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派别之浪漫诗派

唐诗—派别之浪漫诗派,第1张

代表人物 :李白。

特点 :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1、盛唐边塞诗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 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2、新乐府运动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 提倡关注社会,“缘事而发”,言辞通俗流畅。

3、韩孟派

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

4、杜诗

以杜甫为代表。诗风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诗歌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给与批评。

5、咏史诗

以刘禹锡、李商隐为代表。初盛唐咏史诗体现了颂扬功业,积极地述怀壮志的时代特点;中晚唐咏史诗则体现了关怀现实,深沉地忧患意识的时代特点。

6、山水田园诗

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 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7、浪漫诗派

以李白为代表,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扩展资料:

一、山水田园诗派

1、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 、五绝、五律。

2、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二、边塞诗派

1、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2、代表作:

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

三、现实诗派

1、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2、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唐诗流派

-唐诗

一、诗歌:

1、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一派,以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2、田园山水诗派,鼻祖为晋陶渊明,唐代有孟浩然,王维等代表诗人。

3、边塞诗派,以唐的高适、岑参为代表。

4、浪漫主义诗派,鼻祖屈原,代表诗人李白。

5、现实主义诗派,代表诗人杜甫,白居易。

6、奇崛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7、江西诗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代表。

二、词派:

1、花间派,以唐温庭筠、韦庄为代表。

2、婉约派,以宋李清照,秦观为代表。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4、格律派,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

发展历程

1、历史演变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1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