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因为反应的大多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百度上有个全的,我手机没法复制网页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 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 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 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 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 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 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 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 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 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集。
《诗经》的来源,是很现实的。
民间存在着大量自发的诗歌创作,《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这个诗歌总集,是官方性质的。是周天子的中央音乐机构——乐府派出采诗官走访天下,搜集歌词,整理、加工、美化。
中央从民间采集上来的,称为“风”;周天子君臣创作或者诸侯进献的,称为“雅”;而主要由乐师创作,用于祭祀,歌颂先辈的诗史类作品,称为“颂”。
官方把这三类作品集合成一个集子,最早就叫《诗》。
《诗经》的功用,是更现实的。
那么《诗经》是干什么用的呢?周天子要收集这些音乐、歌词,是因为爱好文学,爱好诗歌?
其实并非如此。
周天子只是一个统治阶层,统治阶层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延续性。在那个时代,对统治最大的威胁性是什么?是消息不灵通,沟通不方便。一个王朝的统治者,要得到治下的真实国民状态都不容易,要如何了解民生,了解国民状态呢?
搜集民歌就是一种方式。诗歌大多是老百姓劳作生活之时有感而发,是最现实、真诚的生活反应。朝廷就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民生风情如何,政令是否通达,甚至出现了什么异象,都有可能在诗歌中发现。所以,诗其实是最早的信息收集系统。
中央整理过的诗歌,每年各地诸侯觐见之时也会分发学习,让大家看看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好的互相学习,坏的引以为戒。
《诗经》就具备了国家管理的重要功能,主要担负的是信息沟通、民风教化的作用。这是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统治者们想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诗在周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管理的工具,具有国家行为的高度和权威性。
《诗经》的题材,是很现实的。
《诗经》中的诗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完整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这正是诗在内容上的成熟。我们今天能看到所有内容的诗歌创作,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
甚至因为文采的产生,多种表达方式的出现,各种理法的禁锢,后世诗人的书写题材比《诗经》更加狭窄,修辞方式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纯真淳朴。
比如婚后生活,后世的诗基本上很少再提。而在《诗经》的爱情诗中,不但有热恋、相思、单相思、甚至失恋、离婚、出走都有表现。关于劳动题材的也很多,骂人讽喻的也有,歌功颂德的老干体更是不缺。还有咏物诗、边塞诗、战争题材诗、民间疾苦、官场腐败、公务员生活、劳动欢乐的诗。
应有尽有。从这个角度说《诗经》是中国古诗的源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诗经》的来源、题材、功用都是现实的,当然是现实主义作品集。
觉得它很浪漫的,不过是自我想象而已。
诗经、楚辞分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可以说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先河,不是浪漫主义先河。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的是《楚辞》。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15国风,民间歌谣,;雅——大雅和小雅,宫廷颂歌;颂——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又分为“风雅颂”,“风”为“国风”主要是表现百姓生活,是写实的,“颂”收录的是宫廷里的乐府曲,〈〈诗经〉〉有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代表作有〈〈雎鸠〉〉〈〈卫风氓〉〉等,后期代表人物有杜甫等。 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离骚〉〉,后期代表人物有李白等。
一、《诗经》名篇
我们先看一首诗,选自《诗经》的爱情诗。一般来说,相信大家都读过,因为《邶风·静女
》长年入选中小学课本,是《诗经》爱情诗里面最经典的篇目之一。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不长,三章复沓,重章叠句。本也是《诗经》常见。诗以第一人称描写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青年男人的款款痴情之态。因为年代久远,这首诗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有不少通假字和生僻字。
俟(sì):等待。踟(chí)蹰(chú):徘徊不定,通今天的“踌躇”。娈(luán):现在几乎看不到这个字了,娈者,美女的意思。贻(yí):赠。说(yuè)怿(yì):喜悦,高兴。说通“悦”。女(rǔ):通“汝”,你,指彤管。归:可不是现在回的意思,通“馈”,也是赠送的意思。荑(tí):一种植物,白茅,古时象征婚恋。洵:古今义也不同,是“实在”的意思。匪:《诗经》常见,通“非”。
读上古之书,像《诗经》这种简短的篇章也要注释一大堆,可见古书难读。诗有三小段,层次上可分为两层,且前后逻辑紧密。
第一段为第一层,写约会不见的焦躁,甜蜜的烦恼。将热恋中约会不见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是诗中传神之处。这一段也成为《诗经》最有名的爱情描写之一。短短四句,流传极广。两千年后的人读来,也觉得很亲切可感。
第二、三段为第二层。都说的一件事,恋爱中的两人互送礼物。主要是女方送男方的礼物。一个“彤管”,一个“荑”。虽然都是女方送的礼物,但似乎喜爱程度不同。“彤管”只是觉得很美。而更不起眼的“荑”,似乎反而重要些。可能赠“荑”是更野性和热烈的表达吧。专从野外采来,似乎也更有仪式感,同时也更有用心一些。恋爱中的人心意为上,并不是礼物贵重就好。《静女》的这两段送礼显得很有层次。
诗前后三段,第一段为现在,后面两段是在等人约会时的回忆,即过去。诗用了倒叙的写法。
全诗可翻译如下:
妹子很美,我跟她说好了在城门口相见的,我到了,她怎么还没见呢?非要玩女生迟到的矜持吗?好吧好吧,我等就是了,谁叫我爱你呢!我愿意为你而兵荒马乱。
我掏出你送的彤管,很好看,不过,比不上你送我的“荑”,虽然只是一把草,我看到的却是你的心。看着你送我的礼物,等多久,我也是幸福的呀。
一直认为,不是《蒹葭》也不是《关雎》,这一首《静姝》才是《诗经》最美爱情诗,读来千年不隔。
二、《诗经》其他爱情名篇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4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5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脍炙人口的《诗经》爱情经典,你更偏爱哪一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