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为什么评价这么高?

《天堂电影院》为什么评价这么高?,第1张

天堂**院》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多雷执导的“时光三部曲”其中的一部作品。该片上映于1988年,虽然已经存在长达三十年之久,但直到现在它依然是无数观众心中当之无愧的世界名作。在豆瓣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1分的傲人成绩。故事围绕着一个小镇上的小男孩多多和他因为**结识的朋友艾佛特之间的故事。虽然这其中也有关于多多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觉得那段遗憾的感情与多多和艾佛特之间的情谊相比,还是后者带给我的感动更多一些。 

天堂**院虽然只是一处地点,但是却让多多和**放映师艾佛特结下了不解之缘。艾佛特教多多如何使用放映机放**,陪他度过欢乐无忧的童年时光,同时也在多多长大成人后最为美好的人生阶段给了他真诚且受益终身的人生建议。从而让从小就热爱**的多多成为了一名知名导演,功成名就。 

《天堂**院》这部**与大多数经典名作相比,情节上相对比较平淡。但是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口碑和评价,其中一方面是因为观众们都被艾佛特和多多之间亦师亦友亦父的深厚情感所打动。就连我都无比羡慕多多能够有机会认识像艾佛特这样的人生导师,会用他自己一生的经历来告诫多多如何才能让人生少走弯路以及过得更精彩。 

其次是《天堂**院》在刻画一段感人至深的感情的同时也带给观众无数的思考。影片中艾佛特有一句经典台词是:“人生和**不同,人生难多了”。这句话直到现在也依然会被很多年轻人借用来感慨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虽然事实似乎的确是如此,但是我却认为人生比**精彩的多。

文/ 小关平

目录:

————

1 、离别与重逢

有幸参加“查令十字街84号”咖啡馆的**沙龙,这是2020年疫情复工之后的首次集体观影,所以放映师设定的主题是“离别与重逢”。

看**之前,放映师播放了有关“离别与重逢”的经典影片混剪。

每部**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比如《盗梦空间》的专属主题是 “多层梦境” ,但它和《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又有着共同主题,就是 笛卡尔的恶魔理论: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就是真实的?

虽然我之前没有参加过查令的观影活动,但我很荣幸第一次参加就是观看托纳多雷的《天堂**院》。

观众在影片结束后,都静静地将片尾字幕看完,没有提前离场,沉浸在浪漫的**世界之中。和一群爱**的人一起观影,本来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虽然没有在咖啡馆经历过离别, 却有一种旧友重逢的感觉。

————

2 、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

《天堂**院》,是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喜爱度依次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院》和《海上钢琴师》。

曾经最喜欢《海上钢琴师》,但我看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之后,被美丽的西西里岛和意大利风情所感动,《西西里》的剪辑和摄影也更加成熟。

《海上钢琴师》在中国的名气最响,剧情节奏也更明快,还有着眼花缭乱的钢琴演奏,但总感觉比其他两部少了点什么。重温《天堂**院》之后,我想到了, 是意大利语!

《海上钢琴师》虽然也是意大利人到达美国的经历,但为了迎合好莱坞和世界观众,全片用英语完成,缺少了意大利语的风味。

《天堂**院》老旧的色调和并不波澜壮阔的故事,之前排在三部曲的末位。但它拥有我钟爱的“**”主题,在这次观影之后,喜爱度超越了《海上钢琴师》,算是我对**独特的致敬。

比**放映员更厉害的是,拍**。

多多,正是托纳多雷的化身。

虽然多多是在**院泡大的,但如果他没有拍**的天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及艾佛特对他的悉心指点,也不一定能成为世所瞩目的大导演。

在**院工作的人那么多,能成为**大师的又有几个?

多多十几岁就开始对着被屠杀的奶牛拍摄短片,这是托纳多雷和斯皮尔伯格、诺兰这些大导演小时候都干过的事情。

就像 昆汀·塔伦迪诺,也是在他打工的音像店阅片无数,最终走向了导演之路。 多多在**院当播映员的经历,使他成为国际大导演奠定了基础。

————

3 、称职的观众

多多看胶片就知道放的什么情节,而且还记得很多**台词。一开始我认为,只有像多多这样从小混迹于**院放映室的孩子,因为**看的太多,才有这种能力。

但后来发现,**院里的很多观众,无论大人小孩,都能背掉很多台词。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把一部**从开始到结束完整地背了下来。在播放**时,他总是抢在演员说话之前,将**中的台词和盘托出,而且自己还热泪盈眶,声泪俱下。

这一段既好笑又感人,这老人是**痴迷者的典范,当时的**质朴无华,却很容易让观众代入到剧情和角色之中,人们观影时都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什么,哪怕已经看过了很多遍。这和时下边玩手机边看**的观影状态完全不同。

其中有个人可能有心脏病,当看到**里一段战争剧情时,一枚炮弹射向观众视角,一下子把这位心脏病者吓得当场去世。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院的画面效果太逼真了,比现在的3D效果还要震撼,他肯定以为那颗炮弹从荧幕中飞出来了。

本片的**院里共放了多少部**?分别是哪些**?

因为都是黑白老片,而且很多意大利本土的**,估计只有欧美观众才能统计出这些**的名称,期待能看到这样的科普文章。

写影评不要只去写评论和感悟,有时进行一些系统性、专门性的研究,做一些独特视角的东西,比如统计、考古、排名、盘点、对比、分析、联想,也都很有意思。

每篇影评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看不同的**评论,能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是现代人来拍《天堂**院》,**院里放映的可能就是《闪灵》《教父》《ET外星人》《大白鲨》《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这些**,我们看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泪目。

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就致敬了很多经典老片,观众从中找到了复古怀旧的感觉,《闪灵》场景的出现直接让我们这些**爱好者喜极而泣。

大多数人都没有在**院中欣赏过《闪灵》,只能靠影碟、电视和网络来看,而《头号玩家》让我们实现了梦想,在**院中身临其境地欣赏《闪灵》,哪怕只是模仿和致敬,也觉得感动不已,仿佛回到了《闪灵》上映的时代。

相信这样的经典**,未来都有机会在**院重映。

————

4 、良师益友

多多的小时候很像C罗,我在第一次观影时就发现了,说多多是小时候的C罗演的,估计也会有人相信。

C罗是个孩子气的大男孩,脸上经常出现阳光、帅气、调皮的笑容, 一直觉得多多长大就应该是 C 罗现在的样子。 如果我是播映**的老头艾佛特,估计也会喜欢上这个男孩。

艾佛特与多多是忘年交,是教会多多播映**的人,也是他的人生导师。

**一大半的情节都在描写这一老一少忘年交的友情,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内容,超过了男女之间的爱情。

艾佛特教会了多多如何放映**,并提醒他注意安全,万一出现意外着火,应该如何抢救胶片。这是项重要的职责, 真正爱**的人都会把**胶片当成生命来爱护。

而且在理想、爱情这些重要的人生议题上,艾佛特也给出了很多建议,是多多最好的倾听者和老师,最可爱的就是他为多多谈恋爱出谋划策。哪怕后来双目失明,依然充当了多多的军师角色。

不仅如此, 他还给了多多最好的人生建议,让他走出小镇,去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也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否愿意离开从未离开过的游轮,去看看外面开阔的世界?

1900最终没能超越自己,他将自己困在船上,就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树上男爵,在树上不愿下来,最终跟着那艘渡轮一起沉默、爆炸。

但是,多多选择了离开小镇,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因为他的人生导师很有远见地帮他策划,让他选择了一条正确之路。

多多衣锦还乡的时候,竭尽所能地帮助了小镇的**院,这和《大鱼》的情节相似,都是王者归来时的报恩。 看着人生导师艾佛特给自己留下的吻戏混剪视频,他流下了眼泪。也正是那一刻,二人的灵魂又交融到了一起。

————

5 、小镇和吵闹的意大利人

这个小镇的村民淳朴善良,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好奇和想象,却又习惯以看**的方式来了解外界,久而久之,便不愿意走出去直面银幕外的现实世界。

他们从**中看到了外面的美好、纯真、诱惑和魅力,也看到了凶杀、险恶、恐怖和猜疑, 一方面害怕外面世界的残酷与邪恶,另一方面又向往花花世界的惊喜与浪漫。正是在对立的矛盾中,他们通过看**完成了对这种复杂心理的救赎。 这也是**院一直存在的重要理由。

如果研究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人的性格,多看看意大利**,就会发现吵吵闹闹正是意大利人的性格特点。

他们不仅喜欢大声说话,而且容易情绪化,并习惯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是意大利人与其他欧洲人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的**中是看不到的,西欧、中欧、北欧的**就更罕见,只有意大利人具有这种吵闹的特色。

看到小镇上的疯子,当别人安静地生活时,他就在到处捣乱。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们大院的一个流浪汉。

夏天的时候,他扯块长布让别人帮忙挡着(现在想想,帮他拿布的那个人也挺厉害的),拿盆水在球场边露天洗澡,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看到了都觉得很好笑。不过他没有钱又无家可归,不露天洗澡,又能在哪里洗澡呢?

对于生活中苦难或受到疾病困扰的人,我们不应笑话或冷眼旁观,也要留一份同情和理解给他们。

可能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这样的疯子,《白鹿原》中就有一个疯子一直抢戏,《射雕英雄传》里有傻姑,《刑事侦缉档案3》的牛背洲杀人事件中也有一个疯了的神棍,《2012》中也有个举牌子的流浪汉。他们总会说一些惊世大预言,或者让人听不懂的话。

《天堂**院》的疯子一直说 这个小镇都是他的 ,这一段看似无关紧要,其实细思极恐,想来也有他的道理。

几十年后的小镇物是人非,这个疯子却好好地活在小镇上,仍然坚持在说小镇是他的。 想到那些死去和离开的人,再看看他,你还敢说他说的话不对吗?他装满了小镇几代人的回忆,也许他才是最大的胜利者。

————

6 、**放映员与观影模式

真正爱**的人会为它付出很多,**放映员的工作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更不是为了免费蹭**看。他们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职业精神,才能将一部部**完整顺利地播放给观众欣赏。

**的创作、拍摄、发行、放映、评论过程中,都需要这种职业精神, 每一个环节都应全力去做。

放映**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时代,放映员更是件体力活,经常会面临危险。艾佛特正是在拯救胶片意外失火的过程中,被火烧伤,双目失明。

艾佛特将这个差事传给多多,多多也没占什么便宜,而是承担起了让小镇人民开心快乐的重要职责。

夜色已晚,狂热的小镇居民却嚷着要继续播映**,这一段对话特别有趣。

艾佛特问多多,我们需要让他们快乐吗?

多多点头说,要。

他们把**从银幕上扩展到了室外的墙上。

影院老板不让在银幕上放,那我们就在外面放。

观众说,我们还需要声音。

艾佛特又问多多,我们要达成大家的心愿,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看吗?

多多点头。

他们又把喇叭对外公放。

一个室外**院诞生了!

所以说,他们从事的是一项能够让人愉悦的职业,并非只是简单地播放**。

插说一句,查令84号咖啡馆的小唐也是个独立的放映员,因为艾佛特和多多是**放映员的老前辈,今天放映这部**也是非常应景的。

我以前还不知道,原来当代也有**放映师这个职业。

露天**院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还有人从水上坐船来看**。

现在还有在汽车中看**的汽车**院,或在山崖上、星空下看**,以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播映方式。

这些都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还是影片本身的质量。如果**真的好看,哪怕我们是在电视、电脑、平板、手机上看,依然能从中获得快乐。

然而,**院才是播映**最传统的场所,哪怕以后看**的方式千奇百怪,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院中的那些欢声笑语,和集体观影的仪式感。

《 天堂**院》是一部表现出看**最纯真一面的**。 当疫情复工之时,查令十字街84号咖啡馆以本片作为集体观影的开篇,还是很有想法的。

有一个细节是,两家**院共享同一个胶卷,有一人专门骑自行车给两家影院互递胶片,一家看上集时,另一家只能看下集。

那些看过上集的人还可以慢慢等下集,可是有些人却只能先看下集,后看上集。

看影视剧都讲究连贯性,除非是四大名著那样倒背如流的作品,一部新剧很难先把20到40集看一遍,再回过头看1到20集。

有一个观众,当大家嚷着要看上集的时候,他骄傲地说:我整部**都看过了,我可以把剧情讲给你们听!

接着他被大家痛扁一顿。 看来无论哪个时代,观众都不喜欢被剧透。

————

7 、三部曲的女主和摄影

将时空三部曲的女主角进行对比, “神秘”似乎是她们的共性。

《天堂**院》的女主艾莲娜跟多多刚认识的时候也有些飘忽神秘,但好在两个人还谈了一阵恋爱。

《海上钢琴师》的女主跟男主基本就是擦肩而过,虽是一次浪漫的邂逅,却没有碰撞出太多火花,甚至女孩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虽说她给男主留下了线索,让他去找自己,但男主最终还是没有下船,错过了这段良缘。

可能女主还在家中等待着男主来找自己呢! 按照一般影视剧的套路,肯定是这个结局,但托纳多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女主玛莲娜(和《天堂**院》的艾莲娜名字很像)更是神秘、性感、冷艳,勾起了别人的欲望,却又断绝了大家的念想。

可能是托纳多雷自己有过一段还未开始就已失恋的情感经历,所以描写这种求而不得、欲罢不能、萍水相逢却又终身难忘的感情,有着感同身受的心理 ,所以拍得非常成功。

意大利的风景很美,我认为是世上最美的国度。

《天堂**院》的摄影毫不差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的摄影也非常美,但大部分时间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因为故事一直发生在船上,基本都是在室内拍摄的,环境比较昏暗,不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阳光明媚,也不像《天堂**院》星空闪烁。

稍微开阔的场景是,轮船刚到纽约的时候,人们看到自由女神像和岸边的高楼大厦,都兴奋地欢喜高呼。甲板上两人邂逅的那段戏也有些外景,却又下着大雨。

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发生在闷热的夏天,不仅阳光充足,还混杂着汗水和荷尔蒙的味道。

《天堂**院》也有大量的外景,风景宜人,温馨浪漫,很适合年轻人谈恋爱,也容易诞生出创作灵感。 整个小镇古老而不陈旧,优雅却又厚重,给人的感觉质朴和温暖。

影片的镜头和摄影都非常唯美,把小镇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纯真之美全都体现出来。尤其是女主出现的那一段,在多多手持摄影机的镜头下,也是非常之美,这和另外两部的美感几近重合。

托纳多雷摄影机下的女主角总是魅力十足,这和多多从小拍摄的女性美完全一样,所以说这是导演的自传。 通过女性美将三部**联系在一起,构思巧妙,意境完美。

再说一下三部曲中关于爆炸的情节,也就是本片的炸**院和《海上钢琴师》的炸船。

炸**院的情节,和《海上钢琴师》中炸船的情节相似,都是 曾经凝聚了记忆的东西被毁灭,而它们对主人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炸船的时候,主人公和这个载满回忆的庞然大物一起消失;而炸**院,不会伤及人的性命。因为**院破旧,政府要将其拆除另作它用,小镇居民对**的热忱已不像从前,和大船一样,**院也成为了一个陈旧的回忆。

但对于多多来说,他不忍心看到儿时的记忆化作废墟,于是重建了新的**院。他不仅是个导演,还为**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也很喜欢这个善良的结局。

其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可以创作爆炸的情节:愚蠢的市民可以去炸女主的房子,纳粹可以去炸这个美丽小镇,盟军也可以去炸法西斯的军事基地……如果我是导演,可能会这么拍,让三部曲再增加一个共同意象。

————

8 、与女神约会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艾佛特和多多说的那段“公主与士兵”的故事是什么意思?

多多问艾佛特,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艾佛特也说不出来,也许它本身就具有多重含义。好在多多的爱情并不是这样,他的等待是得到了回报的。

看到他们两个的短暂爱情,我还是为多多感到欣慰的,比1900幸运得多。

尤其是看到**院中两个人的初吻,我想到多多从小看了那么多**的亲吻镜头,现在轮到了自己,那感觉一定非常纯真、美好,令其终生难忘!

当你千辛万苦追到了自己的女神时,以前付出再多辛苦也都觉得值得。多多对女生的求爱比较主动,当对方没有表示时,依然不依不挠地追求,最终抱得美人归,那种喜悦是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当我看到他们初吻、拥抱和浪漫约会的情节时,非常为多多开心,也想到了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的画面。

他们在草地上吃野生沙拉,看着像鸡肉和生菜,伴着可口的水果,加一点沙拉酱……我看**时,恰好也在咖啡馆点了一份鸡肉柠檬沙拉,和这段情节同步,代入感极强。看他们吃东西,顿时觉得手中的食物非常甜蜜。

我们看的是奥斯卡版本,也就是普遍流传的两个小时,而导演剪辑版将近三个小时,导演剪掉的是多多成年后和女主的互动,以及艾佛特对这段爱情的阻挠。

这些片段更好地解释了后半部分让人困扰的地方,但却把**拖得很长,因为**的精彩情节都发生在**院,恋爱的结果,观众似乎没那么期待。所以奥斯卡版保留了大量的**院情节,和多多追求女神的浪漫时刻,把后面的感情戏简化了。

我们也可以看一遍导演剪辑版,但不如这版干脆利落,虽说有些地方解释得不够清楚,但并不影响整体剧情的发展。就这版我还嫌长呢,如果能再压缩10到20分钟,本片可能会更加完美。

————

9 、最爱的吻戏混剪

教会的人不许**院放亲吻情节,一放就摇铃,这一段印象很深。

艾佛特后来给多多留下的亲吻剪辑,也正是对教会和神父这条禁令的抗争。他和多多都认为 亲吻是男女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不应受到禁锢和限制。

观众对美好的爱情本来就报以纯真、热情的期待,作为浪漫国度的意大利,亲吻和亲热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镜头了。 神父摇铃的细节正是给影片结尾的亲吻剪辑做了情感释放的铺垫。

我也非常偏爱看亲吻镜头。

艾佛特给多多留下了吻戏镜头的合集,有几十个亲吻镜头,从几十部影片中剪辑而成。

如果把这些**考证出来,把亲吻的男女主角也写出来,一定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相信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

亲吻和其他情色镜头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时候,只有男女真心相爱才会亲吻。 如果男人不爱这个女人,他也许想得到她的身体,一般却不想亲她。女人对男人也一样。

亲吻是一对恋人情到浓时自然而然做出的行为,更展现出感情的真挚与纯洁,是情感炽热时的迸发。

这段吻戏,艾佛特剪辑得实在太美好了,也给这部**留下了最精彩的一幕。

我以前发过朋友圈,说我就爱看亲吻的镜头。可能是吻戏会让人很有代入感,能够感受到男女主角的开心与甜蜜。

————

10 、对**永远的爱

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去**院,但通过电视、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视频载体,我也欣赏了很多好看的**。

用4K极清电视看**虽然清晰度更高,又有多语字幕,可以快进、暂停、倒放,还能记录和研究**的细节,看**的姿势也更自由自在, 但我最爱的观影方式还是去**院,就像《天堂**院》里的人们。

依依不舍地离开查令十字街84号咖啡馆,但我想,很快我又会再回来,和大家继续看其他**。 没有离别,哪来的重逢呢?

2020/8/19初稿      2021/8/5修改

《浪漫天堂》定位为一部短片集**,影片将以一个遭遇事故而进入天堂的计程车司机的视觉出发,描绘了即将离开世界的人们的情感,影片将以诙谐幽默的手法讲述感人至深的几组温情故事。影片在8月9日开机进入拍摄阶段。

  爱情是梦想的绊脚石?

  相信每个人都有性的本能,而爱情是性欲的衍生物。但是爱情在很多时候已经超越性欲了,没有爱情而光有性欲是空虚的。爱情能够得到的东西比性欲的满足更多,但是爱情也让人失去很多。

  我想问导演拍《天堂**院》是不是想说爱情是梦想的绊脚石?或者说爱情使人懦弱,爱情让人意志消沉,爱情只能把人绑在一个地方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其实,这些都不可猜测,因为**只给我们多多失去爱情后的事业上成就,这样的结果并能让我们臆断没有爱情使得多多的导演生涯如鱼得水。说不定有了爱情他的事业更加春风得意呢?

  不过,我还是觉得导演要说爱情的坏话,爱情就是催人平庸的毒药。

  **讲述的是一个导演的成长过程,其实上那个遗憾收场的爱情故事是**的精髓,对他的成功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影片有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Alfredo给影迷们看露天**时 ,不慎胶卷着火烧瞎了眼睛,从此就由小多多来做重建的天堂**院的放映师。这一段充分展现了小多多对**的热爱,和他母亲从反对到支持的过程。第二个转折就是多多的爱情路迷失,在Alfredo的劝导之下,决定出去闯荡一下,临走前Alfredo还“威胁”他永远不要回来。我想当时的他肯定不能理解。

  影片的点睛之笔是在快要结束的时候重现的,两个爱情故事的主角在几十年后相遇,一个成家立室,生儿育女,一个漂泊一生,事业有成,但是身边永远没有固定的女人。在多多最喜欢去的海边两人,道尽几十年的心结,终于得知阻隔他们爱情之路的竟是多多最信任的Alfredo。我想在那个时候他还不明白,为什么Alfredo会那么做。

  当一切都成为往事的时候,说起来似乎更加容易些了,可是事已至此,谁都不会使时间倒转,谁又知道当初若是没有Alfredo的谎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又能说今天的结局不算好呢?

  影片的最后多多看着Alfredo亲自为他做的那些当初被剪的接吻镜头,我想他明白了Alfredo的一片苦心了。但是他的泪水或许并不是为Alfredo所感动,而是为自己逝去的爱情而惋惜。

  多多得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很辉煌,但付出的是几十年的性欲满足后的空虚。Alfredo是看着他长大的,所以了解他的梦想,他肯定相信如果走出去的话,多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他编了多多那个士兵爱上公主的故事,他却多多回头。哪知适得其反,他只好不动声色地熄灭他们的爱情之火。

  如果要我下一个结论的话,我认为爱情并不一定是梦想的绊脚石,但是不相配的爱情可能就是。Alfredo或许就是但到了这一点才来挽救多多的。如果没有Alfredo的从中作梗,如果他们在一起了,或许他们的爱情之路也不可能走得很长,更加不可能有那段几十年后一诉衷肠的感人肺腑了。

  人就是这样啊,得到的永远也没有失去的来得刻骨铭心!

一多多的成长

《天堂**院》用一家普通且落后的**院,串联起男孩儿的成长和时代的风云巨变,其中参杂着温情、心酸、迷茫、迷失、憧憬、热爱等丰富多样的人生体验。在这个封闭的小镇里,**成为了人们唯一的娱乐方式,看**既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窗口,也是打发无聊时光的游戏。小男孩多多就是众多观众中的一员,他热爱**,并且与放映员艾佛特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在艾佛特失明以后,多多接替他成为了影院的放映员,继续为小镇的人民放映**。成年后的多多遇见了自己的初恋,却最终以心酸的眼泪告终。在多多伤心迷茫时,艾佛特鼓励他离开小镇,去广阔的外面世界寻找自己的天地。30年后,功成名就的多多再一次回来,迎接他的却是艾佛特的葬礼和天堂**院的倒塌。托纳多雷把多多的人生经历与**院结合在一起,书写出一封给生命、给**的温暖情书。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被剥离、被残损的过程,就像那座满目苍夷的**院,因为"人生不是**,人生难多了。"

二 多多的爱情

一个平凡的小男孩,热爱**,错失真爱后专注事业,成为大导演后,与真爱再次相遇,让人唏嘘。长辈给了他辉煌的名誉,却拿走了他的爱情,这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呢?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和士兵与公主的故事一样,最后等了99天的士兵为何离开了?我至今也没有想到一个好的答案。人的一生,对美的追求,对爱的渴望,执着与坚持,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惆怅的心情,在**最后托托看到最后一卷放映带时,想起的音乐一样,那封存起来的吻是美好也是短暂的,天堂**院消失了,而生活还是要继续。也许,遗憾才是生活的常态吧。**以**为背景,讲述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可能观众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台词“蓝眼睛的女孩是最难追的”。 

三老放映员和多多

老放映员对于多多,不仅是启蒙老师,如父如子,更是支持他“出去看看”的托梦人。我爱你,欣赏你,祝福你,但更希望有翅膀的鸟儿去搏击长空,有天分的少年去世间辽阔。在导演剪辑版里,故事的真相和遗憾也都被复杂的表现出来,为了多多,老放映员居然亲手拆散了当年的一对璧人。这样的复杂和冲突,我更偏爱,因为选择和代价总是相伴相生,不希望被局限一生的长辈,像父亲一样“为他好”看似越界,但时光飞逝,当年选的一定对吗?最后一幕,不仅是缅怀岁月的空白,更是致敬这段如父如子,仿若师生的特别爱意。

安静的放映大厅里,我看着“天堂**院”,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我不知道30年是否太长,但我被这种等待感动了。我本来打算笑着看整部**的,但是我离开的时候突然大哭起来。

或许,每个人都害怕什么都不等,就像《天堂**院》中老放映员艾弗达讲的故事,一个发誓要等100天才能换来公主爱情的人,在等完之后的第99天晚上悄悄离开了,“因为他害怕第100天到来的时候,会听到公主的拒绝。”他不敢接受这样的结局,所以选择了离开。与其让希望彻底破灭,不如让自己抱有一些幻想。

与艾弗达讲述的故事中的男人相反,**中的男主角多多从未放弃等待和追求。他一直在积极地等待和追求自己的爱情,无论是第一次的相遇,还是思念后的苦苦寻觅……哪怕是隔了30年的漫长岁月。

三十年后,他已经成为著名导演的多多。当他回到家乡看到一个长得和艾琳娜一模一样的女孩时,那种说不出的惊喜、激动和心痛涌上他的心头,这仿佛就是三十年前镜头里的艾琳娜的形象。玻璃硬生生从一只手掉到另一只手,地上晶莹的碎片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终于,我们见面了。在安静的海边,艾琳娜来到多多仿佛他们早有预料。他们在车里孤独地拥抱在一起。“你还是那么美。”多多说。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叶芝最著名的诗《当你年老的时候》中的两句话:“有多少人在你年轻快乐的时候爱你的脸,假的还是真诚的;只有一个人,爱你脸上那苍老而痛苦的皱纹,爱朝圣者纯洁而清澈的灵魂。”我觉得这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爱,超越了遥远的时间,空间的阻隔,生命的无常与冷漠。这是一个永恒的印记,任何时间和任何破坏都无法抹去。

影片结尾是多多童年被禁的镜头片段的放映带。当快乐、悲伤、感伤、调侃、忧郁或深情的亲吻镜头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屏幕上时,我想起了很多被放过的场景:我想起了多多,小时候好奇想把镜头胶片剪掉,我想起了多多,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拿着相机对着艾琳娜微笑。记得暗恋的时候等着艾琳娜开窗给他一个微笑的多多在雨中,看到艾琳娜在大雨中冲向他时的多多激动,艾琳娜在艾琳娜家门口因为找不到而尖叫的艾琳娜伤心开心的时候酒杯从手上滑落的多多再次相遇的时候的多多。

天堂**院讲述的不仅是**发展的历史,更是多多的情感历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成长。从天真无邪到浪漫理想,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从离开家庭到回到家乡,我们都在漂泊中寻找一个落脚点,停下来之后再漂泊。有希望,但也有希望被打破。保持不变的是这个简单重复的循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7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