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诵春天听雨诗抒情散文

却诵春天听雨诗抒情散文,第1张

  暮春四月,这里的雨多了起来,看到天空放晴,独自漫步浔州古城,黔江飘飘渺渺,百舸争流,沿着这美丽的江边散步,让疲惫的心灵放逐。

 “无端一夜空阶雨,”忽然间,轰隆隆的雷声伴着倾盆大雨席卷而来,我连走带跑在古城街道边躲雨。雷声阵阵震天炸响,如千军万马摇旗呐喊灌耳而来。闪电掌灯于黑暗中,辊雷惊蛰于黑夜,撼人魂魄而崔人振奋,如同上演一场深邃的幽梦。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这场雨来自苍穹高处,缥缈空灵,仿佛天国的仙乐;又似来自云层深处的演奏,袅袅娜娜、深沉低婉,犹如夜色中大提琴在歌唱;雨弥漫着芳香,携带一棵草一片叶和一朵花的奔放,为我吟哦击拍,为古城演奏一曲雄浑的交响!

 这场雨下得酣畅淋漓,雨声轻叩,雨水凝结成冰澈清凉的音符,弹跳于我的眼前。如线的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稠密,给远处的西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雨丝渲染出一片迷蒙,点缀着春夜的浪漫,恍如一首浪漫的小夜曲。滴答的雨声是春夜生命的律动,敲打着古朴的青石板,我在一片迷茫中,看雨一阵阵喧嚣而去……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雨又渐渐大了起来,远处高耸的楼房,犹如披上了一缕轻纱,显得是那么朦朦胧胧。街边那棵高大的阔叶榕,一副老成持重之态,颔首静默,任凭风雨的洗礼。而路旁边那一排排紫荆树,却在高处哗啦啦的拍响,苍劲的枝干如一笔笔狂草,写出生命不老的书法。身下的落叶,为季节铺出了厚重的地毯。狂风暴雨,使远处的空地腾起了树叶,挟着枯叶开始飞旋。

 看来,这场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我只好到街边的同事家里,借了一把雨伞打道回家。雨中漫步,心中弥漫的尽是无比清凉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那朵绚烂的雨花,跳跃为春季中最悦耳的音符。

 一个人兴冲冲地走在雨中,听着那风声雨声雷声,什么也没想,什么烦恼也没有,只有雨声这如此熟悉的旋律回荡在耳边。忽然想起苏东坡所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此豪迈。

 雨伴着风越下越大。雨落地上,一串串掌声在泥土中腐烂;雨落在身上,一声声喝彩让我迷乱。诗意般的雨滴敲响灵魂深处的琴键,惊起春夜一片婉约的和鸣。我忽然觉得,听雨,原来也是如此之美妙。

 诗人余光中曾说:“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在他看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雨敲打着浔州古城这张古老的琴上,那节奏柔美亲切,似幻似真,如儿时听母亲的童谣,摇摇欲睡。而今晚的大雨则像《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连屋瓦都被惊悸得腾腾欲起,在这样的意境中听雨,怎能不让人神思飞扬呢?心境不同,听雨的感觉自然不一样。雨打落在芭蕉上,有人听到的,只是响声;有人听到的,却是音乐!

 春夜,我总爱听雨,看雨在玻璃窗上生动地流淌,听雨在窗台上屋顶上滴答地叩响,不由产生了一种置身禅境的感觉。静坐在窗前听雨,不由浮想联翩,宋朝诗人张耒的一句“却诵僧窗听雨诗。”给我许多遐想。

 窗前,一帘雨丝幽幽而下,一泻而至,抒发一阙久远的诗章。淡然的眉眼里渗透远古的沉香,寂寞的词章迢递一路觅来。这雨声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如金声玉振,有如黄钟大吕,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雨所有的'故事,都已调好了颜色,捧着优雅的情丝,用浓淡相宜的笔墨,把春天的故事泼成一幅多彩的画卷。

 此时,我愿以文字为谱,以雨为歌。红笺页页,墨香悠悠,任指尖打开那流行的诗章,依旧会记得那眷恋叠叠,那一曲曲千古绝唱。今夜,我再将雨的故事重温,繁衍流年的暮色,跌落流云世间都化为雨的诗行。

 我最熟悉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真切地描画出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寻欢作乐,歌楼上闲听歌雨;壮年,漂泊天涯,客舟中愁听风雨;老年,寄人篱下,僧庐下听雨度残年。三个阶段好似三幅画,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其中折射出词人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气势磅礴,这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他那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咋一个愁字了得”。词语行间,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既写出了雨的缠绵不断,又写出了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这个如黄花般瘦弱的女子,只有难以名状的如雨云愁。“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词中写秋夜怀人,一派凄凉的氛围中,词人守着一盏将灭的孤灯,听雨打梧桐,一叶叶,一声声,唤起了满腹离愁。诗人借雨的意象来抒发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因为有了荷,雨显得更有灵性;因为有了雨,荷显得更有风采。

 雨向来是诗人最喜欢的意象之一。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关于描写雨的诗句。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诗中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雨,给了诗人许多联想,也给了我酣畅淋漓的感受。

 不由想起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写乌云翻滚如墨,春雨的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其声动人,其容动人,其情亦动人,洋溢着一种激烈、朴素的生活之美。也想起了白居易眼中的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其雨动情,其泪亦动情。那种由雨声引起的所思所想,可敬可颂,而其情其意,其人其事更是可歌可泣。春风伴雨,如诗韵飘逸。夜雨叮咚,谁在清唱一阙宋词,谁是谁的故事?层叠的心事,遥望淋漓大雨,一地的花落,浮的却是生生的旧颜。雨丝如水,风影摇红,那平平仄仄的雨丝中,谁又为谁倾城?谁又为谁画地为牢?

 今晚,独自坐在窗前,听雨吟诗。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指尖相触的轻拈间,一朵花开,一片云散,一滴水落。风生笔底,自己也随意在键盘上即兴敲打了几句打油诗:

 (一)

 陋室清幽小砚台,风腾万物夜徘徊。

 孤芳独静弄宣纸,雨伴诗声入画来。

 (二)

 雨打芭蕉音韵清,瑶池鱼跃唤灯明。

 诗心雅韵舒词赋,夜半吟诗诵雨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春夜,如水流畅的文字仿佛灵活了起来。飒飒的雨声和着悠悠诗韵,在春夜中穿行。吟诗咏雨,走笔间,这篇“却诵春天听雨诗”的文字落笔完稿。

白衣墨绘,字解倾情

五月末日,独吟凄凉,埋藏心语,未了心殇 凌乱片语,不自了然,不为谁人,忘却怎踱 吐露瞬间,念肠片语,苍天惝恍,地愚惘然 痴心片片,愁绪点点,肝肠寸断,情深谁谅 念珠细雨,胭脂侵染,青唇镀彩,盈送日晷 舞动声扬,徜徉凋零,冷艳迷魂,默默无言 字字

桃啊桃

细雨吹寒桃花庵 桃花庵前梦桃园 桃园笑谈桃花暖 桃暖水榭映河畔 蝶粉拂面犹带香 青藤锁墙游丝软 红尘一笑谁伴老 风中流芳逝满天 逝去寻迹蘅芜院 花落春空潇湘晚 多情儿女何处闲 欲把朱砂细磨研 折纸信笺泪无语 一夜红鲛伤春感 凭栏思绪遥相寄 魂牵梦绕桃花扇

忆红颜

你来了 如春风细雨 细腻而温柔 滋润着大地 滋润我 枯燥的心 绿油油的油菜地 碧悠悠的翠竹林 清澈澈的小河水 嫩生生的树牙儿 春回大地 生机盎然 你走了 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不尽 我的思念和祝福 春雨绵绵 行人匆匆 火车轰鸣 车轮滚滚 叹 相见时难别亦难

细雨桃花

桃走樱飞的季节 云被风拖成长长的线儿 悄悄飘下来 密密的发丝 不经意间洒落一地 桃儿把枝儿伸出来 掩不住的娇羞 醉了一世界 柔柔的雨儿轻轻掠过 淡淡的芳香 浮动着粉红的晶莹 池塘微波 情不自禁编织 一袭朦胧的雨梦 丢开 这娇羞 一幅美丽的风景 在世人的眼里

夜无痕·情无殇

忆昨日往事,今知几许? 虚度容颜,如过往黄花。 夜无眠,憔悴损,细雨绵绵! 低头冥,苦涩多,咋就将来? 晨光夕照,黄昏晚兮! 落叶满地,蝴蝶满天。 九月东风又吹,却不见那人儿归!

雨巷

又一次走进了 走进了悠长寂寥的雨巷 那些熟悉的苔痕 与曾经的叹息残留在墙上 一丝又一丝 仿佛是我满怀忧愁的思绪 沿着时光的缝隙蔓延 蔓延到了三年前的那个雨巷 雨巷依稀是今日的模样 只不过,在霏霏飘落的细雨中 我邂逅了一个穿着花白裙子的女郎 她发出深情

愁 情

细雨微风柳絮愁 桃花流水几多忧 谁家女子行寂寞 孤单脚步何处留

听雨

一片黯然浮于眼眸 掩去了那曾今有过的梦 滴滴细雨映入眼帘 也许换回了那曾今有过的痛 苍苍的天皱起了愁眉 一声呜咽也是壮烈 顶着一片心酸 躲在墙的角边 忍住眼泪听那雨水哭泣的音 任雨飘洒肩头 任泪纵横面容 只是不想把心 放在刀的尖口 以为这样可以摆脱去日

少年的忧伤

萧萧凉风 吹开了记忆的窗 淡淡的思绪 回到了遥远的地方 蒙蒙细雨 淋湿了少年的脸庞 眼角的水花 不知是雨水还是泪花? 静静守候 一位美丽的姑娘 无悔的付出 却换不到半分的肯定 失魂的眼神 看不到路途的远方 跌跌撞撞 无比迷茫 冰冷的雨滴 淡去了少年的迷茫

细雨江南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愤怒的蝴蝶

月下花前湖亭边 寂寞深夜谁在舞弄翩翩 秋来花去风雨间 潮起潮落终不眠 明月让你太留恋 花香让你太挂牵 窗外细雨乱纷飞 不知尘事是与非 梦里为谁去流连 梦醒为谁泪满眼 为谁变蝶而破茧 挣断自缚的丝线 尘埃已定尘世间 你用死别作眷恋 三生石上镌碑念 月光下为

亲情忆

细雨狂风现秋意 几许深浅 孤人独梦 泪湿娇容无人津 烛芯燃尽思未续 几分思哀 几分愁 顾念亲时一片深情一片怜

雨夜的故事

雨夜 我凝视窗前 蒙蒙烟雨 是离别的留恋 雨夜 我独坐床边 绵绵细雨 是无穷的想念 雨夜 珠珠雨儿 淋湿了我的衣衫 飘落在海峡两岸 淅淅沥雨 表露了我的心愿 道不尽那般眷恋 雨夜 轻轻雨点 带着我回到乡间 阻不断乡情绵延 屡屡愁绪 萦绕身边 雨夜 柔柔雨滴 装满

无题

突然看到那似曾相识的背影, 一下子,想起了你, 我的爱人, 你在哪里? 窗外那飘零的细雨, 好像还残留着你的气息, 勾起,我那残存的记忆。 雨中的你,如同欢快的精灵, 溅起水花,踢着稀泥, 用欢笑感染,用歌声祝福。 你是雨的化身, 雨是你的灵魂, 那

你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你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文/沈金宝 当一种往事已沉淀为一种思念 我会对天上的明月举杯狂饮 无奈的轻纱笼罩着我 就像迷雾中的你 若离若即 五月的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 一个文字就是一颗雨滴 砸进我的心里 一种怅然若失的忧伤 一种失魂落魄的美 镶嵌在五月的梦里

天晴物语

细雨带着叹息远去 朝阳携着远古的微笑缓步走来 我微眯着眼打量 聆听生命璀璨的呼吸 楼宇僵直的线条也呈现别样的柔和 阳光铺洒在大片的三叶草上 是否也铺洒了大片的幸福与希望 远山雨洗如黛 在慵懒的阳光中苏醒了容颜 匍匐在蓝空的脚下 山腰忽隐若现的岩石 恍

枫言枫语(五则)

那烟波尽处,又是谁如莲的身影 在枫桥细雨的渡口,打着竹伞 让陈年的伤口,开始清晰可辨

仲夏夜之爱你

为你贮一海的思念 泛滥在心潮 为你蓄一生的柔情 涌动在胸怀 深深浅浅的江浪 迷离悠悠的细雨 你的臂弯 应该正搂着夏风的柔波 或者正指引我走入你梦想的城堡 把对你的思恋写在雾霭里 把你明静的泪挽在月光中 搁在我燃烧的夏季 任凭时光催促我的眼眸 在爱你的乐

春梦

提起笔 花香沁满了笔尖 搁下笔 繁花覆盖了我的文字 弹起古筝 花化蝶蝶化漫天飞雪 勾住了江南的莺飞草长 留下绵绵细雨 飘春梦

七夕恋曲

一:杯盏夜吟(藏头诗) 周遭星月蹙眉弯, 巧舌拨乱廊缘断。 琴瑟香消碎月残, 我将无眠枕孤鸳。 爱自月吟蟾宫仙, 你托泪颜于云烟。 朱红香脂锁残弦, 明天清风羽翩跹。 二:咏莫拉克 斯夜已微寒, 只怕暮来晚。 细雨点微澜, 夏风沐长帆。 望眼穿岚烟, 振

胭脂

花落有声,泪流有情,滴滴湿心房。 漫漫细雨飘落的心伤,轻轻微风吹散的红妆。 待我思念归去后歌唱。 遥远的故事,古老的深巷,留下了斑斑的风霜。 芙蓉出水只为那瞬间的清香。 清晨初妆好似桂花吐芳。 胭脂般的微笑,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 我在朦胧的烟雨中

我一个人散步

我一个人散步 在黄河南岸 在崤山之巅 在群芳争艳的花园 在蒿草丛生的古渡 在细雨飘洒的街头 在月光如水的郊外小路 纯洁的情感苦苦苦 善良的心地误误误 美好的愿望空空空 满腔的悲愤诉诉诉 我一个人散步 在鹿邑 在曲阜 在万里长城 在千年旧都 在异国他乡的海

钢轨上的随想(无颜)

车驰细雨湿透黄昏 昏黄街灯放大城市的倒影 一声嘶鸣的汽笛划破宁静 此时我权当一个过客 看飞掠的风景 看善变的人生 闭上眼品尝失落的冷清 列车缓缓驰向夜幕 驰向那墓穴般幽深 接着下一个 车与轨发出无休的轰鸣 让人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夜渐渐深了,终于合上疲

秋夜随笔

仰望夜空灰蒙蒙, 细雨点点霎时停。 街市喧闹人来去, 车流串串走华灯。 酒楼欢笑皆权贵, 路边食客亦纵情。 尘世兴衰终有定, 落叶何必怨秋风?

车站惜别

终于 还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不得不 噙着热泪 踏上外出的旅程 挥别了 曾经侃聊的网友 那无拘无束的瞎侃 那无微不至的关爱 那和风细雨的问候 那感人肺腑的倾心 都将随着我的行囊 伴我漂泊远方 惜别了 养育我的土地 那青山绿水 那鸟语花香 那高天淡云 那蜿蜒小径

卜算子怀父

细雨锁心愁, 残月添幽怨。 情寄悲思故未还, 尊去此生憾! 极目绪难收, 唯念儿时乐。 此景何凄恐自知, 谁解其中味。

钗头凤盼

细雨闹,人消憔。独盼骄阳天公笑。 常思伊,莫等闲,劈开云霄,与汝相伴。 盼、盼、盼。 红花俏,留时少。袭走恶风枝头

红颜

开在雪里的花 悄悄的 映入眼窗 淡淡的温柔 瑟瑟的清香 飘渺而久长 跑在晨里的风 轻轻的 绕在身旁 看不见的身影 听不见的声音 石化了愁伤 露珠里的阳光 脉脉的 涌进心房 浅浅的温暖 深深的感动 无法遗忘 蒙蒙细雨 心潮涨 一阵飞雨 一阵迷茫 一钩弯月 梦里藏

回忆

还是年轻灿烂的容颜 爱人的眼眸 清晰地浮现 记忆化作青鸟 飞越时空 怀念宛若寂寞的月光 依旧是南国烟雨 习惯了 细细雨丝的抚摩 轻轻摇曳的雨荷 只是寻不见 那把粉色的油纸伞 翻开那本旧时的诗集 扉页上 签名已然退色 昔日的诵音 曾经饱含着温情 是那么遥远而

无题

温婉佳人遇未期 细雨微朦作良时 黄髫小儿不识趣 教伊错过悔来迟

听你,听我。

你是谁,我又是谁?

你是雨,我也是雨。

春雨轻的日子过去了,我们就要迎接绵延不绝的夏雨。

准备好了没?

听你,听我。

(2)很多人喜欢听雨,也就是在雨中走走的感受。

不过,有的喜欢轻轻的落在身上,有的需要大雨把自己浇个通透,还有的,举把浪漫色的小伞,听着伞布被雨击打的声音。

总得有个地方来坐下来谈谈自己心中的雨,眼中的雨,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这儿有一个地方。

听雨轩。

此轩名听雨。

我是雨,

云里的生命。

我是雨,

泥中的死亡。 我随闪电来,

轰轰烈烈。

我跟土石去,

平平凡凡。 来,

为了见世界,

只时间太短暂。

去,

没有存悔恨,

虽结果太庸碌。 雨如人,

有一生。

人似雨,

有向往。 最缠绵的莫过于春雨。她是那么轻柔,那么温情,在淡淡的细雨中结伴散步,很容易跌入浪漫

最惬意的莫过于夏雨。她是那么突然,那么热烈,在哗哗的暴雨中洗涤心灵,胸中的烦躁与块垒一扫而尽。

最潇洒的莫过于秋雨。她是那么飘逸,那么疏放,在霏霏的烟雨中悠然沉思,你会体味到人生成熟的魅力。

最沉重的莫过于冬雨。她是那么冷峻,那么愀然,在咚咚的阵雨中追溯往昔,将勾起你逝去的惆怅,还有依恋的良宵。

我极喜雨中去逛街。密密的雨点驱散了大都市的喧哗、嘈杂和沉闷,于是往日眼中狭窄的街骤时变得宽广漫长;轻灵的雨珠洗尽街心的浊尘,龌龊与猥杂,于是万物渐显明亮纯净的光泽,绿的更绿,红的更红,更好看,一把把七彩雨伞,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点缀出满街的万般风情。 我更爱雨中去旅游。肃穆的青山原来多妩媚,深幽的绿水恰似好温柔。丛林变得滋润,石阶更显轻盈。雨中看云飞雾起,变幻多端,正如人生莫测;雨中泛舟寻清趣,远近皆朦胧,人在诗意中。 雨天更宜躲进小楼,隐于陋室,约三五知己,或品茶叙旧,议论风发,谈大侠之传奇,侃世道之滑稽;或雨中听丝弦,江南风情曲中论,大弦小弦皆有意。 有雨无朋亦怡然,独坐窗下听雨读书,读诗词曲赋,读散文小品,读好看小说,如沐春雨,如饮陈酒,如见真情。或愁肠百结,蹙眉长叹,替古人垂泪;或喜上眉梢,夙愿如尝,得千古知己。 我与雨有缘,因为好多奇思妙想皆在雨中萌发;我与雨有缘,还因为敏感的心路变幻出诸多精彩迭起的故事。 ——曹正文《雨缘》

汪国真 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怎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然。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太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漫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奇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0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