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狂飙突进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是指18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受到启蒙时代影响,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但另一方面这些年轻作家反对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关系,驳斥了过分强调理性的观点。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在1765~1795年间,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1、 历史背景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
A、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哲学思潮中的浪漫主义运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B、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3、扬弃关系
A、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特别是法国的卢梭传统都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间的思想。
B、反驳古典主义传统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文坛希望以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
4、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5、浪漫主义派别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没落贵族阶级的愿望和情绪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复古倾向。主人公往往是自我陶醉、消极厌世、脱离现实的“幻想家”。
积极浪漫主义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朦胧的未来。民主倾向。主人公往往是具有个性、有革命要求的“反抗者”。
“四月是残忍的季节,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上个世纪,诗人TS 艾略特凭借《荒原》被许多读者知晓,成为西方现代诗歌殿堂里一个怪诞而惊奇的名字,这个名字漂洋过海,甚至影响到穆旦、冯至等中国诗人的创作,一时间,在西南联大,艾略特成了和奥登一样炙手可热的“偶像”,一个迅猛的先锋诗人。
《荒原》被解读出绝望的气息,不过在艾略特看来,现代人精神荒芜,却并非无法重建。一战后,西方社会短暂的秩序紊乱让艾略特看到曙光,他盼望恢复一个美好的旧秩序,用文字促成现代人精神的改良。然而,历史给艾略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旧秩序没有恢复,更大的灾难反而降临,身为古典主义者的艾略特,眼睁睁地看着历史朝反方向疾步而去。
1926年,艾略特评价自己道:“在宗教上,我是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我是保皇派;在文学上,我是古典主义者。”这句话几乎贯穿他的一生。艾略特将自己认定为一个古典主义者,而不是自由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乃至浪漫主义者,显然有他的标准。
在文学史上,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是一个十七世纪流行于西欧尤其是法国的文学思潮,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拉辛、马莱伯和海顿等人。古典主义者奉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为至尊,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审美准则。他们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对狂飙突进的启蒙运动十分厌恶。在哲学上欣赏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在创作上则主张华丽、准确、典雅的语言。
艾略特出生在一个浪漫主义盛行、古典主义式微的年代。那时人们传颂的是惠特曼、普希金的诗,青年诗人纷纷模仿恢宏壮丽、抒情浓郁的腔调,与此同时,诗坛弥漫着一股个人化风气,个人感觉和情绪被视作创作的灵感来源,它酝酿出许多浪漫杰作,却也导致了个人主义的泛滥和诗人对古代经典的遗弃。在大街之上,诗人们纷纷朝拜惠特曼的遗产,艾略特、庞德等寥寥几人,却反其道而行,对浪漫主义诗风发起进攻。庞德投入了意象的漩涡,艾略特则选择诉诸古典。
作为一个“诗学本体论者”,艾略特主张“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诗人不是一个要表达的个体,而是一个媒介”,他理想中的诗歌是去个人化的,这也是他批评浪漫主义的原因。在艾略特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大部分诗人都因为沾染了浪漫主义而变得矫揉造作,只有回归从但丁到德莱顿的“传统”,才能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东西”。
古典主义主张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古典主义以太阳神为象征,追求理性、秩序,浪漫主义则以酒神为象征强调感性直观。前者为“阳”,后者为“阴”,两者来回摆动。
事实上,每个艺术家都在追求某种“超越性”,而这种超越性就是将彼此矛盾的两者,做相对运动,形成一种极限的拉力(就如拔河比赛一样),两者彼此拉到极限,就会找到宇宙创世之初的那个“如如不动”的“奇点”,在这时,艺术家的创作就会达到“合情合理”。
每个艺术流派早期的艺术家都是开创者,但都没有达到巅峰,达到巅峰的往往需要在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人。具有高度的理性的同时,能够运用即兴的感性直观来无拘无束的表达,正如孔子所云“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1浪漫时期欧洲音乐特点及背景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 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 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 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 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 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 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 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 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 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 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 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 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单乐 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 曲、波尔卡等。 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
声乐的作品 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 如舒柏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乐派创新 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 大和自由使用,7 和9 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 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
作曲家创立了 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 重要的形式。 浪漫注意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 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如果贝多芬的 音乐只是黑白**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 颜六色的油画。 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
一 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 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 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 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特点及背景
音乐风格概述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按照西方音乐史的习惯,有一个词专指从1430年到1600年前后这一段时期;这个时期与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社会、艺术和科技的巨大发展(1300-1600)相吻合,这就是法文词汇“文艺复兴”(Renaissance)。 该词由米什莱(Michelet)首先提出,用来表示一个广义的历史时期。
1 绪论 米什莱的观点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是由于布尔克哈特(J。Burckhardt,1860),他的文章影响巨大,认为意大利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变革的策源地。
这场变革始于十四世纪,1500年以后,逐渐将新思想传播到欧洲北部,它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出现,在某些领域甚至影响到十七世纪末。 就字面意思来说,这个词的含义就是“重生”,这并不是一种不顾历史事实的夸张的说法,而是反映了1400-1600年间有影响的思想家和作家公开地否定“中世纪”(这个词当时还未使用),崇尚古代的倾向。
鉴于观点不一,先将历史学家赋予“文艺复兴”一词常见的两种不同含意分清是有好处的:狭义的观点认为,它基本上是一场意在恢复古代哲学和艺术价值的运动;广义的观点则认为,这是一个由个人到社会都产生了新的理想和观念的时期,一个发现和飞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新发明都和往旧的“黄金时代”联系起来,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布尔克哈特和其他一些文艺复兴支专家强调,这一时期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这一点虽然尚有争论,但只是就程度而言,其重要性是没有人怀疑的。
这些进步包括: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提出了重视语法修辞和伦理哲学的教育观点,与中世纪形而上学的经院哲学针锋相对;发展了的历史观念和对古籍的发掘与考证,为“新学问”打下了基础;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由于发现新大陆和哥白尼的革命,在宇宙和地理两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概念;新教改革运动使中世纪基督教遭受沉重的打击,使得过去那种虽然错综复杂、但还算稳定的局面安生激变;在视觉艺术方面,对古典的形式产生新的兴趣,追求直接地表现人类的生活和感情,这些都与更富于宗教气息的、抽象的和缺乏表现力的中世纪艺术思想正相抵触。 2 音乐史学与文艺复兴 布尔克哈特的看法迷住了十九世纪中叶的知识阶层,其中也包括音乐史家,很快就激起对于音乐中的“文艺复兴”的深入研究。
人们使用文艺复兴这一词汇时,时常将其广义和狭义混为一谈。在音乐史上这种情况亦不罕见,这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布尔克哈特原先提出的概念很快就被突破了,实际上,在公认的年代界限内所发生的一切现象都被纳入了“文艺复兴”一词的范围之中。
早在1868年,安布罗斯(A。W。
Ambros)就提出将十五、十六世纪看作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历史阶段,他的观点被包括皮洛(Pirro)在内的许多后来人所接受,但他们未必使用“文艺复兴”这一特定的词汇。在安布罗斯之后,有两个人提出过对于时代划分的不同看法,里曼(Riemann)认为应将1300-1500年划为“早期文艺复兴”,而登特(Edward J。
Dent)则认为应当以1600年左右单旋律乐曲(monody)的兴起作为“文艺复兴”的标志(见其著作《A。斯卡拉蒂》,1905)。
对时代下限的看法近乎一致,都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结束在十七世纪上叶,而将后来从美术史中借用的(主要是C。萨克斯,1919年)“巴罗克”一词、以及歌剧的兴起和其他相应的发展视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曾有人认为(例如韦勒斯,Wellesz),巴罗克时期的开始应该推前到1540年左右。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在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时期之间再分出一个“矫饰主义”(Manneri )时期(这又是一个从美术史借过来的名词),但这一观点遭到反对,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
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到十五世纪下半叶时,在音乐观念和音乐语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念,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直至1625年左右,其基本原则还役有被彻底取代。
大家都同意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文艺复兴”,之所以如此称呼没有别的缘故,主要是因为它发生在广义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后期,时间上处于文艺复兴的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折衷的办法,等于说二者只是在时间上巧合,里斯(Reese)在所著《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书中,悄悄地采纳了此说。 另一种观点所引起的争议更大,也更有挑战胜。
此说认为狭义的“文艺复兴”—也就是复古—对于音乐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显著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音乐中对于古典精神的崇拜。当然,这影响不象在美术和建筑上那样,表现得直接了当。
3 音乐和复兴的概念 “复兴”的观念先是在文学和视觉艺术中站稳了脚跟,之后才波及音乐从十四世纪起,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的学者就经常举出某某文学家或者艺术家的名字,说是地唤醒了某种在“黑暗时代”被湮灭了的古代艺术。 1350年左右,薄伽丘曾提出焦托(Giotto),说是他“使使得几百年来埋藏在尘垢之下的艺术再现昔日的光辉';1400年,佛罗伦萨的历史学家维拉尼(Filippo 。
320世纪时期欧洲音乐特点及背景
20世纪流行音乐发展趋势 美国的流行音乐作为欧洲流行音乐的主体,主要是以欧洲及其它国家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以及黑人音乐为基础,融合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逐渐演化和发展,又产生出新的种类形式,如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拉格泰姆布鲁斯、摇滚乐等。 流行音乐是与严肃音乐相对而言的,它不同于严肃音乐,因为严肃音乐常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和一些专门的知识层面,需要听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细细领悟、品味。
而流行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来上口,并且对于听众不需要更多的专门仅依靠对音乐的心领神会与感性认识就能理解。 美国流行音乐具有更多的自娱性与商业性。
其自娱性来自非洲的音乐传统。影响最大的,如爵士乐、布鲁斯、摇滚乐等,都起源于黑人音乐。
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 但只有黑人例外。
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
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喧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
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
1、爵士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 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每段歌词采用三句的结构形式,第二句重复第一句。
在曲式结构上构成AAB的曲式,常用慢4/4拍。其歌曲的音阶形式常使用降三音和降七音,切分节奏也比较多。
布鲁斯的演唱非常自由,演唱者可以根据演唱内容模仿一些其它日常生活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的情绪。布鲁斯歌曲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吉它、班卓等,后来逐渐加进了其它多种乐器。
布鲁斯经历了农村布鲁斯、古典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等不同发展阶段。 拉格泰姆音乐形式与布鲁斯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其最明显的区别大致有两点。
一是与纯粹的布鲁斯相比,拉格泰姆似乎是比较“有修养”的音乐,它是一种黑人钢琴音乐,演奏者中许多人受过一些正规的音乐训练。因为钢琴这一乐器的不便携带性,决定了这一音乐形式的演唱必须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场合,这种场合一般都在酒馆。
二是拉格泰姆的节奏特点。 它常常采用连续的切分节奏,演奏者在钢琴上常常左手是规则的强弱拍伴奏进行,右手则是演奏与左手伴奏相错位的切分节奏旋律以及更为复杂节奏的旋律,以此造成一种机智和幽默感。
使得这一音乐形式深为有幽默感和生性好动的美国人民所喜爱。后来又相继产生了拉格泰姆歌曲。
当美国黑人音乐家用管乐队形式演奏布鲁斯或拉格泰姆时,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就诞生了,这就是爵士乐。 爵士乐自诞生以来,风格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既有音乐家们对不同风格本身的探索、融合与创新,也有他们对爵士乐商业化现象的不满而进行的努力。例如,继20年代的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以后,又出现了30年代的摇摆乐、大型乐队、冷爵士、自由爵士等等。
爵士乐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创作的曲目有《西区布鲁斯》、《哭泣的威力》等。其它代表人物还有杜克·埃林顿、戴维斯等。
从总体上说,早期的爵士乐比较简单,逐渐才发展成比较复杂。其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音乐家们的参与,使得专业音乐创作技巧与爵士乐的创作相融合。
尽管如此,以黑人音乐为基础的爵士乐特点依然存在,即连续的切分节奏、特殊的乐器音色以及演奏法和表演上即兴性等。 爵士乐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褒贬不一,但爵士乐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
我们在20世纪西方许多严肃音乐家的作品中都能找到爵士乐的痕迹。 这些音乐家有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
而美国作曲家格什文的《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则是把爵士乐融入到现代严肃音乐中的典范。 2、廷潘胡同歌曲 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
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它几乎是沿续了半个世纪。
廷潘胡同歌曲早期的部分作品是沿袭了美国流行歌曲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具有怀旧、感伤的情绪,但大部分歌曲是欢快、风趣、诙谐的情绪,歌词内容基本上以爱情主题为主。 廷潘胡同歌曲发展到中后期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艺术性也有所加强,并且吸收了黑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也趋于复杂。
418世纪欧洲的音乐有哪些特点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和 “狂飙突进运动”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对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时音乐也从王侯贵族的宫 廷逐步走向民众,在社会上普及。
音乐史上将1750—1820年这70年的时间叫做古典主义时期。 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标志着古典主义风格高峰期的到来,而同属古典主义的贝多芬则横跨古典主 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这个时期音乐的重心是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
而奏鸣曲式的影响之深远直至20世纪。古典时期乐 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
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5西方音乐相关常识
艺术歌曲(Art song):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它包括:(1)歌词多半是采用著名诗歌;(2)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3)多采用钢琴伴奏;(4)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 前奏曲(Prelude):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
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练习曲(Studi):分为两种:(1)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创作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车尔尼;(2)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出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如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斯特里亚宾等。
波兰舞曲(Polonaise):最初是为贵族的沙龙用作伴奏之用的,后来被城市作曲家移植到钢琴音乐中。肖邦笔下的这种体裁是三拍子,中速的,形式上对称严谨,有浑厚的钢琴织体。
奏鸣曲(Sonata):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也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一种乐器独奏或一种乐器与钢琴合奏,其中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和曲式结构为: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用变奏曲式,复三部曲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协奏曲(Concerto):一件乐器或两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Concerto一词两意:一为“竞争”;一为“同心协力”。由此可看出协奏曲的特征。
在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设置有华彩段,强调独奏演员的技巧。 16世纪出现教堂协奏曲,18世纪末独奏乐器协奏曲基本定型,莫扎特创作了不同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确立了沿用至今的协奏曲曲式结构。
19世纪初,贝多芬运用叫乡音乐的协作手法,将协奏曲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协奏曲一般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并常殿以华彩乐段;第二乐章多为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快板,一般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
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有时也插入华彩乐段。此外,也有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
交响诗(Sympho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管弦乐曲,由李斯特首创,他提倡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使用标题提示听众,李斯特创作了13首交响诗,其后有众多作曲家运用这种体裁进行创作,如斯美塔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交响音诗、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幻想等都属于此类。
交响曲(Symphony):充分发挥各种预期的功能和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以交响乐队来演奏的大型套曲形式。 序曲(Overture):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音乐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
斯卡拉蒂——意大利式序曲;速度为快—慢—快;吕利——法国式序曲,速度为慢—快—慢;18世纪后古典主义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的戏剧结构。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把序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管弦乐欣赏。
变奏曲:是对一个音乐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和反复所构成的音乐作品。依变奏手法的不同可分为严格变奏曲(含固定低音变奏曲和装饰性变奏曲两种)和自由变奏曲两类。
变奏曲可以有一个音乐主题,也可以有两个音乐主题(即二重变奏曲) 华彩乐段:意大利正歌剧中独唱者在咏叹调处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常插用此段落,通常是由独奏者一人完成。华彩乐段的演奏比较自由,难度也较大,演奏者可在此充分发挥其演奏技巧及乐器的表现性能。
华彩乐段最初是由演奏者即兴表演,后来成为作曲家创作作品的组成部分。 组曲:由若干相互对比的乐章连接而成的管弦乐曲或钢琴曲,其中的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的国古典组曲通常由同调的阿库萨基四首舞曲组成。
近代组曲有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音乐中选出若干段乐曲而辑成的,也有标题交响组曲等。 套曲:是包括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或声乐曲,用套曲曲式结构。
器乐套曲主要有古典组曲、近代组曲、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交响诗等,如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古希腊音乐的形态特征(旋律、节奏、织体、调式体系) 旋律与节奏: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实际上萌芽阶段的音乐艺术基本都是如此,音乐并不是以声音的形式独立存在的。
如中国的“葛天氏之乐”)。其中诗的地位远高于乐,所以旋律和节奏都受到歌词抑扬顿挫和长短节奏的影响。
所谓的织体,可以分成三类,即单声织体(只有一条单旋律),复调织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同时出现),主调织体(也称作和声织体,即一条旋律加上和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艺术属于极为初级的阶段,因此还是单声织体。
调式体系:此时的调式都是一部落名称为名,为八度或者双八度音节从上至下排列,以四音列为基础单位。在古希腊音乐理论家看来,每一种调式都有不同的伦理特性,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多利亚调式是坚定、富于男子气概的,弗里几亚调式是可以激发热情的,利第亚调式则带有感伤的意味。
(有趣的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家所处的地带与古希腊罗马相距甚远,二者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也同样认为音乐具有伦理特性……后来这种特性被人们所忽。
6欧洲音乐之父是
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 巴赫 ”在德文中是“ 小溪 ”的意思,可是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1685-1750)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像大海一样的巨大和深远。”
巴赫家族中几代人都是宫廷乐师,但从巴赫的曾祖父起又都是地位卑微、靠音乐谋生的贫民阶层。 由于家庭贫困,巴赫无法得到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只能靠自己刻苦学习。
小巴赫为了得到他哥哥保存的一叠名家乐谱,前后花去六个月时间,在家人睡熟后,伏在窗前桌案上,整夜抄谱。谁知被哥哥发现,竟粗暴地把它全部烧掉。
小巴赫难过地哭了几天,但他并不灰心丧气。 不久,离家独自到汉堡附近一个市镇,向一位有名的风琴师求教。
这位风琴师把许多珍贵的乐谱长期借给他使用,后来,巴赫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 由于当时的音乐家只能附属于宫廷或教堂,这就使巴赫面临终生只能处于困难的境遇和屈辱的地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创作意志。
他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16世纪以来复调音乐之大成,创作的几百部作品虽然很多是宗教音乐,却又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进行了大胆革新,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和后世音乐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称为“音乐之父”。 。
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
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
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
最新小说《恋爱中的歌德》
据媒体报道,2008年2月,80岁的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他在1823年,古稀74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时,对19岁姑娘、房东太太的长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
她那一双湛蓝的迷人的大眼睛里,秋波无限。
“他看到她时,她早已捕获了他的目光。”她经常陪他散步,像一个女儿对待父亲那样搀扶着他,天真地向他谈论自己即兴想到的一切。
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时间一久,爱的 在他心中荡漾起来,终于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
刚一听到林荫道上的笑声,这个古稀老翁简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男,立即放下工作,不戴帽子也不拿手杖,就急匆匆跑下台阶,去迎接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像一个少年、一个男子汉似地向她大献殷勤。
15年前他还曾爱慕过她的母亲,1年前他还只是用父辈的口吻昵称她。
可是现在喜爱突然变成了情欲,仿佛情感世界的火山爆发。
他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
孰料儿子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好事。
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
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
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年),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
歌德曾动过娶她的念头,还因为她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玛丽昂巴德悲歌》。
老瓦尔泽是当今德国国宝级作家。
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写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如果不是让老无所依的翁叟们略感心酸的话。
书中歌德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结论是:还行。
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打出广告词,称此乃“歌德最后一爱”。
评论界大举鼓噪,推动此书在市场上快马加鞭,于是大为畅销。
也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
比如,他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则说,他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
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译成中文“那话儿”,大抵不错。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大唱赞歌。
评论家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便说:“这是瓦尔泽的歌德,不是我的。
至多是1823年的歌德。
……我心目中的歌德不会改变,但我心目中的瓦尔泽变了。”韦尔纳·弗里岑则认为,瓦尔泽写的不是歌德,而是维特;躲在面具后面的也不是歌德,而是瓦尔泽。
谁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年),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四大文豪。
同时,他还是画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并长年担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
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但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尼采说:“歌德不仅善良伟大,而且自成一种文化,在德国人的历史上,他是一个后无来者的插曲。”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3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83岁)。
他在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诗剧《浮士德》(史诗巨著,创作时间长达60余年)、书信体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长诗《普罗米修斯》、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等,以及大量抒情诗、评论文章、散文、自传。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镇(今黑森州)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
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精明活泼,善讲故事。
他17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年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1年在法兰克福任律师;年轻时想过当画家,但很快放弃;1772至1775年之间写出了大量作品,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775年后积极进行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的研究,撰写出多种自然科学著作,以在人类胚胎中首次发现颌骨而闻名,并指出生物倾向于发展成螺旋形;1775~1786年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成就不大;1786年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1794年起同席勒交往,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终于完成煌煌巨著《浮士德》。
歌德去世时,留下了著名遗言:“多些光!”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24岁的歌德因公去威兹拉,在出席一次舞会的途中,偶然认识了一个叫夏绿蒂的美丽少女,一见钟情。
夏绿蒂是歌德朋友凯士特南的未婚妻,时年19岁,而凯士特南却31岁。
歌德对夏绿蒂十分倾倒,便不顾一切向她表白了爱情。
这使夏绿蒂惊惶失措,她把歌德的表白告诉了未婚夫,凯士特南对此却表现得无所谓。
歌德知道这个情况后,感到十分震惊,为了自己,也为了夏绿蒂,他立即逃回法兰克福,斩断了这不合适的情丝。
几个月以后,他的另一个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绝望自杀。
歌德知道这件事后,感触很深,使用叶尔查林作原型写了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在20世纪初由“中国的歌德”——多情大才子郭沫若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同样引起巨大反响,文首那句脍炙人口的“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几乎令亿万青年男女为之痴狂。
有研究学者评价,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
歌德在《要素》一诗中提纲挈领地标明,要想作出一首真正的好诗来,“最要紧的乃是爱情”,其次是酒、“武器之声”和适当的“憎恨”。
这首诗写于1814年,诗人时年65岁,已经历过无数次爱情,写出了无数篇绚丽夺目的爱情诗篇。
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
其爱情之绚烂多彩,与作品之烟波浩淼相映成趣。
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全世界研究歌德的学者不计其数,对于他背后的女人,却至多评说一句:“歌德一生不停地爱上新的女人,可又在每次情欲汹涌时逃开了。”
歌德一生至少爱过10几个女子。
在1788年39岁时与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同居前,他已经同至少7个女人有过恋爱关系。
青年时代的歌德性格活跃,感情丰富,遇见漂亮的女人便情不自禁要去追求。
尽管如此,他一想到要同某个女子结婚并长期生活在一起,便又有些胆怯,于是一次次退却和逃避。
“他在情场中总上演不辞而别的戏码”。
正因如此,他的前7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有人说,歌德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人生的丰富性。
这表现在许多相互映衬的方面。
基本上每个这样的方面都被人研究了数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篇独立的传记。
两个特别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关系和他的疾病,这两者也是对抗的:女人通常标志着歌德生活发展的开始——新的一页被打开,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则表示末尾、结束,也可能是逃避。
歌德漫长的情史
女人是歌德这部人生盛装大戏的主角,是他所有鲜活生动作品源头的那道清泉,也是点燃他写作 原子弹的那一小块高爆炸药。
女人,既是他的海水又是他的火焰。
到底歌德的女人有多少,她们都是谁,在歌德已去世逾170年的今天,在德国文学研究史上,还是歌德巴赫猜想。
1765年,16岁的歌德遵从父命,来到素有“小巴黎”美称的莱比锡学习法律。
大学刻板乏味的生活,使青春勃发的学子感到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失望。
相貌堂堂、英俊潇洒的他常去一家餐馆就餐,不久便与餐馆老板的女儿、比他大3岁的安娜·卡塔琳娜·舍恩科普夫打得火热了。
一个是苗条可亲、聪明伶俐的怀春少女;一个是满怀抱负、才华横溢的大学才子,真可谓天合之缘。
这是歌德人生的初恋。
他对朋友莫尔斯说:“现在,我第一次享受到真正的爱……”这份爱激发他创作了洛可可风格的欢乐、轻快的抒情诗,其中之一就是《安内特之歌》。
1768年春季,这段一开始就遭受压力的爱情,因为歌德极度的嫉妒而结束。
两人常常在相爱中互相争吵,又在争吵中相爱着,但终于失去了耐心。
期间,歌德又创作了剧本《恋人的情绪》。
在这部恋爱剧中,当一个嫉妒的恋人意识到他也可能不忠实时,就摆脱了他的嫉妒心。
关系结束后,歌德临走前仍给安娜写了几封完全是彬彬有礼的信。
而她在1770年嫁给了受人尊敬的法学工作者卡纳博士,他后来成了莱比锡市的副市长。
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歌德认识了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柯·布里翁,两人热恋,并把一些诗献给她,其中有《欢乐与别离》、《野蔷薇》等。
1772年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帝国法院实习。
在一次郊外的舞会上,他邂逅了19岁的夏绿蒂。
夏绿蒂是个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惊世美人。
歌德明知她已是别人(公使馆秘书)的未婚妻,罗敷被嫁,名花有主,仍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而夏绿蒂叹服的仅仅是歌德的才华,她很爱自己的未婚夫。
年少的歌德深受打击。
每到晚上,他都拿着一把短剑在胸膛上比比划划,体会剑锋投进胸腔,一了百了的痛快淋漓。
当然,歌德并没把剑刺进去。
他只是选择了逃离,且不辞而别。
后来夏绿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歌德也收到了请柬,却并没有参加婚礼。
他托人捎给夏绿蒂一封信:“我爱夏绿蒂。
我是幸福的。
您知道我的爱情是不会变的。”
在此前后,歌德其实又移爱上了罗蜜莲。
这位美丽的少女同样拒绝了歌德,听从父命嫁给一个比她大15岁、并有5个儿女的鳏夫银行家。
这是歌德在爱情上最后一次败给金钱,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次。
不久,歌德便以自己跟夏绿蒂5个月的交往为素材,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面世之后一炮而红,洛阳纸贵,成为德国第一部真正获得欧洲和世界声誉的作品。
然而,少年成名的歌德并没履行“永不变心”的誓言。
没过多久,他在《我的爱,我的新生活》一诗中写道:“爱情,爱情你放开我!”这个爱情的对象早不已是夏绿蒂,而换作另一位16岁的美丽姑娘莉莉·勋纳曼。
莉莉是法兰克福银行家的女儿,也是唯一与歌德订过婚的女人。
歌德十分依恋这位美女,但正是这种依恋使他恐惧,他深怕自己就此沉溺在她的浓情蜜意中,从而忘记远方地平线对自己灵魂的呼唤。
也可能是因为资产阶级**毛病太大吧,使歌德常限于痛苦的境地:离开她,便思念她;和她在一起,生活方式又不能苟同。
像歌德这样一个已把心灵交付给大自然、交付给情感和思想的人,怎能容忍在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合浪费生命?
于是,他借当时创作的剧本《斯台拉》表露心事:“这种环境会窒息我所有的力量,夺走我灵魂的全部勇气。
我必须离开。”为对付这种困惑,他甚至专门去瑞士旅游了一次,企图以此赢回清醒的头脑。
订婚不过半年,歌德就提出与莉莉解除婚约。
宣布时他未敢露面,而是逃离了法兰克福,再次不辞而别。
之后,他写下了《莉莉之歌》和《莉莉的公园》。
在歌德的众多逃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为期2年、隐姓埋名的意大利之行。
歌德研究史称之为“歌德潜逃意大利”。
国内很多研究歌德的文章都会提及“潜逃”的结果:写就经典散文《意大利游记》,却对“潜逃”缘由含糊其辞。
潜逃意大利的歌德,除了厌倦“鄙俗的德意志”,厌倦“懦弱的资产阶级”,他还想逃开夏露笛·冯·施泰因。
这是歌德生命里不得不说的一个女人。
那是1775年,26岁的歌德在德国东部的魏玛。
夏露笛比歌德年长7岁,是典型的宫廷贵妇,风度优雅,具有迷人魅力。
33岁的她,正处于一个女人水丰草肥的成熟季节。
(但也有人说,夏露笛长得极一般,是个典型的“第二眼美女”,歌德并非对她一见钟情,而是第二年才主动追求她。
她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她精通法语,喜好钢琴、绘画和诗歌。
然而,她的丈夫,一位整日侍弄宫廷马匹的掌马大臣,却对她的才华毫不在意。
就在这时,夏露笛遭遇了曾经沧海、经历丰富的歌德的狂热追求。
两人虽日日见面,而且是在魏玛那样一个弹丸小城里,可仍频频通信。
在他们交往的日子里,歌德给夏露笛写了1800封信,不乏华彩之章。
他写道:“我不想再说什么我与你永不分开,什么高山大川也不能让我却步。”“我陷入了命定的忧伤之中。
我真想大声嘲笑自己:每当我爱上一个女人时,她一定不爱我。”
在歌德如此炽热的情感炸弹与言词野火的进攻下,夏露笛却居然过了5年后才解除红装,投怀送抱,其坚固超过欧洲冷兵器战争史上任何一个被围攻的城堡。
她越拒绝,而他越热烈。
反过来说,用5年的生命去等候一个女人,在歌德而言也是绝无仅有。
当然,这也是值得的。
对于歌德来说,夏露笛是他的3个女人。
他后来说:“夏露笛渐渐代替了我的妈妈、姐姐和情人。
我们之间生成了一条纽带,那是大自然的纽带。”夏露笛堪称歌德的精神教母,歌德可说是踏着她的灵魂和肉体走出了“狂飙突进”的青年时期,继而登上千古不倒的古典主义文学神坛。
歌德研究者们认为,在结识夏露笛之后,他的文学风格开始向平和澄净发展,代表作有《汉斯·萨克斯的使命》、《哈尔茨山东游记》、《渔夫》、《魔王》等。
老年时,歌德虽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夏露笛对他的影响堪比莎士比亚诗歌,但他还是在与之相识后的第6年,秘而不宣地逃去了意大利。
原因是,这个像妈妈一样的情人,老母鸡一般时刻展翅圈围着他,开始让他喘不过气来了,而他又厌倦了她, 不再。
之后,歌德把他在意大利写给夏露笛的信一同编入了《意大利游记》中。
自然,像所有天才一样,歌德理所当然地忘记了自己不辞而别给夏露笛留下的深深伤害。
他甚至连一声“对不起”也没说。
歌德在意大利的情感生活同样多姿多彩。
遇上美丽的米兰女郎丽吉,并一直坚持到她解除婚约才离开。
另外,至少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不知道名字的美女,歌德自己称她为“浮士德娜”。
他还认识了已婚美女画家卡安佳,并与她深入发展了旖妮奔放的友谊。
还有克里斯蒂安娜·弗里德里柯·威尔翰米娜·弗罗曼(即米娜·海尔茨利普),作家在其长篇小说《亲和力》中以“奥蒂莉”的形象为她树立了永恒的纪念碑。
歌德虽对大多女人无情,对妻子伍碧丝(即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她是23岁的打工妹,一头棕色卷发,芳华正好。
歌德说过,相对夏露笛的雍容华贵,水晶般透明的伍碧丝是“大自然的尤物”,未经雕琢,浑然天成。
当时她专程来找歌德,希望求枢密顾问给她的作家弟弟一个职位。
伍碧丝是个制花女工,出身低微,歌德则身处魏玛上流社会,两人的爱情一直受到贵族圈非议。
面对歧视,面对歌德时不时的感情出轨,伍碧丝始终忍耐,具有伟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她让歌德明白:身边的情人随时在变,但真正能使之惦念的只有妻子一人。
他们于1788年开始同居,那时歌德已39岁了,接近不惑之年。
在共同生活了18载后,伍碧丝终于和歌德有了夫妻之名。
伍碧丝不但坚强,而且热爱生活,性格开朗。
她喜欢红酒、骑马、滑冰和跳舞,有一次甚至把舞鞋都跳穿了。
而她能成为唯一的“歌德夫人”,有人说,其4大法宝是:倾听、尊敬、宽容、厨艺。
当丈夫出外旅游后,她会托人把他酷爱的葡萄酒、烤羊肉和火鸡不远万里地送到异地他乡。
二人的结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那年,德法战争中,法军一度打进魏玛。
士兵们闯入歌德家中,欲行劫掠,险些将这位意图抵挡的大师打翻在地。
此时伍碧丝站出来高呼:“你们不能打他!他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她的勇敢保护了歌德和他们的家。
据说,就是这一刻感动了歌德,使他下定决心迎娶伍碧丝。
而这也就成了伍碧丝正式成为歌德夫人的仪式。
当时参加婚礼的,还有他们已年满17岁的儿子奥古斯特。
那是1806年,歌德好友席勒已去世1年多了。
此后,夫妻俩又在一起生活了10年。
伍碧丝因身患尿毒症,于1816年去世。
伍碧丝去世带给歌德的痛苦无法形诸笔墨。
她去世当天,歌德的日记写道:“我太太的终点将近。
生命尽头可怕的挣扎。
近午时分,她去了。
我的体内,和体外,一片空虚和死静。”
歌德遇见舞蹈演员魏玛娜,是在伍碧丝去世前的1814年。
相比夏露笛和伍碧丝,他俩的爱情就是昙花一现,但那也有昙花一现的耀眼夺目。
65岁的歌德对30岁的魏玛娜一见钟情,而魏玛娜也深为歌德的成熟睿智和妙语连珠所吸引。
他俩灯前起舞,月下漫步,彻夜长谈,度过了美妙的时光。
1、作品特点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
2、生平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 1775年左右,4岁的贝多芬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愚蠢地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1778年,8岁的贝多芬师从宫廷老管风琴师H·伊登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管风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台演出。
1792年11月,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定居于维也纳。
1826年,《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完成并公演,歌剧《费德里奥》最后版本予以发行。
1827年,伦敦爱乐乐团赠予贝多芬100英镑,邀请他为乐团谱写《第十交响曲》,未及完成,贝多芬于同年3月26日与世长辞,终年57岁。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
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