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学习一些简单的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乐理知识,比如音调音色等b
说起古典音乐,我上了大学之后,毫不犹豫地报了西方音乐欣赏的选修课,没想到到了研究生又报了一次。
开始只知道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三个人,后来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了解到了斯特劳斯,肖邦,维瓦尔蒂,布里顿,德沃夏克等伟大的音乐家。 我觉得古典音乐的欣赏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欣赏,更是对音乐所表达的内涵的鉴赏和探索,通过古典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可以了解到音乐家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性格。
因此,没有深厚内涵的音乐家是不可能写的出伟大的作品的,最多只能成为优秀。我想这也是音乐家要的达到的目的吧,要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艺术的理解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表达给听众。
当他们作曲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贵族和听众的时候,伟大的作品才会诞生,尽管可能在当时无人问津。正因为如此,我在听古典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看这个曲目的背景和来历。
否则只是欣赏其旋律的话,可能会无所收获。 《莫扎特传》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不愧为奥斯卡的获奖影片。
这部**重点突出了莫扎特的天才和萨里埃里的嫉妒(**为了个性鲜明和矛盾的突出,丑化了萨里埃里)。莫扎特极具音乐天赋,当萨里埃里看见他的手稿的时候,萨里埃里惊呆了,莫扎特竟然没有一处修改,而每一处也无法修改,因为太完美了。
萨里埃里认为莫扎特不是在创作音乐,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自己脑中的乐符抄下来,同时也感叹为什么上帝不赐予自己这样的天赋。 而萨里埃里对莫扎特的嫉妒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赋,更多的是因为莫扎特的张狂和自信,还有他对传统的宫廷内部制度的藐视,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曲家,他不受任何人的束缚和控制。
还有就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真是震撼灵魂的伟大的作品。 它把莫扎特去世前的那种心理状态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有无奈,有苦闷,有悲凉,那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让听者无不为之感到惋惜。难怪有人说世上怎会有如此悲伤的旋律! 可以说贝多芬始终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由于他长得丑,几次被心爱的女人拒绝,这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而他后期的失聪更说明他不是上帝的宠儿。 在这样的困难之下,他还能创造出第九交响曲这样的作品,则更加体现了贝多芬的伟大。
要知道,失去听力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就好比厨师失去了味觉,画家失去了眼睛一样。
而正是这样的贝多芬创造了后人无法超越的交响乐的顶峰。所以贝多芬的音乐是不能不听的。
他的《田园》,《命运》《第九》都被我请进了电脑。 后来便是圆舞曲大师施特劳斯,他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的森林》《皇帝圆舞曲》和《春之声圆舞曲》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反复的听这些曲子。
同样是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我认为最好的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大陆》。 尤其是那气势磅礴的第四乐章,令我百听不厌。
总之,我对自己能够接触到古典音乐而感到庆幸,也感谢古典音乐给我带了快乐,希望更多的人也能与分享这些快乐。 你也喜欢古典音乐嘛?想和你叫个朋友!~。
2中外音乐史及美术史的知识点
这里有一点中西方发展历程,看能不能对你有点帮助!
中西美术史中“形神观”的分化与融合
绪论:千古冤家——“形”和“神”
“形似”和“神似”,一个是理性的对待对象;一个是感性的对待对象。在绘画领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种问题前,挚着是不行的。尺寸问题是避免迷失的关键;而辨证的分析是走出理论迷宫的不二法门。在本文中无意也无力对这一个千古的理论悬案作出一个评价,只是想将各类的观点理成一个脉络。形似(简称形),顾名思义就是在物象外形上肖似。但这一个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下(中西、古今……)是不同的。在西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形似的地位是关系着绘画的成败的。而在中国古代,形似的地位就微妙了一些。顾恺之是一个形神兼备的倡导。他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被后世千古引用。后来还被徐悲鸿列入“新六法”中。这一传统很顺利的保持到了宋代的画院里。可是当时正当文人画兴起,形似的待遇微妙的变化。在苏轼的倡导下,绘画讲究自我表现,追求意境、神似的风气,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认同。文同、李公麟、王诜、赵令穰、米芾父子等沿波而起,躬行实践。神似成了绘画品位的代名词(这里的神似和顾恺之的神似已不同了。即物象的神和画面——作者的神的区别。)
所以,神似远不像形似那么简单。首先它不仅是对物象神韵的把握,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让艺术作品有自己的思想也是另一种神似。
怕话题越扯越大,便就此打住。进入上部。
上部:意味深长的历史轨迹
——古(近)代中西“形神观”的对比。
将中西美术史加以对比总是很有趣的事。探索其差异的原因更是意味深长的。
正如上所述,形似在不同的地域得到了不同的待遇。但是有一点中西双方是不约而同的。在中西美术上第一个绘画 都是人物画的 。
中国人物画经过了秦汉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迎来了一个高峰。以顾、陆、张三绝,影响了整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顾恺之(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他是一个早熟的画家。20多岁江宁瓦棺寺壁画,居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京师寺记》),从此画名大振。他的地位,在三绝中是最高的:“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双,以顾为贵。”很清楚,在魏晋时期,中国绘画观念就已经深深奠定了“神”的表现重于“形”的表现。
看完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画第一个 。就看看西方的人物美术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美术。雕塑 雕刻是希腊美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它集中地体现了希腊人对美的理想、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对人体的精深研究。许多最优秀的雕刻作品因气势宏伟、形象完美和风格洗练而罕与伦比;千百年来无数画家、工艺家都曾受到它的启示和影响;它所独具的内在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古希腊的雕塑经过了三个时期。
古风时期。
作为古风时期雕刻,通常是从前7世纪开始。这时的人像雕刻大都是直立的形象,总的来说,都未打破僵直的形态,造型手法也较生硬。直到前6世纪,雕刻的艺术技巧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人体和动态的表现上都更为自由而富有生气。
二、古典时期
从前 490年起开始了希腊艺术的古典时期。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是古典时期雕刻的共同特色,这是希腊各城邦在战胜外族的侵和建设自己强盛国家的年代中,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理想的体现;同时也形成了与此相应的美的规范。
三、希腊化时期
希腊雕刻经过古典时期的发展高峰,到希腊化时期中心移向小亚细亚的西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这时期已很少建造宏伟的神殿,那种庄严崇高的气氛在雕刻作品中也渐趋淡薄,而世俗化的倾向则有所发展。然而在某些杰出作品中,仍然保持着古典时期大气磅飒飒的精神。但到了晚期(以〈拉奥孔〉为代表)雕塑已经失去了崇高的精神。
综观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虽然也强调人的精神和生气。但更明显的表现出了科学的精神。对人体比例的精准把握(以黄金分割律为代表)明显的将欧洲美术带上了写实主义的路子。同将上述中西双方的绘画代表作并列一起,即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差异。
3谁帮我介绍一下西方音乐史
16世纪末、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由巴迪宫廷的卡梅拉塔会社(camerata,意为俱乐部或小集团)成员巴迪、温琴佐伽利莱伊以及佛罗伦萨学者梅在经过大量的对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基础之上诞生的。
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如西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史,西方音乐理论及各种音乐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从音乐这一独特视角反映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征。
第三,音乐的表现手法与音乐审美方法。如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音乐的构成要素及各种理论、流派等,
4大家帮忙介绍下关于音乐的知识
古典主义音乐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为“古典音乐”。
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to be 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之为“严肃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着一个时代。浪漫主义风格音乐注重情感和内容的表达,打破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种种形式上的束缚。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乡村音乐 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
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 爵士音乐 爵士乐由民歌发展而来,有多种源头,不易仔细考证。
19世纪期间音乐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从19世纪末开始,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
摇滚 从最纯粹的形式来讲,所谓摇滚,就是三 加强硬持续的鼓点加上口的旋律。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也正因为如此,摇滚乐才有别于一般流行音乐(Pop Music)。
真正的摇滚文化至少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缩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艺术摇滚、朋克乐、先锋音乐、重金属等。 重金属音乐(HEAVY METAL),简单来说,就是用稍微超常的力度来演奏摇滚乐。
吉他,作为这种音乐的主要元素,在演奏时比通常响一点,更具复仇感。 朋克音乐 朋克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 、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灵魂音乐。灵魂乐是南方福音和中西部的节奏蓝调的融合,礼拜乐的复兴被带入节奏蓝调的 Boogie-Woogie 世界之中。
从这种肥沃的基础开始,灵魂音乐诞生了。灵魂音乐的特点是坚实的节奏部分配以明确的世俗动感及宗教音乐。
吉它常常让位于 Hammond B-3 风琴,同时采用一些管乐。然而几乎所有灵魂音乐都以热情、高扬的嗓音作为标志,偶尔也加一些即兴表现。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布鲁斯"。广义上, 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于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见 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
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于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 R&B成分。 HOUSE是于八十年代沿自 DISCO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乐,他们将德国电子乐团Kraftwerk的一张唱片和电子鼓(Drum Machine)规律的节奏 及黑人蓝调歌声混音在一起,House就产生啦~一般翻译为"浩室"舞曲,为电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节奏, 一拍一个鼓声,配上简单的旋律,常有高亢的女声歌唱 DISCO流行后,一些DJ将它改变,有心将DISCO变得较为不商业化, BASS和鼓变得更深沈,很多时变成了纯音乐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数是由跳 歌手唱的简短句子,往往没有明确歌词。 Britpop(英伦摇滚) 虽有个“ Pop"字,但其实是 Rock的一种,源于九十年代英伦,中文可译为“英式摇滚”,这是英伦乐坛对美国 Grunge潮的一个回应,主要是以乐队形式出现。
不过, Britpop风格其实十分广泛,如 Oasis是结他摇滚乐队, Blur则Pop很多,而Pulp则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风格,不过他们都被列作 Britpop。 Trip-Hop(神游舞曲) Trip-Hop是英伦/欧洲跳舞音乐的一种,它的名字来源是“ Trip+ Hip Hop"= Trip-Hop",因为它发源自英国的Bristol,因此最早时称作"Bristol Hip-Hop"。
Gangsta Rap (匪帮说唱) 是 Rap的一种,以 Rap的内容多与都市罪案有关,充满暴力、 感受,这是反映现实的一种音乐路向。 Gangsta Rap于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音乐Rap中的强悍尖锐派,在美国大受欢迎,唱片销路甚高。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顾名思义,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制出来的流行乐”,当然除 Synthesizers外还会用上其它电子乐器如电脑及鼓机等等。 Synth Pop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开始沉寂,当年在香港也曾掀起过一阵热潮。
Synth Pop的特点是科技感强,有时会颇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钟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时 Synth Pop乐手会作入时打扮。 ORCHESTRA就是管弦乐团,它分成四部分: 1弦乐,包括小提琴、大提琴等, 2铜管乐 3木管乐和 4敲击乐四组。
弦乐组每种乐器有多人演奏 (竖琴除外 ),四组演奏者由一人统筹兼领导,他就是乐团的指挥。 CHAMBER POP (室内乐) 是指典。
5应聘小学音乐教师怎么样复习笔试,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西方音乐
我去年刚拿的高中的教师资格证,专业理论这一块基本上没怎么复习,因为这个东西没法复习,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你说的西音史跟中音史的比重不算太大,只在选择题里面出现,最主要的还是最后的大题,教案的写作。
说回去,为什么我说没法复习?你把往年的真题看一遍你就会发现这种基础知识可考的点太多,根本没有反复考察的东西,一些最基本的诸如“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谁”之类的常识根本不会考,所以我的建议是把重点放在大题,音乐史的知识买本资料浏览一遍就好。
比如说今年有个题目我印象很深刻,叫“弦乐四重奏《风。雅。颂》的作者是谁”,选项里面有谭盾、郭文景之类的中国当代作曲家,你说这类题目怎么复习?所以这些主要靠积累,背的作用的确不大,投资跟回报并不成正比。
6西方音乐发展史
一、古希腊罗马音乐 因为留下来的乐谱资料都少得可怜,所以我们对这一时期的音乐知道得很少。
古希腊的音乐的起源是同神的崇拜和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的。“Music”一词源于“muse”,在古希腊神话中缪斯(Muse)是掌管艺术的女神。
著名的神阿波罗、雅典娜、狄俄尼索斯等都是艺术之神,传说音乐就是由他们所创造的。古希腊音乐在宗教活动中的运用极为普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里拉琴(Lyre)和阿夫洛斯管(Aulos),它们传说是由不同的神发明和拥有的,因此常常与不同的神崇拜相联系。里拉琴是一种弦乐器,多用于独唱伴奏,史诗弹唱,常与阿波罗崇拜联系,是祭祀阿波罗仪式中的主要乐器。
阿夫洛斯管是一种管乐器,常用在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中。在西方现代文化观念中,里拉琴和崇拜阿波罗的音乐与阿夫洛斯和崇拜酒神的音乐,已成为相互对立性格的两大类音乐的象征。
前者是平静而节制的日神风格,后者是放纵、浪漫的酒神风格。常常与诗歌、舞蹈、戏剧结合在一起,唱歌时有时有乐器伴奏。
二、中世纪音乐 大约从公元5世纪开始到14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上的最漫长的中世纪时期。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基督教宗教音乐,世俗的民间音乐不被重视。
教会的权力高于国家和其它社会集团,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艺术以及哲学在内的各方面都要为教会服务。这时期广泛传播的是教堂礼拜歌唱的圣咏、赞美诗。
“新艺术”的概念来自法国主教、诗人、音乐家菲利普·维特里的一篇论文。
这一概念很快就被广泛使用,说明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潮流,与13世纪旧的“古艺术”不同。“新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音乐创作空前世俗化,作曲家把宗教复调音乐与世俗音乐语汇相结合,探索音乐形式创造的各种新的可能。
采用更小音符时值的记谱方式,节奏记谱系统化。新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是兰迪尼(Francesco Landini,1325-1397)。
西方文明史上的“中世纪”时期曾经一度被视为蒙昧黑暗的时代,但我们今天常倾向于以一种更客观的态度来评判这段历史。从音乐的角度看,教会对音乐的影响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
教会对于音乐的重视,对于教仪音乐的统一作出的努力,对音乐发展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都促进了中世纪欧洲音乐的发展,也使音乐资料能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复调音乐和管风琴的产生为后来的专业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是法文,原意为“再生”。这个时期在西方历史上大约从1300年持续到1650年。
这个词反映了这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中世纪的怀疑否定和对古代文化的崇尚,他们对于复兴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遗产产生了兴趣。但这种复兴,并不是单纯地原样再现,乃是通过复兴古代的精髓,建设一种新的文化、新的传统,而且其成就很快超越了古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在这场运动中,“人文主义”是其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也是这场变革的核心。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鼓励人们张扬人性,挣脱神性的桎梏,强调人是社会的主宰而并非是神。
他们颂扬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是指大约从1430年至1600年前后这一时期,在音乐领域的变革是在继文学、绘画等领域之后。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一方面又仍然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尼德兰乐派。
尼德兰乐派是指15、16世纪一批出自低地国家的音乐家,大致在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等欧洲北方地区。 2、16世纪的世俗音乐。
16世纪西欧的音乐出现了一些新的倾向。各国兴起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这些音乐主要以声乐体裁为主,主要有意大利的牧歌(madrigal)、法国的尚松、德国利德(Lied)、西班牙的田园歌和浪漫曲、英国的牧歌和琉特琴歌曲等。
3、宗教改革的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发展相应,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也为教会音乐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通常是指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这150年的范围。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原来是用于建筑、美术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1、歌剧的诞生 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神秘剧等。 2、器乐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突出地位,形成了这一时期声乐、器乐、歌剧三足鼎立的局面,器乐第一次与声乐处在了平等的地位。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大量使用“通奏低音”,这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是亲的复调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上方有一个华丽和富于装饰的高声部,中间声部并不写出,由演奏者即席演奏。
巴洛克时期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音乐逐渐建立;记谱法也不断完善;“情感论”理论形成,相信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的情感。他们用一种类型化的音乐来表达歌词的情感,如高音表示光明。
7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以前个个时期的代表作
16世纪末、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由巴迪宫廷的卡梅拉塔会社(camerata,意为俱乐部或小集团)成员巴迪、温琴佐伽利莱伊以及佛罗伦萨学者梅在经过大量的对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基础之上诞生的。 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如西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史,西方音乐理论及各种音乐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主要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从音乐这一独特视角反映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人文精神的特征。 第三,音乐的表现手法与音乐审美方法。如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音乐的构成要素及各种理论、流派等, 而发展经历的时期入下: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时期的音乐,主要用于神庙祭祀、节日庆典,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苏美尔人、埃及人、希伯来人和古希腊人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二、中世纪的前期和盛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单音音乐时期,大致从公元600~1300年。
三、“新艺术”时期
公元1300~1450年,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的阶段。
四、文艺复兴时期
1450~1600年,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但音乐中心却在法国的勃艮第地区和佛兰德。这一时期德国、英格兰音乐的兴起,罗马教堂音乐的改革和威尼斯乐派的活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成就不逊于其他的艺术。
五、巴洛克时期
1600~1750年,从蒙泰威尔弟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结束。巴洛克时代在西方音乐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巴洛克音乐气度高贵、情调感人,内容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丰富 、更具戏剧性。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都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唱 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等都已具备了经典形式。音乐巨人巴赫、亨德尔则把巴洛克音乐推向了 。
六、古典主义时期
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为目的,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美的古典主义音乐,在维也纳形成了气候,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家的杰出之作让音乐史为之一振。这一时期成为器乐的 黄金时代,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层出不穷,奏鸣曲式的确立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成就的代表。
七、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乐派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这 种更注重音乐内容的音乐流派,使一些非音乐因素成为音乐的主宰。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弟等人的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
八、新音乐
这是20世纪音乐的统称。和其他艺术一样,音乐开始出现多种流派百花齐放的局面。音乐创作的保守与创新两派在音乐文化发达的德国、俄国、英国、美国等地相互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但在50年代后,随着电子音乐和计算机等的高新技术的出现,音乐家们都希望在音乐新一代的音乐语言、节奏的发展上找到共同点,重塑作曲家角色及音乐艺术的本质。
吉他考级有很多种,很多单位和学校都设立,当然中央音乐学院的牌子最响。
报名常识:
考级点分布情况:除北京考区外,还在河北、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浙江、河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市及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设立了音乐考级点。
1、报名时间:
大学部 两次报名:
(寒假考试)报名: “音基”:10月最后一个周六、周日 (本次为25、26日)
钢琴、小提琴等所有专业 :11月1日—11日
(暑假考试) 报名: “音基”:5月最后一个周六、周日
钢琴、小提琴等所有专业 :6月1日—11日
附中部 一次报名:(只考下列专业) 手风琴 钢琴 电子琴 小提琴 二胡 琵琶 扬琴 古筝 大提琴 单簧管 长笛 小号 小鼓 萨克斯
(“十一”假期考试 )报名:8月1日—7日。
以上三次报名时间: 上午8:30-11:30 下午1:30-4:30 (含双休日)
2、报名地点:
大学部: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办公室(办公楼一层101室)。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邮编:100031
乘44、387、395、702、719、820、1、4、52路等及地铁复兴门站下车。
电话: 66425733(节假日、寒暑假及报名、发证书期间停止开通)
另设: 每周二、四下午考级办专设对外接待日
附中部: 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一区二号。乘122、721、39(支)、800、812路公共汽车在方庄购物中心下车往西路南。 电话:87684395
考试曲目:
古典吉他考级曲目编制及考则说明
一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59 第1首
练习曲 (阿瓜多) 第14首
练习曲 (卡路里) 第15首
B组:作品
小蜜蜂 (歌谣)
哈巴奈拉舞曲 (阿尔巴)
练习曲 (卡路里)
二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卡诺) 第12首
练习曲 (朱利亚尼) 作品1B 第3首
练习曲 (卡路里) 作品241 第2首
B组:作品
小步舞曲 (帕格尼尼)
夜曲 (汉兹) 作品92
船歌 (柯斯特)
三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60 第3首
练习曲 (柯斯特) 第19首
练习曲 (卡路里) 第27首
爱的罗曼斯 (西班牙民歌)
月光 (索尔)
绿袖子 (英国民歌)
四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60 第11首
练习曲 (索尔) 作品6 第1首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60 第1首
B组:作品
小罗曼斯 (瓦尔科)
中板 (帕格尼尼)
雨滴 (林赛)
五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索尔) 作品35 第17首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60 第19首
12首前奏曲之第二首 (庞赛)
B组: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作品
小步舞曲
阿列曼德舞曲 (魏思)
鲁特琴小品
C组:古典及浪漫主义作品
嘉洛舞曲 (索尔)
泪 (泰雷加)
阿美利亚的遗言 (刘贝特)
六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索尔) 作品31 第16首
练习曲 (泰雷加) 第20首
练习曲 (巴韦) 第1首+第6首
B组: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作品
鲁特组曲第一号 布雷舞曲 (巴赫)
帕凡舞曲 (桑兹)
沙拉班德舞曲 (亨德尔)
C组:古典及浪漫主义作品
玫瑰 (泰雷加)
小奏鸣曲 (帕格尼尼)
拉利亚的祭典 (莫扎尼)
七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 (卡尔卡西) 作品60 第25首
练习曲 (索尔) 作品3l 第20首
练习曲 (维拉.罗伯士) 第1号
B组: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作品
鲁特前奏曲 (巴赫) 作品999
卡达露那舞曲
看守牛变奏曲 (纳瓦斯)
C组:古典及浪漫主义作品
序曲 (卡路里)
阿尔罕布拉的回忆 (泰雷加)
第一号前奏曲
(维拉.罗伯士) 八级
A组:练习曲
华丽的练习曲 (泰雷加)
练习曲 (索尔) 作品6 第6首
练习曲第二号 (维拉.罗伯士) 作品996,997,995,1006
奏鸣曲 史格拉第) 作品483
蛙之加亚尔德舞曲 (道兰)
C组:古典及浪漫主义作品
悲歌幻想曲 (索尔) 作品59
C大调奏鸣曲 第一乐章 (朱利亚尼) 作品15
戈雅的美女 (格拉兰多斯)
D组:当代作品
泰雷加赞歌 (图里娜)
夜曲 (托罗巴)
圆舞曲 (庞赛)
九级
A组:练习曲
练习曲第七号 (维拉罗伯士)
蜜蜂 (巴利奥斯)
练习曲 (索尔) 作品29 第5首
B组: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作品
赋格曲 (巴赫) 作品997,998,1000
抒情调与变奏 (弗雷斯可巴第)
幻想曲 (魏斯)
C组:古典及浪漫主义作品
魔笛主题变奏曲 (索尔) 作品9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 (朱利亚尼) 作品107
阿斯图利亚斯传奇 (阿尔班尼兹)
D组:当代作品
圆舞曲 (巴利奥斯)
舞蹈礼赞
在小麦田 (罗德里戈)
十级
一、独奏曲
道兰 伊丽莎白女王的加亚尔德舞曲
史格拉第 巨大调奏鸣曲
巴赫 鲁特组曲第一号
巴赫 鲁特组曲第二号
巴赫 鲁特组曲第三号
巴赫 鲁特组曲第四号
索尔 大奏鸣曲
索尔 第二大奏鸣曲
朱利亚尼 大序曲
朱利亚尼 英雄奏鸣曲
朱利亚尼 罗西尼亚那第一号
朱利亚尼 罗西尼亚那第二号
阿尔班尼兹 西班牙组曲集
格拉兰多斯 12首西班牙舞曲
格拉兰多斯 诗的圆舞曲集
维拉.罗伯士 练习曲第2,3,7,10,ll,12号
维拉.罗伯士 肖罗曲集
巴利奥斯 演奏会用练习曲第1,2号
巴利奥斯 森林里的梦
巴利奥斯 大圣堂
庞赛 南方小奏鸣曲
法雅 赞歌——德彪西之墓
法雅 磨坊主之舞
图里那 方当顾罗舞曲
劳罗 委内瑞拉圆舞曲集
罗德里戈 西班牙奏鸣曲
罗德里戈 祈祷与舞蹈
你看看自己能过几级吧!!!!!!!
古典音乐可以指:
1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2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说到欧洲古典音乐,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1450年,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的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萌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在那时,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式逐渐形成!
欧洲到了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象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象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注:按广义的古典音乐定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来看,印象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皆不属古典音乐之类;若按严格的古典音乐定义,则古典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
中世纪时期(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推荐: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时期(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 那么巴洛克时代 (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 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 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从古典时期发展转到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萧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民族音乐是在一定的民族,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共有并继承的音乐的总称
(你没说是哪个国家的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现代音乐(mordern music)介绍
现代音乐是对20世记初以来的各种音乐流派的总称,它包括:
(1)印象主义。以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美国音乐家福斯特的作品为代表。如:
《牧神舞后》、《月光》、《老黑奴》、《故乡的亲人》《苏珊娜》、〈水中倒影〉等。
(2)奴隶音乐。以美国格什温、格罗菲为代表。包扩摇滚乐、布鲁斯、迪斯科。如:
《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大峡谷组曲》等。
(3)现实主义。以苏联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森林之歌》等。
(4)现代技法。以维也纳音乐家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代表。
(5)电子音乐。以《冥王星》、《地球颂》为代表。
(6)情调音乐。以法国克来德曼的《阿第丽娜叙事曲》为代表。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及音乐
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
代表作: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
其他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声乐作品:
《德意志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与前人的安魂曲作品相比。无论在内容或在音乐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创一个全新的意境,更富于人性。这一作品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声乐作品,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也使他在整个欧洲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德意志安魂曲》把合唱、独唱与管弦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亨德尔的复调音乐传统。
乔治·比才——法国的自然主义者:法国作曲家
代表作:管弦乐作品:阿莱城姑娘,组曲第一号,组曲第二号
歌剧: 《卡门》
《卡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片段1、片段2),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片段3)。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片段4和片段5)。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片段6),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片段7),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 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片段8)。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片段9),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片段10)。
第三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片段11)。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片段12)。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的辉煌(歌剧之王) 居塞比·威尔第是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其中一些已被列入世界著名歌剧之列,在世界各国上演。他被誉为歌剧之王。
代表作:歌剧:阿伊达(Aida),弄臣(Rigoletto) 《茶花女》(La Traviata)
游吟诗人(Il travatore) 法斯塔夫
其他声乐作品:安魂弥撒(Requiem Mass)
《茶花女》 :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及《游唱诗人》),它所获意大利人的欢迎也是不亚于《游唱诗人》。
这是根据1852年法国的作家小仲马而写成。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一般,即使不太明白剧情,但绝对不会感到有「冷场」,所以,它也是很好的欣赏入门的歌剧.
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 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剧情:薇奥莱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表现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终场的二重唱,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语式的急切语调,是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终又重逢时狂喜而激动心情的描写;第二段的分节歌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抒发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但后来,与阿尔弗莱德热情奔放的旋律交织一起的微奥莱塔声部中,出现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调,并逐渐发展扩大,最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奥赛罗》:
达到威尔第一生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喜剧。《奥赛罗》是继《阿依达》所作的结构突破, 而且充分发挥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没有通常的曲线直接开始于风暴场景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
普契尼(1858~1924):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推荐曲目:1歌剧《波西米亚人 》。2歌剧《托斯卡 》。3歌剧《蝴蝶夫人 》。4歌剧《曼侬蕾丝考》。5歌剧《西方少女》。6歌剧《杜兰朵 》。7歌剧《强尼史基基》。
小约翰·史特劳斯(1825~1899): 奥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南国玫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狩猎》、《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轻歌剧《蝙蝠》。
通常我们讲到斯特劳斯都是说斯特劳斯家族,其成员有,老约翰-斯特劳斯,代表作《拉德斯基进行曲》,小约翰-斯特劳斯,爱德华-斯特劳斯和约瑟夫-斯特劳斯。
德彪西(1862~1918): 法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钢琴作品:《贝加马斯克》组曲(包括著名的《月光 》)、《版画》(三曲)、《映象》(二卷,各三曲)、《儿童天地》(六曲,包含著名的《黑娃娃的步态舞》)、《前奏曲》(二卷,共二十四曲)、《梦》、《二首华丽曲》、《欢乐岛》、《为钢琴》。2管弦乐曲:《海》、《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三首夜曲》、《神圣舞曲与世俗舞曲》、(竖琴与管弦乐)。3室内乐;《G小调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
瓦格纳 威尔第和比才的比较
把他们三个并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歌剧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其次他们各自代表着一种派别。
在音乐界,风格并不是大一统的,浪漫主义中还分早期浪漫主义,民族浪漫主义,民族浪漫主义中还分意大利浪漫主义,法兰西浪漫主义。。。。。而这三只,正好代表着德国歌剧,意大利歌剧和法兰西歌剧三种风格。
瓦格纳在作品创作中非常重视器乐伴奏的效果,这正是德意志民族特色 威尔第则突出人声演唱的地位,具有意大利民族特色 比才强调语言节奏的作用,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特色 当然,要弄清这三种风格光是几句话是无法理顺的,大家可以节选三只代表歌剧中的经典片段(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威尔第《茶花女》饮酒歌,比才《卡门》爱情
瓦格纳试图通过重视管弦乐团的发展将和声的活动充分变现出来进而把她转化成多种多样的戏剧效果(长喘一口气,缩句,就是说用管弦乐团的演奏表现和声活动从而体现戏剧效果)。威尔第则直接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所以他的作品通常都是热情洋溢(虽然他基本上都是写悲剧)。而比才则是将演奏和歌唱融合,用一种明快的节奏来体现戏剧效果(话说LZ在听《爱情是一只自由鸟》的时候总是有种翩翩起舞的冲动,掩面。。。)
总结成一句话,威尔第的写实风格,瓦格纳的交响戏剧,比才的抒情色彩并不是三者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瓦格纳与勃拉姆斯
倘若把具有强烈表情效果的浪漫主义音乐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那么一派是强调表情的广度,该派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我们称之为瓦格纳派。 另一派则强调的是表情的深度,代表人物有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舒曼,门德尔松。。。)以及勃拉姆斯,我们称之为勃拉姆斯派。
对于表情的广度和表情的深度,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亨德尔和巴赫的区别来帮助理解。 事实上,上面所讲到的各音乐家之间的风格的差异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而做出的对比,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对立的两面,而这两只却引起了音乐爱好者甚至于媒体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真正做到了在拔高自己的同时,不忘狠狠地踩对方两脚。
Jay现在是一年出一本专辑 除了最新的牛仔很忙外还有
1发行时间:200011 周杰伦《JAY》320K
01 可爱女人
02 完美主义
03 星晴
04 娘子
05 斗牛
06 黑色幽默
07 伊斯坦堡
08 印地安老斑鸠
09 龙卷风
10 反方向的钟
★2发行时间:200109 周杰伦《范特西》320K
01 爱在西元前
02 爸我回来了
03 简单爱
04 忍者
05 开不了口
06 上海 一九四三
07 对不起
08 威廉古堡
09 双截棍
10 安静
★3发行时间:200112 周杰伦《Fantasy Plus》320K
01 蜗牛
02 你比从前快乐
03 世界末曰
04 屋顶-周杰伦/温岚
05 两人都寂寞-周杰伦/陶晶莹
★4发行时间:200207 周杰伦《八度空间》320K
01 半兽人
02 半岛铁盒
03 暗号
04 龙拳
05 火车叨位去
06 分裂
07 爷爷泡的茶
08 回到过去
09 米兰的小铁匠
★5发行时间:200307 周杰伦《叶惠美》320K
01 以父之名
02 懦夫
03 晴天
04 三年二班
05 东风破
06 你听得到
07 同一种调调
08 她的睫毛
09 爱情悬崖
10 梯田
11 双
10 最后的战役
★6发行时间:200311 周杰伦《寻找周杰伦》320K
01 轨迹
02 断了的弦
03 轨迹(Original Karaoke)
04 断了的弦(Original Karaoke)
★7发行时间:200408 周杰伦《七里香》320K
01 我的地盘
02 七里香
03 藉口
04 外婆
05 将军
06 搁浅
07 乱舞春秋
08 困兽之斗
09 园游会
10 止战之殇
★8发行时间:200511 周杰伦《十一月的萧邦》320K
01夜曲
02蓝色风暴 (百事可乐广告歌)
03发如雪
04黑色毛衣
05四面楚歌
06枫
07浪漫手机
08逆鳞
09麦芽糖
10珊瑚海 (Lara)
11飘移 (**“头文字D”主题曲)
12一路向北 (**“头文字D”插曲)
9\发行时间:2006年9月5日<依然范特西>
1、本草纲目
2、红模仿
3、菊花台
4、听妈妈的话
5、夜的第七章
6、心雨
7、退后
8、千里之外
9、迷迭香
10、白色风车》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柏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注意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舒柏特的创作中心是艺术歌曲,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舒柏特选用的诗歌范围很广,有歌德、席勒等大诗人的诗,也有它的朋友朔贝尔的作品。他歌剧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起了陪衬旋律的作用,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主要手段。舒柏特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但许多歌剧中淳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他的《野玫瑰》、《鳟鱼》、《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民歌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也是舒柏特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
李斯特是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
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十三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反映匈牙利民间生活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6、12、15首是经典之作。
理查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位作曲家,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受瓦格那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那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他的作品有时象一篇充满绚丽辞藻的散文,但却在复述一个空洞无聊的内容。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莫扎特的明澈,贝多芬的动荡,勃拉姆斯的结构感,瓦格那的英雄性,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把握使他的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但世纪末的文化特征,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他的创作和瓦格那一道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来临。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歌剧的创始人”——韦伯
德国作曲家韦伯(1786—1826)出生在一个旅行剧团领班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戏剧和音乐爱好者,有一副漂亮的歌喉,母亲是一位德国女高音歌唱家。
韦伯从小常常随着父亲率领的小剧团,沿着德、奥两国的小城镇流浪演出,受到剧院、舞台气氛的熏陶。这种流浪生活使他广泛地接触到了社会和民间音乐, 他的歌剧《自由射手》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民族歌剧。歌剧上演后,很快地传遍每个偏僻角落。著名诗人海涅在给友人的信中饶有风趣地描写了《自由射手》在群众中流传的盛况:清早从他窗户下走过的小学生用口哨吹着《出嫁时的花环》;理发师上楼时也唱这首歌;在他外出作客时,一位姑娘在钢琴上弹的也是这支歌。德国甚至还出现了“自由射手”牌啤酒,“自由射手”式女装。它也为欧洲浪漫主义的歌剧奠定了基础。
“歌曲之王”—— 舒柏特
舒柏特(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小学教员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音乐;16岁担任助理教师,教授私人钢琴,以此谋生。1813年,当他毅然离家去维也纳作一个“自由艺术家”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但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处于反动王朝复辟的时期。
他一生共写下了1500首作品。包括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及600多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交响曲《未完成》、钢琴五重奏《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
他创作的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
“标题交响乐奠基人”——柏辽兹
柏辽兹(1803——1869)是法国浪漫乐派音乐的创始人。1803年12月11日,出生在法国里昂近郊的一个医生家庭。童年时学习过长笛和吉他,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30年,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留学,一年后回国进入创作的全盛时期。于1869年3月8日病逝于巴黎。
他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幻想交响曲》,还有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罗马狂欢节》序曲、《拉科奇进行曲 》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此外,他撰写了著名论著《配器法》,还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评论,对高尚音乐的鉴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音乐热情奔放,富于幻想。他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先河。他首创了“固定乐思”的手法,在配器方面他是管弦乐大师,他大胆创新,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使管弦乐队的色彩焕然一新。
“最幸福的音乐家”——门德尔松
德国著名作曲家、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1809年2月3日,生于汉堡,父亲是大银行家。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12岁开始作曲,17岁成名,20岁时开始以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的身份游历了欧洲各国,从此名声大振。1843年,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由于常年过度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加上亲人逝世的打击,使他心力交瘁,不幸于1847年11月11日逝世,年仅38岁。
他的作品旋律流畅、结构完整、温柔舒适、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由于生活经历所限,音乐难免缺乏深刻的思想表达,但其幽雅、宁静、精致、诗意的音乐境界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仲夏夜之梦》及《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著名作品。除此之外,由于他的发掘、推崇和亲自指挥,巴赫的作品才受到重视。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器乐体裁,他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对19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德国浪漫乐派领袖”——舒曼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德国浪漫乐派的领袖。他出生于一个书商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7岁学习钢琴,1834年他创办了音乐杂志《音乐时报》,1840年与他钢琴老师车尔尼的女儿克拉拉结婚,幸福的生活给他带来了一系列创作上的灵感。在创作的同时他开始写音乐评论,他是第一个肯定柏辽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的人。1854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他由于只看到革命的败局,看不到未来的革命曙光,内心非常痛苦,以致精神失常,自投莱茵河。他虽然被救起来,但最后还是在精神病院中悲惨地死去。
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曲《狂欢节》、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交响曲四首、协奏曲及歌曲集等等。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他大量深刻生动、尖锐泼辣的评论,对引导社会音乐思潮的健康发展,抨击庸俗落后的音乐观念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生于华沙附近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侨居波兰的法国人,并是一位长笛演奏家,母亲是波兰贵族世家的女儿,钢琴弹得很好。他从小喜欢音乐,6岁接受严格的钢琴教育,9岁就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随院长艾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30年,20岁的肖邦出国作旅行演出。他来到了巴黎,当时的巴黎是群星荟翠的艺术之都。他在这里以作曲家、钢琴家的身份获得了盛誉。1849年10月17日,他在巴黎病逝。
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有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代表的27首练习曲,有富于民族风格的51首玛祖卡舞曲,有着阳刚之美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也叫波罗涅兹舞曲),而他的21首《夜曲》更是钢琴音乐中的精品,另外还创作了许多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等。
“钢琴魔王”——李斯特
李斯特(1811——1886)是19世纪欧洲乐坛上声名显赫的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1811年生于匈牙利的雷丁,父亲是贵族庄园的管家,业余音乐家。他6岁起学习钢琴。8岁开始作曲。9岁已成功地举办了钢琴独奏会。10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他跟车尔尼学习钢琴,跟萨列埃里学习作曲。13岁创作了歌剧。40年代末,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6年7月31日逝世。
他在作曲方面,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这一体裁(注:一种单乐章的表现诗情画意和文学性内容的管弦乐曲)。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交响乐作品,如《浮士德》、《但丁》等等,此外,还创作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12首高级钢琴练习曲、13部前奏曲等作品。
做为一代钢琴巨匠,他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发展到了顶峰。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被称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因此获得了“钢琴魔王”的美称。
“新古典主义者”——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新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业余乐师,母亲是裁缝,家境非常贫困。自幼随父亲学习小提琴,7岁学习钢琴,10岁开始学习作曲。20岁时,舒曼发现了他,并在《音乐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引人瞩目的文章《新的道路》,热情赞扬了这位青年音乐家。
当时德国音乐界有两种流派,一派是魏玛乐派,他们主张标题音乐,提倡综合艺术,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等人。另一派是以门德尔松、舒曼组成的莱比锡乐派,他们搞无标题的纯音乐,不写歌剧,只写器乐作品。因为勃拉姆斯固守传统,有人说他是生活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的一个“古典主义者” 。
他的代表作品中以《c 小调第一交响曲》(1876年)最引人注目(曾被称作贝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881年)和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21首等,都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作品。
“俄罗斯音乐巨匠”——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1840—1893)生于乌拉尔一个采矿工程师的家庭。自幼学习钢琴,10岁考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1862年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后与他的学生米留科娃结婚,这不幸的婚姻使他极度失望,从而陷于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富孀冯-梅克夫人给予了他精神和物质的支援。1893年,柴科夫斯基染上霍乱,同年11月6日在彼得堡去世,终年53岁。
他广泛地吸收意大利的歌剧、法国的芭蕾舞、德国的交响乐和歌曲的精华,他的音乐着重刻画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温暖的抒情性,旋律和配器都极富表现力。 他的代表作品是交响曲:第四、五、六(1878、1888、1893年);管弦乐:《罗米欧与朱丽叶》(1869年);歌剧:《奥涅金》(1878年)、《黑桃皇后》(1890年);芭蕾舞剧:《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1892年);协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5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等。此外,还有序曲、室内乐、歌曲等大量优秀作品。
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马勒
马勒 (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生于波西米亚(捷克)的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6岁时参加钢琴比赛,被誉为“钢琴天才”。15岁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指挥,成绩优异。19岁时开始了他的指挥和创作生涯,他受聘于维也纳皇家歌剧院。1907年他侨居美国继续他的指挥和创作活动,但每年都回到维也纳度假。1911年5月18日,因心脏病死于维也纳。
他开创了音乐的新形式——声乐交响曲(注: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品有10部规模宏大交响曲,晚年根据中国唐诗谱写的《大地之歌》(注:马勒称它是一部男高音、女低音和乐队的交响曲)等。 作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音乐家,马勒在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强化了浪漫音乐的发展方向,如在音乐语言上更加个性化,感情表现更加激烈夸张,和声方面极度半音化,这些对20世纪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老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 SergeiVasilyevich)1873年4月1日生于俄国斯塔罗鲁斯基的谢苗诺沃;1943年3月28日,卒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弗利山。他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杰出的业余音乐家。谢尔盖5岁开始学习钢琴,1882年(9岁)时获得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而入校就读。1885年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先后跟尼古拉·兹韦列夫学习钢琴,跟谢尔盖·塔涅耶夫学对位法,跟安东·阿连斯基学和声学。1891年毕业作品根据普希金的长诗《茨冈》而改编的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作曲大金质奖。然而1897年他的《第一交响曲》在圣彼得堡演出时却惨遭失败,创作陷入低潮。1906-1908年移居德国德累斯顿,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1917年,苏维埃革命政权建立以后,由于他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不理解,永久的离开了俄国,定居美国。此后他主要从事演奏活动,晚期作品较少。在他死前数周宣誓成为美国公民。
作有三部歌剧、三首交响曲、音诗《死岛》及其他管弦乐曲、四首协奏曲、一首钢琴与乐队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钢琴音乐(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前奏曲和图画练习曲)、合唱曲、室内乐和歌曲。
一、继承民族传统,走向世界舞台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他一贯沿着俄罗斯音乐传统及音乐史上的莫斯科乐派前进。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中,并具有肖邦的诗情画意和李斯特的强烈效果。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在他身上相溶相通。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心理、俄罗斯的生活、俄罗斯民歌的韵味和钟声的情调,充满了俄罗斯的赤子心肠和雄浑力量。柔美的旋律、深邃的内涵又贯通于俄罗斯独特的音乐语言,悠长宽广、气宇轩昂,处处映射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神。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很强的俄罗斯音乐特性,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令成千上万的人们为之感动,为之折服,征服了整个世界!
二、坚持走“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道路
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生涯虽然跨入了20世纪上半叶,但是他却基本保持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观,没有去追随瓦格纳、德彪西及更新的潮流。这也许是因为他出生在崩溃了的帝俄时代的没落地主家庭,坚持继承贵族文化的幻梦所致吧!浪漫主义音乐的现象在好像反浪漫主义的时代继续存在和发展说明在他的精神和音乐语言内部还保有适合的土壤。拉赫玛尼诺夫无疑是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仅存的一位代表人物,没有他很难想象20世纪的音乐生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创作虽然实质上仍是浪漫主义的,却经受了20世纪气息的熏陶形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独特的创作风格:他作品的许多片断即使把属于近现代和声技法的部分去掉,也很难用传统和声理论来分析。这说明他的和声技法属于“传统”与“近现代”之间的“探索阶段”。和声语言仍以功能性和声为基础,却在扩大和丰富和声色彩方面使用了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手法。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特点清新自然、纯净质朴,直接继承了从安东鲁宾斯坦到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体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气质。另外,他本人特有的那具有“阶梯状”的迂回音调又形成了其固有的“拉赫玛尼诺夫式风格”特点。
三、“泪盈满眶”的悲剧性艺术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曾说过:“在伤感和快乐两种主题中,我更偏爱前者。”“光明、欢快的色彩不是我所乐见的。”的确,不论就调式的意义上来说,或就心理刻画的意义上来说,拉赫玛尼诺夫特别倾向于小调,倾向于小调性的主题以及悲歌性或悲剧性的形象领域。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总有一些主题不断出现在他的创作中。例如:
死亡的主题,贯穿于他的早期的第一交响曲,成熟时期的《死岛》及晚期的科列里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三交响曲以及他的绝笔之作《交响舞曲》等作品里。
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形象是柴科夫斯基“命运”形象的直接继承者,他对命运总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恐惧感。如《升C小调前奏曲》中命运的脚步声。
“魔鬼”形象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戏剧性音乐构思中也起着显著作用。因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总让人感受到一种笼罩在潜在悲剧性之中的辉煌气势和巨大感染力。
四、矛盾的性格特征,顽强的生命信念
拉赫玛尼诺夫在生活中给人的印象是性情忧郁,惧怕一切,但是在这一层灰暗的薄膜下隐藏的是另一个拉赫玛尼诺夫:一个善良开朗,坚韧勇敢的人。这种矛盾会互不相容的贯穿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同一件作品里。G小调前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现实主义的鲜明语言,火热的力度,富有生命信念的坚定节奏,战胜了标题中“来世”的命意。使听众感受到的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坚定的力量。
他的一切作品中都不断暗涌着另一个拉赫玛尼诺夫响亮的、坚定的、热爱生活的声音。突破了“装腔作势的悲泣”“故作惊人的音响”,换之于或慷慨激昂或诙谐愉快或如“潺潺流水声”般的低语。尤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更使拉赫玛尼诺夫豪情勃发。俄罗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麦浪滚滚的田野,冰雪融化的春潮……他在用心聆听、感受、谱写着这迷人的一切。
五、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伟大音乐家
作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三职于一身。以钢琴家而言,他是“钢琴音乐的建筑师”。他对作品的诠释往往透射出一个作曲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对音乐色彩的极度敏感。同时具有精湛的演奏技艺,尤以坚强有力与悠长宽广的音响见长。但他最为人乐道的是他能将敲击的钢琴音响化成优美的吟唱。
以作曲家而言,他写作了许多体裁的大量作品。包括他的钢琴曲《前奏曲集》、四首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三首交响曲、一首带合唱的交响曲《钟》、一首交响诗《死岛》、一套交响诗曲、79首歌曲及许多零星的钢琴小品,另外还有大量改编曲等。
同时在指挥方面他的成就也较为可观。1904-1906,他被聘为莫斯科布尔希歌剧院之指挥,演出了一系列俄罗斯经典歌剧。1911-1913在莫斯科爱乐协会音乐会上指挥交响乐演出。几年后,他开始在意大利、德国、巴黎游历,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演奏及指挥自己的作品。同时,他那充满活力又精细入微的指挥也在唱片中永久的保存下来。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生涯中,这种多元化的音乐生活虽然也曾给他带来工作上的矛盾,但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互补所带来的理解、创作和演绎作品的巨大优势。
拉赫玛尼诺夫,19世纪后期多彩多姿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中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在表面简单平静,单调平凡的语言中揭示着丰富的生活,多彩的人生。
导言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啥意思?就是黄瓜丝儿不如竹笋好吃,竹笋不如肉好吃——O(∩_∩)O哈哈~
开个玩笑,吃货们也许会这么理解,不过人家本来的意思跟吃没有任何关系。
“丝”是指弹拨类的弦乐器,比如扬琴、古筝等;“竹”是指吹奏类的管乐器,比如竹笛、唢呐等;“肉”是指人的发声器官,也就是歌喉。所以古人的意思是: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
古人这种看法自有他的道理,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古老的音乐都是“声乐”,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人的喉咙,后来乐器被发明,也只是作为人声的伴奏。这从西方音乐中的一种曲式——奏鸣曲就可以一窥端倪:奏鸣曲最初特指只用乐器演奏的曲子,与声乐曲相对,而从其出现到发展成熟,也到了16世纪,人类文明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音乐的年龄也相差无多。
因此,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人声是最好的音乐,而接近人声的乐器(比如竹笛,直接和嘴接触)次之,稍微远离喉咙的乐器(比如古筝,远到要用手弹了)则最差。
然而,音乐发展到今天,这种看法已然过时。虽然歌唱仍然是最普遍、最流行的音乐形式,但是乐器的种类无比丰富、音色变化无穷、音域极其宽广,其表现力远非人声所能比拟。
在数不清的各种乐器中,有三种乐器是最受欢迎的,它们是钢琴、小提琴和(古典)吉他。有意思的是,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被称为“乐器之后”,古典吉他被称为“乐器王子”,它们成了乐器界的“贵族吉祥三宝”——“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当然,除了“吉祥三宝”,还有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乐器,比如萨克斯、二胡、古筝、琵琶、笛子、扬琴、手风琴、爵士鼓等等,它们奏法不同:有吹奏、弹奏、拉弓、拉风箱、打击、敲击、拨弦等等;音色各异:有的低沉、有的明亮、有的悠扬、有的激越、有的泉水叮咚、有的婉转连绵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也有其代表曲目,譬如萨克斯演奏的《回家》、二胡演奏的《赛马》、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笛子演奏的《小放牛》、手风琴演奏的《喀秋莎》
如果你听过这些旋律或者观赏过艺术家的演奏,一定会感叹:太帅了,要是我自己能演奏该多好!于是,你也许会萌生学习一门乐器的想法。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谈谈,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接下来该怎么一步一步地将之付诸实践,最终也变成自己羡慕的“帅帅演奏家”!
为什么?
当你有了学乐器的想法,先不着急马上去学,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乐器,也即是要搞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清楚动机和目标,不仅是学乐器,干任何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而学乐器是要投资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付出打水漂,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是要好好想想的。
先来说说动机。
我想,从强大性和持久性上来说,动机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而学。这常见于被家长逼着学琴的小朋友。有些家长自己热爱音乐,想把下一代培养成钢琴家,不管儿女愿意不愿意,强迫其练琴,每天好几个小时,小孩子在威逼利诱下痛苦地熬时间,不但学不好,更有甚者谈琴色变,以后一旦自己做主,就跟音乐分道扬镳,本来是该享受的美好,成为了心理阴影。
也有一些小孩子一开始不喜欢练琴,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喜欢上了乐器和音乐,比如郎朗小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不可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如果觉得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实在不喜欢,切不可硬逼,否则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心理健康。
中等层次是功利性的追求。有着这种动机的人很多,比如为了虚荣心的满足:我的朋友会乐器,我要也会,不然没面儿;为了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我的孩子也不能差;为了升学拿证:考了十级证书有利于升学,甚至找工作时填简历也是一笔亮色
这种动机能支撑着一个人学习到一定的水平,但却不能真正地把一门乐器作为一辈子的爱好。前些年有中考高考才艺加分,很多学琴的学生劲头很足,花上几年时间苦练,过了十级,上了心仪的学校,目的达到了,琴也撂下了,从此不碰。
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乐器和音乐本身。这其实就是很多人想学乐器的初心:觉得某个曲子用某件乐器演奏时是那么好听,演奏者是那么帅!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种初心,并且有决心和毅力克服困难——不论多难、多慢我都要演奏出好听的音乐,那么你必然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般情况下,人会同时具备这三种动机,这是无可厚非的,只要是动机,就会带给我们学习的动力。然而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这些动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郎朗弹琴也会为了满足别人,小时候满足父亲、成名了满足粉丝;也会为了功名利禄,办音乐会,拍广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名利;而其核心动机是对音乐和钢琴的热爱,这是支撑着他走到今天的主因,父母亲友的满足、名誉金钱的获得等等只是附带着实现了而已。
再来说说目标。
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来源,而目标,简单地说,就是你想学到什么程度。
有人会说:只要热爱,学就行了,学一辈子,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也有人会说:我又没学过,不了解,我也不知道我能学到什么程度。
关于第一种说法,我想告诉你,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要有目标,否则容易散漫,进步缓慢,而且容易失去兴趣。心理学上有一个“目标设定理论”,大意是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反馈(比如激励),更能让你长久坚持和取得好的绩效。举一个例子帮大家更清楚地理解目标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玩过电子游戏,电子游戏之所以抓人就是因为巧妙地设置了“目标反馈”机制,你一开始玩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过第一关,干掉boss,达成这个目标马上给你一个反馈:拿到积分奖励,进入下一关就这样,你能一路兴味盎然地玩到最后一关,倘若没有每一关的boss(目标)和奖励(反馈),恐怕你玩一会就兴味索然了。
关于第二种说法,我想也是很多初学者的疑惑:我到底能学到什么水平?我学钢琴能弹到像郎朗那么好吗?
我想,每个人条件不同,学习以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好一个大致的目标。
如果是4、5岁的小朋友学乐器,是要培养个业余爱好,还是将来以此谋生,这个都说不好,也不一定在早期就要定好目标,家长可以和老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如果孩子热爱、努力且有天赋,当然给予更好的培养,往音乐家的方向发展。小朋友学琴一般由专业老师指导,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说说成人学琴。
成人学琴主要是业余爱好,也有少数走向专业道路的,但基本上就是组乐队,玩弹唱(弹电钢琴、民谣吉他、贝斯等),而成为演奏家(钢琴家、小提琴家、古典吉他演奏家等等)的几乎是没有的,这是因为一个专业演奏家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技术,非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熏陶训练不可,即使天赋再好,这些训练也少不了。所以,“半路出家”的小伙伴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演奏家,还是多想想竹笋好吃还是黄瓜丝儿好吃,不然会越练越沮丧。
啊啊啊啊啊!难道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像郎朗那样在键盘上挥洒自如,像吕思清那样在弦乐上飘逸潇洒吗?
且别灰心,我想,大部分人最初喜欢的音乐应该不是《降E大调乐曲》,而是《天空之城》吧!而且,你觉得法兰西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潇洒不潇洒?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像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天空之城》、《致爱丽丝》、《卡农》、《绿袖子》、《天鹅》、《克罗地亚狂想曲》、《风居住的街道》等以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很多经典作品——《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等,还有班得瑞、神秘园等这些乐团的轻音乐,还有好多好多非常好听的曲子,成人学琴,甚至自学,一两年之后都可以演奏!
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最初那首让你动心的音乐,在你学习一两年之后就可以演奏了。我敢这么说,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如果这么多好听的曲子还不能让你满足,那么你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难度稍大一些的曲子,比如《加勒比海盗》、古典名曲《小夜曲》、《悲怆奏鸣曲》、《幻想即兴曲》等在五、六年后也可以演奏。
因此,如果你追求的是音乐的美而不是繁复的技术,那么半路出家的成人学琴完全可以做到。
怎么选?
这一部分说说(针对成年人学琴)怎么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乐器。
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乐器,并且决定非它不可,那么可以跳过直接看下一部分。如果你还不知道想学哪一门乐器或者想了解一下各个乐器的入门难度以及投资大小,那这一部分正中你的下怀。
先谈谈“吉祥三宝”:
小提琴
成人学琴,慎选小提琴。
因为它的入门难度很大:首先,钢琴有键盘,吉他有品,只要你手指按在特定的一个范围,出来的音是固定的。小提琴不一样,它的音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音准,没有好的音感和长时间的练习,连音都拉不准,而音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其次,小提琴是旋律乐器,不像钢琴和吉他,它没法自己给自己伴奏,这在初学的趣味性上会降低一些;再次,小提琴的技巧太多,太过复杂,顿弓、跳弓、抛弓等等一大堆,每个技巧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不把技巧练全基本没法拉太出彩的曲子,而即使是最基本的揉弦,也不容易拉好;最后,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是比较别扭的(对于没学过的人来说),成年人的手臂已经比较僵硬,很多人的手臂已经弯不过来了。
拉小提琴只有好听和难听两种状态,不存在“so so”。练好了声音优美悦耳,练不好声音艰涩刺耳。一般来说,三年之内拉不出好听的声音,而且整个练习的过程比较痛苦,不仅练习的内容很艰难,而且长时间没有进步会让你得不到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实别说是半路出家,就算从小开始学也是极难的,两年基本无法摆脱难听,四年基本无法拉出好听的声音。这还是在每天保持至少一个小时专注练习的情况下。
所以除非你极端热爱小提琴,否则“知难而退”是明智的,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乐器。但是真的学成了,满足感也是无与伦比。
如果看了上面的内容你依然决定“非小提琴不娶”,那么你是真爱,如果经济许可,第一把琴可以买2000-3000元的半手工琴,音色比较有保障。要是担心学不会又不至于浪费钱的,可以买把500左右的工厂琴,用来练习也是不错的。
钢琴
钢琴是我比较推荐的乐器。
钢琴演奏的名曲是很多的,而且如前文所述有很大一部分很简单,学个一两年就能弹奏。虽然也需要童子功,但弹钢琴没有音准和发音的问题,所以只要弹的不是太差,听起来也是不错的。
钢琴的难度体现在高阶水平上,如果你不满足于《天空之城》、《梦中的婚礼》这样的乐曲,想要弹好肖邦、莫扎特和浪漫主义的作品,这时候钢琴触键的轻重,踏板的细微处理就都很重要了,而你要想演奏《钟》这样的炫技作品,那么手指的灵活性,跑动的流畅性、跳跃的准确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光准确是不够的,为了使弹出来的旋律不机械,你还要有良好的乐感和对曲子的深刻理解。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很多从小学琴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做好。
从这个角度说,钢琴未必比小提琴简单。
然而如前所述,成人学琴要定好自己的目标,培养爱好,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是主要的,完全不必达到演奏家的水平。
虽说入门容易,初学者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枯燥练习,能坚持下来也不容易,所以第一次购琴时不建议一步到位。
钢琴价格不便宜,稍微好一点的就得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初学者建议选购1-2万的钢琴,完全够用。或者,如果嫌钢琴太笨重、价格还是略高,可以选择3000-4000元的电钢琴,作为练习用琴,也是完全可以的。
吉他
吉他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款乐器。
吉他有很多种类: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佛拉门戈吉他、夏威夷吉他等等。比较受欢迎的是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
古典吉他多用于独奏,民谣吉他多用于伴唱。
古典吉他学习的过程比较严格,要有正规的姿势、指法和各种技巧,严格性和专业性是古典吉他学习提高的特点;民谣吉他在学习中是比较自由的,只需要在伴奏类型和节奏上多下功夫。虽然都是吉他,但弹法和技巧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先学了民谣吉他,再学古典吉他就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改正一些错误的指法和技巧,而且在速度上也需要重新正规地训练。因此最好选择一种持续练下去。
古典吉他难度更大一下,曲目也不是非常大众化,属于“硬核向”乐器,喜欢的人非常喜欢,当然,也有一些深受大众欢迎的名曲,比如《爱的罗曼史》。如果要学古典吉他,不建议自学,在入门时学会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民谣吉他就亲民多了,可以伴奏、也可以独奏,在姿势、手型、指法上也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入门容易,学上两三个月,就可以自弹自唱,很有成就感。
即便如此,学习的过程也会遇到坎儿。第一道坎儿是按弦手指会疼,指尖会磨出一层茧,很多童鞋就是受不了手指的疼痛而放弃;第二道坎儿是大横按和爬格子,大横按是个让初学者头疼的技巧,貌似很简单,可一时半会儿还真按不好,需要慢慢花时间练习,爬格子很枯燥,但不爬手指就没法灵活;第三道坎儿是和弦转换,不熟练的时候,手指老是慢半拍,很让人捉急。一旦你坚持度过这些困难,油然而生的自信就会支撑你学会更多的技巧,弹出更好的音乐。
初购古典吉他可以选择2000元左右的琴,质量、音色有保证,预算不够也可以选择400-500元的练习琴,一段时间后如果觉得自己真的热爱,再换一把好琴。民谣吉他可以买500元左右的练习琴,用来学习各种技巧、伴奏歌曲是完全可以的。再便宜的琴不建议选购,音色太差,按弦不易,都会影响学琴的兴趣。
其他乐器
管乐:
管乐对身体条件有一些要求,比方说长笛适合嘴唇比较薄的人。
管乐当中也就只有长笛的名曲是比较多的(如《小夜曲》、《圣母颂》等),但是跟弦乐还有钢琴比起来,还是太少了。管乐当中基本不要考虑双簧管、圆号和长号,因为这三个乐器比较难吹,而且名曲很少,有的都是大部头的协奏曲,或者是交响曲的选段。
单簧管,也就是黑管,是长笛之后比较推荐的,因为在爵士乐当中单簧管能运用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没事跟朋友组个乐队还是可以玩玩的。
长笛和单簧管入门也不算难,一般练习两年,就能吹得还像一个样,而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这两个乐器只要吹响,再对气息有一些控制,声音就不会太难听。技巧70%集中在气息上,不涉及到太多手指灵活度的问题。
竖琴:
竖琴是一款易学好听的乐器。它的音色本身就很好听,怎么弹都好听,近距离现场听竖琴的话,简直是天籁之音!而且有很多名曲都被改编成了竖琴作品,所以其实竖琴可以弹的作品是很多的。
但其缺点是比较贵,简单的练习琴(没有转调踏板的小琴)都要两万起。真正演奏用的大竖琴,最普通的都要二十万,所以这只能是在经济充裕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的选择。此外,和钢琴一样,竖琴携带不方便。
大提琴:
上文提到,小提琴不推荐主要是因为前期发音难听,像锯木头的声音。大提琴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大提琴的声音非常低沉。从运弓上说,小提琴是平趟在肩膀上拉的,弓子的重力天然压在弦上面,手控制不好压力,多加一点点,声音就破了。大提琴就不是了,它是竖着拉的,弓子的重力不会天然加到弦上,而且大提琴的弦很粗,不怕你使劲儿。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发音和运弓上,大提琴非常友好。
其次,不像小提琴有那么多的技巧和弓法是演奏出彩所必须的,大提琴虽然也有各种技巧,但在大部分的曲子里是用不到的。大提琴的主要演奏技巧就是拉满弓,奏出一种深邃深情的声音。比方曾有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由于其右手有些缺陷,导致她无法做到跳弓、顿弓等技巧,但是这完全不影响她拉好大提琴。因为大提琴基本就是靠拉,其他技巧有木有无所谓。
再者,大提琴的音域比较低,并不是人耳敏感的音域,即使你音稍有不准,也不会太刺耳,一般人估计听不出来,这一点倒是适合耳朵不太灵敏的成年人。
另外,大提琴的名曲也不少,大都以深沉、抒情为主,旋律舒缓优美,非常浪漫。基本上学一年左右,很多曲子就能拉得像模像样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很多受欢迎的乐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一样的原则,举一反三。
总结一下:选乐器最重要是看自己的喜好,在此基础上,考虑入门难易、价格、可演奏曲目量、投入产出比等因素。
怎么买?
明确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选好一门乐器,下一步就是选购一款适合初学者的琴了。
接下来,我就以钢琴和吉他为例,说说买琴的注意事项。
钢琴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大部分初学者购买。即便经济充裕,也不建议初次购琴就买太好的琴,除非你说我家房子太大,就愿意花100万买个三角钢琴摆在客厅做装饰,那请自便,这种情况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笔者母亲在教会就有这么个朋友,早年间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他想让女儿小时候学钢琴,于是花好几十万买了一台三角钢琴,还请了刘诗昆的弟子做老师,投入巨大,可小女孩练了几个月,就一点兴趣没有了,每次去学琴就跟上刑场似的,硬拉硬拽,各种哭闹,只好作罢。后来改学唱歌了,几个月后也没了兴趣,又去学了跳舞,而钢琴从此就成了摆设。后来他生意不太景气,多方打听,想把钢琴卖掉
小孩子反复无常很正常,需要家长引导;成年人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
因此,成人学琴建议先购买一款3000-5000元左右的电钢琴。
至于为什么,可以看看我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
传送门: 关于(电)钢琴的选购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地比较了电钢琴和钢琴各自的优缺点,我想对于初学者选购是有帮助的。
在3000-5000元的电钢琴中,有很多质量、口碑不错的品牌可以选择,比如:雅马哈、卡西欧、罗兰、KAWAI等等。这些品牌在网上都有详细的信息:型号、音色、外观等等,很容易搜到。
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说说雅马哈和卡西欧的区别。
在这个价位区间,推荐雅马哈p115和卡西欧px160。
这两个都是日本的品牌,雅马哈的名气可能更大一些,它还生产钢琴。外观上说,两者都很漂亮、典雅。音色上说,雅马哈电钢更加柔和,键噪较小;卡西欧音色稍微欠佳,键噪较大。触键感觉上说,雅马哈电钢偏软,与真钢差距较大;卡西欧触感更接近真钢。
所以,看重音色就选雅马哈,看重触感就选卡西欧。
千万不要买电子琴,虽然和电钢琴一字之差,但完全是两种乐器,因为电子琴没有力度感应,你轻轻按键和用力按键出来的音量是一样的,而且电子琴没有延音踏板,而用手指力度控制音量和用踏板控制延音,这几乎就是钢琴之所以称之为钢琴的全部(piano是pianoforte的简称,是意大利语,本意是“强弱”)。
此外,也不建议学电子琴,它就是个玩具,而且是小孩子的玩具。任何乐器都需要控制强弱来融入感情,管乐通过气息控制强弱、手风琴通过风箱控制强弱、小提琴通过拉弓的力度控制强弱等等,没了强弱,音乐的灵魂就失去一半。(如果有杠精非要说电子琴有音量控制旋钮啊,那你是不是还得长出第三只手在演奏时专门拧音量旋钮)
如果想学习吉他,那么初学者需要买一把大概500元左右的练习琴。再便宜,质量很难保证。购买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看外观:吉他颜色如果是深色的,或者在面板上画了很多图案,那么就要小心了,一般这样的吉他就是厂家在掩饰面板的瑕疵。好木材一半不会涂上深色的漆。选择一些可以看到木纹的吉他品质有保证。
看面板:吉他按照面板三个等级:合板,单板,全单板。合板琴是全琴用的都是复合板。单板琴一般是面板为实木板,背侧为合板;全单(板)琴是面板和背侧全都是实木板。全单琴音色最好,单板琴音色其次,合板琴音色最差。500元左右一般都是合板琴。
看弦距:查看弦与弦之间的距离是否均匀,弦与指板的距离是否合适,太高不好按,太低会打品有杂音。第1品弦与品柱的距离是2毫米左右。第12品为5-8毫米。(请自行百度什么是“品”)
看做工:看看做工是否精细,连接处有没有开胶,琴颈直不直,有没有明显的瑕疵等。
以上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判断方法,新手买琴最好能有一个懂行的朋友做咨询,减少买到劣质琴的概率。
怎么学?
买好了乐器,就要正式开始学习了——这将是一段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也不乏各种乐趣和成就感的旅程。
这一部分,主要以钢琴为例来谈,从心态、教材、指法、练习时间和内容安排等各方面详细说说。
心态
不学不知道,当你学了一段时间,就会体验到很多“滋味”。有涩有苦,有甜有乐,但是如果心态不好,就可能因为体验到的苦多于乐而放弃。
学乐器容易产生哪些不好的心态呢?
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妄自菲薄、骄傲自满等等。
这都是由于对自己、对乐器的学习规律以及对音乐本身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心态?请阅读笔者之前的文章:
传送门: 那些适合新手演奏的好听钢琴曲 01
这篇文章对于怎么克服不良心态、怎样保持兴趣有详尽的说明。
教材
如果是小孩子跟老师学,那一般会从“大汤”、“小汤”开始,到“拜厄”、“车尔尼”、“哈农”等来打基础。
成人自学就没必要每本都练了,成年人理解力较好,可以只练《拜厄》和《车尔尼599》,中间夹杂着《哈农》用来练习手指灵活度。
至于具体怎么练,先学哪本再学哪本,什么样的手型是正确的手型,每首练习曲练到什么程度可以练下一首等等的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享过,可以点击下面的传送门阅读:
成人学琴流程简介(端午节快乐,高考加油!)
钢琴新手教学 拜厄01
钢琴新手教学 车尔尼599
钢琴新手教学 哈农01
(注:文中附教学视频)
练习方法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来练琴,有的人一天可以抽出两三个小时练习,有的人一天只能抽出半个小时练习,不论怎样,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换句话说,怎么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练琴时间,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合理安排练习的内容,花多少时间学习练习曲,花多少时间学习自己喜爱的乐曲,是有讲究的。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写文分享过,贴在下面:
怎样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关于考级
成年人学琴可能没有多少人关心考级,如果是家长朋友可能会非常关注,孩子要不要考级,花大量的的精力准备考级有没有价值,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些思考,仅供参考:
传送门: 考还是不考,这是个问题——关于钢琴考级
结语
学一门乐器,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一种爱好。
可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却不简单,这种爱好增加了生命的能量,拓宽了生命的广度。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即是联系。
所以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和加强我们与周围的人、事、物的各种联系的过程。如果你的心里只有工作、赚钱,那么就其他事物而言——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体育、友谊、政治——你只是一个死人。而你每增加一种兴趣,就相当于获得了新的生命!
除此之外,学习一门乐器也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
钢琴的前身叫“大键琴”,这是一种很难通过力度来改变音量强弱的乐器,鲜为人知。直到后来意大利人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夫里发明了琴槌击弦后弹回的装置,才诞生了可以控制强弱的钢琴,取名为pianoforte,意思就是“强弱”,从此,钢琴大受欢迎,成为了“乐器之王”。可见,“强弱”对于一件乐器来说是多么重要。
练琴的过程,就是通过成千上万次地反复敲击琴键,去感受手指的“轻重”如何影响音响的强弱,从而形成肌肉记忆,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轻的时候恰到好处,重的时候恰如其分。
“知轻重”,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是毕生追求的精湛技艺;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穷其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