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没有经历过,但是还是给你以下四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婚后想要更好的规划两个人的生活,就一定要在生活当中互相包容。步入婚姻之后会从一个人变为两个人,接下来会变得更多。每天都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是一定要懂得该怎么去原谅对方。生活在一起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口角和摩擦,但不要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有缺点互相包容就行了,毕竟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既然已经结婚了,那就是对彼此的坚定和选择要学会理解。2、结婚之后也要在生活当中增进一些感情,不要让生活过得太过于平淡。两个人要选择偶尔出去旅旅游或者是看一场**,要找一找在恋爱当中的那种感觉。如果不想在家做饭的话,两个人也可以去吃一顿大餐,然后漫步在落日余晖中。想象着这样的日子就觉得十分浪漫,要把恋爱的时候模样和感觉再找回来。对彼此多一点依赖这样就能够增加对彼此的感情,婚后的生活也会过得越来越幸福。3、大家结婚之后难免会出现一些争吵,有了争吵之后就会懂得以向对方低头。生活的琐事可能会让别人很烦躁,但是自己千万不能够做这个导火线。退一步则海阔天空,战争可能就会马上平息。要知道争吵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两个人共同的错误。先低头的那个人,其实才是最爱的那个人。4、总的来说在婚后的生活当中,父母肯定会催着两个人赶紧去要孩子。孩子是两个人爱的结晶,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商讨一下要孩子的时间。父母要审查一下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果不能的话就不要因为生孩子而生孩子。要孩子是因为想要让婚后生活更圆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一项工具,如果没有时间陪伴的话,那就暂时不要有孩子的想法。
德国人的严谨与精细
——欧洲见闻
胡建萍
前不久,有机会去欧洲走马观花地游了一回。
尽管从书本和其他途径间接获取了不少关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知识和信息,但能够置身于其间去直接体验、观察和感受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引领现代文明的地方,还是一件令人兴奋和好奇的事情。在欧洲的冬季白天时间很短,差不多只有八九个小时的情况下,把这次旅行称之为走马观花和浮光掠影的印象游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即便如此,匆忙的旅程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颇值得一书和记忆的印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人严谨、精细的处事风格和他们深奥莫测的思想。
我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德国人的良好印象和评价,他们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在德国期间我看到了现代德国人精明细致的另一面。
一到法兰克福,一位在德国谋业的中国年轻女士就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德国的酒店设施和服务是欧洲数得上名次的。我当时不太相信,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但进房一看,不得不服。标准的硬件设施十分好,而且其材料绝对的坚实、优质、舒适。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每一设施处,该提醒顾客的,都有提示。在浴室显要位置,有一个写着七国文字的警示牌,告诉客人要避免被忽冷忽热的水烫伤。我仔细一看,与其他国家和国内使用的热水阀相比,如果不是主动去动它,绝对不可能产生水忽冷忽热的问题。但酒店还是给客人以警示,以免烫伤,这一点足以表明德国人的精细。
我们在欧洲所行一路,在高速公路上观察到的现象也让我为德国人的绅士作风所折服。除了行车和超车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外,基本看不到违章和野蛮行车,在出现交通堵塞时,那种约定俗成的礼让方式和行为是我们在其他国家很少看到的。在有一次行车中,前面车的速度明显慢下来,司机告诉我们一定是出了交通事故,他不是急着超车,而是很顺从地跟随其他车缓缓而行。缓行了一段路后,只见其由三路并两路,再由两路并一路,就这样缓缓有序的并成一路车前行。在并车道的过程中,各路车都非常遵守规矩,一边走一个,交叉并入,没有任何车违反和抢道,远处看去真像是一道礼仪风景线。越过路障后,又由一路车慢慢变成两路、三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车的严格规范和节制带来的整体秩序和效益是不言自明的,我不免联想到对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就不懂呢?其实不是不懂,而是每个人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整体和他人。学习、借鉴外国人的先进文明东西,恐怕是我们永远应该去做的。
所以说,德国人被公认为是最为严谨和规矩的人,是一个有计划、有节制、有创造的民族,他们善于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十分周全,把每个过程都设计得十分精密,这是绝对准确和恰当的。
说到这里,我自然联想到了德国民法上一个非常典型的法律问题,即在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转移过程中要严格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即所有权转移除要有双方订立合同的债权行为外,还必须有双方合意交付的物权行为。在德国物权法上,这两个行为具有抽象性和分开性,要分别考察。买卖合同有效不必然产生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所有权转移还必须要有意思一致的物权合意即交付或登记行为;买卖合同无效也不必然使已经有效转移的所有权归于无效,一方只可以以合同无效因而所有权取得无法律原因为由,以给付性不当得利请求返还。德国物权法这种使所有权转移效力独立于债权行为效力的制度在同属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国家法律制度中都没有采用,在这些国家,买卖合同和物权合意不分离,所有权转移随合同有效订立而完成。我国民法的传统理论也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我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印象就非常深刻,因为当年一位年轻的民法学教授在给我们介绍德国物权法的物权行为时神采飞扬,慷慨激昂,大加赞扬并称其为“精致”的设计,我感觉他佩服这个制度到了很深的程度。当然,以我的法学造诣,其中的深奥法理自然是说不完全的,深刻的印象就是德国人为什么要把一个简单的买卖问题搞得如此复杂。随着对物权法的了解和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逐步感觉到:如果让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有效性彼此独立并对其分别进行考察和评价,就有可能对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诸多法律问题从理论上作出圆满的解释,而且可以为充分保护交易安全提供更为科学和更为直接的理论依据,很多纠纷也可以得到非常理想和圆满的解决。这也许就是那位民法教授称其为“精致”的缘故。这是一个有趣的联想和发现,它似乎令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其实,德国法律制度严谨和细腻之处体现在很多地方。这是不是也与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有关?
在浮光掠影的观察中感受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找到一些也许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的事和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特别有收获。
因为,我发现并喜欢、欣赏德国人的严谨和精细。
您好,
各国风土人情:
在国际交往中,常常会接触到许多不同国家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如果对有关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加以了解,就会在交往中避免许多尴尬和误解。
以下分地区加以介绍:
1、欧洲:
欧洲与美国的礼俗有许多是相同的,但相对来说,欧洲人比美国人保守,因而对礼节更加注重。在美国一些被认为稍有失礼的举止(如嚼口香糖、手插在口袋里谈话、腿随便地跷在家具上、拍后背等等),欧洲人则认为是极端的恶习。欧洲人称呼对方避免直呼其名而省略其姓,要在长期交往后才能这样做。一些有学位和学术头衔的人,希望你在称呼他们时,冠之以这些头衔,以示尊敬。除了欧洲的南部和东部地区,握手是标准的问候形式,但那只是轻轻地一碰,绝不像美国人那样,握手时胳膊上下摆动,甚至带动肩膀,在所有的商务会晤及大多数的私人交往中互换名片从礼仪上讲,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约会必须准时,在北欧国家尤其如此,在饭桌上抽烟是令人生厌的,即使要抽也要等到上酒或咖啡的时候。送礼物最好是鲜花,它既适当又受欢迎。在衣着上,在办公室、饭店及大街上仍有很多人穿西服,妇女在工作单位及在讲究衣着的饭店里,不穿长裤,只着裙装。 英国:在交往中,情感极少得到表露,礼节受到极端的重视。人们见面称呼时,即使在熟人之间,大多数头衔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最好的办法是先听别人是怎样称呼你的,然后仿之以称呼别人。交谈时,不要说有关君主制的闲话,也不要谈宗教。不能以“你是干什么的”做为谈论的开始,那被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宜进行讨论。
法国:法国人一般比较拘泥于形式并且很保守,当地人对其他人所说的话语总持挑剔态度,在法国赴约要准时,不然会被认为是缺乏礼貌的表现。法国人极少上门作客,除非是在主人的盛情之下,如果去别人家作客,要为女主人带一些花或巧克力之类的小礼品,以示你的谢意。在法国,平时谈话时不要以个人、政治或钱作为话题,那样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意大利:意大利人在路上见面一般是握手或简单打个招呼,称呼大学毕业生要加上他们通用的头衔。进行商业会晤要提前安排,但不一定准时,因为在社会活动中,准时并不被认为是意大利人的美德。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如果你被人邀请,则不能拒绝,那样做是不礼貌的。午餐在一天中是最丰盛的一餐,时间一般持续两三个小时,在意大利,互相赠送商务性礼物也是很普遍的。意大利人交谈的话题一般有足球、家庭事务、公司事务以及当地新闻等,避免谈美式足球和政治。
德国:德国人见面打招呼互称头衔,如果对方不说,不要直呼其名。而且在接电话时要先通报你的姓。和德国人约会须准时。如果你有事不能赴约,一定要用电话事先通知取消或推迟会晤。会晤一般要尽早安排。如果你被邀请到德国人家作客,那就是一种特别的优待。不要忘了登门时送一束花给女主人,进门时去掉花的包装,在和女主人互致问候的时候送上,但不要送红玫瑰,它代表着浪漫。和德国人谈话可谈德国的乡村风光、个人爱好或体育运动,但不要谈论棒球、篮球或美式足球。 2、非洲:
一般地说,北非国家遵循阿拉伯的礼仪、规则及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中非国家沿袭黑非洲的多种文化的特点,而南非在很大程度上受荷兰及英国影响。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四,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所有的人,要进入清真寺,都必须脱鞋子。如果被邀请到埃及人家吃饭,习惯上带花或巧克力作为礼品,在送礼或受礼时,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能只用左手。款待埃及人,要用不含酒精的饮料。埃及的社会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般比其他地方晚。晚宴一般要10:30或更晚些才开始。 利比亚:在利比亚安排会晤要尽量提前,并准时到达。但利比亚人对时间的运用很灵活,他们并不很遵守时间表上的安排。邀请吃饭或参加招待会是一般的款待形式。制定有严厉的禁酒法律条文。如被邀请到利比亚人家吃饭,只有男人能参加,而且要为男主人带礼物,不能为他的妻子带礼物。谈话时避免谈政治、宗教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
南非:在南非,存在严格的有关种族与肤色的习俗和社会成规,在这方面,你最好效仿你的东道主行事。在南非很难避免谈到当地政治,尤其是种族隔离政策。你可以发现,当地人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多数南非人会说两种语言,即英语和南非公用语(来源于17世纪的荷兰语)。 3、中东:
在中东,异性间适当的着装及得体的举止如同遵守民法条文一样重要。当地的伊斯兰教要求一天中祈祷5次,当然,你不必同当地主人一样下跪,但在你主人这样做时,你不得干扰他,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当祈祷结束时,向阿拉伯人做一个宗教姿势,这是表示赞许的最佳方式。用言词表示,是“银沙拉(Inshallah)”,意思是“真主的旨意”。记住要尊重当地的斋月(伊斯兰教教历的第九个月)。在斋月里,午后不能干任何工作。在坐着的时候,不能以鞋底冲着当地的东道主,那是侮辱人的举止。在外面,人们一般以握手表示问候。但当你到当地人家访问时,主人可能会亲吻你的双颊表示欢迎,你要以同样的形式进行回报。出门要带充足的名片,最好一面是英语,另一面是当地语。即使某位阿拉伯人邀请你到他家,你也可能见不到他的妻子(或妻子们),尽管她(们)可能就在厨房监督饭菜的准备。询问她(们)是不礼貌的举止。如果你真的见到她,态度要热情而又适度。如她不采取主动(毫无疑问她不会),就不要同她握手。这些国家的人一般不喝含酒精的饮料,不吃猪肉,吃饭时用右手抓着吃,要效仿主人的这种做法。书写用具在这些国家是很好的礼物。中东国家的人们都喜欢金色的外观,书写流畅的钢笔。到阿拉伯人家吃饭,有必要先饿一顿,这样你就可以吃很多,以表示你很喜欢主人家的饭菜。你的阿拉伯主人是很豪爽大方的。你不要太热情地赞赏他的某样物品,否则他会坚持将那东西送给你,而你可能只得被迫接受,以免得罪人。在阿拉伯国家,送礼是很受欢迎的,但不是必须的。送的礼物不能是酒,也不能是诸如女人像片和雕像之类的东西,那些是违反伊斯兰教规的。 伊朗:到伊朗的访问者要用姓或学术职称或头衔来称呼他们的东道主,不能直呼其名字。在伊朗进行商业会谈要预约,准时受到人们的尊重。但在社会交往中,准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伊拉克:伊拉克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在那里你会发现,人们宴请宾客时备有含酒精的饮料。有必要对会晤进行事先安排。然而,如果你的东道主没能按时到达,大可不必为此焦虑,因为那是常有的事。较聪明的是不谈宗教或中东政治。
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有一个特别的常规。就是与一位阿拉伯人一起行走时,如果他拿起你的手,并且抓住不放,千万不要将你的手猛地抽回,因为他那样做,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4、亚太:
亚洲人很注重礼貌问题。在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刚坐下来就开始谈生意是不礼貌的举止。虽然你从他们的表情上得不到任何启示或信息,但你可以肯定,你的亚洲朋友正在注意你的表情、举止、服装以及你所用的书写工具等等。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让对方丢脸,那样既不会被忘记,也不会被原谅。在亚太地区进行会晤要提前安排,遵守已定计划,并且准时到达。当然,如果别人迟到,不必觉得受了侮辱。在亚太地区,英语是通用语。你的名片要一面印英文,另一面用当地文字印刷。商务人员会发现,在访问那里的每一个国家时,都要用大量的名片。
澳大利亚:在那个地区的所有国家中,澳大利亚恐怕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感到最舒服自在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坦率,在穿戴方面较英国人随便,但在讲究形式与礼貌方面毫不逊色。那里的人喜欢充满热情的握手,并直呼其名。在澳大利亚,时间问题极受重视。有必要提前安排会晤时间。如被人邀请吃饭,可为女主人带花,或带一瓶酒。
印度: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因为牛是圣畜。穆斯林教徒不吃猪肉,严格的穆斯林教徒还不喝酒。正统的锡克教徒披大头巾,不吸烟,不吃牛肉,不剪头发。印度人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们相互握手。如果一位男子被介绍给一位妇女时,他不应与之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鞠躬,一个男子要尽量避免碰一位妇女,更不应在公共场合下与一无伴女子交谈。
日本:日本人的一般问候形式是鞠躬而不是握手,要互换名片。不能用名来称呼日本人,只有家人和非常亲密的朋友才能这样做。称呼“某某先生”要使用他的姓,也就是在姓的后面加上一个“样”(发音“桑”)。不管是商务会谈,还是社交聚会,都要准时到达。日本人很少在个人家中款待客人,如被邀请到日本人家时,要在过厅摘掉帽子与手套,然后脱鞋。习惯上不为女主人带花,便要带一盒蛋糕或糖果。如果某位日本人向你送礼,你要表示感谢,但要等他再提一、两次后再接受。日本人喜欢送礼品。礼品要用淡色礼品纸包装,不系蝴蝶结,他们特别喜欢白兰地和冻牛排。如礼品的数目是2的倍数,这表示能带来好运。成套的链扣、钢笔和铅笔是很好的礼品。
韩国:在任何情况下,在韩国都要避免大声说话或大声笑。朝鲜人尤其是朝鲜妇女,在笑时,常用手遮住嘴。在韩国,妇女解放概念尚未被普遍接受。进出门时,均是男人走在前面。进屋后,妇女要帮助男人脱大衣。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男人们在互致问候时,稍稍弯下腰鞠躬,并双手或右手握手,妇女通常不握手。韩国人姓在名的前面。这点与西方不同。在朝鲜很难将男人名字与妇女名字区分开来。安排会晤要提前。如果你被邀请到朝鲜人家里作客,可带花或一件小礼物。要记住,送礼时要用双手,礼物不应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
泰国:在泰国记住不要踩门槛,根据泰国风俗,那是灵魂居住的地方。不要随便用你的脚指任何东西,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不要让你的脚引人注目,或见到鞋底。不要碰任何人哪怕是小孩子的头,脑袋被认为是灵魂的所在地。泰国人用很长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决定,因此一定要有耐心。除非在较为西化的社团里,泰国人一般不握手。传统的及大多数的泰国人在向人问候时,是将两手合在胸前,做祈祷状。 5、拉丁美
通常情况下,拉丁美洲人在交谈时,彼此间的距离很近。如果想在那个地区开展业务的话,就要学会接受这种距离很近的谈话方式。在整个拉丁美洲,午饭是正餐。是否付小费视所在国情况而定。在大部分的中美与南美地区,人们通常在到达和离开时握手。人们的名片要用英语和当地语来印刷。会晤迟到30分钟是常有的事。拉丁美洲人民是热情友好的,他们喜好请客。送礼是他们的传统风俗,向女士赠送的礼物可以是香水和名牌物品;至于男士们,则可以送他们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或男人们随身携带的小物品,当然最好是名牌的。不管男女,都可向他们送具有你本国艺术特点或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当你被邀请到拉丁美洲人的家共进正餐时,花或酒均可作为礼品带去。一般情况下,均要祝酒,但要由主人先祝。要穿戴适当的衣着(夹克和领带),即使天气很热,也要这样做。
阿根廷:男人们在长久的分别后,会紧紧地拥抱,妇女们则用双手握手,并互吻脸颊。有必要提前安排会晤时间。不要以个人性物品作为礼物,比如领带、衬衣等。如果在阿根廷人家受到款待,要安排商店为女主人送去花或糖果。阿根廷人特别喜爱客人对他们的孩子、饭菜及家庭致以褒奖之词。不要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如政治和宗教。但可毫无顾忌地谈论体育——尤其是足球和当地公园里的美丽景色。
巴西:巴西的常用语是葡萄牙语。巴西人民在表达他们的感情方面不会感到任何不好意思。他们会在大街上拥抱。不分男女,在见面和分手时要握手。妇女们碰到一起时,则将脸颊贴在一起,同空气接吻。如同大多数的拉丁美洲人一样,巴西人对时间和工作都漫不经心。不要在会谈一开始时,马上进入正题,除非东道主这样做。巴西人待客是不断地向客人提供小杯的浓咖啡。如果在巴西人家里受到款待,有礼貌的做法是在第二天送去花及感谢信,要注意花不能是紫色的(那是死亡的表示)。 墨西哥:去墨西哥的人出发之前不要过低估计墨西哥城的高海拔、烟雾及交通状况的严重性。稍不注意饮用水,就会出现腹泻,这在当地被称作“蒙特祖马的复仇”。然而,所有这些都会因为当地友好的、宽厚的以及随和的商业气氛而变得不那么重要。墨西哥人会对来访者尽量想说一些西班牙语的愿望感到高兴。一般情况下,人们见面时握手是很受墨西哥人欢迎的。主人或女主人并不盼望你送花来。一般也不写感谢信,当然你写了,主人会高兴。如果你真的要送花,记住黄花暗示死亡。 6、北美:
美国: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是个年轻的国家,也是一个开放度高且充满现代意识的国家。美国人的特点为:性格外露、坦率、真挚、热情、自信,办事比较干脆利落。善于长谈,谈锋甚健,并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实际,追求物质上的实际利益。由于自信而善于施展策略,同时又十分欣赏那些精于讨价还价的洽谈对手。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及谈判方式,美国人对一揽子交易兴趣十足,并在气势上咄咄逼人。美国人在谈判中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一旦条件符合即能迅速拍板,因而决策的速度很快。美国人工作节奏较快,谈判过程中常常在短时间内做好一笔大生意,有时甚至会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协议让你签约成交。谈判中的期望值较高,但耐心不足。
加拿大:加拿大人比美国人要保守些。他们见面与分手时的适当举止是握手。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准时赴约。大多数的款待都在饭店或俱乐部举行。如果在私人家里受到款待,要为女主人送去鲜花,不要送百合花,那会使人想到葬礼。要避免把法裔和加拿大人截然分开。加拿大人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对将他们的国家与美国作过分的比较十分反感。对那里的人民及他们国家所做的肯定性评论是最受欢迎的。加拿大人说话坦率,热情冲动。非常守时,对时间非常吝啬,不要谈论民族问题。
什么样的婚姻观才是正确的,我觉得正确的婚姻观就是重视自己的婚姻,且要打从心底明白,结婚了,两个人就是一个家,就是最亲近的人,两个人不应该有秘密,不能有欺骗,否则的话这段婚姻就很难白头到老。
为什么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人在结婚的时候,并没有抱着相守到老的想法,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想的是怎么讨价还价,怎么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怎么让自己过的更舒服一些,怎么让对方多付出一些,且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想法,那就是不合适就离婚呗,反正现在离婚又没有什么。
所以婚姻的开始就是矛盾,婚姻从开始就埋下了可能离婚的引子,且两个人在婚姻里,总是以私人空间,个人时间,个人空间为由,拒绝对方走进自己的世界,拒绝对方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内心,两个人的日子过的除了猜忌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这样的婚姻如何能够过完一生,谁又敢把自己的后背给对方,所以这样的婚姻不会幸福,也很难寻找到夫妻一心的方法。
真正的婚姻是在结婚时,想的是跟对方白头到老,是想着跟对方一起努力把日子过的更好,是觉得两个人才是最亲近的人,才是更应该彼此信任的人,也许爱情不多,但却足够的信任对方,也许感情不深,但是却愿意为对方着想,这样的婚姻观才是正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