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结构的核心。
曹禺早期戏剧的结构设置紧紧围绕矛盾冲突展开,冲突多变且因剧而宜。在多变戏剧冲突下,曹禺早期剧作有共同的精神内质的,即对原始野性的讴歌赞美。
2、曹禺的戏剧语言极具特色。
从而使得他在处理戏剧冲突当中,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着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影响:
曹禺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不断出版和上演,受到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文字出版,并在许多国家上演,也受到国外读者和观众的好评,并因此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的观众中扎根,使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曹禺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也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
曹禺与雷雨
曹禺,原名万家宝,曹禺是笔名,曹禺曾说过,起“曹禺”为笔名,因为自己姓“万”,繁体结构为“艹”下面“禺”,又因“草”不像个姓,取谐音“曹”,便成了笔名“曹禺”
1910年,曹禺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三天后母亲薛氏因病去世。而母亲薛氏的孪生妹妹薛咏南嫁给了曹禺的父亲承担起了抚养曹禺的重任。
曹禺从小便随继母(小姨)外出看戏,得以观赏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中国传统戏剧,入中学后,曹禺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这些经历为他将来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曹禺19岁时,父亲因中风去世,而同年九月曹禺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大学潜心钻研戏剧,广泛阅读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在23岁时,曹禺于夏季创作了《雷雨》,秋季入读清华研究院,与郑秀(第一任妻子)开始谈恋爱。
1、曹禺的戏剧深刻集中地反映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
2、曹禺一直把塑造人物、刻画性格放在首要位置,所以他才能塑造出众多的各具风采的艺术形象。这是他剧作的独特贡献;
3、曹禺不仅是塑造艺术形象的能手,而且是擅长结构艺术的巨匠。他总是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来组织各种类型的戏剧结构;
4、曹禺善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着重人物内心冲突的刻画。从而产生丰富含蓄、发人深省的戏剧效果。
1,鲁迅---民族魂,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发人猛醒。鲁迅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由此,使我们于无边的孤寂彷徨苦闷空虚近乎窒息无所希望的痛苦深渊中得救。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将历千年而不灭、万民信而得永生。
2,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且形式多样。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3,周作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现代散文开山大师”之称。他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
4,沈从文
中国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也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小说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5,林语堂
在美国华人文学界,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从质量、成就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说,至今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他在美的文学创作向西方社会介绍一直遭误读的中国社会和东方文明。身受中西文化双重浸染,将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糅合成一种中庸而不失谐噱的笔调,用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6,曹禺
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前期极富创作力,作品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其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被誉为“四大名剧”,其艺术功力所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尚无人能超越。
7,张爱玲
中国近代史上最负才情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作品世俗而又自我,阴柔而又冷漠,善感而又超脱,用古典笔触写出现代情感,雅俗共赏
8,张恨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张恨水也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9,巴金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译著和散文也很多
10,钱钟书
博大精深,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治学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和“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长篇小说《围城》风格幽默,妙譬可人,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被誉为小说中的宋诗,成为现代文学经典,甚至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中国作家排名前十名:
1、鲁迅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十大文坛泰斗之一,他一生中创作和翻译了多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老舍
代表作品: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龙须沟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作家、小说家和语言大师,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小说、诗歌、散文和曲艺作品,在中国文坛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3、路遥
路遥(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被誉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在大学期间路遥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多次获得发表的机会,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延河》)编辑,并陆续发表作品,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当代》文学荣誉奖等奖项。路遥的代表作品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等。
4、沈从文
代表作品: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历史文物研究者,他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集、散文集和学术著作,他的作品大多是以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
5、林语堂
代表作品: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一生中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他翻译的作品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6、曹禺
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
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他不仅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戏剧作品,而且还为中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戏剧人才。
7、张爱玲
代表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7岁就开始写小说,年仅12岁就开始发表作品,她一生中创作了小说、散文、剧本评论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就最高。
8、张恨水
代表作品: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张恨水是中国著名的章回小说家,也是中国近代小说流派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凭借小说《春明外史》而一举成名,《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让他在文坛上的声望达到顶峰,他的小说雅俗共赏,深受读者喜爱。
9、巴金
代表作品:家、寒夜、随想录
巴金本名李尧棠,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杂文集,还有多部传记作品和理论作品,取得的文学成就非常高。
10、钱钟书
代表作品:围城、管锥编、谈艺录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文学研究家,他不仅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且对中国的文学、史学、哲学都诸多领域都有着很深刻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为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由上海文联、上海作协、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经典与当代”研讨会于9月13日召开,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京沪江浙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戏剧人士徐中玉、钱谷融、田本相、曹树钧等,共同探讨曹禺经典著作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对当代戏剧创作、表演的深远影响。
经典的意义与当下的要求
曹禺的经典剧作究竟能给当下的戏剧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针对“经典的意义与当下的要求”这个议题,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南京大学的吕效平以曹禺的作品为例,提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说:“戏剧经典里没有正剧,只有悲剧和喜剧”,他建议大家应该学习曹禺先生,多创作喜剧与悲剧,使得当下的社会涌现更多的经典作品。周锡山认为:“中国诞生曹禺这样一位戏剧天才,合适的机遇非常重要。”与当时的曹禺相比,当代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缺少曹禺创作时的那种自由空间,而这种自由正是我们急需创造的。
当代舞台对曹禺作品的演绎
曹禺剧作为什么具有如此旺盛的舞台生命力为什么如此多的剧种都移植、改编曹禺作品
围绕着“现时代舞台对曹禺作品的演绎”这个议题,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曹禺剧作的舞台呈现方式上。上海戏剧学院张仲年指出:“《雷雨》的意义是说不尽的,需要后人不断去挖掘,曹禺的作品需要结合时代的氛围不断改变,这样曹禺的作品才能不断繁荣。王延松导演的《雷雨》就很有这种精神,他将原来八万字的剧本删到三万字,不同于从前北京人艺纯现实主义版的《雷雨》,王延松版的《雷雨》有着现实主义的内核,表现主义的外壳。”杨伟民也比较赞同王延松导演对《雷雨》的处理方法,认为“他的改变不只是停留在舞台呈现上,而是一种多维的变化。是真实与虚幻相结合”。马莉莉则呼吁要尽量保持曹禺作品的原汁原味,她说:“我希望曹禺的作品不要改变,你要改,你可以自己重写一个,以前的东西,你改了,就不经典了,就像你改过的《日出》,那就成了你的《日出》,不是曹禺的《日出》了。”陈达明先生认为沪剧受曹禺作品影响很深,沪剧院分别排演过《家》、《日出》和《雷雨》这三部曹禺剧作,“沪剧的改编尊重曹禺作品的精神,也烘托了沪剧特色,通过演绎曹禺的这三部曲,提升了沪剧的品格” 。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曹禺
曹禺剧作不仅在戏剧舞台上绽放光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又占据怎样一个重要位置
浙江大学的胡志毅以“世俗空间”与“神圣空间”的角度对曹禺的作品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曹禺的作品中经常会有“世俗空间”与“灵魂空间”的对比,比如《雷雨》中的教堂和医院,“从世俗空间到神圣空间会折射出一个灵魂空间,灵魂因此从中得到了升华”。杨剑龙则阐述了西方文化与曹禺的关系,他认为:“曹禺学习、借鉴了不少西方话剧,但这不是抄袭,曹禺的成功证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南开大学的李杨认为曹禺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是其作品对先锋性的追求超越了时代。对于曹禺作品的研究动向,他建议:“曹禺研究,不仅仅是方法论要创新,还需要在史料查找方面下功夫。”他说自己不久前就找到一篇曹禺所写的《莫斯科天空下》这本书的书评,从中了解到了曹禺借鉴外国作家作品的一些新讯息。
正如专家学者们所说的,曹禺的作品是说不尽的。研讨会只是给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然而究竟如何在当下挖掘出更多曹禺作品中的意义,还需要专家学者们和戏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