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有三个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是神七任务作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新期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憧憬。二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此次任务将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将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三是神七任务的成功完成必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人们不得不用200条棉被为火箭保温。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
一次次,这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又一个金秋来临。在我国第7艘神舟飞船即将遨游太空之际,让我们回首此前6艘飞船飞天的历程――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6枚刻度,它们所记录的,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
一位外国作家在评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时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他们每次向前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飞行。”
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在飞向太空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正是神舟的轨迹。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仅仅用了7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在美、苏发射载人航天器近半个世纪后起航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几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此后3年里,神舟二号至四号3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一项项关键技术陆续突破,飞船技术状态逐渐接近载人,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也在神舟四号飞船上得到了彻底解决。
“成功并不意味着成熟。我们认真总结每一次飞行的经验,使下一次飞行有所改进和完善。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就是这样逐渐实现性能优化的。”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起步晚,但不能照抄,要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从而迎头赶上。”
2003年10月15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完美升空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伴随着杨利伟历史性的太空之旅,“taikonaut”,一个由英文中的“宇航员”和汉语拼音中的“太空”合成的英文单词,成为了世界媒体对中国航天员的专用称呼。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升空。从神五的一人一天到神六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一次次进步与突破,圆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任务。而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就是第二步规划中的首次飞行。
位于西北大漠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见证了神舟的6次成功飞行,也见证了每一次成功背后的汗水与泪水。
上天的神舟一号,原本是一艘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船。把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史无前例,风险巨大。
在这艘飞船“冒险”发射成功后,神舟二号作为一艘真正的正样飞船,却在发射前夕遭遇火箭“撞伤”。
更换部件,修复箭体。火箭最终送飞船入轨的那一刻,科研人员们泪流满面。
神舟三号飞船进入发射场的第4天,穿舱插座中的一个接点信号不通。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全部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形体假人的神舟三号发射升空。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人们不得不用200条棉被为火箭保温。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令人揪心的风雪突袭发射场。航天人用他们精妙的计算,为神舟六号找到了一个风停雪歇的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飞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的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更是为中国航天储备着更远的未来……
神舟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也是助推神舟七号升空的最强大力量。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令人揪心的风雪突袭发射场。航天人用他们精妙的计算,为神舟六号找到了一个风停雪歇的窗口……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飞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的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更是为中国航天储备着更远的未来……
神舟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也是助推神舟七号升空的最强大力量。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题:“和舟共济”: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上演“太空之吻”
作者 郭超凯 薛英民
5月30日5时01分,在成功发射约8小时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太空再次上演“浪漫之吻”。
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是实现空间站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为掌握这项技术,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奋斗了近30年。
“万里穿针”神技再现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是中国在轨进行的第2次快速交会对接,“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与2017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相比,此次交会对接又实现了新的技术升级。
相较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增加了“全相位全自主交会对接方案”。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五院专家解释道,“全相位”就是无论目标飞行器在入轨时和空间站的相对位置有1/4圈、半圈,哪怕整圈,“天舟”都能以最快速度或者在规定时间点实现对接,而不用专门根据空间站的位置来选择飞船发射时间,真正实现了全天候发射。
“全自主”就是从飞船入轨到交会对接成功,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船上控制器自主规划完成。天舟一号在远距离段需要人工辅助把飞船引导到距离天宫二号一定的位置,然后由飞船自主完成近距离交会对接。而天舟二号则增加了远距离自主导引,飞船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的位置信息来实现远距离的全自主导航计算及其制导与控制。
换言之,以后天舟货运飞船造访空间站,这一过程中人只负责监视,整个交会和对接过程由“天舟”完全自主完成。
自控、手控两相宜
手控交会对接和自动交会对接是空间交会对接系统的“左右手”,互为备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神舟载人飞船从研制之初就按照不同的逻辑分别为两套系统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尽管天舟二号是货运飞船,但也装备了手控系统,在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后平移靠拢段,手控是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具备支持空间站内航天员进行手控遥操作实现前向或后向的交会对接或撤退撤离的能力。
一旦自动交会对接模式故障时,控制系统可以转为手控遥操作模式,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通过“遥操作”,以遥控的方式“驾驶”飞船,实现货运飞船规避空间站或安全、准确地与空间站对接。
为保证系统整体可靠性,天舟货运飞船的自控与手控系统间通过设计不同的信息接口实现了相互故障隔离,但必要时又可以实现可靠的模式切换。
近三十年磨一剑
为了早日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前,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五院502所科研人员就瞄准空间站建设必须的交会对接技术开始攻关。
至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两次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6月,神舟九号在航天员刘旺的操控下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突破相对导航、制导、控制和交会对接相对测量敏感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的国家。
2016年,作为交会对接的一项必要相关技术,在神舟十号任务中验证了绕飞技术。2017年,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快速交会对接在轨试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的国家。
之后,研发团队用几年时间在自主性、可靠性等多方面对交会对接技术进行完善,至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502所三代研发人员已经前赴后继奋斗了近30年。
随着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首次“太空牵手”成功,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迎来了新的 历史 阶段。(完)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第二个货运飞船,在2021年的5月29日,天舟二号成功完成发射,成功进入轨道,完成自身设置。并且在5月30日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进入了组合体飞行的阶段。同时,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也成为了第一个可以停靠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器。但是,天舟二号除了完成交会对接以外,还需要执行别的任务,天舟二号作为货运飞船,所以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运输,它携带大量物资进入预订好的轨道之中。因为空间站远离地球,所以空间站中所需要的吃穿用度都需要货运飞船来运输,虽然天舟二号并不是最大的货运飞船,但是它所运输的物资应该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可以说,天舟二号就是地球和宇宙之间的“快递小哥”,实现宇宙的物资运输。
天舟二号虽然是货运飞船,除了运输物资以外,它还可以为空间站充电,相较于天舟一号来说,天舟二号在运输以及各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改良,让天舟二号的性能和功能都更加完备。天舟二号会成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一个“贮藏室”,在天舟二号中拿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和资料等,而产生的垃圾等也都被天舟二号所容纳。天舟二号在能源系统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可以实现自身的能源供给以外,还可以为宇航员和空间站进行能源供给。以上就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大部分的任务。
随着我国科技和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航天器也都在研制当中,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努力,为了探索宇宙中的奥秘和也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奋斗。中国是一个正在腾飞的国家,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中国式浪漫,已经一步步成为现实。
接下来,航天员们将驻留空间站3个月,开展一系列工作活动,验证一系列关键的技术。
民以食为天,无论你在地球还是在宇宙,都得吃才能生存不是吗?航天员们在太空吃什么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我的记忆里,宇航员都只能吃流食的。当啃着面包在干活间隙打开手机的我,看到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的采访时,手里的面包顿时不香了。
她表示:空间站配有太空厨房,120多种航天食品供宇航员选择,并且都是四次任务组的12民航天员喜欢的食物,其中还包括宫保鸡丁。
食在中国,胃在四川。看来宫爆鸡丁这道川菜很争气啊,率先打入了宇宙市场,成为宇宙几大菜系,那,其它菜系还需要再努努力哈~
在这里由衷地和宇航员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在太空遨游也要好好吃饭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一天你能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你最想带上什么吃的呢?
是小笼包、叉烧包、奶黄包、大肉包、菜包还是灌汤包?
是北京烤鸭、蒜泥白肉、麻婆豆腐、担担面还是酸辣粉?
是烤乳猪、东坡肉、羊肉串、麻辣烫还是大闸蟹?
是番茄炒蛋、拔丝土豆、过桥米线、还是煎饼果子?
还是糖醋里脊、鸭血粉丝、驴肉火烧、酱排骨?
看到这里,不少人可能已经忍不住打开美团外卖了~
《史记郦生陆贾》有“王者以名人为天,而名人以食为天”,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写“”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可见中华 美食 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吃都有很深的执念。
川菜 鲜艳香辣, 鲁菜 清香鲜嫩, 粤菜 讲究鲜嫩爽滑, 湘菜 鲜香酸辣, 苏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 闽菜 色调美观、滋味清鲜, 浙菜 选料精细、注重本味, 徽菜 讲究火候,重色重油
还有现在潮流的各种小吃、网红 美食 、咖啡奶茶
哪一种会成为你的选择?
想起西班牙**《饥饿站台》,囚犯们被关押在垂直堆叠的牢房里,每天食物从上层固定地层层落下,顶层的人吃得饱饱的,位于底层的人则什么都不剩,也因饥饿而变得凶残,为了活下去,甚至杀死同伴,吃起了人肉。
这虽然是一部揭露人性黑暗面的**,但也可以看出,食物对于我们来说,极其重要。很难想象,假如人也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类似的功能就能续命,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我想,是没有温度的样子 。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好像从来没有缺过食物,也没有感受过那种来自灵魂深处饥饿到不惜杀人的地步。食物于我,很多时候是一种享受,是疲劳一整天后的放松。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什么食物呢?身为一个云南人,可能最爱的还是云南小吃。
豆花米线。 云南的豆花米线有荤有素,我偏爱吃素的,6到8块钱一小碗,刚刚好,不太撑也够满足。烫好的米线放好作料,再加上一勺滑嫩嫩的豆花,呲溜溜嗦进口,咸香顺滑,一碗吃下肚,还能给酸梅汤留点空位。
凉拌花椒鸡。 找一家现买现做的店,刚做好砍小的鸡块一点也不柴,吃起来很有嚼劲,加入芝麻、花椒油、香菜、炒香的辣椒拌一拌,到家后刚好入味,就着米饭吃,越吃越上头。
甜白酒。 到菜市场买上两三块的甜白酒往碗里一放,刚好一小碗,满足一个人的量,在冰箱里冰镇一会拿出来用勺子舀着吃,糯糯的,甜味不至于发齁,酒味不会刺鼻,一碗下肚,足以醉人心。
凉拌鸡脚。 凉拌鸡脚是我的精神高地,也是看剧最好的零食,无论是木姜子味的、酸辣柠檬味的,还是二中鸡脚,我都爱。找一家最爱的店,买上一些,老板还会夹一些配菜在里面,舀几勺汤汁,开开心心地带回家,素菜很脆,鸡脚也很有劲道,越啃越上瘾,很适合夏天吃。
还有妈妈做的炸排骨,奶奶包的饺子
好多好多怎么办,每一样都难以割舍。
我还是不去坐宇宙飞船了吧,乖乖留在地球做个开心的吃货。
世界那么大,食物那么美好,日子得慢慢过, 美食 要慢慢吃。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呀~
活着总要热爱点什么,推荐一本好吃的书《鱼翅与花椒》
我们终究要长大,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原生家庭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哆啦A梦:伴我同行2》:每一个平凡的你,都值得被爱
小说:我要给自己一个家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这是人类第一次乘坐宇宙飞船,实现太空飞行。而泛舟于群星之间,一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古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太阳神荷鲁斯能够泛舟于天上的银河之中。而居住在地球另一边的阿兹特克人则宣称他们的祖先神乘坐着巨船从群星出发来到地上。类似的古代神话传说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流传,展现了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
直到近代早期,人类对于太空飞行的想法仍旧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34年创作的小说《梦》中,主人公靠巫女的魔法飞上了月球。法国人西哈诺在1650年写出了《日月两世界旅行记》,小说中的主角是靠着玻璃瓶中的水蒸气的推动,到月球和太阳上游历了一番。
到了1835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海伦•坡在《汉斯•法普尔的奇妙旅行》中,用热气球把主角送上了太空。当然,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还得说是法国的科幻先驱儒勒•凡尔纳在1865年出版的小说《地球到月球》,其中的宇宙飞船被塞进了一门大炮中,直接射向了月球。这个经典的场面在1902年被**先驱、法国人梅里埃搬上了银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月球旅行记》。
然而,第一艘扬名世界的宇宙飞船却是美国通俗小说家爱德华•史密斯笔下的“云雀”号。在爱德华•史密斯的笔下科学家理查德•西蒙发现了一种神秘的“X”金属能够与铜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在富商朋友的资助下,西蒙造出了以金属反应能推进的宇宙飞船“云雀”号。在经历了一系列阴差阳错后,云雀号载着西蒙和他的未婚妻来到了距离地球5000光年的欧斯纳姆星。在那个星球上,两大帝国已经进行了长达6000年的战争,西蒙等人帮助其中一方获得了胜利,欧斯纳姆星终于恢复了和平。西蒙因而获得了贵族头衔,并与未婚妻结婚。最后,得到了补给的云雀号飞回了地球。但这并不是云雀号故事的终结,后来西蒙驾驶着改进后的“云雀3号”再度远征太空,联合欧斯纳姆、乌尔瓦尼亚人,并借助诺尔拉明星人的先进科学,打败了妄图称霸银河系的腓那克伦人。
几乎就是在爱德华•史密斯书写自己的太空传奇的同时,被尊为“火箭之父”的俄国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多级火箭把人类送入太空的构想。可惜,当时正是俄国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暂时无暇顾及宇航事业。但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人,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学研究仍旧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并帮助他组织演讲活动来宣传他的思想。而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演讲最终点燃了一位青年作家的幻想火焰,他便是被称为“苏联科幻小说之父”的亚历山大•别列亚耶夫。193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长篇科幻小说《跃入虚空》。小说中,一群惧怕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的大资本家们,共同出资制造了一艘名为“方舟”号飞船,以便能在革命风暴来袭时逃离地球。最终,“方舟”号飞离了地球,来到了火星,但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资本家们无法适应外星球的艰苦生活而抱怨连连。此时,广播里传来了地球联邦成立的消息,人们都已经过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于是,他们最终决定驾驶飞船返回地球。这部小说最精彩之处,就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失重环境下,宇宙飞船中发生的种种情况。还描写了人们如何在宇宙飞船中培育作物以获得食物和空气。这在20世纪30年代都是非常超前的科学构想。可以说,别列亚耶夫已经用自己的小说撬开了星际旅行的大门——尽管只是一道缝隙,但对人类而言,仍旧弥足珍贵。
20世纪50年代,随着UFO热潮在全世界的流行,碟状飞行器成了宇宙飞船的标配。在1951年上映的经典科幻片《地球停转之日》里,外星人乘坐着表明光滑的碟状飞行器来到地球。本来抱持善意的外星人,却遭到了地球人的猜忌和袭击。愤怒的外星人准备对地球人展开报复,但最终两个文明种族还是达成了和解。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20世纪60年代,载人航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这段经典台词从电视机里传出。一部名为“星际迷航”的系列科幻影视剧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人们自然也就记住了其中的超级飞船企业号。事实上,在整个影视剧几十年的制作过程中,企业号的形象始终在变化。而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前段一个巨大的圆盘形主体,由支架与后端的两台“V”字型布置的硕大圆筒相连的造型。其实,那两个“圆筒”就是大名鼎鼎的曲率引擎——传说中能够让飞船实现超光速飞行的神器。正是在这两台强大引擎和影视编导们无尽的想象力的推动下,企业号纵横星海,成就了无数太空传奇。
然而,另外一些影视编导倾向于写实性的太空旅行呈现方式。号称“哲人导演”的库布里克在他的名作《2001:太空漫游》中,创造了能够在行星间穿梭航行的宇宙飞船“发现”号。这艘飞船采用核动力,因此成员的住舱距离动力装置很远,以免宇航员遭到核辐射。同时,飞船能够通过自身旋转的离心力来模拟重力,使得宇航员能够在正常重力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飞船上甚至还装备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哈尔9000”(HAL9000)。当然,大家都知道,它也就是在科幻**中最早叛变的人工智能之一。正是因为“发现”号最大程度地展现了未来宇宙飞船的样貌,所以后来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架航天飞机。
从古至今,中国人也对星空充满了向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科幻作家也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太空科幻作品。1954年,新中国科幻文学的奠基者郑文光先生创作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里,就讲述了几位少年乘坐飞船飞向火星的故事。小说问世后,反响强烈,众多青少年争相前往北京市天文台,通过望远镜观看火星。从此之后,众多神奇的宇宙飞船出现在了中国科幻作家的笔下。当然,其中想象最为大胆的当属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说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艘巨大的飞船。
相比之下,郭亦洁的《归来》中描写了一艘能够在多重宇宙间穿行的飞船。宇航员们从地球出发,却来到了另一个宇宙中的未来地球。而这个宇宙中的未来地球,已经濒临灭亡。生活在此的未来地球人想借助穿越过来的地球飞船,回到过去的地球上去。小说构思巧妙,悬念迭起,非常耐读。
从人类首次进入宇宙空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六十年,当年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中的太空飞船,很多仍旧还停留在幻想中。但这种局面终将改变,只要人类依然抱有纵横星海的梦想,那么远征星辰大海的一天,必将来到。
(本文刊载于《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11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