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知道右脑图像记忆法对于记忆力的提升和增强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么我们再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右脑图像记忆呢
第一个方法:联想法
利用**画面的方法来记忆。但是有些时候,要记忆的东西并不能立刻产生图像。
以下为例:如何评估一个人:1 同情心 2 生长背景 3 人生满足感
以上是认识评估一个人的三个重要焦点,而这三个词是抽象词语,并无法马上的产生具体图像。而在这种情形之下,就要运用人的想象力了。
同情心,您可以联想到某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如证严法师。生长背景,您可以联想到演戏的布景,背景。人生满足感,您可以联想到一个饱腹的人,很满足的样子。然后,把「证严法师」、「布景」、「饱腹的人」作**情节的连结。「证严法师」在布景上飞来飞去,然以布景倒了下来压在饱腹的人身上。如果你把这个**运镜画面给记了下了,那么你就把「同情心」、「生长背景」、「人生满足感」这三个词给背下来了。 就这样,可以把不是具体的抽像词语,换成具体的图像加以连结。
第二个方法:谐音法
有时候,可以用谐音的方法来产生图像。诸如「交代」可以用「胶带」这个图像表示。但是我还是喜欢用第一个方法,理由是「比较简单」。大量资料(房间法):房间法,就是利用你的房间,来做为记忆的「档案柜」 这个方法又叫罗马房间法。在记大量的数据时,不可以把图像无限制地连结下去。一来是回忆速度慢,二来是一但中间忘了,后面的图像就回想不起来了。所以要分段。而房间法就是因这个目的而产生的。利用已经在脑海中的资料来记忆,是最实际的方法。首先,在你的房间中,找出十样东西来。从门口,依着顺时钟方法来回想。
关于生活中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
1、愉快的交谈
2、缓解压力
压力过大时,大脑中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短时记忆障碍。即使面临压力和焦虑,也应积极训练,让大脑恢复正常功能。打坐冥想或深呼吸等训练都有助于平心静气,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思维,增强记忆力。
5、反复记忆
保持较强记忆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每天自觉锻炼。比如,如果记不住电话号码,那么每天花点时间去记,直到记住为止。记忆锻炼的过程也许毫无乐趣,但是记忆锻炼的成果让人更开心
因为疫情宅在家的时候,只能通过观看网剧来打发时间,最近已经开始追《无心法师3》了,这不发现了宝藏女孩——陈瑶,在剧中陈瑶一人分饰二角,饰演柳家姐弟二人,姐姐青鸾善良直爽,弟弟玄鹄腹黑内敛,两个角色不仅性别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但是每个角色陈瑶都处理的很好,从而也可以看出陈瑶的演技在年轻演员中算是挺不错的。
剧中陈瑶扮演的柳玄鹄潇洒帅气,风流倜傥;扮演柳青鸾时又甜美软萌;其实私下的陈瑶也是可帅可美,能驾驭多种不同的服装搭配风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穿上西装的陈瑶,眉眼间的带着英气,很是英姿飒爽的感觉,活脱脱就是一枚花样美少男。
白衬衫搭配格纹西装和牛仔裤马丁靴复古帅气,眉眼间尽显英气,给人时髦精致的雅痞风感觉。
可爱甜美的红色毛衣搭配格纹的西装套装,九分的裤长露出纤细的脚踝,显瘦显高又增加精致感;优雅甜美与英姿飒爽同时出现在陈瑶身上,并没有冲突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复古的时髦感,脚上的白色高跟鞋超级美腻。
白色内搭与衬衫牛仔外套的叠穿搭配,层次感丰富;搭配了同色系的牛仔裤,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洒脱不羁的帅气,粗狂的坐姿看上去霸气十足。
竖条纹的宽松衬衫搭配工装背带裤,水洗磨白牛仔外套,给人感觉非常炫酷,水洗磨白的牛仔外套和迷彩花纹针织帽,增加了几分帅气与硬朗的感觉。
红色大格纹衬衫搭配拼接阔腿牛仔裤,衬衫下摆在腰间系结,若隐若现露出纤细的腰身,时髦性感又不失复古帅气。
陈瑶的帅气已经众所周知了,其实她也能文艺,略显蓬松的可爱披肩短发,简约的白衬衫搭配浅灰绿色半裙,优雅又文艺气息十足,看上去清新又纯净。如果日常要走文艺范,可以参考她的这身搭配,实穿性很高。
白色的内搭与浅咖的半裙搭配小格纹的毛呢外套,色调上很日系的一款搭配,简单优雅又很显气质,日常穿着也完全没有问题。
浅浅的灰色风衣短外套搭配百褶半裙,时髦又别致,黑色马丁靴增加帅气感,同样是一款实穿性很高的搭配,在忽冷忽热的季节穿搭还是很不错的,天热可以脱掉风衣外套,天冷穿上保暖又能凹造型。
黑色衬衫连衣裙与棕色针织背心的搭配,温暖又舒适;黑色打底裤与马丁靴显瘦又增加硬朗感,秀发随意披散在身后,自然慵懒,散发淡淡的文艺气息。
白色与军绿色的搭配,非常森系的一款穿搭,白色内搭和围巾,帽子,给人感觉清新纯真,军绿色风衣和半裙很有自然的感觉,土**袜子与小白鞋添加一抹纯净感,整体的颜色很素雅,就像是生活在林中的美丽小仙女,真的太好看了。
蓝白色波点连衣裙搭配咖啡色花纹发带和小白鞋清爽干净,背上编织手袋,优雅又唯美。
清澈又纯真的眼神,搭配清爽的蓝白色波点连衣裙,就像是林中美丽的精灵小公主。
甜美范对于拥有萝莉脸的陈瑶来说,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简单的大V领紫色碎花衬衫搭配牛仔裤,可爱又甜美,活泼的马尾辫更是增加了一丝俏皮感。
作为猫奴的陈瑶,和猫猫一起出镜,这身红白色格纹的连衣裙可爱又甜美,少女感满满,也许跟猫猫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放松的时候吧,笑容很灿烂。
粉蓝色的褶皱连衣裙,半透明的袖子设计增添了几分仙气,修身的款式凸显出陈瑶曼妙的身材,兼具了性感与甜美,超美的一款小裙子!
白色卫衣搭配红色细格纹短裙,洋溢着青春活力,略微A字型的短裙,显高的同时也很显瘦,凸显出又细又直的大长腿。
天气转冷时,套上一件粉色的毛呢大衣,优雅又保暖;粉色与白色的搭配非常的清新减龄,看上去满满少女感。
粉色与白色的搭配真的超级清爽减龄,这款简约的白色T恤与粉色牛仔短裙搭配,裙摆处还有两个立体口袋,造型简约中有点小设计感,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站在人群中也很出挑,简单也超级吸睛。
黑色短款T恤搭配高腰牛仔裙,腰线提升可以很好的凸显出色的身材比例,短袖上金色的图案与腰部金色腰带相呼应,增添了高级感。
黑色上衣搭配黑色的格纹短裙,时髦又优雅,上衣的镂空增添了几分性感气息,配上红唇,时髦又复古。
黑白色花纹连衣裙,泡泡袖增加了可爱的感觉,高腰收腰设计,视觉上让身材比例变得更好,略微A字型裙摆很显瘦,陈瑶真的是可甜可盐,无论是小清新还是御姐范都能轻松驾驭。
黑白色经典搭配,轻薄的裙摆上金色的星星装饰,就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真的超喜欢这种薄纱做的裙子,超级仙,超级美!
陈瑶日常的穿搭已经超级美了,其实她穿礼服更美,抹胸的白色礼服裙,腰部褶皱设计,增加了立体感,高开衩的设计,在行走中摇曳的裙摆,若隐若现的露出大长腿,性感又妩媚,给人一种又禁又欲的美感。
黑色的吊带礼服裙,搭配粉色花纹薄纱,可爱又浪漫。
红色的礼服裙,款式简约大方,胸部立体造型设计,很好的突出了陈瑶前凸后翘的身材。
陈瑶穿的这款细吊带连衣裙真的超级美,修身的款式突出陈瑶的好身材,高开衩的设计增添了几分性感气息;流苏的珍珠耳饰提升了气质和高级感,搭配精致的妆发,陈瑶真的美出天际了!
看了陈瑶生活中这么多唯美又时髦的搭配,是不是感觉她就像是一个宝藏女孩,可甜美,可性感,可帅气,可优雅,可文艺……感觉什么风格都可以轻松驾驭,在这么多风格中你最喜欢她什么风格呢?
主要贡献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黑奴吁天录》和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1896年时的李叔同
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李叔同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李叔同本人在西画上也卓有建树。他画过大量的素描、水粉画和油画。人们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笔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画《裸女》和《自画像》等作品。更为可贵的是,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相关纪念(15张)之致也。”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英赏英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弘一法师对联语也有浓厚兴趣,并有极高的鉴赏和创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后,大师为各地寺院和缁素撰写的诸多嵌字联语,更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在宣传佛法导引终生佛化过程中,将联语这一形式作为劝人为善的巧妙手段。他书写的那些内容深刻、极富哲理的名联,现也成为警示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
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弘一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弘一法师一生严守律宗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其临终时曾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其善心可见一斑。 中国佛教律学,故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大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李叔同的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送别》-背后故事 李叔同在写《送别》这首歌词时,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从歌词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感悟到人间事事本无常的道理。花开花落,生死无常,何况离别呢!在这首清词的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熟悉的陌生的人们。在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里,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弘一法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蕴藏着禅意,给人启迪,宁静淡雅。法师的词象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纯净,淡中知真味。 从李叔同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追求人生的圆满境界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李叔同一生有三个过程: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对他的一生,赵朴初居士有诗为证: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
戏曲艺术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和改编自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
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3]
绘画艺术
李叔同自演女主角茶花女
李叔同自演女主角茶花女
李叔同,中国油画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李叔同在西画创作上卓有建树,人们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笔素描《少女》和水彩画《山茶花》等;但存世可靠的油画可能只有三幅:油画珍品《祼女》创作于1909年(佚名),为中央美院美术馆镇馆之宝;《李叔同自画像》现藏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签名:李,1911);第三幅风闻疑似出家后作品,至今下落不明。
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书法篆刻
相关纪念
相关纪念(15张)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李叔同书画作品
李叔同书画作品(21张)
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弘一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弘一法师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缀,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应“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大师圆寂近70周年,嘉言懿行早已载入中华史册, 成为后人景仰的一代高僧。吾颂弘一法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超。谓此赞誉,国际华人歌后邓丽君与大师有相类比之处。“寿事无长物,丹青片羽留”,如大师所言,生前了无片瓦,身后却留给人们的是一笔笔丰富的、叹为观止的精神遗产,令后众在国内各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他建立纪念馆堂供人瞻仰。夫人生几何,当有何人能以一生十多个第一载入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宗教之史册,让后人仰慕、敬佩、赞叹?!
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诗词文学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弘一法师对联语也有浓厚兴趣,并有极高的鉴赏和创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后,大师为各地寺院和缁素撰写的诸多嵌字联语,更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在宣传佛法导引终生佛化过程中,将联语这一形式作为劝人为善的巧妙手段。他书写的那些内容深刻、极富哲理的名联,现也成为警示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音乐作品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歌词中,如“夕阳”,笛声残”“长亭”等词语都象征着离别之意,不舍之情,词与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调搭配和谐,可谓是中西合璧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
大界长歌供稿
大界长歌供稿
李叔同在写《送别》这首歌词时,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无尽风景。从歌词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感悟到人间事事本无常的道理。花开花落,生死无常,何况离别呢!在这首清词的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熟悉的陌生的人们。在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里,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弘一法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蕴藏着禅意,给人启迪,宁静淡雅。法师的词象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纯净,淡中知真味。[5]
从李叔同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追求人生的圆满境界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李叔同一生有三个过程: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6]
对他的一生,赵朴初居士有诗为证: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中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
《南京大学校歌》
创作于1916年前后,由李叔同先生制谱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是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也是南京大学现采用的校歌。该校歌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7]
歌词如下:
弘一法师李叔同
弘一法师李叔同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
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
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
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
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
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歌曲歌词
1、《送别》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三宝歌》
词:释太虚曲:释弘一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磐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3、《春游》
词曲: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於纱,春人妆束淡於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4、《梦》
词:李叔同 曲:斯蒂芬·C·福斯特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日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5、《清凉》
词:释弘一 曲:俞绂堂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6、《花香》
词:释弘一 曲:徐希一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昼众喧动,纷纷俗务萦。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7、《世梦》
词:释弘一 曲:唐学咏
欲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自老而死,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无穷已,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万劫不自知,非真梦欤?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今贪名利,梯出航海岂必枕上尔!庄生梦蝴蝶,孔子梦周公,梦时固是梦,醒时何非梦?广大劫来,一时一刻皆梦中。破尽无明,大觉能仁,如是乃为梦醒汉!如是乃名无上尊!
8、《归燕》
词曲:李叔同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9、《夕歌》
词曲:李叔同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会,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