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的故事是什么!听说很感人!

卡农的故事是什么!听说很感人!,第1张

帕赫贝尔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

于1678年在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1683年,巴巴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

离开了艾尔特,帕赫贝尔来到伍腾堡宫廷,这个地方给艾尔特,帕赫贝尔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赫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

艾尔特,帕赫贝尔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帕赫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晚年的代表作。1706年,约翰帕赫贝尔去世,享年52岁。

所以帕赫贝尔从未去过英国,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是德国人,死前不但已经嫁给了帕赫贝尔并且还生了孩子。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

要特别注解的是“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许多人误以为这个曲子便为“卡农”,“卡农”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十四世纪便有出现这种形式的乐曲。Gigue是吉格舞曲。

帕赫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帕赫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在古典音乐TV动画《金色琴弦》中,也出现了这首曲子。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约翰·巴哈贝尔

很高兴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是一个爱乐者,随便说上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爱因斯坦曾说,死亡对他而言,意味着不能再听莫扎特。

一句话,给了我们关于莫扎特的宏观定义。

从音乐的发展来讲,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大致为1750--1827年(贝多芬逝世于1827年,通常以此作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和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分界线),音乐形式渐趋完善,所以作曲家能够更好的在音乐中进行情感的表达。

经典音乐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始终要以一种严肃的心情来聆听,来感受。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胎教最好的音乐教材,因为他带给人们的,是心灵的洗涤与纯净。此言甚然。比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也就是脍炙人口的《土耳其进行曲》,诙谐生动,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贯穿作曲家人生的天真童趣。真的很难把这样欢乐的曲调与他后半生的多灾多难联系起来。

再比如贝多芬,一提到他,相信诸位马上都会肃然起敬。原因很简单,一个能够打败耳聋的作曲家,还有什么是他不能战胜的!!!曾经深深折服于他扣响命运之门的声音,然而,在《第六号交响曲》,也就是《田园》(Pastorale)中,我见到的,却是一个与世无争,漫步于乡间小路的诗人过客。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读到了一个更为内在的贝多芬。贝交六号是我收藏版本最多的唱片,指挥家包括Karl·Bohm, Bruno Walter, 根特·旺德,Simon Rattle(极具争议的版本,有机会我再跟你细聊)等等,但最震撼我的,还是Furtwangler的版本,不只因为他的指挥技艺非凡高超,更因为他在二战那样的特殊时期,在希特勒惨无人道的暴政夹缝中,仍以指挥棒坚强的挥舞着人生!这才是贝多芬的精神所在!!!

聆听古典音乐,需要摒弃文化快餐式的走马观花,需要阅历的积累,更需要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切莫附庸风雅的去大谈特谈某段曲目多么多么动听,因为动听是相对的,比如英语中表述动听为"fair-sounding",而fair又包含了公平的意思,这就说明音乐对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门槛的,爱听吗?爱听就是爱乐人。作为一个欣赏者而非研究者,干吗一定要弄清楚每段乐曲的深层含义。个人认为,这跟中国失败的教育也有一定关联,因为从小学时,我们就要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背得头昏脑胀,其结果却恰恰背离了个性伸张的初衷。

楼主,如果你真的喜欢古典音乐,完全可以每天听上几段,小品一下,比如巴赫的《G弦之歌》,帕海贝儿的《卡农变奏曲》,短短几分钟,却那样舒缓动人。这比一上来就去接触那些浩瀚深邃的交响乐或宗教音乐,要轻松的多,也容易的多。

不好意思,一谈到古典音乐,兴致就来了,说了这么多,也不知对你是否有些帮助。这样吧,留给你一个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4/11/28/0000028102html,集中了巴洛克音乐时期至印象主义音乐时期众多作曲家的经典之作,希望你能满意。

  卡农即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译为华音。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在卡农中最广泛为现代人所知的是约翰·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创作的《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 T 337),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的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并简称为《D大调卡农》(Canon in D)。音乐家帕海贝尔是当时在德国J·S·巴赫出现以前最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他有大量的管风琴作品。他与J·S·巴赫的父亲私交甚好,是巴赫姐姐的教父,他是巴赫哥哥的老师,而巴赫的音乐启蒙来自于他的这位哥哥,所以帕海贝尔也能算是“音乐之父”J·S·巴赫的师祖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2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