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安东尼与屋大维的斗争的历程

马克安东尼与屋大维的斗争的历程,第1张

恺撒被刺身亡后,罗马政局又趋于动荡。许多民众在恺撒掌权时得到了好处,他们纷纷指责共和派元老贵族心目中的“杀暴君者”———布鲁图和卡西乌斯为凶手,为恺撒复仇的声浪此起彼伏。这时的罗马政坛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一个年轻有为的政治明星冉冉升起,这就是盖乌斯·屋大维。

  屋大维是恺撒的侄孙,被凯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屋大维当时仅是一个18岁的青年,既没有军队,也没有政治势力。但他胸怀大志,颇具政治头脑,依靠恺撒的财产和声望,逐步建立自己的地位。这一时期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由于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西塞罗和元老院看中了屋大维的能力,想利用他对抗安东尼。而屋大维也很聪明,他先和元老院合作,迫使元老院补选他为公元前43年的执政官,一旦羽翼丰满,他就转而和反元老院的势力联手。同年秋,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与撒丁尼亚;雷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则由三人共治。至于东方,由于尚在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的控制之中,归安东尼与屋大维处置。

  与“前三头同盟”秘密结盟,共同对付元老院不同的是,“后三头同盟”是公开结成,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认可,取得五年间处理国家事务的合法权力。后三头掌权在为“恺撒报仇”的名义下,在罗马发布了公敌宣告,在这场报复的浪潮中,包括西塞罗在内的300名元老和2000名骑士丧命。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共和派军队进行了腓力比战役,结果布鲁图和卡西乌斯兵败自杀,共和派的势力被彻底摧毁。

  公元前40年,后三头在肃清政敌后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控制罗马东部地区,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辖北非。屋大维坐镇罗马,逐渐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又以公民领袖自居,渐渐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公元前36年,屋大维在肃清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后,顺势兼并了北非,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至此“三头同盟”变成了两强对峙。

这时的安东尼坐镇东方,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与曾经迷倒恺撒的克列奥帕特拉结婚,且宣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予克列奥帕特拉之子,这些丑闻为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屋大维以武力迫使亲安东尼的两位执政官和300名元老东逃,怂恿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此役双方旗鼓相当,交战初期胜负难分,但督战的克列奥帕特拉却在战斗最激烈时率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跟踪而去,全军遂告瓦解。阿克兴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安东尼和克列奥帕特拉双双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并入罗马。

2楼的百科有很多都是不正确的地方,我一直想改但没有百科修改权限

还是自己手打字来回答吧

1,乌瑟尔是最早一批圣骑士之一,是大主教法奥在第二次战争中训练出的圣骑士

2,乌瑟尔在第二次战争中被洛丹伦王国作为秘密武器来对付兽人的死亡骑士(当时兽人用邪能将阵亡兽人术士的灵魂封入战死的人类士兵中,变成最早的死亡骑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血魔塔隆),在提瑞斯法林地决战时,面对死亡骑士的猛攻,乌瑟尔力挽狂澜振作了联盟士气,最终击败了兽人,而这场战斗中“乌瑟尔犹如漆黑黑夜中的一缕光明”被人尊称为光明使者

3,在联盟部队统治权问题争执不请的时候,乌瑟尔退出,将指挥权交给洛萨,洛萨形容乌瑟尔光明磊落以至于过度虔诚,只能指挥圣骑士但不能指挥普通士兵,而乌瑟尔也承认这一点

4,第二次战争结束后,乌瑟尔留在洛丹伦维护和平,战后由于他的丰功伟绩使得很多人加入白银之手骑士团,其中包括王子阿尔萨斯,在阿尔萨斯加入骑士团这个问题上,乌瑟尔的副手加温拉德(也是第一批圣骑士之一)和很多老骑士都反对,但乌瑟尔力排众议坚持同意阿尔萨斯加入

5,在后期萨尔领导的兽人开始崛起后,乌瑟尔疲于奔命,由于他的正直甚至有些迂腐的性格而一度被兽人耍的团团转

6,在天灾出现后乌瑟尔四处消灭了大部分亡灵,直到死亡骑士阿尔萨斯出现,阿尔萨斯杀死他父亲泰纳瑞斯,并袭击了乌瑟尔护送泰纳瑞斯国王的送葬队,乌瑟尔再次由于固执的性格坚持防守安多哈尔小镇(因为当地有平民)而放弃逃跑,最终和副手加温拉德、赛奇等两名元老级别圣骑士战死安多哈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30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