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慷慨激昂的诗句?

鲁迅最慷慨激昂的诗句?,第1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4、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5、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6、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7、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0、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1、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3、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4、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6、名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7、只有孔乙己来了,才可以笑几声。

  38、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9、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40、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的经典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

全诗是鲁迅的独白: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最后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肝胆照人、气贯长虹,字字倾注了作者鲁迅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心,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气概。

茅盾:他的《自题小像》就表示了把生命献给祖国的决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时,曾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通缉,受到一些文人的攻击和陷害,鲁迅的处境十分险恶。

面对险恶的创作环境,鲁迅诙谐乐观,对于对手不屑一顾,并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让人敬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诗的核心和精髓,表达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恨,表现了作者在敌人面前毫不妥协,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3、《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是一首满怀悲悯和希望的诗。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前两句诗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勾画出一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灾难深重而又默默无言的旧中国的悲凉图景,为全诗高潮的涌起作了铺垫。

结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激情奔涌,雄健有力,它准确地概括了局势的一个方面——压迫越来越深,黑暗越来越浓,但郁结着人民仇恨的沉默,如同地下奔突的地火,终究要爆发出来。

所有苦难的顶峰,都孕育着革命的希望。

4、《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诮:意为讥讽。据说,此诗是鲁迅回复客人讥讽他溺爱儿子周海婴的诗。

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

鲁迅严正指出,以“无情”自居的人并不就是英雄,用攻击别人的“怜子”,以显示自己的“无情”更是卑鄙可笑。

鲁迅在答诮之中,却寓以不可辩驳的说理性。它的锋利很像一篇短小的杂文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5、《题三义塔》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在日军侵华期间,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在上海郊外的三义塔里,将饥饿飞不动的鸽子救驾日本,并取名“三义”。

他预想将鸽子养好后,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送回上海。可惜,后来鸽子遭到黄鼠狼的袭击死亡。

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于是写了这首诗。

鲁迅通过对一件细小具体的事物,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之光照射,通过阶级的和历史的分析,生发出巨大深广的主题。

全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巧妙用典,虽写悲痛之事,却情调高扬,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为情深意长,有鼓舞力量。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或许,这句话说的不光是“兄弟”,还有“伴侣”。

6、《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其一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其二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其三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1900年,年仅二十的鲁迅在矿务铁路学堂读书,作为长子,要出门求学,他十分挂念家中的两个弱弟,于是写下这组诗。

三首诗紧扣一个“别”字,突出一个“情”字,内容上各有侧重,情调上互有区别,逐首上升,步步深化。

第三首从“游子”的角度,侧重赠离言。牵肠挂肚,万语千言,一句定宗。第一、二两首,其格调低沉,情感较脆弱;第三首格调爽健,感情激昂。这组诗意境隽永,语言流畅,用词清丽,用典恰当。

著名学者张向天:诗中述兄弟离情极为真挚,足见先生对手足之情极为深重。

亲情,是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却的情谊。

7、《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常常把关怀的目光投向受苦的民众。

这首诗一方面写待宴女子的痛苦,对她们寄予同情,另一方面写豪门权贵的奢华奢侈。对这些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仍然过着荒*奢侈的生活表示愤慨。

深宅大院的豪门权贵,华灯照耀下酒宴大开;侍女也只得装束端整,替阔佬们去递菜传杯。侍女想起焦土下的亲人,柔肠寸断啊多少苦悲;低下头佯装整理罗袜,赶忙擦拭去啼哭泪痕。

这首诗作者在“尺幅”之大的画面上,绘出当时的旧中国,一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吃人者”的荒*与奢侈;一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的“被吃者”的痛苦与呻吟。诗的思想内涵是既广袤而又深刻。

永远关怀受苦的普通人,所以,鲁迅先生才受到更广大人群的尊重。

8、《烟水寻常事》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鲁迅先生自比渔翁,颇似一位隐者。

生活漂泊不定、风雨变幻是极平常的事,这好比在荒凉的村庄钓徒驾着小舟飘荡。深夜从沉醉中惊醒,只见荒村萧索江水茫茫,找不到一张栖身的席草,一点充饥的米粮。

这首诗在艺术上形象鲜明,意境幽远。全诗短短数句,眼前就像展现一幅烟水垂钓图,甚至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将各种景象完全融化在一起。

诗中并无激烈慷慨之语,但诗的后面汹涌着澎湃的激情,有不尽的想象,不尽的思索。

孤独是所有人都逃不开的宿命。

9、《哀范君三章·其三》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哀范君三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12年悼念好友范爱农所写的一组五言律诗。

全诗从社会、自然环境写到人物的外在形象,从相知相交的过程写到微妙的内心世界,从情趣爱好写到世态炎凉,诗风悲愤沉郁,把哀痛、惋惜、怨愤与无奈之情融为一体。

读完全诗,不仅可以了解范爱农一生的不幸遭际,深悟导致他死亡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鲁迅和他的亲密关系,全诗语句凝炼,有起有落,有情有景,开合自如。

爱情、友情是人生的美酒,如果时间短暂,也有新酒的甘甜和芳香。

10、《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别人托物言志,用莲花,鲁迅,却用莲蓬人。

这首诗借物寓情、托物言志,诗人抓住莲蓬特点,表面处处状物,实则句句写人,言在物上而意在言外。

作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却红衣、淡妆的绰约风姿,亭亭净植的正直风骨的叙写,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蓬人的画像,赞美了莲蓬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和迎着秋风净植荷塘的抗争品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08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