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施特劳斯和小施特劳斯谁是圆舞曲之父?

老施特劳斯和小施特劳斯谁是圆舞曲之父?,第1张

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圆舞曲发展了奥地利民间舞曲和专业传统,给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以很大的积极影响 奥地利圆舞曲作曲家幼年为学徒工人,后习音乐,15岁入舞蹈乐队拉中提琴1824年后,从事”维也纳圆舞曲”创作1830年在维也纳建立花园舞厅乐队,演出他的圆舞曲,获得成功后曾率领他的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一生共创作圆舞曲150首,波尔卡舞14首,加沃特舞曲28首,还有一些其它作品其中<<拉德茨基进行曲>>较为著名

小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与其父亲约翰•施特劳斯同名。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 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出生于萨尔斯堡,奥地利著名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70 年。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1908年4月5日 卡拉扬出生于萨尔斯堡。卡拉扬的家庭并非音乐世家,但家人都热爱音乐。 1912年 卡拉扬4岁,跟随弗兰兹·列德文卡学习钢琴。但后来由于得了腱鞘炎而放弃。 1916-1926年 于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从弗兰兹·列德文卡,和声从弗兰兹·绍尔,作曲和室内乐则是博尔哈德·包恩伽特勒。正是后者鼓励卡拉扬成为指挥的。 1917年1月27日 第一次以钢琴家身份在莫扎特纪念日里登台演出。 1919年1月26日 在包恩伽特勒的伴奏下,以独奏家身份演奏协奏曲。 1926年 完成毕业论文《热力学与内燃机》,于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毕业。 1926-1928年 于维也纳工业高校学习,同时也是维也纳大学音乐科学系学生。 1926-1929年 于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学习。钢琴师从约瑟夫·霍夫曼,指挥师从亚历山大·温德尔和弗朗兹·绍克。 1928年12月17日 在学生音乐会上指挥亚历山大·温德尔班学生乐队演奏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 1929年1月22日 在萨尔斯堡首次作为指挥家公开亮相,指挥莫扎特音乐学院乐团。乌尔姆市立剧院总监邀请他到自己的剧院试奏。 1929年4月19日 于萨尔斯堡节庆剧院里指挥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 1929-1934年 受聘为乌尔姆市立剧院指挥,1929年3月2日制作第一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音乐学院国际基金会夏季课程指导。维也纳交响乐团客席指挥。 1933年 加入纳粹党。后来被定无罪。首次作为指挥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登台。 1934年8月21日 在私人晚会上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 1934-1943年 受聘为亚琛市立剧院音乐会指挥和歌剧总监。 1935年4月12日 任命为亚琛市立剧院音乐总监(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总监) 1937年6月1日 首次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瓦格纳的《特里士坦》与《伊索尔德》。 1938年4月8日 第一次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指挥莫扎特、拉威尔和勃拉姆斯的作品, 1938年7月26日 与女歌手艾米·霍格罗夫结婚。 1938年9月30日 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贝多芬的《费德里奥》。 1938年10月21日 指挥特里士坦与伊索尔德引起国际轰动,柏林音乐评论家评卡拉扬为“神奇的卡拉扬”。与德国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签下第一份合约,但直到1943年才生效。第一个录音,莫扎特的《魔笛序曲》,乐团是柏林国立乐团。 1939年 同时被任命为柏林国立歌剧院乐队指挥和普鲁士国家乐团音乐会指导。 1940年2月18日 于柏林国家歌剧院,在理查·斯特劳斯面前指挥其歌剧埃莱·克特拉。 1942年 与安提拉·居特曼结婚。与亚琛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合约过期。 1945年 于意大利的米兰等城市逗留。 1946年1月12日 第一次战后音乐会,在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而在苏占区因其纳粹身份,禁止演出。与华尔特·李格开始合作。在萨尔斯堡音乐会上作助手。 1947年10月 首次与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歌唱协会合作。禁演令正式消除。 1948年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歌唱协会终身艺术指导。参与萨尔斯堡音乐节(节目: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埃雨迪克,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两场音乐会,节目是海顿、理查·斯特劳斯、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歌唱协会合唱团) 1948-1953年 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同时在伦敦与爱乐乐团紧密合作。同时受到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和奥地利等地乐团的委任。卢塞恩指挥班指导。 1948-1968年 米兰史卡拉歌剧院常任客席指挥和德国演出季指导。 1948-1988年 卢塞恩国际音乐周合作者(1960年除外) 1949年 再度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指挥威尔第和贝多芬的作品,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歌唱协会合唱团。南美洲之行。 1951-1952年 登台拜鲁依特指挥瓦格纳作品《纽伦堡的名歌手》以及《尼贝龙根的指环》(部分),并由EMI录音。 1955年 接替去世的富特文格勒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56年被任命为终身首席指挥。与柏林爱乐首次美国之行。 1956-1960年 萨尔茨堡音乐节艺术指导 1957年 与柏林爱乐首次日本之行 1957-1964年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指导 1958年 与爱利特·毛瑞特结婚 1959年 柏林爱乐,卡拉扬和德国唱片公司铁三角开始了长时间的合作,(第一个立体声录音:理查·斯特劳斯的英雄生涯)。秋季,与维也纳爱乐巡回印度,菲律宾,香港和美国。 1960年6月25日 女儿伊莎贝拉出生。维也纳爱乐是其监护人。 1963年10月15日 柏林爱乐大厅开幕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第9交响曲。 1964年1月2日 女儿阿拉贝尔出生,柏林爱乐是其监护人。8月,被接纳为萨尔斯堡音乐节理事会成员。9月,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首次到苏联演出。 1965年 开始在Unitel公司制作歌剧和音乐会录影,自己担任导演和指挥。和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里左合作。 1967年 创建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会。3月19日开幕节目为瓦格纳的女武神。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导演指挥《女武神》。 1968年3月4日 获萨尔斯堡州指环。4月4日,获萨尔斯堡名誉市民称号。4月8日,获德国唱片公司金留声机。8月14日,成为萨尔斯堡大学荣誉理事。在柏林成立赫伯特·冯·卡拉扬基金,用于促进音乐感觉得科学研究。此基金还会推动一个指挥比赛和柏林爱乐乐队学院。 1969年 萨尔斯堡大学心理学院成立“赫伯特·冯·卡拉扬基金”实验音乐心理学学院。春季,与柏林爱乐的欧洲之行。在莫斯科,在肖斯塔柯维奇的面前指挥其第10交响曲。8月31日,获卢塞恩艺术奖。 1969-1971年 获得巴黎管弦乐团咨询会内一职。 1973年 成立萨尔斯堡圣灵降临节音乐会。11月24日,成为柏林荣誉市民。 1977年 在慕尼黑获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奖。 1978年 成为慕尼黑大学荣誉博士。5月12日,成为萨尔茨堡大学哲学博士。6月21日,成为牛津大学音乐博士。 1979年10月13日 成为东京早稻田大学博士。 1981年4月15日 成为CD数码音频系统的国际主席 12月1日 在重新开幕的莱比锡布商大厦(格万豪斯)指挥柏林爱乐。 1982年 成立Telemodial公司,旨在记录卡拉扬的演出。3月2日,在伦敦因其录音马勒第9交响曲和前年的瓦格纳帕西法尔获得留声机大奖。 8月30日 柏林爱乐建团100周年音乐会(节目: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 1983年3月,获伦敦爱乐协会金牌提名,1984年获奖。 4月5日,75岁大寿,获得很多奖项(德国唱片奖,金唱片) 10月 获得UNESCO的国际音乐奖 1984年 首次录影贝多芬九首交响曲 1985年6月29日 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于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前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莫扎特的加冕大弥撒,由Telemodial录影,并全世界转播。 1986年 1月25/26日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诞辰100周年纪念音乐会。6月,在雅典获奥林匹亚奖。 1987年 1月1日,指挥新年音乐会,世界直播。3月1日,柏林建城750年开幕音乐会。10月28日 柏林爱乐厅室内乐馆开幕音乐会。 1988年 80大寿,获得无数奖项。德国唱片公司以其妻爱利特·冯·卡拉扬的画作为封面,发行卡拉扬100杰作。4-5月,最后一次日本之行。10月 与柏林爱乐作欧洲之行。 1989年 2月 与维也纳爱乐在纽约最后一次演出。7月16日 在排练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时因心脏病发逝世

  吉亚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从亡父的学生安杰罗尼和故乡鲁加的其他音乐家学习。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1883年毕业。1884年创作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其后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玛侬 菜斯科》(成名作,1893)、《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取材作家戈齐的一篇有关中国故事的歌剧《图兰朵》没有完成,其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其创作有真实主义倾向,多取材于下层市民生活,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同情,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音乐语言丰富、旋律优美明媚,具有及强的歌唱性。配器与和声技术高超。剧情遵循“有趣、惊人、动人”的原则,善于驾驭舞台戏剧效果。

  他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三幕歌剧《托斯卡》1900年1月24日初演于意大利罗马,剧本由贾可萨根据莎尔多的剧本改编,是普契尼最著名的四部歌剧代表作之一。剧情为:1800年,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安格洛蒂脱逃而被捕受刑。歌剧女演员托斯卡正热恋着他。警察总监斯卡皮亚以处死马里奥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托斯卡被迫假意允从,警察总监则答应搞一次假处决使马里奥获得自由,托斯卡在拿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趁其不备,刺死了他。黎明时,马里奥被带往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谁料这是警察总监耍的花招,马里奥真的被处决。她刺死总监之事也已暴露,终于跳墙自杀。歌剧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贪婪和奸诈,歌颂了被压迫者的高尚情操。

  剧中的咏叹调十分著名。这里选用的是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片段1 )和卡伐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片段2 )。其中《星光灿烂》是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卡伐拉多西在第三幕中所唱。黎明,他走上刑台,即将被处决。远远望见梵蒂冈和圣·保罗大教堂,天空清亮,星光闪烁,一道暗淡的光线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卡伐拉多西深情唱到:"……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么惊慌,她面纱下美丽的面容和身材……"正是因为作者把最丰富的感情融汇于完美的形式中,使这首咏叹调永传后世。

  普契尼的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米兰,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1854-1931)改编成剧本。歌剧描写的巧巧桑(蝴蝶姑娘)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他为了爱情而背弃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巧巧桑深信他会回来。平克尔顿回国后另有新娶。当他偕美国夫人回日本时,悲剧终于发生了。巧巧桑交出了孩子,吻剑自尽了。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 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啊,明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是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尔顿回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音乐近似说白,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迫切心情(片段1 )。

  《艺术家的生涯》, 四幕歌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由嘉科萨和伊利卡编剧。1896年2月1日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

  剧情:诗人鲁道尔夫、画家马彻罗、音乐家索那和哲学家科林共同居住在巴黎一所破陋的阁楼上,生活虽然贫苦,但充满自信。一天,鲁道尔夫在家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把她带到朋友们正在聚餐的酒馆中。马彻罗过去的情人牟塞带来了一个倾倒于她的老头儿阿尔桑多尔,但想和马彻罗言归于好,就设法把阿尔桑多尔支开,投入了马彻罗的怀抱。数月后,两人的感情又日趋恶化,而咪咪和鲁道尔夫之间的爱情,也濒于破裂。咪咪得了严重的肺病,当她来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起来,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但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牟塞和马彻罗因此深有所感,重新结合起来。

  全剧有许多动人而且富于戏剧性的唱段。如第一幕,咪咪的娇美迷住了青年诗人鲁道尔夫的心,他唱起动人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片段1 ),接着咪咪以天真活泼而又深情的曲调唱出《人们叫我咪咪》,表现了她初恋时的愉悦心情(片段2 )。这两首咏叹调是整部歌剧中最著名的两个唱段。

  3幕歌剧,同样改编自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的同名戏剧,由曾加利尼(Zangarini)与奇维尼尼(Civinini)撰脚本,作于1910年,该年 12月10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3幕分别为:第一幕,美国加州某矿山波尔卡酒吧,黄昏。警长杰克·兰斯(Jack Rance )正和矿工拉肯兹开玩笑,刚下班的矿工挤进酒吧,叫酒玩牌。远方传来流行歌手佛列斯唱的《在做什么呢,我的家族》,矿工们应和这首思乡曲。运输公司经理阿什比也来喝酒,他告诉兰斯,不久可以抓住强盗首领拉梅列斯。矿工们为酒吧女主人咪妮(Minnie)干林,兰斯说咪妮是兰斯夫人,矿工索诺拉要与他决斗,咪妮拿着手枪冲进来干涉。大家都围着咪妮,咪妮拿圣经,读一段大卫颂歌,邮差给大家带来信。只剩下兰斯与咪妮时,兰斯向她求婚,咪妮却说她想嫁的人还没出现。兰斯唱《咪妮呵,自从我离开家》,说他目前最急切的是得到她的吻。咪妮唱《幼年时在索列达德》,怀念童年,说她一直在等待真正值得爱的男人。在代表强盗拉梅列斯的动机引导下,自称是乔森(Jonson)的外国人上场,咪妮与他一见如故,当大家质问他时,咪妮为他辩护,在矿工们的歌声伴奏下,她与这个乔森跳起圆舞曲。一会儿,随着矿工们的怒吼,带进拉梅列斯的部下卡斯特罗,他表示愿透露拉梅列斯的藏身之处,又借机偷偷告诉乔森,伙伴们已抵达,集合口号是口哨声。矿工们跟着卡斯特罗去找拉梅列斯,只剩咪妮与乔森。两人唱爱的二重唱,咪妮称她的初吻还不曾给别人,乔森与她边跳舞边吐露爱意。这时传来口哨声,咪妮指着一个个罐子说,矿工挖的金矿都在这里,自己愿舍生命保护。乔森表示自己有事要走,咪妮邀他事后来她的小屋,乔森对她说:“你拥有天使般的面容。”

  第二幕,咪妮家中。一小时后,印第安女人沃库抱着婴儿唱摇篮曲,咪妮回来,要沃库准备两人的晚餐,然后开始打扮,唱《如果知道有什么惬意的生活》。乔森来到,沃库害怕刮暴风雪,咪妮要她提前回家,两人开始享受爱的狂欢。屋外刮起暴风雪,两人唱二重唱《不再分离》。咪妮把自己的床让给乔森,祷告后正要躺下,有人敲门,兰斯带着矿工赶来,说乔森就是拉梅列斯,问咪妮是否知他下落。咪妮矢口否认,请他们回去,然后责问乔森。乔森唱《我不是为抢劫而来》,他说他的确是拉梅列斯,但因父亲去世,不得已才成为强盗,与咪妮相遇后,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求她忘记他的过去。可是咪妮还是谴责他背判了自己对他的信赖,也偷取了她的初吻,把他赶了出去。这时屋外传来枪声,咪妮慌忙跑出去,把打伤的乔森拖回来。她说“你是我的第一个男人”,把他拖上阁楼,把楼梯撤走。兰斯追来,找不到人,情欲燃烧,把咪妮紧紧抱住,但咪妮反抗。这时天花板上有血滴下,兰斯认定乔森在阁楼上,乔森自己走了下来。兰斯问乔森愿不愿用赌博决定他的命运,咪妮同意试一试。她说用扑克下赌,如她赢,就让她和乔森自由,如她输,她就与兰斯结婚,把乔森逮捕,三次决定胜负。赌时咪妮利用兰斯去拿酒的机会做手脚,终于赌赢。兰斯气呼呼地离去后,两人抱在一起。

  第三幕,加州大森林。黎明,矿工们正在讨论如何处置乔森。兰斯自言自语说,这次咪妮要痛哭了。索诺拉说,他已抓住了乔森,矿工们要求处以绞刑。矿工尼克对咪妮表示同情,他拿一小袋钱给拿绞刑用绳索的比利,要他拖延处刑时间。矿工们合唱《要死刑》,乔森被押来,他辩解说他未抢过东西也未杀过,矿工们却怒责他抢走了咪妮。乔森说他不怕死,但要求让他死前再说一句话,唱咏叹调《请让她相信我自由地去远方》。兰斯殴打他,他走到处刑的大树边。这时咪妮骑马赶到,她举起手枪,卫护着乔森,她说看在她牺牲青春为人家服务的份上,请求大家饶乔森一命。索诺拉带头,劝说大家答应咪妮的请求。矿工们先是拒绝,后被咪妮的真情感动,同意赦免乔森。当索诺拉说,“以大家的姓氏,把你呈献给咪妮”时,乔森谢谢大家,矿工们唱《该是回去的时候了》,咪妮与乔森唱《再见,怀念的土地,加利福尼亚》,在大家合唱相送下,走进森林深处

  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著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人物都是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他在这里一反过去常采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有雄伟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等。由于戏剧的背景是古代中国,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但其他方面并无中国特色。他在剧中广泛运用了欧洲的古调式,有些表现性强的场面,运用现代和声,形成不协和的多调性结合。可惜写到第三幕时普契尼因病逝世,剩下的部分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他的草稿完成。1926年4月,当《图兰朵》在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在第三幕临近结尾时放下指挥棒,转向观众低声宣布:“大师的作品在这里结束。

杨松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杨松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杨松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点。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突出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上,以及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杨松斯近几年很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杨松斯受到穆拉文斯基和卡拉扬两位大师的点拨,以及自己多年在乐坛上韬光养晦的结果。很多人喜欢将杨松斯和当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西蒙·拉特进行对比,说杨松斯是当代的富特文格勒,而拉特是当代的托斯卡尼尼。杨松斯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富特文格勒一直是杨松斯最崇拜的指挥家,而杨松斯也一直以富特文格勒为自己的标杆。作为当今古典乐坛中流砥柱的指挥家,杨松斯指挥的音乐会场场爆满,而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票房保证”。

对于音色上的处理,似乎是俄系指挥家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杨松斯的音色却一直很有自己的特点。从200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听到,杨松斯善于将弦乐赋予一种淡淡的忧愁感。他扩大了弦乐低声部的配器(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常只有6把大提琴,而2006年有8把)。可以说,杨松斯对于音色的考究,在当今指挥家中是很有特点的。与当今很多指挥家明朗的音色不同,杨松斯的音色偏向于厚重,但铜管乐声部又不乏嘹亮,而打击乐声部与管弦乐声部的融合又非常的融洽,丝毫没有突兀或者是凌驾于乐团之上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浪漫主义后期作品的复杂的情感时,就更显得游刃有余。而杨松斯指挥下的合唱团,更是有了一种神圣的味道。杨松斯的合唱团的音色空明而纯洁,细腻而富于变化,在演唱一些宗教作品比如安魂曲的时候,更突显出了一种圣洁的味道。也许,这与杨松斯从小生活在歌剧院,对人声比较敏感有关。在2008年卢塞恩音乐节上,杨松斯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的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中,圣洁的合唱更让这部作品焕发出夺目的色彩。

现在,杨松斯指挥下的两个乐团也各保持着自己在音色上的特点。杨松斯指挥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现出的是一种偏暖,柔和的色彩。每个声部都流露着古典主义人文精神的色彩。因此,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前任首席指挥伯纳德·海廷克在评价杨松斯时说“这个乐团在里卡多·夏伊时代丢失的传统的音色又被杨松斯找回来了。”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出一种亮丽、洁净的音色。这种音色下的音乐作品,线条和细节更清晰,更能客观地去演绎一部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说,杨松斯指挥棒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献给我们的是古典音乐的酒神精神,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给我们太阳神精神。

杨松斯比较擅长的作曲家有: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柏辽兹,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理查德·施特劳斯等等。同时,他的古斯塔夫·马勒,贝多芬,海顿,舒曼等人的部分作品也颇受好评。在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后,他又开始大量演出瓦格纳,布鲁克纳,勋伯格,马蒂努,奥涅格,曼努埃尔·德·法雅,雷斯皮基等人的作品。2005年12月22日,他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演了汉斯·维尔纳·亨策于 2003年创作的一部新作:《塞巴斯蒂安之梦》(Sebastian im traum)。杨松斯与奥斯陆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版本之一。而在2006年,杨松斯与世界上几大一流乐团合作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的发行,也让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作曲家又一次活跃在了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的视线里。而作为杨松斯处理德奥系作品也不逊色于其他指挥家的证明,他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等人的部分交响曲录音也颇受好评。而目前,杨松斯正着手于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马勒交响曲全集。同时,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也在录制马勒的部分交响曲。

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 虽然卡拉扬涉猎广泛,但不能否认,他指挥的作品以德奥作曲家的创作为主。他录制过四次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布鲁克纳的全套交响曲,莫扎特,海顿的部分交响曲,瓦格纳全套拜鲁伊特剧目,另外还有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音诗和歌剧等等。另外现代派作曲家,如在汉斯·维尔纳·亨泽(Hans Werner Henze)之前卡拉扬也有过受到作曲家本人肯定的表现。卡拉扬华丽光滑的处理手法在这些德奥古典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弦乐绵密厚实,铜管靓丽粗壮。而他在《企鹅唱片评鉴》里面获得三星带花评价的作品,多为该体系的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莫扎特的《女人皆如此》,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等。

“红卡”:卡拉扬60年代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封面。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可以说是一套非常有名的唱片。虽然并非人人都认为它,或者是其中的几部是该曲集的首选,但是它一直被给与很高的评价,例如网上书店Amazon将它评为“Amazon必备录音”,并说道:

“赫伯特·冯·卡拉扬为DG录制的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1963)是他本人四套里面之首,这已是共识。柏林爱乐处于最佳状态,他们在艺术上还未曾崇尚那种柔和光滑的处理手法,该手法可在指挥家后来的版本中听到。卡拉扬一尘不染,情感冷峻的贝多芬对听众逐渐发展的听觉鉴赏力总会有些影响,不过该全集是最有可能满足它们的。”--David Hurwitz

虽然卡拉扬对莫扎特,舒伯特交响曲的演绎并未获得听众的一致赞好[85],不过他的布鲁克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录音却向来是有口皆碑的。例如在《美国录音指导》(American Record Guide)中评论员汤玛斯·古多尔写道:

“卡拉扬(的理查·施特劳斯)呈现的则是强韧性和戏剧性,在《英雄的生涯》中则有着强列的性欲表现。……没有人能够像卡拉扬那样有力地把握住战斗一景中的恐怖气氛,另外他在作品结尾处所呈现的壮丽豪华也是无人能及的。”

而卡拉扬所录制的布鲁克纳交响曲也深得好评,例如《企鹅唱片评鉴》评价其为DG公司所制作的全集唱片中说道此版被“奉为圭臬[87]。”而其最后一版第八交响曲则得到了如下评价:

“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版本,其音响之华美,肢体之丰富多彩令人赞叹,但决不会转移你的注意力:因为演出的美感与真实性是挽手同行的。……听这张唱片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卡拉扬对意大利那种直率而又有生气的艺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意大利歌剧中那种一往无阻的演唱风格,优美的旋律,使得卡拉扬终身不断地制作和录制威尔第和普契尼的歌剧名作。在一次和《纽约客》记者温托·萨吉安(Winthrop Sargeant)谈话中,卡拉扬提到了自己对意大利歌剧的看法:

“以托斯卡为例,这就好像来一顿卫生,简单但又少见的汉堡包快餐换换口味一样,非常有益。里面有着最基本的情感和暴力。你能在托斯卡那倾泻大堆的能量——这正是它与谋杀挂上钩的原因,不过它的魅力在于,你看完过后不用被送去吊死。”

纵观卡拉扬一生的指挥事业,意大利歌剧总是伴随着他。从开始时的乌尔姆,到后来的亚琛,伦敦,米兰,柏林,维也纳和萨尔茨堡,他都排演了威尔第,普契尼和唐尼采蒂的歌剧名作。虽然他只是排演了威尔第,普契尼有限的几部歌剧,但是他选择的作品无疑是两位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前者的《阿依达》,《奥赛罗》,《法斯塔夫》,《游吟诗人》,《茶花女》和《唐·卡洛斯》,还有最后的歌剧制作《假面舞会》,后者的《波希米亚人》,《蝴蝶夫人》,《图兰多特》和《托斯卡》。另外还有里昂卡瓦罗的《丑角》和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这些作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情节充满张力。在音乐方面,卡拉扬喜欢加强轻弱对比以增加效果,例如《奥赛罗》最后一幕,苔丝德蒙娜的祈祷和后来奥赛罗与之的争执被卡拉扬先柔后刚地处理,而类似的还有他棒下的《丑角》“杀妻”一景。 卡拉扬是西贝柳斯音乐的积极推广者,他曾指挥过西贝柳斯除了第三号以外的6首交响曲和音诗。其中的4号“演奏水平之高,让人无话可说”。有一次作曲者西贝柳斯在听过卡拉扬录制的第4,7交响曲和《塔皮奥拉》之后说到:

“只有卡拉扬懂我的音乐。我们的老朋友比彻姆,他指挥录制的效果就不太一样,听起来总觉得他是先学了我的音乐,然后站在第一小提琴前指挥。”

另外,卡拉扬也很喜欢录制民族乐派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和两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以及斯美塔纳的作品。其中前者的《皮尔金组曲》被他录制过三次。德沃夏克的最后两首交响曲和《斯拉夫舞曲》以及斯美塔纳的《伏尔塔瓦河 (音乐)》也是他喜欢演绎的炫技曲。 而在俄罗斯音乐里面,卡拉扬花了很多心思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上面,将这位作曲家的全部交响曲(《曼弗雷德交响曲》除外),三大芭蕾舞组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还有《斯拉夫进行曲》都录制过一遍以上。强力集团里面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也很得他的青睐。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钢琴家中的奇才、指挥家中的荣耀——巴伦鲍伊姆

(DanieI Barenboim,1942— )

在今天的世界音乐舞台上,有两位最走红的钢琴大师出身的指挥家,当人们翻开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唱片目录后便会发现,由他们二人作为钢琴独奏和作为指挥家指挥所灌录的唱片是比比皆是的,这两位明星级的双料大师,一个是前苏联的阿什肯那齐,另一个就是出生在阿根廷,后来又移居到以色列的巴伦鲍伊姆。然而在这两位大师之间,巴伦鲍伊姆应该说是更趋向于指挥家的,首先,他早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从事指挥活动了,而阿什肯那齐则是在四十几岁时移居到西方以后才正式拿起指挥棒的。另外,阿什肯那齐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始终是将钢琴演奏艺术作为自己的专项而进行刻苦的磨炼的,因此,严格地说他还是应该被列入到世界著名钢琴大师的行列中,故此本书也未将他编入在内。而巴伦鲍伊姆则不然,他早在学生时代时就将指挥艺术作为一项专业而进行过系统地学习,并在世界各国的各大交响乐团中广泛地进行过指挥艺术实践,虽然他也经常作为优秀的钢琴家而活跃在世界乐坛上,但从他在这两项艺术种类上所付出的精力的比例上看,指挥还应该是他的主要专项的,他在1975 年年仅33 岁时就担任了著名的巴黎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一事例,恐怕便是这方面的最好的证明了。

丹尼尔·巴伦鲍伊姆于1942 年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音乐家的家庭里,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钢琴家,所以他从很小时就开始跟随他的父亲学习钢琴。巴伦鲍伊姆小的时候聪慧过人,音乐才华非常突出,在年仅七岁时,他就作为儿童钢琴家而举行了贝多芬作品的钢琴独奏会,从而引起了听众和舆论界的一片哗然。1952 年,他随家一起迁到了以色列定居,也就是在这一年,父母把他送到了欧洲的音乐之国奥地利,让他在那里接受音乐艺术方面的全面训练。来到奥地利之后,巴伦鲍伊姆进入了著名的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在这里,他跟随著名钢琴教授菲舍尔学习钢琴,跟随指挥大师马克维奇学习指挥。两年之后,他又来到法国随著名作曲教授布朗热学习作曲,再过了一年,他又考入了意大利著名的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在这里,他又跟随泽基教授继续深造钢琴和指挥艺术。1955 年,13岁的巴伦鲍伊姆在巴黎首次作为钢琴独奏家而举行了正式演出,第二年又在伦敦与著名指挥家克里普斯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举行了音乐会,1957年,巴伦鲍伊姆来到了美国,在纽约,这位15 岁的少年钢琴家与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合作进行了成功的演出,从此以后,钢琴奇才巴伦鲍伊姆的名声便在全世界叫响了。巴伦鲍伊姆开始从事指挥活动是在1962 年,而到了1965年他就已经担任了英国室内乐团的指挥了。在这几年里,他曾以充沛的精力和大胆的精神,多次指挥了欧洲许多富有影响的交响乐团,如新爱乐交响乐团、哈勒交响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等等。 1968 年,他在美国的纽约临时顶替了因病不能上场的科蒂斯而登台指挥了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出,从而引起了世界音乐舆论界的轰动,从此以后,他便成为著名的青年指挥家而在指挥艺术的道路上青云直上了。

巴伦鲍伊姆成名以后,与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接触变得十分频繁了,1969 年,他作为客席指挥首次指挥了柏林爱乐乐团,1970 年又与纽约爱乐乐团一起进行了首次成功的合作。到了1975 年,著名指挥大师索尔蒂卸去巴黎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以后,巴伦鲍伊姆便作为杰出的青年指挥家被聘为该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了,就这样,年仅33 岁的巴伦鲍伊姆手下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庞大交响乐团了。巴伦鲍伊姆在这个欧洲最有特色的乐团中一共工作了12 年,在这期间他还曾担任过法国巴士底歌剧院和德国德意志歌剧院的音乐指导,进入到90 年代以后,他又继索尔蒂之后,成为大名鼎鼎的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新一代指挥家,巴伦鲍伊姆的艺术修养是很深厚的,他有着天才的钢琴演奏技艺,同时又深通作曲法和室内乐演奏艺术,再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的浪漫艺术气质,因此他总能给人以一个敏捷、精干和完好的艺术形象。他的指挥风格细腻、简洁和明快有力,从技术上来说,他的指挥棒技巧准确而有功夫,能够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牢牢地控制住乐队。他的音乐鉴赏力是十分高雅的,因为他有着多年指挥室内乐团的经验,并以此种形式打下了他牢固的指挥业务根基。此外,他还是一位情感丰富和充满浪漫气息的指挥家,这种天生的特征是与他身上带有的犹太血统紧密相连的。

巴伦鲍伊姆在艺术上是一位认真、严谨而又充满执著追求精神的指挥家,无论是对于歌剧、交响乐还是室内乐,他始终都是抱着严肃和积极的态度来认真加以研究和掌握的。在从事指挥艺术的若干年中,他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与他一起合作过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曾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说到:“巴伦鲍伊姆是一位在艺术上既有设想,又努力去使之实现的指挥家。”举例来说,巴伦鲍伊姆原来并不是一位擅长指挥歌剧的指挥家,然而歌剧艺术那出色的音乐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却始终使他为之着迷和狂热。于是他便在这方面大大地加以研究、实践和磨炼,最后,他终于成了一位精通歌剧艺术的,尤其擅长演释德奥歌剧作品的著名专家。他指挥的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等人的歌剧作品,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作为一名指挥家来说,巴伦鲍伊姆无论从外表上还是内心上,都具有着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他有着英俊的外貌和高雅的气质,这些特征无论是在吸引听众还是在驯服乐队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对于音乐有着异常自由和宽广的想象力,他的艺术风格非常富有诗意,其独特的抒情性和歌唱性亦是他最为明显的艺术特征。巴伦鲍伊姆的前妻迪·普蕾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后来由于染上脊椎硬化的绝症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在她生前,巴伦鲍伊姆曾无数次与她合作演出,除了指挥乐队为她协奏以外,还经常在她的独奏会上为她担任钢琴伴奏,他们之间的精彩合作,曾为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们带来过无穷的艺术享受,许多动人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地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

巴伦鲍伊姆在指挥曲目上有着相当广的范围,对于德奥作品,英国作品、法国作品和俄国作品来说,他的演释都是十分富有特色的,但相对来说,他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演释,应该说是更为精彩和具有说服力的,例如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柏辽兹、埃尔加及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就都是属于他所擅长指挥的范围之内的。

巴伦鲍伊姆虽已是一位功名显赫的指挥家,但他在钢琴演奏方面的突出成就仍然是不能不提的,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钢琴家之一,他在这方面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多年来,他一直利用指挥之间的空余时间来从事钢琴演奏活动,有时甚至自己边演奏边指挥乐队协奏。他是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肖邦钢琴作品的优秀诠释者,曾经录制过全套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及全套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肖邦的全套夜曲及勃拉姆斯等人的许多作品。

巴伦鲍伊姆无疑已是当代世界指挥界中的一颗灿烂新星,然而他也的确是在一段时间内最有争议的指挥家,有些评论家在议论他的指挥艺术时颇不以为然,甚至于说出过很多刻薄的语言来对他进行攻击,但更多的语调稍缓的人们则认为他作指挥家不如作钢琴家更合适,但从整体上来看,巴伦鲍伊姆仍是一位称职的指挥家的,尽管他不容置否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关于这些,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说得非常清楚,他们说:“我们相信这个乐团的伟大的传统,一定会在巴伦鲍伊姆的领导下发扬光大,因为他不仅是一位一流的钢琴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另外,巴伦鲍伊姆遭受到攻击有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例如他在1989 年被法国的巴士底歌剧院解职一事,就有着一些与当时法国政局有关的政治原因,再说巴伦鲍伊姆也毕竟不是卡拉扬和索尔蒂,因此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有一点则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他作为当代著名指挥家来说,其天才能力的显现是非常明确的,否则,他也决不会两次成为指挥大师索尔蒂的接班人。

巴伦鲍伊姆是一位谦逊好学的艺术家,在老一辈指挥家中,他曾表示最为偏爱富尔特文格勒和巴比罗利,并从这两人的身上继承了很多优秀的索质和风格。现在,不管人们怎样看待他,他也已经是举世闻名的超级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了,但对于他今后的艺术发展和能力的显现,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和敏感的专业舆论界都在以乐观的态度热情地关注着他,相信,这位天才的新一代指挥家,定会以他的光辉业绩来使全世界感到欣慰的。

Ps 2009年的新年音乐会我从头看到尾

觉得他将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诠释得很好。

他是一个让人欣赏的指挥家。

  小泽征尔

  (Ozawa Seizi,1935— )

  对于中国音乐爱好者来说,如果说谁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世界指挥大师的话,那么小泽征尔的名字肯定是会排在首位的,因为这位现代指挥艺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挥大师,曾经在20 世纪的70 年代末期和80 年代初期,先后四次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当时,他那精湛而又热情洋溢的指挥艺术,曾给“文革”之后的中国音乐舞台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活力,对于当时与世隔绝多年后首次打开国门的中国来说,小泽征尔是我们所接触到的第一位西方现代指挥家,因此他那别具一格的精彩指挥艺术,便对当时的中国音乐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小泽征尔是当今世界上极负盛名的新一代指挥大师,他的名字是与阿巴多、马泽尔、普列文和梅塔等人经常并列在一起的,属于继老一辈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和索尔蒂等人之后的,新崛起的伟大人物之一。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方面,则是他作为亚洲人而首次成为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奇迹,这在几百年来一直以欧美人为统治领地的世界指挥艺术上,的确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例子。现在,人们常将他与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新加坡指挥家朱晖一起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小泽征尔与中国还曾有着一个重要的缘分,那就是他是一个出生在中国的著名指挥家。他的家庭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便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开作曾在长春等地当牙科医生,当“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而小泽征尔就是在这段时期里出生的。 1935 年,小泽征尔出生在中国的沈阳,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了日本的东京,因此,小泽征尔的童年一直是在中国度过的,据他本人的回忆,在上小学之前,他的大脑中所有记忆都是对北京的印象。

  小泽征尔回到日本以后,很快就开始了他的音乐学习生涯,当时正值战争时期,家里的一切生活都很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父亲为了他的学业,仍然咬牙为他买来了一架钢琴,并将他送到了一个优秀的钢琴教育家丰增升的门下学习。小泽征尔从小就是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他母亲的遗传和熏陶,据小泽征尔本人回忆到,他在很小的时候,母亲便教他唱了很多的弥撒曲,稍大一点以后,母亲又教他们几个孩子一起练习合唱,这样的一些基础而又原始的音乐教育,无形中给小泽征尔带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启迪,因为他在很小时就感觉到了音乐的纯朴、安详和优美、并因此而诱发了他那天才的音乐细胞的迅速成长。 1951 年,小泽征尔考入了著名的桐朋学园音乐系,在这里,他开始涉足到了指挥艺术的领域中,这段时期里,他投在了日本著名指挥教育家斋藤秀雄的门下潜心学习。斋藤秀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有着很多训练学生的独特方法,小泽征尔在这几年的学习中,通过这些独特方法的训练,打下了牢固的指挥专业基础,并且掌握了十分卓越的技巧,其中很多方法训练出的结果,都使他获得了终身的收益。 195s 年,小泽征尔以优异的成绩从桐朋学园毕业,这时,他已经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征尔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加深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他便在1959 年踏上了赴欧留学的道路。他搭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货轮,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奔波以后,终于来到了音乐艺术极为发达的法国首都巴黎。来到这里以后,他到处寻找着学习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他获准参加了当年九月举行的贝藏松世界指挥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小泽征尔以其出色的才能和独特的风格一举获得了冠军,并在一夜之间成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这些预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收获,为他日后的学习和艺术活动铺平了道路。在贝藏松比赛中拿过大奖以后,小泽征尔又在1960 年的美国伯克郡音乐节指挥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并荣获了意义深远的库谢维茨基大奖,这次获奖,使得他有机会成为当时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著名指挥大师查尔斯·明希的学生。小泽征尔随明希在美国学习了半年以后,又在一次由卡拉扬主持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实际上是卡拉扬收学生的选拔赛,在该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人都可以成为卡拉扬的学生,那么小泽征尔既然是冠军,就自然属于这个范围之内了,于是他便有幸留在了西柏林,在这个伟大的指挥前辈手下进行难得的深造。 1961 年,小泽征尔又被另一位著名指挥大师的伯恩斯坦看中,他不但将小泽征尔收为弟子,同时还聘请他担任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至此,小泽征尔成为20 世纪中最伟大的三位指挥大师手下的真传弟子,其幸运程度在当时的青年指挥家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1962 年,小泽征尔回到了日本,担任了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的指挥,但在当年年底,小泽征尔又突然辞去了该团的职务,重新回到了美国。 1963 年,他在美国芝加哥的拉维尼亚夏季音乐节上,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举行了音乐会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遂被邀请担任了该音乐节下一届的音乐指导和指挥。 1965 年至1969 年,他又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交响乐团担任了四年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1970 年,他又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主办的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与指挥,他们之间的良好合作,为他三年后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1970 年至1976 年,小泽征尔一直是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他在旧金山交响乐团工作得十分出色,1973 年还率领该团赴欧洲和前苏联进行了巡回演出,获得了极大的世界声誉。同年,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威廉·斯坦伯格离任,乐团的董事会立刻便想到了几年前与他们进行成功合作的小泽征尔,于是便聘请小泽征尔担任了该团的新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而且还破天荒地与他签定了终身指挥的合同,到了1976 年,小泽征尔辞去了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而专心地将自己的事业寄托在波士顿交响乐团身上了。

  小泽征尔除了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以外,还曾担任过世界上众多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新日本交响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等,另外,他还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指挥和音乐指导。

  小泽征尔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的、才华横溢的指挥大师,他的身上有着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家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具有极其敏锐的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高超的指挥棒技巧、丰富的音乐感觉和果断而热情的精神。他的指挥风格非常热烈生动,其中的变化也十分的丰富,充满着生气、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的指挥家。在排练和指挥一部作品时,他总是能够依靠其对织体和曲式的良好感觉,做到布局清晰严谨、层次细致鲜明和主题突出流畅。他对节奏、速度、力度及和声都有着极强的感受性和控制能力,使音乐能够通过他的指挥和处理而极为自然和富有个性地被表现出来。他是一位艺术情感极为丰富的指挥家,在指挥一部作品时,他非常善于体现其间的感情变化,无论是甜静、热烈、温柔、激动、悲哀、庄严和粗犷等多种多样的情绪,他都能够十分细微和精确地体现出其特有的分寸感。小泽征尔是世界指挥界中出名的“大动作”指挥家,他很善于利用自己突出的形体动作来诱发和引导乐队队员的音乐表现力,其实,他的指挥动作不仅仅是以大为特点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动作极为生动化,因为他有时为了追求一种音响效果,也会用微动的棒尖来提示乐队,而当音乐需要时,他又能从全身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连头发都成了调动乐队队员情绪的工具。虽然他在指挥时全身没有一个部位不参加运动,但却丝毫没有给人以故弄玄虚的不良感觉,这是因为,他所采用的全部动作都是音乐内容所需要的,而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加的生搬硬套的夸张手法,当然,他的这种风格也曾遭到过一些评论家的非议,但从全面的角度上来看,这种突出的形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完美而巧妙的结合,的确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也许放在别人的身上不合适,但在他的身上则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艺术手段。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技巧极高的指挥家,在指挥时,他的双臂运动得非常平衡和流畅,但其中却能使人十分清晰地感觉到节奏的律动,他的这种具有超脱意境的双臂运动,大概是从他的老师明希那里学来的,当年明希在教他时,总是强调他要双臂放松,手要有一种飘在上面的感觉,并告诫他说,“当你的心灵深处真正感到了音乐时,你的手也就会跟着动起来。”

  小泽征尔的指挥棒技艺是精确而高超的,由于他对节奏、拍节和速度等因素有着极好的先天感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为他的指挥棒技术提供了帮助。据小泽征尔本人回忆说,他的手上功夫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在日本时的老师斋藤秀雄,这位老师曾以他那儿独创的教学方法训练出了小泽征尔扎实的基本功,例如关于指挥棒的运动方式,他就总结出了“敲击式”、“均衡运动式”和“直接运动式”等多种十分形象化的方法,为小泽征尔在日后掌握出色的指挥棒技艺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小泽征尔的拍子是非常准确的,在指挥演奏时,他经常能够以几个突然击出的强拍,将快要脱缰奔跑掉的速度“野马”牢牢地控制住。据说他有一次与一位钢琴家合作演出一首协奏曲,在乐曲进行中,钢琴家由于紧张的原故而逐渐越弹越快,眼看速度就控制不住了,而这时的小泽征尔却毫无紧张的感觉,他利用乐曲中突出的重音音符和强烈而有特点的节奏,准确地击打着节拍,首先将乐队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后逐渐配合着钢琴,最后,他竟用自己那绝妙的指挥棒技巧,不动声色地将失控的钢琴家硬扳了回来,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如果要是没有精湛的技巧作保证的话,恐怕是根本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小泽征尔是一位指挥曲目广泛的指挥大师,几十年来,他指挥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着众多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他对于浪漫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有着更加出色的演释能力,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他对于以柴科夫斯基为首的俄国音乐以及以柏辽兹、拉威尔为首的法国音乐有着尤为突出的解释,例如,在指挥法国作品方面,他很早就有着“柏辽兹作品指挥专家”的美誉。而对现代主义作品方面,他则十分擅长于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奥涅格及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等人的作品。另外,小泽征尔也是东方音乐杰出的演释者,尤其是对于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释是最具权威性的,在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他最为擅长的是武满彻、黛敏郎和小山清茂等人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他曾广泛地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奏,并且还将其中的许多作品灌制了唱片。他在这方面的出色成绩,为在全世界传播日本音乐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位活跃在交响乐舞台上的、善于指挥交响乐的指挥家,而对他在歌剧方面的指挥业绩则很少有人知晓,其实,小泽征尔是一位非常喜爱歌剧艺术和擅长指挥歌剧的指挥家,早在他年轻时期,就曾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过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近年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便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歌剧指挥艺术中,1992 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聘请他担任了该院的歌剧指挥,在这里,他将以每年上演四部新歌剧的速度来开辟他的新的艺术天地,除此之外,他在近年来还曾率领着波士顿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上演了莫扎特的《克里特国王伊多梅纽斯》、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埃列克特拉》、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和奥涅格的《火刑堆下的贞德》等歌剧。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俄国和意大利歌剧,也同样有着出色的演释能力,他曾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指挥过普契尼的《托斯卡》,还曾在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指挥了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和《叶甫根尼·奥涅金》。

  小泽征尔是20 世纪指挥史上的一位指挥奇才,他是那种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来使乐队发挥潜力和形成辉煌音响效果的指挥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十分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他对待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追求的刻苦精神,的确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当人们看到站在指挥台上的,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在音乐意境中的小泽征尔时,没有人不是从心底里对他产生钦佩之情的,当他拿起指挥棒开始指挥乐队演奏时,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和每一根神经都会被音乐所驱动,而代之以来的便是那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的美妙而动人的音乐。还是评论家们说得好:“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德、奥等国的宫廷历来崇尚意大利歌剧、继而是法国歌剧,直到19世纪,德奥的歌剧院舞台和重要职位仍被外国剧目和意大利作曲家所占据。韦伯立志改革并创作德国自己的歌剧,当时德国的民族歌剧仍是“话剧加唱”的歌唱剧,德国的有识之士对这 种状况十分不满,韦伯力主在艺术上德国人应该与意大利人有同样的权利,他的学生马施奈也畅想过,组织创作出一批德国歌剧再集中进行演出。

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奥作曲家就在探索自己的民族歌剧,尝试利用已有的德语歌唱剧形式写作,莫扎特是罕见的艺术天才,他所创作的歌剧无论是意大利风格还是德国风格,都达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欧洲的最高水平,甚至预示着十九世纪音乐戏剧的前景,《后宫诱逃》和《魔笛》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在他去世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无论是德、奥,还是意、法这些主要产生歌剧的国家,很少能很少能产生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都与莫扎特的歌剧相近的作品来。除了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的《费德利奥》 的德语对白及人道主义主题,使它成为德国民族歌剧的财富,可称为不朽之外,其他几位伟大的作曲家如弗朗兹·舒伯特(1797——1828)、 罗伯特·舒曼(1810——1856)、菲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等人尽管在交响乐、室内乐、钢琴音乐和艺术歌曲方面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歌剧方面却没有值得一提的业绩,只有门德尔松写了几部杰出的清唱剧。在歌剧方面作出突出成绩者只有卡尔·玛丽亚·冯·韦伯(1786——1826)这位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和瓦格纳乐剧的先驱,他以病弱之躯在短促的一生中为世人贡献了十部歌剧,还有大量的器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推《魔弹射手》(1821)和《奥伯龙》(1826)。

真正属于19世纪浪漫精神的歌剧,要举1816年在柏林上演的《翁迪妮》(Undine,又译《水妖》),E.TA.霍夫曼(Hoffmann,1776 —1822)的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它的音乐虽属传统风格,但选材却促使韦伯萌发写作《魔弹射手》的念头。《翁迪尼》取自中世纪的德国民间传说,充满了神奇与魔幻,由德国浪漫诗人弗里德里赫·富凯(F.Fouque)写词。德国文学诗歌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对超自然的神怪现象备感兴趣,因为其中的直觉感受具有情感的刺激性。当时所搜集到的德国民间故事,无论是格林兄弟的童话集,还是中世纪的传说《尼伯龙根尼伯龙根指环》,都是活跃在德国阴暗浓密森林里的神怪故事,这与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审美观有很大区别,法国或意大利歌剧总是以希腊、罗马神话或圣经故事作为题材。

同年(1816)在布拉格首演的施波尔(Ludwig Spohr,1784-1859)的《浮士德》(Faust),歌剧题材与同时期歌德的韵文诗剧相同。浮土德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早就以民间木偶剧的形式为德国人所熟知,浮士德与魔鬼定约,以自己的灵魂为代价去换取世间的幸福,这是德国基督教文化中的永恒主题:上帝与魔鬼之间的较量,通过世间的人物体现出肉 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诱惑与被拯救的对立和斗争。德国童话中《冷酷的心》、韦伯的《魔弹射手》、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甚至《汤豪塞》的的主题都与此有关。施波尔的歌剧除去题材的选择,还尝试歌唱剧的形式,并利用和声手段增加其戏剧性,这对韦伯以至后来的瓦格纳都有影响。

因此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与其说受莫扎特、贝多芬的影响,不如说是继续走霍夫曼、施波尔的路,它不是英雄性的现实主题,而是来自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韦伯选取了条顿民族的传说故事为题材,而不是像意大利歌剧常在古希腊、罗马的故事中寻找素材,德国的观众对此感到亲切。在音乐方面,韦伯在德国民歌和民间舞曲的基础上再吸收意大利歌剧擅长旋律的优点,加上德国器乐曲结构严谨、配器丰富等等长处使自己的歌剧音乐比前人大有提 高。和当时那种卖弄歌唱技巧、追求华丽辉煌效果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德国人民备感清新、亲切。1821年6月,他的歌剧《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也叫《魔弹射手》(Freischutz)在新建的柏林大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他的10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这部歌剧艺术形象及音乐语言都来自于德国民间,富于浪漫主义气质,被公认为德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很快就风靡整个德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时间,韦伯的名字和《自由射手》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甚至连小学生都会唱《出嫁时的花圈》(《自由射手》插曲),还出现了“自由射手啤酒”和“自由射手女装”等时髦物品。韦伯几乎成了民族英雄!

《魔弹射手》是弗莱德里克·金德根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灵书》中的故事编的剧,剧中主要人物有山林官首领库诺、库诺的女儿阿加特和她的表妹安馨、青年山林官马克斯和猎人卡斯帕尔、魔法师萨米尔,奥托卡王子等。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波希米亚。歌剧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青年猎人马克斯必须夺取射击比赛的冠军,才能和自己的恋人阿加特结婚,并成为未来的守林官,因此接受了猎人卡斯帕尔的诱惑,去密林狼谷炼造魔弹;而卡斯帕尔早已将灵魂出卖给森林凶神萨米尔。最后马克斯的怯懦所带来的噩运,由于阿加特纯洁的爱情和善良隐士的帮助才得以解脱。这种超自然的神怪力量与人的善良:爱情之间的争斗的题材,实际上正是德国浪漫主义所迷恋的典型主题。

韦伯的歌剧运用了多方面的手段,突出这个德国民间传说的民族性和浪漫特征。1821年歌剧首演的舞台布景与服装,是德国森林狩猎区的房屋、猎人们带羽毛的帽子和乡村姑娘的花边裙,展示的是简朴的德国乡间生活情境。歌剧音乐中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情调:猎人雄壮的进行曲、农民粗犷的兰德勒舞蹈、村姑的民谣式合唱以及女伴安馨的短歌。歌剧最诱人之处是营造出浪漫主义虚幻色彩的“狼谷”一场(第二幕),在舞台上显现出阴暗茂密的森林与野兽出没的山谷,伴着各种管乐器、定音鼓、弦乐震音及尖锐不协和的和声,音乐细腻而形象地描绘出马克斯和卡斯帕尔制造7颗魔弹的全部过程,管弦乐队音色的充分发挥,烘托出大自然神秘诡谲的气氛,门德尔松因此而赞叹韦伯的音乐“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武器库”。

这部歌剧另一个突出的成就是它的序曲。过去的歌剧序曲常常只起“开场锣鼓”的作用,即使是如《费加罗的婚礼》那样的艺术精品,其序曲在音乐形象上与后面的歌剧音乐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在《魔弹射手》前五年上演的罗西尼的《塞维里的理发师》序曲竟是张冠李戴的作品,是作者从他另一部歌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那儿移来的,只是因为情绪比较相符,人们便接受了。在序曲中将典型的音乐主题贯串全剧,也是从韦伯开始作得完善、规范的。韦伯有意识地运用主题、调性、和声、织体、音色等多方面的对比手法,使这首序曲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将逻辑严密的奏鸣曲式结构与歌剧的剧情结合起来,让幕前序曲预示全剧的冲突和结局。慢板引子暗示出两个世界,利用圆号的音色表现幽静的森林景色,定音鼓与黑管、大提琴低音区阴暗不祥的动机,即歌剧中萨米尔每次出现时的象征;呈示部也基本是两个形象、两种材料的对置,主部和连接部与受到诱惑的马克斯相连,主部主题来自第一幕马克斯冲动而绝望的咏叹调:《是什么阴暗的力量把我缠住》连接部用第二幕“狼谷”中炼造第7颗子弹,就是最后射向白鸽(阿加特灵魂)子弹的音乐材料,副部和结束部与纯洁真情的阿加特相连,副部主题采用第二幕阿加特虔诚的祈祷,结束部用的是同一段音乐的后半部分,即阿加特的激情倾诉:“我的心潮汹涌澎湃”;展开部篇幅不长,基本是第一类材料的展开,象征阿加特的材料微弱而影绰地显现;再现部进行了特殊的变化处理,萨米尔动机代替副部出现,似乎印证最后一幕开启时的善恶未决,突然休止之后引入阿加特激情的主题作为结束部,象征歌剧的光明结尾。序曲中c小调属于萨米尔的世界,而阿加特与降E大调及尾声 的c大调相连。歌剧序曲与剧情联系如此紧密是韦伯《魔弹射手》所独有的,而且序曲里运用了“主导动机(Leitmotiv)”手法,以特殊的减七和弦象征萨米尔的魔力,并将这种动机含义贯穿整部歌剧。

韦伯在歌剧音乐方面的一大成就便是主导动机的运用。他将一些有典型效果的音乐短句代表剧中主要人物形象或特定的戏剧环境,只要它一出现就能引起观众对这人物或戏剧环境的联想。另外,在歌剧乐队方面,韦伯也将乐池中的声部排列作了更合理的调整,同时他也是现代歌剧指挥法的创始人。在以前,歌剧演出的指挥常常由作曲家本人坐在乐池中执行,他一面弹奏古钢琴伴奏宣叙调,一面指挥全体乐队的演奏及舞台上的演唱,当年亨德尔、莫扎特都这样做过,在罗西尼早年与歌剧院签订的合同中甚至还写着:“创作某某歌剧并担任古钢琴伴奏”。但是这种指挥方式,对于浪漫主义及 其以后的乐队编制愈来愈庞大、感情变化幅度更激烈的歌剧,就难以控制全 局了。尽管韦伯本人的键盘演奏水平很高,他也决心把自己从琴凳旁“解放”出来而站在乐队前边,面向舞台以便呼应自如,统帅全局,而起初拿在手中 挥动的一卷乐谱,也逐渐演化成为今天小巧、美观的指挥棒了。

德国的歌剧艺术家们一向比较重视作品中音乐、戏剧甚至舞台美术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合谐统一,实际上从格鲁克、莫扎特的创作实践中便开始体现 了,到了韦伯的时代便更加发展完善,并且有了明确的理论概括。他在评论 E·T·A·霍夫曼的歌剧《女水仙》时便写着:“对于歌剧——当然是德国人希望的歌剧,是一种自觉的完整的艺术作品,在其中相关的合作的方面揉合 在一起、消失,并在消失中形成新的天地。”韦伯的理论与实践成了日后瓦格纳所倡导的“全面综合的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的先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9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