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景点介绍素材绘画 日本真实简单的风景绘画

日本旅游景点介绍素材绘画 日本真实简单的风景绘画,第1张

日本必去旅游景点

樱花之国日本,有着广阔绚烂的美丽风光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日本必去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必去旅游景点

富士山

富士山位于山梨县东南部与静冈县交界处,海拔 3776 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它气势雄伟,为其它山峰所不及,呈圆锥形的山姿十分优美,常常被用来作为绘画和文学的创作题材,它作为日本的象征,名扬全世界。 山周围有富士五湖和白天也是浓荫蔽日的青木原树海等景观,还有昔日为镇住富士喷火而建造的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夏末举行的封山祭祀活动──吉田火节,是日本三大奇节之一。 自古以来,富士山就是开展日本传统山岳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今天,作为一项观光登山活动,许多人喜欢登临富士山,从山顶观看日出──“御来光”。在富士山的五合目之前的一段道路已建成,即使不上山顶,只要在它的近处眺望它那四季各异的美景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就能充分领略富士山的风采了

东京迪斯尼乐园

1982年,在东京千叶,建成了引起全球性话题和注目的世界性主题公园—东京迪斯尼乐园。 东京迪斯尼乐园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和日本梓设计公司合作建造的。建成后,日本曾一度出现过“迪斯尼热现象”,比方说,迪斯尼服装热、迪斯尼游乐热等,这成功的“迪斯尼热现象”同时也扩大了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实力。

在迪斯尼正门的中心,可以看到高耸的“灰姑娘城”这座主建筑,然后在它的周围还

建造了多种主题的游乐场和游乐馆,有冒险宫、世界著名故事、传说宫、有风景宫、闲游宫、宇宙宫、幻想宫等。每一个游乐宫都配有详细的情节解说和音乐、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京都

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京都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无论是艺术、佛教还是民间手工艺。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

北海道

北海道(Hokkaido)位于日本最北部,濒临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面积83,500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22%,人口约600万。夏天湿度较低,气候宜人,冬天能开展滑雪等各种冬季体育活动,春秋天也各有特点,作为观光地,北海道一年四季都受人欢迎。

北海道土地辽阔,自然优美,物产丰富。冬季冰封千里,可观赏冰雪节、流冰和滑雪,夏季原野鲜花盛开,气候凉爽,是日本避暑胜地。美食有札幌啤酒、拉面、毛蟹海鲜等。

日本旅游签证办理注意事项

1:有效因私五年护照(半年以上有效期,护照最后一页需本人签名)。

2:护照相片2张(2寸彩色免冠白底)。

3:在职证明原件,使用公司A4台头纸、 (在职证明的抬头、公章完全  一致)

4:身份证与全家户口本的复印件1份 。

5:银行存款证明 或 车产、房产复印件

6:个人资料表1张(我部提供)

7:获得签证的客人根据情况需交纳担保金5—10万元人民币,回国后 凭护照取回押金。

8:若护照签发地与单位所在地不同者,需提供工作地的暂住证原件。

9:退休者提供退休证复印件,学生提供在学证明。

日本所有著名景点

日本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日本旅游景点有哪些呢,稀饭旅行小编给你好好介绍一下。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东距东京80千米,面积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山体呈圆锥状,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写下"玉扇倒挂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来赞美它.自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在1707年,此后它就变成了休眠火山。

2东京塔:东京塔是日本最高的一座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 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是东京的最高点.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两种颜色,鲜艳夺目.塔内有水族馆,餐厅,商店,咖啡厅等设施,塔上还有两个高达150米和250米的望台.站在这里,东京市的景致尽收眼底

3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在它的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更为这座建筑平添了几分美丽.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宁静优雅,别有一番景致,堪称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4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银阁寺以清净幽雅的独特风格和金阁寺的光彩夺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修建于1482年,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第一层被称为心空殿,是出家人念佛修道的地方;第二层被称为潮音阁,是禅宗佛堂.银阁寺既是寺庙,也可以居住,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5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村庄靠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而得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几乎被人类遗忘的山地中延续下来。为了减轻寒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住宅。这种木屋一般长18米,宽10米,内有3-4层楼面,一般居住一大家族人。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屋”也称“三角屋”。这些村庄除了在经济繁荣上的意义外,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劳动者适应环境,发展经济的勤劳品质和智慧。

6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7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

8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

9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10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目前,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日本著名景点介绍

日本著名景点介绍

日本国(Japan)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看看下面的日本著名景点介绍吧!

日本著名景点介绍

必去的城市:

日本旅游必去之东京

Tokyo|朋克常与和服女子同时出现,却不会让人产生唐突之感,东京的魅力,在这前卫与古韵的穿插撞击中,一点点折射出来。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北海道

Hokkaido|人们说,北海道一生中要去四次,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迷人景色,还有铭刻于心的爱情故事,这里是完美的理想国都,这里是北海道。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冲绳

Okinawa|冲绳是不一样的日本。冲绳有日本最烈的酒,“泡盛”。冲绳有日本最艳的樱花,寒绯樱。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京都

Kyoto|日本人的心灵故乡。凡有历史却已不是当下书写历史重地的城市,都有股悠然安逸的别致味道。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大阪

Osaka|大阪是在张扬的同时炫耀着自己的个性。有点像上海,繁华,热闹,潮流,时尚,但是感觉最强烈的还是它的“本土化”气息。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富士山

FujiSan|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也是许多日本人的精神支柱。醉美富士山,倒影中见证着历史的兴衰。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名古屋

Nagoya|名古屋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市内绿荫夹道,鲜花吐芬,港湾隐蔽,不太受风浪的影响。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奈良

Nara|奈良的鹿,若草中学听脚踏木琴和少年们的歌,路过街角的百年作坊,捎一包鲣节进酒馆来壶本地酿的春鹿清酒 你看小镇,小镇看你。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横滨

碧绿的海滨公园、洁白的远洋轮船、蓝色的海、远近的现代化建筑,使这个城市显得生机勃勃。

日本旅游必去的地方之福冈

Fukuoka|日本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福冈式的微笑,尽显淡雅九州日式和风悠然。

日本旅游美食攻略

1 、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非常讲究保持食物的原味,不提倡加入过多调料,以清淡为主。日本料理在卖相上格外精致。食物,盘子的摆放,都很有讲究。鱼和豆腐是日本常见的食材。

2 、烧肉

烧肉对于日本人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上班族下了班与同事来吃个烧肉,喝着啤酒 ,一天的工作压力立刻解除了,在日本常见的烧肉食材为牛舌,和牛肉,内脏类以及海鲜 , 例如:虾、生蚝,而烧烤时不会刷上厚厚的酱汁,而是烤完后,蘸点日式酱油,蒜,葱花或是特调的芥末酱,吃得到食物的原味 !

3 、盖饭

来到日本怎么能不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日本盖饭呢日式盖饭一般被称为“材料名+_”,例如冲出日本走向世界,在中国也大受欢迎的吉野家,就是靠着牛肉_闻名遐迩的。这种在白米饭上覆盖住烹调好的食材,一碗端上桌既是主食也是菜肴。

4 、鳗鱼

鳗鱼,相当受日本人的拥戴,有“即使一天吃上四回,仍想再吃”的说法。从可以烧烤现代风味鳗鱼的江户时代,鳗鱼如此这般地受到日本人的喜爱,几乎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烧烤鳗鱼”这样的调理方法。提起鳗鱼,说是以“烧烤鳗鱼”为最高境界也毫不过分。

5 、铜锣烧

铜锣烧是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梦的最爱食品。它是一种烤制面皮,内置红豆沙夹心的甜点。红豆馅的制作是日本小吃铜锣烧最讲究的工夫,从生豆泡水的时间,煮豆火候的掌控,到最后加糖,都要细心照顾才行。红豆内馅细致,香甜可口,绵蜜不腻,是人们的最爱。

6 、乌冬面

乌冬面的意思就是手擀面,是一种以小麦为原料制造的日本面,在粗细和长度方面有特别的规定。根据配料的不同,有不同的风味。

7 、天妇罗

天妇罗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调成的汁,鲜嫩美味,香而不腻。不是某个具体菜肴的名称,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 而具体的种类则有蔬菜天妇罗、海鲜天妇罗,什锦天妇罗等等。

日本旅游最佳季节

四季皆宜,北海道、东北地区夏季与冬季; 关东地区、中国地区、四国、九州地区春季与秋季; 中部地区、关西地区全年皆宜。

日本旅游景点

NO1神户(Kobe)

神户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之一这里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建筑超级适合游客们拍照而且夜晚的神户被评价为“价值千万美元的夜景”定要合张影哦

不可错过的景点有这些:神户港、神户塔、马赛克摩天轮、有马温泉、北野异人馆街、六甲山~

NO2名古屋

名古屋市历史丰韵浓厚的一座城市算是历史悠久的古都但是它的现代建筑也是独树一帜樱花的季节来这里更好啦因为古建筑和樱花一起会构成超美的画卷这个可是每个小仙女去日本最想看到的画面了吧

不可错过的景点:热田神宫、名古屋城、名古屋电视塔、绿洲21~

NO3福冈

福冈位于日本北九州是九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这里不但是购物之都也还有福冈超多特色小吃所以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在增多以特别适合游客们逛、吃、买哇

不可错过的景点:太宰府、太宰府天满宫、福田塔、大濠公园、栉田神社~

NO4冲绳

冲绳肯定是游客们最喜欢的地方啦夏天去当然是最好哒阳光、海浪、沙滩、比基尼在这里最能感受岛国的风情想象一下躺在沙滩边喝个果汁就美得不行啦~

不可错过的景点:美丽海水族馆、首里城、万座毛、北谷町美国园~

NO5大阪

大阪有玲琅满目的世界品牌店又有许多个性平民的小铺超级适合游客们逛大阪还有“美食后厨”、“水之都”、“浪漫樱城”等很多美称晚上走在大阪的大街小巷然后沿路吃个遍的感觉应该超级满足

不可错过的景点:日本环球影城、心斋桥、道顿掘、大阪城、大阪城天守阁~

NO6东京

东京的魅力无法三言两语概括呀晚上的东京铁塔超级美这里也是购物之都这里有景色有名胜有日本风情还有日本所有特色美食

绝对是日本必去的城市NO1所以游客们必去东京铁塔下拍个照去各大购物中心shopping一番还可以去迪士尼放空下自己哦

不可错过的景点:新宿、台场、东京迪士尼、秋叶原、浅草寺~还有各大百货公司呀

;

我对大红灯笼一直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偏爱,尤其是在北方,当大红灯笼被挂起的时候,总感觉整个城市整个环境都活跃起来、热烈起来,甚至还夹带着一种童年时期对“年味儿”的期待。当接到任务说要在1月1日当天给学生们发布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及讲解时,就决定要创作一幅跟灯笼有关的作品。

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一直没能找到让自己完全满意的照片,但突然想到,干脆就拿这幅作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待照片素材该有的态度。在之前的文章《掌握自己的“画”语权》中也特别提到过,今天呢就更加深入地举个例子来看看。

在分析这幅作品之前呢,我想先举一幅我之前创作的也跟新年有关的油画作品——《红》。

这幅作品表现的就是我们北方春节时“赶庙会”的一个习俗。到了春节,大人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赶庙会,在庙会上会有各种舞狮子啊、踩高跷啊、戏曲啊等传统表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敲锣打鼓的声音包裹着热闹的人群,那种喜庆的氛围真的让人感觉连空气都是热烈的,天空都被映成了红色。

很多人看到这幅作品都问我说,创作时最难的是不是这个细节或那个质感的处理?或者是大氛围的营造?等等一系列画面问题,但其实我想说,创作这幅作品最难的阶段是构思阶段。因为这个场面并不是一个正正好好存在的场面,我一按快门把它拍了下来,回来的工作就是把照片搬到画布上。不是的,这个场面完全是我自己设计出的,或者说这是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又来自于现实的画面。

我之前有提到过画者就和导演或编剧一样,这个概念也是我的导师教给我的。我们要先凭借自己对某种环境或事物的感受与认知去设计构思一个故事或一个场景出来,这个场景来源于生活,但是这个场景的展现却要经过我们刻意的设计、包括灯光、包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位置安排,如何设计好其它演员的形象及动作,以便他们的行为能够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送往主要人物的地方。

比如说这幅画,在没有任何、模特参考的情况下,我要先清楚我想表达哪些内容,谁是主要的、谁是陪衬的。我做了一个列表告诉自己画面里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舞狮子、小吃商贩、群众、戏曲表演、彩旗、庙堂。

其中,舞狮子是我要重点表达的对象,或者说就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那么我要如何安排。

我并没有把它安排在画面的最中央、最近处,而是安排在了画面偏右的中景位置,因为我要表现出一种画面动态的感觉,热闹的人群穿过小街、经过小吃摊、纷纷被舞动的狮群吸引而来,他们有的正在吃饭也迫不及待地回过头看上几眼;

小孩子们加速奔跑生怕错过的最精彩的环节;

有的还扭过头去呼唤,生怕家人错过了这里的表演;

远处踩着高跷、戏曲扮相的演员也停止自己的表演而纷纷为狮群喝彩、增加气氛。就连悬挂在龙柱上的大红灯笼也禁不住被这股热浪带动地像狮群的方向飞起……

而狮群也是经过了刻意地安排,形成一个环形向上的姿态,最终达到光源发出的地方。所有的地方都“暗藏玄机”,引导着观众的视线。

为了找到合适的舞狮动态,我查找了近千张,观看了50多条小视频,最后拼凑成了我想要的这个样子。画面中的群众更是请同学帮忙做模特、自己拍照、上网各种搜索。整个画面的构图设计及材料收集用了将近3个月,最终确定采用的照片有将近200张,大到一座建筑、小到人手里的一个瓷碗。

我记得在直播时有和大家谈到过。绘画是一个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冲动。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我们最开始想要有一种表达的欲望,一定是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件事情触动了我们。但我们心中的那种感受其实已经并非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样子,它已经被融入了我们太多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色彩,随后我们开始设计、构思、竭尽全力地去把我们心中的那个景象展现出来。展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因为它要有构图审美地分析、技法的支持、色彩的搭配等等。但当画面即将收尾,我们检验这幅作品是否达到标准时,会再次回到感性,因为这个检验的标准就是看看这幅画面是否满足了当初自己的那种表达冲动。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虽面对现实来取材,但我们表现的并未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真实。这也就是我们面对素材该有的态度。

我很赞同一本由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芭布· 高尔所写的《如何看一幅画》中的观点,也是我一直在跟朋友们和学生们灌输的一个观念。很多人会觉得艺术这个东西高高在上,不懂点什么美术史啊、美学啊、艺术概论啊,可能很难去理解一幅艺术作品。其实,在我们看到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哪怕不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可能也不能从理论上去评论它到底好在哪里,但其实也可以细微地从中体会到一些情绪,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在欣赏艺术了。艺术需要我们感性地欣赏,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观察,重视我们的主观体验。

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件很感性、很独特的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论你是作画人还是看画人,理论和理性只是我们创作和欣赏的一个要素,但最关键的还是真实的感受。

就像一些很简单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插画故事,为什么那么打动人,因为它画出了我们感受,那种我们真实经历却表达不出的感受。在你看到它的那一瞬间,心里猛然一颤“是的,就是这种感觉”。

说了这么多,还要回到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幅彩铅风景画。在众多的照片里我看到这张照片时还是比较喜欢的,一方面它里面包含了我喜欢的内容:灯笼、树。同时它的构图和透视也都很适合表现,并且适合初学者临摹学习,层次比较分明。

但是,这张照片所展现出来的氛围跟我想要的氛围还差很多,包括道路上那么的汽车该怎么处理,道路两旁的房屋需不需要表现或者进行改变,都是我需要主观思考和设计的。最终我把它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学员临摹了我的这幅作品,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画面进行的改变。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开心。

她说:我就是不想让画面太真实。浪漫梦幻般的感觉多好啊!

我为她的坚持点赞。画画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一种情感的输出,个人意识的外化么。

我们因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景象入眼而感动,但我们最终表达出的已不是那份最初的景象,而是在心中经过融化重组的内心的真实。

                  创 作 过 程 分 享

虽然在古罗马时期,描绘风景的画就曾相当流行,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景的描绘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这是由艺术家认真观察自然的态度的确立。

如果说北方画家笔下的风景奇崛、冷寂的话,那么,南方画家则钟情于充满阳光的景致。但无论是冷清、辽阔和荒芜,还是温暖、起伏和茂盛,这些都是艺术家对自身生活区域细致入微观察的结果。

其次, 是艺术家描绘户外景致的技巧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

达·芬奇对风景的兴趣是异乎寻常的,无论是云雾、流水、云彩抑或山石、植被、花卉等,还是近景抑或远景,都是其关注和表现的重要对象。他在《岩间圣母》中对岩石的描绘几乎到了一种无可挑剔的程度,这是与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高超的描绘技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意〕达·芬奇 《岩间圣母》 木板油画

199cm×122cm 1486年 卢浮宫藏

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内则开启了一种诗意地描绘风景的传统。他的《暴风雨》虽然也不是典型的风景画,但画面背景上的风景委实迷人之至:云彩、雷电、鸟以及可能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的郁郁葱葱的树丛都令人有美妙的猜测、沉思和遐想,仿佛有其独立的艺术品质。

〔意〕乔尔乔内 《暴风雨》 布面油画

82cm×73cm 约1505年

同一时期的北方画家老扬·勃鲁盖尔的《伊卡洛斯的坠落》也显得饶有意味。虽然其中的主题是奥维德《变形记》中的一个故事,但只是点到为止。画家似乎有意要我们注意除伊卡洛斯之外的其他细节,包括阳光下向远处伸展过去的大海、船只、海边的建筑以及前景的人物等,因而没有了任何让人大呼小叫的可能性,重要的就无疑是让观者平静地面对画面——这难道不正是风景画所要求的吗?

〔荷兰〕老扬·勃鲁盖尔 《伊卡洛斯的坠落》

布面油画 735cm×112cm 1560年

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藏

到了丢勒的笔下,出现了大量以往从未出现过的水彩与素描风景画。其中一类是自然风景画,另一类则是想象风景画。

自然风景描绘的就是艺术家的真实所见,甚至可以辨认出具体的位置。有学者指出,这完全是和丢勒强烈的“旅行欲”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旅行有时也是其躲避瘟疫的权宜之计。

〔比利时〕亨利·利斯 《1520年在安特卫普拜访阿尔弗雷德丢勒》 布面油画

1855年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藏

想象风景顾名思义描绘的是虚构的风景。当然,有时艺术家还会突发奇想,把真实与虚构的风景对接起来,这正好反映出丢勒既是现实主义者也是理想主义者的全部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描绘无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孕育着巨大的可能性发展,就如英国批评家罗斯金所感慨过的那样:“在马萨乔的《纳税银》中,他对高山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如果这位伟大的画家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话,我们将无法想象风景画领域到底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或者一个伟大的风景画派是否会突然出现。”

〔意〕马萨乔 《纳税银》 湿壁画 255cm×598cm

1426—1427年 佛罗伦萨布兰卡契礼拜堂

但在当时的艺术价值观中,风景画依然是被轻慢的。

16世纪葡萄牙艺术家佛兰西斯科·德·霍兰德曾经提及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对风景画的鄙视态度:

佛兰德斯人的绘画只求迷惑人的眼睛。它是由装饰物、老房子、绿草地组成的,再加上一些树木、桥梁与河流等。佛兰德斯画家将之称为风景画,而且,他们会在画中零星添上一些人物。有些人喜欢诸如此类的东西。但是,这种画既无道理,亦无艺术可言,既不对称,也不合比例,既缺乏智性,又不加选择,简而言之,既不扎实,又无生气。

02

格列柯的贡献:独立风景画

西方美术史学者的一般共识是,只有到了客居西班牙的希腊画家埃尔·格列柯画出了著名的《托莱多风景》,真正独立意义上的油画风景画才随之问世。

〔西班牙〕埃尔·格列柯 《托莱多风景》 布面油画

121cm×108cm 1599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尽管细看之下,艺术家在画面上还是画了二十多个人物形象(路上和水边等),但是,他们均显得极小,不过寥寥几笔的勾勒,并非刻意突出的对象,仅仅只是无法辨明身份的人的符号而已。相形之下,风景本身则成了视觉活动中的主体。

〔西班牙〕埃尔·格列柯 《西奈山》 布面油画

41cm×47cm 1570年 克里特历史博物馆藏

17世纪就有不少这样的风景画,主要代表画家可推安尼巴尔·卡拉奇、普桑以及克劳德·洛兰等。

卡拉奇的《逃亡埃及》尽管依然与圣经新约故事有关,但是,人物身后迷人的风景与其说是等而次之的陪衬,还不如说是可以令人凝视更久的对象,在颇似全景式的画面里既有庄重典雅的城堡,也有田园牧歌的景致,从近至远,引人向往。这就是所谓的“一种新的优先顺序:风景第一,历史第二”。

〔意〕安尼巴尔·卡拉奇 《逃亡埃及》 布面油画

122cm×230cm 1603年 多利亚潘菲利美术馆

因而,美术史学者倾向于把此画看作巴洛克时期风景画的崭新风格和理想范本,而且,它确实为17世纪以来的风景画奠定了基本法则,影响了普桑以及柯赫和哈克特等人。

〔意〕尼古拉斯·普桑 《风景与波吕斐摩斯》

布面油画 149cm×1975cm 1649年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作品,英国美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爵士甚至给予了一种无可复加的赞美:“一切都处于‘协调’中,没有一个错误的音符”“让对自然外貌的概念和知识才能服从于整体的富有诗意的情感”。

其代表作之一《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正是一种理想的范例。画面的前景就有明暗的区分,左侧相对趋前,略有阴影,而中间的位置上是海岸、人物和船;中景是建筑物前的人物、建筑物侧面的树丛以及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帆船;远景则是耀眼的太阳和波光粼粼的大海……

〔法〕克劳德·洛兰 《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

布面油画 149cm×194cm 1648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克劳德·洛兰总是喜欢对着自然画素描,为光留在大地上的微妙效果画过无数的速写,那些耐看的树枝和叶子、薄雾弥漫的天空以及波光粼粼的湖面等,都来自他的亲身观察,甚至连蒙眬的远景也来自他在自然中的所见。他不愿意像学院派画家那样去画画, 而是积极地寻求生动有致的语言, 升华自己看到的一切,让其变得更美。

〔法〕克劳德·洛兰 《夏甲和天使》(局部)

布面油画 1646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美国风景画家托马斯·科尔在其日记中曾经这样写道:

《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氛围美、真实感、透光性以及水的流动感令人惊讶。

另一位美国风景画家阿舍·杜兰德则在其日记中这样记载了他在看了古代大师的作品后的印象:

首先想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克劳德了……我在细看之后才会发表观点的,然而,看了这些作品,我觉得横穿大西洋已经值了。

03

写实与灵性:现实感的风景

另一种饶有特色的风景画也已悄然兴起——这就是荷兰的风景画。

以维米尔的《代尔夫特的风景》为例,艺术家描绘的就是自己的家乡,其中的各种房子均可一一对应于现实中的建筑物,也就是说,是颇为写实的,重现了三百五十多年前的古镇。

〔荷兰〕约翰内斯·维米尔 《代尔夫特的风景》

布面油画 965cm×1157cm 1660—1661年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

其他同时代画家的作品如雷斯达尔的《纳尔登的风景》和霍贝玛的《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也都画出了再典型不过的荷兰风景,连对那种北方特有的透光感也有一丝不苟的呈现。

〔荷兰〕雷斯达尔 《纳尔登的风景》 布面油画

1747年 马德里提森-博内弥撒博物馆藏

〔荷兰〕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 布面油画

103cm×140cm 1689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18世纪更是见证了新意盎然的风景画格局。

狄德罗就认为,美在自然,他对无羁的大海、孤寂的山峦、无人涉足的河流有独特的想法,也对胡伯特·罗贝尔风景画中的古典废墟感慨不已。

譬如, 看到那幅《深处有亮光的长廊》后,他激情洋溢地写道:

啊!多么美丽壮观的废墟! 笔法刚中有柔, 而且挥洒自如, 信心十足”“废墟在我心里唤起的想法是伟大。万物都会死亡、湮灭,一切都会过去。只有世界永在,只有时间长在。我们这个世界多么古老!我徜徉在两个永恒的时代之间。

〔法〕胡伯特·罗贝尔 《深处有亮光的长廊》

布面油画 115cm×145cm 1796年 卢浮宫藏

英国人就特别青睐和收藏那些描绘威尼斯风景的作品。于是,卡纳莱托的作品就变得极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一丝不苟地描绘了美丽的威尼斯风景,还由于他的笔下永远有明媚的阳光,找不到任何会与英国阴郁、潮湿的天气联系在一起的迹象。

〔意〕安东尼奥·卡纳莱托

《舰船回到总督宫旁的码头》 布面油画

182cm×259cm 1727—1729年 普希金美术馆藏

其实在英国本土,风景画的创作也有独擅胜场的表现。

庚斯博罗既能娴熟地将洛可可式的柔美风景与肖像女主人的天生丽质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也能独立地展示风景本身的魅力,《萨福克风景》即是一例。

〔英〕托马斯·庚斯博罗 《萨福克风景》

布面油画 66cm×95cm 1746—1750年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从华托的具有“游乐”意味的美好风景到使用照相暗箱描绘的各种真实风景,18世纪委实是一个令人大饱眼福的风景画时代。

〔法〕让- 安东尼·华托 《舟发西苔岛》 布面油画

129cm×194cm 1717年 卢浮宫藏

04

19世纪:成为精神共鸣

到了19 世纪,风景画进入更为异彩纷呈的纪元。首先是浪漫主义的风景观崛起后走向成熟,艺术家不再是将描绘对象变成如画的风景而已,而是要灌注想象、情感甚或寓意等。德国的艺术家尤其明显地吸纳了泛神论的思想

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是最先描绘浪漫主义精神的内在图像的风景画家之一。对于他来说,风景画仿佛就是祭坛画,而风景画的意义如同神殿,引起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

〔德〕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橡木丛中的修道院》 布面油画

1104cm×171cm 1808—1810年

在弗里德里希的《雪中的修道院墓地》(1810年,作品已毁于二战)里,寒冷的冬天萧瑟荒凉,光秃秃的橡树林中有一支送葬的队伍走向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墓地——哥特式的修道院废墟。

英国的风景画则呈现另一种气度。康斯太勃尔将英格兰南方乡村的风景表现得自然、清新、宁静、和谐和优美,同时又仿佛有绵绵的诗意涌现,给人特别耐看的享受。

〔英〕约翰·康斯太勃尔 《威文霍公园》 布面油画

56cm×101cm 1816年 华盛顿国家画廊藏

有趣的是,与很多画家不一样,康斯太勃尔特别不爱旅行,他的风景就是他所熟悉的英格兰乡村。事实上,在现实中,很多的风景有时看起来平平如也,康斯太勃尔的不凡之处就是善于发现其中的美,尤其是抒情的意味。他对云彩的表现精彩之至,几乎无人可以企及。

〔英〕约翰·康斯太勃尔 《干草车》

布面油画 130cm×185cm

1821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同时代另一位风景画家透纳则善于浓墨重彩地创作动荡、恢宏、充满力量感的风景画。

〔英〕威廉·透纳 《威尼斯大运河》 布面油画

91cm×122cm 1835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他的《雨、蒸汽和速度——伟大的西部铁路》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种极富时代感的风景。疾驶的火车仿佛要从壮阔而又变幻着的背景中冲出来,而风景中具有动感的光色变化令人目眩和兴奋。在这里,色彩的交响本身就是艺术家激情喷发的最佳载体。

〔英〕威廉·透纳

《雨、蒸汽和速度——伟大的西部铁路》

布面油画 91cm×122cm 1844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其次是法国印象派的问世。19世纪中叶以后,对色彩的研究及新型管状颜料的研发,让艺术家们得以在户外尽情地捕捉光、影和色的万千变化。

譬如,从来就没有人觉得伦敦的雾中有紫红色的成分,但是,极为崇拜康斯太勃尔的莫奈却一眼就发现了。他成了一个独特的系列。

〔法〕克劳德·莫奈 《干草堆》组画 布面油画 1890—1891年

莫奈也一次次地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同一角度描绘弗特伊的风景,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不少艰难日子是在这里度过的,因而记忆尤深,而且,还可能因为其挚爱的妻子后来就埋在画面上的风景之中。每一次旧地重游,莫奈的感受一定都非同寻常。

到了印象派后期,风景画可谓更直抵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了。凡·高的代表作《星夜》描绘的是日出之前,艺术家在南方普罗旺斯圣雷米住过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楼上的东窗望出去的景色。

〔荷兰〕凡·高 《星夜》 布面油画 74cm×92cm

1889年 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人们也常常觉得《星夜》必定是凡·高主观想象出来的风景,因为画面中充满了奇特的、翻转的云彩,颇似旋涡;月亮与星星竟是黄的,属于鲜亮的暖色;一棵柏树翻卷缭绕,直插云端,看上去像是令人恐惧的黑色火舌,要吞噬掉周围的一切;村庄也非实景本身……这的确不是人们通常所见的风景画,其中有着画家在躁狂时形成的迷狂情感和虚幻、奇异的视知觉等。

正如艺术家所说过的那样:

当我有极度的需求时……我就出去画星星。

〔荷兰〕凡·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 布面油画

725cm×92cm 1888年 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04

20世纪:似真却幻的内心投射

20世纪的风景画中, 现代主义的风格占了主导位置, 因而也显得更为多样化、主观化甚至抽象化。野兽派的安德烈·德朗的《伦敦桥》, 几乎都是平涂的斑斓色彩,而且是那些对比强烈的红、黄、蓝、绿,内中的主观意味极为鲜明。

〔法〕安德烈·德朗 《伦敦桥》 66cm×991cm

1906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立体派的勃拉克早在1909年就已经尝试采用近乎几何图形的色块来描绘《罗什-古戎城堡》(1909年,斯德哥尔摩现代博物馆)。

〔法〕乔治·勃拉克 《列斯塔克住宅》 布面油画

73cm×595cm 1908年 伯尔尼美术馆藏

精确派画家乔治亚·奥基芙的《纽约夜景》(1929年,林肯市谢尔顿纪念美术馆)铺陈的是夜色下依然充满活力和神秘感的都市生活,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是人工组成的悬崖峭壁,灯光下的车流加强了一种节奏感。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193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的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现实景象:远景上是令人联想到加泰卢尼亚的大海以及峭壁,前景却是荒芜的,既有似人体也像动物的生物体,也有像比萨饼那样软而变形的钟表;既有死寂的枯枝,也有在怀表状的物件上蠕动的蚂蚁、苍蝇……一切都似真却幻。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 布面油画

24cm×33cm 1931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风格派的蒙德里安笔下,大都市纽约的街区简化成了色块和线条的有序组合,竟完全不见了那些可以用来指涉现实特征的细节……

要而言之, 艺术家们一方面要穷尽风景画创作的一切可能性, 另一方面则要寻求内心投射于外在风景的唯一性——这两者如何平衡和实现, 大概就是风景画领域里生生不息的艺术课题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1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