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风 | 立夏之芍药——桥边红药为谁生

二十四番花信风 | 立夏之芍药——桥边红药为谁生,第1张

文/晚来秋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 芍药殿春而放,别名婪尾春。初夏时节,牡丹式微,芍药初绽。对牡丹意犹未尽的游人,纷纷前往牡丹园赏芍药。苏轼曾以 “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道出怜花惜春之意。

芍药种类繁多,根据形态,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单花类,

花朵由单朵花构成,花瓣向心式自然增加,雄蕊只着生于子房周围,随花瓣增多而相应减少直至消失。单花类包括单瓣型、荷花型、蔷薇型等。 二是台阁类,由花朵中心或者花间之生长点经再次分化花芽开花而成。在下方花朵中心再形成一朵上方花,上方花与下方花相叠合,从而增加了重瓣程度,有些品种甚至由三花乃至四花叠合而成。台阁类包括彩瓣台阁型、分层台阁型、球花台阁型等。

芍药自古以药为名,花即是药,且是重要的药材。《本草纲目》:

“制食之毒,莫良于芍,故得药名,亦通。” 《和剂局方》中,

芍药与当归、川芎、熟干地黄搭配为 “四物汤”,可治肝血亏虚。 《景岳全书》中, 芍药与黄芩、黄柏、续断等搭配为 “保阴煎” ,可治血虚有热。 《伤寒论》 药方逾百,用芍药者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四逆散、葛根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芍药甘草汤等。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等功效,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心脑血管、肝脏疾病。

芍药既可医身,还可治心。 传说中,花神从仙界采集芍药花种子,治疗人间瘟疫。古希腊神话里,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

(Asclepius)有个医术高明的徒弟派翁(Paeon),成功医治了战神阿瑞斯和冥王哈迪斯。阿斯克勒庇俄斯心生嫉妒,准备杀掉派翁。哈迪斯为了保护派翁,将其变成了一株芍药花。

除具治病救人的功效,更多时候,芍药因出众的美丽为人铭记传诵。李时珍《本草纲目》: “芍药,犹婥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芍药的绰约之美,包涵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世人称牡丹、芍药二绝,其中牡丹为 “花王” ,芍药为 “花相” 。芍药被称为 “花相” ,还有一段 “四相簪花” 的故事。

沈括《梦溪笔谈》云: “韩魏公庆历中以资政殿学士帅淮南。一日,后园中有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时王歧公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荆公为大理评事签判,皆召之,尚少一客,以判钤辖诸司使忘其名官最长,遂取以充数。明日早衙,钤辖者申状暴泻不止,尚少一客,命取过客历,求一朝官足之。过客中无朝官,唯有陈秀公时为大理寺丞,遂命同会。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当时只有宰相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坊间传说,出现了“金带围”,当地就有人升官,乃至当宰相了。

作为“花相”,芍药俨然一花之下、万花之上的权贵。前些年流行宫廷剧,人们又将牡丹比作端庄的皇后、芍药比作妖娆的妃子。实际上,将芍药比作大权在握的宰相,亦或是皇帝宠爱的贵妃,都不甚妥当。 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芍药的意象大多与权力无涉,与恩宠无关。如果说牡丹身居庙堂之高,芍药则身处江湖之远。有人说,中国的芍药类似于西方的玫瑰,象征着浪漫 。其实,芍药的浪漫,是广义的浪漫,不仅限于爱情。芍药的意味,包含了知音难觅、别离伤怀,包含了逍遥与洒脱、独立与淡泊,正是历代文人追寻的魏晋风骨。

芍药文化历史悠久。 王禹《芍药诗并序》: “百花之中,其名最古。” 郑樵《通志略》: “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在最古老的夏、商、周三代,芍药已著称于世。虞汝明《古琴疏》:

“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羿植桐于云和,令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帝相是夏代第五位君王。郑樵、虞汝明为宋人,所记皆源于考据传说。

芍药频见于先秦古籍中。 《山海经》 多次提到芍药生长地点: “条谷之草多芍药。”“洞庭之上多芍药。”而《诗经》, 最早记录了有关芍药的风俗。《 诗经·国风·溱洧 》: “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先秦时期,人们思想尚未被礼教束缚,大多热情浪漫,其中郑国民风尤为开放。每年上巳节,青年男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嬉戏游玩,打闹调笑之余,互相赠送芍药。自此,芍药被赋予了定情、赠别之意。

作为赠别之物,芍药又名将离、离草。《韩诗外传》: “芍药,离草也。” 崔豹《古今注》 :“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芍药一名将离故也。”古人含蓄,常常以药寄情。离别时,赠之以芍药;相招时,寄之以当归;拒返时,回之以远志。离别之时以芍药相赠,大抵如同折柳吧。 元稹《忆杨十二》:“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自宋以降,扬州芍药享誉盛名。 扬州的芍药,恰如洛阳的牡丹。 汪灏《广群芳谱》:“一名馀容,一名鋋,一名犁食,一名将离,一名婪尾春,一名黑牵夷,广雅作挛夷。本草曰,芍药,犹婥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处处有之,扬州为上,谓得风土之正,犹牡丹以洛阳为最也,白山、蒋山、茅山者俱好。”李时珍《本草纲目》︰“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

扬州太守蔡繁卿曾在芍药盛开时,用花十余万枝举办万花会。苏东坡到扬州就任,认为万花会扰民,从此停办了。对芍药的品种分类,亦起于宋代。 宋代《芍药谱》、《鲜芳谱》、《扬州芍药谱》 中,芍药品种大约三十多个。至乾隆时,扬州芍药品种达百余个,不乏 “杨妃吐艳”、“金玉交辉” 等名品。如今,芍药品种己发展至千余。芍药也如同牡丹,实现了红、黄、白、粉、蓝、黑、紫、绿、复九大色系的完整系统。

扬州是多情之地,温柔之乡。天下月色三分,有二分属于扬州。扬州

文人雅士聚集,风尘女子为伴,留下诗词无数,其中 姜夔《扬州慢》 传唱千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桥边的红芍药,犹如与他住在赤阑桥边的初恋情人。相伴数年,分别后怀念二十年,人生四分之一的词为她而写,虽终为陌路人,何尝不是一种浪漫的精神寄托呢。

芍药的浪漫风雅,还可见于《红楼梦》中醉眠花下的史湘云。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此情此态,旷达洒脱,真乃晋人之风啊。

张九龄《紫薇庭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录,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梅尧臣《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蔡羽《毛督经浣亭官舍芍药》:

昼静绿阴匝,微风满院芬,红栏昨夜雨,碧馆见朝云,春杳鸟空怨,暖多花易熏,须烦紫丝帐,遮护到斜曛。

张泌《芍药》:

香清粉淡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煞别离人。

苏轼《玉盘盂诗并序》:

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馀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馀叶稍大,承之如槃,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俚甚,乃为易之。杂花狼籍占春馀,芍药开时扫地无,两寺妆成宝缨络,一枝争看玉盘盂,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寻旧画图,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苏辙《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千叶团团一尺馀,扬州绝品旧应无,赏传莒国迁钟簴,移忆胡僧置钵盂,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周必大《彭孝求送芍药数种鄙句为谢》:

占断春光及夏初,琉璃剪叶朵珊瑚,休论花品同而异,且咏诗人乐且吁,北地莫辞金凿落,南禅争看玉盘盂,彭宣微恙何妨醉,自有娇痴婢子扶。

杨万里《多稼堂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红红白白定谁先,袅袅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栏娇分外,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水晶淡白非真色,珠碧空明得似无,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玉肌肤。芙蓉渡酒店前金沙芍药盛开

山店春光也自妍,芙容渡口数家村,笋舆低过金沙架,篱落疏圈芍药轩,孤客倦游殊寂寞,雨花著意与温存,可怜经眼匆匆去,不折红香到绿尊。

郝经《芍药》:

夜来风雨洗残春,芍药还开春又新,入座忽惊持酒客,举杯先酌送花人,烟轻雪腻丰容质,露重霞香婀娜身,铁石肝肠总销铄,都将软语说风神。

马祖常《芍药》:

莺粉分奁艳有光,天工巧制殿春阳,霞缯襞积云千叠,宝盝凝脂蜜半香,并蒂当阶盘绶带,金苞向日剖珠囊,诗人莫咏扬州紫,便与花王可颉颃。

文徵明《禁中芍药》:

仙姿绰约绛罗绅,何日移根傍紫宸,月露冷团金带重,天风香泛玉堂春,千年想见翻阶咏,一笑羞称近侍臣,不似人间易零落,上方元自隔凡尘。

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主人。

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偶成十六韵》: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折开时,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背日房微歛,当阶朵旋欹,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疑香熏罨画,似泪著胭脂,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应愁明月落,如恨隔年期,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等量无胜者,惟眼与心知。

孟郊《看花》:

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惟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

王十朋《芍药》:

千叶扬州种,春深霸众芳,无言比君子,窈窕有温香。 已过花王候,才开近侍香,来游禁酒地,免作退之狂。

韩愈《芍药》: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苏轼《题赵昌芍药》: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黄庭坚《广陵早春》:

春风十里珠帘卷,彷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

注:。

  1、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真诚不变。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2、芍药代表着美丽动人、依依不舍、情有所钟的爱,平时适合将其送给爱人、情人、暗恋中的人,代表着对他(她)一见钟情,寓意着结情之约、惜别之情的含义,芍药还代表着真诚不变,送给朋友可增加两人的友谊。

 3、芍药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古人形容美女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句子。

 4、芍药在我国已经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了,它们的象征意思是友谊与爱情,所以很适合送个友人与恋人。芍药在我国是七夕的代表花朵,所以很适合在七夕的时候,将芍药花赠送给自己的喜爱之中。

 5、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从古至今,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1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