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较有创意的奖项名称

乒乓球比较有创意的奖项名称,第1张

以下是一些有创意的乒乓球奖项名称:

1 最佳创意奖

2 最佳高难度奖

3 最佳卖力奖

4 最佳配合奖

5 最佳时间奖

6 最佳趣味奖

7 最快奖

8 最慢奖

9 最糗奖

10 最逗人奖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类型和参与人群来定制专属的奖项名称,例如:

1 儿童组比赛:小神童奖、小冠军奖、小英雄奖等

2 青少年组比赛:明日之星奖、青春活力奖、技高一筹奖等

3 成人组比赛:实力担当奖、全场最佳奖、永不言败奖等

总之,通过创意的奖项名称可以更好地激励参赛者,增强比赛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感觉许昕真的是唱歌还是比较好听的。所以他才能够在晚会上给大家唱歌。如果要是唱的不好听的话,他估计也不会出来献丑了。许昕唱歌的声音还是比较低音的,所以他适合唱这首歌曲。而这次奥运冠军能够去连线湖南卫视的晚会,也是让湖南卫视的晚会熠熠生辉。

我觉得湖南卫视真的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卫视,其他的卫视请的都是一些流量明星,而他们却请了奥运冠军,真的是发挥了正能量,我们的观众就是应该看这样的奥运冠军,少看一些那些没实力的流量小鲜肉应该给这些真正的英雄一些镜头,这才是我们应该要追的明星。

许昕真的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获得过很多的冠军。他效力于国家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许昕和马龙,还有张继科曾经被称为乒乓球国家队的三剑客。有他们三个参加的比赛,可以说是金银牌全部能入怀中。根本就不可能让其他的国家有任何的机会,所以他们是我们乒乓球的骄傲。而马龙和张继科他们两个都是非常优秀的拿过一些大满贯的冠军,但是许昕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不过他依然是特别的优秀。好多人都说他是为了成就其他人而没有拿大满贯的冠军,要不然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大门冠冠军。我觉得许昕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一点是,他打球非常快乐。

许昕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很喜欢满场跑,而且打的球全都是一些漂亮球。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打,感觉他把这项运动当成了是乐趣。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才能够发挥出好的成绩,才能够在大赛之前稳住心态。这样的人才能在经历失败之后还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许昕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运动员。

关于乒乓球的故事有很多,但很难有比刚刚在中国成都所发生的更加精彩。2022年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成都,是自2018年哈尔姆斯塔德世乒赛团体赛以来的首届比赛。时隔四年的团体赛回归,赛场上汇集了很多前所未见的因素:强烈的戏剧性、激烈的对抗、有趣的瞬间、美妙的浪漫时刻。本次赛事的呈现是史诗般的,赛事的组织者将球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做了清晰的展现,并且贯穿整个赛事并成为最鲜明的主题。

让本次赛事如此特殊的原因之一,在于很多戏剧性事件在赛前就已经发生,人们甚至一度质疑比赛能否如期举办。此前,2020年釜山世乒赛团体赛成为了二战以来首次被迫取消的世乒赛;之后,在年初发布比赛日期仅仅一天后,由于奥密克戎疫情,本次赛事被推迟到了2022年第四季度。在新的开赛日期之前,成都采取了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四川省发生了地震,一系列事件让所有人的心神都为之牵动。在等待了4年之后,很多人都担心赛事不会成功举办,或者需要一个备案。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张的局面。

当一切准备就绪,比赛大幕开启,赛事参与者们的表现无可挑剔,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乒乓球的国球地位。一共有1272人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有来自36个成员协会的440名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222名来自全球的媒体和转播商,40名国际乒联大家庭成员,组委会的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570人。我们不仅要感谢中国奥委会、中国乒协、成都世乒赛组委会,还要感谢为世乒赛团体赛付出的所有人,你们每个人都是明星。

我们看到,在聚光灯下,马龙主动向裁判示意对手擦边球应该得分,向世界展示了优秀运动员应该有的素质。很多球员在比赛结束后争相和马龙以及中国队合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比赛临近结束,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中国男队和女队成功卫冕,当中国队高高捧起极具历史意义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中国的国歌在赛场上响起,世界乒乓球大家庭的每个人都感到深深地激动。

祝贺中国队,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对此无比自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在旗下3个电视频道播出了所有一号球台的比赛,并且首次在世乒赛历史上以4K高清信号制作和播出,累计有124亿的中国观众观看了世乒赛,其中中国队和德国队男团决赛是近10年来除奥运会外,收视率最高的比赛。

日本选手们的出色表现也再一次成为焦点。张本智和在半决赛出色地拿下两场胜利,让东道国的观众们紧张地屏住呼吸——有些人甚至需要走出场外透透气。张本智和堪称本次赛事中发挥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在女子组的比赛中,日本队也闯入决赛,但他们的青年选手仍需要更多的出场机会。

德国男队凭借在半决赛中的出色表现杀入决赛,他们在本次赛事中的表现超出了所有观众的预期。德国教练约尔格·罗斯科普夫的成功执教,被公认为是世乒赛团体赛历史上最出色的表现之一,一枚银牌也让他对德国队的未来表现充满期待。德国女队和中华台北女队、日本男队和韩国男队也发挥出色,斩获团体铜牌。

本次比赛从筹办阶段开始就充斥着大量工作,工作人员必须面对不同的管理流程和预算,比如包机。赛事本身在闭环系统中进行,一切流程均控制得当,以确保安全。闭环内的参赛人员在赛后可以尽情享受中国的美食、文化和艺术,让他们在辛苦和漫长的比赛之余得到放松。

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女士在她首次担任领导角色时有着杰出的表现,并真正兑现了她之前在休斯敦世乒赛期间的承诺:将和平带回到球台上,确保赛事的举办能够具有积极的前瞻性,以清晰、平静和集中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这届世乒赛同时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决策。国际乒联执委会委员、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被任命为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同时当选为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索林主席与刘国梁主席的互动让所有人都倍感鼓舞。

洲级联合会的代表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赛事中,国际乒联和亚乒联盟的高级别官员频繁现身。卡里尔·阿尔·默罕纳迪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确保国际乒联的业务能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欧乒联代理主席佩德罗•莫拉首次亮相,并对中国乒协、亚乒联与欧乒联之间的伙伴关系印象深刻。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前原正浩先生和柳承敏先生也多次出席相关活动。虽然有部分官员因故缺席,但相信他们会在条件放宽时继续出席活动并发挥作用。

本次赛事属于顶级国际赛事, WTT世界乒联赛事管理团队与中国乒协赛事团队强强联合,确保了赛事筹办所需的高规格软硬件配套设施。2023年世乒赛将在南非德班举行,这是象征世乒赛主办城市的埃及杯自1939年以来首次回到非洲大陆,而本次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筹办经验也将确保在德班世乒赛筹办过程的顺畅,经验丰富的国际乒联集团团队届时将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话虽如此,马龙在最后一幕确实提醒了大家,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很重要,事实上是他站在领奖台上提醒我,该减肥了!

球员作为赛事的主角,对本次赛事的场地条件、管理、运营和服务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比赛临近结束的发言中,运动员代表普里莫拉茨先生对运动员、工作人员们的努力表达了高度赞扬。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向广大球迷们展现了乒乓球历史上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赛事。国际乒联集团向中国奥委会、中国乒乓球协会、成都市委市政府、所有支持本次赛事的中国人民、以及在电视机前和移动客户端成千上万的观众们表达诚挚的感谢。有了你们的支持,相信未来的赛事将会更为精彩。有了这种力量和勇气的鼓舞、再加上新的合作伙伴的支持,相信乒乓球事业一定会腾飞。

同时非常感谢两位负责前期工作的国际乒联团队工作人员周到女士和曹晶晶女士,她们获得了内部的一致赞誉。

感谢所有参与赛事的人,期待很快在中国能继续举办更大更好的赛事。对于那些不参加WTT澳门和新乡赛事的人,希望各位有一个美好的旅程,并在您所在的城市不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于那些留下来正在休整的人,让我们继续为乒乓球运动创造美好未来,并继续在中国为世界奉献两场精彩的乒乓球赛事。也请继续关注将于11月在格拉纳达举行的世界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在突尼斯举办的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以及明年1月在阿曼举行的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圆满落幕。

祝安,国际乒联集团首席执行官

​史蒂夫·丹顿

瓦尔德内尔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一个为乒乓球而生的天才更是一个不败的传奇。

他是一个既熟悉了解西方乒乓球技术又熟练掌握中国技术的完美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他加快了乒乓球业的发展,也是他将中西的两种不同技术相互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全方面进攻型打法。瓦尔德内尔运用自己独特的能力让所有的对手苦不堪言。他的打法也让无数的运动员争相仿效,但他们却经常形似而神不似无法学到老瓦的一点儿。

他是第一个获得大满贯的人,他所取得得成就使他,无愧于自己响亮的名字,也无愧于自己的能力,也无愧于众多粉丝的信任。多国粉丝,多个民族的人都为他而疯狂。

瓦尔德内尔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乒乓球球员,他很机智,是一个敢在国际大赛上与任何一位实力强劲的对手玩心理游戏的运动员。你我都知道心理游戏很考验人的心态,也是非常费人心神。对于老瓦比赛的其他人来说,他们除了要面对老瓦强大乒乓球技术之外,还要面对老瓦的心理游戏。精神肉体两方面的折磨。这种折磨已成为所有的乒乓球员的恶梦。

老瓦早已成为乒乓球的传奇,在我的心中,老瓦是最为厉害的乒乓球员。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一个可以与瓦尔德内尔相对抗的球员。虽然孔令辉在一次赛事上打败了我心中的男神。但他与瓦尔德内尔相差很大。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最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她说着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福原爱从小就来到中国打球,和王楠,张怡宁,刘诗雯也都有非常好的关系,也是非常可爱,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福原爱,而且福原爱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和孔令辉、刘国梁等人也都非常熟,打球还特别喜欢哭,很多人都因此非常喜欢她。作为一个乒乓球员,福原爱虽然没什么辉煌的成就,但为人亲切,长相可爱让她在公众前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加上福原爱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在国人看来,就感觉十分有趣了。另外,福原爱很好地“代表”了日本文化。福原爱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妹子,可爱、圆脸、萌,国人对于理想中日本妹子的特点全都体现在了福原爱身上。最主要的是,她作为一个日本人,可以跟中国队友相处的特别好,没有隔阂,这是难能可贵的。

之前景甜和任嘉伦一起拍摄《大唐荣耀》,任嘉伦以前又是乒乓球运动员,和周雨关系很好,而张继科又和周雨是好友也是舍友,这样张继科和景甜就通过这一层层的关系认识了。不管是怎么认识的,这两人是情侣关系是肯定的了,一个是体坛王子,一个是当红花旦,看似没有关联,但这一脸的高颜值还是满配的。

  1

  1971年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

  4月14日,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

  2

  名古屋载誉归来后,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了国家***的接见。女队队员郑敏之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周总理走过人群时,忽然回头叫着“郑敏之,郑敏之”,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总理一把拉到主席身边,搂着她的肩膀向主席介绍,邓大姐也过来搂住队员们,称赞她们真了不起:“小小的银球震动了地球。”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31届世乒赛的任务圆满完成。在4月7日中国乒乓球队与亚非拉各

  国的临别游园会上,悄然离席的赵团长回来后宣布了中国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消息。同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的会议上也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1971年,中国新外交攻势,首先从乒乓球队开始。

  1971年4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接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而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很快做出了回应,几项对华新措施对外宣布,中美关系跨出关键性一步。

  1971年11月,五十多个运动员正在北京参加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时,由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提议的关于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以77票成通过。这期间,中国与20多个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尼克松如愿访华,周恩来还在首都体育馆为尼克松安排了一场意味深长的体育表演。之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关系更进一层。中国迎来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高潮。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16人抵达美国底特律,此后的18天里,他们把友谊的种子散播到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每一个角落。

  身为当时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李振羽还特别记得中国运动员扶起摔跟头的美国黑人运动员感人一幕,正如在白宫,尼克松欢迎中国代表团的招待会上说的:“在比赛过程中,必然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你们率先沟通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最大的胜利者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

作者:山佳

作为一个乒乓球的准球迷,N年前总要买上一本《乒乓世界》,倒不是对其中的技术分析感兴趣,而是喜欢看看自己欣赏的选手,过上一把追星的瘾。因此,对倪夏莲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倪夏莲,与蔡振华属于同一时代滴,也算现任乒协主席刘国梁的师姑了。在第37届世乒赛上,她与郭跃华这对混合搭档,一路过关斩将,曾击败曹燕华与蔡振华组合,获得混双冠军。

此次东京奥运,倪夏莲已是58岁的奶奶级选手,代表卢森堡出战。在女子单打第二轮较量中,她迎战17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第一局,倪夏莲就以11:2拿下,绝对宝刀不老。只可惜,还是因为岁数、体力原因,以3:4惜败给小将。就这样,倪夏莲结束了自己的东京奥运之旅。

之后,倪夏莲很是大度地表示:胜负输赢对我而言,其实早已不再重要,能够再次站上奥运会赛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

01

倪夏莲,1963年出生在上海杨浦区一个纺织工人家庭,手足五人,她是家里的老小。

1970年,夏莲开始接触乒乓球,就在水泥球台上开始练习。她喜欢琢磨,看着左邻右舍的大哥哥大姐姐打球,她就得出一个结论:原来乒乓球就是打到别人接不到的地方啊!小小年纪,悟性有加。

1970年,夏莲上了小学一年级,并进入校乒乓球队。教练特别喜欢夏莲,认为她是棵好苗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当夏莲把进入校队的消息告诉老爸后,老爸语重心长地嘱咐自己的宝贝女儿:你既然答应了,就得踏踏实实地学好本事。在老爸这里,女儿总是很棒滴,这也给了夏莲无限勇气。

上到二年级,需要每天早晨6点起床训练一小时,夏莲毫不迟疑,说练就练,天寒地冻也不怕。

1976年,夏莲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这是一个为上海队、国家队输送后备人才的基地,有着良好的师资,更有你追我赶的小伙伴们。

在这里,夏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知道如何在击球时,更好地带动腰和脚的力量,更养成了规律作息的生活习。以致于在58岁的高龄,还驰骋在世界赛场,这时的夏莲,总会轻描淡写地来上一句:吃老本哦。

1979年,在第四届全运会预选赛中,代表上海队出征名不见经传的夏莲,竟战胜世界名将童玲,令人大跌眼镜。这次获胜,也让夏莲昂首挺进国家队。

02

初来乍到,夏莲就发现:在国家队这个人才济济的圣地,想要脱颖而出,成为主力队员,就如同上天摘星星一样难。

天生命不硬,只能靠努力,笨鸟先飞成了夏莲的座右铭。每次训练,夏莲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每捡一个球,都是一路小跑,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就是在梦里,她都会一次次挥舞着球拍”快,接球,球来了“……

即使训练如此刻苦,在精英成群的国家队,夏莲还是不够出彩,坐足了三年冷板凳。那三年,夏莲始终没有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她没有怨言,更多的是恐惧。她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水平滴,为什么不相信我呀?

严重的竞争压力,让夏莲觉得危机四伏,小时那种打球的快乐消失殆尽,她认为,自己还不够好,还要加倍努力。

在国家队,虽然夏莲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但也没被开回上海队。等她离队很多年后,教练才跟她坦言,你知道吧夏莲,国家队一直没有把你退回去,因为你太刻苦了,你捡球都是在小跑,打扫卫生全部都是第一名,上文化课又是优秀的,我们不忍心开除你,而你又那么热爱乒乓球……

03

一天,周兰荪教练满腹心事地对夏莲说:可否想过改长胶?如同灵光乍见,夏莲心中一动。

这也让夏莲醒悟,必须要在技术上有突破,有长进,否则被退回上海队,那可不是她的风格。

可真要改技术找人咨询时,谁都不敢下这个决断,因为这事关一个运动员的”生死存亡“。成功了好办,但若不成功,谁敢负此责任?

夏莲请教马金豹马教头,马教头倒是开门见山:要想拿世界冠军,只有背水一战;要战胜自己,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去拼命争取,这总比不死不活强。

夏莲环顾四周,主力就四、五个人,二十余人全都是陪练。与其按现有直板正胶打法等着被淘汰,还不如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改为长胶倒板进攻打法。

说改就改,夏莲还是勇敢接受了挑战,那是1982年2月。刚开始,夏莲在队内的成绩,直线下降,几乎没有资格代表上海队参赛,更甭提代表国家队出征了。那时的她,就像无头苍蝇,寝食难安。

好在马教头带着夏莲一起加大运动量,从每天训练五小时增加到八小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解决问题。终于,夏莲找到了窍门,并摸索出正手八种接球法,练出了自己的独门手艺。

同年10月,夏莲在全锦赛上以怪球闻名,并拿到第二的成绩。这样,她具备了参加世界级比赛的机会。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在日本开幕,夏莲以黑马身份参加。最后,她与队友一起拿到了女子团体冠军,并与郭跃华联手,斩获混合冠军,那是她的高光时刻,足以载入个人编年史。

1986年,夏莲决定退役,她觉得自己应该走下一段的人生路程了。她做这个决定也不容易,因为乒乓球已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了,少了这个球,就好像人生失去了什么。

但再多拿一个冠军,对她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人生当断则断,毕竟乒乓球不是自己生命的全部。

夏莲去了上海交大读书,还是刘国梁刘主席的学长呢。即使去读书,夏莲还经常做和乒乓球有关的梦。最痛苦时,梦中的自己还在队里,还在训练。梦醒时分,一切物是人非……

04

八十年代末期,好多退役球员出国打球,如蔡振华去了意大利,曹燕华、施之皓去了德国。而夏莲也实在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乒乓球,就与德国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1989年夏天,她登上前往德国的飞机。

尤其1991年,来到的第一天,俱乐部主席,也是市长大人,亲自到海关来接夏莲,就像慈父一样,张开双臂,拥抱着她。

在欧洲乒坛,夏莲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大杀四方,三次获得欧锦赛单打冠军,三次欧洲十二强赛冠军。夏莲感到很神奇,乒乓球给她带来过痛苦,也让她收获了很多希望与幸福。

夏莲的夫君,名叫托米,瑞典人,与本格森、卡尔松、阿佩伊伦、林德一个时代滴,也是佩尔森、瓦尔德内尔的大师兄。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后,托米就离开了瑞典队。之后,他前往澳大利亚队任教。

1994年,托米来到卢森堡担任教练。他一眼就看出,夏莲的训练与比赛是脱节的,于是开始帮助夏莲调整训练方法。夏莲的超强表现,强烈地吸引着托米,用他自己的话说”点燃了他”。托米性格幽默,他总爱称“世界上只有一个倪夏莲”,这也给了夏莲无限的自信。

以前的夏莲,从小在压力下长大,总想着自己应该赢,输了就没有踏实感,满腹的罪恶感,看什么都觉得不好。而在托米这里,没什么不大了滴,你尽力了就好。

对夏莲而言,现在的她早已不是为打球吃饭,她有自己的旅馆与公司,爱打就打,没压力,她又找回了那种打球的快乐。

对托米而言,夏莲你赢了,就接着打;输了嘛,我们就去渡假。1996年,托米带着夏莲参加美国公开赛,那次输了球后,两人就去开水上摩托,太浪漫了,好开心啊!夏莲心中,充满了感恩与知足。

2019年苏州世乒赛,夏莲输球后,托米上前拉着她的手,两人相依相伴,相视而笑。

05

东京奥运,是夏莲的第五次奥运之旅,2000悉尼,2008北京,2012伦敦,2016里约。在里约奥运会时,夏莲与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一起聊天,说起自己从没有让自己受过伤。

小德非常惊讶,竞技运动员难免都会受伤哦。夏莲分析自己,一是自己的动作比较合理,从小学的本事,比较正规;二是训练不是很多,累了就歇。

2016年里约奥运之后,卢森堡乒协找到夏莲,问她接下来的计划。夏莲很干脆,不打了。他们就说,今天不算。过几天,又来了。他们这么坚持的原因,是除了夏莲以外,卢森堡再没有别的选手可以参加乒乓球单打。

如此反反复复好多次,夏莲能够坚持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卢森堡 体育 部门一次又一次真心实意的邀请,她珍惜这种被依赖的感觉,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源自于自己心中对乒乓球不舍与不灭的热情。

其实,能够参加奥运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夏莲也是通过欧洲运动会拿到铜牌之后,才获得入场库滴。当时的她,特别激动,因为她是欧洲拿到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入场券的第一人,56岁的高龄奶奶了。

38年前,在日本东京,夏莲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21年,她又以奥运参赛选手的身份故地重游。此时的她,感到无比幸运——一个人能够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很不容易,对于我来说,能够一直打乒乓球到今天,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身边的朋友,总爱说夏莲“娇滴滴的”,她自己没察觉。朋友又说,还不是被托米宠的。夏莲这次倒是笑嘻嘻地回答,这倒是真的。

东京奥运,夏莲输球后,许多人好奇,夫君托米的反应如何。托米发声了:你要赢得起, 同时也要输得起。输了比赛,那就是人家打得比你好,要恭喜对方。但是,我们如果不努力,是不可以原谅自己的。

如今,夏莲已是奥运赛场上最年长的乒乓球手,在乒乓世界里演绎自己的传奇——我对自己参与奥运会的定位很清晰,我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奖金,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过程。至少,我这个年龄还能参与奥运会,我希望给比赛带去正能量和拼搏精神,向世人展示乒乓球可以很美。

对于三年后的巴黎奥运,夏莲并没有过多展望。如今的她,更在意自己的 健康 ,在意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4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