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菊花的象征意义,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很推崇菊花的,诗歌吟咏菊花,赋予菊花的意义是有很多的,以下来了解诗歌吟咏菊花及相关资料。
诗歌中菊花的象征意义1一、菊花的象征意义:
1、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2、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3、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菊花的诗句:
1、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3、白话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一、花期:
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二、花径:
1、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2、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3、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三、颜色
1、单色:
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2、复色:
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
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
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
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诗歌中菊花的象征意义2菊花的象征意义诗词
1、寒菊 / 画菊
郑思肖 〔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2、菊花
元稹 〔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3、不第后赋菊 / 菊花
黄巢 〔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诗歌中菊花的象征意义3菊花象征着什么意义
第一,菊花象征着素质高雅,品德优良。我们读《诗经》,读《楚辞》,就知道古人以香花美人比喻君子。诗人写花不是纯粹的咏物,往往诗歌里面都是有所寄托的。
例如屈原的《离骚》里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晚饮用木兰花上的露水和菊花的花瓣,并不是说诗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指诗人忧国忧民,以及人格品行的高洁。
你想这木兰花上的露水,那是天上降下来的,没有落地沾染上一点灰尘,它比山泉水还要纯净。菊花本来就清凉去热,又加上秋后寒霜浸染,那更是玉质琼香。可见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格的高洁。
第二,象征着隐逸超脱,淡泊名利。因为菊花不爱热闹,它不与百花在春天争艳,而是退却到秋天,在落木萧萧的气候中开放,馨香馥郁,不希求人知道,经受得住孤独与寂寞的考验。
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隐者,他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彭泽县令不做了,回到他的老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亲自参加体力劳动。
陶渊明回归到山水田园,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充分表现了这么一种脱离樊笼后悠然自得的状态。
古人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像伯夷叔齐,像东方朔等,都是隐逸的典范。他们达则兼济天下,时运不济则归隐山林,独善其身。当然也有像卢藏用这样走终南捷径的人。
第三,象征着锐意进取,坚贞不屈。因为菊花虽然是开在万木萧疏的寒秋,但是它并没有畏惧,它迎难而上,精神抖擞,凌霜开放,表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
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我们在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歌里读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百花凋零的时候,菊花却威武地走来了。
苏东坡也在《冬景》诗中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那些人们歌颂的荷花,到了冬天连遮风挡雨的叶子都枯萎了,而菊花还向着风霜伸出坚强的枝条。
第四,象征着一种坚守不弃,知恩图报。大凡花朵过了鼎盛时期就会衰败坠落于地,就是鸟儿长大了也要离开原来的巢穴。而菊花就不是这样,它枯萎了也要紧紧地抱住枝条,不肯松手。
这就是一种坚守,是对故土故枝的感恩。朱淑真的《菊花》诗里就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求黄叶舞秋风”。菊花不像那些枫叶,经霜变红以后,就离开树枝,在空中飘舞,展示那一瞬间的辉煌。
郑板桥也写过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这种坚守和菊花一样,都是一种正义和仁爱的体现。
第五,还象征着一种憔悴忧虑,悲伤愁苦。因为菊花的形态,特别是它的花瓣一丝丝瘦长,在枯萎时更是软绵绵的,这就像人们在思虑憔悴时那种有气无力的情形。
习惯用菊花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的要算李清照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新婚后思念丈夫赵明诚,借酒消愁,说自己憔悴消瘦得像菊花一样。
其实,在特定的语境里,菊花还有很多象征意义的。如表示长久、长寿和永恒等,人们常常将松菊鹤相提并论。白菊还有一种追悼纪念的意思。
古时候人们佩戴菊花,还象征着浪漫无邪,豪放不羁。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诗中就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陶渊明簪菊更是习以为常,他”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他把滤酒的葛巾层绕在头上,再插满菊花,故意惹得旁人大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