处入临漳。于是,西起清凉山,沿今安阳县北岭之南,经彪涧之南,东至韩陵山北,此线以北,原邺县西、中南部,尽入安阳县。此后,无邺县者,近900年。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府治安阳。金沿袭宋制,划相州为河北西路。元,改为彰德路,属中书省。明初,复为彰德府,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时彰德府下领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磁州,共6县1州。邺城故地,位于临漳境内,属彰德府辖。 清承明制,彰德府仍辖6县1州。雍正年间,划出磁州,割内黄来属。清末,彰德府属彰卫怀道,府治安阳,下领安阳、汤阴、林县、涉县、武安、临漳、内黄7县,邺属彰德府管辖。 及至近代,1912年1月,民国成立。1913年3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废彰德府,存安阳县。原彰德府所辖7县,隶河南省豫北道(原彰卫怀道)。翌年,隶河北道。1932年8月,国民党南京 在省下分区,设定行政督察专员及办事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共领11县,即安阳、临漳、武安、涉县、林县、汤阴、内黄、汲县、滑县、濬县、淇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安阳为日军侵占。国民党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迁往水冶、济源、林县、滑县、延津等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夺取胜利果实,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又抢占安阳城。其所领县,仍为原来的11县(含临漳),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 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的1369年间,临漳一直为治所设在安阳的相州、彰德府(金称河北西路,元为彰德路,民初一度称彰卫怀道)管辖,故邺城为临漳县属地,亦属安阳管辖。由此可看出,殷(安阳)邺,实乃一体。 文献记载 南北二城 据文献记载,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郭城有7座城门(南面3座,东、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官署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地区。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其中有粮仓、武器库和马厩;园西北隅凭借城墙加高筑成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从铜雀三台下流入宫禁地区,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里区,从东门附近流出城外。 邺城示意图 邺城的主要宫殿毁于西晋末年。公元334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时,沿用曹魏时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纪北齐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称邺南城,比北城更大更奢华。 北方佛都 十六国时期,各国起兵混战。公元335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后,西域沙门佛图澄到邺都弘扬佛法,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皆暗若符契,无能屈者”(《高僧传·佛图澄传》)。我国北方各民族区域的佛教即源于佛图澄于后赵的传播,因而可以说安阳一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之地。后赵全国大建寺庙,遍及各地,百姓也纷纷剃度出家学佛。据慧皎《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以神异著称,其受业门徒有数百,前后弟子近万人。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佛图澄117岁终于邺地,仅随葬有一钵一杖,被埋葬在漳河北岸紫陌附近。继高僧佛图澄之后,最有影响的是他的著名大弟子释道安成为了全国佛教道场的一位重要核心人物。道安法师通经明理,精研佛经,在邺地安阳一带弘扬佛教,传授弟子,译经说法,具有极高的声望。以后道安法师又带领众多弟子到我国南方各地弘法授徒,使这一时期的佛教活动在全国更加普及和兴盛。后赵邺地的佛教传播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佛教活动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民间武术更是盛极一时,外来的佛教思想逐渐融合在汉民族文化中。历史上的邺下一带(今河南安阳一带),随着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断争夺中,显示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汇与统一,促进和丰富了邺都武术活动朝着多样化发展。北朝时期在邺下建造寺院有4000多所,出家僧尼近8万人,全境寺院多达4万所,住寺僧尼有200万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特征,就是既信奉佛教又喜尚与佛教戒规不相容的习武活动广泛流行。佛教在传入中原之前,中华武术早已兴盛于民间各地。邺都曾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而家喻户晓,又以曹操建设的“铜雀三台”而闻名于世。邺都成为大分裂与大融合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又是各族人民尚武之风传播交流的一次大普及。寺院武术活动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制约,有着浓厚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寺院武功是以僧人强体防身、保护寺院财产而逐渐形成的。 城市规划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邺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套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相关保护 遗址保护 邺城遗址 1979年12月,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 邺城三台遗址。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 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河北省临漳县完成了《邺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邺城遗址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36家大遗址之一,并列入国家、省、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013年5月27日,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 建博物馆 2009年,临漳县动工建设邺城博物馆,该博物馆建成后,人们可一睹当年邺城建筑和社会生活的风采。 邺城博物馆。 该县将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三台遗址保护区、邺城地下潜伏城门遗址保护区、朱明门遗址保护区、皇家寺院保护区四个详细规划。准备建设“一城”、“三苑”、“两馆”等重点保护设施。“一城”,即依托《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建成邺城遗址保护区;“三苑”,即铜雀三台苑、倪辛庄宫殿苑、朱明门遗址苑;“两馆”,即邺城博物馆、建安文学馆。随着这些保护设施的逐步建成,邺城遗址也将逐步露出其“真容”。 埋藏发掘 邺城遗址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现大量精美佛教造像一事引起社会关注。2012年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表示,发掘工作初步完成,准备建立专题博物馆存放发掘的此批佛教造像。 发掘工作初步完成 最后结论需进一步研究 2012年1月上旬,邺城考古队对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的北吴庄(临漳县下辖村名)北漳河考古勘测时,发现约5米深的河滩沙地内有汉白玉碎块,在进行具体的考古勘探后,发现了此佛教造像埋藏坑。 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现场 邺城考古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目前对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田野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由于此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众多,现已将其保存在专门腾出的库房。这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有编号佛造像2895件(块),是目前所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 朱岩石说,此次发掘在1月10日后全面开始,历时16天,于1月25日结束了田野发掘工作。由于考古的工作是长期的、科学严谨的,对于此次考古的最后结果还需对所有出土的佛教造像清理完成后再做定论。 文化产业 2012年10月22日公布的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中,邺城遗址产业园成为邯郸惟一上榜项目。 位于临漳县境内的邺城遗址产业园总投资65亿元,将整合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邺都文化园等资源,再现古邺风貌。邺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分为邺北城遗址和邺南城遗址,邺北城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建筑格局对后世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s2/]失落的邺城:天下第一美人曹操的统治中心[/S2/]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

金代西太康年间,一部作品在帝都洛阳突然走红。如果当时有网络的话,肯定会出现在各大网站文章列表的最前面,三都府这几个字写得很醒目。回想当年,那是一个盛况,于是豪华的房子竞相交付。洛阳纸贵。著名的才子陆机也想写一篇同名的文章,但看了左思的文章后,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他觉得无论怎么写,都比不上别人。

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八成知道洛阳纸贵,但是对于三都赋这篇文章本身,想看的人超过一半,愿意看的人更少。三个首都是什么?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蜀都成都和武都建立了企业。至于杜威,是最容易犯错的。有人会脱口而出:洛阳,因为曹丕篡汉建都。可惜不在那里,而是当时的另一个大都市:邺城。以下是杜威叶城的部分描述,三都赋。如果精通文言文,可以直接跳过。读天书真的很难受:

右边苗圃曲池稀稀落落,高厅低厅。朱兰覆盆子沙拉汤。系统弱,叶子轻。跑龟和跳鱼是吕梁的祭品。周后期屈服于果实,而余音设法。飞行位置向西飞,三组柱子高高耸立。基于阳台树荫,有意切入华山。上累楼和重C,下冰室和Z鬼。周宣在午,丹勇在y附近,加结构,除尘。百灵鸟是Y-E,昂着头,翅膀和腹部都很强壮。其子黑半,其孙笼照七窍。Xi伯顿穿着春装,自由自在。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觉得奇怪了,邺城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没听说过?现在国内好像没有叫邺城的县市了。不,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让我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邺州是曹魏、后赵、周、东魏和北齐的都城。因为年代的原因,隋唐以后邺城衰落,都是短命的割据政权,所以今天的名声并不是特别高。如果在地图软件中搜索“邺城”二字,会找到河北省临漳县邺城博物馆、邺城公园等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邺城位于县城西南,濒临漳河。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爆炸性新闻:的曹高陵终于被发现了。经过数百年的寻找,情况复杂,反复推测,原来藏在豫北安阳市西高雪村,靠近古邺城。建安二十五年,王维死于洛阳,遗体由夏侯尚等人运至邺城安葬。曹操《嫔妃遗嘱》页说:我是个好妓女,她们都是青铜骑士。台湾省上课用八尺床,对会计有利,对以后食物保存不利。本月十五,你应该是妓女。你总会登上青铜牌桌,看看西陵的墓地。你应该经常去通克台看看我在西边的陵墓。起初,高陵有地面建筑。其实曹操和邺城有着不解之缘。他的余生都在外面打仗,处理政务,在邺城训练军队。

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占邺城,这里曾是袁绍集团的统治中心。当时冀州上层为了维护本土家族的利益,应对黄塔军的威胁,刹住山军、公孙瓒等势力,放弃汉服,转而帮助袁绍。重要人物之一寿建议袁绍说:北渡大江,合并四国,征集英雄,拥兵百万,迎军长安,恢复洛邑祠堂,号令天下,惩办不服者。从现在开始,谁能抗拒!相比几年前,它的优势并不难。然而,袁绍虽然最终占领了河北、青海、幽州、河北,却没有意识到及时利用皇帝的重要性。他总是优柔寡断,错失良机,最后败在官渡一战。

拿下邺城后,曹操在离开许昌前,顺便把幕府迁到了这里。原因是邺城北邻赵延,南临漳河、黄河,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靠近田字,南距前线较远。而且袁集团经营多年,有一定基础。它经历的战争相对较少,人口众多,军需充足。但当时战争过于频繁,人口锐减,整个中原地区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曹操《艾蒿之旅》写道:甲胄生虱子,万家亡。骨头露在地里,里面没人,也没人哭。想到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还活着,真令人难过。这是我们亲眼所见的真实写照,但当我们重读这段历史时,我们只是陶醉于《三国演义》年的战斗、杀戮和英雄豪情,而选择性地忽略了人民的疾苦:一、我们会取得伟大的成就。

邺城东西长7公里,南北长5公里,近长方形。其内部规划深受隋唐长安城和日本和平北京的影响,即中轴线对称,不像汉代的长安城。宫殿和政府机关都建在城北,与居民区分开,而不是其他地方。城市的空间布局非常合理,时代感很强。

为了恢复经济,节省粮草,曹操主张在邺城开荒,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到了晚年,他的父亲仍在耕种自己的土地,以树立榜样。事实上,早在几百年前,魏文侯就派西门宝治理邺城。他把一个恶女巫扔进漳河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起初,西门堡带领人们在漳河两岸修建了12条运河,可以有效应对洪水,为农作物提供灌溉用水。根据《史记》年的记载,西门堡用漳水灌溉他的权力,以充实渭河。现在曹操也在做类似《西门令》的事情。很快,人们安居乐业。混乱之后,他们现在很繁荣,到处旅行。市场上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特产:真正的梨,如此平和的栗子。中山饮酒千日流。奶油竹笋是大写字母的日期。邱勇的梁是清米。

建安年间的一天,邺城上层社会名流举行宴会。宴会上,一位女士为宾主演奏了《胡佳十八拍》。钢琴听起来很悲伤。想家和骨肉分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董卓叛乱后,被南匈奴掳走,与左结婚,育有两子。转眼十二年过去了。曹操早年与父亲关系深厚,一向爱才。听说此事,他特地派人送钱到匈奴去赎回蔡文姬。这位才女不顾与儿女分离的命运,选择回到汉,在邺城向曹展示自己的作品。此后《胡佳十八拍》广为流传。

只是蔡文姬叶城的一个书生。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建安文学,包括曹操、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灿、徐干、阮、林英、刘真。因为这七位学者都住在叶城,所以也被称为中野七子。著名作家那么多,当时邺城的文化氛围还是挺好的。也许是出于对曹植的同情,有人会质疑曹丕,说他是不是打酱油的,为什么会上榜。其实曹丕确实有很高的文采,这是抹杀不了的。虽然他的很多作品都失传了,但这一本《论文》还在,我不妨读一读,因为它被誉为中国批评文学的开山之作。建安七子前两个知道的比较多。让孔融梨和陈琳为袁绍写曹,有效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命运也不同。孔融反对曹操,最后激怒曹操,被处死。阮小二在征服韩遂后死去,王灿在收集孙权时死去。在人才方面,曹操不仅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还因为自己不是天生的秀才,想给人更多的机会,所以三次下令在邺城寻找人才。就像他自己写的,山不嫌高,海不嫌深,周公呕吐了,世界回到了他的心里。众多人才是他问鼎中原的重要基础。连女人都愿意花大价钱赎回。

唐朝的杜牧在河上划船的时候,不小心拿起了一件兵器,把土擦掉了。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这是赤壁之战的遗物。顿时感慨万千,写下千古名句:东风与周郎格格不入,缺泉深锁二桥。尤其是锁字很巧妙。现在童歌梯田可能比邺城更有名。相传曹操平定元朝,夜里看到地面升起金光,第二天挖出一只青铜麻雀,于是修建平台,以示平定天下的野心。那么通克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呢?只是曹操聚集天下美女吃喝玩乐的地方。

在《三国演义》的情节中,诸葛亮煽动周瑜伐曹操,而孔明巧妙地修改了曹植的《通克泰赋》,说曹操要取二桥往东南,共享天伦之乐。周毓文大怒,与孟德相持不下。其实这肯定是罗贯中的戏,因为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而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有一定的时间差。铜雀台位于邺城西北角的铜爵园内,毗邻胡金台和冰晶台,可视为园林的一部分。因为邺城和开封一样,坐落在平原上,保它平安。一旦发生叛乱,几乎没有障碍,所以铜雀台还具有军事防御的功能。据记载,三套以城墙为依托,可以储存大量的食物和武器。它高10英尺,约28米高。郦道元认为有山那么高。迎敌,居高临下,像一座先进的防御塔。平时没事的时候,曹操会和文人诗人见面,爬楼梯,指点江山,反对诗词。真的是人才济济,美女辈出。我们只是看不见。我们来读一读曹植的《舞台上的傅》,看看站在铜雀台上能看到什么:

建高庙的难度太明显了。

树立中国的崇高观,甚至飞向西方。

四川临漳的长河欣欣向荣,园中的果子也欣欣向荣。

还有玉龙和金凤。

如果天空是[x],连二桥都位于东西。

俯瞰帝都的宏伟,俯瞰浮云云影。

辛的天才来到,他们帮助飞熊实现了他的幸运之梦。

在夏天仰望春风,聆听鸟儿的哀鸣。

除了铜爵园,还有其他园林,如仙都园、花园园、华林园,都是雕漆的,规模都很大。他们可以骑马射箭,也可以在大型游轮上自娱自乐,彰显土豪气质。不知道他们和朝鲜半岛三胖子比如何。建安二十五年前,邺城一直是统治中心。这年一月,曹操死了,青州兵乱。曹丕没有多少功劳。为了保住皇位,树立自己的威信,迫使汉献帝弃他而去,定都洛阳。毕竟洛阳是东汉的都城,在人们心中是正统的。他的权力已经成为资本之一,因此其重要性必然下降。从主角到配角,曹丕完整地经历了这个过程。

曹丕第一次来到邺城是在十六年前,当时他只有十七岁。曹丕出兵后,看到袁绍之妻刘坐在堂上,另一个女人因为不敢抬头,跪在地上。曹丕十分好奇,令女子仰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男人竟然美得让大自然和人类都感到惊讶。曹操喜欢结婚,这个爱好也传给了曹丕。曹丕虽然是袁熙之妻,但还是愿意娶她。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甄宓。据说曹操本也想娶甄氏为妾,但娶不到媳妇。

黄初年,曹丕也曾多次前往邺城为父扫墓,留下了太多的回忆。虽然身居高位,但很多曾经对自己很满意的人都离开了。十年很快过去了,夫妻关系却走向了破裂的深渊。甄宓失宠了,因为她没有被选为女王而被处死。建安二十二年,邺城被瘟疫所困,陈琳、刘振、徐干、易相继被杀。至此,建安七子皆亡,曹丕一度失去了四个朋友。后来,他给武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过去有一次发生疫情,很多亲人离开了灾难,徐、陈、应、刘都死了一段时间过去,博雅在中途丢了线,仲尼在卢兹淹死了,这使得很难见到一个朋友。文人不如古人帅。兄弟也反目成仇。因为政治斗争,曹植被发配到地方称王,没有得到重用。虽然当了皇帝,却越来越孤独

北方稳定百年后,战乱再起,八王、永嘉、芜湖、十六国相继陷入混乱。邺城也饱受战乱之苦。北周末年,三方叛乱,襄州总督魏池揭竿而起,反抗文帝隋,被魏孝宽打败。为了消除根源,朝廷下令居民南迁,全城被放火。唐朝开元年间,岑参游历至此,写下《邓谷叶城》:

下马登邺城。什么是空城?

东风吹野火,黄昏入非云寺。

遥望城南灵台,张水东流,一去不复返。

汉武帝宫中人告一段落,每到春色便来找他们。

星星很少,黑喜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看西边的峡湾,东边的武昌。山川各不相同。它们令人沮丧。这并不是因为被困在的孟。齐芳破了荆州,下到江陵,沿河向东走。路途遥远,旌旗遮天,饮酒作诗。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英雄。现在,这是什么?时间可以吞噬一切。现在离古城遗址不远,有东魏孝帝、北齐袁、兰陵勇士高素等墓地。这些东魏北齐诸侯王墓被误认为是七十二疑曹墓。沉寂了这么多年,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原才能重新崛起。

邯郸市内,公园有 丛台公园 滏阳公园 赵苑。商场有 新世纪 国风 康德 金世纪 国贸 世贸 轻纺城,KTV有 精灵主题KTV 晶木KTV 金沙KTV银沙KTV 棒棒糖KTV高盛KTV 薄荷KTV。酒吧有夜蒲 旺角 1801等等等等,就看你想玩啥。追问我 我再给你说

西晋太康年间,也不知怎的,一部作品突然火遍了帝都洛阳城,如果当时有网络的话,肯定会看到在各大网站的文章排行榜榜首,赫然写着三都赋这几个字,遥想当年,那真是盛况空前,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久负盛名的才子陆机本也要写同名文章,但在看了左思写的以后,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写都比不上人家的。

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洛阳纸贵这件事八成是知道的,可对于《三都赋》文章本身,想看、愿意看的人就要少一大半了。话说三都是哪三都?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蜀都成都,吴都建业,至于魏都,最容易搞错,肯定有人会脱口而出:洛阳,因为曹丕篡汉后建都洛阳,然而不巧的是:恰恰不是那里,而是当时另一个大都市:邺城。下面是《三都赋》中关于魏都邺城的局部描写,文言功底好的来领略下,学渣就直接跳过吧,看天书实在难受: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兰渚莓莓,石濑汤汤。弱系实,轻叶振芳。奔龟跃鱼,有祭吕梁。驰道周屈於果下,延阁胤宇以经营。飞陛方辇而径西,三台列峙以峥嵘。亢阳台於阴基,拟华山之削成。上累栋而重C,下冰室而Z冥。周轩中天,丹墀临Y。增构,清尘。云雀y甍而矫首,壮翼わ戊肚嘞觥@子犟黑ざ未半,日笼光於绮寮。习步顿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遥。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觉得奇怪了,邺城是什么地方呀?怎么没听说过?现在全中国好像也没有哪个县市名叫邺城吧。确实没有,这是古地名,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邺曾经是六个政权的国都,分别是曹魏、后赵、冉魏(冉闵那个)、前燕、东魏、北齐,由于时间久远,隋唐后邺城衰落,加之又都是些短命的割据政权,所以到今天知名度不是特别高。如果在地图软件里搜索邺城字样,会发现有邺城博物馆邺城公园之类的结果,他们都座落在河北省临漳县。魏晋南北朝时的邺城大致在县城西南,临近漳河的地方。

记得前几年传来爆炸性消息:魏武王曹操的高陵终于发现了,找了几百年,扑朔迷离,反复推测,原来就躲在河南北部的安阳西高穴村,那里离古邺城非常近。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死于洛阳,遗体被夏侯尚等人运往邺城安葬。曹操给姬妾的遗嘱这么说:吾婕好妓人,皆著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德帐,朝晡上脯糟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你们要经常登上铜雀台,遥望我在西边的陵墓,一开始高陵还是有地面建筑的。其实曹操与邺城确实有不解之缘,他的后半生除了在外征战,就是在邺城处理政务、训练军队。

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这里曾经是袁绍集团的统治中心。当年为了维护本地世家大族的利益,应对黄巾军、黑山军、公孙瓒等势力的威胁,冀州上层抛弃了韩馥,改辅佐袁绍。其中的重要人物沮授建议袁绍说: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从此争锋,谁能御之!比及数年,其功不难。可袁绍虽然最终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却没有适时意识到利用皇帝的重要性,而且总是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官渡一战,终于落败。

拿下邺城后,曹操顺带着把自己的幕府也迁到了这里,阔别了之前的许昌。个中原因,是邺城北临燕赵,南临漳河、黄河,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离天子所在地近,离南方前线远。而且袁氏集团经营多年,有一定基础,经历的战乱相对较少,人口多,兵精粮足。无奈当时的战争实在是太频繁了,人口数量锐减,整个中原几乎都是一片废墟,曹操《蒿里行》这样写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亲眼目睹的真实写照,可我们重新品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只陶醉于《三国演义》展现出来的打打杀杀、英雄豪情,选择性忽视了民间疾苦:一将功成万骨枯。

邺城东西长7公里,南北长5公里,比较接近一个长方形,它的内部规划深深影响了后来的隋唐长安城和日本的平城京,那就是出现中轴线对称布局,不像汉长安城那样的随意,无章法。宫殿、衙署建在城市的北部,与居民区彼此分开,而不是杂处,城市空间布局的十分合理,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为了恢复经济,也为了积蓄粮草,曹操在邺城倡导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晚年的时候他老人家还亲耕籍田,做个表率。其实早在几百年前,魏文侯派西门豹治理邺城,他把害人女巫扔进漳河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当初西门豹就带领老百姓在漳河两岸修建十二条水渠,此举既能有效应对水患,也能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水源。《史记》记载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如今曹操干着与当年西门豹类似的事情,没多久,老百姓安居乐业,大乱之后又现繁荣,商旅往来,市场上可以买到各地的特产:真定之梨,故安之栗。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淇洹之笋,信都之枣。雍丘之粱,清流之稻。

建安年间某日,邺城的上层名流举行着一场酒宴,席间一位女子为宾主弹奏《胡笳十八拍》,琴声悲凉,当思乡之情与骨肉分离之痛交织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当初董卓之乱后,蔡文姬被南匈奴掳走,嫁于左贤王,育有两个儿女,这一晃便是十二年。曹操早年曾与其父有旧,又素来爱才,听闻此事,特意派人带重金出使匈奴,赎回蔡文姬。尽管要和儿女分离,才女还是选择了归汉,并在邺城为曹丞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从此《胡笳十八拍》广为流传。

蔡文姬只是邺城里的一位文人,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建安文学吧,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因为这七个文人都住在邺城,所以也称邺中七子。有这么多知名作家,邺城那时的文化氛围相当之好。可能因为比较同情曹植,有人会质疑曹丕,说他是不是打酱油的,怎么也在榜单上,其实曹丕确实有很高的文学才能,不容抹杀,其作品虽多已散失,可《论文》这篇文章还在,不妨一读,被赞开创我国批判文学之先河。建安七子中前两个知道的人多一点,孔融让梨,陈琳替袁绍撰写讨曹檄文,反倒有效缓解了头风。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孔融是反对曹操的,最终触怒曹操被处死,阮r在征讨韩遂后病故,王粲则是在从征孙权时去世。对于人才,曹操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非士族出生的他想给人们多点机会,便三次在邺城发布求贤令,正如他自己所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众多的人才是他能够问鼎中原的重要基础,就算是女人,他也愿意重金赎回。

唐朝时杜牧泛舟江上,无意中捞得一件兵器,拭去泥土,仔细查看后,发觉是赤壁之战的遗物,当即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尤其是那个锁字用的极为巧妙。现在铜雀台的名气恐怕要大于邺城。相传曹操平定二袁,夜里见金光由地而起,次日果发掘出一铜雀,故建台以显平定天下之志。那么铜雀台到底是个什么建筑呢,只是曹操聚天下美女而妻之,吃喝享乐的地方嘛?

《三国演义》诸葛亮智激周瑜伐曹的情节中,孔明巧妙修改曹植《铜雀台赋》,说曹操想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闻讯大怒,跟孟德誓不两立。其实这绝对是罗贯中的发挥,因为赤壁之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而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有时间差。铜雀台位于邺城西北角的铜爵园里,旁边还有金虎台和冰井台,算是园林中的一部分吧。因为邺城跟开封一样,处于平原之上,无险可守,一旦有人叛乱,几乎没什么屏障,所以铜雀台还有军事防御的功能,据记载,三台以城墙为基,里面可以储藏大量的粮食、兵器,台高10丈,约28米,郦道元感觉它其高若山。遇到敌人,居高临下,俨然一座高级防御塔。平时没事的时候,曹操还会与那帮文人骚客相约登楼,指点江山,吟诗作对,真是才子佳人俱有,好不快活。只是我们看不到了,让我们读读曹植浅显易懂的《登台赋》(节选),看看站在铜雀台上能见到什么: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X。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除了铜爵园,还有仙都苑、游豫园、华林园等园林,个个雕梁画栋,规模宏大,置身其中,既可以骑马射箭,也可以乘坐大型游船赏玩,尽显土豪气质,不知跟朝鲜半岛的三胖比如何。邺城作为统治中心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这年正月,曹操去世,青州兵骚动了,没有太多功劳的曹丕为了坐稳宝座,树立自己的威望,逼迫汉献帝传位于他,并建都洛阳。毕竟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人们心中的正统。邺则变成了陪都之一,无需赘言,重要性不可避免地下降了。从主角到配角,曹丕完整地经历了这个过程。

十六年前曹丕第一次来到邺城,那时他才十七岁。攻入了袁府后,曹丕见袁绍夫人刘氏坐于堂上,另有一女子因为害怕,伏在她的膝盖处,不敢仰视。曹丕非常好奇,便使此女抬头。没想到,这人美貌非凡,惊为天人。曹操就喜欢有夫之妇,这个癖好也传给了曹丕,尽管是袁熙之妻,曹丕依然愿意娶她,也就是后人所言的甄宓。据说曹操本也有意愿纳甄氏为妾,只可惜晚了一步,变成儿媳了。

黄初年间曹丕也回过邺城几次,给父王上坟,这里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虽身居高位,可往日同自己一起开心的人好多都不在了。十几年转瞬即逝,夫妻关系却走向破裂的深渊,甄宓失宠,又因为没被立为皇后颇有微词,惨遭处死。建安二十二年,邺城瘟疫,死神夺走了陈琳、刘祯、徐干、应`的生命,至此,建安七子全部陨落,曹丕一时痛失四位好友。后来他给吴质的书信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昔伯牙绝弦於锺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兄弟也反目了,曹植因为政治斗争,被发往地方为王,不被重用。尽管当了皇帝,真是越来越孤单……

北方安稳了一百年,战火重燃,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接踵而至,邺城亦饱尝战乱之苦。这座城市的彻底毁灭是在北周末年,三方叛乱的时候,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被韦孝宽击败,为斩草除根,朝廷勒令居民南迁,城市付之一炬。唐开元年间,岑参游历至此,有感而发,题一首《登古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时间可以吞噬一切,如今古城遗址的不远处,还有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北齐兰陵王高肃(字长恭)等人的墓地,这些东魏、北齐王公的安息之所曾被误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辉煌如过眼云烟,沉寂了这么多年,不知中原何时能够再崛起……

1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坐14路(好象,可以看公交站牌或咨询公交车司机)

2羑里城和岳飞庙(均在汤阴县)可以乘短途客车(以前我坐的时候票价为5元,近两年不知涨了没有,打的可能需要三四十元)

3石板岩、太行大峡谷(THE BEST)、红旗渠(EDUCATIONAL)、桃花洞(A LITTLE BORING){位于林州市(县级市)},也可以坐短途客车,还可以和安阳当地的旅行社报名,他们有很多这方面的好线路,一般为一日游,价格也很实惠

4文峰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外观上大下小,比较特别),位于市中心,很醒目,是安阳市的标志

5。马氏庄园 车站有专门到马氏庄园的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8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