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和《庄子》年的旅游
用这些优美的文字,他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他有100多个幽默生动的寓言,成为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寓言大师。带着这些非凡而睿智的思想,他成为了那个伟大时代的哲学巅峰。他给我们讲寓言,描绘一切。让他思想的翅膀翱翔九万里;他反思古今成败,令后世所有思想家望洋兴叹。皇帝不得为臣,太子不得为友。这是古今自大之人的极致;生不想成为万户侯,死不占地,这是古今冷漠者的极致。面对庄子,我们仿佛面对群山。然而,他只是一条用尾巴游动的鱼,一只在梦外飞舞的彩蝶,一粒在天地间自由游动的尘埃
吉生去世了。安息在广陵——叶
这是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有专门笔墨记录的美男子,也是为数不多的在思想解放大时代登上巅峰的伟大思想家。和鲁迅的《送别山居园》代表了两个黑暗时代两个思想巨人的精神默契。在被屠杀之前,朱琳七贤冷静地打了《无赦》。打完之后,他们叹了口气,“从此,《广陵散》在永城再也没听过了。”不仅仅是《广陵散》,浪漫的竹林和魏晋都成了响亮的声音。
南山易见——陶渊明
不甘向五桶米低头,这个天真的诗人唱着《广陵散》,回到了乡下的老家。然而,除了诗歌,诗人在农村永远收获不了粮食。当大家都以为诗人是在采菊东篱下的时候,如果每次看到南山,我们伟大的诗人就会在妻儿挨饿的时候跑在向人借钱的路上。所以后来的学者很推崇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却很少有人愿意继承他的人生道路和他的家族骄傲。
美酒总能消除悲伤——李太白
太白空的诞生,预示着大唐帝国进入了一个酗酒的时代:有沉迷酒色的皇帝,有天天和妓女喝酒的诗人,整个帝国由内而外都浸泡在酒精中。除了诗、酒、艺妓,太白一生唯一的职业就是命令高力士脱鞋。帝国最伟大的君主和诗人都在做这种荒*的事,帝国衰弱的日子也不远了。“安史之乱”其实是帝国酒精性肝炎的一种症状。如果酒真的能消除悲伤,怎么会白到让人永远烦恼?酒不能解忧。唐诗为什么天天喝多了?太白之后,唐诗开始戒酒,但是皇帝的肝病一直没有治好。
来有长风
唐寅一生生活贫困。除了诗和画,剩下的只有傲慢。然而,历史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几百年来,他已经演变成一个花花公子,仍然带着妻妾到处找花。这一切都源于他“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记。“爱”原本是指自由的精神世界,却被后人移植到腰带上。难怪现在没有真正的疯子了。都把低俗当成爱情。
都是因为穷留下来的。——徐文长
徐渭晚年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大师。但是,如果没有童年的屈辱,青年的失意,中年的骄傲和失意,杀妻坐牢的精神折磨,老年的苦恼和悲伤,恐怕我们的文学史和艺术史就会失去这样一位无与伦比的天才。那么,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还是温昶的不幸和文化史的幸运?在温昶的身上,我常常想,天才总是和苦难成正比吗?
童心真殉道34李卓吾
惊世骇俗的异端思想家李志,在狱中利用自己的疏忽,用剃刀自杀。因为伤口不够深,他流了两天血,没死。狱卒问他:“老和尚,疼吗?”李治答道:“不疼。”狱卒又问:“老和尚为什么要自杀?”李治回答说:“这个七十岁的老人要什么?”已经过期了。一个疯狂的哲学家和一颗童心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故事的精彩结局是徒劳的——金圣叹
这个天才疯子学的是哲学,却没有成为哲学家。他的诗并不以诗出名,但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大师,是因为他批了六部未经批准的才子书。然而这位大师的命运就是这么可笑:有一年,当他听到顺治皇帝称赞他的书和诗有天赋时,他那颗高傲的心顿时变得无能为力,带着“窗下无佳作,御笔鲜有人评”的感激之情,整日等待皇帝的召唤。结果不是顺治的召唤,而是顺治的死亡。后来,这个疯狂的学生参加了士人的反腐斗争,到先帝庙的哭丧庙里,向死去的伯乐倾吐忠心,哭诉官员的腐败,结果被斩首拷打。临死前,他给儿子写道:“咸菜和黄豆一起吃,吃起来像核桃。”这样的吃法可以传承下去,我死而无憾。"
嫉妒和骄傲——黄中泽
这位狂野的年轻学者曾宣称,“我是莱文的老酒鬼。我从来没有喝醉过,也没有抱怨过。”我一生骄横,今日少不了这一代。“米芾和嵇康的自我比较。也许正是这种自大,让他六次高考落榜。然而,他进不了清华北大,却无法阻挡他到达乾隆诗歌繁荣的巅峰。可惜,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诗人,在三十五岁时悄然离世。也许,在乾隆年间,因为他的慷慨大度,才得以逃出文字狱,死于贫穷和疾病。当时的文学网已经密密麻麻,这是上天的恩赐。
是醉心于禅宗的苏
作家、艺术家、革命者;中日混血,东西结合;半僧半俗,爱情神圣。这个现代怪人,以他奇特的人生经历和奇特的人生历程,宣告了那个时代的畸形和陌生。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特有的文化性格和精神世界,描写了东西方文化碰撞时的痛苦和挣扎。苏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混血儿,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混血儿。他的天才和畸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几位都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著名诗人,为我们写出了大量优质作品
一、屈原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提到屈原,一定能想到一个节日,就是端午节,相传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二、陶渊明陶渊明
约365~427年,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三、孟浩然孟浩然
689-740,唐代诗人。
汉族,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四、杜甫杜甫
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五、韩愈韩愈
768年-824年12月25日,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
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六、刘禹锡刘禹锡
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七、范仲淹范仲淹
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八、龚自珍龚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常说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我国封建专制历史悠久,专制思想浓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的自由发挥。
像法国,人家早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民主,自由,思想上有启蒙运动,当然思想开阔啦。
一、焚香:一柱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二、抚琴:若心自适,无弦亦可三、对弈: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四、品茗:淡中有味,点茶三昧五、酌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六、听雨:卧眠听雨,一梦浮生七、莳花:侍花如侣,读花如人八、读书: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九、候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Y
十、寻幽: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么简单。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着我们,使我们拾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便彷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革化。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卒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那时,苏 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可见其生活的一斑。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这首诗描写思妇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深沉含蓄,韵律参差错落,艺术上很有创造性。同时,又采用典型景物的烘托、渲染,很好地表达了思妇的离别之苦。
关山月为乐府鼓角横吹十五曲之一,多写离别的感伤,李白此诗沿用乐府古题,反映战士们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心情。气象雄浑,令人赞赏。
赠孟浩然;孟浩然(六八九——七四O),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是盛唐著名诗人。隐居当地鹿门山,在四十岁时才出游京师,很受当时上层人物的赞誉,但终未出仕。这首诗赞扬孟浩然不愿仕宦、醉酒隐居、风流儒雅的个性和生活。从中二联看,本诗当是在孟浩浩然离开长安归襄阳后所作。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旧题。齐梁以来,诗人多以此题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此诗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同类作品。它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沿途各处的景色特点来展示蜀道之难和山势的高危;用泼墨山水式的笔力,酣畅淋漓地描绘出山川的壮丽;以丰富的想象,将神话、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诗人还设想,万一有人据除险守关,便会为非作歹,从中寄寓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全诗句式长短错落,音节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堪为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代表作。
《清平调》是唐代大曲名。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命写了这三首诗。诗的内容是歌咏名花与美人。第一首赞颂贵妃美如仙女。第二首写贵妃胜过巫山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说名花与美人为君王带来了愉悦。全诗构思精巧,写得清丽自然,咏花咏人,难分难辨,表现出诗人极高的描绘能力。
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均写于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天宝元年(七四二),李白满怀豪情来到长安。唐玄宗叫他供奉翰林,诗人得到的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待遇,宏大的理想和热切的期望都化为泡影。诗人又受才言离间,被迫离开长安。
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风景幽美秀丽,山上旧有敬亭,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吟咏处。此诗写得平淡如水,若秋云行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态度。
早发白帝城:干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长流夜郎,行至 州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回到江陵。本诗就是途中所作。诗中抒写了他遇赦后欣喜的心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4轶事:
皇帝「御床赐宴」
李白初到长安时,是十分荣耀的。据说,他面见皇帝那天,玄宗降辇步行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玄宗就说:「你没有官职,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可见你一定是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在交谈中,玄宗见李白对答如流,写的诗篇绚丽多彩,人又长得仪表非凡,甚为高兴。他让李白坐在七宝御床上,设宴款待他,这叫做「御床赐宴」。由于有一碗汤太烫了,玄宗还亲自拿起汤匙,为他调凉点,这叫做「御手调羹」。
宠奴才脱靴
李自不仅看不惯宫中的生活,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顾谋求个人私利的权贵,甚至连皇帝及其身边受宠的「红人」都不放在眼里。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制造谣言,在皇上面前大讲李白的坏话。其中说李白坏话最多的两个人,是高力士和杨贵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皇太子管他叫「阿哥」、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朝中的许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马屁才爬上来的。然而,李白却十分鄙视他。有一天,皇上想让李白写些东西,正赶上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内侍们急忙把他弄醒,扶入宫中。李白坐下来,伸出脚,对高力士说:「脱靴!」由于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耐着性子给他脱了。这件事可把高力士气坏了。因此,他伺机要对李白进行报复。有一天,他见杨贵妃正在兴冲冲地吟唱李白写的《清平调词》,她唱到「可怜飞燕倚新装」这句时,高力士乘机在一旁煽动说:「这李白真是胆大包天,他竟敢在词中将你比作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那赵飞燕虽然才貌出众,但后来由于作风放荡,被皇帝废黜了。李白的这种比喻,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这样一来,杨贵妃也恨起李白了。从此以后,他们串通起来,经常在玄宗面前说李白如何如何不好。玄宗也慢慢对李白冷淡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深知,长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他上书皇帝,请求离去。玄宗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送了他一些钱,就把他打发了。李白也不在乎,「高歌大笑」着走出了长安。
5评价: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中国的壮美河山等等。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在艺术上,他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从而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白的诗歌成就对唐代及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中国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他的诗歌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李白的诗作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实际上,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
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2、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开始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把它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经验,在艺术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整个唐代诗歌和整个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唐中叶以后以白居易、元棋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就是直接受到社甫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
杜甫的诗作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扩展资料:
李白被称为“诗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文字想象力很奇特,文字艺术造就极高。可以说他一位不折不挠的浪漫主意诗人。他对祖国山河与雄伟的自然风光情有独钟,诗歌风格雄奇豪放,飘逸清新,道出生活中的道理,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
充实的内容跟文字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人最真实的情感冲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是他诗歌中最突显的特色。李白在唐朝鼎盛的时期,他的诗被当时的外国人看到,外国人深深的感受到李白的豪放又不失内涵文字艺术。
别具一格的写作特色被外国人称赞。他的想象力更是被外国人顶礼膜拜,他的诗歌被翻译成外文。那时正在中国的外国人把李白的诗带回自己的国家,给自己国家的人讲述李白神奇的地方
杜甫在艺术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例如他所开创的“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新体乐府,就打破了长期以来借用汉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局限,而是根据描写的内容以决定诗的题目,从而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发浑。
为后代诗人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杜甫在其他诗体形式上的创造与发展,也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杜甫以七律写当时的政治和人民的疾苦,就被陆游、元好问直接继承。
陆游的七律内容深刻、格调高昂、意境挺拔,有人把它和杜甫的七律并重,虽然不很确切,从中也可以看出陆游是深受杜甫七律的影响。
—李白
—杜甫
是屈原。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河南西峡或湖北秭归),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屈原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现在定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以此纪念屈原。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