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哪些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哪些,第1张

1、《红与黑》

原名:《于连》副标题“1830年纪事”。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

2、《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

3、《包法利夫人》

本书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代表作。这部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通过外省农村少女爱玛在修道院受到与自己出身完全不相称的贵族教育后,又受到消极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在嫁给平庸无能的乡村医生包法利做续弦后由失望逐步陷入堕落的泥潭。

最后在高利贷逼迫下服毒自尽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法国19世纪中叶恶浊的社会现实,被公认为巴尔扎克之后法国第一部杰作。

4、《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扩展资料: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司汤达(1783一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善于从政治角度把握社会。

他20年代发表的《拉辛与莎士比亚》(1825)第一次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1830年出版的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法国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都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如雨果、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广阔的社会画面、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等特征而著称。内容上,主要写城市富裕平民和没落贵族的矛盾,以及小市民的虚荣。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他善于从经济角度把握社会。他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于1783年出生在格勒诺布尔。司汤达的作品不多,写有长篇小说《阿尔芒斯》、《红与黑》、《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和《巴玛修道院》,以及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富于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是莫泊桑以前法国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主要创作成就是为数不多的20来篇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几乎每篇都是精品,都是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卡门》和《高龙巴》。

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期继巴尔扎克之后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以其“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开辟了道路。

——现实主义文学

《悲惨世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紧密结合,① 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巧合和离奇,人物形象的配置和描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坚持对照原则,善(卞福汝主教)和恶(沙威、德纳第夫妇)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还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不平凡的人物、渲染他们不同寻常的品质、力量和经历,在具体描写人物遭遇和环境时,又带有现实主义成分如冉阿让、芳汀的命运,珂赛特的童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巴黎街垒战等。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悲惨世界》是雨果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作品。作品的基础是浪漫主义,但同时洋溢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非凡”的人物:雨果笔下的一些人物不同寻常,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珂赛特痛苦的童年,以及滑铁卢战役等,都写得比较真实,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非凡”的事件: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出现了不少“非凡”的事件等,都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雨果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不时地站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小说的语言高昂、激烈、热情,经常运用多义词,富有隐喻性。小说的叙述有史诗的风格。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对人物内心的展示一方面有着有着绝对的二分的特点,即人物的心理不是善的即是恶的,不是崇高的即是卑鄙无耻的,没有中间状态,只有绝对的对立。

如卞福汝主教的心灵至善至美,而德纳蒂内心邪恶污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雨果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有着善与恶、丑与美的的相互转化的特点。

事实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难以区分的概念,现实主义这个词有太多与文学无关的含义。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我读了乔治·桑的一本小说,在翻译的序言中,翻译说乔治·桑非常支持革命,他要求特赦那些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流亡者,这很难算是现实主义。我只是想呕吐。在译者看来,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可能与政协委员的意义相同。回到问题上来,我认为《悲惨世界》仍然是一部浪漫小说,在雨果的个人风格中,《悲惨世界》就是雨果。

冉阿让和马吕斯都像雨果的其他作品一样。说得好,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巨人,一个英雄,头上戴着光环。糟糕的版本来自拉玛琳,他读了《悲惨世界》,说:“这本书中的人不是人。”雨果对此评论的评论是“被天鹅咬伤了”在小说结构和《悲惨世界》的故事中,维克托·雨果也是如此,不要看太久,但情节很简单,事实上,善有善报,事到如今,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良心选择的最关键时刻,包括让阿让和沙威自己也去死。

在他生命的最后,雨果的内心仍然是写埃尔南尼的雨果。都支持雨果打算离开家人的史诗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说,雨果一直是一位诗人。他对其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复杂性和丰满性不感兴趣。正是情感支撑着他的诗歌、戏剧以及《93》和《悲惨世界》。因此,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悲惨世界》、穆塞特的《百年自白》和拜伦的《奇洛德·哈罗德游记》实际上是同一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如果我们认为拜伦和缪斯是浪漫主义者,那么《悲惨世界》也一定是浪漫主义者。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下: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还有普希金的诗歌

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缪塞,这些人的主要作品。

《暮光之城》蛮好看。

巴黎圣母院,神曲,唐吉可德。

文学:

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雪莱――英国――《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大仲马――法国――《基督山恩仇记》

音乐:

肖邦(1810-1849),波兰,有“钢琴诗人”之誉。作品:《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一分钟圆舞曲》、《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作品:《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第三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个特别好听!!)、《降D大调音乐会练习曲”大海》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作品:《童年情景》、《蝴蝶》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舞剧:《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黑桃皇后》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曾与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有过交往。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

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仲夏夜之梦》

肖邦(1810-1849),波兰,有“钢琴诗人”之誉。作品:《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一分钟圆舞曲》、《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作品:《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第三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个特别好听!!)、《降D大调音乐会练习曲”大海》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作品:《童年情景》、《蝴蝶》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舞剧:《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黑桃皇后》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曾与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有过交往。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

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仲夏夜之梦》

现代法国人的起源非常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构成。法语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拉丁语的一种现代形式。那些古罗马的拉丁语天才尽管早已作古,却似乎始终左右着法语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

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是两种文学流派,它们有以下几点区别:

1 情感表达: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个人感受,追求真、善、美的完美境界,强调个性、独立和自由,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更注重客观、冷静的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强调真实、客观和实用。

2 人物形象: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典型的英雄或者悲剧人物,常常具有超越常规的特点,而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则更加真实,具有更多的普通人的特点。

3 描写手法:浪漫主义文学倾向于使用诗意化、象征化的语言和手法,比如比喻、隐喻、夸张等,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更注重客观、真实的描写,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

4 价值取向:浪漫主义文学追求理想、信仰和人性的升华,强调个人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更注重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问题,强调实用、现实和社会责任。

总之,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取向,但它们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对于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就是很多时候都脱离现实啦,单凭想象啊。比如说李白他没爬过蜀道却凭想象也出了《蜀道难》,杜甫就不行了,他写出的都是他亲身经历过感受过的,很明显有真实性的差别。除了个人体验上的差别,还有艺术手法上的差别。

《巴黎圣母院》不论从构思上还是写作手法上都体现了雨果的浪漫主义啦。那么强烈的美丑对比,那么深刻的渊源,一看就是虚构。还有一些细节啦,认真推敲下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看看人现实主义啊,连广场上究竟有几根柱子都要数清楚再写。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实主义文学

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7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