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除了作品本身的成就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她给读者一种常看常新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由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再创作。是的,我用了“她”来指代作品是因为我认为作品是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魅力的,非用“她”不足以来表明我的这种态度。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蝴蝶梦》,老书新读,虽不能说是旧瓶装新酒,但是读的人在成长,眼中所看到的东西自然亦有所不同。
在与作品重逢之前,我仅存的记忆中的《蝴蝶梦》是讲了一个带有悬疑、气氛阴沉但最终结局还算不错的作品,当初年少如我,只要是结尾部分男女主人公可以最后厮守在一起,其它的损失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毕竟“爱情诚可贵”啊。
时过境迁,当我自己成家立业,为人妇,为人母以后,重新拾起这本书再读完,却给了我与之前全然不同的感受。
这次,我没有再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上、惊悚悬疑的推进中,而是更多的把目光落在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状况这一方面。
我甚至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其实,男女主人公的结合是个悲剧,他们从刚开始就并不合适,所以结局也并不幸福。
很抱歉,对于这本浪漫的文学经典,我却讲出了如此不浪漫的点评,实在是有煞风景。也许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影响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
好了,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来说一下这部伟大的作品。
“我”—— 一个盼望受人尊敬的底层年轻女子
作为这部作品的叙述者兼这部书的女主人公,拥有第一视觉的“我”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要说女主人公是个怎么样的一个人,要先从范霍珀夫人说起,用小说中的话来说她是一个“有着五短身材,肥大的胸脯和摇摆的臀部”的人,唯一热衷的爱好就是“窥探他人的隐私”并希望借此机会可以和那些贵族攀上交情,从书中的描述能清楚明白的看出她是一个势利、虚荣、市侩、可笑、装腔作势、自以为是的中年女人,这位范夫人就好像是一部精彩的影片中出现的丑角,她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女主角的可爱与单纯。理所当然我们的女主人公就是她的相反面,有些自卑、怯懦、单纯、拘谨、幼稚的年轻女子,她受雇于范夫人,做的工作类似是一名随从、佣人、被呼来喝去没有独立身份的女婢,每天跟着范夫人穿流在上层贵族出没的公众场所,试探着这个圈子的深浅,我觉得她就好像是对方拎在手里的一只旧皮箱。所以她内心自然是无比抗拒的,她抗拒着范夫人对她随意的使唤,完全没有考虑到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抗拒着餐厅和旅馆的服务人员对她的不屑和白眼,她觉得自己虽然和那些人一样是底层人民,都没有高贵的身份,但是那些人平时见惯了有身份的有钱人,好像自己的身价也上去了,足可以瞧不起她这样的小人物,虽然这些抗拒都是偷偷发生在自己的心里。她内心是多么渴望受人尊重,有财富、有身份、有自由,她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挺起腰身,扬眉吐气,从那些看不起她的人面前昂着头骄傲的走过,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所处的那个阶层最遥不可及的。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人世间,最难跨越的是阶层。
这些东西遥不可及,直到她遇到了男主人公。
迈克西姆—— 一个饱受精神压力的贵族中年鳏夫
男主人公迈克西姆的出现,一下子改变了女主人公的前途和命运。
书中的迈克西姆和女主角见面时刚刚丧妻不久,心情低落,郁郁寡欢,看上去他是出门散心的,因为内心有难以排解的苦闷,他是希望自己可以安静的独自一个人不要被旁人打扰,他应该并没有在散心期间就续弦的打算,直到范夫人的出现,把计划改变了。这个有着猎狗般的嗅觉的中年妇女不放过任何一个与上流人物攀谈的机会。作为一个和自己的姐姐与老祖母都相处冷漠的人,当然是极其讨厌像范夫人这号人物,迈克西姆眼中的范夫人装模作样,愚昧不堪,无聊至极,却无意中发现在她身边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子:貌不惊人,有着惊慌、幼稚、羞愧和不知所措的表情。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组合,勾起了迈克西姆的好奇心。男主人公邀请她们一起喝咖啡,并刻意没有按照范夫人的要求入座,在谈话间不愿意搭理范夫人,却对她的女伴显得很友好,主动搭话,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与女主人公一种形式上的同盟,迈克西姆讨厌范夫人,他用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女主人公,而女主人公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从而建立起了一种特别的默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起了当时共同的“敌人”——范夫人。在异国他乡,孤单一人,又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异性,脸上有着他以前的人生经历中所不太看到的表情,确实很特别,他应该是感受到了自己产生的心理变化,这种心理变化的出现是基于他当时的情绪和环境变化之上的。
所以,在一番轻率匆忙的决定下,他决定娶这位年轻的女子并带她一起回到曼德利。
曼德利—— 一个代表地位和声望的神秘花园
曼德利在这部作品中的分量是非常重要的,它美丽、庄严、肃穆,闻名遐迩,众人赞叹,它是男主人公的身份和地位象征,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对于女主人公而言,这是一个与之前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如果把当下的生活比作是黑白相片,那么曼德利就是那张彩色明信片,就是上层圈子的领地,心灵深处的伊甸园,是当前黑白昏暗的人生相片的相反面。女主人公对于迈克西姆的倾心,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对于曼德利发自内心的渴望,是一种从人间仰望天堂的渴慕。
通向曼德利的道路幽深且长,让人并不愉快,女主人公感到一种恐惧,甚至当时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去曼德利的想法,幸好最后她看到的庄园是典雅、妩媚、充满魅力,令人愉快的,这与路上的压抑与恐惧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也更增添了曼德利这座古老庄园的神秘感。
曼德利作为男主人公家族的产业,理所当然这是属于他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通过生活在那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口中以及迈克西姆的叙述都可以看出,曼德利在物质上确实是属于迈克西姆,但是精神上却是属于丽贝卡的。这座庄园到处都充斥着丽贝卡的影子,她一手打造出了曼德利的风格,也是她建立了曼德利与众不同的社交地位和公众影响力,与其说大家喜欢的是曼德利,不如说更喜欢的其实是丽贝卡。
这个丽贝卡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性?
丽贝卡—— 一个已死却永在的美丽神秘女子
丽贝卡虽然不是女主人公,但是她的地位显然在整部书中是举足轻重的,连书名都是她,所以她是整本书的第一主角。作为一个隐形的女主角,她如影子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品中的所有人。作品对她的描写都是从别人的描述中侧面获得的,比如在她的贴身女仆丹弗斯口中,丽贝卡是一个勇敢无畏、真实率直、自由洒脱,颇有男子气概的女子;迈克西姆口中的丽贝卡则是一个阴险狡诈、放浪不羁、无比恶毒的蛇蝎美人;更多与她有过交往的人都认为她是如此的迷人、可爱、友好、聪明。虽然众口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丽贝卡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独立的个性,那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为了什么会与迈克西姆结为夫妻,因为他们是如此的不适合。我想也许只有一个原因,他们的结合是家族的安排,非自己所愿。这也就能解释了丽贝卡在与迈克西姆结婚五天以后就把自己的底牌和盘托出,给了新婚丈夫沉重的打击,说是打击又更像是一种报复,她故意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伤害对迈克西姆生吞活剥。为了曼德利,他们之间达成了交易。丽贝卡给了曼德利宛若新生的活力与热闹,曼德利也给了丽贝卡或者是她的家族想要的地位与身份,及奢华的生活,对迈克西姆来说,只要是对曼德利有益的,他都是可以接受的。他们的婚姻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一场悲剧,一场灾难。
如果说当迈克西姆要杀死丽贝卡是因为太害怕失去曼德利,可悲的是丽贝卡死了以后却更与曼德利密不可分了,她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的丈夫,曼德利是她的。
男主人公的第二次婚姻—— 因曼德利而起的再次风波
如果说第一次婚姻是为了曼德利,我想第二次婚姻也是。
暂且还是用作品中的“我”来称呼女主人公。
“我”想要嫁给迈克西姆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可以带给我不一样的生活,那是一个“我”从前完全不能想象的圈子,而这种身份和地位正是迈克西姆身后的曼德利带来的,因为曼德利“我”更加盼望着可以嫁给他。“我”真的是有多爱这个仅有几面之缘的中年男子吗?答案是很值得怀疑的,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个远古时代来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现代。
迈克西姆想要娶“我”,全然没有考虑彼此之间的阶层差异,真的是有多爱“我”吗?同样值得怀疑,但他为了曼德利是真的,为了给这座庄园带回一个新的女主人,她必须是一个与丽贝卡完全不同的女子,可以给他带来心灵慰藉,以此来摆脱前妻留下的阴影。迈克西姆与“我”的结合只是因为当时他恰好碰到了范夫人,而无聊透顶惹人生厌的范夫人旁边恰好只有一个卑微迷惘的“我”。
在曼德利被毁之一炬以后,“我”还常常魂牵梦绕回到那里,常常回味着在曼德利度过的那一段短暂岁月。迈克西姆更是“常常显得茫然困惑”,“就像是一副面具模型、一件雕塑品,呆板且冰冷,没有一丝生气”,他又回到了最初在蒙特卡洛“蔚蓝海岸”旅馆相遇是留给“我”的印象“显得呆板、缺乏生气,就像是演哑剧用的道具”一般。
因为曼德利的不复存在,“我”和他之间也不再有任何秘密,可我们的谈话却终究也言之无物起来,内心不时充满了苦闷,还有惊恐和不可理喻的慌乱,“我们渡过了危机,身上也留下了创伤”,心中的曼德利依然还在,虽然已不再和对方谈及。
但曼德利永远是横亘在“我”和迈克西姆之间的高山峻岭,一如丽贝卡。
后话——婚姻幸福的基础无它,唯有以适合为前提
作为读者的我,在第二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丽贝卡如果和自己的堂兄结合,也许结局会更好一些,因为他们本是一类人,有着相同的三观;迈克西姆生性阴郁刻板,却不失善良,他对于曼德利的深厚感情,超越任何其他的客观存在,也许婚姻对于他来讲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曼德利才是不可或缺的那部分;我也一直觉得女主人公与弗兰克倒是显得更适合,因为只有在弗兰克面前我才看到了属于她那个年龄的轻松活泼和真实可爱,而这才正是爱情该有的美好模样。
所有婚姻的结合,都必须以适合做前提,如果只是为了其他理由的苟且与牺牲,那势必会走向分崩离析,留下唏嘘不已的人生结局。
福克纳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分析
福克纳的作品可以说是南方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所有的南方文学传统在福克纳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和发扬。
“语境”一词最早由波兰籍人类学家马里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语境”指的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发展的环境,它对语言使用者的言语活动起着解释或制约的作用。马里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类。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作家创作的文化语境是指作家从事文学活动期间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具体的文化环境,涉及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复兴运动涌现出来的最杰出作家,福克纳创作的文化语境主要来自于美国南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等等。他在作品中毫不留情地刻画了保守、愚昧、落后的南方人,反映出他对南方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心态。
一、南方情结
自从在美洲大陆落脚以后,美国南方人一直鼓吹“白人至上”的观点。“南方尊严”的思想也一直渗透在南方文化当中。在他们看来,“南方人”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的称号,南方人必须捍卫自己的身份,他们首先是南方人,然后才拥有其他一切。任何容忍对南方的批评,尤其是对“独特制度”(蓄奴制)的批评行为都是对南方的背叛(1)。
然而内战以后,南方满目疮痍,贫困和落后困扰着所有的人。悲剧意识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然而在这种悲剧意识中成长起来的南方作家没有沉湎于过去,自暴自弃,用客观的眼光正视生活,正视历史。
他们深知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向世人展示真正的南方和困境中的南方人。于是便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南方作家出现,创造了美国文学史上辉煌的“南方文学复兴”。
南方作家的“南方情结”为作家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作家们从南方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出发,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希望与痛苦、神秘虚幻与浪漫传奇融为一体的南方兴亡盛衰的画卷。置身于现代南方社会、珍视传统文化、信奉传统价值观的福克纳,将他所熟悉的南方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南方生活经历都写进了他的作品之中,创造出了一个以他的家乡密西西比为原型的约克纳帕塔法王国。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发现我家乡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值得一写,只怕我一辈子也写不完,在把现实变为小说时,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自己的才华。”(2)在福克纳所写的17部长篇小说中除了一篇《寓言》以外,其他都是约克纳帕塔法体系的小说。在这一系列的小说中,福克纳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展现了几个家族几代人的兴亡历史,反映出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广阔生活场景,表达了福克纳对南方、对人类、对历史的关注,也体现了他深重的“南方情结”。
二、宗教意识
众所周知,美国最初是由一群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建立起来的。清教徒的信仰、道德规范自然就对民众的`生活尤其是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工业、城市和教育的发展非但没有阻碍宗教的发展,反倒使宗教更加普及。在典型的南方社区,中上层的成年人未曾洗礼入教者实属罕见(3)。美国著名批评家HL门肯曾经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称之为“圣经地带”。
在这样的宗教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福克纳,也养成了阅读《圣经》的习惯。据他自己说每次读“就像拜访老朋友一样”。由此,《圣经》及其相关的神话知识从小就深深地印在福克纳的思维习惯中。他的宗教意识也就这样有意无意地被培养起来。在福克纳创作的19部长篇小说、70多部中短篇小说中,《圣经》中的典故、故事和传说被大量引用。根据柯菲统计,福克纳在其作品中直接或改编地引用《圣经》达到了379次之多。其中对《旧约》和《新约》的引用分别为183次和196次。这些引用出自《马太福音》的94次,《约翰福音》的17次,《路加福音》的25次,共计136次,超过对《圣经》引用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对《新约》引用总数的三分之二(4)。福克纳作品中的宗教意识在以下三个方面尤为突出:小说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对位性神话叙事结构、基督教教义的体现尤其是原罪、救赎等思想。有人评价福克纳说:“福克纳如此有效地包容和戏剧化了基本基督教观念,以至于他能公正地被认为是我们时代最深刻的基督教作家之一。在他作品的每一处,都有基督教的原罪前提,每一处都有灵与肉的冲突。”(5)对于基督教,福克纳有他自己的认识。他说:“谁不信奉基督教呢……基督教可以教人看清自己,可以给人提供一个忍受苦难、自甘牺牲的无比崇高的榜样,给人指出光明的前途,让人在本人的能力与抱负的范围内形成一套道德准则和道德标准。”
(6)三、悲剧意识南北战争前的南方人生活富足安逸,骑士精神和淑女风范盛行。他们把初到新大陆的祖先称为骑士,自称是骑士的后代,并编织了很多有关农耕的神话。他们甚至把南方比作古希腊天堂般的国度。然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南方人从神话中唤醒过来。
精神危机日盛一日,悲剧意识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因此不少人沉湎往昔,怀念虚幻的荣耀和飘逝的体面。
(7)
在这种痛苦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或沉沦或思考或与打碎他们幸福的北方佬合作力图改变自己的境遇。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沉沦中的南方人不幸的根由是什么,同时也警醒他们,因为堕落,因为对同是人类的黑人的奴役,他们这群上帝的选民已经犯了罪并正遭受着上帝的惩罚。在这些作品中,南方人的保守、愚昧和精神危机被作家们不遗余力地展现出来。南方人的悲剧意识、对现实的梦幻态度、对过去的留恋、对社会的内疚感等成了南方文学作品的恒久主题。对于那些死死抓住过去不放、自欺欺人的南方人,作家格拉斯哥、福克纳、考德威尔、华伦、威廉斯等许多20世纪的南方作家都给予了批判和警醒。
福克纳的悲剧意识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尤其是《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等作品。《喧哗与骚动》讲述的是曾经在杰弗生镇上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康普生家没落、瓦解及至最后的分崩离析的故事。福克纳通过对康普生一家人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他思想中的悲剧意识及他对南方旧制度的绝望。《押沙龙,押沙龙!》从种植园主发家史的角度出发,揭露了南方所谓“贵族”的血腥发家史及他们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小说中塞得潘的垮台以及这个家族的湮灭使人想起关于原罪以及天谴落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的神话。
四、南方文学传统
最早出现的美国南方文学作品是宣传介绍南方的小册子。先后于16、17世纪来到南方的欧洲大陆移民将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面。他们大面积种植的烟草、水稻、棉花等为他们攫取了巨额经济利益,但当时的教育却相当滞后。因此,即使到了18世纪,南方文学作品也仅局限于历史文献方面。然而到了19世纪,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南方文学逐步发展起来,呈现出各种形式,还涌现出不少文学名家如西姆斯、塔克、拉玛、坡等。南方人还创办了地方性的文艺期刊,如《南方文学使者》、《南方文学评论季刊》等。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文学传统。
具体说来,南方文学传统主要包括特有的浪漫主义气质和一定的现实主义倾向,保守的向后看的历史意识,沉重的悲剧感,清教意识和进行道德探索的无比兴趣,在种族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对艺术手法的极度重视,以及庄园文学传统,哥特式小说传统,民间故事传统及其特有的边疆幽默,等等(8)。福克纳作品的向后看的历史意识、沉重的悲剧感及清教意识我们在上文中已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福克纳的作品可以说是南方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所有的南方文学传统在福克纳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和发扬。以《押沙龙,押沙龙!》为例,首先,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某庄园上发生的故事,是典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南方庄园小说。其次,它是一部浪漫的现实主义作品。塞得潘的创业传奇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体现,而他的庄园建立后,他为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行的种种努力、他的儿女们情爱的体现、他的思想状态的发展演变及小说最后整个庄园成为了一片废墟等都是现实主义的白描。再次是这部小说中的哥特式创作手法,尤其是昆丁和罗莎半夜去那破败的庄园的描写。小说中塞得潘的创业传奇可以说是南方的民间故事大力发扬的一个典型。
而塞得潘每次去镇上之前都要用烧热的砖头把他唯一的一件衣服熨平更是南方幽默的典型体现。可以说,南方文学传统为福克纳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创作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了他的创作。
注释:
(1)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8年版,第202页。
(2)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第二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3)陈永国:《美国南方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4)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5)Linda Welshimern Wager edWilliam Faulkner,FourDecades of Criticism,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3p117-118。
;家教。
打击是男主角结婚了。
故事简介: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简爱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染病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吓昏了过去。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
她再也不想呆在里德太太家了,里德太太就把她送进达罗沃德孤儿院。孤儿院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他用种种办法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孤儿。简与孤儿海伦结成好友,教师潭泊尔**很关心她。在孤儿院里一场传染性的伤寒,夺走了许多降儿的生命,海伦就在这场伤寒中死去,这对简爱打击很大。
简毕业后留校当了两年教师,她受不了那里的孤寂、冷漠,登广告找到了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于是她来到了桑费尔德庄园。在桑费尔德庄园只有庄园主罗彻斯特和他的私生女阿戴尔·瓦伦斯,而罗彻斯特经常到国外旅行,所以简到桑费尔德好几天,也没见到罗彻斯特。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惊了刚刚从外面回来的罗彻斯特的马,罗彻斯特从马上摔了下来,简急忙上前去扶他,回到家后简才知道他便是庄园主罗彻斯特。罗彻斯特是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常的人,他和简经常为某种思想新辩论不休。
在桑费尔德庄园不断发生奇怪的事情。有一天夜里,简被一阵奇怪的笑声惊醒,发现罗彻斯特的房门开着,床上着了火,她叫醒罗彻斯特并扑灭火。罗彻斯特告诉简三楼住着一个女栽缝格雷斯·普尔,她神精错乱,时常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声,并要她对此事严守秘密。
罗彻斯特经常参加舞会,一天他把客人请到家里来玩,人们都以为在这场舞会上罗彻斯特会向布兰奇**求婚。在宴会上罗彻斯特坚持要简也到客厅里去,客人们对简的太度十分轻慢,罗彻却邀请简跳舞,简感觉到自己对罗彻斯特发生感情。
一天,罗彻斯特外出,家里来了一个蒙着盖头的吉卜赛人。当轮到给简算命时,简发现这个神秘的吉卜赛人就是罗彻斯特,他想借此试探简对他的感情。这时庄园里又来了个名梅森的陌生人,当晚他被三楼的神秘女人咬伤了,简帮罗彻斯特把他秘密送走。
不久,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说她病危要见简一面。回到舅母家中,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侄女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简。里德太太谎称简在孤儿院病死了,直到临终前才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
简又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感觉像回到家一样。回来后,罗彻斯特向她未婚,简答应了,并高兴地准备婚礼。婚礼前夜,简从梦中惊醒,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正在戴她的婚纱,然后把婚纱撕成碎片。罗彻斯特告诉她那不过是一个梦,第二天当简醒来时发现婚纱真的成了碎片。
婚礼如期举行,一位不速之客闯进了教堂,声称婚礼不能进行,他说罗彻斯特15年前娶梅森先生的妹妹伯莎·梅森为妻。罗彻斯特承认了这一事实,并领人们看被关在三楼的疯女人,那就是他的合法妻子。她有遗传性精神病史,就是她在罗彻斯特的房间放火,也是她撕碎简的婚纱。
简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她的仅有的积蓄花光了,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简住了下来,圣约翰为她谋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
简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她的仅有的积蓄花光了,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简住了下来,圣约翰为她谋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
不久,圣约翰接到家庭律师的通知,说他的舅舅约翰简去世了,留给简二万英镑,要圣约翰帮助寻找简。圣约翰发现简是他的表妹,简执意要与他们分享遗产。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简觉得应该报答他的恩情,但迟迟不肯答应他。当夜,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的答复,就在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彻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简,回来吧!简,回来吧!”她决定回到罗彻斯特身边。
当简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变成一片废墟。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彻斯特为了救她,被烧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简赶到家场,向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
两年之后,治好了罗彻斯特的一只眼睛,他看到了简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