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是什么?

<<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是什么?,第1张

写<<离骚>>时还没有罗曼蒂克这个词呢 既然没有罗曼蒂克 那么哪里来的浪漫

一首寄托屈原对待他所处年代的怨愤的抒情诗 却被冠以浪漫主义 还真是搞笑 我想把浪漫和 离骚 搞到一起的人还真够有才的了 当你衣不遮体 食不果腹的时候你会想到浪漫吗? 当你对待某些事物不满 又无能为力的时候作了一首寄托感情的诗 过了几十年后被人翻出来 然后冠以浪漫主义 你会不会感到好笑

我想把浪漫 和 离骚搞到一起的人是既不懂浪漫 又不懂离骚 迂腐虚伪的人

所以<<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是什么答案是

迂腐虚伪

#能力训练# 导语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注释

 ①高阳:古帝颛顼(zhuānxū)的号。传说颛顼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

 ②朕:我。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③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④惟:句首语词。庚寅:古人以干支纪日,指正月里的一个寅日。

 ⑤皇:指皇考。览:观察,端相。揆:估量、测度。初度:初生之时。

 ⑥肇:借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过卜兆。

 ⑦则:法。屈原名平,字原,正则隐括“平”字义。

 ⑧字:用作动词,即起个表字。

 ⑨内美:指先天具有的高贵品质。

 ⑩修能:杰出的才能,这里指后天修养的德能。

 辟:同“僻”,幽僻的地方。

 纫:联缀、编织。

 汩:水流迅速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与:等待。“不吾与”,即“不与吾”,是否定句宾语提前句式。

 搴(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经冬不死。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指时光。

 代序:代谢,即更替轮换的意思,古“谢”与“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末子孙啊,

 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亲。

 当太岁在寅的寅年寅月,

 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临。

 我的父亲仔细揣度我的生辰啊,

 通过占卜才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起名叫正则啊,

 给我取字叫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

 同时又有优秀的才能。

 我身披幽香的江离白芷啊,

 又佩戴上串串秋兰浓郁芳芬。

 时光流逝我唯恐赶不上啊,

 岁月不等人啊令人担心。

 早晨我爬上山顶采拔木兰花啊,

 黄昏我采摘宿莽来到水洲江滨。

 时光一刻也不停留啊,

 春去秋来四季往复交替更新。

 想起那草木在秋风中飘落凋零啊,

 自己也要老了的忧虑凄然而生。

 如不趁年华正好的时节扬污去垢啊,

 为什么还不改变自己爱美的本性?

 乘上骏马放开四蹄奔驰啊,

 来,我甘愿做开路先锋。

离骚的创作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都堪称完美。其中更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悲凉雄浑;时而风景旖旎、时而痛苦忧愤。天马行空的想像,真挚感人的描写,让人分不清痛苦与快乐,现实或虚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诗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

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

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

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二、《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

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为诗人也称“骚人”。

扩展资料

1、《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2、《离骚》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

-诗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0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