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的介绍

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的介绍,第1张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并在此消磨了一生。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言。

  《抒情歌谣集》出版时,华兹华斯并未受到重视,《序言》出版后,更遭到批评家的反对。1807年他的两卷集出版时仍受到批评界的攻击。但从19世纪初叶起,他在诗歌上的成就逐渐得到承认,激进派诗人如利·亨特也称他为颂扬大自然的新型诗歌的开创者和领袖,说他的诗取代了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人们认为《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在艺术上华兹华斯对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为宫廷写了不少应景诗,艺术成就大不如前。

  1850 年4月23日去世。

  《人间喜剧》

  2006-12-6 13:54:09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

  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第一主题:贵族衰亡

  《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的猛攻,使贵族连遭惨败。

  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第二主题:资产者发迹。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第三主题:金钱罪恶

  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

  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

  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代表作《欧耶妮· 葛朗台》、《夏倍上校》。

  3.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三.艺术成就

  第一.强烈的现实性。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

  1.立意高:

  《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2.视野阔:

  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3.挖掘深:

  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环境决定性格:

  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2.性格再现环境:

  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3.惊人的情欲描写:

  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第三.细节真实。

  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

  比如:葛朗台的肉瘤,总是在心理激烈活动的时刻闪动。他的口吃,又总是在他欲擒先纵,投石问水的节骨眼上出现。由此表现出自由竞争时代资产者的狡猾奸诈与老练。

  再如拉斯蒂涅写信索取母亲和妹妹积蓄时暗自流下几滴眼泪,表达出野心膨胀但天良未泯的青年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表现出他走向深渊的趋向。

  巴尔扎克葬词

  背景介绍

  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度,对文学的执著和共同拥有的崇高声望,使这两位文学大师交往甚密并成为朋友。可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故事。那是1830年,雨果抨击独裁专制的浪漫主义杰作《欧拉尼》在巴黎上演,此剧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的精湛而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欢迎,但巴尔扎克当时并没有真正认清它的价值,反而撰文对此剧进行严厉的批评。最让雨果接受不了的是,巴尔扎克认为他在剧本创作方面缺少才华,“除了偶尔的机会,维克多•雨果先生的笔永远也遇不到一丝自然的线条”。巴尔扎克的尖刻批评,自然使雨果感到恼火。但尽管这样,雨果并没有因此耿耿于怀,后来还是与巴尔扎克重归于好。1849年2月,巴尔扎克患上了心脏肥大症,雨果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了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病情,雨果表示慰问;1850年?月,雨果去巴尔扎克寓所看望;1850年8月17日,当雨果得知巴尔扎克病情恶化的消息之后,于当天夜里又一次来到他的病榻前,两人进行了交谈。这时的巴尔扎克还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还能复元。可雨果已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于当天深夜回到家中,对在自己家中等候的几位朋友说,欧洲将失去一位伟才。果然,巴尔扎克的生命在当天夜里十点半结束了,终年51岁。巴尔扎克的逝世,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世间的美与丑、真与假,无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发他丰富的联想。他痛悼一代伟人巴尔扎克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在并不长寿的生命中的巨大创造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入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问题。8月20日,天气阴晦,细雨霏霏,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雨果在太阳西沉的时候,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这篇著名的演说。

  《巴尔扎克葬词》原文

  作者:雨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为了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人物介绍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自幼上寄宿学校。1814年随家至巴黎,在几所私立寄宿学校读书。1816~1819年学习法律,并在律师事务所见习。随后决定从事写作,住进贫民区的阁楼。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后改写小说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1828年决定重事写作。第二年发表小说《朱安党人》和《婚姻生理学》,赢得一些声誉。《驴皮记》(1831)的出版使他名声大震,于是他决定创作宏伟的《人间喜剧》。1848年拟定的“人间喜剧总目”包括“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从1829至1848年,他勤奋写作,每日伏案十多小时,努力完成这一庞大计划,最终写出91部小说。“私人生活场景”计划中的32部有4部只拟了提纲,完成的28部中包括《高老头》(1834)《高布塞克》(1830)《夏倍上校》(1830)《玩滚球布店》(1830)等。“外省生活场景”计划中的17部有6部未完成,发表的11部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计划20部,完成的14部中有《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纽沁根银行》(1838)《娼妓盛衰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计划8部,完成《阿尔西的议员》(1847)等4部。“军队生活场景”计划的32部中只有《朱安党人》等两部发表。“乡村生活场景”5部中完成《农民》(1844)等3部。“哲理研究”计划27部,发表《驴皮记》(1831)等22部。“分析研究”计划5部,只完成《婚姻生理学》1部。另外,《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等6部未在“总目”的137部之内。《高老头》是《人间喜剧》中最杰出的一部。高立欧老头出身寒微,在大革命中因做粮食承包商而发财。他十分疼爱两个女儿,让她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并以巨额陪嫁使她们一个成为雷斯多伯爵夫人,一个成为银行家纽沁根夫人。但高老头却被女儿赶到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两个女儿挥金如土,仍不断竞相向父亲要钱。当高老头被吸干最后一滴血而病死公寓阁楼时,两个女儿正为在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上大出风头而得意。鲍赛昂夫人是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是巴黎最体面的贵妇,但最后败给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而被情人抛弃,只好离开巴黎隐退。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拥护王室,属保皇党,但创作中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注定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巴尔扎克注重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19年与长兄合办“保守文艺双周刊”。1822年出版《颂诗集》,获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又出版诗集《新颂歌集》(1824)《颂诗与长歌》(1826)。18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之后又发表了描写18世纪末圣多曼格岛黑人暴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1826)。1827年在剧本《克伦威尔》的序言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这篇序言被看成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830年上演的剧本《欧拉尼》一反古典戏剧的戒律,打破悲、喜剧的界限,采用大量奇情剧手法,被称为划时代作品。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写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而加害于她,后被敲钟人卡西莫多推下楼摔死,最后奇丑的卡西莫多和美丽的爱斯梅拉尔达死后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悲惨世界》(1862)写穷苦工人让•华尔强因偷了一块面包坐牢19年,出狱后化名冉•阿让,在一位神甫的引导下弃恶从善。它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贫苦人民的悲惨,主张以仁爱战胜邪恶,从而改造社会。小说《海上劳工》(1866)写渔人吉利亚特发现未婚妻爱上一位青年牧师后自溺的故事。《九三年》(1874)写共和国军队司令官郭文放走从大火中救出三个小孩的叛乱头子郎德纳克侯爵的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诗《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静观集》《历代传说》等,剧本《逍遥王》《玛丽蓉•德洛麦》《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尔》《昂杰罗》《卫戍官》《吕伊•布拉斯》等,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笑面人》等。另外,他还写有《文学与哲学杂论》《论莎士比亚》《行动与言论》《见闻偶记》等。

  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总括全文,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表述为: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死观。

跪求各种好看的小说! 要过程有点虐但是结局要美好的那种!

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

皇上,我要休了你

凤囚凰

夜妖娆

诱君欢

诱奴娇

侧妃不承欢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微微一笑很倾城

异界之光脑威龙

貌似高手在异界

异世醉逍遥

不灭星辰诀

流氓神仙在异界

高手在异界

人型暴龙在异界

生化狂医在异界

1《众里寻他千百度》。豪门恩怨,情节比较曲折。

2《温暖的弦》除了有蛮久了,很经典,和何以差不多,女主角出国了,内容有点虐,有不少商业知识,不过是好结局,值得

推荐。

3《有个流氓爱过我》应该听过吧,其实我看的时候是因为听介绍说没有看过不哭的,所以看了,不过真的感人。

4《夏至未至》虽然完全扯不上边,不过大家都看过,推荐的原因是真的写的很有feel,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样,友谊。

5《向莎翁致敬》很好看,中间分开了又在一起,看得我兴奋。

6《大约是爱》李李翔的,很好玩啊,女主角是大学生,男主角是总裁,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7《青眼影沉沉》看了有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忘。姐弟恋,情节曲折。

8《初情似情》和6,7,一样也是李李翔的,情节应该和何以差不多,女主角出国了,男主角那个深情啊~赞

9《青涩之恋》男主角一遇到女主角就手足无措了。

10《岂有此理》男主角是律师,冰山。女主角有点白。他们相遇是因为一场相亲。很搞笑。

11《姐是个流氓》,和上面是同一个作者,文很搞笑,最后男主角向女主角求婚是在演唱会上,浪漫啊~

12《良辰讵可待》前面像何以,后面像佳期。不过没有何以经典。

13《续杯咖啡》个人认为男主角对女主角是一见钟情,内容不错。

14《你的天涯我的海角》里面提到了《何以》说 ,看什么《梦里》要看就看《何以》,呵呵。

15《落落清欢》个人认为还行,不过里面也听到了何以,说何以是鼻祖级的文章。

16《深爱》居然模仿起了古代的休妻,虽说结局是好的,但过程有点曲折。

17《千山暮雪》不得不提,是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不过真的很好看,看了以后都有,无限的感叹。

19《秋千梦》雪小禅的,三个女孩子的故事,不过下场好像都是没有找到心爱的。

20《原来你还在这里》高中开始,一直到成年才在一起,转转兜兜,过程虐,结局好。

21《指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上一个作者,虐,比《原来》还虐。

22《何所冬暖》这个也很好看,看了这么久,情节现在还记得。

23《原来爱上贼》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不长的小说,虽然结局不是美好的,最终没有在一起,不过真的很好看。

24《人生若只初相见》梅子黄时雨的。第三人称写的,不错~

24 《君子一诺 》女主角强的不是人,三个男的围着她转。不过不经看,我那个看了几十遍《微微》的同学,看了3遍就不行了。

25《灯火阑珊》猴子面包树的,短,但是好看。

26《冤家易结不易解》姐弟恋,不过男主角还满痴情的。

27《这么远,那么近》

28。《指间秋阳》

29《懒者无敌》

30《匆匆那年》看到那个男主角变心,真的想骂他,不过结局应该是在一起了

最近好看的小说,我喜欢过程有点纠结,但是结局很美好的那种

楼雨晴《姗姗来迟》

求好看虐身虐心小说,要过程虐,结局美好的

楼主留邮箱吧,我发你书···

线上hi我是,说清楚要求哦····

麻烦大家推荐一些好看的小说吧,要那种过程有点曲折,但是男女主结局又很美好的那种,谢谢啦

《华胥引》(真的很好看,但里面夹的几个故事很虐心,结局开放)

《落花时节又逢君》(结局还是很美好的)

《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文笔挺轻松的,过程稍微有点虐,但结局不错)

《杀手十二岁 卧笑桃花间》(穿越的,结局同样美好)

《且试天下》(男女主很强悍,看着很爽,结局好)

《兰因碧月》(很好看的古代文,结局美好)

长著翅膀的大灰狼的,全部都是现代,而且结局好: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谁的等待,恰逢花开》《只为爱》《姻缘》《盛开》

还有就是顾漫的,都是很暖很温馨的现代文:

《何以笙萧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

楼主选选吧,有问题可以问我,如果喜欢,希望采纳。

求 一些好看的穿越、但是架空的小说,过程要虐一点,结局要完美的那种

《极品家丁》

LZ要是看过请无视

过程小虐结局美好的小说

现代:《君子一诺》《何以笙箫默》《落落清欢》《路从今夜白》《沉香豌》《精英情人》

《黑白》——朝小城、《原来爱很殇》《洞房花烛 隔壁》《翻译官》《丹尼海格》《我的波塞冬》《那么远那么近》《终成眷属》等等。

古代:我的温柔暴君,非我倾城王爷要休妃,凤囚凰,有生之年,狭路相逢,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芊泽花,三千鸦杀,庄周之燕等等。

好看的过程较虐但是结局美满的小说。

我在红袖添香网上看到过的,看有你需要的么 或许没有你想看的,参 考下了

《蜗婚(已签约出版)》

《小三来袭的日子》

《有生之年不说我爱你》

《前妻来袭(已签出版)》

《我不愿做第三者》

音乐情绪&推荐小说背景音乐

弦子《第三者的第三者》

虽然我们曾爱过/她也曾是第三者/但我不会让自己再重蹈覆辙/

我很快乐/请不要再说爱我/别再触碰我心里还未伤愈的角落/习惯一个人的我/并不是缺你不可/如果你是爱我的/就别让自己再犯错/我已经把失去的当成了一种收获/悲伤的剧情太多/曾经都侵袭着我/所以我不再做/这第三者的第三者/

梁静茹《第三者》

没有谁非爱谁不可/就算变心了也非罪不可赦/她只是最最无辜的第三者/

她只是无意闯入的第三者/我们之间的困难/在她出现之前就有了/虽然我愤怒但是我明白的/把过错让她去背著/那是不对的/

所有爱情都有竞争者/我不妒忌你们快乐/虽然我人生因此有曲折/

你用青春大胆假设/我去将失去活成一种获得/

岳夏《我不愿做第三者》

哪里才有我/停留的角落/

被迫寻找另一片天空/

分手是解脱/伤心又如何/

眼泪无法改变爱的法则/

别说爱我/心里却放两种结果/

一个是她一个是我/

作品简介

《蜗婚(已签约出版)》

⊙当温安年带着一个妖娆的女人回家,他指著那个叫秦汤汤的女人对季素说:她是我的女友。

季素就想起六年前他也是这么对他的家人介绍她的。

温安年,我就在你的隔壁,你和秦汤汤温柔的调情。

深深刺痛我的神经,那些情话似曾耳闻。

她开始机器一般的工作,她要买房,她要离开这所房子。

直到杨之放出现在她的面前,他爱怜地说,季素,我带你走。

华语言情小说大赛参赛作品

契约殇:痴傻皇后 紫琼儿

风之花园 晓来风

若水的爱与恨 东方水云

蜂蚊不娶 恐龙下的蛋

恶魔掠爱:独占天使心 杳小小

黑色魅药:我的暗色撒旦 凤清歌lyt

王爷的混世小魔妃 子夜狐狸

红酒恶女遇宅男 yueshexiang

两世迷情,你要的王妃不是我

《二嫁:法医》一溪明月

简介

生命里第二十五场相亲,男人被她利落的刀法吓得落荒而逃,悲愤之下仰天长啸:神啊,请赐给我一个男人吧!

咚!天降花盆,直接把她砸到了异世。

刚一醒来,便匆匆披上嫁衣,嫁入靖王府。

她发誓,这次一定把握机会,隐藏本性,排除万难,誓要把百炼钢变成绕指柔。

然,府里姬妾如云,相互争宠,无端挑衅,暗箭伤人。

本着穿越寻常事,做人要低调的原则。

她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永远笑脸相迎。

可她的委曲求全,并未换得众人的认可,反而变本加利地欺凌。

佛曰: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

于是,她再次长啸:我!要!休!夫!

《妃常穿越:邪王的囚妃》作者:雪芽

《妃常穿越:冷王的孽妃》

她被误伤致死,穿越到了正在洗澡的王爷的浴桶里,那该死的男人居然二话不说就强占了她……

《妃常穿越:暴君的宠姬》

她上了阎王的当穿越到一个陌生王朝,醒来就欣赏一幕 戏,还要被作为贡品献给残暴的王…

《杀手总裁的出逃妻》作者:天琴

三年前,他在酒店莫名其妙被一个女人当成鸭子召唤服务了一夜,还给他一枚钻戒做小费!

《休掉撒旦总裁》作者:顾盼琼依

不过是喝了一杯他递来的酒,就头晕发热、与他发生了一夜关系……他竟是好友的未婚夫!

《总裁的囚妻》作者:天琴

婚礼当天,丈夫出车祸成了半个“残废”!好不容易出逃,却再度被他抓住并强占

《总裁的外遇》作者:柳晨枫

她在婚后遭遇了丈夫的冷落,偷偷外出觅职,却进了外遇情人的夫家企业

《缠上妖孽殿下》

愚人节,在一个绝世美男的床上醒来,才发现自己穿越了,从此与四个妖孽纠缠不清

《新妻不受宠》作者:芥末绿

她家老公晚上热情如火,白天却淡漠寡言得像座大冰山,还说娶她只是为了要生个孩子!

《火暴总裁娇柔妻》作者:花蕊随风飘

新婚之夜丢下她去和新欢共度良宵,还故意叫她去办公室欣赏他和女职员的男欢女爱!恨她却为何娶她?

《君王侧:和亲罪妃》作者:纳兰静语

为了不嫁给邻国那个陌生君王,她偷跑出宫,寻找到一个优秀的男人来破了自己的清白……

我在红袖添香网上看到过的,看有你需要的么 或许没有你想看的,参 考下了

有什么好看过程很虐但是结局是美好的小说?

有一本书叫“好久不见,秦先生。”就不错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呀,类似花千骨的,有点虐的那种,结局要好的

你可以去百度文库,里面有这样型别的系列哦、、我去下载了很多,很好看哦、、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过程悲伤的,但是结局美好

歌尽桃花by靡宝

谢怀泯(谢昭华),萧暄,宋子敬,陆颖之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内容简介

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失恋的谢怀珉同学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思,藉著同乘电梯的档儿开口表白。可是人生就是那么奇妙,下一秒,电梯失重了。

当小谢同学再度张开眼睛时,她的世界已经完全颠覆。镜子里黑瘦的小女孩是她的新身份。神仙说,命格君系统有误,你就再等等吧。

这可要等到什么时候?

百无聊赖的小谢同学,就这样开始了她啼笑皆非的穿越之旅——

PS该文很幽默很搞笑,不是那种小白的搞笑。

和亲公主

冯陈楚杨(福荣),承德,南宫越

内容简介:

现代女孩冯陈楚杨无意间救了一个小孩,向前来为弟弟报恩的丁小仙提出了穿越到古代的请求。变身周国福荣公主的楚杨被逼去和亲,瓦勒国三皇子承德一路上对她百般刁难,但是却慢慢显露出情愫。中途福荣逃跑出来,遇见受人之托来救她的侠客南宫越,无意间介入一场阴谋……

福荣被劫回皇宫,承德带她去了西北征战。回来后得知福荣的母亲竟是瓦勒先皇的私生女,承德想让父亲改变福荣的身份,却被瓦勒皇帝降旨命令去当女道士,而福荣慢慢发现这一切都起源于阴谋,周围的人都不是那么简单。

经历过种种趣事、种种磨难,楚杨和承德这两个小冤家最后是否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PS.很搞笑,女主很现实,但是关键时刻有智慧,我认为只要这样就脱离了小白的范围。

《和亲公主》的描写手法有些小白,没有一般穿越文文绉绉的用词,没有《诗经》、唐诗、宋词的泛滥,没有炫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但从文字却看得出作者的心细,字字句句都来自橙子的生活和思想。楚杨的行为大大咧咧,给别人看的都是她坚强的那一面,哪怕是硬撑,但同时她又是个感情细腻的人,我想我就是被女主的这点给吸引住了吧。

——网友 Plasticbag

我要跟你走

苏翎(莫小楼),程然,宇文,宇楣,萧楚,辰司玄,辰司靖

我要跟你走的内容简介……

莫小楼宣言:又帅又深情的男猪们坚持住啊,美丽到风华绝代可爱到人见人爱的莫小楼就要来拯救你们了!冲啊!

一直喜欢这样的女生,有点小聪明,又有些迷糊,有那么点自私那么点狡猾,但又很可爱很善良,想笑的时候就大声笑,想哭的时候就放声哭,爱一个人可以天荒地老,恨一个人可以至死方休,选择了就不再放手。

很搞笑的一部作品,莫小楼很可爱啊~~~文字也不错

PS是搞笑,不是幽默,我看的时候经常笑喷了

清空万里

夏春耀、胤禩、胤祯、胤禟、胤禛、胤祥

有虫虫说看这个清穿笑到肚子痛,找来看时,超级佩服大大的恶搞段子高明,几乎没一章算得上较正常行为,可怜女猪HC88已经严重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嘿嘿~已经出版,谁说小白文没有一席之地,此文的FANS真是无处不在。

很多人强烈推荐的一篇写88的清穿

我自望星朝天歌by七钉

曹天歌,辛星言

只是一部小说 只是一部爱情小说 只是一部轻松的爱情小说 只是一部鲜活灵动在作者心中的,小说而已 这女人,不是仙,嘻笑怒骂皆因随心所至 这男人,也非神,抑心控情只因未遇真爱 或许浅白,或许单薄,只求搏君一笑 一曲回音里,有天歌的影子,便也够了 这,只是一部小说 看文前,请各位大大注意,本文讲述的是一现代女子在古代接受再教育,二次成长的过程,无万能女主、无有礼女主、无玩转古代女主、无媲美英国淑女学校毕业女主,请慎入! 《女皇陛下的笑话婚姻》女的是女王,男的是另一个国家的亲王,然后就讲到他们的婚姻,《草样年华Ⅱ》是《草Ⅰ》的延续和发展,最受读者关注的邱飞和周舟的恋情,在《草Ⅱ》中有了大结局。孙睿说,现在回首《草样年华》,感觉文字粗糙、情节幼稚。《草Ⅱ》无疑是《草Ⅰ》的最新升级版,成长中的孙睿以更加精炼的黑色冷幽默,让你在捧腹大笑之余,心头还不免有一丝忧伤。真实地描述了北京20多岁年轻人的当下生活,是一部讲述成长、记述成长的青春祭。纪录属于你、我、他的时代。

2004年最具爆炸力的校园爱情小说,高校里流传最广的爆笑、感人情书,送给曾经同窗的最好留念。大四学生写大四,搞笑与忧伤极度完美地结合,有一个地方我们一直留恋有一种情感叫怀念。当大学四年走向最后的终点站,在即将离别的渡口,湘子却遇到了两个美丽的女子《大四了我可以牵你的手吗 》《我们会忘了你》2楼一部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充满幻想的青春校园搞笑小说,该小说以暴笑为主流,但故事结局却是耐人寻味,或许一段感情最高的境界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爱的人。没开始的爱情是最幸福,不要觉得生命短暂,但只要过得辉煌就行了,能有一个值得自己守护的人也是一种灿烂。风守着云也没说什么。穿越了海洋的等候不是为了一个结果,红留红别为君穿针引线。暗恋一个人并不痛苦,没有爱的人是悲哀的。人要往前看,要想搭上幸福快车,就得放下包袱。一个男生爱上了一个女生,他要她快乐幸福,多么简单的要求,他做 我是冰鱼-贼幸福 、贼可爱-[青春爆笑小说笑死人不偿命]

史上最牛的一部搞笑小说《江北第一才子》

你知道看过这本小说,才知道甚么叫水准! 杉杉来吃 也很搞笑完《理工大风流往事》以后,手底下一直很痒痒,书虽然写完了,但是总觉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奇闻趣事没有说出来,不断有以前的老朋友跟我抱怨:“你小子怎么把我那一茬都给忘了?亏了我当年那么拉风!”没办法,我只好开始写外传。

外传仍然采用的是第一本书的风格,老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虽然故事的主人公变了,故事的内容也变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还是那些理工大的人,理工大的事。

狩猎美男之古旅》这本书是91文学网言情馆作者stein大大的处女作,自从她选择在91文学网上发表并连载后,便一直受到广大使用者和读者们的关注,点选率和推荐票一直居高不下,91文学网也极力推荐这部优秀的作品。

------------------------------------------------------------------狩猎美男之古旅》作品简介:刚熬完读书生涯,没想到回国就被电到了古代,人家穿越都带着一堆有用的东东,而我却带着一盒“贞德”牌处女膜,>_<。难道我和“贞德”冥冥之中有什么天命安排?也许上天可怜我红颜未老身先死,所以让我用“贞德”来荼毒古代帅哥?于是,就这么展开了我的古代之旅……

这又是一个爆笑的校园传说,一个执著还有些傻气的男孩子的爱情故事,一群可爱可乐的男孩子们的友情往事。

本书承接作者第一部小说《贼可爱》的内容,在主人公刘山峰的女朋友飞去美国以后,他一直活在回忆和思念里。然而,他的艳福不浅,在火车上邂逅了一位大方漂亮的女孩子陈洁,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段朦胧而又搞笑的感情。刘山峰真的会忘记曾经深爱的人吗?或是因无法忘记以前的恋人而拒绝眼前的幸福?他的女朋友会从美国回来吗?还是他耐不住思念也飞去了美国?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过往的故事。故事里仿制了我们所有人曾有的欢乐,曾有的幸福和曾有的,落寞。

也许你会看到你从前的样子,从前的时光,和内心深处不曾褪去的纯真。

它们那么真切地存在。

以至于你会听见心中不断有声音地在说――

青春。请不要远走。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

主要创作:

1、抒情诗: 《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

2、 长诗: 《序曲》、《远游》。

3、 自传体叙事诗 :《革命与独立》。

4、诗歌:《露西》、《咏水仙》、《不朽的征兆》。

扩展资料

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的领袖,在思想上有过大起大落——初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热烈向往变成了后来遁迹于山水的自然崇拜,在诗艺上则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以至有人称他为第一个现代诗人。

他是诗歌方面的大理论家,虽然主要论著只是《抒情歌谣集》第二版(1800年)的序言,但那篇小文却含有能够摧毁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的炸药。

他说,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这就排除了一切应景、游戏之作;诗必须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这就排除了“诗歌词藻”与陈言套语。

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

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诗非等闲之物,“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

-威廉·华兹华斯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得奖状况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坚持不屈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荣誉称号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向她学习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

中国

鲁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朱自清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外国

罗曼罗兰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00)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一八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因为其父母双方的祖先三代都是律师,所以这是一个在当地颇受尊敬的家庭。而其爱父给儿子起名为罗曼和保罗 爱弥尔,也是希望他能像古罗马作家普卢塔克笔下的罗马英雄一样具有强力的精神和超凡的天赋。

在这一点上日后的罗曼罗兰并没有让父亲的愿望落空。但在罗曼罗兰小的时候其身体却并不健康,有一次还因为仆人的疏忽,将不到一岁的小罗曼罗兰单独放在寒冷的户外,差点冻死。

少年的罗曼罗兰一直是体弱多病的。而这对于一直溺爱他的双亲来讲,最好保护他的方法就是把小罗曼罗兰固禁在家里。而这与小罗曼罗兰向往自然的天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他回忆这段童年生活的时候,他用了“鼠笼”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处境。

而这个“鼠笼”最大的弊端就是扼杀了小罗曼罗兰的“精神自由”。他无法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到田野间放牛牧羊,无法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嬉戏玩耍。而这竟导致了幼小的罗曼罗兰对生命和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不幸的是在罗曼罗兰五岁那年,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突然因为白喉症被夺去了生命。而这个事件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父母对罗曼罗兰更加严厉的“保护”,而妹妹的死亡也让幼小的罗曼罗兰无形中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

由于小罗曼罗兰的家庭在当时属于体面的中产阶级,而其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极为的重视。所以在罗曼罗兰十四岁那年,为了让他接受优良的教育,他们一家人迁往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这次迁家的行为对于罗曼罗兰的一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在巴黎在这座大都市里,年少的罗曼罗兰开始是极为不适应的,在他看来“大城市是庞然可畏的有机体,那里灵智的微生物会像一切痼疾的霉菌那样迅速的繁殖。假如新来者不能立即顺从,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时期,使他们的血能适应这些毒素”。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内向而爱于幻想的罗曼罗兰来说,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园,都市疯狂的节奏和学校的混乱情形,让年少的他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罗曼罗兰开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伏尔泰等大师的作品,让他那荒芜的精神领地再次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令他十分幸运的是在一次拜访朋友的途中,遇见了当时的大文豪雨果。而这次会面显然给了罗曼罗兰极为深刻的印象。

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对他影响重大的艺术大师有很多,光是他自己为这些伟人写的传记人们都可以如数家珍《贝多芬传》《歌德与贝多芬》《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

我们先说一下罗曼罗兰与音乐。

在罗曼罗兰十六岁以前他所受到的音乐方面的熏陶主要来自海顿、莫扎特。而在他接触到了瓦格纳和贝多芬的音乐以后,那些优美的旋律就从此占据了他心灵中最美好的位置,也成为了他一生中重要的精神寄托和灵魂的避风港。

对于瓦格纳,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过“瓦格纳是一个严峻的古典音乐家,对于他,所有一切都服从于一个最高的道理,这个道理主宰着戏剧,统帅着主题并且不懈的发展着构思。”

1887年,由于当时法国与德国当时的关系恶化,一些法国音乐家以民族自尊心为由阻止瓦格纳在巴黎演出。而这个时候,一向标榜和谐的罗曼罗兰为此作出了严厉的抨击“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不会害怕另一个民族的精神征服的”。(想想我们现在面对的全球化和一些所谓‘韩流’‘欧美化’冲击我们自己文化的争论)这与其说是罗曼罗兰在捍卫瓦格纳,不如说是他自己关于超国界的世界性艺术的宣言。

而贝多芬的音乐与罗曼罗兰的一生都是紧密不可分的。

罗曼罗兰是在罗马上大学的时候深入研究贝多芬的。他认为贝多芬“具有一切音乐家中最伟大的灵性”。罗曼罗兰在那时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了,都在研究贝多芬。这足以证明贝多芬的音乐和精神对于罗曼罗兰的启示是多么的重要!贝多芬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罗曼罗兰显然被贝多芬强大的精神体系所折服,他相信贝多芬是属于那种从内心向往快乐的人。“贝多芬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他拒绝妥协他不认同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在奋斗!”而罗曼罗兰一生中最伟大的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所要表达的精神和原形也就是贝多芬一生的缩影。

罗曼罗兰与文学大师们。

罗曼罗兰一生中所接触到大文豪数不胜数,雨果、歌德、甘地、里尔克、斯宾诺砂……而一直作为他精神导师,影响他一生的巨匠们也有很多。这里重点的说一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上文提到了在巴黎罗曼罗兰最苦恼的那段日子里他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而那些观点也就此影响了他的一生。

“行动、生产、创造……我明白这就是目的,就是生活的法则,我愿意这样做”。

可以说因为莎士比亚,罗曼罗兰再次获得了新生。而这也成为他日后展露给世界的最重要的特性:思考并且行动。

年少的罗曼罗兰对莎士比亚那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充满了迷恋,他那时总是兴趣无穷一次次的观看〈〈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的戏剧。而这也为将来罗曼罗兰的戏剧创作其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最景仰的大师。他把托翁当成自己一生的精神导师,对他的作品更是达到疯狂崇拜的态度。

“阅读托尔斯泰,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这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启示,是开往广大宇宙的一扇门”

而最令罗曼罗兰感动的是在他们之间有过一次真诚的书信交流。

那是在托尔斯泰推出新书〈〈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以后,面对书中托翁对莎士比亚和贝多芬及其现代艺术的成就的不屑一顾乃至唾弃,年轻的罗曼罗兰有些糊涂了。他不知道托尔斯泰为什么会对他当成生命的艺术进行如此强烈的抨击,他无法理解他这位精神导师的意思。年轻的罗曼罗兰控制不住心中的焦躁和冲动,提起笔来给他敬爱的导师,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不解和困惑……

而在半年以后的一天,本来已经忘记了此事的罗曼罗兰万分惊喜的收到了托尔斯泰这位大师的亲笔信。并且是用法文写的一封长信。托尔斯泰在信中详细的讲解了他关于现代艺术的理解,摘录如下“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所说的科学和艺术只不过是个弥天大谎。在我们一旦摆脱了传统的迷信之后,往往陷入科学和艺术这种高级的迷信,为了看清楚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必须从头做起……真正的科学和艺术成果来源于牺牲,而不是某些优越的物质条件”(想想当今人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广泛理解及对于成功的评价,这句话乃是当头一棒)托尔斯泰最后总结说“整个历史不是别人的,而是全人类团结这一原则的孕育过程。这一思想已被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所证明。人类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刻,正是发扬忘我精神和友爱精神的时候。理性在人身上找到了可能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而感情则起了促进作用”。

这段话对于日后罗曼罗兰向往的“和谐”精神有着无与伦比的指示和警醒。所以说托尔斯泰对于罗曼罗兰一生的精神体系构成是极为关键的人物。也正是在与这样的文学大师的交流中,使其精神生活充满了愉悦,使整个灵魂得到了无比的充盈。

托尔斯泰的一生便是与苦难做斗争的一生。出生在贵族环境的他,竟在五岁那一年就感悟到“人生不是一次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们现在谁都会喊着要快乐)。几乎是少年的托尔斯泰就想卖掉自己的车,送给穷人,而那仅仅是因为他觉得“他们是和我一样的人”(这时的托尔斯泰绝不会认同什么“慈善家”的赞誉)。

托尔斯泰出生在上流社会,却无比蔑视那样的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一生最苦恼的事情是不能那些穷苦的人一起生活。因为他还有许多的亲属,他不可能抛下他们。于是他整日矛盾的被强迫过着“奢侈”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托尔斯泰再也无法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谴责,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开了家。年老体弱的他不幸病倒了。而当他被众人拥护着照顾时,他却哭泣着说“大地上有成千上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托尔斯泰?”

这样的故事可以感染每一个纯洁的灵魂。罗曼罗兰一生也遵循着这样的态度,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和平,毕生做着贡献。

罗曼罗兰的感情生活。

罗曼罗兰在罗马上大学的时候,曾认识了一对漂亮的意大利姐妹。年少的罗曼罗兰对它们都充满了爱慕,一时竟不知道到底喜欢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在自己像猜拳一样的独角戏中,暗自的体味着恋爱的苦恼。而当他鼓起勇气试图表白的时候,他才发现两姐妹对他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于是这场自编自演的戏剧也到此划上了句号。对这次初恋的回忆,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还不懂得独立思考,却自我陶醉在感情空虚的悲歌里”

而他的处女作也从此诞生了,一部名为〈〈罗马的春天〉〉的小说。

罗曼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犹太姑娘。她的父亲是语言学家,在巴黎的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婚姻生活“小小的喜悦、失望、好笑,或者奇异且有时悲伤的日子里,我们象兄妹一样互相倾诉。我们还以相同的眼光来批判这社会。我的妻子有观察与剖析心理的天分,这一点与我一致,也与我互补……我的妻子是一位音乐家,和我差不多;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中占了很大的地位……”

看的出来,起初的婚姻生活是波澜不经的。很和谐也很美满。

但后来的情形就发生了变化。

罗曼罗兰在这期间大量的创作。而这些剧本或是小说却很难有上演和出版的机会。因为巴黎实在太大了,而罗曼罗兰一个外省人在这里凭着自己微波的力量根本无法立足。而每一次却都要妻子的帮忙,才能获得一些表现的机会。妻子始终认为“只有被别人认可的,才是有用的东西,或者说任何创作的目的都应具有实际利益的出人头地的追求(大概每一个女人都是这样劝说自己的伴侣,然后名曰“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而这一切使罗曼罗兰越来越感到是在受别人的恩惠。他宁愿为了尊严而放弃现实的利益。在几次毫无价值的讨论中罗曼罗兰始终没有和妻子达成共识。最终结束了他们长大八年的婚姻。

而在离婚以后的四处碰壁的生活,和那些艰辛的体验却恰恰成为了他为以后的创作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和灵感。

后来的罗曼罗兰便写下了那世界闻名的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能凌驾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写下了被众多有时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虽然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一九一六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这种博大的胸襟正如在《约翰 克利斯朵夫》中的描写的那样“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

1944年8月24日,巴黎解放。

一个月以后,12月30日。罗曼罗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雨果

(l802~1885)

作者简介: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泰戈尔

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世时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 Gardener《园丁集》 Jitanjali《吉檀枷利》 Crescent Moon《新月集》Fruit-gathering《采果集》Stray Bird《飞鸟集》Lover’s Gift and Crossing 《爱者之赠与歧路》。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 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 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Kanika。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 《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此后各种翻译,介绍,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 《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

据说,泰戈尔的诗用孟加拉文来念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很可惜,这在译文中是难以领悟到的了。在各种译文中,西蒂的译文流传较广。也许他本人是很有功力的诗人,也是散文作家。所以他的译文清新细腻。也许较接近原意。

我较爱的,当属《飞鸟集》。这集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记得初读这些小诗时就象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卧房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亮的晨 平时孱弱的小溪无端的雄壮起来,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哼唱着燎亮的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那水珠显得特别的明亮,这明亮把树叶衬托成一种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像是吸足了油彩,当心那跳跃着的小松鼠是否也会染上这亮绿的油彩;天边有几朵白云在倘翔,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欢;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用轻松的语句道出深沉的哲理,我以为这正是《飞鸟集》吸引人的原因。

这么多,你自己选一个把!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0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