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多浪漫?

为何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多浪漫?,第1张

李白被称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是因为他的作品不和其他诗人一样注重描写现实世界,他的思想经常和常人不同,他的思绪经常可以飞到九霄云外,用许多夸张和唯美的修辞手法来展示自己所见所闻,并且我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并且经常在醉酒的时候写诗,这也从侧面表示李白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如痴如醉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他所写的诗篇都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

李白可以写出如此浪漫唯美的诗篇和他身处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李白生于盛唐时期,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候,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所有的文化交织在一起,所有的思想都非常开放和包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白如此夸张唯美的诗篇可以被流传下来的原因。

而且李白是一位闲云野鹤的诗人,他到处游玩,拜访了许多名山大川,看遍了中原大地的美景,这对于他的写作也是十分的有帮助,因为这可以更加的开发他的想象的能力。虽他郁郁不得志,没有能够进入仕途,不被重用,但是他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心情寄托到了山水之间,将自己的远大抱负融入到了他的诗词里,这也是他的诗词浪漫的一个原因。

李白不像其他的诗人一旦遇到到仕途不顺就会写非常悲伤的诗文,他是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全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心情不顺的时候就通过游玩和喝酒来解除自己的烦闷,并且会写出藐视权贵和潇洒自信的文章,他的一生虽然漂泊,但是却也过的充实,游览了许多的名山大川,认识了很多的贤人雅士,而且留下这么多千古绝唱为后人所熟知,并且被尊称为诗仙。

所以李白是伟大的,正因为他与生俱来的浪漫与洒脱的气质,他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所以你要问我他有多浪漫,我只能说从古至今他属第一。

1、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2、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4、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唐肃宗时李白曾投身于永王李璘幕府帐下,因李璘丹阳起兵叛乱兵败,李白受到牵连,被治罪流放。后虽被大赦,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流浪到当涂,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仰慕李白的文才和人品,得知李白遭遇后,毅然把李白在当涂安置下来,生活上给予多方照顾。

李白死于当涂,终前,把一生诗作托付给李阳冰。李阳冰不负重托,便用精美的书法把书稿重新抄录编成《草堂集》20卷,还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流传于世。李白的诗作所以能广为流传,除诗本身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外,李阳冰编辑整理之功也是功不可没。

李白的第一个夫人叫许氏,是唐高宗时的宰相安陆人许圉师的后裔。开元13年间,李白离开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的云游生活。这期间,他读到了同乡司马相如的文章,对楚地云梦景色大加赞赏,于是慕名前去游玩。

来到安陆境内时,恰逢“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这里的“许相公”指的就是许圉师,他曾在唐高宗龙朔二年担任左丞相,为门下省一把手。不过,李白和许氏结婚的时候,许圉师已经过世50多年,早已不在人世了。

至于李白为何会和素不相识的许氏结婚,又是何人做的媒,我们不得而知。最大的可能是许家招上门女婿,李白仰慕许家的门第和名声,甘愿入赘,企望他日实现平生抱负。

其后,李白定居安陆十年,过了一段相对平静而闲适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此期间,许氏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名平阳,儿子名叫明月奴。不过,许氏在和李白结婚不久后就去世了。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李白《长相思》

大唐盛世。

一个小男孩出世了。

母亲问:“取什么名字好呢?”

父亲看着一树的李花,说:“李花怒放一树白,就叫他李白吧。”

二十年后,李白长成翩翩佳公子。他喜欢吟诗作对,云游四方。一日,他来到了长安一个酒楼,看到许多人围观。他走近一看,一个女子正在唱一首曲子:“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女子的歌喉清脆,如山谷里的夜莺,女子的容颜娇好,如再世的西施。好多人都被女子征服了。李白也深深陶醉。

女子一曲唱完,满堂喝彩。她盈盈一弯腰,:“感谢各位的捧场。小女子名叫蝶舞,苏州人氏。因家道中落,流浪至此。无以为生,幸自小学得琵琶,小女子不才,献丑一曲,望各位发发善心,赏小女子一口饭吃,小女子不胜感激。”众人纷纷倾囊解裹。李白走上前去,放了一钿元宝:“在下李白,一介书生,闻听姑娘弹得一手好琵琶,甚为欣赏。在下有一个主意,不知姑娘同意与否。”蝶舞轻轻一笑:“愿闻其详。”李白说:“在下不才,喜吟诗作对,在下愿与姑娘合作,在下吟诗谱曲,由姑娘演奏,如何?”蝶舞说:“好!”

从此,李白与蝶舞成了酒楼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白的诗词飘逸动人,文采风流,蝶舞的容颜如花似玉,演艺高超。才子佳人,天下无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良辰美景容易去,落花流水总无情。”正当李白深深坠入情网的时候,蝶舞不告而别。

李白遍寻未果,佳人远去,李白感叹:“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摧心肝。”

世事多变,李白继续云游四方。十年后,李白来到了苏州。多情的江南,下起了细细的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白漫步在安静的小巷里,轻轻地,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寻声而至,来到了一个小院。

轻轻,扣响那古老的门,门吱呀开了,一个小姑娘出现在门外,她礼貌地说:“您找谁啊?”“在下李白,闻听姑娘的歌声,好生熟悉,让在下想起了一个故人,她的名字叫蝶舞。”

“蝶舞!她是我的姐姐。”

李白欣喜若狂,他激动地问:“她,在吗?”

“请进来吧。”

李白在小姑娘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小小的房间。房间正中,赫然摆着一个灵位。上写“蝶舞之灵位”晴天霹雳,李白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蝶舞,原是苏州刺史荣岂芜的女儿。荣岂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得罪了一个当朝权贵。那个权贵用计陷害荣岂芜,令他入狱。为了父亲的冤案,蝶舞孤身一人。从苏州来到长安,一面在酒楼弹奏琵琶,一面设法找到了父亲的好友,当朝大将军马如龙,一起收集证据,到皇上面前告御状。那个权贵得到了法办,但是,那个权贵派出的杀手,将蝶舞绑架到一个小山村里,杀了她。

李白惊叹:“好一个奇女子!不枉我今生爱过她!”

小姑娘将李白带到了蝶舞的墓前。李白含泪,取出一枝竹笛,在蝶舞的墓前,吹奏了《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常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

我走在夕阳之后,牵来满天星斗。那闪烁的音符,把沧桑变的玲珑剔透。我向那无边的璀璨伸出了手,不是想握住,只是想问候。

1、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

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

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2、汪伦之情

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为白写序

李阳冰曾与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唐肃宗时李白曾投身于永王李_幕府帐下,因李_丹阳起兵叛乱兵败,李白受到牵连,被治罪流放。

后虽被大赦,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流浪到当涂,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仰慕李白的文才和人品,得知李白遭遇后,毅然把李白在当涂安置下来,生活上给予多方照顾。

李白死于当涂,终前,把一生诗作托付给李阳冰。李阳冰不负重托,便用精美的书法把书稿重新抄录编成《草堂集》20卷,还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流传于世。李白的诗作所以能广为流传,除诗本身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外,李阳冰编辑整理之功也是功不可没。

4、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

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李白14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有一年春天,有个姓胡的乡绅过50岁大寿,宴请全城富户名流,也请了李白。

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却不拘礼法,便想当众出他的丑,让他收敛一点。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石岩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正往外流。

胡乡绅对李白说:“听说贤侄才华横溢,老夫这里有一上联,却苦于没有下联,今特请对下联。”说着便摇头晃脑地念道:酉加卒是个醉,目加垂是个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略加思索,指着胡乡绅肥胖的身体对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众人不禁捧腹大笑,胡乡绅显得非常尴尬。酒后,胡乡绅陪众人到花园散步,见荷花池中几只鹅在戏水,便指着小鹅对李白又出一联: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这时,池里恰好有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东张西望,李白眉头一皱,脱口对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胡乡绅知道自己的确不是李白的对手,也就不再为难李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2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