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浪漫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欧美浪漫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第1张

我认为浪漫派、古典派或者现实主义的派别可以归结为一。或者根本不需要划分,那是用来分析研究用的,对于求知的人托尔斯泰有一个建议,就是阅读各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

如果要我推荐的话可以看李健吾先生翻译的,《包法利夫人》极富诗意,简直是一种创造。

再者就是歌德的《浮士德》如果吃透的话,或者说浅尝的话需要三遍,其他的一切就能够欣赏了。

我非常喜欢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一定是智量先生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他可以倒背的

七夕,不仅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更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人人都想收获一份真挚而又美好的爱情。

所以,我推荐10本关于爱情故事的书籍,甜甜的情节看了就想恋爱!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乔一 著

暖!萌!甜!几乎每一段都令人笑出声来,但也不乏泪点。

真实恋爱成长回忆录,最萌最暖のLove story。

从校服到婚纱,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这个暖萌小故事在《爱格》杂志一经连载,便引起无数读者追捧,连续7个月纸质、电子调查表人气NO1,故事男主角F君成为众多粉丝心中的男神!作者乔一的微博粉丝从200人,短短数月飙升至8万。

在这纷乱复杂的世界里,能得一份“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的简单情深,是多么地珍贵。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 李银河 著

王小波爱情专著,当代文学阅读无法绕过的经典。

全面阐释有趣、有深度又浪漫的“王小波式爱情”精髓,教你谈一场势均力敌的恋爱。

本书收录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并收录二人的“媒人”《绿毛水怪》。

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

《杉杉来吃》

顾漫 著

越吃越幸福的爱情故事!只有好饭量,没有负能量。

问世三年,五星畅销,顾漫不可错过的爆笑爱情经典作品!

《杉杉来吃》故事主要讲述了小职员薛杉杉在风腾公司上班,因为稀有血型而和老板封腾有了奇妙的联系。随着两个人不断在“吃饭”中增进情感,关系也逐步升温,变成情侣……该作品内容欢乐风趣,语言独具特色,受到读者们的喜爱。

《微微一笑很倾城》

顾漫 著

专业“制造”各大男神的顾漫大大笔下高冷男神——肖奈大神,携手侠气校花贝微微,情侣档力荐!!!

畅销五年,百万销量,横扫各类榜单,顾漫网游爱情超经典作品!

《微微一笑很倾城》故事讲述了大学校园中,美丽豁达、单纯可爱的微微,看似大大咧咧,其实聪慧玲珑、善解人意;校园王子加游戏高手肖奈同学一见微微,钟情的并非她逼人的美丽,而是她那飞舞在键盘上的芊芊玉手和她镇定自若的气势!一个他,遇到一个她。一场爱情,就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悄然萌生了……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著

流浪文学经典之作,唤起万千人心中的撒哈拉之梦,畅销三十余年热度不减。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在她的内心深处,撒哈拉沙漠是梦中情人,是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莫名其妙,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这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又如何能在回忆里抹去他们。在适应了撒哈拉大漠枯燥、单调的生活之后,她重新提笔写作,记录与荷西苦中作乐的婚姻生活、撒哈拉威人的异域文化,以及沙漠地带的动荡局势……十几篇质朴的散文,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赵乾乾 著

欢乐暖萌的初恋故事在豆瓣上引起众多读者大探讨。

文风轻松有趣接地气,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引人共鸣。

高冷医生和呆萌设计师温馨、浪漫、暖萌的恋爱日常。他负责耍耍酷,吐吐槽,她负责卖卖萌,斗斗嘴。笑点太密集,根本停不下来!

《后来的我们》

刘若英 英儿工作室 著

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同名作品,并收录**原著小说,为梦想,为心爱,转变中蜕变。

每一张照片都跟你讲述一段故事,以眼神讲述情绪,让你看到另一个你喜欢的ta和你自己。

李屏宾盛赞其刘若英和其新作的真诚:“她将最真诚的自己,都记录在了书里。”

张一白眼中“段子手”的刘若英:“让你在忍俊不禁之时心有戚戚焉。”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的全新作品,也是刘若英执导的**同名作品。书中收录了刘若英全新创作的18篇随笔以及**原著小说,刘若英说:“我希望我还有很多个的timing,永远都有不同的事情可以去尝试,一直到老。”

本书记录了**《后来的我们》拍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点点滴滴。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不同身份和心境下的刘若英,也能看到刘若英视角的井柏然、周冬雨和张一白,还有寒冷的海拉尔和镜头下的四季。摄影大师李屏宾,导演/监制张一白,演员井柏然等为此书倾情作序。

《最好的我们》

八月长安 著

人们总是觉得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这一次,我们和整个青春做告别。

这一次,让我们和耿耿、余淮、余周周、林杨、洛枳、盛淮南一起和整个青春做告别。

你还记得高中时的同桌吗?那个少年有世界上最明朗的笑容,那个女生有世界上最好看的侧影。高中三年,两个人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记忆里面转圈。

本书以怀旧的笔触讲述了女主角耿耿和男主角余淮同桌三年的故事,耿耿余淮,这么多年一路走过的成长故事极为打动人心,整个故事里有的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细碎的点点滴滴,将怀旧写到了极致,将记忆也写到了极致。

《你好,旧时光》

八月长安 著

八月长安经典之作,六周年珍藏版,给所有人的记忆之书、共鸣之书。

出版六年,销售近百万册,数十万读者写下千万字书评,豆瓣读书国内青春文学评分排名NO1,持续六年位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等青春文学排行榜前列!

这是一部关于岁月的童话,这里有回不去的小时候的伤感,也有陪你到青春后的感动。

愿你能够回想起你的成长故事,愿你更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旧时光。

余周周是一个出生在八十年代末的普通小姑娘,和妈妈相依为命,在漫长孤寂的童年中,最好的朋友叫奔奔。进入小学后她在林杨和陈桉的帮助下,度过了初期学习拼音的艰难和对学校的不适,逐渐在学校里面成了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在初中余周周逐渐放开手脚如鱼得水,并且和儿时最亲密的小伙伴奔奔重逢。余周周和班级里面成绩最差也最古怪木讷的女生辛美香成了朋友,经过努力,辛美香和余周周一同考入了省重点振华高中。

升入振华高中的余周周经历了许多波折。与林杨的重逢,对陈桉的深入了解,情窦初开的暗恋,重点高中内部因为成绩排名出国机会和保送名额等等而引发的“金枝欲孽”。外婆的病重让妈妈和几个舅妈之间矛盾重重……诸多事情让余周周急速成长。高中毕业,曲终人散,青春不朽。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著

林少华 译

村上春树的残酷青春物语,现象级的超级畅销书。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影响了几代读者的青春名作。故事讲述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彻头彻尾的现实笔法,描绘了逝去的青春风景,小说中弥散着特有的感伤和孤独气氛。

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后,该小说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风靡不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8年2月,推出该书的全新纪念版。

1、卢梭(法):浪漫主义开拓者,主张回归自然,代表作《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爱弥儿》。

2、雨果(法):浪漫主义作家,不过很快就转换成为现实主义作家了,但是作品中仍然部分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华兹华斯(英):消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湖畔派诗人”代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孤独的收割者》。

4、普希金(俄):俄国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和雨果一样前期是浪漫主义,后期转向现实主义创作。

5、莱蒙托夫(俄):浪漫主义杰出诗人代表,代表作《帆》。

6、霍夫曼(德):德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金罐》。

扩展资料: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代浪漫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

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

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还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他们的诗,像《西风颂》

以下是一些浪漫且很甜的小说推荐:

《世界微尘里》:作者木浮生,讲述了主人公艾景初和曾鲤从陌生人到一个电话的缘分,再到医患,再到恋人,讲述了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和相守的故事。

《如果蜗牛有爱情》:作者丁墨,讲述了高冷刑警队长季白与警界新人许诩在合作中逐渐产生好感,遗憾的是这个天才少女在情感上有如“蜗牛”一样慢半拍的故事。

《何以笙箫默》:作者顾漫,讲述了主人公何以琛和赵默笙因一段年少时的爱恋牵出一生的情缘,并执着于等待和相爱的故事。

《帝少的心尖宠儿》:作者章鱼小布丁,讲述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女被逼嫁给一个“不行”的老头,并在白天成为他的贴心老公的故事。

《亿万老公,送上门!》:作者甜甜西米露,讲述了女主角目睹男友和闺蜜的活春宫后闪婚年轻俊朗的亿万富豪,过着甜蜜的生活的故事。

                                   

以上小说均为浪漫且很甜的作品,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以赛亚·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当时正是写一篇和浪漫主义相关的论文的时候。柏林的这本书虽然是由讲稿组成的,但是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谨,可以说在当时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说到浪漫主义,我们会想到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绘画,但是柏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却把思路完全打开,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潮,发端于哲学,酝酿在启蒙,表现在文艺。真正的浪漫主义精神不是男女卿卿我我,动辄感动唏嘘,而是康德仰观宇宙,思索道德律令的笃定与磅礴,是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浓烈的绽放。

《浪漫主义的根源》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

——约瑟夫·巴特勒

巴特勒这句话是以赛亚·伯林最喜欢的引语之一。在他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中,伯林一再引用。我以此开头是为了消除任何可能的误会,因为这部集子无论如何不能算做伯林关于浪漫主义的新书。自伯林于1965年三四月间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A W 梅隆系列讲座上做了关于浪漫主义的脱稿演讲之后,他曾试图将其变成文字的著述。在其后的那些年里,特别是他于1975年卸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一职之后,他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积累了一堆笔记,以期完成一本浪漫主义的专著。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把所有笔记存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重新开始整理他的资料:他列出一些标题,并把筛选出来的笔记口述录制到磁带上,归纳到预设的标题之下。他甚至考虑利用已有的材料为E T A 霍夫曼的著作写一个长长的序言,而不是独立成篇,作为他的一个专题研究。但这个计划屡屡搁浅,部分原因可能是资料准备的过程太长,致使写作的兴味阑珊。据我所知,到后来他对这本计划过的专著未著一字。

显然,对于伯林的读者来说,他未将演讲修订成书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对他本人来说亦是如此。但未及付梓也不是件坏事。如果当初就完成此书的写作,那如今这本充其量只算是编辑过的讲稿就永远不会出版。一旦经过精心修改和扩充,伯林演讲所特有的那种清新、直接、强烈和令人心潮澎湃的文风难免会变得晦暗。伯林还有一些脱稿演讲最终都是以录音或抄本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不妨拿这些演讲与那些终于修订成文的稿本,或者演讲参照过的文字稿本做个比较,就会看出伯林为了出版曾经三番五次修改过他的内容。显然,这些修改使其更具知性和精炼,但有时不免减弱了口头表述本有的魅力。或者,反过来说,根据一篇尚未斧削的长篇底稿——伯林称之为“残篇”——来做演讲,而非照本宣科,演讲内容就会显得酣畅淋漓。或许,以多元论的术语衡量,这二者之间的优劣根本不可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优也罢,劣也罢,伯林的主要思想成就之一也只能以前一种形式存在了。

我所用的标题是伯林自己早年计划写作该书时拟用的。在演讲时,他将标题换成了“浪漫主义思想的来源”(Sources of Romantic Thoughts)。因为在索尔·贝娄1964年出版的小说《赫索格》的开篇几页里,书中的主人公,那位名叫摩西·赫索格的犹太学者,正在经历一场自信的危机。他在纽约的一间夜校里试图讲授一门成人教育的课程,却未能成功。这门课程的名称恰好就是“浪漫主义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ism)。据我所知,这完全是个巧合。伯林自己明确否认它们之间有任何直接联系。不过,无论如何,先前的标题显然更加响亮。如果伯林当时确实因为某些理由放弃使用一个更好的标题,这些理由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

《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罗斯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46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