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时候不能在县衙门前骑驴?

为什么古代的时候不能在县衙门前骑驴?,第1张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陆游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剑门道中遇微雨》。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王炎幕府前往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这首诗就是自南郑赴成都途经剑门时所写。既然是上任,理应骑马才对,陆游为何骑驴呢?第三句“此身合是诗人未”问得奇,第四句“细雨骑驴入剑门”答得妙。虽然是诗人的自问自答,却意味深长,引人思索。陆游之前唐宋两代的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陈子昂、高适、岑参、白居易、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等,都与入蜀有关;而诗人和骑驴又有什么关系呢?驴这种动物是如何与诗人走到一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驴与文学以及知识分子的结缘

许慎《说文》中说:“驴似马,长耳;蒙,驴子也。”驴之为物,长得像马,但出身、个性和才干都无法与马相提并论。它与文学结缘,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诗赋创作中,如《楚辞·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楚辞·九怀·株昭》:“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将“驴”称为“蹇驴”,对其不堪重用持鄙视态度。诗中的蹇驴与骐骥形成鲜明对照,二者同为寓托之物,作为自然的独立的生命个体,与作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驴在文化史上的命运可谓坎坷,它一进入文学作品,就受到文人的轻贱,后来,由于偶然的机缘,境况渐渐改变。正如顾炎武所说:“尝考驴之为物,至汉而名,至孝武而得充上林,至孝灵而贵幸。然其种大抵出于塞外,自赵武灵王骑射之后,渐资中国之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14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