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教案设计,第1张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师生鉴赏其魅力。以下是为您整理的蜀道难教案设计,供您参考!

 蜀道难教案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

 3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走进诗歌神奇的艺术世界。

 4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1讲授法:帮助学生疏通诗意。

 2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

 3合作探究:训练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4启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5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所描写的蜀道之难及其载负的情感。

 2进一步领略李白诗歌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

 2多种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夸张、想象、比喻等。

 3诗歌主旨的分析。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蜀道难》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蜀道难》是开篇,在讲解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涉及诗歌诵读技巧,为接下来几篇诗歌的讲解作铺垫;《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在描写蜀道之难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师生鉴赏其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方法一:展示有关蜀道的,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蜀道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接着共同赏析几篇描写蜀道难的诗作,看看它们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出李白的《蜀道难》。

 2方法二:可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借用李白“谪仙人”雅号的由来引出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难》。

 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导入部分是必须的,好的开端等于成功课堂的一半。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作者生平。

 注:学生虽然熟知李白,但信息是零碎的,所以教师应梳理作者信息,让学生对李白的认知成系统。

 2创作背景。

 注:可结合唐代文人壮游天下以求功名为大背景,特别要注意理解李白出蜀时的精神世界,然后引入贺知章对《蜀道难》的赏识。

  (三)乐府诗和乐府古题

 1乐府诗相关知识。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收罗汉至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

 2乐府古题常识。

 亦称“乐府往题”,乐府诗类别名。即“拟古乐府”。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为汉末魏晋以来诗人所继承。如曹操等模仿其思想和艺术风格,并沿用其旧题写了许多不再入乐的乐府诗。唐诗人更大量借用乐府旧题抒写时事,从而赋予旧题以新生命。

 设计意图虽然必修二中学习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乐府古题《短歌行》,但必修三有必要再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

(四)文本解析

 1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

 注: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字词读音、句式停顿、情感基调。

 (2)学生齐读。

 注:在学生齐读之前,教师应结合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2细读文本,梳理文句(重点)。

 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按字句段的顺序进行,类似于文言文的串讲,但不等同于串讲,在把诗句分离之后,要有句段的整体观。结合注释及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基本文意,并在描写内容和写作手法及作用上要做适当的点拨,原因是《蜀道难》里的词藻比较新奇丰富,意象和技巧运用较多,学生理解有难度,也是为下文问题探究作铺垫。

 3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从课文可知,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试概括三叹的内容。

 参考要点: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

 注:一咏三叹是本诗的行文特点,也是让学生宏观把握诗歌的线索,结合第一部分的整体感知,通过此小题检查学生的理解力和概括力。

 (2)说说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参考要点:首先明确这是反复(复沓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应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立足于形式结构和诗歌主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

 (3)请结合具体文本,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要点: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夸张扬厉的笔法,流转华美的韵律。(这是主要的艺术特色,在学生回答后,需要老师点拨和补充,学生如果体会到其他特色,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肯定)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关于这首诗的立意,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A为忧虑房琯、杜甫而作,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的房琯和杜甫;B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首倡者为给李白集作分类补注的元人肖士;C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D“即事成篇,别无寓意”,以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和顾炎武《日知录》为代表。经今人研究,前三种说法,或于史实不符,或于时间不对,都很难成立。所以我们以第四种说法为基础,认为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有关主旨的争议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所了解,但应提醒学生注意主旨的理解应有理有据于文本,不可牵强附会。)

 设计意图古典诗歌解读应以文本为本位,进行细读,在学生整体感知后,由教师引导分层分析诗句,将诗歌压缩的内容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和思考,只有理解了诗歌的字面意义,文本的深入才有了基础和前提,体会诗歌的方法精髓在于文本细读,所以在“细读文本”部分重点是梳理字句,析词解句是诗歌解读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但是它不是跳跃性地选取应试性的考点讲解,而是注重发掘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会读诗,读懂诗,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感知”到“文本细读”再到“问题探究”,三个模块重视的是基础,能力层级是提升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诗的方法。

 4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可以欣赏不同的名家朗诵视频,帮助自己理解。

 设计意图李白作品,浑如天成,不可节解,所以要多多诵读,进行整体观照。通过反复诵读、美读,当能更好地领会这首诗的妙处。

  七、课后作业

 1《行路难》(其一)与《蜀道难》写作时间接近,请结合你对这两首诗写作目的的理解,对比分析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情感状态。

 2读宋代石介的《蜀道自勉》,说说它与李白《蜀道难》的写作重点和思想感情各有何不同。

 潮阳章烟墨,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间。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効,月食二万钱,

 自清西南来,此行非窜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剑门安。

 惟怀史部节,不知蜀道难。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比较阅读,仍是做整体观照。

 蜀道难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曾经有人认为,李白所做的诗歌都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创作的,是酒引出了他的诗意。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彻底地了解。

 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孟 《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另外,此诗曾收入殷璠所选《河岳英灵集》,其书据近人岑仲勉考证,编于天宝四年或十二年。由此故知,《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四、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五、课文讲解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2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

 (1)开篇两句“噫吁 ……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

 (2)这一段其余的内容有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

 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4)“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①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②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③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3熟读第二段,精讲分析。

 (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山水的险恶。

 (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无论是上文的凄凉,还是下文的险恶,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凋朱颜”。

 (4)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4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

 (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

 (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

 (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

 整体感知

 1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见前面分析),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

 2我们已经对本文的主旨句进行了研究,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诗袭用乐府旧题,借助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3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明确:(1)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5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明确:(1)灵活的章法,宏伟的气象,深刻的主题。(2)奔放的感情,丰富的夸张,新奇的想像,杰出的浪漫主义手法。(3)打破传统,采用散文化的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极尽变化之能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诗歌鉴赏技巧的把握

 要会诵读。通过诵读,才能领会到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与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理清思路。思路是诗人的构思过程,把握好思路,有助于了解诗人的情感历程,使自己能够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理解诗歌。

 把握情感。诗歌的主旨往往隐藏在诗人的情感抒发当中。

 掌握一定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

 八、总结

 李白,不愧是“诗仙”,他的诗歌以他想像的丰富奇特,风格的雄健奔放,色调的瑰玮绚丽,语言的清新自然著称于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是对李白诗歌最准确的概括。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设想

 1.两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I生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教学难点: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能够读准字音、停顿。或者准备好教材配套朗读带,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多种背景音乐。根据学生情况,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

 2.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分工找蝈蝈、蛐蛐的资料,找诗人、诗作的资料,找背景音乐。进行朗读,理清诗作中的字词,读通全诗,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示出来。

 2.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第一课时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教学设想:

 1、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诗中有画,立体感甚强,诵读时要很好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设计问题:

 1.这首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六.深情朗诵

 七.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夜

 课文简介:《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设想: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重视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教师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

 二.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先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再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问题设计: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五.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作业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请同学介绍济慈和叶赛宁,并说说他们所代表的诗歌流派的风格。

 2.在《蝈蝈与蛐蛐》中,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发出的声音比作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篇二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⑴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⑵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

 教学课后记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冼星海》教案教学目标(一)聆听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二)认识、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直到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三)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课时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一)通过对音乐的

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8 11:54:40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一音乐教学设计:《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学科:音乐模块名称:音乐鉴赏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必修/选修:选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构想《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此,调动学生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

pwd=pari 提取码: pari    

一、教材分析

本课需结合学生从各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及教师准备的建筑的、幻灯片及音像资料等来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初步了解建筑艺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的构造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感!

三、教法与学法

(一)1.情境教学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2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因此,学生欣赏建筑艺术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形式美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3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祖国优秀的建筑艺术,从而加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学法: 1.探究法2自学尝试3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 建筑艺术欣赏,收集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各类建筑的、幻灯片或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新授

1、 什么是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2、建筑艺术赏析:

(1)北京故宫建筑群(明、清)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设计者蒯样,人称蒯鲁班。明清两代曾对故宫不断修建和扩建。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清代所建,但总体布局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纵深961米,横宽753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宇有9000余间

故宫四周有高达10余米的宫墙,宫墙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明清故宫的设计思想也是如此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均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和象征帝王的权威。这一点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为了显示严肃齐整的气氛,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则分布在中辖线的两侧。整个宫城共分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即前朝后寝: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是宫城的重心。皇帝在这里主持朝政:在二大殿之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如皇帝登基、寿庆、春节、出兵征讨等活动)的大和殿(又称金銮殿)为主要建筑。太和殿前面有

太和门,两侧又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在明代是帝后居住的地方)。这组宫殿的两侧有东六宫、西六宫、宁寿宫、慈宁宫等,最后是一座御花园。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其中宁寿宫建筑群是供清高宗乾隆皇帝年老退位当大上皇专用的宫殿:紫禁城的正门是南端的午门。午门至天安门之间的御路两侧有朝房:朝房之蚌.东为大庙.西为社稷坛。宫城j北门为神武门,门北景山则为附属于宫殿的另一组建筑群:宫城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的中枢:在它的前面有宽阔的广场,它是耸立在8.13米高分3层的汉白玉台基上高3505米的故宫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重檐庑殿的屋顶以**琉璃瓦铺盖,屋顶的庭兽和斗拱出挑数目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与彩画、藻井图案使用龙、风等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也只有这里才可陈设。太和殿前面要经过重重的门楼和形状不一的庭院,由大清门(即前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才能到达宫城中台基最高大、建筑最宏伟壮观的太和殿。一切有节奏的空间组合和体量的差异.以及局部的艺术渲染都烘托出这座主殿至高无上的权威感。在重重的门楼中,天安门最为庄重华丽,门前的御街横向展开,构成宽阔的广场,五座石桥横跨全水河上.通过空间的变化和陈列在门前的华表、石狮、石桥,有力地衬托出这座皇城门楼的雄伟庄重:故宫外朝与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雄伟庄严,豪华壮丽;内廷则庭院错杂,自成体系,富于情趣:总之,故宫建筑群体理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量优秀的建筑群之一。教材所示是位于故宫中轴线上,从前往后看,依次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

(2)苏州拙政园

它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的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址原为大宏寺.明代御史王献臣在正德年间(1506--1521年)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私人园林,取名拙政园。现存抽政园已经过各代的修整和扩建,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总面积为62亩,其中水面占3/5。中部占地18.5亩,其中水面占1/3,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中部正中为水池.山石、树木,建筑比较疏朗自然,其中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四周景色呈现窗前。堂前假山略有起伏,北面临水筑月台,池水以土山分隔,形似两座小岛,山上树木葱翠,有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沿池植垂柳,长廊北面有见山楼,楼两层,三面环水,西侧假山一迭,登楼可至道盘山架阁,南轩与香洲隔水相望。此外还有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得真亭等,重廊复廓,小巧精致。远香堂东枇杷园,人洞门为一院落,内为玲珑馆。从洞门南望嘉实亭.北望雪香云蔚亭,都有独到之处。拙政团水池面积很大,但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富有自然景色 园内布局利用自然,采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借鉴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代表作。

(3) 云南大勐龙曼飞龙塔

云南大勐龙曼飞龙塔位于云南省景洪县大勐龙的曼飞龙村后山上。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有笋塔之称。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五年(公元1'203年),系小乘佛教建筑。塔群建筑在圆形基座上,基座高3.9米 市 局呈花瓣状。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2.29米;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座下设佛龛,龛内供佛像。每座塔的塔身均作覆钵式半圆体,建在三层莲花须弥上,塔刹由莲花座托上的相轮、宝瓶组成,金光闪闪。塔尖上有叮当作响的小铜钤。在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躁印迹,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因而兴建此塔。塔上的各种雕塑、浮肪,彩绘, 造型优美,秀丽和谐。

(4)侗乡风雨桥

侗乡风雨桥是建在侗乡村前寨后的公用桥,又叫花桥。桥长一般50—100米.大青石砌成的桥墩上,铺双层杉木为梁,桥上建不同屋顶的楼阁数座,连接成一座长廊式走道桥身。

整个桥身的檐、柱都有雕饰。有的风雨桥内部还彩绘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壁画.美如画廊。一般风雨桥在长廊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避雨或休息。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独具民族冈采的建筑艺术。

(5)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建成于1990年。由施雅锡、锡森集团,香港迪奥设计颐网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设计。大厦位于深圳友谊路、人民南路口,总高185米.总建筑面积为75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高层建筑之一。大厦是中国和世界各国进行技术交流的场所,又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中心,包括豪华酒店、办公楼、展览厅和会议中心、商场、餐厅、娱乐场等。在大厦的天台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地面有6层停车场,室内中庭设有4部观景电梯。大厦主楼外形曲面采用一面整体、四边结构砖玻璃新技术,其独特的外形和银白色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照耀下产生出一种明快的感染力。

(6)福建长乐县海螺塔

海螺塔位于福建省长乐县下沙海滨渡假村,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高四米,由观景塔、观景厅及眺望平台组成。海螺塔通过象征性联想的方式,与周围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取海螺、海蚌的自然形态加工变形组合,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又与大海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结构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使建筑充分表现了自然的主题,又有与大海相配的力度。海螺塔是由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南京巾建筑设汁院齐康、张宏设计的,

建成于1989年:

(7)巴黎歌剧院 加涅

由建筑师加涅(1825—1898)设计,于1861~1874年所建的巴黎歌剧院属折衷主义的建筑。其建筑的语言混杂,古典主义的、哥特式的、巴洛克的等等手法糅杂一建筑物上。但巴黎歌剧院又是富丽堂皇的。它的正立面为长方形,三段式构图,第一层开7个拱门,中层以并列双柱组成高窗.也为7组,并有突出的檐与第三层明显划分。第三层略退后,它的左右两端树立两组雕塑.形体突出。一、二层两侧各以一门的单位向前凸出,第二层两侧檐上花改成弧形缓拱,整个立面浮雕装饰繁多,但仍秩序井然。歌剧院内厅观众席布列呈马蹄形,座席宽适,周边有4层的包厢,进深大,观众厅外有休息厅廊,舞台设备完善,舞台宽32米,深28.5米,上空高33米。出人口除正门外,左右门设车道,而且还特意为当年拿破仑三世辟专用通道(此处现改为歌剧院图书档案馆)。剧院外,门廊等位置安放着许多以

音乐、舞蹈、戏剧等为题材创作的精美雕塑,其中有浪漫主义雕塑家卡波尔的著名雕塑作品 《舞蹈》。它立于歌剧院前.以轻歌狂舞的青春裸女展示出勃勃生机,为歌剧院增加了欢快的韵律。巴黎歌剧院到处洋溢着富丽、高雅的气氛。其建筑形制及表现手法对欧洲各国折衷主义建筑有很大影 响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行即将结束,那么同学们在欣赏了这些建筑以后有什么收获呢?

(四)、我的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建筑,用今天你学到的知识探讨一下它的建筑特点,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 教学反思: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正文]

一、 设计思想

 怎样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在问题的探讨中推进对文本的把握我想,让学生自己在个人与文本的对话中,置换身份把握情节,进行理性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是现实可行的,也比较符合问题探讨这一学习方式的原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引导,解决一些关键问题,讨论时紧扣语言材料本身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涵,推进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最后激发起对整部小说乃至对雨果整体创作的兴趣,就达到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理想目的了。

二、 教材分析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本专题共分三个版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三个版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属于第二版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

 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雨果在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以对社会人生的自觉思考和对文学创作的自觉探索实践着自己的小说创作理想。所以他的小说的思想和技巧是很鲜明的。思想上,对人性的追求和人道的关怀贯穿他的作品始终;技法上,戏剧化的倾向很明显,主要体现为场面描写集中、人物塑造复杂、情节铺叙多变。

三、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问题探讨这一学习方式已经熟悉;

 2、 学生对外国小说比较陌生,对小说、戏剧、**文学这几样文学样式的联系与区别很模糊。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查阅资料,深入研读,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本阅读,理解“看客”所揭示的人性悲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 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板块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五、 重点难点

 1、 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2、 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多媒体设备、PPT设计

七、 课前准备

 1、学生的预习任务:

 (1)自读全文,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2)让全班同学分四大组,每一组学生分别以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一普通观众这四种角色中的一种身份(由老师随意指定),用第一人称概述本选段故事情节,400字左右。

 2、教师的阅读准备:重读《巴黎圣母院》全书,查阅雨果的生平经历介绍及名家对雨果及其作品的评论,阅读雨果的其它重要作品。

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背景“(影片中的)巴黎圣母院”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无数的艺术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

二熟悉情节

 (一)

 咱们班有看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同学吗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好吗(也可以课前调查,预先布置任务)

 (二)

 1、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本书的第六卷第四章,也就是课本的这一选段上。请每小组派代表以课前指定给他们小组剧中人物的口吻概述本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推举个人代表,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接龙叙述)

 2、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同学的概述,并谈谈你个人的感受。

三分析人物

 (一)在同学生动的叙述中,我们对这些人物的印象加深了。让我们立足于这一选段来评价一下这些人物。你觉得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普通观众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作者具体的叙写来谈谈。(这部分的探讨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结合情节的概述分别进行。)(在分析的过程中如果有必要可以补充一些具体的相关情节的介绍)

 参考分析:

 1、伽西莫多:(1)外表极其丑陋,独眼,驼背,跛足,耳聋。文中有直接描写,还有通过观众之口的侧面描写。(引导学生品读具体文句)。 (2)他的内心呢A、受刑前,伽西莫多近乎麻木地被捆绑到刑场上,任人摆布,丝毫也不反抗。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他的内心思想一定在激烈地活动着: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有罪的,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他也可能觉得自己是受指使的,罪并不在他,但那个指使他的人,是他的养父,是他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因此他也觉得受惩罚的就应该是他。B、受刑时痛苦、“蠢笨”的表情。C、受刑后伽西莫多无奈的愤怒和希望的破灭。在施刑人的鞭子下一直忍耐的伽西莫多,在雨点般的侮辱性的语句以及诅咒、嘲笑、叫骂和石子之中,终于被激怒了。可是他至多只能“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而得到的是“更加厉害起来”的“嘲骂和叫喊”。于是他就只能把愤怒、憎恨、失望表现在脸上和眼光之中。D、最后,在无法忍耐的情况下,伽西莫多乞求人们给他水喝,可是回应他的仍然是侮辱和嘲笑。他第一次是用“动物的咆哮”在要求,第二次是“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在喊,然后是“喘息着喊了第三遍”。可见他已经是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可是没人理会他。这时候爱斯梅拉达走上前来,送水给伽西莫多喝,可是伽西莫多却想把刑台打个粉碎;爱斯梅拉达把水葫芦举到伽西莫多的唇边,伽西莫多流出了平生的第一滴眼泪(这是自责和感激的泪水);喝完水,伽西莫多想吻一吻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小手。可见他的内心是非常单纯的,受副主教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补充说明:他心灵的美与善随着小说情节的开展而愈益突出。)

 2、 爱斯梅拉达:美丽纯洁,天真善良,坦率开朗,多才多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3、副主教克洛德——人性恶的标本。虚伪狠毒,道貌岸然,内心阴险。

 4、观刑群众——缺乏理智和同情心,自私冷漠,体现了人的劣根性。(可以引进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做比较)

 (二)很明显小说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组组构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课文中对人物的对比描写有哪些

 参考分析:从两方面着手——人物的自身内外以及人物之间的对比

 人物自身:(外表,内心)伽西莫多、克洛德。

 人物之间:伽西莫多——克洛德;观刑群众——爱斯梅拉达

 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伽西莫多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受副主教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两个人物,都心地仁慈,富有人情味,但一个美丽无比,一个极其丑陋。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也形成对比:克洛德邪恶,冷酷;爱斯梅拉达善良,富有同情心。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受刑,他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给他喂水。爱斯梅拉达的行为还和群众的态度形成对比;在伽西莫多受刑和要水喝时,群众都无情地羞辱他,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小说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四精读场面

 (一)问题探讨

 这些人物,作者把他们集中在一个个场面,整个选段是一个大场面,大场面之下又是一个个小场面的推进,(这是作者借鉴戏剧手法的表现)让他们在我们面前活动,真实地展现他们人性的美与丑。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面

 大概都会说: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

 是什么打动了你

 伽西莫多的绝望和眼泪,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美好,围观者的变化。

 围绕这一场面,同学们提了这样一些问题,我整理出来,大家探讨一下。(具体操作过程中,当然根据学生的问题做调整!)

 1、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给伽西莫多喂水是说爱斯梅拉达真的很善良,还是表明她想在众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伽西莫多喝过水,想要亲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 爱斯梅拉达为什么“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参考分析: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的美丽。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爱斯梅拉达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心灵高尚纯洁。她的行为正体现了雨果的那句名言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的内涵。

 2、伽西莫多为什么流泪为什么在想吻一吻爱斯梅拉达的手而爱斯梅拉达把手缩回去后“用充满责怪和无限哀怨的眼光望着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体会他的心理)

 参考分析:在那样的情境下爱斯梅拉达的赐予是多么的意外而珍贵,让他相形见绌而悔恨自责,让他因这巨大的温情而激动感念。他想表达他的感激但被无心的“惊恐”拒绝了。让他从巨大的喜悦中惊醒,深深地痛恨自己的丑陋、卑微。

 3、围观的人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拍着手喊到:“好极了,好极了!”)他们是出于真心还是起哄

 参考分析:看起来群众前后的态度十分矛盾,而且变化比较突然,但这样的描写还是合理的。一方面群众嘲笑、辱骂伽西莫多,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作者充分表现了“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愚蠢和缺乏同情心,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失了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既是歌颂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从小说“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等描述可以肯定,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而不是起哄。

 (二)朗读体验

 让我们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来演绎一下这一场面,分角色朗读。以往的分角色朗读,叙述者是配角;这次不同,叙述者是朗读的“主角”啦。所以,一定要像广播里的主持人一样,投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声音给我们演绎一下这一动人的场面。

五拓展(了解雨果及其创作)

 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它让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小选段见识了一下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先驱雨果的风采。现在让我们来大体的了解一下雨果的生平、创作,为我们今后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阅读做个导引。(PPT明示)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出身贫民,参加过革命军,后在拿破仑军队当过将军幼年曾随父亲到过许多国家,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18岁时获\'文艺竞赛硕士\'荣誉,被誉为\'神童\'。后来主要写小说,其作品多反映对政治的关注。1831年(29岁)写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蜚声世界文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51年,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期间主要创作长篇小说,如文学巨著《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1870年,他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动,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九、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一滴眼泪 换 一滴水

 悔恨之泪 美 善良之心

 (爱斯梅拉达) (伽西莫多)

 邢台

 残忍无知 丑 虚伪狠毒

 (围观者) (副主教)

十、 作业设计

 1、现在让我们以雨果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概述这段故事,写在作业本上。(提醒:请注意文章中作者的议论及那些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话语)

 2、课下阅读《巴黎圣母院》全文。

 [问题研讨]

 1、 长文短交的具体处理方式;

 2、 “问题探讨”课型的具体操作(问题的整体设置和问题的提出)。

 [参考资料]

 陆洵:《语文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设计思想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它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现实主义悲剧,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窦娥冤》也是引领学生进行悲剧审美体验,学习悲剧审美的绝好课文基于此,我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元杂剧特点和熟悉剧本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悲剧形象,探讨悲剧根源,体验悲剧审美,体味悲剧魅力通过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和剧作的超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感悟悲剧美

 3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4欣赏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教学时数

 3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第四折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词和有关元杂剧的知识

 三、朗读比赛,熟悉课文(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表演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戏,开展分角色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依据戏剧的易于朗诵与表演的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比赛,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并且加深对元杂剧特点的了解

 四、品味鉴赏

 1窦娥之美——赏析悲剧形象,感受悲剧魅力

 问题: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你的心灵(要求结合剧情圈点勾画,梳理窦娥的言行心理活动,整理归纳其性格特征,了解其悲惨遭遇)

 学生默读,勾画,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1)正直善良,义重情深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就赶紧阻拦衙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婆婆见了伤心;见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

 (2)刚强自守,决不妥协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的*威欲招其父子入门时,窦娥坚决不从,毫不退让,反复劝告婆婆说明窦娥有主见有立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倔强刚烈,顽强反抗前往法场受刑时,她指斥天地鬼神,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责,对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来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说自己的冤屈她至死也不放过张驴儿,变成鬼也要为自己鸣冤昭雪

 (4)悲惨不幸窦娥三岁失母,七岁做童养媳,十七岁成婚,十九岁丧夫,二十岁冤死刑场窦娥的遭遇让人怜悯同情,唏嘘落泪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个遭遇不幸但灵魂美好,心地高尚,令人敬佩的封建社会的下层妇女这样一个可爱生命的毁灭实在可悲,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窦娥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当时善恶、清浊与社会秩序究竟颠倒、荒谬到了什么程度!

 2窦娥之冤——探讨悲剧根源,把握悲剧主题

 问题: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明确:

 (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总之是“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3《窦娥冤》之美——赏析悲剧艺术,体会悲剧特色

 (1)理解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且这三桩誓愿都实现了(第四折里交代楚州大旱三年),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超现实情节

 学生朗读“三桩誓愿”部分,讨论明确:

 ①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

 ②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

 ③使作品既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

 教师总结:作者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辜蹂躏,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吸取前代流传的有关传说加以改造创新,创造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浪漫主义情节,更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和民众的意愿,使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2)品味本色自然的语言

 问题: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读第三折,选出你喜爱的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全班交流

 (3)比较阅读

 问题: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变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关汉卿原作是怎样用人物身世之苦来加重剧作悲剧气氛的,并加深对原作中窦娥强烈斗争精神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黄克先生称道它“笔力苍劲,故事本色,鞭笞得力,悲愤酣畅,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所言极是从窦娥的悲惨遭遇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丑恶,感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到了悲剧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撼

 六、布置作业

 上网搜集有关《窦娥冤》研究和演出的情况,以加深对这部戏剧的理解和体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4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