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第1张

1、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壮族,铜鼓节。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9、侗族,花炮节,侗、壮、仫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习俗如下:

1、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2、玩兔爷:

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

扩展资料:

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

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人民网-有趣的中国古代中秋节风俗习俗

人民网-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不仅仅是嫦娥和月饼

母亲的简介

 中国母亲节的由来简介,母亲是非常勇敢且伟大的人物,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母亲节,真诚表达对母亲深切爱意,那么中国母亲节又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本文内容为大家带来的是母亲节的由来简介。

 母亲节的由来简介

 1、中国母亲节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直到年迈的母亲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

 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至今,鲅鱼圈人民还保留着敬母爱母的古风。在每年五月“母亲节”这天,都要开展各种敬母爱母活动。不少人还在慈母馆内为自己的母亲立碑铭志,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

 2、母亲节是什么时候

 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3、适合母亲节的节日礼物

 电动洗脚盆。我们不能经常的陪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身体,那么就送一件健康的礼物,送给她,让她照顾好自己。舒筋活络加强血液循环,强化五脏功能,洗脚盆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

 护手霜。哪个女人不爱美?只不过是当了母亲之后,没精力、也不舍得讲究。我们可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送母亲一份美丽,让美丽永远留着母亲的容颜里。不过最好要针对母亲的肤质等其他情况。但是护手霜是万能的,呵护妈妈勤劳的双手,从点滴小事让妈妈美起来。

 丝巾。一件礼物可以伴随妈妈春秋冬三个季节,温暖又贴心。丝巾带来柔滑细腻的质感的同时,又带来温暖的问候,轻盈优雅的姿态,彰显女人的气质,清新优雅中透着一点优雅高贵的浪漫气息。

 康乃馨。粉红色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到苦难流下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来康乃馨,因此粉红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母亲节人们常将康乃馨作为送给母亲的礼物,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与祝福。

 主要活动

 “中华母亲节”在邹城、石家庄、烟台等地先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后将扩大范围。河南新乡、山西太原、宁夏银川、广西柳州等10余个城市的教育部门都开始响应,在“中华母亲节”到来之际,提倡每个学生为母亲做一件好事或送一件自制礼品,写一篇以“中华母亲节”为主题的作文。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还将在中国选出百万名学生,向他们免费发放《关爱母亲行动计划》,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设计了关爱母亲的方式、方法,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还计划举办妈妈故事作文比赛等中国性比赛。

 中国民众针对“洋节”渐热、民族节日渐冷的情况,采取了回归传统节日的行动,如举办“中国情人节”——“七夕文化节”、投入力量挖潜春节文化内涵等,创办“中华母亲节”延续了这种文化复兴。

 2007年5月13日是西方“母亲节”,而当时一些中国儒学研究者和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者也在拉开首届民间“中华母亲节”的序幕,倡导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感念母爱。

 见贤思齐国学大讲堂第三讲:家国情怀与家风家教暨《中华母亲》纪录片座谈会于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召开。

 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秘书长、《中华母亲》纪录片总制片人齐崇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博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中华母亲是民族的血脉,母爱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中华民族在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历来注重对母亲的孝道。正是有了这种以母亲家庭为主的孝道,才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母亲》纪录片要以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伟大母亲及传统孝道精神为宗旨,意在唤醒现代人能够更加的尊重母亲、关爱母亲的强烈意识。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文化自信,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议

 2007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全文如下:

 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初始源泉。设计好中华母亲节,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用心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心有一个受到唤醒、精致表达的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对于承传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提高人母的素质、对于家庭的和谐、对于培育全社会的爱心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都是极好的平台。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而不是外来的母亲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在孟子三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至今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生儿育女是为人母之始,以孟母为旗帜的中华母亲节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现在有些孩子过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乐,而在传统美德中生日应当感激母恩,因此称生日为“母难日”,或径称“母难”。把孟子的生日定为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母亲节,意味着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为推进中华母亲节的确立和发展,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自愿组成“母亲节促进会”,并依法开展工作。我们认为:美国的母亲节是由费城一个地方先搞起来的,我们也不妨从孟子故里邹城市等若干地方先运作起来,只要实践证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就会逐渐形成气候,蔚为大节,将竭诚尽智为此而努力,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另有学者、辞赋作家薛刚撰文《母爱赋》,建议将中华女祖嫘祖诞辰设立为中华母亲节。理由为: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正妻,是史书中确有记载的人文女祖,其文化根基更加厚重。赋文如下:

 灿灿无匹,北堂萱草挺秀;蓼蓼者莪,凯风绿满野荒。和气洽溢,人间秀丽;仁慈德泽,日月重光。谷神不死,坤育抱初为根;天地长存,亲情怀朴永芳。春光骀荡,不因乌云稍减;世事多磨,何阻关怀疯长。母爱是本,繁育之福大来;童蒙乃励,日新之益贞壮。

 设立意义

 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一个奇葩,是真挚崇高而持久的爱。正是由于它的遗传生息,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行;才有了爱—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怀胎十月,为胎儿提供着给养;婴孩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在孩提时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少儿时期的培养教育,成年后的婚姻、家庭、事业问题无一件不牵动着母亲的心。古代孟母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劳苦费神,多次迁居;在5·12汶川地震中,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拿身体挡住垮塌的房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第二次生命,她用行动向世人展现了母亲的伟大,展示了母性的魅力。

 “孝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历来注重孝道。24孝图中,记载了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故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东汉时期河内人丁兰因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供奉。身为国家副总理的陈毅就曾亲手为染病的母亲洗尿布;冯玉祥将军视自己的生日为“母难日”,以绝食一天的方式纪念母亲。蒋经国先生在生母被日本飞机炸死的房屋旁写了“以血洗血”四个大字,明志为母亲报仇。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伟大母亲的爱和孝。儒家经典中多有关于“孝”的论著:《孝经》中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论语》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学》中有,“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礼记》中有“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劝报亲恩篇》中有:“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弟子规》中有:“首孝悌,次谨信。”《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有:“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设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效仿榜样,学会尊重父母、关爱母亲。每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皆是注重孝道、尊重母亲的典范。论语中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重要的是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别。《孟子》中也有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很多学生学习过一些知识后,书本知识直线上升,有的还往往超过了父母,因此觉得自己长大了,把父母的教诲当成“多此一举”,易强词夺理,有的甚至出言不逊,缺乏应有的尊敬与礼貌。以古今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尊重父母,在生活中更加的关心父母。

 从身边做起,学会感恩。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这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应感谢这生命的赐予,这无怨无悔的付出,应该学会回报母亲,懂得感恩。一个连对母亲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么敢奢望会善待他的老师和朋友呢?国家有难,又怎么敢指望他为她抛头颅洒热血呢?如果人人都是这么自私自利的话,社会哪里还会有温情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关心父母做起,学会善待生命、感谢父母、感恩社会。

 弘扬母爱,传承孝道。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这赋予了“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对社会有责任心以及懂得回报父母、老师、他人、社会和感恩之心,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黄香为父温床,陆绩怀枯桔遗亲,这些流传久远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挚感情。然后,在当今部分青少年身上,却很难看到这种美德的延续和发扬光大。有些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动辄顶撞父母,自私任性,不孝不敬,这些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当代,应广泛地弘扬母爱,使孩子感受到父母们的辛苦与不易,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认真体会的节日,让天下子女心有一个被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以便中华孝道精神永久流传。

 综上所述,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应设立自己的母亲节,其体现中国母亲的伟大及传统的孝道精神,唤醒现代人能够更加的尊重母亲、关爱母亲的意识,使他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回报父母、师长、他人、社会,对祖国尽忠尽孝。李汉秋和一些专家学者倡议把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可以作为首选;另外,农历的“春分”含有生命复苏、一片生机的涵义,也是不错的选择,值得推荐。母亲节定在何日,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可在互联网上由社会大众投票决定,应顺应民意。但设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却势在必行。

 设立理由

 2006年7月15日,第二届女娲山水旅游节在河南省淇县古灵山开幕。 有学者建议将女娲诞辰日确定为“中华母亲节”。

 为何需要中华母亲节

 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中华儿女吮吸母亲节的文化乳汁时,这位母亲代表却是洋妈妈,这样的事不宜再继续下去。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不是“跟着洋人走”,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

 为何以孟母为形象代表

 在众多中华贤母中,孟母五大优势俱全:

 1、实有其人,不是传说人物、不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人物。

 2、贤母事迹翔实而且丰富。有的贤母只有一件事而且缺情节。西汉《韩诗外传》和大历史家刘向的《烈女传》就翔实记载了孟母仉氏在不同阶段教子的好几件事,有情节、有故事,从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都注意到了,形成颇具系统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可以讲述流传,供人取法。

 3、时间较早,历代留有遗迹供瞻仰。仉氏生孟子在公元前372年,至今已伴中华民族走过2379年。唐以后历代有封赠祭祀,留下许多遗迹。孟母林、启圣寝殿、孟母三迁处、孟母三迁祠、孟母断机处碑等等可供中华儿女瞻仰追思。

 4、家喻户晓,知名度高,影响大。刘向记孟母教子五件事中,“孟母三迁”、“断织喻学”二事流传最广远,南宋《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华儿女耳熟能详。一直到1994年我的《新三字经》还有“昔孟母,茹苦辛,断机杼,善择邻。”

 5、教子成效大。孟轲成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孟母。孟母教子懿范千秋。

 为何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

 定位的角度是母亲而不是其他,仉氏生孟轲才成为孟母,因此孟母生孟子之日是标志。中国传统称自己的生日是“母难之日”,迳称“母难”。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推而广之,每人在欢度自己生日时都要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

 孟子的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的形象,“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诵了两千多年,把孟子生日作为母亲节,是为了让人们在庆祝自己生日时应感激母恩、感谢母爱。 此后,中国十八位儒学研究学者和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者联合发出设置中国“母亲节”的倡议:希望将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国母亲节”。2006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孟子的故乡山东省邹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儒学世家、团体,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学者通过《母亲节促进会章程》和《创设母亲节的倡议》,确定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并决定丁亥年四月初二(2007年5月18日)首届中华母亲节在石家庄市举办。

 为何定在农历四月初二

 中华母亲节孟子故里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东南)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至今还人所共知。这是人民的集体记忆,已形成民俗,这是最可依据的。在方志等文献中也有相应记载,不是孤证。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上岁数人的生日都以农历计,每年都不会忘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哪一天,可见只要社会重视,即使以农历计的节日也不怕不好记。建议每年的日历在这天标出“中华母亲节”,这就更不会遗忘了。

 如何做并促进认同

 人类的爱心从母爱、爱母开始,母亲节是全人类的需要。因此一旦点燃,便易形成燎原之势。美国的母亲节1907年始于费城一地,经过七年的努力,逐步被一些州认同,到1914年才正式定五月的第二个礼拜日为美国母亲节。中华母亲节也可以由点点星火逐渐汇而燎原,首届中华母亲节就有邹城、石家庄、曲阜等市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北京、天津、南京、福州、哈尔滨、柳州、新乡、太原、榆社、枣庄、德州、泗水、莱西等十几个城市的一些学校率先开展起来。学校是开展中华母亲节活动的天然场所,也非常简便:在四月初二(阳历5月18日)之前,在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13日)之前,就布置学生以中华母亲节的名义为母亲做一件好事(包括打个电话、写封信),并写篇作文。这并不增加师生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中华母亲花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中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名‘宜男草’,《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称此名。 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mothers room]。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红楼梦》

 又如:萱辰(母亲的生日);萱亲(母亲的别称);萱草(借指母亲), 故萱草称母亲花。

 节日起源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Ρ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查维斯夫人(Anna Jarvis)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

 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

 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减。

 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

 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

 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其他国家

 挪威:母亲节定于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阿根廷:则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庆祝母亲节。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庆祝母亲节。

 南非:母亲节则定于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称母亲节为Materice,于每年圣诞节的前两个礼拜庆祝。庆祝的习俗是:小孩子们在母亲节的清晨溜进母亲房间,将母亲绑在床上,母亲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便哀求孩子们放开她,并以她预先藏在枕头下的小礼物作为交换。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母亲节则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12月8号是纪念圣母玛利亚的日子,同时也是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节日。

 瑞典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在母亲节前夕,瑞典红十字会会举办塑料制的母亲花的义卖,义卖所得将作为赞助育有许多小孩的母亲的度假经费。

 巴拿马:也叫圣灵怀胎的日,大意是为了让巴拿马人重视家庭,敬重母亲,所以在1924年5月11日,巴拿马第一个母亲节,1930改为12月8日, do a Hercilia de Arosemena夫人所签定,但这只是这个网上的消息,不知是否准确,当时很多商号也响应了母亲节给母亲打折,并定为国定假日,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埃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埃及的母亲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给母亲赠送鲜花和礼物,为母亲举办音乐会和文娱演出,并评选出全国最理想的母亲。

 印度:每年四月五日是印度的妈妈节。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妈妈都要穿上五彩缤纷的纱丽,戴上精美的首饰,来到公共场所尽情娱乐,以显示做母亲的女性风采。

 中非: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中非共和国就要隆重庆祝传统的妈妈节。这天,妈妈们身着盛装,怀抱孩子在首都班吉市举行盛大的游行。国家***和政府官员也要参加她们节日的活动,使节日更加隆重热烈。

 法国:每年五月二十九日是法国的母亲节,节日这天,全球各地的妈妈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一九二八年,当时的法国总统为此颁布了一项法令:母亲节是国家的正式节日。法国人的母亲节则更像是一个为全家人举行的生日会。法国母亲节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毕端出一个为母亲而做的蛋糕。

 泰国:每年的八月十二日是泰国的母亲节。节日期间,全国最有意义的活动是“评选优秀母亲”,然后,成千上万的女儿手持洁白的茉莉花作为“母亲之花”敬献给母亲,以表达感激之情。

 日本: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日本母亲节。在日本,这个节日充满思念的气氛。为表示对母亲的尊敬,一般以赠送康乃馨为主。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天,家庭成员除向母亲送礼物外,并要做各种让母亲欢喜事情,以表示敬爱之情。

 瑞士:每年的一月一日至四日为“妇女掌权日”。在这四天里,家庭一切大权由妇女掌管,男人甘愿听从摆布,以示对妇女的尊重。

 希腊:每年的一月八日是英诺克莱西亚镇的“妇女接管日”。这一天,妇女接管镇上的领导权,而男人们则代替他们呆在家里干家务活。在希腊,每年逢除夕的第二天,为“主妇休息日”,妇女们丢下家务,尽情吃喝玩乐。

 德国:在每年的狂欢节里,另有妇女们的专门活动——“女人节”。这天,妇女们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办公室,坐上办公桌,以表示妇女接替政权。八月是汉堡市的“太太节”,节日里,由妇女组织的艺术团分别在全市各家剧院演出,节目内容大都是男女平等。

 英国:英格兰为表达对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四十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当佣工,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

 墨西哥:每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是墨西哥的“圣母节”,以纪念一位心地善良、乐于救人的圣母。这天,人们身穿民族服装,高举圣母像旗帜,在老人的带领下载歌载舞。

 全世界的母亲节:虽然,许多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一、性格简评与心理趋向: (事常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1、命带将星,有组织领导才干,有慑众之威,命局中和者有掌权之机。但将星如果为忌神,有时会有意外之灾,其灾的性质多是无法预知的。流年大运逢将星,须防事业失败、疾病、伤感、麻烦之事。(江湖神杀派别观点,书房派学者稍微不同)

2、将星在子,到出生地的北方去,恐有失败及伤感之事。(江湖神杀派别观点,书房派学者稍微不同)

3、命带太极,当力勤奋,满招损、谦受益,于事业有收获、学术方面有杰出之成就,且能独树一帜,受人景仰。个别命局有多变性收入!但是不容易储蓄。

4、华盖的“孤”,多是指心灵上的孤独,自鸣清高,不同流合污,喜欢一个人看书学习。命中有华盖的人好学是其特点,但若华盖占了两个以上,或者八字配合不吉,而带华盖,恐怕就有点六亲上的孤了。另外华盖还表示人有点老实厚道,有善良有本性。

5、八字比劫为忌神,一生多遇小人。(比劫多妒财,事业、财源方面遭遇别人妒忌,有小人看不惯,《增广贤文》预言:易反易复小人心!当心!你的交往对象)

6、正印为忌神,缺乏独立自主精神,有依赖心,有“稍微”的利己主义,易倾于吝啬,思想有点天真,常把事情想得过分美好,以致常常不能如其所愿,自尊心强,好面子。

7、比肩为忌神,大多乖僻寡和,独断独行,行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见,不容易妥协,所以有时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很少有知心朋友,对待部属和亲人也比较严厉,不通人情,喜自我封闭。(有江湖派观点认为:遇到事情吃软不吃硬是其特点;有诗为证:不横就不横,横起不怕人;不犟就不犟,犟成抵门杠)

8、比肩为忌神,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在朋友们面前有言语傲气姿态,但是,个别命例显示出,有被朋友不当利用职权之处,包括误导它途,行为失敬和偶尔不规矩之处,伦理、制度、法规、政策等等,多处越过规范;有诗为证:华容道上遇故知,顿开金锁走蛟龙!宋江暗通曹保证,官府吏员成走卒!

9、正财为喜用,主其人聪明诚实,行事节约不浪费,安守本分,做事一向小心谨慎,不做非份之想,珍惜金钱,(重视和珍惜以金钱手段途径建立的各种关系机会,暗藏自己的金钱意途),重视生活保障,作事守信用。(重点)

10、日主强,印比过重,而食伤太轻,其智慧才华局促在大脑里,无法顺利发挥出来,因而沉默寡言,本位心很强,自私心较重,很难和别人妥协。又因食伤弱而无法生财,当然一生劳碌奔波(财力薄弱,官的基础受到影响;官基不固,财力的“保护伞”有隐蔽性的问题;反过来说,生平婚姻上不愉快时多)。如运用其刚毅不屈的个性,以及独立自主的决心,很可能创出一番事业来。(重点)

11、身强财弱,理财观念差,不重视(痴迷)金钱,钱财处理不佳(是说投资决策有未能够把握机遇之时;有诗为证:错过好时机,难买好东西!)。且进退拿捏失据,易因小失大。喜投机,野心大(雄心壮志规划得多,行动上落实的少),好赌,(这儿讲好赌,是从心理学上讲的,暗示意识方面的自负趋向和行为上的孤注一掷的固执己见),但逢赌必输。(口头上有不重视金钱的大话,内心却有把对钱财另行安排处理的技巧和手段)(重点)

12、女人木命志量宽,女子堆里数奎元,家中之事你照管,事事当头你占先,客不吃饭你送走,回头说你不简单。(年命纳音)(本条内容选自江湖派观点,个别字句为盲人总结,部分语句可能不协调,仅做参考)

13、地支隐藏伤、食、枭等,居心常存莫测事,纸上谈兵枉自多,为人“谦虚”多技巧,堂前面后被人说。

14、日干为戊土,诚实厚重,性情笃实沉稳,为人直来直去。

15、正财心性。优点:言行力求合乎中庸,不喜标新立异及惹是生非。守本份,努力工作,勤俭,任劳任怨。爱护家庭,对妻儿尽责,守信用,能知足。缺点:爱惜金钱,不免吝啬寡情。过于谨慎,以致魄力不足。行事欠缺恒心,虎头蛇尾过于安分,略嫌刻板。计较小人得失而因小失大。行事欠变通,不免憨真固执。

16、正印心性。优点:为人方正亲切,宽容仁慈,不计仇恨,重名誉,讲人情,能得享现成之福气。重视内涵及气质,追求学问,自远小人,易得名誉,易近宗教。缺点:较有依赖性。思想天真不切实际。不善于察言观色,常因轻重不分而自讨没趣,又由于好面子而过于矫饰,严重者甚至贪脏枉法。

注:八字所显示出的性格虽有其固定的一面,也会随大运流年变化有所改变。根据海内外千数例的信息反馈,性格准确率在90%以上,如果准确率低于80%,请操作人员仔细核对出生时间。

二、情感婚姻家庭:(天下没有后悔药,独有此处后悔多)

1、女命日支正财为喜时,丈夫忠厚踏实,勤勉亲切,稳重大方,安分守己,乐观开朗。

2、官杀轻,印重,以财克印星生官杀为救,财星无力,印重官杀轻,弱杀难生旺印,暗示丈夫官场起伏,奔波大,前程阻碍多,个人能量显示信息,发达有竞争!要么,采取一些隐蔽手段和方法办事。

3、日支为喜用神,夫素质较好(相对命主本人来说),夫妻感情好,关系和睦。

4、食官皆不见, 婚姻不顺。

5、身旺无官杀, 婚姻不顺,不利丈夫。

6、柱中有干合或支合,人际关系广泛,异性缘佳,若凭感情用事则会先同房后结婚。

7、天喜入命,恐防早恋;专家警告:初恋不成功,早婚不甜蜜。

8、日支为喜用, 不被刑冲, 易早婚或适婚。

9、红鸾入命,易早婚或适婚(或谈朋友早,与异性亲密接触的时间早)。

10、女命官杀弱或无官杀,适宜晚婚,否则于事业家庭有碍。

11、柱中两戊合一癸, 再娶再嫁。

12、日干支相战,婚姻不顺。(家庭情绪关系始终不可能达到自己的心愿和满足)

13、印旺官轻,坐堂招夫。(也暗示着丈夫和婆家不远)

注:婚姻感情方面不顺,易因此陡增烦恼。其不顺内容包括:晚婚、多恋不成、婚后不睦、分居、外遇、离婚、婚后一方多病等,应此则不应彼。

专家提醒:饱暖思*欲,当心害健康。

由年命看,您的最佳婚配是:丁巳(1977) 庚申(1980) 辛酉(1981)

由年命看,您极为不利的婚配是:壬戌(1982) 及属兔的。

您的配偶所在的方向(以您原籍住址为中心点):东南方对西北方。

有诗为证:黄龙黑鸡更相投,过门大发好事周;儿女满堂子孙广,福寿绵长永无休。

蛟龙遇兔泪水流,结婚不利皱眉头;男女双方犯争斗,苦如黄连日夜愁。

三、兄弟姐妹:(假成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月支为忌神, 难得亲荫,兄弟也不和睦。

2、身旺带印, 兄弟姐妹必多。

3、比劫坐华盖, 主无手足或极少而聪明, 孤独。

4、月令逢冲, 兄弟各方。

5、财弱比劫旺,易因钱财之事与兄弟或朋友同事闹不愉快,反目成仇。

6、比肩逢禄, 兄弟名高。

7、比劫临旺地, 兄弟姊妹多, 好强好盛, 在上级面前不讨巧, 官遭排挤, 不利婚, 不利父。

8、比劫为忌神,兄弟姐妹多有不和,难得兄弟和朋友同事帮助,反而会在他们身上倒贴。

9、月上印星生比劫, 兄弟姐妹成群。

10、比劫得令,必见兄弟发达。(要是有兄弟们的支持,事业发展会更好)

11、比劫破坏喜用神,多受兄弟或朋友之累。

12、财官失势,比劫强旺,有专家认为,财权或者官位,容易遭意识不良的人误导,不当利用!

注:受生育政策限制,古籍命理例题之观点,有部分准确性一时显不出来!请操作人员注意!

四、子女: (富贵难保子孙全,富贵难保子孙贤)

1、时支空亡,子女要么福气大,要么无福。

2、女日主旺, 无官星,少子女, 喜独身。

3、时柱财为喜用,子女成家立业, 孝顺富足。

4、日柱或时柱地支中有时禄,子孙富贵。

5、财现时柱, 子女富有, 自己有晚福。

6、喜用神集于时柱,子息得力。

7、阳日阴时先生男后生女。

8、遇伤官流年易生儿子。(如果结婚按照古人观点进行八字合婚,选择大利之日方可)

9、时柱落空亡,子女中至少有一位健康不良。

注:受生育政策限制,古籍命理例题之观点,有部分准确性一时显不出来!请操作人员注意!

从食伤看子女,也可从官杀看子女。

五、财运:(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1、柱中财多,不经商也掌钱财。(财多累己,在家中对财权有支配欲望)

2、正财外居银子白,兜里钱财不归库,平生纵有千条路,就怕奢侈银海枯。

3、身旺印旺,意外花消大,处理钱财最好投资不动产,比如买房,或者在房、地、产有关方面去动脑筋,想点子巧取秘夺。

4、正财为用神, 勤劳节俭, 占有欲强。(实践中,不少预测专家分析发现,暗示为妻子所累,妻子表现出来的对钱财的占有欲望强烈!)柱中财多, 求财辛苦, 到处奔波。

5、女子天干现露财,千般手艺做得来;用心求财财顺意,用财升官官有得!

6、财怕刑冲空亡,易破财,求财辛苦,财难聚(早婚者尤为准确无误)。

7、时上逢比劫或老行比劫运,晚年财运差。(年青阶段要注意开支方法,合理化安排储蓄,积谷防饥)

8、身旺老行财运, 先穷后富。(年青阶段要注意开支方法,合理化安排储蓄,积谷防饥)

9、将星临财,可掌财政大权。

10、正印条件好,宜文教、宗教、慈善、文化、学术、图书、教育等业。还可以凭着文稿、文字型基础内容的途径,谋求走向仕途中,或者官场中找人拉关系谋求发展,波折比较大!

11、比肩条件好,不宜合伙,宜自由业、服务业等,收入可观,富达万数

12、柱中有偏财,一生中会有意外之财,有暴富的机会,会从偏业中获得财富,如股票、证券、奖券、**、房地产等。

13、月支偏印,精明干练,聪颖善变,多才多艺,适合偏业上发展谋求高收入。柱中有比肩,可暂获财利。柱中有偏财,财运佳。柱中有正财,财运佳。

六、功名事业及就业趋向: (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

1、印星旺透,此人喜爱读书学习,成债优异,可获得较高学历或有较高学识及文化水平。(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有多个途径,老年时会达到最高)

2、柱有偏印,对事务敏感度颇高,故从事调查,侦讯,情报等工作较擅长。(言行中,偶尔也会小题大作,捕风捉影,双向的)(既能监督别人,别人又监视他)也适合往偏业发展,如明星、艺人、餐厅及其他靠人缘的生意。

3、癸水相合,若经商必感辛苦。

4、柱无官杀,宜自由职业。(不宜于任官职,否则易为官僚所困,苦不堪言)

5、柱中天医星旺, 宜从事医学事业(不是出身医生世家,或与医有缘)。

6、柱中合多,人缘好,朋友关系及群众关系较好,有一定的领导艺术,适合协调辅助领导工作和信访接待工作等。

7、印重食伤轻,宜担任幕僚性质的工作或服务性工作。(文档、文章、文件之类的工作关系,或者是第三产业特点行业!能够发财或者发展收入!)

8、官弱财弱, 不宜为官(对官场关系可能有负面理解,您的言行?)。

9、印被克或柱中无印(不能凭着印的规律性和法则建立自己的事业,印盒)无靠山, 自己奋斗成功。

10、水火既济,利文途考学。

11、命中印旺, 喜好读书, 尤喜文科。

12、月上正印, 文笔成名。

13、有印无杀少威风。(暗示交往官场和处世为人有自知之明)

14、偏印当权, 多学少成。

15、印有禄护,追求单一学业可成功,在同行中成绩必佳,或者某个区域范围内能够扬名。

16、地支上的正官,代表学历和权力,如果正官落空亡,则权力受损,一般仕途上多坎坷、波折,或者学历、官位、职务等等,容易受到伤害或嫉妒、歧视、压抑、失落,政界上想要达到目的或愿望,困难重重,除极个别特殊命例外,大多壮志未酬(无论男女,官应当在天干为好,因此命书上说,“官宜显”。官藏地支,有被埋没、嫉妒、歧视、压抑之嫌。)。

17、正印临帝旺, 能出人头地。

18、比劫之人适合自由职业, 身体好, 宜学武术, 抗灾力强(对于险恶势力不畏惧,敢于挑战), 抗击打力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面对险恶事,谈笑风雨中)

19、命局有冲合,事业或职业变动多。(要善于学习,把握机遇,随时随地迎接新的挑战)

工作中最有利的合作伙伴是:属蛇 属马 属猴 属鸡 之人

七、五行与病理趋向: (心平气和身自健,神宁无欲体永康)

1、土命夏生,体健聪明。

2、金太弱,应多注意气虚,咳嗽,皮肤干燥,骨节疼痛,大肠泄痢便血,并常有呼吸不畅,常受感冒之患,如果严重的话,有得肺病的可能。(五行不平衡,严重的还会牵连其他器官)

3、火土相生而太旺,常觉症状有胃部胀满,食量虽不异常但稍进食即感饱满或重压,咯气,恶心等。

4、月上印生身,身体好,平生少病。(指中青年阶段,但不排除老年有病变)

5、水火相战,易患心脏、血液系统之疾或视力不佳。

6、天干有丁癸,主人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糖尿病等。

注: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五行平衡健安顺,如若偏枯有灾险。

流年不平现流月,大运不平灾流年。五脏兼对六亲位,不吊即孝也花钱。

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是世界科技中最活跃的两个领域;英国《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全文请见2001-10-30人民日报)“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他认为,从原则上说,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阴阳平衡之辩证观点,五行生克的思维定式,补偏救弊的治疗法则),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系统学习;另外,他指出,对生命科学的应用研究,目前,由于经济、法律和伦理等各种原因,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八、祖业父母:(继先祖一脉真传 克勤克俭,教后人两行正路 唯读唯耕)

1、年干坐帝旺临官之地,祖上富贵。

2、年上比劫,破祖业,家境贫,喜独立分家。

3、印临旺,母亲能干而且能够吃苦,要防劳伤身。

4、年支或正印坐华盖, 母亲慧而性孤。

5、偏财空, 而印旺, 早岁父有大灾。

6、印透天干, 母主家务。(母亲在家庭能干甚至于辛苦,有支配能力)

7、正印坐建禄, 母贤安泰。

8、月生日干, 不喜逢财, 逢之克母或母有病。

9、正印坐财, 父母或婆媳不和, 多疾病破财。

10、印被财克, 父母终生不和(要么父母有阶段性分居状态)。

11、正印坐临官, 母亲身体好, 端庄能干。(母亲在当地比较显目,让人钦佩)

12、正印坐羊刃, 母亲性格暴躁, 身心多有伤害。

13、日柱纳音克命宫纳音, 祖上和父母贫穷。

14、忌神集于年柱,祖上不富裕,无祖业可继。(也有专家学者提出新思维,忌神集于年柱,祖辈或者父亲方面有一阶段曾经被整,命运出现过低潮,人际关系不好)

15、印旺于食伤,大都祖母先去世(部分学者实践中总结反馈信息:祖母或者外祖母中有一个先去世)。

16、忌神集于月柱,不得父母助力。(个别命例信息反馈,也有不得兄弟助力之处)

17、财星被冲,不利父亲,或父亲健康不佳。

注:由于时代背景发生变化,古籍命理的一些断语在今天看来准确率稍差。

九、后天补救: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大厦难比修身)

四柱喜水,有利的方位是北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南方,西南;其人喜黑色,不利**,喜居住坐北朝南的房子,床的放置南北向,床头在北,名字加水字旁有利。(喜忌所涉及的五行、方位、颜色等尽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柱喜水,应从事与水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如漂游性质、奔波性质、流动性质、连续运动性质、易变化性质、水属性质、音响性质、清洁性质、冷温及不燃性之化学界,靠入海求生活者,均属之。

航海界(船员也是),冷温不燃液体,冰水界、鱼类界、水产界、水利界、水物界、冷藏界、冷冻界、洁洗业、扫除业、流水界、泳池、浴池、菜市场内卖冷食物(鱼、肉……豆腐……均属之)。

迁旅业、特技表演业、运动家、导游业、旅行业、玩具业、声乐音响业、魔术、马戏团、采访记者、侦探、旅社,或灭火器具、钓鱼器具均属之。

事业发展利北方、西北,不利中南。

四柱喜木,有利的方位是东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西方,西南;其人喜绿色,不利白色,喜居住坐东朝西的房子,床的放置东西向,床头在东,名字加木字旁有利,房间里适宜摆放绿色植物。(喜忌所涉及的五行、方位、颜色等尽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柱喜木,应从事与木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文学、文艺、文具店、文化事业的文人,教育界、书店、出版社、公务界、司法界、治安警界、官途之界、政治界、新创设计、特殊动植物生长界之学者、植物载种试验界。

木材、木器、木制品、家俱、装璜、纸界、竹界、种植界、花界、树苗界、青果商、草界、药物界(开药房或药剂师)、医疗界。

培育人才界、布匹买卖界、售敬神物品或香料界、宗教应用物界、宗教家之事业、或售卖植物性之素食品,以上均属木之事业。

事业发展利东、东北,不利西、西南。

吉祥数字为: 9 0 1 2

命主吉利楼层末位数为:0 2 5 7 (参考《慧缘风水学》)

楼层1、6属水,2、7属火,3、8属木,4、9属金,5、0属土。

五行性味:金主辣,木主酸,水主咸,火主苦,土主甜。

“浴神”不是神。“浴神不死”。也就是心不自生,无为无念。不死其实就是不生,因为有生就一定有死,按照佛家所说就是有生即有灭。

佛家常说的“一心”、“佛性”,就像《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道家常说的“一气”、“道心”,就是基于道的演绎,是道的一个映射。所以,倘若要不死,只有不生,或者说不自生。因为这是高层次的东西,对于一般器根者,不好理解。佛祖面对器根差的人,比如假使有人问,西天离此有多远?

他的回答是:十万八千里。对器根稍微好一点的人又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到底是有多远呢?六祖是这样解说的:“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真正的教育家,在说教的时候,都是“因材施教”,各有对答,不是不想明说,而是实在说不清楚。用六祖的话,就是“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心无念生,即不自生,是以不死。无念的重点是“于诸境上心不染”,有如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而不是选择清净的地方种莲花。

“浴”,浴,形声,从水,通“谷”,本意指两山之间的夹道和低地。“牝”,溪谷或雌兽,古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堇”,尽。

“玄牝”道家内丹中又叫“玄关一窍”,此窍最为玄要,所谓“玄窍开时窍窍开”,“玄关一窍”能聚四方能量,为虚空之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元道士李道纯《中和集》: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两旁,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但凡这种境界层次的所感所见,得到了其境界才能体会,《道德经》里多处提到“玄牝”一穴,包括道篇开篇所说“众妙之门”。

实际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公元前222

日本人的起源一直被学界所重视。尽管已经有很多的版本,但是谁也无法被信服。我们可以做种种猜测,却没有任何证据让它成为事实。

七十年代,日本声称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最后才发现不过是某个人的荒唐闹剧。出于政治的考虑,这件事被利用,一度曾让外界相确信本土源。当然,人们更乐意制假就是日本人的举措,而非那们考古学家的名利心所驱使。本土源对提长日本人的自信无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它成为日本民族主义千方百计证实的目标。一旦认为这种结论永远不会被成立。窜改历史也在所不惜。假话被反复的讲,自己都认为是真事,所要做的就是让别人相信。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发展,日本人起源的研究也掀起了高潮,却从来没有结果。大陆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上风,有些民众甚至对此确信无疑。随着日中战争的爆发,所有的研究禁止进行,因为民族优劣论成为战争的依据。

日军攻克北平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北京人的头盖骨。其中隐藏了什么迷迷呢?是否日本人已经证实它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到底想掩盖什么?如果不是,那么战后为何找不到北京人的头盖骨的踪影。假定有答案,那么掩耳盗铃似乎是最好的回答。

南岛源向来不被认同,当时的航海条件根本不、具备这种人力传输的能力。我一直抱持朝鲜作为桥梁的态度。朝鲜人和日本人源出一脉,这个根就是中国。大规模迁移构成东亚文化带和东亚人种的特殊性。你无法从外貌牲去区分谁是日本人,谁是朝鲜人,谁是中国人。

日本人钟情于对自己起源的研究,但是唯恐出现不希望见到的结果。进入二十世纪中期,这种研究秘密进行,毕竟二战带来的痛苦已经很沉重,日本人的自信再也承受不了任何打击。日本广泛宣扬本土源,强调日本民族的独立性,它对整个世界做了一分为二的切割,通过证明优劣的存在,强化日本民族意识。

日本是否存在原住民,没有充分证据前提下,无法做出正确的答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古至今,许多大陆人移民于此,经过长期杂居,开成异样的风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万世一系的神化帝王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带来的后果是外来者被强行同化,继而丧失自己的民族性格。

往日本移民是因为大陆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战争的残酷让大陆的人想寻求另一片乐土。阅读史书可知,海外三岛就是神仙所在,日本包括其中。据此可知,日本是中国早期移民地。因为朝代更迭带来的种不幸,日本采用万世一系的天皇制。

无论日本人是大陆源或说南岛源,本土源,都无法割裂它与中国的联系。是兄弟还是师徒,将来会做出回答。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日本天皇古坟是否埋藏着秘密

这次关于天皇祖先血统的争论再起,是因为关于天皇古坟的公开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年来,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对天皇古墓进行考古研究,但却遭日本宫内厅无一例外的拒绝,理由是“皇室古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

天皇古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报道,5月9日的台湾日本研究所,5月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和5月18日的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声称日本天皇的古墓里可能隐藏着三大秘密:

第一大秘密是丰富的宝藏:天皇古墓里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宝藏———镶嵌着黄金的宝剑、翡翠宝石、精心制作的冠冕,以及用黏土雕塑的人和动物小雕像,也许还有来自中国和朝鲜的神圣镜子,有精美的老虎和龙的壁画,和神化了的天皇遗骸。

第二大秘密是部分天皇古墓“身份不确定”:据宫内厅最新公开的文件显示,很多在19世纪确认的皇室古墓看来“并非真正皇室古坟”!尽管这些文件没有明确下结论,但却应验了多年来日本考古界的怀疑。

第三大秘密是古墓里可能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天皇古墓非常有可能隐藏着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早有日本考古专家怀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

汤重南介绍,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一直不允许随便挖掘王陵。但是越不让挖就越引起人们的猜测。而且焦点集中到日本早期天皇的血统问题,认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期天皇是不是外来人?

那么,继体天皇是不是中国人?或者是日本民族之外的外来人?

虽然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徐福东渡成为日本天皇。但是历史的蛛丝马迹让汤重南研究员倾向认为,继体天皇是朝鲜人的可能性更大。

据现今的考古证据,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长期以来,日本国民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拥有纯正的血统。事实上,就连日本天皇本人曾经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当时明仁天皇68岁生日这天抚今追昔,谈起了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史学界对明仁天皇的声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日本京都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广司田中说,普通日本国民几乎不知,日本和朝鲜的古代皇室有血缘关系。

相关链接

神秘的日本天皇古坟

日本全国各地有超过20万个古坟,大多是公元250年至538年间建成。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有权威学者认为,在古代天皇陵墓中,只有天智天皇陵墓和天武天皇陵墓两处是正确的。

继体天皇陵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宫内厅在日本历代天皇陵墓要览中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位于太田茶臼山的古坟,而日本学者则普遍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今城冢古坟。

日本学者极力呼吁公开日本皇室古坟真相,但是宫内厅认为天皇陵墓是皇室固有的财产,而不是把它当作国民共有的文化财产。

掩藏于日本大王坟墓和天皇陵墓的历史背景深不可测。学者认为,天皇陵墓包含着再构筑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王朝论的珍贵史料。

其中有一处HO-KENOSAN古坟,全长90米的前方后圆坟,是公元240年左右建造。在这一古坟发现了被称为石围木郭的埋葬设施,复原之后如图所示。这种形式在朝鲜半岛南部同样存在。由此可以推断大和王朝和朝鲜半岛之间曾有关联。在日本,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皇家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某一部落民族

潮头文学

大米,包谷,红苕,洋芋,玉米,高粱,人们都统称他们为粮食,在我们乡村,我们却叫他们庄稼。庄,广字之下的一片土,是广袤天空下的土,是广种薄收的土。稼,家屋边的禾苗,禾苗葱绿着养育家屋。乡村没有成堆成堆的粮仓,没有随处都能领取的粮食,粮食在田里,在地里,在那些青青的庄稼里。乡村难得听到有人呼喊粮食,乡村总是听到亲亲地喊娘。娘养育着我们,粮喂养着我们,我们亲亲地喊娘,我们也是在喊粮。

在喂养我们的庄稼中,我们喊米为大米,就像我们喊大爷、大娘,她们给了我们生命和生存,足见我们对大米的无上尊重,足见大米在粮族中的显赫地位。

我们离不开大米,大米作为我们最好的庄稼,我们身心中每一个细胞都融入了大米的清香和大米的精魂。

在城里询问孩子们一个很简单其实也很厚重的问题:大米从哪里来?

孩子们说大米从超市来从粮店来。

孩子们没有错,这是他们能够看见大米最近的地方,从小生活在这钢筋水泥摆就的城市,孩子们没有更远的关于乡村关于田野的眼光,因为他们是城里的孩子。

收获一袋大米绝不是装袋上秤付款那么轻易的事情,在喂养我们的所有庄稼中,种出一粒米绝对是程序最复杂、过程最艰辛、守望最辛苦的耕耘,大约这也是我们尊称米为大米的又一个理由吧——

在头年秋天收获的季节,农人总会选出最饱满最金黄的稻谷,把她们装进瓦罐中,藏进一方不会被轻易看见被轻易动心的干燥地方。贫瘠的乡村没有更多厚实的衣服装裹我们的身躯,却有厚实的瓦罐木柜装裹我们的粮食。春荒时节哪怕家中没有一粒粮食下锅,谁也不会对那些瓦罐去设想些什么,那也是父母的孩子,那也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和力量。

春天第一场雨之后,父母取出瓦罐,一边用温水浸泡谷种孵芽,一边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把水田翻耕得如同玉米面小麦面一般水乳交融。谷芽撒进平整的秧田,几场雨下来几个太阳一照,布谷鸟声声中,绿油油的秧苗如同我们充满希望的心思一样齐刷刷地长起来。

从秧田里把秧苗移栽到水田中,那便是插秧。在稻谷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插秧是最为华彩的章节。不管家境多么的惨淡,不管饭桌上多么的尴尬,农人总会在这个时节摆上几桌酒,敬天敬地敬谷神,然后在一种如同春天一般茂盛的喜悦中,用箩筐装满了秧兜,均匀抛进水田中,大家从秧兜中取出一棵秧苗,如同从心中取出一个最恰当的汉字,像诗人们写诗一般把那些葱绿的汉字一行一行整齐地插进蓝天白云插进清清水田——

“手把青苗插进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据说这首诗是那个追女孩子很有名气的江南才子唐伯虎面对人生沉浮而作,不管诗是谁写的,插秧就是这么很境界的事情。看着秧苗在水田中咕噜咕噜喝水,农人坐在树荫下,也咕噜咕噜地喝水,在收获的希望和等待中,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那绝对是最风和日丽的事情。

值得插叙几句的是,如今的乡村没有曾经那么境界和华彩的插秧场面啦,不知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心灵的浮躁,如今的插秧叫抛秧,把温室里培育出的秧苗往水田里一抛,没有了“大田插秧行对行,插秧就把秧歌唱,唱个张飞杀岳飞,唱个太阳嫁月亮”的插秧歌,没有了“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分行诗……

因此还是回到曾经的乡村——就像等待腹中婴儿那幸福的啼哭,就像等待孩子长大望子成龙,农人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那些绿油油的稻田,就像去看望自己熟睡的孩子。

当秧苗长得快要绿住水面的时候,乡村的薅秧大戏开始啦。在水稻艰辛的收获过程中,薅秧不是最重要最辛苦的环节,但是薅秧却是乡间最喜庆最欢乐的劳动。薅秧季节的日子是时间的橡皮,可以拉长或缩短,不太催人。如果说栽秧是一部交响乐章的急管繁弦的话,那么薅秧则是其中最舒缓的慢板,最抒情的乐章。一声“大田薅秧行对行”、“薅了上丘薅下丘”的歌声响起,乡间最为喜庆最为欢乐的“薅秧歌”会开始啦!

在对一汪稻田的守望中,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

不远处,家屋炊烟升起,雄鸡高吭,秋天就要到了。

当金黄的稻穗齐刷刷地以一种迎候的姿势低头等待的时候,农人取出镰刀,磨刀石上磨得山响,心中的幸福也涨得山响,期望太阳天,期望好收成。“天老爷,莫落雨,保佑我们吃白米”。村庄此起彼伏的儿歌唱起来,直到稻谷收进仓,家屋弥漫着黄灿灿的金子般的稻香,悬了一年的心思才会平静下来。

在大米的食用主义方案中,除了熬粥、蒸白饭、蒸白糕、漏米粉、爆米花等食用实施方案外,印象中农人对大米的吃法似乎比不上其她的粮食那么让人动心思,不是大米做不出新的花样,是大米太珍贵不允许我们去有更多的想法,米缸的饱满就是家的饱满笑容的饱满——“有了一顿充,没有了敲米桶”,祖先们的话,刻骨铭心。

事实上,大米对我们的喂养是全方位的,除了晶莹的大米,包裹大米的谷壳、托举大米的稻草都在喂养我们——刚剥离的谷壳缝进枕头中,喂养我们一个个饱满的稻香梦。撒在湿滑小路上,喂养我们稳健的步履走向远方。磨细的谷壳以一种叫糠的名字喂养牲畜六畜兴旺。秋收后的稻草晒干铺进木床中,窸窸窣窣的绵软中让梦不再坚硬不再凄凉。更多的稻草则留在万物枯衰的冬天,喂养耕牛的反刍喂养春天开犁的力度。村里先人死去后,人们也会选择用最金黄的稻草编成火把燃在先人坟头,照亮先人们去天国的路回家的路。

还得专门说说大米中的另一类叫糯米也俗称酒谷的大米。农人家田再少,米再不够吃也会选一小块田来种上糯米,不是为奢侈地去酿酒,而是为能够让圆圆的石磨磨成糯米面做成汤圆,让圆圆的汤圆给每年看重团圆注重抱团生存的中国人一个圆满的祈愿一个圆满的年头。就像“米”字本身,“米”字绝对是汉字中最为平衡均匀最为饱满和谐的字,有米就有炊烟,就有笑声,就有圆满的家……

最近我们坊间有一传闻,说在一个犯事的将军家中缴获数车茅台酒,大家十分惊叹那得耗用多少糯米,那能给多少人家做成多少圆圆的汤圆啊!农人说,不去算一粒米要经过农人多少程序洒落多少汗水,就算一粒米要喝七斤四两水才能长出一粒晶莹的米,那数车茅台酒得要多少水来喂养啊。

贪婪的将军,你真掉进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啦!

小 麦

在喂养我们的庄稼中,以“小”的口气称呼的似乎只有小麦,小麦做成了大面包蒸成了大馒头烙成了大饼,她还是只能叫小麦。没有大米那显赫的庄稼老大之大米敬呼,没有高粱、玉米那般挺拔精神之高粱之玉米那般文艺的惊呼,就连那连蹦带跳的豆子从一生来就让人们叫上了大豆,同大米一个辈份。

小麦默不作声,小麦在想人们都喊我小麦,可那些诗人作家的笔下歌唱我们小麦的诗歌文章多了去,随便翻翻报刊杂志诗集文选,唱颂小麦的文章确实很多, 在得到诗人作家的垂青上,小麦绝对是粮食中的大麦,更为让粮族们敬仰得热泪盈眶的是,人们选了两株最饱满的麦穗放在了我们的国徽上,托举着金光闪闪的伟大的中国——

这下该让我们静静地去思考啦!

我作过老师,每到一学年结束,我得为每一个学生写出操行评语,评价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品德情况。

我种过麦子,小麦从头年播种到跨过冬天到五月收获,就像学生的一年。

同样的耕耘,同样的收获,我就想为耕耘的小麦写下评语,从中去梳理人们热爱小麦歌唱小麦的理由……

小麦独立成长能力强,生活俭朴——不和其她粮食比较,单就对照大米的成长来看,小麦没有对环境的苛刻要求,需要水但不至于像水稻如鱼般离不开水,需要肥沃的土地但不至于如水稻般必须平整的水田,需要播种但不至于如水稻般流水线一般一个环节都不可少的育芽、育苗、插秧、薅秧……

小麦意志坚定,能够坦然面对恶劣环境——其实就是说走过冬天的事。不管是动物或者植物,都畏惧冬天,于是就有冬眠就有枯萎就有供热等等逃避或者武装到牙齿的御寒。小麦在霜寒露冷的季节走向田野,白露过后,麦苗一株一株冒出,如同小学生的描红写在宫字格上,在人们和土地都在休息的冬天,在没有生机的冬天,万物中唯有小麦是绿的,唯一的新绿……

小麦具有高昂的政治自信和崇高的国家感情家园感情—— 小麦的自信和感情决定了他在喂养我们的粮食中无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我们都记得那个关于国徽关于麦穗的故事:1942年,在宋庆龄、周恩来等为董必武同志从重庆返回延安举办的欢送茶会上,桌子上摆放着两串颗粒饱满的麦穗,大家赞美说:真像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她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就可以丰衣足食了。周恩来抚摸着麦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麦穗画到国徽上—— 于是在天安门前在红五星映照下就有了这两串共和国最神圣的最饱满的麦穗,那是构成我们坚硬骨骼涌动我们澎湃血液的麦穗,那是让五星灿烂让国旗飘扬的麦穗。当我们置身于所有的粮食芬芳中,稻香让我们在田野醉卧不起,高粱和玉米让我们感受家园的温馨,唯有这用血水和汗水浇灌出来的麦穗,她已经远远超越了血水和汗水的含义,是勤劳流动不竭的吟唱,是大地产生不朽的乐章……

小麦多彩多艺,芳香醉人——在喂养我们的粮食中,能够激发出人们那么丰富的美食设想的当首推小麦,馒头、面包、麦饭、面条、烧饼……那几乎又是一部让《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永远冲动的美食记录。还值得一说的是麦穗收获后的麦秸,那些翻滚过麦浪散发过麦香的麦秸,用滚水煮软之后,在我们手中一小节一小节剪下,做成了麦哨,装在唢呐上,麦哨尖锐的声音经过铜唢呐红硕的身体,在吹匠五指涌动之中,把千年的憧憬,把欢乐或者悲伤的音符组成精致优雅的旋律,连同蔚蓝的天空连同飞翔的小鸟连同袅袅的炊烟,飘扬在乡村的天空……

小麦,再一次呼唤你,就像呼喊我们身边的小孩,抚摸手中的小猫,召唤欢蹦的小狗,小麦,还有什么样的称呼更能表达我们心中的亲情?

玉 米

人们把最亮色最好听的名字给了玉米。玉不会生锈,名字也不会生锈,可是喂养我们的玉米却渐渐远离她曾经璀灿晶莹辉煌灿烂的宝座,成为目前最失落最失意的庄稼。

在很长很长的年代里,玉米一直是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主食,玉米馍、玉米糊、蒸玉米……最好的就是磨成颗粒后拌上大米一起蒸,不管怎么吃,玉米除了饱肚子外,总倔强得很,沙子一样堵在嗓眼不肯走,或者沙子一样满口乱钻,的确不太好吃,所以就有粗粮之外称。在那些玉米主食的饥饿年代,对于孩子们最香甜的回忆莫过于嚼甜玉米杆,最香的回忆莫过于粘在铁锅底上的焦黄焦黄的玉米糊锅巴——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嘴特宽大,原因是剥甜玉米杆练就的,胸前总有些伤疤,原因是刮玉米糊锅巴让玉米糊烫的……

如今玉米早已很难走上饭桌,稍微可以露脸最多也是在**院、德克士、麦当劳等一些吸引年轻人或者小孩子的地方,以爆米花的形式捧在人手中。因为这批人群几乎没有挨过饿没有顿顿喝玉米糊的粗粮时代记忆。玉米要想走回曾经的辉煌年月已经没有可能,如今最多猪爱吃她,鸡爱吃她,据说如今猪也不大吃玉米,吃上瘦肉精啦!

玉米一直是不大受人重视的庄稼,今天如此,就在当年玉米辉煌一统天下的年代,玉米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玉米种、稻种、麦种呆在一起,等季节来敲门。麦种跟冬天走了,稻种跟春天走了,直到麦子收割的时候,人们才想起玉米,才随便找些剩地把她种出去,好水好田好地都给了稻子麦子,她们才是宝贝庄稼。玉米不嫌弃土地的贫瘠,就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样,这是玉米的品质,但玉米内心确实痛苦,估计连咬人的心思都有——

于是玉米长得就像一颗颗牙齿,一堆玉米就像一堆脱落的牙齿,没有什么美感。不像大米,玉石一般的小样儿,滑溜溜的,香喷喷的,连熬出的粥就像母亲的乳汁一般那么亲切。不像大豆,从娘肚子里一蹦出来圆滚滚的,像珍珠像玉石……只有玉米长得凶巴巴的。

处处受到冷落的玉米就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不管什么心事从不跟人讲。像稻子麦子,缺一点水,少一道肥,就吵吵闹闹,一会摇摆着黄叶使个黄脸,一会低头不理人,一会儿干脆躺着不长啦——玉米没有那么娇气,即使生了病也扛着,扛着扛着,几阵山风吹过,几场雨水淋过,几片阳光照过,玉米照样挺拔茁壮。记得小时家里挂着一张画,叫《上学路上》,画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学生用黑辫子上的红绸带扶起被风吹倒的玉米,可见玉米倒下后只要扶起来会照样茁壮的生长,稻子麦子倒了还能够扶起来还能够继续万物生长向太阳吗?所以玉米从心里瞧不上稻子麦子,从不和她们长在同一块田地里。

在所有的庄稼中,玉米是最有思想的。发芽的时候,她想过,她先发根芽,把鲜嫩的根系深置于土壤中,吸足大地母亲的乳汁才开始发苗芽。拨节的时候,她想过,总把一节长好了,才长下一节,节与节之间,成长得清清楚楚的,就像人们读了小学读中学再读大学再参加工作为社会贡献。长出玉米的时候,胡子是嫩白色的,胡子渐渐变红的时候,玉米开始饱满晶莹,等到胡子变成深红直到变干的时候,金黄的玉米也就到了收获的日子。所以玉米的红缨就像村里长胡子的老人,村庄数千年的生活被人反复的地想过,也被玉米反复的想过,第一年没有想明白,休息几个月,第二年接着又想。

玉米长得高,看得见也看得多很多村里的事情,村里人吵架,村里人跳井,村里人偷偷做好吃的,她全看在眼里,她只摇晃那会思考的胡须,她什么也不会说。见得多了,听得多了,这就是村庄,这就是生活。不像麦子和稻子,一有点什么风声,她们马上浪成一片,还名曰麦浪稻浪,唯恐大家不知道唯恐村庄不乱。

说到玉米的君子之风还得必须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发生在玉米地里的暧昧之事。有一个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讲述了发生在红高粱地里的暧昧之事,大家都认为红高粱地是村庄最暧昧的地方。其实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种植高粱的地方不多,不可能大家想暧昧的时候就跑几千里去寻找高粱地吧,像一个很浪漫的女诗人那般辛苦地“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所以最为广泛栽种的玉米地才是所有村庄所有庄稼地里最暧昧的地方。只不过玉米守得住秘密。她什么都看见了什么都知道,但她什么也不会说。轻轻地让出玉米林中最平坦最幽密的地方,轻轻地随着风,“沙沙,沙沙”,给那些甜言蜜语的情话打着掩护。要是见着人来了或者什么动物过来了,她会急促地“刷刷,刷刷”—— 她不想再让第三者知道她怀抱里发生过什么,跳井、跳岩、上吊、喝药,她忍受不了村庄的哭声……

又到了玉米播种的季节,奔向乡村去看望玉米,村庄房屋少了,人少了,地里见不到什么庄稼,倒是在地里见到几片玉米地,没有新绿,不知是哪一年懒得还没有收拾回家的玉米杆,东倒西歪地站在风里,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势在等待在表达,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土地的爱。

“玉米哎,我的天奶奶哎,吃了玉米不生病哎,吃了玉米浑身劲哎,吃了玉米晚上老婆叫喳喳哎……”哼着这首传唱了几千年的甚至有些暧昧带着颜色的《玉米歌》,眼中满是泪水。怀念玉米其实是怀念一段曾经饥饿的生活,怀念那亲亲的土地亲亲的乡村亲亲的庄稼,她永远在喂养着我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13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