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122—1948812),汉族,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民主战士、语文教育家、学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朱自清;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散文《南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
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
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
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
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
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
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
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
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
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
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
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
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
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在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
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
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
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
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
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
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
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
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买,现摘,现吃,谈着
笑着,多热闹的。
清凉山在一个角落里,似乎人迹不多。扫叶楼的安排与豁蒙楼相仿佛,但窗外的景象不
同。这里是滴绿的山环抱着,山下一片滴绿的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若许我再用
画来比,这怕像王石谷的手笔了。在豁蒙楼上不容易坐得久,你至少要上台城去看看。在扫
叶楼上却不想走;窗外的光景好像满为这座楼而设,一上楼便什么都有了。夏天去确有一股
“清凉”味。这里与豁蒙楼全有素面吃,又可口,又贱。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
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
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
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
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
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
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
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左手临湖的小阁却敞亮得多,也敞亮得好。有曾国藩画
像,忘记是谁横题着“江天小阁坐人豪”一句。我喜欢这个题句,“江天”与“坐人豪”,
景象阔大,使得这屋子更加开朗起来。
秦淮河我已另有记。但那文里所说的情形,现在已大变了。从前读《桃花扇》《板桥杂
记》一类书,颇有沧桑之感;现在想到自己十多年前身历的情形,怕也会有沧桑之感了。前
年看见夫子庙前旧日的画舫,那样狼狈的样子,又在老万全酒栈看秦淮河水,差不多全黑
了,加上巴掌大,透不出气的所谓秦淮小公园,简直有些厌恶,再别提做什么梦了。贡院原
也在秦淮河上,现在早拆得只剩一点儿了。民国五年父亲带我去看过,已经荒凉不堪,号舍
里草都长满了。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他说考生入场
时,都有送场的,人很多,门口闹嚷嚷的。天不亮就点名,搜夹带。大家都归号。似乎直到
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扛着在各号里走。所谓“号”,就是一条狭长的
胡同,两旁排列着号舍,口儿上写着什么天字号,地字号等等的。每一号舍之大,恰好容一
个人坐着;从前人说是像轿子,真不错。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轿子里;坐的
伏的各有一块硬板,如是而已。官号稍好一些,是给达官贵人的子弟预备的,但得补褂朝珠
地入场,那时是夏秋之交,天还热,也够受的。父亲又说,乡试时场外有兵巡逻,防备通关
节。场内也竖起黑幡,叫鬼魂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我听到这里,有点毛骨悚然。现在贡
院已变成碎石路;在路上走的人,怕很少想起这些事情的了吧?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
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
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
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待着,凉风沁人肌骨。这陵
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
诗云:“昔年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
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
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
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但到了上边,逼窄污秽,毫
无可以盘桓之处。燕山十二洞,去过三个。只三台洞层层折折,由幽入明,别有匠心,可是
也年久失修了。
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以象征青天白日,与帝王
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假如红墙黄瓦有富贵气,那青琉璃瓦的享堂,青琉璃瓦的碑亭却有
名贵也。从陵门上享堂,白石台阶不知多少级,但爬得够累的;然而你远看,决想不到会有
这么多的台阶儿。这是设计的妙处。德国波慈达姆无愁宫前的石阶,也同此妙。享堂进去也
不小;可是远处看,简直小得可以,和那白石的飞阶不相称,一点儿压不住,仿佛高个儿戴
着小尖帽。近处山角里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粗粗的,矮矮的,正当着一个青青的小山峰,
让两边儿的山紧紧抱着,静极,稳极。——谭墓没去过,听说颇有点丘壑。中央运动场也在
中山陵近处,全仿外洋的样子。全国运动会时,也不知有多少照相与描写登在报上;现在是
时髦的游泳的地方。
若要看旧书,可以上江苏省立图书馆去。这在汉西门龙蟠里,也是一个角落里。这原是
江南图书馆,以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为底子;词曲的书特别多。此外中央大学图书馆近年来
也颇有不少书。中央大学是个散步的好地方。宽大,干净,有树木;黄昏时去兜一个或大或
小的圈儿,最有意思。后面有个梅庵,是那会写字的清道人的遗迹。这里只是随宜地用树枝
搭成的小小的屋子。庵前有一株六朝松,但据说实在是六朝桧;桧荫遮住了小院子,真是不
染一尘。
南京茶馆里干丝很为人所称道。但这些人必没有到过镇江,扬州,那儿的干丝比南京细
得多,又从来不那么甜。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炉,既香,且酥,又
白,大概各茶馆都有。咸板鸭才是南京的名产,要热吃,也是香得好;肉要肥要厚,才有咬
嚼。但南京人都说盐水鸭更好,大约取其嫩,其鲜;那是冷吃的,我可不知怎样,老觉得不
大得劲儿。
1934年8月12日作。
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是南京人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y/09-ye_lf/indexhtml
这里有很多的他的作品
作者简介 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蕴璞,笔名叶林丰、L·F、临风、亚灵、霜崖、秦静闻、佐木华、雨品巫、柿堂、南村、任诃、任柯、风轩、燕楼等。江苏南京人。青少年时代在九江、镇江居住。毕业于上海美专。1925年加入创造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1926年与潘汉年合办过《幻洲》。1928年《幻洲》被禁后改出《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出《现代小说》,1929年创造社被封,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救亡日报》工作,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三十多年中,太平洋战争前编过《立报》副刊《言林》、《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一度被捕。其后编过杂志,写过甲申三百年祭和苏武吞旃之类的文章,更配合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做过搜集抗战所需的敌情材料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编《星岛日报》的《星座》副刊,直到晚年退休。长期为《大公报》、《新晚报》、《文艺世纪》、《海洋文艺》等报刊写稿。其间应邀回北京观礼、参加招待会及到各地旅行访问数次。遗言以所弦善本清嘉庆《新安县志》献与国家(生前曾拒外人收购)。死后家属按照他的意愿,送广州中山图书馆,其余藏书尽献香港中文大学(他藏书甚丰,是香港有名的藏书家之一)。作品有:小说《菊子夫人》、《女娲氏的遗孽》、《鸠绿媚》、《处女的梦》、《红的天使》、《我的生活》、《穷愁的自传》、《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未完成的忏悔录》、《美的讲座》等;散文、随笔《天竹》、《白叶什记》、《忘忧草》、《读书随笔》、《文艺随笔》、《晚晴什记》、《北窗读书录》、《花木虫鱼丛谈》、《世界性俗什谈》等;有关香港的著述《香港方物志》、《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香港的失落》、《香岛沧桑录》、《香海浮现录》等;翻译《新俄罗斯小说集》、罗曼·罗兰《白利与露西》、显克·微支《蒙地加罗》以及《故事的花束》、《九月的玫瑰》和纪伯伦的散文等。
著名新西兰华裔作家:邓荣进博士
1944年生于南京市,是一位生在南京长在台湾的中国人,先后曾在「空中大学」、「实践大学」、「崇右技术学院」、「明新技术学院」等所学校担任过讲师及副教授。旅居纽西兰之后,先后出版了「轻描淡写纽西兰」、「纽西兰奇异奇案录」、「奇异纽西兰」、「千禧年的纽西兰」、「纽西兰社会传真」上集与下集、「南京人写纽西兰」、及「印象之旅」「蓝天白云下的小故事」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纽西兰时论」「纽西兰扎记」「大选年的纽西兰」等书。
侨居纽西兰之后,曾任纽西兰「中文一族」的专栏作家;「进报」及「纽西兰周报」的社务顾问及专栏作家、「东方时报」的社长兼总编辑等职。
现任「中文先驱报」「新西兰镜报」专栏作家,每日为纽西兰各大媒体及网络撰写「邓博士谈时事」、「鹬鸵新闻」、「白云故乡的岁月」等专栏。
2003年、2004年均被纽西兰的网络媒体评为:「新西兰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是「新西兰最有名望的的时事评论家及作家」。
邓荣进博士热衷宣扬中华文化,乐于助人,经常协助许多侨胞了解及适应新西兰的生存环境,并代为解决许多难题,亦参与大量的社区工作,极获大众及社区的推崇。
现搜集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史历年试题如下,请求加精啊!
南京大学199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简述题(40%,第四、五题任选一题)
1、《青年杂志》初倡“六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林语堂散文的艺术追求。
3、“山药蛋派”的主要创作成就。
4、‘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作品
5、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及史剧代表作特色。
二、论述题(60%,第三、四题任选一题)
1、”新月派“的保守主义文化观念及其正负面价值
2、《白鹿原》中所蕴涵的乡土文化母题
3、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4、试论我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艺术成就。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8)
一、简答题(60%)
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那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
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40%,任选两题,多做不加分)
1、论20 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2、论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3、 论田汉早期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征。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9)
一、简答题(40%)
1、“语丝文体”的主要特征。
2、“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及你对它们的看法。
3、路翎《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色。
4、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
5、艾青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二、论述题(69%,第3、4题任选一题,多做不加分)
1、论“新感觉”派小说。
2、简述五十年代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你对这一运动是如何认识的?
3、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与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比较。
4、 论“孤岛文学”中的戏剧创作。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0)
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戏曲学
一、简答题(选做三题,每题十分计三十分)
1、晚清维新派文学变革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2、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艺术创新。
3、“论语派”散文的艺术个性及偏颇。
4、90年代晚生代女作家个性化写作的主要特点。
二、论述题(第一题30分,其余每题20分,计70分。第三、四两题任选一题,多做不加分)
1、以胡适、郭沫若、艾青等诗歌创作为例,评述中国现当代自由题诗的发展,并阐述你对新诗未来走向的认识。
2、评析40年代初“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3、论老舍当代戏剧创作的得与失。
4、沈从文与汪曾祺小说创作审美情趣的比较。
《新闻爱好者》《时代文学》《作家》《**文学》《大众文艺》《剑南文学》《东京文学》
七《新闻传播》《青年文学家》《飞天》《黑河学刊》《文学界》《北方文学》《北方作家》《北方音乐》《大舞台》《群文天地》《文学与艺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