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在那儿约会的呢?——《诗经》之《鄘风·桑中》

古代人都是在那儿约会的呢?——《诗经》之《鄘风·桑中》,第1张

古代人都是在那儿约会的呢?——《诗经》之《鄘风·桑中》

《诗经》中保存了很多青年男女约会的诗,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讴歌。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歌咏赞颂的对象,人性不变,爱情也不会改变。这首诗就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约会,情节欢快,语言活泼,令人油生一种快乐的情绪,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爰 (yuán) 采唐矣?沬 (mèi) 之乡矣。

“爰”,于焉,于何,在哪里的意思。

“唐”,一种植物,或说是女萝。

“沬”,卫国的一个小城。

“乡”,郊外,野外。

这句话在问诗中人要去哪里采集女萝呢?回答说要去沬城的野外。推测诗中人可能就是住在这个沬城附近。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孟”,排行老大,古代按照孟仲叔季排行。

“姜”,当时的一个贵族大家。

那个人又问了一句,说看你走路也不专心,干活也不专心,你在想谁呢?

回答说,我在想着那个姜家的大女儿呀。

诗中人是很骄傲,很自豪在宣告自己找到了恋人了,而且这个恋人还是当地有名的美女,诗中人是很骄傲的,你看他说话都感觉声音大声了许多,就怕别人听不到。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期”,期待,等待。

“要”,通“邀”,邀请。

“淇”,淇水。

这句就是讲述了他们的约会的过程。

第一次约会他们相约的地点是在桑林中,桑林是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可以喂养蚕桑抽丝织布。

第二次约会的地点是在上宫,就是祭祀桑神的祠堂,古代人的农业崇拜和生殖崇拜认为“人类的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因此上宫是一个具有神圣性质的地方。

第三次约会的地点是在淇水,他们在岸边依依不舍,和当代年轻男女约会时的难舍难分是一样的。

这一句就把整个约会的地点都交代了出来,就像现在人谈恋爱喜欢去咖啡馆,**院,逛商场一样,如果现代人来写的话,说不定就是“期我乎咖啡馆中,要我乎**院,送我乎小区楼下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麦”,就是麦子。

这次诗中人要去采集麦子去,人家问他,要去哪里呀?他回到说要去沬城北面的地方。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弋”,贵族大家。

人家又问他了,怎么这么高兴,是想谁呢?

诗中人回答说在想那个弋家的女子。和上面的不一样,看来换了个人了,诗中人是个很有魅力的青年,那些名门女子都喜欢他。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他们约会的地点没有变,还是桑中,上宫和淇水。毕竟地方就那么多,适合谈恋爱的地方更少,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地方。

爰采葑 (fēng) 矣?沬之东矣。

“葑”,就是芜菁,和萝卜类似的一种块茎类的蔬菜。

这次又要去采集芜菁了,人家又问他要去哪里采集呀?他说这次要去沬城东面。

每次地点都是不一样,看来每个地方都有长得多的植物,东面就是芜菁菜多。

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这次想着谁呢?原来是庸家的女子啊。

这是第三个女子了,看来诗中人真是一个万人迷呀。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当时年轻人约会的地点看来比较多的就是这几个地方了。

有人说这首诗是讽刺卫国公室乱搞男女关系,但是我们不是考据学者,我们只看整首诗,整首诗的曲调是很欢快的,语言从四言,五言而到六言,句式活泼,显得朝气蓬勃,热烈活泼。

当年孔夫子删诗书把这首诗选出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全诗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来源网络

古人秀恩爱的方式有好几种,许多浪漫的桥段并不见得比现代人秀恩爱的要少。虽然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比男子的地位那么高,很多夫妻在成亲之前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还有很多新娘直到出嫁之前都没有见过她的夫君。但是若两人偶然遇见,因为一些事情产生了喜欢,那么这两人结成一对佳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古人和现代人浪漫的地方不尽相同,要么惊心动魄,要么平静如水。就好比那周朝的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宁可点燃烽火台,引来众多诸侯,也要让他的美人能够开怀一刻。除却惊心动魄,则是杜甫宠妻的日常,杜甫擅长写诗,也擅长在诗中表达他对妻子的喜欢,他虽然是个爱国诗人,但是写起情诗也是毫不逊色,在他所著作的所有诗句中,给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数目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秀恩爱的方式还有许多,在花灯节之时与心爱的人一起出游,两个人走在桥上,亲手将花灯送入湖中。或者游览山水,在山水途中互诉衷肠,又或者拥有共同喜好,经常一起探讨文言大雅。古人秀恩爱的方式往往质朴而又充满了独特,他们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喜欢的人浓厚的情感。

古人浪漫起来,也大多是不考虑后果的。在古代,如果王侯将相将这种浪漫付诸于美人,那么必然会导致王朝衰落,民不聊生,更别说是身居高位的天子了。然而这也不是不给他们浪漫的理由,只是古人相比较于现代人来说,他们如果对一个人真心实意,便会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爱情事业当中,因此也会容易松懈对其他事业的发展,也就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祸端。

古代浪漫的表白方式分别是送香囊、弹曲子、作诗词,其中最浪漫的是作诗词,都说古人含蓄,在表白方面可不见得,有很多浪漫而唯美的诗词流传至今。

唐太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为了向杨贵妃花式表白,发动李白作了组诗共三首,其中《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杨贵妃说成天仙下凡,逗得她喜笑开颜。

连感情内敛的唐代宰相张九龄都为妻子写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还有以下诗句:

《诗经》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车遥遥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用诗句来表白既不会显得轻狂,又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华,还显得对心上人的极为重视。这是何等的深情而又浪漫,比起现代直接的真情告白,还是更喜欢这种以诗传情,以词达意的独特方式,论浪漫程度古人的表白一点也不输给现代。

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感情真挚而浓烈,谈恋爱的过程中时不时来几句诗词以表心意,保证大小姑娘面上含羞带涩,心中喜不胜收,没有哪位女子能抵挡的住诗词的魅力。

之所以带上枕头,是因为这枕头不是一般的枕头,它一般是叫做“鸳鸯枕”,有着独特象征意义!

这个枕头就相当于一个定情信物,就像现在我们给爱人送花的意义是一样的。但由于私会一般都得隐蔽点,不能太过招摇,因此就会选在夜里,这就自然会选择带晚上睡觉用的东西了,而其他的东西都太大了,带起来不方便,想来想去就只有枕头最合适了!除此之外,带个枕头作为信物,到了之后双方拿出来一看,也方便辨认,能够第一时间匹配上。

鸳鸯枕上枕鸳鸯,带上这个去会情人,晚上一起枕在这鸳鸯枕上,象征着他们的爱情会像鸳鸯一样让人羡慕,别有一番野趣。再说这个枕头是古代情人之间的信物,它寄予了女子心中的情感,可以表达出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意之深,情意之浓!

关于枕头还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曹操的儿子曹植自小因为天赋异禀而遭到其兄曹丕的顾忌,之后曹丕成为魏文帝之后,曹植更是惧怕惹到自己这个心胸狭隘的兄长,故而终日小心翼翼。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曹植竟然爱上了曹丕的宠妻甄姬,而甄姬也倾慕于曹植的才华,两个有情人彼此都看对了眼。但曹植苦于皇帝兄长的权势不能如愿,甄姬也在相思的煎熬中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甄姬因多情且容貌倾国倾城,死后便成了洛水神女。神女感慨于生前的相思之苦,于是入了曹植的梦境,在梦中二人终于超脱了世俗的束缚,互诉衷肠。甄姬走后,将自带的金缕玉枕留给了曹植,于是后来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曹植总是拿着枕头,睹物思人。金缕玉枕,不仅是甄姬的一片深情,更是二人之间美好爱情的最好证明。

后来这个爱情故事在民间逐渐传开,这个枕头也就成为了爱情的“鸳鸯枕”,成为了情人之间的象征,被后世所效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3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