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反映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点评

有没有反映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点评,第1张

谪仙豪情——简论李白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有人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出了两个旷古绝今的人物,一个是苏轼,另一个,就是李白。那么这位号称谪仙的“楚狂人”,到底是何许人物?从史书上干巴巴的记载,我们当然可以知道他的生平轶事,真正难的却是从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层面来分析他的性格。何况我们如今要谈论的还是一位“仙人”,他的人格意志与精神自由的矛盾更加剧了分析的复杂性。在李白身上,既有屈原式的对现实、对人生的眷恋与执着,有屈原那种独立不迁、好修为常的人格精神,也有庄周式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精神自由的追求一旦被现实生活否定,他又企图在纵酒迷醉、隐游山水、寻仙访道的生存方式中得到无意志的解脱。因此,他又有庄周那种悲观厌世、人生若梦的消极情绪。但是无论这种矛盾深刻到何种地步,我们可以断定一点:李白就是李白,除去那些后天形成的复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他真正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乃是那近乎与生俱来的横溢才华,还有他那深入骨髓的浪漫潇洒!

之所以说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深入骨髓,绝非是捕风捉影。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从来没有如李白这般,在自己所作每首诗中都浪漫得如斯自然而深刻,在自己所写的每句诗里,都能浪漫得如此信手拈来。

水与离情

李白好交友,自赋诗云“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古时交通不便,每次与友人相聚都只是短短数日,临别如同诀别,再相见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唯其如此,古人们总是极其珍视友谊,临别之情总是极其悲壮。对于如此感情丰富的李白,这点更是显露无遗。李白一生留下许多经典的送别诗句: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这些经典的诗句,可谓句句情深,感人肺腑。然而我们除了感动以外,更应惊叹于谪仙的敏捷才思。在李白心中,水的意象似乎与离情别恨紧紧相连,以致每每送别或留别,总是“寓情于水”。但以其惊人的才思,每次所用水之特性,竟都绝然不同:“桃”句说的是水深,“请”句用的是长度,“思”句却是借流水之动态漂泊来联系相隔两地之人彼此的思念。何等天才!何等豪情!

当然,李白对水的情感并非局限至此,《将进酒》中开篇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语出惊四座的名句,它歌颂的便是黄河水的气势磅礴,岂不知这诗句本身便与黄河水一般气势磅礴;然后笔锋一转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情上一波三折,语句上愈显深刻,诗意却渐渐谈到了人生的大问。这些诗句,尽含庄子的乐生哲学,尽含李白的飘逸洒脱,实乃诗中的极品。

最后,谈到李白与水,自然要以《望庐山瀑布》来压轴。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是路人皆知。对于诗句本身,各位与我实在是熟悉到无需多讲。我只想说,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诗人,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浪漫。无怪苏轼在看到徐凝与李白同样是写庐山瀑布的诗后失笑道“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附庸风雅,本非坏事,坏就坏在挑战的是李白,结果自然是自取其辱了。

人生苦难

李白一生颇不得志,当然要说苦难自然是比不上杜甫的穷困潦倒了。李白的仕途不得志,自己却颇为富足,所以即使总不能“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沦落何地,李白的诗中总是豪气不减,浪漫到底的原因吧。虽然如此,李白终究是不得志,所以他自然要咏唱人生的曲折,当然其中的诗句还是一样的富于想象,夸张浪漫: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则,然而我最喜欢第一则。二、三的诗句也是绝佳,但缺少了那种英气。想是在仕途挣扎太久却无所得,即使狂如李白也会身心疲惫。 古来咏诵自己不得志的诗,不外乎那些顾影自怜,恨无明主,心灰意冷的句子,虽然不无道理,但总给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李白的这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却很不一般,在不得志的同时还保留着一股激情,虽“心茫然”却也能“拔剑四顾”,那种跃跃欲试的激情跃然纸上。到后面就慨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即使描绘人生的曲折也十分浪漫。最后又突然转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驾驭文字的能力实在是炉火纯青,这么突然的转折,用到诗中竟然是恰如其分,可见其时李的心目中仍然是饱含希望的。当然,李白晚年修道,与那份英气可谓诀别了。普天之下似乎只留苏轼一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们的时代虽然不同,但同是仕途失利,苏轼的强韧似乎是更值得称颂的了。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日见阳春?

……

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

再看梁甫吟,感觉报国无门的郁闷真的是如出一辙,何时都那么急切。有趣的是李白将自己与皇帝比作干将莫邪,最终会“神物相合”,未免有自作多情之感,却不知君臣始终有别,李白不愿低头的个性决定了其仕途的无所建树。

酒与人生

李白是个不可救药的酒鬼,嗜酒与做诗的名声几乎是一样响亮。更有传说贺知章拜访李白之时,看完《蜀道难》后大叹奇才,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酒与李白的生命几乎不可分割,所以李白关于酒的诗,便是他写得最深刻,写得最飘逸,写得最浪漫的一首: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每次看这首诗,总会感慨万千。它让我深深体会到,这种对人生的开朗与浪漫绝非无用的情感。我们何时不是孤身一人?我们何时真正有人相伴?李白却能“花间独酌”,“对影成三人”。仿佛自己从来就是孤身一人,却对这份不可抗拒的孤独从不解怀,反能自得其乐。到后面的“月徘徊,影零乱”,仿佛让人看见那人、影、月,皆在一片朦胧中飘离散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又道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傅庚生有评论说:“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我则说,纵有青莲之才,若不像他这般嗜酒如命,若不像他这般及时行乐,若不像他这般豪情万丈,如何作得出此等诗句?

这便是李白的浪漫主义,并非单单是在诗文中的浪漫,而是在人生中的浪漫。有时候我觉得,李白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去实践了一条彻底浪漫主义的人生路,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一般的记录的那些种种,乃是他的一切,他的灵魂。

在浙江绍兴的沈园。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传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这两阙词浸润着同样的哀怨和无奈,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唐婉为表兄妹,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陆游19岁,唐婉14岁两人成亲。婚后,夫妻恩爱,举案齐眉。青梅煮酒、赌书泼茶。因陆母性格古怪,认为夫妻感情太甚会耽误儿子前程,又因为婚后唐婉尚无子出,于是强迫儿子陆游休妻再娶。《礼记,内则》里记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陆游虽不舍唐婉,奈何母命难违,唐陆美满的婚姻不过三年,在陆母的步步为营、步步紧逼之下,唐婉16岁被休,陆游再娶王氏为妻,而唐婉则再嫁赵士程。

不同李清照再嫁之人张汝州,赵士程为人正直,待唐婉情真意切,体贴入微。本因重获幸福的唐婉,却因一次在沈园与陆游的偶遇,郁结于心,终于一病不起,香消玉殒,终为一情字而断送了卿卿性命。

陆游的这首《钗头凤》便是作于他们夫妻分开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伤的独游山阴城(现浙江绍兴)的沈家花园,意外地撞见唐婉及丈夫赵士程。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就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这里,便悲从中来,恨从中来,不禁黯然神伤,便要抽身离去。

唐婉见他如此感怀,不免心伤。为了宽慰陆游,在征得丈夫赵士程的同意后,给他送来一杯黄藤酒(也就是绍兴酒)。

陆游见唐婉这一举动,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饮下这杯苦酒。便在墙头写下了这篇《钗头凤·红酥手》:

这首词既表达了陆游对前妻唐婉的眷恋相思之情,也满怀对夫妻分别,妻子再嫁他人的无奈与些许埋怨愁苦之情。

陆游题词之后怅然而去。唐婉看到这首《钗头凤》,心似刀割,于是含泪也和了另一首《钗头凤》:

唐婉写下这首《钗头凤》后,终于郁结难消,不久油尽灯枯,泪尽而亡,年仅28岁便离开人世。

唐婉死后,陆游晚年还乡,曾多次踏进沈园寻踪,然而再也寻不到往昔那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身影了。他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

词句间流露出的是刻骨的相思与眷恋,是不堪回首的无奈与怅惘,是 “斯人已去,佳人难再得” 的恨别离与满怀仇怨!

直至85岁,陆游离世前的最后一年的春天,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并留下七绝两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对陆游来说,四十年啊,年年如往昔,年年如昨日,天天都活在思念故人的恍惚梦境里。

一霎的轻别,半生的凄凉。

此一别,便是后会再无期。生命中那个无法填补的空洞,只是一错手而已呵!

一错手,是春如旧,人空瘦;

一错手,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一错手,是雨打病魂,咽泪装欢;

一错手,是相逢不语,欲语泪先流!

如今,爱人分离,天人永隔,爱已成往事,情字再难追!唯有长歌当哭,情何以堪!

提笔欲成诗篇,笔未落,字未干,早已肝肠寸断,欲语泪先流。

我早已把对你的爱写进了相思,用泪水谱成诗篇。你听:

世人只道唐陆二人的凄婉爱情,慨叹命运不公,陆母太恶,封建礼法害死人。殊不知,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赵士程却同样是一位痴情男儿,胸襟豁达的大丈夫。

赵士程原本是陆游的好友,仰慕唐婉已久,奈何唐婉早早便嫁作他人妇,这份爱恋便只能无疾而终,转为祝福被深深埋藏。

不想,陆游休妻,另娶王氏。似乎是老天给了赵士程又一次勇敢追求爱情的机会,于是他终于鼓起勇气,勇敢地向唐婉表白爱意。赵士程就是这样的专情不二,他一个皇家后裔,翩翩公子,顶住世间的流言蜚语,以正妻之名迎娶唐婉。

从此,便一生一世一双人,一心一意呵护她。

尽管唐婉始终难忘旧情,始终惦念前夫陆游,赵士程却宽宏大度,并不计较。

一切,只因他心里有她。

他为她,可以包容一切!

唐婉自沈园于陆游再遇后便一病不起,赵士程便在家悉心照料,为她遍寻名医。

无奈,唐婉始终惦念前情,终归郁郁而终。据说,赵士程强忍悲痛,厚葬了唐婉,并为她整整守灵三年。之后,多少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前来求婚,赵士程都婉言以拒,终身未再娶。

赵士程为唐婉守灵三年后,赵士程毅然投笔从戎,最终战死沙场,死时不过四十多岁。赵士程在十多年行军生涯中度过了自己悲壮的一生,没有续弦,没有后人。

感情的东西就是玄妙,一但入骨,便难以自拔。唐婉与陆游有缘无份,赵士诚与唐婉又有份无缘。三个人的情感纠葛,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

若问嫁夫嫁汉当嫁何人?

现代女性,大概不会选择陆游。原因很简单,陆游说“爱”却不能勇敢,说“不爱了”,却又拖拖拉拉、腻腻歪歪。

你看,即使是红楼梦的宝二爷贾宝玉,面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会勇敢地反抗,为爱情争取。

贾宝玉: “ 太太定的事,儿子不敢反对,只是我离了妹妹,是活不了啦,妹妹离开我,也活不下去,求太太把我们放在一个屋子里,活着也好同医治,死了也好葬同坟。 ”

陆游这么轻易地就因“母命难违”而休妻再娶,这边既然已经休妻再娶,那边却又埋怨“东风恶,欢情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却不知,正是他的故作深情,犹豫不决,终归害死了命比纸薄的唐婉。

就“情深”二字,与其说陆游痴情,不如说赵士程更专情。陆游在忠孝之间做了选择,抛下唐婉。赵士程却不计前嫌,一生相护!同在一个朝代,同样生于贵族门庭,难道赵士程这边就没有舆论压力,不惧父母之命吗?

可是,爱一个人,会让他勇往无前,不顾一切,会敢于冲破一切也要护她周全!

赵士程,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负责的男人!

然而, 感情又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言?

感情,就是不讲道理的道理!

自古情深不寿,红颜薄命。唐婉终归是因情而困,郁闷而终。

对他们来说,百年一世,这些过往是人生难过的一世情劫,而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凄婉绝美的爱情故事,才铸就了《钗头凤》这样的千古名篇留给我们后人品评。

于他们的一世,是不幸。而于我们,见到这样绝美的文章,又是何其有幸!正如清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评: “无此绝等伤心事,亦无此等伤心诗。”

世间的感情,莫过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

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

错过一个人,那人便再与你无关。

如若相爱,珍惜面前人吧。

因为, 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1、2: 来自百度

3:雨音亲摄

文字:雨音

2019/12/31

浪温主义鼎盛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指导下的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后果的失望情绪。

因为大革命时期的恐怖和革命后所确立的秩序并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得那么美妙,这使社会各阶层对所谓的“理性王国“非常失望。于是,反映这种情绪的作家以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等自由手法来表达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形成浪漫主义文学。

但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中形成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个派别。前者站在没落贵族阶级的立场上美化中世纪宗法式社会,攻击资本主义;后者则崇尚自由和解放精神,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把理想寄予未来。

浪漫主义最先产生于德国,以后形成全欧洲性的文学思潮。

源于网络

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海涅,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等。

拜伦(1788-1824)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诗体长篇小说《唐璜》等,后者有传世佳作和讽刺性百科全书之称。

雪莱(1792-1822)是与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马克思称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出身犹太人家庭,马克斯的挚友。他的诗思想性特别强,他在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所表述的观点是著名的《国际歌》主题思想的前驱。他的其他许多诗篇也被贝多芬和舒伯特等作曲家谱成歌曲。

源于网络

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一生著有26部诗集、20部小说、12部戏剧、21部理论专著,共79部作品。其代表作是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去世时,举国致哀,有上百万人组成送葬队伍,一个作家能牵动这么多人心,足见其作品的伟大力量和深远影响。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上尉的女儿》等。因政治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屡遭迫害,后被迫死于阴谋决斗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703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